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摘要:基于上海银行特色化经营的经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通过构建特色化股权结构、建立特色化组织架构、确立特色化市场定位和开发特色化金融服务产品等路径安排,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上海银行;市场定位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原城市信用社和金融服务社组建而成,自成立以来围绕自身特色艰苦创业并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9%,虽然在规模、服务手段等方面还难以与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但是上海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快速健康发展说明了实施特色化经营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图从分析城市商业银行走特色化经营之路的必要性出发,以上海银行为例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具体政策安排。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必要性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保持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在资金规模、公司治理、服务手段和人才资源等方面都难以与国有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和相比;同时,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日趋增大。因此,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路径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谋求自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一)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首要目的。就其贷款结构而言,市政贷款占了很大比重。例如,近几年来上海银行为支持重点市政工程建设、道路拓宽工程及旧区与危房改造,共发放了几十亿元人民币贷款。显然,城市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与当地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

2、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方经济发展侧重点不一样,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应该主动适应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地区特色发展金融服务。

3、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根植于地方经济,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更熟悉当地的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环境,更了解市民及企业的资信状况,更容易捕捉地方经济发展的脉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特色化经营是城市商业银行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国有商业银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股份制改造,并大力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拓展服务新领域;外资银行正在多元化融入我国金融体系,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

空间日趋相对狭小。

2、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原城市信用合作社和金融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在资产规模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3、从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来看,地方财政处于相对控股地位,这使得政府的介入成为必然,造成银行管理体制不协调。政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扶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但同时也阻碍了其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导致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形同虚设。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选择特色化经营发展之路,通过构建特色化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等途径,进一步提高自身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能力。

(三)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1、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但长期以来面临担保难、贷款难的困境。由于不同金融机构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与效率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小企业的结算成本一般是大企业的3-5倍,因此大型银行出于规模效益的考虑大都不愿为中小企业办理此类业务。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中小银行,在不易发挥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办行特色,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

2、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全社会广泛的金融需求,城市商业银行则可以发挥其经营方法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等优势,拓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领域,提高服务层次。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调整市场定位策略与产品开发策略,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核心,进一步推动自身发展。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上海银行自1995年12月29日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通过完善股权结构、组织架构与优化市场定位策略,充分发挥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特点和优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海银行总资产达2700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11.62%,累计实现利润136.9亿元,总资产净回报率平均为0.57%,并于2005年获准在宁波市设立分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基于上海银行的成功经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路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特色化股权结构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又决定着公司经营绩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开始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的,但是其出资人表现出相当强的同质性,即国有成分占有绝对多数,这样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而且降低了银行的组织运行效率。因此,在城市商业银行特色产权的构建中应该重点考虑股权的分散性,逐步减持国有股,构建由国家、机构投资者、中小企业、职工等共同持有的多元化股权结构。例如上海银行经过2000年和2002年两次增资扩股后,股份总额从16亿股增至26亿股,不仅提高了股本规模,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股、法人股、外资股和个人股占比分别由增资扩股前的29.25%、34.17%、5.00%、31.58%调整为28.06%、29.65%、18.00%和24.29%。这样,上海银行通过引进外资股、法人股,有助于形成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科学化,不仅从股权结构安排上避免政府对银行经营的直接干预和控制,避免某个股东对银行运作的控制,而且可以加速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

(二)建立特色化组织架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多为直线职能型层级管理体制,虽能保证全行经营管理的完整与连续,保证总部的管理意图得到贯彻,但日益呈现出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内部沟通机制不畅,难以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顾客服务等缺陷。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利用和发挥经营管理体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优势,以“组织再造为切入点、以集约化为基础”,推行“一级管理,分级经营”的扁平式管理、集约化经营模式,把重大决策权和基层无力开办的业务经营权集中于总行,并由总行负责全行的统一核算,真正建立起总行对支行以权、责、利挂钩为核心的充满激励的经营运作机制。

上海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建立起“一级法人、两级经营”的模式,初步形成了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格局。总行在资金管理和营运、信贷授权授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金库管理、稽核审计、网点布局和建设、对外宣传等方面实行全行集中管理;同时,建立了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主导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了对总行、支行两个层次的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建立、健全了“下审一级”和相对独立的稽核体系。这些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银行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与提高管理效率。

