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理视角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治理视角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治理视角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治理视角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2012年第2期2012年2月

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10.No.2

FEB.2012

治理视角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包学雄,薛小勇

[摘要]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正面临着实践与理论困境,其根源在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福利责任与关系尚不明确。运用治理理论对社会福利的治理主体与治理关系进行探讨,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应选择适当的新路径。要实现“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的转变及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的转变,使居家、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法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化;治理;路径创新

[作者简介]包学雄,中国肢残人协会委员,广西残联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社会保障硕士点学科带头人,经济学博士;薛小勇,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中图分类号]F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2-0073-07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了政府为本国居民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福利则是指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即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食物供给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在英国及北欧等国家,社会福利相当于我国通常所称的“社会保障”。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广义的社会福利。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在社会福利社会化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方针与政策措施。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社会福利方面,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满足单位(制度)以外老年人、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的福利需求,我国民政部门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探索。20世纪90年代,“社会福利社会化”进一步与转变政府职能和减轻企业负担联系在一起。1998年3月,民政部在各地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13个城市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试点,出现了广东省部分城市及上海、温州、苏州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城市典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深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老有所养’列入民生目标”,“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国家层面确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格局。2007年民政部领导明确指出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和救助管理工作的新的总体要求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事务法制化、救助管理规范化为重点,逐步实现由补缺性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的转变。2008年,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国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虽然有了很大进展,政策法规建设不断推进,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积极福利理念下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制度探究”(2010-07)

37

社会福利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多元化投入格局日趋形成,惠及范围逐步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但从现实来看,社会福利仍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福利供给与福利需求不平衡,仍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社会福利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以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

2010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现实困境

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方面,学术界主要关注于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原则、政府责任、第三部门的发展、国内外经验等主题,只有部分学者对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困境进行探究。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实践主要面临社会化合作机制难以形成、社会化的筹资渠道匮乏、社会化的福利服务队伍成长缓慢等三大困境[1]。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 (1)公民社会组织发育缓慢,尚未形成服务社会和能够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能力;(2)政府角色不到位,忽视了其在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投资主体的角色[2]。

总的来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福利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福利责任和关系尚不明确。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实践困境和理论困境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一)实践困境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践困境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外生性障碍”。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社会福利改革经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附带了“社会福利私有化”的某些弊端;二是“内生性障碍”。复杂的国情和不完善的社会福利现状导致社会福利改革进展缓慢。与英国等福利国家的“收缩性的福利政策”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取向实质上是一种“扩张性的福利政策”。相对而言,我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将更加复杂。基于以上两点,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

1.政府社会福利职能定位困难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其政府社会福利职能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政府注重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社会福利问题主要通过市场来解决,是“市场福利阶段”。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却引发了诸如弱者贫困加深、缺乏社会保障、福利水平降低等问题;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干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实行积极的干预来矫正市场失灵,建立“大政府、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再分配制度,是“国家福利阶段”。其成效是克服了日益尖锐的两极分化趋势,失业率降低,缓和了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但福利开支过大,财政负担过重,国家福利体制受到挑战;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是“社会福利阶段”。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阶段主要是以降低国家对经济运作的干预程度且降低福利比重为主要特征,但又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社会矛盾的扩大。从以上来看,政府的福利职能经历了“收缩—扩张—收缩”三个阶段,政府责任一直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之间摇摆。对我国而言,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较晚,如何正确定位政府的福利职能,公共部门应该负担多少责任,将是一个实践难题。

2.非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福利具有不确定性

社会福利社会化将市场、社区、民间组织等非政府部门纳入社会福利网络,以期发挥它们竞争性、灵活性、高效率等优势,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非政府部门在社会福利上目标的模糊性和自身的逐利取向,它们在提供福利服务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竞争机制难以形成,甚至形成垄断。同时,通过对效益的强调,非营利组织也可能变得以营利为导向,产生道德风险,增加了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很不充分,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能力相当脆弱,其提供的社会福利具有不确定性。

3.社会化的协作机制难以形成

社会福利多元主体的有序治理有赖于社会化的协作机制的生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

47

“错位”、“缺位”与“越位”并存,民间组织发展不足,市场上福利性不足,社区力量正在演进中,协作机制很难生成。另一方面,鉴于非政府部门作用的加强,政府会花费大量财力、人力来建立责任机制和审核机制,反过来又会使这些组织的独立性受损,合作机制难以建立。

(二)理论困境

1.理念上的矛盾:“狭义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社会化”

