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虽然不着戎装,专攻文字,却实在是“思想界的战士”。他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寓意深刻,而且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并借由狂人之所闻所见来大抒胸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道出了旧制度下人性的缺失。是以鲁迅通过对笔下人物性格的揭示来投射国民性的不足,提出有关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国民性改造;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3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战将”,他通过口诛笔伐的方式来揭发、批判社会上的罪恶,其思想深刻并富涵革命性。他用力透纸背的文字声援新文化运动,用无声胜有声的语言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他的笔下,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了的诸如孔乙己、阿q 等人,虽然境地可怜,但其人受封建礼教荼毒至深,无法意识到苦难的来源,反而对苦难制造者歌功颂德,这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无可奈何,也只有“狂人”的锐眼才能窥破玄机。狂人对于周遭世界那血淋林的本质看得异常透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到处都有吃人的人和被吃的人,人与人之间昔日的温情已然荡然无存了,代之以怀疑的目光面面相觑。狂人在这样一种朝不保夕的环境下,若不想吃人也不愿被吃,就要进行反抗,拯救他人和自我拯救!而在这残酷的环境下,在这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是还是孩子,所以鲁迅通过狂人之口来呼吁“救救孩子!”旨在让国人觉悟,从而为了美好的生活群起抗争。

一、《狂人日记》创作思想来源

学界认为五四时期的鲁迅注重于外国文学尤其是苏俄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因为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中国腐朽的封建文化体系是大多知识分子的主要批判对象,他们认为腐朽的封建文学是来自官方的文学,真正来自于人民的文学不仅稀有更是良莠不齐,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以鲁迅顺应时代潮流,意在通过研究西方文学来找到可以助阵中国革命的文学作品,而所求作品必定是包含“呐喊和反抗”这一现实性主题的。当鲁迅拜读过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加之平日里的一些构思,便立刻有了灵感,最终借鉴了果戈里的心理描写手法和自身丰富的文学知识,写出了“五四”的时代宣言――《狂人日记》。

鲁迅将果戈里《狂人日记》中受迫害而被逼疯的主人公“请”到了中国,并改造了他。于是我们会发现,鲁迅的“狂人”一开始就是疯癫的但仍带有曙光,果戈里笔下“狂人”的疯却如坠深渊,前者的疯是救赎的开始,后者的疯是癫狂的结束曲。但是两者都在最后发出了呐喊:“救救可怜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也是最无辜的存在,若是孩子也陷入了“吃人”的陷阱,国家的未来不堪设想。鲁迅借狂人之口,欲使民众正视不幸的源头,共同鞭挞腐朽的封建制度。

此外,反封建农奴制的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对人物的刻画尺度把握得十分精准,描写人物的心理水准更是堪称一绝,连尼采都曾说:“陀氏是在心理学上唯一可以教我的人。”鲁迅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借鉴了陀氏堪称一绝的心理描写手法。

安德列耶夫的《红笑》对鲁迅创作《狂人日记》也有一些思想上的启示,它们都运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道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吃人。只不过两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差较远,论作品的思想境界还是《狂人日记》更甚一筹。狂人通过追查“谁是吃人的凶手”展开了叙述,结果却残酷的揭露了一个事实:吃人的是他的哥哥,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鲁迅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用锋利的笔触剥开了封建社会满嘴的“仁义道德”之虚妄。《红笑》却直接道出了吃人的凶手――就是那罪恶的渊薮,惨烈的战争吞噬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鲁迅利用“狂人”

将希望从绝望中挖掘出来,而安德列耶夫却一味沉浸在绝望中,不见希望。两者相比,高下立现。

狂人通常被安排在夜间活动,夜间正是人心最袒露的时刻。作品中多次出现月亮这个表象,它是这个黑夜唯一的见证者,但狂人却经常感到晚上竟全无月光,更加渲染了一种不安的氛围。而《红笑》里经常出现太阳。月亮清冷,黑夜死寂;太阳炙热,白昼更似蒸笼叫人心无法妥善安放。两者对比,前者意境深远,后者喧嚣躁动,前者作者赋予人物本身更多的主观性,后者介入作者更多的主观性。