(三)选择特色化市场定位策略

商业银行共同竞争的市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特色化市场定位成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城市商业银行实力较弱,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发展成“金融百货公司”,而应该发挥自己地方性和亲民性的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比如上海银行就以“立足地方,坚持中小,服务市民,挺进大型”为市场定位。在“立足地方”方面,上海银行大力支持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和区属经济建设,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在“坚持中小”方面,上海银行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海银行对中小企业开户数占该地区中小企业总量的38%,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70%。同时,先后与前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共同组建了“上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联合推出“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2005年,上海银行以差异化营销为导向,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队伍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在“服务市民”方面,上海银行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大力开发个人消费贷款及个人理财等业务。

准确的市场定位可帮助城市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抓住自身占优势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一特色化市场定位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不仅扶持了中小企业,而且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了有效探索;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已逐步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活力的经济主体,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这一批充满生机的成长型企业的投入中可以开辟出新的盈利模式。

(四)开发特色化金融服务产品

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依靠服务竞争,谁的服务好,谁的产品更适合顾客的切身需要,谁就抢先占领市场。城市商业银行更应在市场定位方向上开发出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异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上海银行在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可资借鉴:

1、以金融产品创新为切入点,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贷款需求“短、平、快”的特点开发新产品。

2、实现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

3、重点对上海市各区部分企业实施信贷倾斜,优先满足六类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4、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对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处于成长期、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小企业实施金融倾向政策。

5、简化贷款流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中小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

6、鼓励部分扎根区域经济、具有广泛中小企业客户基础的支行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行,从资源配置上对其实施倾斜政策。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经营服务,上海银行成为了中小企业“俱乐部”,并从中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主动服务新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个性化的主动服务,想方设法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构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银企客户关系,赢得客户才能赢得市场,才能稳步而持久地提高银行绩效。

三、结论

目前,在我国银行业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经营之路,以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虽然上海银行在规模实力、客户范围、人力资源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也具有良好的与世界接轨的外部环境,但其特色化经营发展战略仍然值得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借鉴。

构建特色股权结构,实现股权主体多元化,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特色组织架构,逐步形成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格局;选择特色化市场定位,在一批充满生机的成长型企业投入中开辟出新的盈利模式;开发特色化金融服务产品,变被动服务为个性化的主动服务,赢得更多的市场。

总之,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特色化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建武.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效应分析[J].金融论坛,2007(1).

2、杨丽华,邓德胜.城市商业银行竞争环境与市场定位策略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6(8).

3、胡昆.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战略选择[J].广西金融研究,2006(12).

4、赵近新.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如何走出经营困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3).

5、刑学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选择分析[J].时代经贸,2006(1).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策略之欧阳家百创编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策略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找准市场定位。只有把握银行业发展的大势,致力于变革、创新,立足于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资源禀赋,明确并坚持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市场定位,才能在百舸争流的金融机构竞争中胜出。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深入分析和研究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定位的因素,据此提出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策略选择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策略选择 一、引言 2007 年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先后IPO 成功。上市后的规模快速增长效应,成为城商行群体中经营较好的后来者争相模仿的榜样。此后,不断有城商行向证监会递交IPO 申请,其中包括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在内的十多家城商行。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同场合提及有上市意愿的银行机构已超过40 家。可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第四家城商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了尽快符合监管要求急于上市的各城商行纷纷清理股权。2012 年 1 月至 7 月,共有 15 家地方性银行