经济欠发达、人均收入普遍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福利事业难以全面展开。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主要表现为贫困救助。在政策层面,我国的惯例是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狭义的社会福利。它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显而易见,社会福利的对象被界定在特定的弱势群体;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服务对象的大众化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一种是剩余社会福利观,属于狭义社会福利范畴;另一种提倡普惠型福利,属于广义社会福利范畴,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2.内涵上的困境:传统福利干扰和“社会福利私营化”本土化不足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政府道义责任是以儒家传统道义文化为基础的,强调“义以为上、重义轻利、抑欲求义”,这种文化奠定了中国社会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责任伦理。在这种责任伦理的影响下,政府一直是社会福利活动的责任主体。人们也习惯认为政府应该承担起最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甚至是唯一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既可以看到“社会福利私营化”的影子,也有着强烈的“本土性”,两者在起源、内涵、利弊上有着很大的不同[3]。我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借鉴西方“社会福利私营化”的基础上,应着重考察其具体情景,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福利的历史与现实,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适合国情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理念和思路。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念尚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它的内涵的界定仍将是一个难点。

笔者认为,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在政府主导下,政府、市场和社会责任和关系的重新确立。从理论角度看,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成效不够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政府社会福利职能转变和借鉴西方“社会福利私有化”改革的经验时,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福利责任和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借鉴相关理论对社会福利的治理主体和治理关系进行梳理及探讨。

三、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社会化

二战后的福利危机迫使西方福利国家重新考量国家的福利责任,加上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科技风险、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出现,治理理论作为既重视发挥政府的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是一种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架构,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的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等,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一种合作过程。就本质而言,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根本在于政府、市场和社会责任的重新划分,因此,治理理论适用于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本文拟采用治理理论的重要观点,在社会福利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之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中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产生和兴起的。它是人类在寻求解决社会一致有效性问题上作出的一次深刻的认识转折,拓展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它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4]。其核心要点主要有两个:多元参与和良性互动。治理的目标是“善治”,即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福利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运用治理来审视和指导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下面分别从治理主体和治理关系来分析和解释社会福利社会化。

(一)治理主体:多元、互补、网状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型社会福利是一种“国家—单位”福利。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无论是国有部门,还是非国有部门,都存在着福利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对于国有部门而言,“政府包办企业”、“企业包办社会”普遍存在,政府实质上成了社会福利的唯一责任主体,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未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市场的力量更是微乎其

57

微。对于非国有部门而言,家庭和社区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责任主体,政府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市场力量亦未发育成长。这种制度安排远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感到,仅仅依赖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宏大的福利目标,甚至出现各种危机。这也是传统福利国家出现福利危机的内在根源。

福利多元化理论认为福利是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家庭福利的总和[5]。任何一种单独的福利安排都会导致失灵。因此,应建立起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共同治理的福利网络(图1)。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社会化主张不同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合作,一方面,国家、市场、民间社会和社区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相应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福利主体应视其性质作不同的分工,并与其他部门形成相应的合作。这样,4种治理主体参与,相互补充,共同形成完善的治理网络

图1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6]

在新的治理体制下,政府不是权力的唯一中

心,公共权力是分散化的、多元化的,但并不否认政

府权力的权威性。福利主体的多元化是指社会福

利应由国家、市场、第三部门和社区等不同的部门

来共同提供。在构建多元参与机制时,要合理界定

各主体行为的边界。首先,政府作为社会福利的组

织者和资助者,应把关乎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质的

福利项目纳入制度体系,做好制度建设、事业规划、

标准制定、服务监管、人员培训、机构协调、价值导

向、经费资助等方面的工作;其次,代表市场力量的

营利部门是社会福利的重要载体和补充。要通过

改制、承包、租赁等形式,以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来

促进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逐步实现“民办公

助”。再次,社区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限的社会生

活共同体,是社区居民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具

有就近便捷和情感维系的优势。要引导和支持发

展社会福利如“社区养老”,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

资助、生活照料、日间照顾、家政服务、情感慰藉、心

理辅导、娱乐休闲、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等全方位

的服务。最后,以NGO和NPO为代表的民间社会

既是志愿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也是社会福利事业的

积极推动者,要发挥好其专业化服务的重要优势。

总之,不同于发达国家“将社会福利的供给部

分或完全转移到民营部门”的社会福利私营化,我

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应充分整合以上4种社会福

利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市场为补充,社区为依

托,民间社会为辅助,多元化参与,相互补充的社会

福利网络化格局。

(二)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合作、良性互动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的社会福利完全依赖