鲁迅创造《狂人日记》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这也保障了这部作品的深刻性。

二、《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

(1)《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在短短的篇幅中,字里行间充斥着封建礼教下的吃人行径,字里字外控诉着那吃人行径遵循得也是封建礼教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2)《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分析

首先,“狂人”是一个难得清醒且有理智的人,虽然形容癫狂,却并非疯魔。他的“狂人”称号来自封建统治阶级对他的污蔑,因为他是反动的“异类”,然而鲁迅并没有急着给狂人洗白,反而是大肆渲染了他的“疯子属性”,达成了反讽的效果。因为狂人的确够“疯狂”,他行为怪谬,语无伦次,患得患失,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可实际上又不癫狂,反而最为清醒的揭穿了旧世界的邪恶本质。但狂人并不是超人,仍然是悲哀的,因为狂人独自去追查“吃人凶手”,最后发现自己与吃人者关系密切,自己在神智迷糊的时候可能也“吃过人”,这就不自觉地达成了“俄底浦斯症结”即追查凶手,却发现凶手即本身,表达出对无意识间犯下的过失,人的心灵之无奈。于是狂人察觉出真相,内心复又生出绝望的无力感,鲁迅借此也暗示了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境地任重而道远。而狂人由一开始的斗志昂扬转而先陷入了绝境,但从中会迸发生出更大的力量,也说明了建设革命虽然曲折艰辛但仍然有希望,而狂人病愈后战斗与抗争精神虽然有所消解,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鲁迅笔下的“狂人”与尼采的“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狂人还是超人,都是当时社会中能够超出常人的存在,而二者虽然都是传统道德的反叛者,但这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文化体。狂人是基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而形成的,亦受强大封建势力的压迫,最终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乖乖地被“吃掉”,就是走向它的反面――被迫“疯狂”的与封建势力做长久的斗争,“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超人”却是在尼采判定“上帝死了”之后,研究出来的取代上帝的存在,同时也重估了一切价值,重新创造了一套人生准则。鲁迅也以狂人为自己的“超人”,旨在通过狂人之口唤醒民众心中的自信和温情,自信是为了自强,温情是为了守护。鲁迅看似将狂人仅仅描写成一个有心理疾病的被害妄想症患者,并且狂人言行举止也常颠三倒四,逻辑破绽百出,《狂人日记》就是记载了一个疯子的行径,当不得真。而实际上鲁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让人惊觉,有时疯子比常人更能清楚的察觉事实的真相。他疾言厉色的称呼自己所处的社会为“吃人的社会”,并且厉声劝诫道: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要趁早“改邪归正”。面对这样的警示,读者会不自觉的心生警惕,仔细思考其中深意。于是“狂人”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注意力,为革命的如火如荼的进行做好了准备。

三、有关国民性的考察

(1)那些“吃人”的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本质,也指出了封建社会下的人已经丧失了一部分为人的人性与道德。莫言在《酒国》中也描写了变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异化的关系。莫言对人性的思考和鲁迅也有些许相似之处:去追查食人案件的丁钩儿最终因为醉酒而误食红烧婴儿,从而将自己也陷入了吃人的尴尬境地。书里还讲了有一个专门制造

肉孩的村子,婴孩就是父母的摇钱树,孩子就是商品,父母就是产出商品的工厂,当父母将孩子当做商品卖出去并得到金钱时就会觉得很开心和满足,人已经变成机器。这时候人心人性已经不能够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了。人不将人视为同胞,必将陷入一个在人间看见地狱,在人身上折射出鬼影,人与兽纠葛的精神世界而痛苦不堪。