进行股权挂牌转让,涉及股权总数逾 3.9 亿股。部分城商行为了把资产规模做大,不惜花高价进驻大城市商业中心设立分行,但缺乏核心竞争力,抗衡不过全国性商业银行,最终导致异地分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盲目强调规模扩张而忽视自身管理风险,并没有让城商行获得应有回报。其他资产规模较弱的城商行,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扩充资本实力,谋求长期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金融债券、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地区零售服务等非传统业务的拓展已然成为各城商行青睐的选择,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不过,相对于资产规模、存贷业务短期快速增长的可预期性,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内控机制的完善等软实力的提升在短期内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特别是在我们金融体系进一步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涉足进一步加深这种不确定性。 在市场定位的顶层设计上,中国银监会公布的2011 年年报中就以“立足本地、服务小微、打牢基础、形成特色、与大银行错位竞争”来表述城商行的发展思路。这可以看作是中央决策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城商行发展的最新定位阐述。具体负责城商行监管的银监会银行二部主任肖远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城商行面临的最突出挑战就是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还不够准确、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定位于大中型银行较趋同,二是层次化、差异化不够明显。显然,各城商行不得不面对的痛苦“自我修复”过程,面对迅速增长的资产规模而出现的“消化不良症”,各城商行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市场定位,走特色经营之路,才能转危为安。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大全

常考知识点: 商业银行的概念 1 狭义-短期信贷银行 2 广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经营其他货币信用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公司企业。 3商业银行分类(性质与商业银行名称无关) 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清算银行、外贸、住房开发银行; ?商业银行的性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商业银行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市场准入监管理由:金融货币信用企业专营、主权原则、有序竞 争) 法定条件:最低资本、合法章程、高管、设施、规章制度; 法定程序-股东会决议、两次银监会行政许可、工商设立登记核准注册、公告营业; ?二.商业银行的变更(包括业务经营范围,收购、兼并、股权投资,许可监管理由: 保护存款人权益、谨慎原则、关联关系避免、反垄断、有序竞争) ?三.商业银行的终止(市场退出许可监管理由:保护存款人、债权人利益、维护金融 体系稳定 营业和法人终止:自然到期终止、自行解散、行政许可破产、合并和分立、行政吊销、依法破产 商业银行企业最终目标就是盈利;经营目标有:营业收入、贷款余额、利差、税前利润等;管理目标有:人均创收、人均费用、市场占有率、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等。但银行最终目标完成取决于: 流动性概念: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流动不足与流动过剩 安全性目标:不良资产比例、坏账率、资本充足率等 商业银行“三性”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流动性、安全性是前提,否则就谈不上盈利,只有盈利银行才有基础更恰当安排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概念 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制、金融体系 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外部宏观政治、经济、人文大环境;内部经营人和小环境 ;硬环境—;软环境—可持续循环生态环境; ? 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环境影响 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法律环境:国际法制-WTO、巴塞尔协议、国际反洗钱;国内法制-商业银行法、银监法、央行法、公司法、证券法; 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或紧缩、银根松紧、汇率、利率变动、贸易出入超、财政赤字或盈余、就业状况等; 金融环境:资金供求关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

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章绪论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金融板块之一,在供应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小金融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今银行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是指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外、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的中小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45家,营业网点近万个,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成熟。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一是扩大了银行业的竞争主体,促进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和效率的提高;二是推动了利率差异化;三是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推动了金融创新,促进了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了渠道,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地区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表现为市场定位不清晰,人才和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干预较多等问题。银行没有以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缺少差异化发展理念和战略,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与其它类型商业银行相同的发展道路,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银行未能根据自身特色,发掘不同于其他银行的优势,确定自身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造成商业银行同业化竞争的原因。必须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后针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建立特色组织构架,保持高效管理,选择差异化市场定位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差别性金融服务产品,占领市场等。只有在立足于自身机制、市场与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才能确立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在我国银行业的作用,巩固自身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城商行发展历史 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3000多家,但是城市信用社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在非公有制的控制之下发展得更好,相反,当时的城市信用社隐含了很大的风险。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改组城市信用社,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1.1第一次变革—城市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合作银行 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并选择京、津、沪、深和石家庄五城市作为试点。199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中全面展开。1997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进程,国务院又批准在东莞等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 1.2第二次变革—由城市合作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城市商业银行。此后,城市信用社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2012年4月,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成为最后一家被改制成功的城市信用社。 城商行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整体业务指标也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势头,同时部分业绩指标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相关业务板块呈现出独有的行业亮点。截至2015年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133家。资产总额从不足5000亿元壮大到22.68万亿元,年度利润从10亿元攀升到1993.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34%下降到1.4%,资本充足率从负数增加到12.59%。 2.城商行发展现状 2.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财务分析 财务状况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体现在财务上的资金筹集与资金运用状况,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由于银监会和许多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官网上公布了一定的财务报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看出其发展现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中餐如何实现品牌特色化经营(1)

