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串讲的主要内容:

课程说明

内容串讲

考情交流

1、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指导委员会组编,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2、课程特点:难度较大、理论性强、逻辑推演严密。

3、方法提示:系统学习、加强练习、注重模考。

系统学习:课程特点决定了在学习时,注意加强理解,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知识框架。

加强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的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同时,要做一定数量的同步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重模考:考前要做几套模拟题。有针对性地掌握重要知识点。

4、课程内容:

涵盖了原公共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另外还包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1-3章)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4-6章)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四部分(7-8章)主要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内容: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可概括为六个字:历史、含

义、方法。重点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

产生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2、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

主义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六个字:本质、状况、运用。重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难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

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不可知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

世界存在状态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元论

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统一性唯心主义

问题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运动与相对静止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客观;普遍;多样。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

必须树立矛盾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2、认识论和本体论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自然的物质基础;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2、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简言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2、真理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第一,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第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这是在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可概括为六个字:结构、动力、主体。重点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难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本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二)社会意识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

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

(二)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3)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二者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阶级就必然消灭。

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

上述的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先前思想家把人性看作先天的、抽象的、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物主义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还介绍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阐述和评价,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八个字:基础、经济、政治、文化。重点主要有:商品和货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劳动力商品;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难点主要有:货币的本质;劳动力商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即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物化劳动又称过去的劳动)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者的活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产业革

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其原因就在于,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即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国体决定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3)专制独裁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多种多样,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实现其阶级专政、巩固其政权、保障其根本经济利益的政治统治形式。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服务。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主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资本流通和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个别、社会、标准、形式。重点是资本周转及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难点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平均利润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特别是地租)。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生产资本的构成: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1年中的周转次数=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相反。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m/x)=Ⅱ(c+Δ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同样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Δc)+Ⅱ(c+Δ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竞争手段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4、平均利润的本质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这就表明,整个工人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完全相对立的。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以后,许多商品的生产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不相一致。但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

2、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三、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店员也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也遭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业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的。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借贷资本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

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是依靠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而实现的。

银行雇员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

四、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其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与此相应,股份公司一般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这三种机构和体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包括董事会聘任的经理)、监事会。

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在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形式。

股票这种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二、级差地租

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5、级差地租的形态: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三、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绝对地租条件的变化

四、土地价格

土地的价格并非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存款利息率。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讲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实质,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三方面:垄断、全球化、地位。重点是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5、垄断和竞争:垄断产生后,竞争仍然存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的不同,手段有了新的变化,激烈程度和后果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范围不同。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原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杠杆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

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活动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资本输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方式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影响。

(2)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工人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作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改变。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阶级的革命过程中,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自己又会逐步演变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迟早要为更新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无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如何调整,只要这种矛盾存在,就有导向更高社会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客观要求与趋势。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是这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更是这样。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

