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 1 降水的变化

图3-3-1

地降水季节变化____________,季节分配比较________。

2.B地降水季节差异________,如果是北半球,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读图,回答1~3题。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 )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3.下面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图3-3-2

知识点 2 降水的分布

图3-3-3

在图中描出赤道和南北极圈,可知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2.在图中描出南北回归线,可知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_,大陆东岸降水____。

3.在图中圈出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可知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B.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多

C.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D.两极地区降水少

5.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西岸降水量比较,正确的是( )

A.西岸比东岸多

B.无法比较

C.一样多

D.东岸比西岸多

【同步练习】

读“某市1970年1月—2010年12月的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2题。

图3-3-4

1. 该市40年来降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约为( )

A.1100 mm B.1500 mm

C.400 mm D.1800 mm

2.图中数据反映了该市降水量( )

A.年际变化大 B.年降水量多

C.季节变化大 D.年降水量少

3.气象学家测量、收集并整理出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

图3-3-5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4.请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6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读下图,回答5~6题。

图3-3-7

5. 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温带地区

C.乙位于寒带地区 D.甲降水受地形影响

6. 甲图的降水类型是( )

A.冬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全年多雨

7.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②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如图是“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50°N)一线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5个地点。有关这5个地点降水量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8

A.年降水量从①到⑤逐渐减少

B.年降水量从⑤到①逐渐减少

C.年降水量自③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

D.年降水量自③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多

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3-9

(1)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降水量最少的三处是________。(填字母)

(2)B.D两地相比,______地降水多;______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变化是________,F地降水量比E地________。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5)仔细阅读地图,完成下表:

(6)你能总结出几条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吗?

10.位于我国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是“鱼米之乡”,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却是荒漠。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详解

1.D [解析]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指降雨;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因此有雨必定有云,但有云不一定会有雨;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B [解析] 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北京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为644毫米。

3.B 4.B

5.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分布规律。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同步练习】

1.B [解析] 该市2001年降水量最多,略多于1500 mm,2004年降水量最少,接近于0 mm,所以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约为1500 mm。

2.A

3.A [解析] 本题考查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由图可以看出伦敦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4.C [解析] 本题通过年降水量分布图来考查判断降水量分布的能力。根据图例很容易看出①地到②地降水量由1000~2000毫米降到500~1000毫米,再降到200~500毫米后,又降到200毫米以下,然后又上升到200~500毫米,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①地和③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大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①地位于大陆东岸降水多,③地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②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

5.B 6.A

7.C [解析]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8.D [解析] 图中③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降水少,向两侧离海洋越来越近,因此降水逐渐增加。

9.(1)A B.E.G

(2)D B

(3)逐渐减少多

(4)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大部分降水较多的地区与西海岸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气流形成地形雨有关。

(5)①1000~2000毫米;②200~500毫米,500~1000毫米;③500~1000毫米;④200毫米以下。

(6)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0.我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公开课教案