于公共权力的有效运行。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强调

等级和秩序,其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对社

会福利事业基本上负有全部责任。从制度设计到

统筹安排,政府都发挥着控制和操纵的作用。从各

福利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此时的社会福利运作机

制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即不同社会福利主体之

间多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较

少是纯粹的合作关系。

治理的出现主要是基于权力来源的多样性和

公民社会日益发育成熟,强调权力的分化和双向运

行。它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

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

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

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交换的结

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而且也取决于游戏

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7]。

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福利运行机制应是一种福

利协作机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不

再是控制、引导和操纵的关系,而是一种全新的、良

性互动的合作关系。每一个福利主体都是相对独

立的主体,不同福利主体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

督和制衡。它的运作逻辑是以谈判为基础,强调67

行为者之间的对话与协作。通过行为者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以产生和交换信息,从而减少机会主义的危害,有利于不同机构之间增进了解,加强沟通,降低冲突,增加相互合作,这就有利于消除相互依存却又独立运作、关系松懈的组织间的隔膜,凸显出治理理论的民主特征。民主对话型的福利协作机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福利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福利事务的民主化、科学化与高效化,因而是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创新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也叫“制度型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服务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所谓的高福利、全民福利。而我国由于福利理念和客观限制,实行的是“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也叫“剩余型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是特定的特殊群体,服务内容仅限于有限的救济,水平也较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要加强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这是最权威的对我国的社会福利作出的定位。国外的“普惠型福利”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细致的统筹安排。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无法实行普遍化的福利,而且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改革阶段,统筹安排难度还很大。但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是我国未来社会福利改革的终极目标①。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应走“两个转变,三个结合”之路。具体来说,即是指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由行政主导型转向民主对话型转变,实现居家、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使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法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相结合,最终实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社会化。

(一)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1.服务对象的拓展

服务对象是社会福利的主体。主体范围的大小,是社会福利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我国的社会福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行政改革的需要逐步形成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大批无家可归的人员涌入城市,适应改造游民、烟民、妓女等的需要,我国从旧社会接受了旧的慈善机构,建立了一大批的教养院、残老院和一些福利机构,但真正的社会福利机构在1959年后才开始出现。改革开放前,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很窄,主要是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的人员,其中大多是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对象逐步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以孤儿福利为例,原来只关注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现在开始拓展到事实上无人照顾的孤儿,服刑人员家中无人照料的未成年子女都纳入社会福利服务关注的对象。但主要还是依靠非营利性组织和社会捐赠来救助,正式制度并没有介入,尚处于无所依靠的局面。

传统的补缺型福利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在对象上有明确的规定。而适度普惠型的福利指的是在由政府和社会基于本国(或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向全体国民(居民)提供的、涵盖其基本生活主要方面的社会福利[8]。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针对全体国民(或者某一较大地区的居民)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普惠的;涵盖居民基本生活的主要方面的,即这种福利涵盖了国民(或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的最主要方面,如失业保险、贫困救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及老人、残疾人服务等;这些是适度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的,而不是主要满足他们的高级需要。它更关注过程,强调保障对象和项目的拓展,并逐步向普惠型福利迈进。具体来说,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必须在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改变过去社会福利机构仅仅面对“三无人员”、“五保户”、孤儿等传统服务对象的观念和做法,以有偿、低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对社会福利存在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享受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机会,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的主体范围。当然,服务对象的公众化要防止“大锅饭”的复归,我们应在以西方福利国为“前车之鉴”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国力,分阶段扩大服务对象的主体范围。

2.服务和产品的增加

传统的社会福利只关注对象的基本的抚养、生活照料问题,后来发展到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各个方面。社会福利的社会化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满足保障对象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以儿

①需要指出的是,残疾人福利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部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应在普惠型福利的同时实行特惠制度,建立“普惠型+特惠型”复合型制度,将来再逐步过渡到完全意义上的“普惠型社会福利”。

77

童福利中的孤儿群体为例,过去只注重对他们的养育,目前已发展到对其的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成人后的住房和就业也成为关注的内容。

(二)行政主导型转向民主对话型转变

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前,从形式上看,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单位和社区为骨干的多元化福利主体参与的格局。然而,从各福利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改革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协作机制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即不同社会福利主体之间多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较少是纯粹的合作关系。这种福利协作机制使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徒有其名,这一方面不利于非政府部门福利功能的发挥,也使政府部门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无法有效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要。

治理理论支持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但与行政主导型不同的是,民主对话型的福利协作机制意味着,社会福利事务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而不是通过权力推动的,各福利主体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每一个福利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不同福利主体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和制衡。在不同福利主体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功能耦合机制,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的利益等方式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形成一种合作网络之上的更稳定的权威。

2011年4月,深圳市民政局通过主动咨询、互动问答的方式,采用手机短信、报刊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征集社会公众对《深圳市社会福利“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全国各大城市高校以及香港等地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专家学者,结合社会调查掌握的情况,对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进行专题研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时也将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这些就是民主对话型协作机制在制度建设上的典型应用。此外,民主对话型协作机制作为一种多元主体的协作机制,它的功能将更多地体现在制度的校正和完善上。

(三)居家、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

老年人福利是社会福利中的核心部分。下面以老年人福利为例来解释。在老年人福利支持体系中,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补充。要通过三位一体的结合构建福利服务体系。

一是以居家为基础。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作为一种传统型的养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对家庭养老的认识,包括家庭成员和整个社会以及政府官员的认识。使之意识到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亲情关怀,更是责任,甚至是一种法律义务。其次要制定支持家庭养老的相关政策。如对赡养高龄父母亲等老年人的,除了正常的假期外,每月还应给予一天的养老假或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政策会增加财政成本,但能对社会形成良好的引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最后要形成家庭养老的援助、服务网络。如免费举办护老人员培训班,设立老年人护理、康复专用器具租赁中心,成立护老人员协会,等等。