传统中餐如何实现品牌特色化经营 四川成都川王府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为谋求更大发展,准备到深圳投资川菜酒楼项目。“川王府”高瞻远瞩、意识领先,委托营销咨询机构进行整体品牌和营销规划。 经过专家组几个月专业的、周密的市场调研、集体创意、精心策划,有关消费者的深层研究和营销方案昭然若揭。确定了酒楼名称为“老掌柜”,并随之紧锣密鼓地出台了《理念手册》、《品牌完全手册》和《整体营销大纲》文本,确定“老掌柜”的“诚信务实、灵活变通、敢作敢为、技艺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品牌写真,树立其为深圳川菜第一品牌和非粤菜第一品牌的目标。??经系统整合规划,把“老掌柜”置于近代都市的清明上河图中去演绎,美味、品味、人情味,尽在“老掌柜”,并以“三味”为核心,策划推广系列创意活动。 ?本文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老掌柜”从市场调研、品牌策划、营销规划到活动推广、品牌传播、酒店管理的实战全过程。 ?实力雄厚、餐饮实战经验丰富的四川成都川王府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为谋求更大发展,准备到深圳投资川菜酒楼项目。“川王府”高瞻远瞩、意识领先,不打无准备之仗。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整体品牌和营销规划。??经过咨询机构的专家组几个月专业的、周密的市场调研、集体创意、精心策划,有关消费者的深层研究和营销方案昭然若揭。专家组与“川王府”几轮交流与碰撞后,确定了酒楼名称为“老掌柜”,并随之紧锣密鼓地出台了《理念手册》、《品牌完全手册》和《整体营销大纲》文本,确定“老掌柜”的“诚信务实、灵活变通、敢作敢为、技艺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品牌写真,树立其为深圳川菜第一品牌和非粤菜第一品牌的目标。??经系统整合规划,把“老掌柜”置于近代都市的清明上河图中去演绎,美味、品味、人情味,尽在“老掌柜”,并以“三味”为核心,策划推广系列创意活动,力争第一年就稳坐深圳川菜第一品牌的交椅,第二年即以连锁战略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办“老掌柜”分店,并建立“老掌柜厨艺堂培训基地”,以品牌优势向食品业、酒业渗透……。 现将“川王府”抢占深圳餐饮市场的品牌与营销战略、战术进行整理,奉献给营销理论研究者和一线的营销实战专业人。??“川王府”:深圳传奇??川王府悄然南下深圳了。? 川王府是什么来头?他到底想干什么?? 川王府会遇到哪些艰难和险阻呢? ? 我们试目以待…… ??扫描:“川王府”的背景? “川府王”的前身是四川成都川王府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先后在成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新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论文关键词]商业差异化细分 论文摘要]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为基础,以树立银行优质品牌形象为重点,以企业为依托,推行差异化营销。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从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而来的银行业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市场营销成为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建立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步入营销时代。 一、商业银行营销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被看作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就其本质而言,商业银行是提供服务的企业,货币或金融产品只是其提供服务的一种载体。但是,处于国家金融政策严厉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区别与一般的服务企业,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提供的服务受基准利率限制,同质化现象突出,创新有限,易模仿。商业银行受其业务特殊性的限制,一直难以走出“盈利能力差”的困境。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使商业银行生存更加恶化,突破“同质化”壁垒,创造自身核心价值,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的唯一出路。而突破“同质化”壁垒,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推行差异化营销,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一)差异化营销含义 商业银行的差异化营销,是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评估自身的实力和所处的具体市场环境,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内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不同的优质服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差异化营销有利于解决开放环境下顾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和有限的银行内部资源能力之间的矛盾,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也曾对金融服务业的范式转变发表过自己的预测:“银行应被看作是具有柔性生产能力的车间,而不是提供标准服务的装配线。银行的中心是一个完整的客户数据库和产品利润数据库。银行将能识别用于任何客户的所有服务、有关这些服务的利润(或亏损)以及能为客户创造潜在利润的服务。” (二)差异化营销基础 商业银行推行差异化营销,需要按照“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原则,从银行内部资源能力、外部竞争、客户需求等多方面考虑,科学确定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营销。 1.市场细分 针对商业银行“水少船多,网大无鱼”的问题,市场可以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市场。而银行服务市场细分变量的选择,应根据行业、企业、市场、消费者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占领性和效益性。具体来说,银行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大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故可依据上述变量将个人客户市场分割为具有不同特征客户的集合。