(2)“吃人”行径分析

鲁迅通过狂人之口,尖锐地质疑“从来如此就对吗?”就像蒙昧的百姓迷信用血沾了馒头便可以治病那样,只要没有亲自杀人便可以不受良心的谴责,殊不知他们早已落入了吃人的陷阱,养出了吃人的习惯。鲁迅虽然深恶痛绝的批判了封建社会满嘴的“仁义道德”,以及“吃人”的残酷。但是所谓的“吃人”大多还不是指真正的肉体上的虐杀,而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忍的扼杀,毕竟真正意义上的“食人”例子还在少数,而更多的是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扼杀以及人对人的压迫和控制。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吃人”行为,人们立刻会将人性和兽性联系起来。在《狂人日记》里:当狂人走出房门,小心留意周围人神色时,发现赵贵翁眼色突然就变得奇怪起来,疑似想吃人又害怕意图被发现而害怕的目光;接着,狂人又从一群小孩子、一个小孩的母亲那里发觉了与赵贵翁同样的令人胆寒的目光。等狂人回到家里,家里人看他的目光也和那些人别无二致。狂人就在这些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疑似吃人的眼光中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也暗示了一种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的人际关系,即在他人盯人的目光下,个体会感到不自在和压抑,因此狂人也在这种诡异的情态下遏制自己的“反动”本性,不让他们发觉自己的反抗意图。

而那些吃人的人手段很是高明。就这样,这些饱含凶光的眼神频繁地出现在狂人的四周,光明正大的透露出吃人的欲望,从那凶光中折射出了“吃人”者的兽性,就在这个时候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合二为一了,在封建制度弱肉强食的社会规则下,人性和兽性竟然变得一致了。[2]人显而易见的在腐朽制度下又自我挖掘出了兽性。恩格斯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终将不可完全逃离兽性,问题的所在仅仅是兽性占人性程度比重的多与少罢了。[3]马克思就曾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他指出: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而这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并且兽性的关系只能依靠兽性来维持。[4]而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所提倡的“爱人”即“吃人”,或者是为了更好的吃人。真正意义上的“爱人”是不可能存在的。毛主席也曾说,自人类分化成为阶级后,统一的“爱”不复存在。

“食人”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充分挖掘人性,让人能够更多地摆脱兽性的习惯,封建制度下“你不吃人,别人就要来吃你”的兽性思维是要被改造的。鲁迅借用狂人之口控诉:从来如此,便对吗?长期受着封建思想形态蛊惑的、奴役的百姓,认为儒家提倡的“明哲保身”、“以和为贵”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是正常的,但正常并不意味着正确,反而日益造就了国民性的怯懦,反抗意识渐渐被消解了,这也便于统治阶级对百姓实施压迫政策。鲁迅先生说,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不是猎人就是猎物,他们不仅阶级不同,道德也不相同。[5]所以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要点就在于尽一切努力打破人与人之间道德对立的境况,让民众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摆脱麻木和蒙昧。

(3)国民性及其改造

国内的许多文学家前赴后继的关注着历史上循环往复的“吃人”行为,其实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让人们正确的意识到国民性的衰落,而重点就在于改造国民性。鲁迅说,中国人往往不能够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面,在解决问题时偏向于用瞒和骗来制造新的逃路,并且认为这种逃路是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国民性的怯懦。[6]从而愈发遮掩掉了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等一切可贵的品质,而将自己缩进壳里,丧失斗志,不思进取,唯唯诺诺,甘于受人差遣和控制。人性中注入善恶混,是非混、美丑混的蒙昧,而导致整个国民性中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也无情。这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奴性”,对于一些“吃人”行为闭耳塞听,甚至因