二是以社区为依托。考虑到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特别是空巢老人和单身老人,要依靠社区为家庭提供扶助。社区靠近老年人的身边,具备地缘上的优势。应致力于在社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比如说上门服务、家政服务、日间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三是以机构为补充。考虑到有一些重度残疾人及高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需要到机构中入住,需要由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还有一部分健康老人,有支付能力,愿意到机构养老,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予以解决。

(四)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这是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必由之路。社会福利社会化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但由于需求过大,单纯依靠政府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实现政府和社会的功能互补。

首先要转变政府角色,政府应从过去直接提供福利服务者转变为间接供给者和宏观管理者。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政府的直接服务者角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相反政府的责任还应加强,其新的角色就是作为间接供给者,为社会机构提供资助或为服务对象提供补贴,而后由独立的社会机构提供。政府的新角色除了间接供给者外,还必须强化宏观管理者的形象。通过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完善法规、推广典型、增加投入来动员、引导和帮助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其次要大力扶持社会福利服务中介机构和组织的发展。一是实行“管办分离”,要将原先由政府部门直接领导负责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运作职能剥离出来,逐步实现政事分开;二是加强政策引

87

导,出台社会办福利机构用地、税收、公用事业收费和资金补贴等适应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导向性政策法规文件,为社会力量进入社会福利领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大力培育民间组织,成立相关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实行政社分开,强化行业管理,推动一大批民间组织进入社会福利领域,承担福利设施的管理和运作等;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福利设施的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以此为示范和导向,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投入福利服务,达到“激活增量”的目的。

(五)法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一是法制化建设。我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方面的专门法律《社会保险法》。但在社会福利方面,尚未有专门法律出台。在相关法方面,我国制定了老年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法律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要定期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修订,同时围绕这些法律制定一系列的实施办法来对社会福利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界定,建立良性合作机制,从制度上对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予以确认。

二是专业化建设。首先要继续推动社会工作职业的专业化,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就业资格制度和社会工作师职级制度,使社会工作者逐渐成为一项体面的、受人尊重和认可的职业。其次要积极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尤其是要改变社会工作教育重理论轻实务、重西方模式介绍而轻本土模式探索的现状,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人才。最后要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奉献意识和公民意识,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长效机制。

三是标准化建设。这是加强现代福利事业管理的重要办法。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改进服务的适用性,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标准化服务,意味着高质量的服务。目前我国在社会福利的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规范,但在社会福利环境、设施、从业人员服务等方面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北海.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J].学习与实践,2008,(6).

[2]张秀兰,徐月宾.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3]丁华,徐永徳.“福利私营化”、“社会福利社会化”:辨析与反思[J].江淮论坛,2011,(4).

[4]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

[5]See Rose,R,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A],In Rose,R.

&Shiratori,R.(Ed).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 [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6]田北海,钟涨宝.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J].探索与争鸣,2009,

(8).

[7]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

(1).

[8]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责任编辑:舒生]