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建立、发展、政党。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难点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苏东剧变。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非暴力革命。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欧诸国的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教学教材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精品资料 第一节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评价的含义 (一)价值及教育价值 1.价值 价值是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它既是经济学范畴,又是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范畴,同时更是一个哲学范畴。哲学上认为,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是指客体及其属性同主体的尺度与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当主体需要时,客体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形成价值的前提,主体是形成价值的基础或核心,离开主体的需要谈论客体的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价值的有无和大小,是由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而决定的。对价值的这个界定是对不同领域具体价值形式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特性的概括,因而是价值的一般界定,它对研究教育价值、教育评价的界定有重要意义。 2.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中的客体及其属性与其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就教育价值结构而言,其基本要素同一般价值结构是相同的,即主体及其需要和客体及其属性两个方面,缺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构成教育价值。但是这两个要素在教育价值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教育活动或教育现象的客体及其属性是教育价值关系存在的前提或先决条件,没有客体存在这一事实为前提,教育价值关系这一事实就不复存在;而教育活动或现象的主体及其需要则是教育价值关系事实的基础或核心,没有主体及其需要,就无所谓价值关系、无所谓价值,客体及其属性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存在。因此,教育活动或现象的客体在教育价值关系这一事实中是被动者、是服务者、是前提,而主体则是主动者、是被服务者、是基础,教育价值关系是以教育活动或现象的主体及其需要为轴心而建立起来的。 从不同角度出发,教育活动或现象的主体及其需要是多元的,所以教育的价值也是多元的。从形态上说,教育活动或现象主体有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所以有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空间上说,有教育的内在主体或直接主体和外在主体或间接主体,所以有教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和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从现实性和超越性说,有教育的现实主体和未来主体,所以有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从目的性和工具性上说,教育的主体有目的主体和工具主体,所以有教育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从投资上说,有投资主体(个人与社会投资主体),所以有教育的经济价值等等。教育价值的诸多具体形式构成教育价值系统。 在这些教育主体、教育价值诸多形式中,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则是根本的,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所谓个体主体是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所谓社会主体,则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构成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课后习题 1、怎样解释下列概念? 管理: 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具有两个重要职能,一个是组织和开发生产力的职能,另一个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职能。 ②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方化,管理行为是受着某种价值观所支配的。 ③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 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 环境: 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 资源: 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他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

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管理现代化: 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又是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现代化: 就是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2、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在西蒙教授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 3、本章对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你认为对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或补充? 我认为本章的分析是正确的。 本章对中西方文化下的管理做了如下对比。

新初二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新初二等腰三角形基本 概念与性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 新初二 教材版本 浙教 课称名称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理。 ⑵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证明和计算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等腰三角形(★★★)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级基本性质; 2、会运用‘‘三线合一’’性质进行解题; 知识结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已知:如图,ABC ?中,AB CD AC AB ⊥=,于D 。求证: DCB 2B AC ∠=∠。 A 1 2 D B C E 3 解析:欲证角之间的倍半关系,结合题意,观察图形,BAC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于是想到构造它的一半,再证与DCB ∠的关系。 证明:过点A 作B C AE ⊥于E ,AC AB = 所以BAC 2 1 2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因为 90B 1=∠+∠ 又AB CD ⊥,所以 90CDB =∠ 所以 90B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一) 习摄影有些年头,由于忙近两三年也没怎么没过相机!我是一个铁杆煤油,逛论坛很多,发现论坛里也有不少热爱摄影的煤油!水平参差不齐,有顶尖的高手,也有刚入门或者想要入门的朋友,一直想发个科普贴,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有关摄影的基本知识,但也是由于时间的缘故,一直没能成行,在下今日有点空闲时间,就转载一些别人总结的文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转发给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高手可以绕道,不过如有不恰当的地方,也欢迎指导,一起交流学习嘛! 今天写的算是第一季吧,如果大家反映良好,感觉有所帮助的话,我以后会抽时间发第二季,第三季等等! 好吧,先拜一拜摄影的鼻祖 达盖尔和他的相机 达盖尔: 世纪年代末期,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是法国著名是艺术家。 “题目”割一下,不过碗大个疤 第一季:相机的分类,以及相机中的几个常见概念 相机的分类:传统光学相机: 按胶片的规格不同可分为: 半格机:一张胶片每次上弦只过半个格,可照两次 相机:使用胶卷的相机,胶卷的尺寸是24mm 36mm 相机:使用胶卷的相机,胶卷的尺寸是55.6mm 55.6mm(比例)

大画幅相机:就是能拍摄胶片规格为90mm 120mm及180mm 240mm以上的机背取景式照相机 按取景方式可分为:旁轴取景照相机:取景和成像不是一个光路,就是以前最常见的傻瓜机系列,一个眼平视取景,一个镜头成像,取景和成像有偏差,看到的和照到的有一点偏差。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谓的单反,取景和成像一个光路,一个镜头,带一个反光板,取景时反光板,放下,成像是反光板抬起。取景和成像几乎无偏差。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就是两个镜头的带反光板的照相机,一个镜头成像,一个镜头取景。下面会给出工作原理图,很简单,自己理解,这种方式取景和成像也是有偏差的。记得小时照相,摄影师低着头看(取景)的老海鸥相机吗?那就是双反! 按聚焦方式不同、按用途不同还可以分好多特殊类型的相机,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在这里就不表了。 双反的工作原理