为内心怯懦而成为“吃人者”的帮凶。

尼采有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有类似的价值重估的思想,当时鲁迅尚反对国内激进的全盘西化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因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引进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积极因素,而鲁迅的激烈反传统言论则频繁见于“五四”时期,许多言论与“全盘西化”相差不远。但是,鲁迅的激烈言论是为了引起更为激烈的言论论争,他认为言论越激烈就越能打击保守势力,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因为鲁迅基于对人性的深刻考察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和折衷主义,于是强调“心动不如行动”,比如在一群人中间,一个人想打开一扇窗户,此时内心的怯懦会使他事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人的意见,如果这些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那么这扇窗户可能就开不了了,但如果事先二话不说,先去把窗户按照自己的心意打开,他人即便有异议也会迅速平息下来。鲁迅显然是赞成行动派的。所以鲁迅在文化运动中言语十分激烈的缘故是看准了国民性中的妥协性和折衷性,就连白话文的通行也是因为强烈的主张废掉中国汉字而取用其他国家的字体而得以协调通行。而这一行动背后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主张“青少年必读书”,从而获得个人意识的觉醒,如此好塑造革命界的“狂人”,也就是具备革命者素质的新国民,这样的人带领的革命才能成功。

浅谈鲁迅的批判性

浅谈鲁迅的批判性 (2007-01-20 22:20:27) 转载▼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这是我们对鲁迅最直接也最基本的认识.许多年来,人们不停的去认识鲁迅,也在研究鲁迅. 历史上的鲁迅是一个客观存在,他的历史原貌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弘扬鲁迅的精神,第一个即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中国改革需要这种精神,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另外还有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要承认中国现在落后,那就要学习。有一种“拿来主义”的气魄,只要是有用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不是说一接触外来的事物就抖成一团,非常害怕。现在我们要缩小与世界的差距,就是要学习。再有文化的民族性,不能把这个和科学混为一谈,这也是鲁迅的精神。弘扬鲁迅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然而,随着人们对鲁迅研究的深入,瓶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当人们找不到角度去再深入的去 研究鲁迅时,一些人开始否定鲁迅,包括对鲁迅的颠覆,对鲁迅的解构,都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某些人想要从政治上、思想上、作品上、人格上全面粉碎关于鲁迅的神话。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 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 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清议报》于1901年12月出满一百期后停刊,而这时的《新民丛报》发行仅一年,《新小说》则刚开办不久,这样,从周作人谈及的情况看,是年才21岁出头的鲁迅已悉数阅读并保存了梁启超创办的这三种反响最大的报刊,继而又将它们全部另赠周作人,希望周作人也好好阅读。 显然鲁迅也是从这时开始思考国民启蒙问题的。他经常同一起在日本求学的许寿裳讨论: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在哪里?《新小说》推崇雨果,鲁迅则转译了雨果的随笔《哀尘》。他同样倾心于斯巴达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写下了小说《斯巴达之魂》,与《哀尘》同发于《浙江潮》第五期。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译载了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海底旅行》,鲁迅则不仅随后译述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还在《〈月界旅行〉辨言》里写道: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1904年和1905年,鲁迅又译有《北极探险记》、《造人术》等科学小说。 再联系鲁迅发表《说铂》、《中国地质略论》,1904年4月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毅然去仙台医专学医,以及与同学合编《中国矿物志》,我们应当看到,鲁迅这时信奉的是科学救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最近在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之前就有接触过,但是对于鲁迅的文字当时觉得是深奥难懂,觉得不会再看了。这一次专题改变了我对鲁迅文章的看法吧,小说里塑造了很多印象极深的人物,可以说还是迷进去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半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来做模板的,但鲁迅的小说不是。他是以当时中国国民普遍的、共有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所以他的小说人物可以反映的当时中国的国民性。所以王富仁说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鲁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揭露出国民性的劣根性,强调对国民灵魂的改革。下面通过几个印象特深的人物来论述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无论读过没读过鲁迅文章的人大概对阿Q也是耳熟能详的,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名没有姓贫穷,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又是受尽欺负。他却可以常常感觉有优胜感。“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嘲笑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甚至斥骂说“你还不配”。当他被闲人们痛打一顿之后,就在心里设想为“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踌躇满志地感到自己获得了胜利,当人们逼着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时,他甚至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从这样的屈辱中竟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就是“第一个”吗?分明失败了,却没有勇气去正视事实,只是在荒谬可笑的假想中寻求虚无的自我满足。阿Q揭示了国民的狭隘性和盲目性,这不是单单一两个人民身上有的痼疾而是整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弥漫着的雾霾。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却也是觉得别人是求他的赏赐,将割地视为对帝国主义的赏赐,全然不觉得是在丧失国权。 《阿Q正传》的发表的确引起了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思考,但是阿Q的时代远远还没有结束。“事实上只要私有制度还没有消灭,只要人们还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还没有彻底确立最为科学的现代观念,类似阿Q所患的“精神上的胜利法”就依旧会存在下去”(林非)当今的中国亦是还存在着,社会上的各种“被平均”现象何尝不是一种政府的“精神胜利法”。人民生活不尽如意没有达到他们所谓的目标,便把社会总资产拿来除以人口。那些打工月薪也就1500左右的也被平均为3000,但这上涨的一倍是虚拟的。就像考试30分平均分60分,这样能代表30分的已经及格了吗?平均完就当做国民生活水平成倍增长,然后喜滋滋的向上级汇报。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也还是存在,国民性的劣性依旧存在。 《祝福》里鲁镇人们的看客形象也是印象极深的。对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看笑话的心态,重复的问,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这确确实实是从古至今根深蒂固的劣根!是历代的统治者的剥削压榨,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恻隐之心好像在就被尘封了一样。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也是那次幻灯片时间令鲁迅深知国民是灵魂上出了问题,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强杀,围观的国民眼睛里的是麻木还是麻木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像看待杀猪杀狗而已。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能视为一个故事这样看,我想这也是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原因。历史上中国的公社化那段时期,想要达到共产主义,在大饭堂吃饭大家一起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是事实证明根本做不到,每个人都抱着看别人做事的心理,自己独享好处,然后拖着一家老小到公社饭堂吃饭,然后这次革命又失败了。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 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鲁迅改造国民性、构建新型民族素质的思想历程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留学日本到1927年回到上海之前。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以进化论为武器激情洋溢地呐喊到短暂的寂寞、苦闷和彷徨,再到重新振作起昂扬的斗志,从单纯的“文明批评”到“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过程。该时期他正确地解决了改造国民性、塑造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以及国民思想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侧重于对专制的封建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第二个时期是从1927年回到上海直至1936