97

基于管理责任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研究

基于管理责任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5:11:35.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严丹[导读] 摘要: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的传统人事管理“组织效率”的思维方式与当前人事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导向思维有机整合,以此来保障人事管理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即有效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的传统人事管理“组织效率”的思维方式与当前人事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导向思维有机整合,以此来保障人事管理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即有效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落实并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给公共部门的内外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此同时,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日益凸显,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在实践中发生着变化,并且不断丰富并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在公共人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以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为核心,有效整合社会群体中的各方利益。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在实践中的履行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履行程度这一问题。 关键词:公共人事管理;管理责任;对策研究 一、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在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各类组织承担着相应责任,而责任的落实则需要在现实管理活动过程中得以履行。公共人事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必然要做出相应的管理活动并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在研究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时要对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产生的来源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过程和公共人事管理应承担哪些责任进行探讨。 1.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内涵 “人事”一词在我国古代指的是世间的人情事理,其内涵十分广泛,与现代“人事”一词含义不同。现代管理学中的“人事”则专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其所做的事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人事管理是指对特定一部分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管理。” 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来源于公共人事管理实践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并且需要满足并承担人与事之间的特定要求。公共人事管理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人员,在公共人事行政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内部行政人员的需求及外部群众的需求。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通过组织效率和人本体诉求的人事关系来构建且发挥其作用来满足政府公共部门的有效发展,力求做到人事相宜的有机结合,则是公共人事管理所应承担的责任。 2.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内容 公共人事管理居于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公共人事管理不仅对于人才的选拔、录用以及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是政策决定者和过程执行者所不可忽视的。从理论方面划分,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包括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内部责任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效率与发展责任;二是行政人员本体诉求满足的责任。外部责任包括两方面,一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是否保证自身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有益性的管理及自身社会服务是否达到人们群众的可接受性的责任;二是公共人事管理过程中是否具有公开透明性,满足相应社会群体利益的责任。从实践来进行划分,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包括两方面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短期责任是指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跟据当前的战术目标所应承担并践行相应的责任,包括在组织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都能够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实现组织效率与组织发展的有机结合。长期责任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部门不仅需要满足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也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给其他资源所带来的压力。长期责任应该考虑到的是在实现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对公共部门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有相应长远的责任。 3.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在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第一次科技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开启,在这一时期所追求的是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所持有的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增长的价值观,为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将对效率的追求看作是社会与自身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服务的主体和公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人与人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上,开始有了不依附于他人或他物的独立人格,也表现为人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有主动的选择性,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负责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共组织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引入,然而随着社会内容的不断丰富化,政府所要面临的且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促使了人事公共管理责任的内涵也不断扩展。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价值性在于它明确组织的本体责任与外在诉求,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必须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的选择符合价值诉求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及其发展路径,从而为组织责任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前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共人事管理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共人事管理的实践过程日益复杂,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仍然制约着我国公共人事管理实践过程,在人事管理责任履行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去解决与完善。 1.行政人员基本保障有待提高 当前,在我国公共人事管理活动过程中,对行政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履行程度低,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其中在行政工作人员履行管理活动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内部责任履行程度低即公务员行政效率低;二是外部责任履行程度低。行政人员的保障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所获得的劳动报酬。精神需求指的是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行政人员的工作环境给行政人员的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公务人员对自身权益的保障并没有处于主动位置,使得公务员的很多合理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行政人员的基本保障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行政工作的效率不断降低,导致整个行政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2.忽视行政人员合理的价值追求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一、比较发展模式的几个理论假说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南、温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但是国内经济界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争论往往超出了这两种模式本身的范围。过去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时,以苏南模式压温州模式,现在强调私有化时又以温州模式批苏南模式。我们认为,比较这两种模式不要夹入政治标准,不要简单地以公有还是私有作为评判标准,应该以生产力为唯一标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比较发展模式先提出如下假说。 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费(孝通,1997),也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根据此定义,我们的假说是要澄清以下问题: (1) 模式是不变的吗?我们的回答是,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条件的可变性决定模式内涵的可变性。 (2) 一种模式一定优于另一种模式吗?我们的回答是,根据存在 就是合理的哲学思想,只要充分考虑相关约束条件,比较不同的发展模式首先地要看其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是否最有利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离开这种客观性,先验地评判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的模式的优劣

是没有意义的。 (3) 模式可以照搬吗?我们的回答是:对已有模式的宏观选择即整体移植是行不通的,除非可以规模经济地改善约束条件本身。具体地说,不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其他模式,都是对发展条件差异的正常反应。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采用相同的模式未必都有效。 (4) 模式差别永恒吗?我们的回答是,某种模式所依赖的条件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从而发展途径也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趋势是差异的日益缩小,即模式的淡化和趋同化。 二、苏南模式的起始阶段特征 所谓“苏南模式”,通行的理解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对苏南模式的特征应该分起始阶段和现在阶段进行概括。其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社区政府(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雏形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整个80 年代最为典型,但9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 乡镇企业能首先在苏南地区异军突起,“苏南模式”能产生,决非偶然,而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历史传统。苏南农村紧靠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苏南农民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存在密切的血缘和非血缘联系,接受经济、技术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路径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同其他专业相比,存在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通道不顺畅等明显劣势,除与我国人才市场选择偏好有关外,我国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方案不完善、教学目标不突出等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从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融合教育体系、整合校企资源孵化体育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迎合市场需求。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1 引言 据相关统计自2015年以来,全国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创业教育课程数较2014年增长14%[1];创新创业基金设立于高校规模达到10亿元,大量校外资金落户或用于投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校设立创业基地数量逐年增加,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改革作为其中重要课题,符合时代要求。目前,关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活动逐年增加,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导致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参与创业计划竞赛等竞赛活动上,缺乏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

践活动,体育类创新创业教育未引起社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基于此问题开展依托体育资源进行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是切实解决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创业难题的重要途径。 2.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1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广泛的运动项目技能基础及扎实的专项运动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体育教学及训练指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部分高等院校还未正确认识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职业要求与技能不匹配问题。由于体育专业具有技能型、专业性强等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才综合技能要求逐年提高。面对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追求,高等院校在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也应加以重视。 2.2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深入人心[2],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中,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期的一门课,而是逐渐与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相互有效结合。尽管如此,在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

浅谈公共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浅谈公共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来重新理解绿色经济。文中首先表明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随后提到了目前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进措施与想法,以期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绿色经济、制度、改进与完善