《安全培训基本知识》word版

安全培训基本知识 一、安全基本概念 1、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 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失误、故障。本质安全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 界。 3、事故:造成人员的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 外事件。 4、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 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6、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的根源或状态。 7、危险 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系统原理和原则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原则有:(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 2、人本原理和原则 人本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为本的思想。 原则有:(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 3、预防原理和原则 预防原理是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原则有:(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 4、强制原理和原则 强制原理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指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年的主 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 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一、考点梳理 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外角和等于360°. (3)三角形的任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是: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 (1)内心: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2)外心: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 相等. (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 性质:(1)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01802?-n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课堂精讲 5、(2012广东)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 5 B . 6 C .11 D . 16 6、(2012湖南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4cm ,6cm ,8cm C .5cm ,6cm ,12cm D .2cm ,3cm ,5cm 7、(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8、(2007广东)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9、(2008广东)如图1,在ΔABC 中,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且∠A +∠B=120°,则∠AN M= ° 10、(2008广东)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3+,则Δ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 11、(2010广东)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 A .120o B .135o C .140o D .144o 12、(2012肇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16或20 A M N B C 图1

医疗器械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医疗器械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2.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是2014年6月1日起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目前构成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依次是:国务院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法规的关系是:下位法规是对上位法规的细化。如:部门发布的行政规章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具体实施细则。 3.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实行什么样的管理?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4.医疗器械产品是如何分类?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避孕套等。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安全生产)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科学理论与安全管理技术方法(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安全管理基础 1、什么是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 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内容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 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经营的重 要保证,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3、安全生产保障的三大对策:工程技术的对策、安全教育的对策、安全管理的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就是要尽 量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硬件上达到技术所要求的安全生产科学标准;教育对策就是对企业职工进行全员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从而防止人因事故;管理对策就是通过强制管理和科学管理使人员、技术、设备和工具、生产环境等各种安全生产要素得到有机的协调。 4、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①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 的原则;②三同时原则: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营;③五同时原则: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还应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④三同步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与之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运作投产;⑤三(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未落实三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5、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安全生产系统(它包括的要素是:生产的人员、生产的设备和环境、生产的动力和能 量,以及管理的信息和资料)“人、机、料、法、环” 6、安全否决权原则:是指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该原则要求,在对企业各 项指标考核、评选先进时,必须要首先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二、安全管理原理(了解) 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的效益可从两方面来评价: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一般安全的减损价值占GNP(或企业产值)的2.5%(追求目标);第二是安全的增值效益,通过安全对生产的“贡献率”来评价,一般可达到GNP(或企业产值)的2~5%(直接的)。通常安全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6。安全经济学原则有:安全生产投入与社会经济状况相统一的原则;发展安全与发展经济比例协调性原则;安全发展的超前性原则;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协调与不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 有三种基本性质: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和事故 的再现性。事故展四阶段论:从事故时间特性的角度分 析,事故经历如下四个阶段:事故的孕育阶段——事故 的发展阶段——事故的发生阶段——事故损失阶段。事 故原因体系:如图。 三、安全管理模式与原则(了解) 1、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 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对策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2、预期型安全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提出安全或减灾 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3、安全管理对策的组织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单项解决的原则、等同原则、全

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从教育的起源看,他是在人类社会中出 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的作用: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是一种为了社会、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剪剪成为推助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 《中国把百科全书-教育》卷:“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中国概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从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能得到提高的过程。“ 学校教育:第一种学校教育;第二种通过各种媒体;第三种通过人与人的联系培养人的活动;第四种自我教育 教育区别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即狭义教育) 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2.学校教育是具可控性强和达标性强的特点。 3.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 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主导者):凡是对受教育者的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 人都是教育者。 2.受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受教育的人。 两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这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3.教育内容:教育容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 动。 教育活动是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表现,但又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部。 四、教育的物资资源:教育的物资资源有场所,设备,教具,器材… 教具与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这些要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教育者的主导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人类自身的在生产不仅指人的繁衍生存,还指个体社会化。 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如何实现个体发展呢? 答:1.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2。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3.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第一讲三角形基本概念