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产权性质趋同,国有化程度高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来说,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定,占据市场竞争垄断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比较单一,国有化程度较高。而一个成熟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展开,只有打破垄断格局,才能籍以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效能。 (二)资源配置无序,决策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层级授权的方式作为经营管理和信息传递的纽带,以分支行作为资源配置中心来开展各项业务。由于层级设置复杂,使得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总行对可使用资源的掌握和调配能力严重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决策滞后、反应迟钝。即使总行能够及时下达决策指令,往往也缺失权威性,有令不行或者执行而不到位比比皆是。 (三)核心业务单一,经营范围较窄 与外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着重于大力拓展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应该说在业务数量上有了呈几何倍数的规模。近些年,虽然不少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潜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四)混业经营受限,市场资源割裂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规定使商业银行面临风险集中的境况,这与全球商业银行混业和全能化发展的潮流是相悖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使其业务被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服务对象就难以跳出固定的框架范畴,而且分业经营直接导致金融市场资源的割裂,市场效率大大降低。 (五)不良资产巨大,金融安全堪忧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因历史原因产生的不良资产包袱是沉重的。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扶持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剥离,平时商业银行也通过自身提取拨备准备对诸多不良资产进行了核销处置等,但是旧的不良资产尚未完全剥离,新的不良资产已开始不断生成。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虽然外部的一些体制性的因素,例如国有企业破产等,正在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但是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却在加剧,并且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包括经济案件,也直接影响到不良资产的生成。正是出于银行内部监督控制不力以及外部信用制度缺失、经济体制转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既要承担违规经营的成本,又要承担经济大幅度波动的成本,而且还要间接承担宏观调控的成本。 (六)管理控制失效,风险防范不足 我国的商业银行因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及时对利率、汇率或其他宏观政策变化引起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主动预警、精确定价和内在自我调节的机制,所以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达到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融合的状态。伴随外部经济周期的变化,商业银行会因此积聚各种潜在的风险,甚而爆发不可逆转的危机。从内部体制分析,不论是体制建设还是技术能力都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对管理控制的不力,一方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定价管理体系的缺失,使得银行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定价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管理会计系统与业务统计管理模块数据是割裂运行的,无法与风险管理要求相匹配,很难对客户、产品、部门、区域做到精准核算。事实上,我国对风险防范的金融

特色品牌化经营,提供高标准服务

特色品牌化经营,提供高标准服务

————————————————————————————————作者:————————————————————————————————日期:

特色品牌化经营,提供高标准服务-企业管理论文 特色品牌化经营,提供高标准服务 文/张磊 惠佳丰公司从2003年成立至今,经历了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是消费者对服务品质日益严格的要求,这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变化,也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做了诸多探索,这其中包括了对特色品牌化经营的倡导。惠佳丰创建伊始,我们就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即为消费者提供“实惠、尚佳、丰厚”的专业护理服务,并一直按既定方针前行。现惠佳丰的LOGO,惠佳丰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愿景等已广为传播,更为员工理解、认同,并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把员工视为品牌建设的主体 一个品牌要想被消费者理解和认同,首先要得到公司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员工既是品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品牌文化的传播者。如果员工不理解品牌所代表的文化与内涵,那么品牌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和标语,失去了其最本质的力量和意义。 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员工将公司品牌精神贯穿于服务中。2009年5月,我们经市民政局批准建立了北京市宣武区惠佳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今年又通过了市人社局的分级评估考评。6年来,技能培训学校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与培训优势,对全司员工进行了各种专项培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惠佳丰护理员培训重点为两大部分:一是企业文化培训;一是专业系统培训。惠佳丰企业文化主要包括惠佳丰品牌的内涵、意义等,强调全程服务突出一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论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论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即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混业经营制度的特征是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 而分业经营是一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分别设立机构独立经营业务的经营方式。 这两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分业经营模式以英、美、日等国为代表,综合分析英、美、日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和地区,发现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整个金融系统运行的风险,它通过限制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划清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风险和投资风险,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得到控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服务;分业经营可使监管部门实行分业管理,促进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混业经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混业经营模式本身具有分业经营模 式所缺乏的某些优势。第一,混业经营模式增强了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一方面从市场营销优势看,它可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从而迅速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享受到整体服务和综合定价的优惠,同时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量体裁衣地满足其定制的金融产品。有利于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从市场收益优势看。混业经营能使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金融业务的市场增长潜力和赢利水平,集中向优势业务倾斜,提高收入来源,保证整体赢利能力。第二,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因此有利于实现其经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第三,降低银行风险。混业经营的银行能比较全面了解、掌握客户的财务、经营状况,从而