对于绿色经济这个名词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它,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同时,绿色经济也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力求兼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中国与绿色经济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加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些都已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人类开始对自己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进行反思,力图揭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的经济根源。自然,中国也绿色经济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具体说明一下中国与绿色经济的关系。 1.1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从多个角度来讲,发展绿色经济对于中国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1)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世界各国都已经感觉到了生态破坏的严重性,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运行模式,这对中国是一种挑战。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中国应当把绿色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08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 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城市中出现的雾霾天气以及PM2.5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绿色经济。 (3)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及当前人们绿

基于特色分析的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究.doc

基于特色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 究 关键词:技术创新路径行业特色路径选择酒行业 摘要: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行业要在国际上获得一定地位,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不同行业具有各自的特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业特色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加以论证。 全球化使国内行业竞争扩展到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合适的路径,提升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1 行业技术创新路径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路径就是创新主体通过掌握自身的知识分布,判断对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方式,并在选择后对创新进行。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是从行业的角度,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基于行业的特色,分析行业现况,挖掘、寻找

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组合管理。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魏江认为不同企业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创新途径:技术引进途径、完全自主创新途径、技术合作途径。韩辉认为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因素,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翁华强等,针对我国创新战略中的失误,对其中的创新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大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上述思想从行业角度,选择适合行业初始条件和长远利益的技术创新路径。国外多西从技术轨道角度对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凯斯帕维特等学者分析了不同行业技术变革来源和方向的差异并对不同行业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客观的定位。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并对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选择。 2 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我国国内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以我国特有的国情为背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分为行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行业目标、行业内企业家精神、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行业、市场实现、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等,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国家政策、

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嘉善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嘉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抢抓发展机遇,是嘉善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试就嘉善在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确立科学发展的路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作一论述。 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催生嘉善率先发展 (一)从纵向看,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已成定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长三角区域的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界、学术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奋斗了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在市级层面,构建了“长三角16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横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各城市间有40多个行业和部门建立了合作协调机制;2008年9月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宁波峰会上,长三角“15+10”城市的市长聚首宁波发表《宁波宣言》,共话同城时代的旅游营销与发展。在省级层面,江浙沪三省市主要领导频繁率团互访,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已连续运作6年。在国家层面,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5月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2008年8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把长三角区域合作由学术概念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从横向看,周边县域发展路径在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嘉善周边的县市始终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调整其发展路径,来推动其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昆山在强化外向带动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2.5产业”发展战略;太仓着重推动沿江、沿沪和特色三大板块建设,“太昆一体化”格局已崭露头角;吴江以258平方公里的汾湖经济区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沿”产业带(群)建设;慈溪牢牢把握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发展“大桥经济”;平湖以接轨上海促转变,以“亩产论英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长兴主动接轨沪杭宁、融入长三角、呼应环太湖,承接中部崛起。 (三)从发展看,出现了“扩散”效应和“蛙跳”效应。30年来,长三角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期间,长三角区域的各县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出现了“扩散”和“蛙跳”两种效应,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是“扩散”效应。上海通过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集聚了大量人才、资金和物流,在其辐射下,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圈的“扩散”效应。昆山是最先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初期因项目规模小而难以进入上海的台资相继涌入该市,使其成了“近水楼台”,出现了“昆山奇迹”;江阴是“扩散”效应的典范,以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二百分之一的上市企业,创造了“江阴板块”。二是“蛙跳”效应。长三角内接轨上海起步最早的城市是苏州,1992年就获得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几乎和浦东开发开放同步。长三角区域的其他不少县市紧跟其后,但实践证明最先依托上海的辐射发展起来的不是上海的郊县,而是江苏的张家港、太仓和浙江的鄞州、萧山这样的周边城市,这是“蛙跳式规律”的最好例证。在上海的龙头带动和两个“效应”的呼应下,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速度最快、质量最好。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965.9亿元,以2.2%的全国陆地面积和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7%的GDP、24.5%的财政收入。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的方向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中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而中学体育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项重要基础教育内容。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所以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如何对过去陈旧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当前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增强体质为名,而事实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运动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根本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就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非常单一的,并且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的真正主体。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教给学生什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根本不去考虑学生需要做什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最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