第一讲: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一、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连接而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图,三角形ABC 表示为△ABC ,与点A 相对的边可表示为线段a ;直角三角形ABC 可表示为Rt △ABC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①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锐角 ②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2)按边分 ①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均不相等 ②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边(特殊: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b <c <a+b (2)三个内角和为180°:∠A+∠B+∠C=180°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4、三线: (1)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一共有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角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这点与角的顶点间的线段;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共有三条高线,锐角三角形三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三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边的延长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请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A B C a b c

典型例题一:三角形角的关系 例1:已知:如图1,D 是BC 上一点, ∠C =62°,∠CAD =32°,则 ∠ADB = 度. 此题的依据: 例2:(2013?湘西州)如图2,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 = 度 例3:(2013?昭通)如图3,AB ∥CD ,DB ⊥BC ,∠2=50°,则∠1= 度 例4: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1∶2∶3, ③∠A=900-∠B , ④∠A=∠B=1 2 ∠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典型例题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例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4cm 、5cm 、6cm B 、2cm 、3cm 、5cm C 、4cm 、4cm 、9cm D 、12cm 、5cm 、6cm 例2:(2013?南通)有3cm ,6cm ,8cm ,9cm 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例3:为估计池塘两岸A 、B 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 ,测得PA=16m ,PB=12m ,那么A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5m B .15m C .20m D .28m 例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为 变式训练 1、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化简a b c b a c +----的结果是( ) A.2a B.2b - C.22a b + D.22b c -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典型例题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1静力学基本知识与结构计算简图

教案 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工程力学 教师:刘进朝 学期:2010-2011-1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2010年 9 月 22 日授课班级:10211-10216

教学内容: 课题1 静力学基本知识与结构计算简图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变形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集中力:例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 2.力系的概念 定义——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根据力系中各力作用线的分布情况可将力系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两大类。 若两个力系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时,其效应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用一个简单的等效力系(或一个力)代替一个复杂力系的过程称为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简化是工程静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3.刚体的概念: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4.平衡的概念 平衡——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静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如图所示)。 (a)(b) 注意: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例如,如图所示之绳索 二力构件(二力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 例如,如图所示结构的直杆AB、曲杆AC就是二力杆。

(a)(b)(c) 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也只适用于刚体,而不能用于变形体。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致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既不改变移动效应,也不改变转动效应),如图所示。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注意:(1)不能将力沿其作用线从作用刚体移到另一刚体。 (2)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例如,如图(a)所示之直杆 (a)拉伸 (b)压缩 在考虑物体变形时,力失不得离开其作用点,是固定矢量。 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如图(a)所示。 F R=F1+F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简化为三角形法则,如图(b)所示,

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 (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S S ABE ?? 基础。 考点/易错点2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1020?<

又∠C =2∠B ,∴?<?∠∠B C 90 ∴>?390∠B ,即∠B >?30 ∴?<

1.静力学基本概念

1.静力学基本概念 1.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体发生形变。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 ?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力的单位:牛顿N、千牛KN ? 1.2等效力系 (1)力系作用在物体上力的集合,或作用在物体上若干个力的总称。 (2)等效力系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以(F1,F2,...,F n )~(F1’,F2’,...,F m’)表示。 1.2 刚体的概念 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任意两点间均将产生相对运动,使其初始位置发生改变,称之为位移,从而导致物体发生变形。忽略物体变形时,将其抽象为刚体。 在静力学中以刚体为研究对象,在材料力学中则以变形体为研究对象。 1.3其它概念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刚体静力学:研究刚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必须满足的条件。 平衡力系:作用于物体上正好使之保持平衡的力系。 1.4刚体静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受力分析-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弄清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2)利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以解决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2.静力学公理 (1)二力平衡公理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5)刚化公理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等值、反向、共线) 二力构件: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物体。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注意:力的可传性原理不适用于变形体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其合力也作用在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则由以这两个力为边所