商业银行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目录 为银行降成本是让利于实体的前提 (4) 现状分析:大行有存款优势,中小行更灵活 (5) 向央行借款:央行直接调控,占比整体不高 (5) 存款:银行负债端基石,大行基础更扎实 (7) 同业负债:短期限市场化负债,中小行是吸收主力 (9) 应付债券:长期稳定资金,含部分资本工具 (11) 美国启示:息差水平较高,负债端是核心 (13) 特征一:有不计息存款,对高息差形成贡献 (16) 特征二:存款种类较多,市场化低息产品为主 (17) 特征三:相比同业负债,更青睐长期的应付债券 (17) 总结:促存款结构改变是降成本政策的可行路径 (18) 政策展望:发力角度较多,银行可主动作为 (19)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缓释负债吸纳压力 (19) 存款政策:降低基准利率,高息产品严监管 (19) 基准利率:利率体系压舱石,有望结构性调整 (19) 监管高息产品:规范无序竞争,优化存款结构 (21) 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加大投放力度 (21) 市场利率:近期下行明显,把握配置窗口期 (22) 同业负债:定价下行较明显,部分银行可增配 (22) 应付债券:特色债有望放量,锁定中长期成本 (22) 测算:中小行更受益,城商行最为突出 (23) 投资建议:降成本导向明确,建议关注股份行 (24) 图表目录 图表1:2019 年6 月末上市银行负债主要以存款为主 (5) 图表2:2019 年1-6 月上市银行负债端各项成本率 (5) 图表3:央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6) 图表4:2020 年3 月末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主要由MLF 构成 (6) 图表5:2020 年3 月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余额创历史新高 (6) 图表6:2019 年6 月末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向央行借款占比较高 (7) 图表7:2019 年6 月末上市银行向央行借款占总负债比例及其成本率 (7) 图表8:上市银行存款挂牌价(2020 年4 月26 日) (7) 图表9:2017 年以来中小型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大行则较为稳定 (8) 图表10:2017-2018 年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快速提升 (8) 图表11:2017 年末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占比及存款成本率均明显提升 (8) 图表12:2016 年以来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例走势 (8)

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浅谈 现在,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互联网井喷式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业界的诸多关注,各种观点意见层出不穷。即使意见不一致,引发讨论的原因还是比较统一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出路在哪里?这需要大量的研究,需要对市场变化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深入剖析,了解过去发展历史,了解现在发展现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这不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尤其是国有四大行表现特别明显。目前,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这些银行意识到利差收入在未来银行收入的占比会越来越少,利差空间压缩已成定局。在利差收入受到限制时,要维持银行利润的增长,只有靠非利息性收入的增长,通过非利息性收入的增长来弥补并推动整体利润的增长,非利息性收入在银行发展的地位显得格外突出,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利息性收入如何而来?这是银行管理层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对银行服务性收费的严厉监管,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竞争,非利息收入的途径受到限制。银行千方百计通过各种产品研发设计,通过大规模发行信用卡、借记卡,推出各种服务收费项目,大力推广电子银行发展,增加客户体验,建立大规模自助银行体系,目的就只有一个,拓宽非利息收入的来源,抢占新兴市场份额。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颠覆性冲击。暂时来说,