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b1773045.html, 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作者:殷艳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4期 摘; 要: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个人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然而立足点又完全不同。鲁迅立足于对“丑”的批判,沈从文在对“美”的赞美中否定“丑”。 关键词:鲁迅;沈从文;国民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1 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都充满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意识,都对人性有着独到的见解,关注国民性。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为例,本文尝试探讨鲁迅和沈 从文对国民性的关注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发现,对国民性关注,鲁迅重视对国民性中“丑”的揭露,沈从文重视对国民性中“美”的显现。这样对国民性关注点的巨大差异,使两人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性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 一、人物形象塑造 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阿Q和翠翠为例,对“丑”“美”进行比较。阿Q作为鲁迅笔下人性“丑”的集中表现,是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代表。阿Q是一个不知名姓的底层小人物,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展现的是人性的自欺欺人、妄自尊大、愚昧麻木、奴隶意识……在现实世界里,阿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论是在与未庄各色人等诸如赵太 爷、假洋鬼子,甚至在革命的浪潮中,阿Q作为一个不知成功为何物的失败者的地位始终没 有变化。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生存法宝”,通过瞒、骗、遗忘和转移失败的方式,阿Q获得 精神上的“大获全胜”。比如说阿Q认为“生平第一件的屈辱”,是被王胡打,毫无羞耻感地讨饶“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过后说一声“儿子打老子”便“心满意足的得胜”了。这种“胜利”在阿Q 的世界中不胜枚举。这种国民劣根性中的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展现得淋漓尽 致,阿Q也因此成了展现国民劣根性的一面镜子。鲁迅通过阿Q揭露和批判了国民性中的“丑”。 和阿Q的“丑”对比,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一切“美”的显现。翠翠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堆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大自然赋予了翠翠美丽强健的身体和蓬勃生机的生命力。翠翠是自然之子,浑身充满了一种灵性的美,她热爱自然,融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一种自然美。翠翠天真、淳朴、真诚,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与爷爷相依为伴,每日帮着爷爷渡船,从不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她全