内容非常庞杂,基本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细,主题异常分散。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和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和强健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精神。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当前在中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分化和综合,从而制定出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任务需求,要从强化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政府的科学技术,从科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出发,不仅管理科研,更要从科技管理过渡到中观或者宏观的具体层面上面。故而,就科技为基础,从政府科技的角度出发,让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从宏观角度出发,实际工作中联系农村办企业的特点,将政府科技看成是社会事业管理的关键要素,认识到科技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要素。 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供需平衡 由于政府和企业是科技活动的最终投入主体,所以在管理中要详细的分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介入的管理范围。 为了理清范围就要从科技产品的属性为出发点,科技产品的划分能否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还有具备公共属性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主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共性强等相关的技术成果,由于其自身的供给成本偏高,规模偏大,同时周期数量偏长,因此公共产品在公共投资生产方面,在管理决策和公共监督方面有着更高的属性和公平公正性,由于私人产品在科技领域方面表现为企业获利较多的竞争属性,包括专利以及专有技术。但是混合产品是介于应用研究或者产品开发属性之间的,受到高风险和技术的影响,并且地位从属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政府的公共科技产品,主要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寻问题,有部分工艺性技术或者基础实施产品要有投入的主体,加之目前农村企业经济服务类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介入太多的风险,其主要的应用技术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农村区域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投资的主体多为政府,但是由于个人或者企业也能在此分得利益,所以政府也要承担必要的投资风险。 为了让其能够妥善发展,需要在发展进程中注意两种力量的充分发挥,这两种力量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在发展中凡是涉及到政府不应该管或者可以管但是也可以不管的事情时,就要将这部分工作交由市场去做。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地方,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事项提供者主体都是政府。民间没有提供的能力,其实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方是政府,这里涉及的管理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农村企业,是通过管理规划企业发展状况,让企业通过合理管理走向更长远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政府存在的理论不是管理,更不是政府需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其实在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政府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创建系列化制度和法规的前提下让市场更趋向规范化和稳定化,借以引导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来缓解市场中供应不平衡的状况。 二、明确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在政府活动中,要让科技管理成为重要的内容,由于政府在公共管理模式中,能够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等综合性管理措施统一到一起,不应该将卫生、交通等相关产业看成是领域管理的核心要素。第二,各个不同的政府专项部门,比如经济、市政、交通等专项的机构化管理,要将科学技术看成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部门的重要内容为主要基础,并从产业化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新视角等角度出发,做好科学技术的行业推断。第三,由于政府的各类科技部门要从科技管理的角度参与管理,那么就要求下级的政府科技部门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形成全国以及全区域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三、科技管理部门的资源整合要素 受到前期计划经济的诸多要素影响,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良好的分工,主要的支撑性研究要素是科学技术,并且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大学以及主要的科研研究院所,衡量研究状况的项目即为科研成果或者所出的论文数量。但是目前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此刻科技管理部门的划分要求就要以区域经济为出发要点,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要素影响的状况下,为加大政府的主要引导作用,并且科技管理部门责任要求下,做好各方的定位,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科技智力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将这些优势都引导到不同的事业发展项目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精)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00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企业是指广义的乡镇企业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的企业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企业,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企业”(唐忠等,2000年,第3页);乡镇集体企业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企业[2].但是,乡镇集体企业虽则属于民营企业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在本文中,我们把乡镇集体企业的集体产权制度称作为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安排”。与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一样,乡镇村作为乡镇集体企业集体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都是企业产权的“地方化”形态。 我国的“抓大放小”战略实际上是把我国的中小国有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制推向市场,实行“民营化”(包括私有化)、“市场化”(指任何政府控制成分或程度的减少),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我国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也是沿着通往市场化的同样逻辑理路进行,实现同样的目的。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的诸种经济发展模式,着重关注“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以这些模式为切入点,本文将从侧面(而非正面)证实两个判断。判断之一为:经济领域的“地方化”现象要被“市场化”所取代。 判断之二是:随着我国引入竞争机制,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而治理结构较差的企业一般来说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如支农成本)较高,治理结构较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治理结构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在竞争压力下,治理制度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或者亏损的可能性更大。我国企业大量改制的动力也源于此。 从上述判断出发,作者在本文中正面提出并初步论述五个方面的命

