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物理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物理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普通班) 命题人:郁红京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5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10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公交车通过某路牌过程中速度是瞬时速度 B .时间有方向,所以时间是矢量

C .在描述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并假定它不动

D .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数值上不可能相等 【答案】C 【解析】

A 、公交车通过某路牌过程中是指一段时间,所以是平均速度,故A 错误;

B 、时间是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故B 错误;

C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故C 正确;

D 、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故D 错误。 【考点】速度;时间;参考系;位移和路程

2.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 .1:23:33 1:22:32

B .1:22:32 1:2:3

C .1:2:3 1:1:1

D .1:3:5 1:2:3 【答案】A 【解析】 根据2

12

x at =

可得 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x a 1a 22

=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 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

22118x a 1+2a 1a 222

=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 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27x a 123a 12a 222

=?++-??+=()() 故123x x x 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___

1

11x v t =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___

2

2

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___

3

3

3

x v

t =

故 123v v 149=:v ::: 故选A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 1和F 2,其合力为F ,保持两个力的方向不变,则可以肯定

A .F 1、F 2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F 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F 1、F 2同时减小为

21,F 减小为原来的4

1 C .F 1、F 2同时增加10N ,F 增加20N

D .F 1增加10N ,F 2减少10N ,F 就不变 【答案】A 【解析】

AB 、分力与合力构成力的三角形,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知,A 正确B 错误; C 、只有在两个分力同向的时候,才成立,故C 错误; D 、只有两分力同向时,才能成立,故D 错误。 【考点】力的合成

4.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12N 和8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不可能为

A .4N

B . 8N

C . 20N

D . 30N 【答案】D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要想构成力的三角形,要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第三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第三力;故选D 。

【考点】力的合成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是否滑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而题设没有给出,故选D 。

【考点】摩擦力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的v-t 图线,则由图可知 A .第二个4s 内位移为零 B .6~8s 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C .6s 末加速度为0 D .10s 内位移为20m 【答案】ABD 【解析】

A 、在4-8s 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零,则位移为零,故A 正确;

B 、在6~8s 内速度反向增大,图线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故B 正确;

C 、6s 末的图线斜率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故C 错误;

D 、10s 的位移等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x 20m =,故D 正确。 故选ABD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答案】AD 【解析】

若1s 后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221

v v a 6m /s t

-== 位移为12

v v x t 7m 2

+=

= 若1s 后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规定末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加速度221

v v a 14m /s t -=

= 位移为1

2

v v x t 3m 2

+==,故A 、D 正确。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 和7v ,经过AB 的时间是t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经过A 、B 中点的速度是4v B .经过A 、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 .前2

t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2

t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 .前2

s 位移所需时间是后2

s 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答案】BCD 【解析】

A 、设中间位置的速度为x 2

v ,根据公式2

2

a x v v 2a 2

- =,22

x v v 2a 2

b - =,

得x 2

v 5v =,故A 错误;

B 、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a b

t 2

v +v v =4v 2

,故B 正确;

C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 ,前t 2时间通过的位移1v 4v t 5x vt 224+=

?=,后t

2

时间通过的位移24v 7v t 11x vt 224+=

?=,后t 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前t

2

时间通过的位移多1.5vt ,故C 正确;

D 、中间位置的速度为x 2

v 5v =,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15v v 4v

t a a

-=

=,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27v 5v 2v

t a a

-==,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故D 正确。 故选BCD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9.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承受力的最大值一定.A 端用绞链固定,滑轮O 在A 点

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B 端吊一重物P ,现施加拉力F T 将B 缓慢上拉,在杆转

到竖直前

A .O

B 段绳中的张力变大

B .OB 段绳中的张力变小

C .杆中的弹力大小不变

D .杆中的弹力变大 【答案】BC

【解析】

以B 点为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

由平衡条件得知,N 和F 的合力与T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

N F T AB BO AO

== 又T=G ,解得:AB N G

AO =、BO

F G AO

= 使∠BAO 缓慢变小时,AB 、AO 保持不变,BO 变小,则N 保持不变,F 变小。 故选B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10.如图,重量为G的物体A 在大小为F 的水平向左恒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α的光滑

斜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对斜面压力N大小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N B.cos G

N α

=

C.sin cos N G F αα=+ D .sin F

N α

= 【答案】ABD

【解析】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推力和重力的合力应该与支持力等值、反向、共线,结合几何关系,有

F=Gtanα 、N=

G

N

cosα

=、

F

N

sinα

故ABD正确。

将推力和重力正交分解,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Gsinα=Fcosα和N=Fsinα+Gcosα

由于物体对斜面压力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故C错误。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二.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2分.

11.(9分)在利用方木板、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等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橡皮条的形变量可不相同

B.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选的标度必须相同

C.拉弹簧测力计时,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出木板的边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其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图,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D点,使其伸长到E点,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由图示位置减小时,欲使D点仍在E点位置保持不变,则可用的方法是。

A.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B.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小

C.使B的读数变小,β角变小

D.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答案】(1)B (2)C (3)C

【解析】(1)

A、橡皮条的形变量必须相同,才能保证两次橡皮条产生的力等大,故A错误;

B、选取相同的标度,才能正确的画出力的图示,故B正确;

C、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超出木板的边界对实验无影响,故C错误;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其间的夹角要适当,故D错误。

故选B。

(2)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由题意可知:保持E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右图:所以由图可知α角逐渐变小时,B的示数减小,同时β角减小,故选C。