鲁迅散文中的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鲁迅散文中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摘要:鲁迅的散文中记录了他的儿时的一些记忆,借以来怀念童年、同情弱者,或者批判军阀手下的文人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无常》。也有怀念朋友,学生,老师的文章,如《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阿金》等。在这些作品中,不仅仅是描写了幼时的记忆,也不仅仅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些散文里,有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有对回忆的反思,也有对国家的呐喊。而除了这些,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把反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被誉为是文学革命的主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篇文章探讨的便是在鲁迅的散文中,在刻画了当时的时代特性的同时,是如何对这些思想进行批判的。 关键词:鲁迅,散文,时代色彩,儒家思想、批判。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外部有肆意猖獗的列强,而内部,则是统治了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思想。在清政府的灭亡和民国的建立以及延续的这个过程中,虽然,统治了中国漫长岁月的帝制消失了,但是,那些扎根在民众心里的传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在这个时候,一场名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浪潮迸发了,这一场运动正如数千年前儒家思想崛起的那一次运动一般,只是儒家思想已经从当初的取代者,成为了如今的被取代者。但是,在儒家思想漫长的发展中,想要被完全取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依然深深地影响着那个时代。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的主将之一,从揭露封建吃人思想的《狂人日记》到批判腐朽儒生的《孔乙己》、《白光》。这些文章对时代的呐喊,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除却这些小说,鲁迅先生的另一部分重要的作品,如《野草》、《朝花夕拾》等等,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发人深省。 这些文章,与鲁迅先生自己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鲁迅,出生于1881年八月初三。鲁迅的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对鲁迅教育十分开通。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笔记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笔记 一、绪论 1.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有:MPA、MPACC、MBA 3.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4.国际大趋势下,人们更关注逻辑思维能力考察。 5.要进行推理,首先要做出判断。 6.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观察能力之上的? 7.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8.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9.对于“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什么是逻辑」可以归纳出「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什么」可以演绎得到「什么是逻辑」。 10.强盗逻辑中逻辑的含义是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 11.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古代逻辑的发源在印度是因明学学说。 13.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名辩之学。 14.在辩论比赛中,能够把握核心概念的人容易取胜。 15.弗雷格和罗素创立了数理逻辑。

16.莱布尼茨最初提出数理逻辑。 17.逻辑学家冯·诺依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8.布尔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一加一不等于二,而是等于一的逻辑代数。 19.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 20.人们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控制活动。 21.有些等于仅仅有些 22.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就是当否定一个充分条件的后件之后,也一定要否定它的前件。 23.逻辑学是论证思想的必要工具。 24.面对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这使用的是(归谬反驳法)。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是(列宁)提出的。 二、直言命题推理 1.一个直言命题有六种形式是由它的常项来决定的。 2.从“量”上看所有的判断句可以分为3种类型. 3.张建军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最终离不开简单句逻辑和复合句逻辑两个逻辑。 4.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是判断事物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5.不健康的人都不美”等同于美的人都健。