精品文档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掌握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能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掌握降水的概念并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读图说出福州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描述一个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方法。同时,能够对比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设置不同的活动归纳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地理绘图技能。通过福州的降水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与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进行微课自学,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课前编写和分发导学案;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播放“三月里的小雨”歌曲,营造学习降水的氛围。 过渡语:三月小雨半含羞,天上人间细细流,欢迎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通过微课自学,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多媒体播放:微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老师:通过微课,大家学会了多少知识呢?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 自学能力测一测:(判断题) 1.降水就是指降雨。 2.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4.福州冬季降水少。 5.降水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下沉。 6.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叫做降水的季节变化。 7.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预设学生:回答较为顺利。 老师:绘制降水降水量柱状图是我们要掌握的一项地理技能,首先我们用直尺绘制出横轴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以福州2月份降水量76毫米为例,它是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及特点。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能读懂并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xx目标: 1、结合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学情分析: 气候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降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降水,课本主要讲述了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两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地图、视频文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点击鼠标,展示片 1、2的内容) 气温的时间变化分为两种: 1、日变化——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气温的空间变化为: 冬季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过渡: 回顾完了上节课,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降水的差异以及东西干湿区的分布。(点击片3) 第二课时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板书) 导入新课: 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降水视频)从片段中我们知道降雪和降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降水的变化,以利于更好的安排我们的活动。 讲授新课: (板书)一、降水(点击片4) 1、解释降水: (依次点击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找学生认出它们是什么)降水指的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包括有降雨,降雪,冰雹,霜降,露水和雾等等,但是我们计算降水量的时候,一般只计算降雨,降雪,冰雹等。那么如何计算降水量呢?(点击片5) 2、降水量的测算方法: 在气象观测站,人们使用雨量器和量杯测算降水量。 测量时将雨量器中的雨水或冰雪化水全部倒入量杯中,根据刻度,确定水量的多少。(在黑板上演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月的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一年的相加即为年降水量,将一个地区各月的降水量依次用柱状表示在坐标系中,即可得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根据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降水量的变化。(点击片6) 3、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降水量柱状图,依次找出四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广州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实用文档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看得远” 2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1 海 边看船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 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160°E。 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 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 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 90°N 北回归线 23.5°N 赤道 0°本初子午线 0° 南极 90°S 南回归线 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 是指:纬度60°—90°。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填出四节气名称并完成下表。 实用文档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纬度范围名称地理现象终年炎热,有阳S N热带—23.5°23.5°光直射四季分明,无阳N 北温带 66.5°N23.5°—光直射,也无极S 南温带°—66.523.5°S 昼极夜N 北寒带°—9066.5°N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S °—9066.5°S南寒带 ①。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和图例③一般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等于 12 “尺大围小内容详”。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某一地点高出;相对高度是指 13.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闭合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高距 等温线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密集表示气温差异越大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练习题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储水瓶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 信息是() A.日降水量 B.月降水量 C.年降水量 D.降水的季节变化 4.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A.200毫米左右 B.500毫米左右 C.1000毫米左右 D.2000毫米左右 5.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D.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6.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 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7.根据下表某地各月降水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1)绘制出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3)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5 5 12 30 51 80 200 232 75 25 11 8 8.阅读下图,根据三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回答: (1)可能已降雨的是_________,需要带雨具的是________,不可能降雨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如果A地的气温是25℃,那么,B地的气温约是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的两大转变 1、观念的转变: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由“学科本位”、“知识中心”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2、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情境。 二、教材内容 1、始终围绕人地和谐这条主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关注全球问题,关注发展问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人地协调与和谐发展是地理课程的迫切任务。每一章节内容都有突出发展性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观点 2、从知识体系看:从地球环境到人文环境,从自然地理到社会环境 教材内容分五大板块: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以全球、世界为出发点,讲述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地理知识。既表现地球环境的整体性,也不失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 3、从现代教学体系看: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热情,教材可读性强 4、从教材结构看:分为正文、阅读、活动、图片四大部分 正文主要叙述地理知识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阅读是教材的意义个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专题性较详细的介绍。活动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图片是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三、教学建议 1、用活教材,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教材在编写上正文内容少,图片、活动多。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多探究,主动学习。但这样的教材使老师操作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一.辅助(教师提示,时间1分钟左右) 1.板书课题 除了气温外,降水也是一个重要的天气因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板书: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 2.揭示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三个影响因素. (2)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3.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P58—61页的内容,8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 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 (2) 降水量是怎样测量出来的需要用到什么基本仪器? (3) 读59页图3.22,比较A地和B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差异?阅读图3.23左边 黄色方框中的内容掌握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4)通常用什么样的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5) 读60页图3.24,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6)通过61页“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 二.先学(15分钟左右) 1.看书 重点: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难点: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三个因素. 2.检测 (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米) 月份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 3 4 33 62 93 103 米) ①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最少的月份是月,降水量为毫米 ②该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 是 . ②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主要原因 是 . ③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三.后教(14分钟左右) 1.更正 学生互相讨论更正当堂检测中的错误. 2.讨论 (1)检测题1:降水的形式除了降雨外还有哪些? (2)检测题2:同一个地方的降水量除了有季节差异外,不同的年份会有差异吗? (3)检测题3: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对其有什么影响? 拓展 请从地形因素分析为什么乞拉朋齐降水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四.训练(当堂训练,至少15分钟) 《自主学习与测评》第41页智能演练1—10题 五.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七年级上册地理-4.2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A.中纬度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附近D.两极地区 2 .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12点B.14点C.2点D.日落前 3 . 若乙地气温为24℃,则甲地气温约为() A.18℃B.20℃C.24℃D.28℃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已知A点的气温为12°C,则B点的气温约为()

A.0℃B.9℃ C.18℃D.6℃ 6 . 一般地讲,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B.Q地 C.M地D.N地 7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8 . 关于气温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气温通常8月最高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D.海拔的高低对气温的变化没有影响读某地 2014年月平均气温数据统计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各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16