银行的主要收入还是利差收入,互联网金融出现,以高于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在基本不设门栏的情况下,对银行低成本资产造成冲击,在短短几个月内,流失的低成本存款数以亿计。尤其是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赖以生存的庞大的客户规模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所谓的“暴利”也就无从谈起。 现阶段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模式。只要在基层网点工作过的人,只要你稍微留心,对各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模式就是一目了然。“理财+存、取、汇+附加产品的销售”这是基层网点的服务职能,“开门红冲击存款+年中冲存款+年末甩存款”这是银行存款增长模式。从基层网点服务的职能,我们能看出什么?除了装修好点外,和九十年代的银行有什么区别?没什么区别,现在已经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看看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说句心里话,这完全是在自欺欺人,什么存款增长多少,完全是花钱买数据,买报表,骗奖励,自掘发展基石,路只会越走越窄。 贷款等业务下沉网点。业务下沉网点,目的性很强,主要就是为了增加营业网点的服务职能,使网点的辐射能力更强,增强客户的体验。问题来了,业务下沉网点,网点的人员配置或者人员素质跟得上业务下沉吗?业务下沉,内部控制谁来监管?即使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学习,或者时间的积累能得到解决,那营销人员的职业操守,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到手的权力呢?这些问题都是事实印证,明显存在的。如果解决不好,银行就只能“背黑锅”,声誉风险的出现也是家常便饭。

我国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论文+任务+开题+综述+外文]可编辑

BIYELUNWEN (20_ _届) 我国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学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年月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以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作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特别突出,它改变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使中间业务成为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第三大支柱业务。随着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业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方向。 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征出发,总结了我国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2008-2010年近三年的中间业务数据,得出了目前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规模现状,品种现状,收入现状,管理现状,同业现状5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策略

Abstract After8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business of product innov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n behalf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especially, it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modern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so the middle of the business as with traditional assets, liabilities,business operations both in the third pillar.With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economic integr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bank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industry; to develop intermediary business has become a modern commercial bank operating in the main direction. City commercial bank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urban credit cooperatives in the specifica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new joint-stock principle of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fter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but there are still inadequate in many ways: such as the high propor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low quality of personnel; lack of innov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often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leadership the appointment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has a deep color and so on. In the foreign bank's capital strength, to carry out the business is relatively mature, the trend has shown aggressiv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ave strong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but also has a larg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ncial advantages of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the premi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expertise, tailored to the middle of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good strategy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he next fierce competitio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characteristic, summed up the middle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usines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middl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 city commercial banks; intermediary business; Development

关于中小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研究

关于中小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研究 作者:y c n q hu 【摘要】: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标准和企业的分类标准;论述了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及步骤,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专一模式、特色模式、联盟模式和资金模式)的特点、优点与注意点,认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源有限,必须注重发展的模式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模式,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其次,本文还侧重论述了中小企业在特色化经营战略的制定以及在特色化经营战略应用时面临的难点和对策,并针对中小企业如何应用不同的特色化经营战略和途径做了详细论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经营战略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发展面临问题经营战略途径 【正文】: 中小企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国家搞活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基础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制定相应的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措施,也就成为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当中确定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就成为当然的主题。我认为,确立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关键之点是明确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法律提供依据。