《鲁迅批判》的独特性

摘要:李长之的《鲁迅批判》(1936年)是中国鲁迅学术研究史上第一部由个人写成的鲁迅研究专著,其批评的角度和方法极富特色,展现了李长之早期的批评思想。具体表现在三方面:运用整体审视的批评方法;着重分析文本语言的艺术性;进行感情的批评。 关键词:李长之;《鲁迅批判》;独特性 李长之(1910-1978)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著作甚丰,26岁就完成了《鲁迅批判》。这本不足八万字的小册子,作为中国鲁迅学术研究史上第一部由个人写成的鲁迅研究专著,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和思想,在浩如烟海的论文著述中有其独立的价值意义。 作为早期鲁迅研究的集大成者,李长之第一次全面地搜集了鲁迅的小说、杂感文、翻译作品、书信、编辑文章等等,在整体把握鲁迅的方方面面之后,再重点从艺术的角度来集中评价鲁迅的创作。可以说,《鲁迅批判》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鲁迅创作论。李长之还运用整体审视的批评方法,把鲁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和精神进展的过程、所创作的具体文本糅合在一起来分析,得出了不少新见解。当然,李长之并不是凭空想出这种批评方法的,他曾说:“自从读了宏保耳特的《论席勒及其精神进展之过程》,提醒我对一个作家当抓住他的本质,并且需看出他的进展过程来。于是写过一篇《茅盾创作之进展的考察及其批评》,……现在批评鲁迅,当然仍是承了批评茅盾的方法,注意本质和进展……”可以说,《鲁迅批判》就是移植了宏保耳特批评席勒的方法,把鲁迅的生平概括为“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划分并不像一般的社会历史批评那样,以某些社会历史事件为标志,作家的活动经历只是作为陪衬,相反,每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是作为背景意义而存在。同时,他创造性地把鲁迅精神进展的六个阶段与其杂文创作六个风格各异的时期进行了比照分析。如1881年鲁迅出生到1917年,李长之视之为鲁迅精神进展的第一阶段,“这是鲁迅精神的成长和准备期”,“他的启蒙思想还没有形成”,与此相当的是,此时他还没有什么新的白话文字。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不少随感录,这标志了鲁迅正式开始他的新文学生涯。李长之则把1918年到1924年划为第二阶段,是鲁迅“实践了作‘精神界战士’,开始向封建文化攻击”的时期,“由于思想空洞些,所以《热风》的文字也单纯”。到第三个阶段(1925-1926.8),由于女师大的杨荫榆校长事件,使鲁迅确定了以“人情世故”为斗争的目标,这时的杂文创作如《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就有针对性地攻击到古文明国的人情世故了,显得曲折、细微。到第四阶段(1926.9-1927.9)鲁迅离开北京到达厦门,后来又到了广州,“生活上感受到了异常不安定与压迫”而至“沉默”的时期,此时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李长之评论道:“事情是琐小,而有种待人揭发的意味,所以文字也便出之以尖酸。”第五个阶段(1927.9-1931),是鲁迅精神进展上达到顶点的一个时期。1930年他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这是“表现他最健康,最富有生气的时代”,表现在创作上是《二心集》的写作与出版,“健康,深厚,而有活力,是那一期文字和思想的共同点”。1931年后为第六个阶段,鲁迅更深刻攻击国民性,并开始明显抗争帝国主义,因为这时有九一八事件和一二八事件,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在思想上是由理论而入了应用的时期了,文字就含蓄,而凝整,此时他的精神生活似乎停滞在某一个地点了,故有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中所偶尔流露的困乏。这一大段比照分析体现了李长之整体审视时代环境、作家、作品之间复杂关系的批评方法,具有独创性。 “文艺的特质,在整体审视鲁迅作品的基础上,李长之着重分析文本语言的艺术性。他说, 应该向语言里去寻。”并且强调要对批评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如老吏断狱,铁面无私。”在写作《鲁迅批判》时,他较少探讨鲁迅作品在政治或思想层面的价值,而把重心放在分析鲁迅作品的艺术性上。他详细地逐篇考察鲁迅的文学创作,认为《孔乙己》、《故乡》、《阿q正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2017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题库-含答案