9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 C.7月D.8月 10 . 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D.南半球海洋 11 . 如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12 . 下图中,甲的海拔是()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七年级 作者:邢雪 单位:唐山七中

课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能够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二)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三教材 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并且“降水”这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之前学习的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之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四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雨、雪、冰雹等这些自然现象颇为熟悉,并且他们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视频、图片等资料信息都非常感兴趣,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再者,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的。“降水”的教学与“气温”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具备有将学习方法迁移的潜在基础。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布 教学难点 1.降水和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 3.让学生阅读课本P 54 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评价点拨后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 2.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雨量器画面1 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画面2 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8时的降水量知晚上20时的降水量,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分) 1.下列关于降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少 D.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多,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 2.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3.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 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 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 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 4.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5.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6.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雨类型主要是() A.地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 7.读图,从纬度分布看,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带是() A.南北回归线地带 B.南北极圈 C.中纬度地带 D.赤道附近地带 8.有关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的降水一定多 B.纬度越高,降水越多 C.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少多 D.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9.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10.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11.读图,表达正确的一组是() A.①地形雨②对流雨③锋面雨 B.①对流雨②锋面雨 ③地形雨 C.①锋面雨②地形雨③对流雨 D.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 12.读盐城市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9-20题. 据图判断盐城市区的降水量最有可能为() A.1000毫米 B.1050毫米 C.1090毫米 D.1150毫米 13.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乞拉朋齐地处亚洲,是世界上著名的雨极,平均年降水量11500毫米.该地降水类型多与下图所示的()相符.

人教地理七上《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课异构教案 (4)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程标准: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降水形式和降雨的不同等级. 2、运用降水量资料,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季节的变化特点. 3、联系等高线和等温线,说出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及特点. 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达成目标1、2) 读教材58页第一、二段课文,完成1、2问题: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阅读教材58页阅读材料了解降水量的测量,并简单述说降水量的测量. 【动手操作】(达成目标2) 1、阅读教材59页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2、小组合作完成降水量柱状图绘制,然后展示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3、根据所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超过 100毫米)?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低于15毫米)?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以致用】观察A、B两地(在北半球)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小结】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 【自主学习】(达成目标3) 1、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 2、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图? 3、什么是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图? 【合作学习】((达成目标4) 读教材60页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 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多少毫米?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归纳规律】(达成目标4) 1、根据以上回答,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 (在以上各横线上填写多或少) A 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为适应今年秋季全面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本人试写这一教案,帮助自己进一步地深入理解和研究新教材教法。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 布差异。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 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 图。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 智能。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 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认同率达 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 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 分布的规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3.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课题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布 ※教学难点 1.降水和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准备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 钱中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断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初步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愉快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相关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对比——“云南近半地区降水偏少”及“澳大利亚洪灾”,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云南和澳大利亚在同一时期降水状况截然不同?降水过少对云南地区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降水过多对澳大利亚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板书:一、降水的概念 提问: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如何测量某地降水量? 向学生介绍: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降水形式是降雨和降雪,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三组,开展分组合作探究:尝试根据课件中展示的谚语、图片及日常生活分析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②第一组:从降水适中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第二组:从降水过多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④第三组:从降水过少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结束:三组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 ①第一组:降水适中总体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 ③第二组:降水过多不利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易发生洪涝灾害。 ④第三组:降水过少不利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易发生干旱灾害。 教师总结、归纳 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降水适中利于人类生产生活; ②降水过多则会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③降水过少则会造成人类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严重不足,还会造成干旱、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 向学生介绍: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8时和20时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为年降水量。如今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向学生介绍:根据单位时间降雨的多少,我国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等级的划分(一般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温带地区降水多 2.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 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 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3.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4.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5.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各月平均降水量 C.各年最高降水量 D.某一年的降水量 6.下列地区位于全年少雨区的有(). A.北京 B.伦敦 C.开罗 D.新加坡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山脉的东部,该地降水的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8、我国新疆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偏高、气温低 B.海拔较高、水汽少 C.深居内陆、距海远 D.山地阻挡、背风坡 9、世界各地区降水量差别很大,下列地区降水量较大的是() A.赤道地区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大陆内部 10、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降 11、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量杯 B量筒 C储水瓶 D雨量器 12、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 A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B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 C 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两极地区 13、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说明什么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降水比较少 C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比较少 D南北极地地区,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仍有大片的冰川,冰山分布 1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16、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17、图上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