【考点】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13分)(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

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则D点处瞬时速度大小是m/s,计算小车运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加速度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4.0 s.试估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____ m/s ;在下滑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______ m/s2。

【答案】(1)CD (2)0.86()()

2

3

2

1

6

5

4

9T

s

s

s

s

s

s+

+

-

+

+

0.64 (3)0.1 0.05

【解析】(1)

A 、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频率,故A 错误;

B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源,故B 错误; 故选CD 。 (2)0.86/2CE

D x v m s T

=

=; 由2

s aT ?=得()

()

2

321654

9T s s s s s s

++-++;代入数据得a =0.64m/s 2。

(3)130.1/0.3x cm v m s t s =

==;同理得20.3/v m s =,由v a t

?=?得20.05/a m s = 【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三.本题共5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 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 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 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 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 (3)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 ,为使飞机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 【答案】s m v /300= m x 250

= 10m /s 【解析】

(1)设: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0v 由:ax v v 2202

=- 代入数据得:s m v /300=

(2)由:ax v

22

= 代入数据得:m x 250=

(3)由于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设速度为V 1,在飞机起跑过程中的位移为x 1,则:x 1=v 1·t

在起跑过程中,飞机做初速度为V 1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x 2 由公式可知: x 2=V 1t+1/2at 2 又运动的时间为t=(v 2—v 1)/a 由位移关系可知:L= x 2-x 1=160m 代入数据可得:V 1=10m/s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0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4.(10分)一列货车以8m/s 的速度在铁路上行驶。当时天气有雾,能见度为800米。由

于调度事故,有一列快车在货车后方以20m/s 的速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快车司机发现险情后赶快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m 才停下来,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若相撞,请计算相撞时快车的速度?若不相撞,请计算两车之间的最近距离? 【答案】两车不会相撞 相距最近的距离为80m

【解析】对快车由22

02v v ax -=得a =0.1m/s 2,

两车速度相等时是临界条件,对快车由0v v at =+得t =120s ,

二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二者的位移差为(820)120

81207202

x +??=

-?=

因为能见度为800米,所以不会相撞 两车之间最近的距离为800-720=8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5.(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

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间

(1)圆球对斜面的压力;(2)圆球对挡板的作用力。 【答案】cos G θ

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

tan G θ方向垂直挡板向右

【解析】

设斜面对圆球的作用力为N ,挡板对圆球的作用力为T ,圆球受力如图所

示.由平衡条件得:

G

N cos θ

=

、T Gtan θ=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圆球对的压力为G

N cos θ

=,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圆球对挡板的作用力为T Gtan θ=,方向垂直挡板向右。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16.(12分)把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刚好匀速下滑,现将此倾角变为60°,并对物体施加平行斜面的推力F ,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10m/s 2),求保持物体不动时F 所有值

【答案】 F ≤

【解析】

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时,由平衡条件有: F N -mgcos30°=0、 f-mgsin30°=0 , 而滑动摩擦力f=μF N 解得:μ=tan30°

将此倾角变为60°,对物体施加平行斜面的推力F 时,

当F 最小时,物体具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 得 F min +f m =mgsin60°、 F N -mgcos60°=0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 m =μF N

解得,F 的最小值为min F =

当F 最大时,物体具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 F max =mgsin60°+f m 、 F N -mgcos60°=0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 m =μF N

解得,F 的最大值为max F =

F ≤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17.(12分)如图所示,AC 和BC 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若保持AC 绳的方向不变,AC 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60°,改变BC 绳的方向,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 (2)θ在0~90°的范围内,求BC 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0°≤θ<120°

mg 2

【解析】

(1)改变BC 绳的方向时,AC 绳的拉力F A 方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F 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θ最小为0°,此时F T A =0;且θ必须小于120°,

否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θ角的取值范围是0°≤θ<120°.

(2)θ在0~90°的范围内,由图知,当θ=90°时,F T B 最大, max tan60F mg ?= 当两绳垂直时,即θ=30°时,F T B 最小,

min sin60F mg ?=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普通班)答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6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7-10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答案 C A A D D

A BD

A D

B CD

B C

A BD

二.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2分. 11.(1)B (2)C (3)C 12.(1)CD

(2)0.86 ()

()2

321654

9T s s s s s s

++-++

0.64

(3)0.1 0.05

三.本题共6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设: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0v 由:ax v v

22

02

=- 代入数据得:s m v /300=

(2)由:ax v

22

= 代入数据得:m x 250=

(3)由于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设速度为V 1,在飞机起跑过程中的位移为x 1,则:x 1=v 1·t

在起跑过程中,飞机做初速度为V 1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x 2 由公式可知: x 2=V 1t+1/2at 2 又运动的时间为t=(v 2—v 1)/a 由位移关系可知:L= x 2-x 1=160m 即:, 代入数据可得:V 1=10m/s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0m/s 14.两车不会会相撞

相距最近的距离为80m 15.θ

cos mg θt an mg

16.33403320≤≤F

17. (1)改变BC 绳的方向时,AC 绳的拉力F A 方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F 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θ最小为0°,此时F T A =0;且θ必须小于120°,否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θ角的取值范围是0°≤θ<120°.

(2)θ在0~90°的范围内,由图知,当θ=90°时,F T B 最大,F max =mg tan60°=3mg . 当两绳垂直时,即θ=30°时,F T B 最小,F min =mg sin60°=

3

2

mg .

答案:(1)0°≤θ<120°

(2) 3 mg 3

2

m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