1.1课程概述 1 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A、GMAT ,LAST ,GCT ?B、GRE , GMAT ,LSAT ?C、GRE , MPACC ,GCT ?D、MBA , GMAT ,GCT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2 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么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A、GRE ?B、LAST ?C、国家公务员考试 ?D、MBA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3 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MPA ?B、MPACC ?C、MBA ?D、LSAT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4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1.2什么是逻辑 1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逻辑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A、道德 ?B、品行 ?C、智慧 ?D、仁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 12.5分 2 知识是一种力量这是谁提出的观点 ?A、培根 ?B、鲁迅 ?C、福尔摩斯 ?D、毛泽东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 12.5分 3

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什么? ?A、因果分析 ?B、假设 ?C、逻辑演绎 ?D、做出判断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4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说:你既有医生的风度,又有军人的气质,显然是一名军医。这属于()推理 ?A、并列 ?B、假设 ?C、选择 ?D、否定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 12.5分 5 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A、智力 ?B、为人处事 ?C、观察能力 ?D、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6 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12.5分 7 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12.5分 8 “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区别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 12.5分 1.3逻辑的概念与发展(一) 1 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 ?A、逻辑学 ?B、理则学 ?C、论理学 ?D、名辩之学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 12.5分 2 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什么? ?A、智慧 ?B、核心概念 ?C、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 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

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愚昧卑怯的群氓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里的愚就是愚昧,弱就是卑怯。国民的愚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愚昧的受压迫者。代表人物是《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封建四权的绳索有如千斤铁链,紧紧地捆缚着祥林嫂,戕害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_初二作文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深知鲁迅是个民族伟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风尚败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有很多“正人君子”虐待百姓。国家正在走向灭亡。迫使鲁迅成为一个批判家,揭发社会的黑暗,那么为何鲁迅对那些人,那些事那么仇恨?这种仇恨又带给他了什么?使他改变的转折点又有哪些? 要完整的透析鲁迅的批判思维就要明白这两点。 一、鲁迅批判性思维的成因 我们都已经读过《朝花夕拾》了。通过对这本书的浏览,我们能够理清鲁迅的成长经历为:7岁启蒙,12岁进入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随后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琐记》;然后去日本留学——《藤野先生》;最后回国,开始揭发社会的黑暗。——《范爱农》。 鲁迅在与阿长交往的过程中,在百草园或在三味书屋中都没有受到过外界污物的影响,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高兴的。但在鲁迅13岁时,鲁迅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其实不很愁生计。但

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这段文字看起来简略。事实上,正是这段生活成就了后来的鲁迅——他性格中的冷峻与多疑,他对世道人心的洞透与深刻,都与这段生活脱不了的管系! 在鲁迅文中这么写道:“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说明鲁迅在困境中离开故土。之后便一直流离在外,我从各个文章统计过,大概鲁迅回家的次数在6次以下,说明了鲁迅对家乡莫名的反感. 结合资料,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经过是这样的: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在《自习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大众传播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王雷 学号 2010631044 指导教师宋秀芬 二〇一三年四月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1.引言 (5) 2.中国人的国民性: (6)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6) 2.2当代人的探索 (6)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7)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7) 3.2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8) 3.3个人经历与机遇 (9)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10) 4.1实业救国梦 (10) 4.2文艺革命 (11)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13)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13) 5.2依靠精神领袖 (13)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14) 5.4坚持“拿来主义” (14) 6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呐喊·自序》(1922) 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又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者,但却又绝得日见其光荣。 ——《坟·论睁了眼看》 这是因为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两地书·第一集(八)》(1925年) 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国家,他们也未必为“家”设想。最大的病根,是眼光不远,加以“卑怯”与“贪婪”,但这是历史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我对于攻打这些病根的工作,倘有可为,现在还不想放手,但即使有效,也恐很迟,我自己看不见了。 ——《两地书·第一集(十)》(1925) 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1933) 乡下人捉进知县衙门去,打完屁股之后,叩一个头道:“谢大老爷!”这情形是特异的中国民族所特有的。 ——《从胡须说到牙齿》(1925年) 造化赋给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 ——《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1934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