股票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一、股票的基本概念和投资程序 1、什么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作为买卖对象和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 2、股票的种类 A 股: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中的股票分类: 绩优股: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 垃圾股:与绩优股相对应,垃圾股指的是业绩较差的公司的股票; 蓝筹股:指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 B 股:也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特种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部分股票也开放港元交易; H 股:也称为国企股,是指国有企业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N 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 York)上市的外资股; S 股:是指那些主要生产或者经营等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而企业的注册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企业股票; 日本:日经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 台湾:台湾海峡指数 美国:道琼斯指数

3、如何开户? A、到证券公司分别建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方可进行证券买卖,缺一不可;投资者买卖证券,都会在证券账户中如实地反映出来。开户步骤如下: (1)在当地证券登记公司或其代理处购买开户申请表并按表要求填写; (2)将填写好的开户申请、有效证件及开户费交与工作人员; (3)经确认无误后,即可领取A股证券账户。 B、证券营业部可为投资者代办沪深两市的证券帐户,凭已办理的证券账户开设资金帐户。投资者可同时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储蓄卡与营业部的资金帐户联通,通过银证转帐可实现全市范围内的资金存取; C、证券帐户开好后,然后办理网上交易、电话交易开通手续,以后就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电话远程交易。如果采用网上交易,可以在家里自己在证券公司的网站免费下载正版的股票行情分析软件和交易软件; D、开户手续办好后,当天或次日就可以开始买卖股票。 4、开户后领取的证件 沪深股东卡各一张 证券资金账户卡 所属证券客户资料 记住交易密码和资金密码 5、股票开户需要的费用和资金 沪市A股帐户开户费为40元,深市A股帐户开户费为50元,合计90元;一般开资金帐户是免费的。目前资金帐户中的资金量是没有限定的。 6、交易规则 A、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较高价买进的申报,优先于较低价买进的申报;较低价卖出的申报,优先于较高价卖出的申报; B、股票交易单位为股,每100股为一手,委托买卖必须以100股或其整倍数进行; C、涨跌幅限制: 交易所对股票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比例为10%, 其中ST股、*ST股和S股价格涨跌幅比例为5%; 股票上市首曰不受涨跌幅限制; D、 T+1:T即交易曰,T+1即交易曰后的第二天。所谓的T+1即当天买入的股票不能在当天卖出,需待第二个交易曰方可卖出;不过当天卖出股票可在成交返还后再买进股票,即资金的T+0回转,但提取现金还是要等到第二曰; E、 T+0:指的是当天买入股票可以当天卖出,当天卖出股票又可以当天买入;这是炒股的一种技巧,即当投资者手上持有部分股票和部分现金时,完全可以在手中现有的股票冲高时卖出,并在其向下回落时将卖出的股票在低位买回来,收市时,持股数不变,但资金帐户上的现金增加了,反之亦然,可以先低价买入,当日冲高时卖出。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分数 表示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带分数 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数与数字的区别 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0的意义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 0是一个数。 0是一个偶数。 0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0有占位的作用。 0不能作除数。 0是中性数。 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 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 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 &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教育学基本概念

1.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讲,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2.工业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4.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二,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学校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学校还是一个营造社会舆论的场所)。三,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明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

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6.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一是人的发 展的全面性与和谐性,二是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不强求一律,不用固定的模式看待和要求人的发展,而是重视和鼓励人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馆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一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得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得全面发展等同起来,二全面发展不是人得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实质上,全面发展是炙热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三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人得全面法杖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要注意避免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开来)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7.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 规则。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8.教师个体专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有:专业理想的建立(视角是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是教师 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的拓展(知识量的拓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