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11T17:03:06.2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作者:周康宁[导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且艺术素养也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应积极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性,促进美术学的创新发展 (江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且艺术素养也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应积极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性,促进美术学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美术素养,为美术学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本文就针对当前美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路径,希望能为新形势下美术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关键词:新形势;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美术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各个学校都提高了对美术学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术教学水平。然而在新形势下,美术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当前美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路径进行美术学的创新发展,为美术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1.当前美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过于滞后 在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审美体验和审美诉求上出现了较大变化,为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的美术创作形式进行改变。比如有些创作者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常常会选择绘图软件进行创作,与传统的美术创作方式相比,能够有效提高创作过程的效率,使美术作品更加精致。同时,在新的形势下,许多新的设计理念被提出来,但是我国美术学教育理念过于滞后,没有及时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给美术学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美术学的教育过程,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美术教育的整体效果,对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我国教育领域汇总,但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实践环节缺乏重视性,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给美术学发展带来更大挑战。 1.3评价模式过于落后 就目前来看,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及内容比较单一、落后,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未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及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美术教学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1]。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对美术学的评价模式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2.1更新美术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人民的审美理念及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在美术学的发展过程,需要将人的审美诉求作为基础,及时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使美术学学科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学的创新法中,需要将本土资源和时代元素融入到其中,使美术教育的本土化特点得到体现,使其能够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2]。同时,作为美术教学的从业者,教师要积极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大胆突破美术教育的局限,不断总结并提炼新的教学方法,使美术教学模式能够符合时代特点,为美术学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到美术学的创新发展。为解决这种问题,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及美术能力,进而以有效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同时,在进行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情感变化,对美术教学形式进行改变,使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基础。例如: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美术活动,或观摩画展(如下图1),通过实践是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格调及个人修养,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经济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文/黄玺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融合,苏南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和少数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面对新的问题,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20 多年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又好又快,那么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提质增效。本文就新苏南经济模式下如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苏南经济模式;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黄玺,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发展。 以开放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志, 新苏南模式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模式,其演变发展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苏南模式形成的动因 在上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就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其主要特征是凭借乡镇政府来主导乡镇企业发展,利用集体资本兴办企业,让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走共同富裕道路,以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方式,构成了苏南模式特定的内涵,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进入21世纪,苏南5市(含江苏省南京、镇江两市)抢抓历史发展机遇,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需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市制宜,从人的观念上、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上,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互动并进的道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苏南各市合理空间布局,将苏南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去发展,形成新苏南模式特有的多元结构,如以国资、民资、外资经济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以产业集聚、园区经济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以市场管经济、政府管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结构等,充分展现了新苏南模式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创新。 二、新苏南模式发展的现状 传统的苏南经济从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起步,新苏南经济则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而新苏南模式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苏南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三位一体”,仅以2012 年为例,苏南5 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81.66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1.8%。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时期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即将发展到5万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这些规模企业铸就了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配套齐全、关联性强、产业集中度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仅以2012年为例,江苏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383万家,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仅苏南5市就有24600家,占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6.7%。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苏南5 市在产业集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人才集聚、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公租房制度建设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公租房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住房的需求量增加。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公租房制度建设,推动我国建设工作的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外在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居民住房问题上出现“夹心层”的问题。政府应对公租房的建设给予便利,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提出科学建设的相关的建议,本文旨在从公共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討论,分析了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障碍,并对所出现的障碍进行研究,提出了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公租房制度建设的发展。 标签:公共经济学;公租房;制度建设 1、公共经济学的相关阐述 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分析政府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阐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价值和行为,解决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2、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2.1公租房制度贯彻过程中的问题 现阶段,各地区和国家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对低收入者的公租房建设政策和公租房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都十分重视,但是在我国在公租房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依然没有欧美国家完善,在融资、工程建筑、分配、管理等部分都要充分的学习相关国家的建设经验。因为资金周转、建设工期较长等问题,导致单方面的保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公租房的需求,从而形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住房政策进一步落实,我国之前以分配为主的住房制度被打破,商品房的大规模建设成为居民所关注的对象,许多政府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激励追求房屋产权,“租不如买”的心理成为普遍居民所接受的观念,人们在房屋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购买房屋,导致公租房制度无法进一步落实。 各地对于公租房这一制度都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而且由于资金支持等问题,造成公租房的选址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如果没有在公租房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完善相关的公租房政策,就会导致公租房空置的情况,无法真正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 2.2公租房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_概念、视角与模式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作者:陈庆云, 鄞益奋, 曾军荣, 刘小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英文刊名: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05(3) 被引用次数:19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熙瑞.LIU Xi-rui中国公共管理:概念及基本框架[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5(7) 2.曾军荣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学位论文]2002 3.钟发斌公共管理:中国的问题与方法[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4(1) 4.曾军荣.Zeng Junrong多元利益、公平分配与官僚利益权衡——对"比较利益人"假设的一个深化[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9(10) 5.何颖.He Ying行政哲学的图景[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8(6) 6.陈庆云.鄞益奋.曾军荣.刘小康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5(4) 7.宋德慈.张学栋推进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1(1) 8.深入行政管理实践创新行政管理理论[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2004(1) 9.魏红征从行政管理迈向公共管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范式的转变[期刊论文]-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2) 10.于明霞谈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4) 引证文献(19条) 1.乔耀章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4) 2.王冠政府和NGO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1(6) 3.杨安华新世纪中国西部发展与公共管理学的使命[期刊论文]-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4) 4.刘蕾公共品多元供给主体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2) 5.石佑启.杨治坤论行政体制改革与善治[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6.吴光芸.李建华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学会 2009(7) 7.刘骥找到微观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国困境[期刊论文]-开放时代 2009(1) 8.王佃利城市治理体系及其分析维度[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8(12) 9.周树志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私人管理[期刊论文]-学术研究 2007(1) 10.黄丽娟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辨析[期刊论文]-行政论坛 2007(1) 11.郁建兴.黄红华2006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期刊论文]-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3) 12.郁建兴.黄红华2006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期刊论文]-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3) 13.吴庆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4.黄静.彭翔社会治理主体的发展与民营企业家参政的透视——以浙江民营企业家为例[期刊论文]-华章 2007(10) 15.汪辉勇也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兼与陈庆云等人商榷[期刊论文]-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2) 16.刘霞.向良云从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历史角度的考量[期刊论文]-管理科学 2006(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