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精品教案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

2.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

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过程,,教师应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入手,结合德国、日本、意大利的历史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的原因。对于法西斯的暴行,要结合法西斯政权的本质进行讲述,启发学生理解其对人类发展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

1.纳粹政权建立的过程

2.反犹狂潮的表现

3.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暴行

四、教学难点

1.“国会纵火案”

2.反犹狂潮的原因

3.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本课相关历史知识课件,搜集法西斯势力发展的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分析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初步掌握本课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回忆经济危机发生的年代、标志、特点、影响

学生:年代:1929—1933年;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波及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由于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资本家却销毁商品,社会矛盾加深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各国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却各同相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讲授新课】

一、各国对策——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纳粹的上台

老师:我们从一下一组数字来,了解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

(1929~1933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6%;农业生产下降30%;对外贸易缩减69.1%;

失业工人占1/3,达600万人

老师:面对危机德国的纳粹党怎么做的呢?老师出示多幅图片:

学生总结:希特勒利用经济危机期间人们对危机的绝望和对政府的不满,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

老师:观察图片并阅读课本文字,归纳出纳粹党上台后的反对表现

学生:(1)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4)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5) 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6)掀起迫害犹太人狂潮。

2.反犹暴行

老师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并阅读课本文字,总结法西斯反犹暴行有哪些?

学生:(1)残酷杀害犹太人

(2)剥夺犹太人的公民身份和合法权利

(3)剥夺犹太人的财产等

老师:(动脑筋)想出几条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污蔑

学生:(讨论)证据:1.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是犹太人. 2.犹太人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的主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犹太人.3.犹太人追求知识,受教育程度很高,据统计,现在美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犹太男子受过大学教育,有百分之三十的犹太男子获得博士学位.

二、各国对策——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1、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2、

老师: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背景?

学生: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法西斯独裁统治应运而生。

老师: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时间和标志?

学生:1922年,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老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谁知道他的反动措施有哪些?

学生: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三、各国对策——日本法西斯的上台

老师:日本法西斯上台的背景?

学生: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法西斯为了摆脱危机,对内镇压进步组织,对外侵略扩张。

老师:日本法西斯上台的时间和过程?

1936年2月,借“少壮派军官兵变”失败之机,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老师:日本法西斯上台的影响?

学生: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老师: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都有哪些暴行,尤其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学生:墨索里尼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域、地位和威严;日本法西斯1931年9月发动侵华战争,并很快霸占整个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四、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形成

老师:自己观察上图:图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分别代表那三个国家,他们组成了一个什么集团,对世界和平产生什么影响?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了什么集团,对世界和平有什么威胁?

学生:上图三个人物形象分别代表德国(中)、日本(右)、意大利(左),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老师:想一想: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日却走上法西斯道路,两种不同的对策的影响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对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

学生: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走上了更加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德日法西斯则对世界和平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我们要反对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发动的战争,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再次抬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永远的主题!!!!!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猖獗。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恐慌,法西斯势力趁机崛起,纷纷建立了法西斯国家政权,对内掀起了反犹狂潮等运动,对人民实行独裁和专制,对外疯狂的扩军备战,到处侵略扩张,形成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和轴心集团,

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和发展。

【当堂巩固】

1.德国纳粹势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不包括( )

A.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B.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C.迫害犹太人

D.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

2.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B.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

C.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D.轴心国集团形成

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由法西斯党控制政权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对外推行扩张

D.疯狂扩军备战

4.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其他法西斯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

A.对外推行扩张

B.反对共产主义运动

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D.以军部为核心

5.左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A. 三国协约的形成

B.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 慕尼黑阴谋

D. 诺曼底登陆

选择题答案:1.A 2.B 3.A 4.D 5.B

6.连线题德国纳粹党——1933年——希特勒

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1936年——军部

7.课后作业:任选《辛德勒的名单》、《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一部二战影片认真观并写出观后感。(老师可在学生作业中选取比较好的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世界经济危机

2、希特勒和纳粹

3、“国会纵火案”

4、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反犹狂潮

1、种族主义理论

2、“水晶之夜”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墨索里尼

2、日本军部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八、教学反思

1、本课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应联系现在日本右翼分子的表现,引导学生探讨法西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危害。

2、本课涉及的希特勒反犹狂潮是种族主义理论的表现,要结合犹太民族的贡献,引导学生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 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3.美国发明家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事物。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由此进入了“”。 4. 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903年,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6.1867年,瑞典化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二、选择题 7. 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 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断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的发展 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9.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1.教师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哪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让学生阅读第19页的“人物扫描”,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教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第22页“知识拓展”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材料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纳: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 3.让学生阅读第20页的“相关史事”的内容,观察“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师生共同归纳。 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教师介绍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贡献。 2.师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同学们更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人文素养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发展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课件下载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

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人类的出现、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完全形成的人》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猿人早期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智人 早期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美洲的早期人类》,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然后说明: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生回答略)列宁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现在来想一个问题,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从11月6日晚发动到11月7日晚取胜,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短时间取胜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从略)我们把大家所说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第二,由于人民群众掌握着武装;第三,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那么,电力是怎样被

开发的?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发明过程:1876年奥托——1883年戴姆勒——1897年狄塞尔 重大意义:引起动力机变革,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 引导回忆:第一次动力机革命是在什么时候?表现是什么?第二次动力机革命又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又是什么? 教师总结: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内燃机动力大、相对较小,便于广泛应用。尤其是柴油机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引发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新型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应运而生。 2.汽车的发明:卡尔·本茨、亨利·福特 3.飞机的发明:美国莱特兄弟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现代炸药:诺贝尔 1867年 2.现代塑料:海厄特 1869年 3.人造纤维:夏尔多内 1884年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历史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拓展训练:负面的影响:汽车的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但汽车排出的废气给人类造成了环境和噪声的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对科技发明作用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 ,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件下载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 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 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 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 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 . .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 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 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 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 .

. .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 低下,物质匮乏)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以山顶洞人为例, 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 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后来随着人们 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 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 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 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 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 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 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 .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 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自然组成的,国家 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取代原始 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 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 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 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 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946 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集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集 目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 3 课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4 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 5 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 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 课“秦王扫六合” 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 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 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 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 课三国鼎立 第19 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 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1 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 2 课“贞观之治” 第 3 课“开元盛世” 第 4 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 5 课“和同为一家” 第 6 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7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 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 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 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 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 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 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来源学&科&网Z&X&X&K]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

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3.______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__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炮、摄影机、放映机。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各国发明家先后发明了发动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世界由此进入了“__________”。 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自主学习梳理总结 4、___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

德国工程师________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价格大大下降。 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自主学习梳理总结 5、现代化工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__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____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______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

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 察分析 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 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 合归纳 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 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 值观唯物史观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 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 的进步 人文素养 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 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 发展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件下载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2020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练习: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电的应用 1.背景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其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并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3.影响: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知识点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4.内燃机的发明 (1)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2)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汽车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知识点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6.化学工业发展 (1)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7.新材料产生 (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2)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电的应用 1.“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讯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属于美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取得的成就是(A) A.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D.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2.能力: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2.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学习过程设计】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 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