一、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一)关于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中小”的含义主要是从规模角度去理解的,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经营规模比较小,在本行业中不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经济单位。随着企业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知识、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企业竞争力及其市场地位和影响与劳力、资本规模的相关关系已大为减弱,知识和创造力已成为更为重要的竞争力源泉。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及其市场地位和影响往往并不完全甚至并不主要取决于以人员、资产为特征的量的规模。例如,日本一家生产检验大规模集成电路图形缺陷设备的公司,只有从业人员32人,年销售额却达到25亿日元,人均产值是一般大企业的3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舒萍,《经济学家》2000)。这家从规模来看最多只能算小企业的公司,其外在影响和市场地位却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一般的大企业,因而从竞争力角度看它又应当是一个大企业。因此,用规模的大小来界定中小企业自然很难令人信服。所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实质差别应当在于竞争力的差距,而非规模。不应以规模大小论企业强弱,更不应将中小企业与人员、资本规模绝对量相对较小的企业直接划等号。 (二)关于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 一些观点认为,中小企业界定要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相结合。定量标准可规定在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销售收入三项指标中选择两项。定性标准的三项核心指标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市场份额。还有的观点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应当包含一组指标。其中,质的规定应该以企业在所处行业中不占主导地位为主,量的指标应采用从业人员数、营业额和资本额等指标。虽然年销售额或营业额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能力,但它本质上并不反映企业的赢利能力,因而也就难以直接表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上述观点必然要遇到新兴企业发展实际的挑战。其实,从理论角度看,由于企业多样性的存在,整个企业群体无论从什么视角看,差别和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理论上应当存在一个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这个标准应当给出中小企业的一般概念和界定准则。从政策实践角度看,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服务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因而在实践上也应当存在相应的中小企业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银行的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条件限制过快的发展,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关键词:盈利模式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领域都齐头并进,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在同时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因此,在判定发展那种非传统业务时,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者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 我国商业银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一种是非传统的盈利模式。 一、传统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下,通过低价吸收公众存款以高价贷款,获得中间利差方式进行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需占用过多资本,因此银行十分关注信贷,除此之外提供的中间业务较少,银行之间的差异性不大。我国银行这种盈利模式的存在依存于利率管制下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过于庞大,已经与国际银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也充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得比重逐渐加大及银行的方针政策中。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存贷利差必将逐渐缩小,盈利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但近年来我国商

商业银行正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正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对于2011年商业银行来说,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出现的各种复杂形势下,世界经济中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美国经济的疲软,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有多高?我们只要看一个现象就可以见叶知秋了。截至8月31日,国内16家上市银行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其利润达4610亿元,同比增长达34%,各银行年化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达到20%。在全国利润额最多的10大企业中,其中银行占8席,工行更是成了国内最为赚钱的上市公司。可以说,这是国内银行有史以来业绩最好的时候。奇怪的是,银行上市公司如此好的业绩,股市却在业绩公布之际跌得底朝天。不少银行股纷纷跌破了1年来的最低价。何也?市场担心国内商业银行这种业绩不可持续,担心国内商业银行未来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担心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爆发。 当前经营管理中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银行业经营中的首要难题是什么,他们关注的风险点是哪些,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是什么。 1、外部环境变化大需“见招拆招” 有六成以上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信贷规模发展受限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势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营管理中感受到压力最大的因素。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对银行经营产生较大影响。调查同时显示,超过五成的银行家认为: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给银行经营带来较大压力。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居民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是当前银行家们最关注的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本地企业经营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银行家们认为,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善的方面依次为:社会信用环境(72.2%),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48.2%),法制环境(38.3%),经济基础(32.5%),监管环境(30.2%)和中介机构发展状况(30.2%)。 2、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想赢快转型 调查显示,银行家对利率市场化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逾八成的银行家认为,利率市场化能够“促使银行加快转型,优化业务结构”。 他们认为,利率市场化可进一步活跃金融创新,有利于更有效地配置资金,同时促进银行的差异化经营。但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实行之后利差将收窄,银行盈利将受到影响,加大银行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竞争加剧、价格战等可能会出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查报告认为,利率市场化推进需循序渐进。从基准利率方面看,可将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市场化基准利率;从业务种类看,可进一步放宽贷款利率下限,发展存款替代产品;从配套机制看,需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监管机制。关于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窗口,55%的银行家认为是未来3至5年,16.9%认为是今年或明后年。 3、资本高利用支持小企业 银行家普遍表示,会通过发展新型业务、调整业务结构以降低资本消耗。创新业务品种、调整服务模式、优化资本配置,是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调查显示,分别有56.6%和52.0%的银行家表示,“调整客户结构,发展资本占用较低的小企业业务”和“关注资本消耗,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是2011年战略调整的重点。他们同时表示,银行发放小企业贷款的存款派生能力较弱,在严格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