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划经济 (2)

计划经济 (2)

《回首30年》系列专稿之十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马克思曾设想未来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全社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苏俄十月革命后,俄共(布)曾一度试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准备“直接过渡”、“消灭货币”。但是,从1921年春起,现实使俄共(布)不得不转而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苏联建立起高度集权管理的计划经济。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学习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国内外的理论界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产品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这种观念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一直是个难以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中国,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重大问题曾进行了长期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就曾提出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思想。并指出: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39页。)还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70页。)的观点等。陈云在中共八大上也提出了“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等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可以看成是对传统观点的突破。但是对社会主义到底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进行真正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起点的。从那时开始到中共十四大,人们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改革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三次大的变动。

一、意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路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关于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在这次务虚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曾长期担任经济领导工作的资深经济学家薛暮桥提出‘应当为长途贩运平反,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李先念副总理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观点。在务虚会上,无论是实际工作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这种体制的弊端。他们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提法,就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陈云在1979年3月8日曾写过一个提纲,题为《计划与市场问题》。在这个提纲中,陈云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⑴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⑵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陈云文选》第3卷,第245页。)这是对他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进一步思考的结果。

几乎与此同时,3月9日四川省召开一次理论讨论会,会上有人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结合的。”(《人民日报》1979年3月13日第2版。)但会上有争论。

随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段时间内,陈云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问题多次发表谈话。其中影响重大的一次是,1982年春节(1月25日),陈云邀请姚依林、宋平等人到他家中座谈,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公式。1月29日,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约请经济理论界刘国光、桂世镛、吴敬琏、王珏、徐雪寒、李人俊等同志座谈陈云春节期间关于“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问题的重要讲话,大家表示赞成。(《人民日报》1982年2月22日第5版。)

后来陈云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比喻为“鸟”与“笼子”的关系。陈云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他还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以内发挥作用,不能脱离开计划的指导。”(《陈云文选》第3卷,第320页。)

中共十二大确认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随后又把“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人民日报》1982年12月5日第1版)写进新修改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标志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公式被确认。可以说这个公式的提出,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相对于那种完全排斥市场作用的僵化的计划经济观点,确认市场调节,在理论认识上是一个进步。但也应指出这不是当时党内认识的最高水平。

二、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不讲计划经济为主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依据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理论推进的。但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对理论的需要,这种情况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后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个变化是由重新解释计划经济,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到强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不讲计划经济为主。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

1980年初夏,由经济学家薛暮桥等人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薛暮桥回忆录》,第356页。)这个《初步意见》可以说是中国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在重要文献中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念的文件。但是,不久由于报刊上开始批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主张这一观点的薛暮桥等人为此作了检讨。批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前夕。

由于改革实践的需求,理论界的努力,邓小平、胡耀邦等领导人的积极推动,更重要的是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的作用,促使人们的认识逐步发生变化。为全面推动改革开放,中共中央决定十二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984年6月开始起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起草班子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搞了个决定的提纲,7月底在北戴河向胡耀邦汇报时,他对提纲不满意,并为此调整了起草班子。

在这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位经济学家受命写了一篇为商品经济翻案的文章,意在试探反映。随后,赵紫阳在9月9日给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写了题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的信。三个问题是“计划体制”、“价格改革”和“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信中提出:“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沿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薛暮桥回忆录》,第396页。)邓小平、陈云分别在9月11日和13日批示同意。这样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就在新的理论原则下进行了。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划时代的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后,可以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占据主导地位。

1985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进一步提出完善市场体系的问题。强调要发展商品、资金、劳务、技术四大市场。这年10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7年2月6日,为筹备中共十三大,并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邓小平在住地同赵紫阳、杨尚昆、万里、薄一波等中共中央负责人谈话。他有针对性地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第1168页。)

中共十三大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确认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使人们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实际上也就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了一大步。

三、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中国共产党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第一次对市场经济从理论上作了阐述。他说:“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期间中国社科院在无锡召开的经济理论讨论会上,也有人提出“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等等。这可以看成是思想解放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对经济体制的探讨。

1985年10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7年2月6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他又说: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小平还要求中共十三大报告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著作。(《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第1168页。)这期间理论工作者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在理论上取得了进展。“1979年初,是中国社科院的经济学家于祖尧首先写了关于市场经济文章,文章的标题是《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3年,苏星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要搞股份制。”(《红旗》杂志1983年第14期。)1988年初,广州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提出一份《关于广东、广州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提出“广东、广州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

1989年发生了政治风波之后,市场经济和市场取向的改革,一度成为某些理论家批评和批判的对象。尽管邓小平在6月9日说: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但是仍有文章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此后,邓小平继续阐述市场经济问题。1990年底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但是,这并没有平息一些理论家对“市场经济”的指责和批评之声。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篇文章中说:“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邀请一些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和对策,出席会议的有薛暮桥、刘国光、苏星、吴树青、有林、袁木、许毅、吴敬琏等十多人。座谈会一开始,就在改革应当‘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在这期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更认为应对改革的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1990年8月受命出任国家体改委主任的陈锦华忆述说:他布置体改委的同志整理两个材料,一个是国内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资料,一个是国外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综合资料。其中1990年9月30日国家体改委国外经济体制司江春泽整理的一篇题为《国外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的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评论》的材料,扼要地介绍了从190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开始,西方学术界对是以中央计划机关还是以市场作为未来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进行了一个世纪的争论的情况。这个材料表明,最先提出用中央计划机关取代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学者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他和他的追随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更不是共产党员,而是西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学者。在这个问题的争论初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诞生,主张计划经济或是市场经济,同坚持或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没有关联。(陈锦华著:《国事忆述》,第214页。)“材料清楚地表明,计划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特产’,市场也不应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资本主义可以用‘计划’,社会主义应当用‘市场’。”陈锦华说,他“立即把这个材料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江泽民看了以后特地给我来电话说:‘材料很好,我看了两遍,并批示印发中央领导同志参阅。李鹏还批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参考。”(陈锦华著:《国事忆述》,第215页。)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姓“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作了一个清楚明白、透彻精辟的总回答。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为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将邓小平1月18日至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中共中央1992年第二号文件下发,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实际上,在199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乔石就及时传达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可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立即通过这个特殊平台传向了全国。3月9日、10日,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并强调要特别注意抓住改革和建设中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并认真组织实施。

4月1日晚上11点钟,江泽民总书记打电话找时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陈锦华,江泽民在电话中说:“现在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下一步该怎么办,大家都在等待,也有点着急,体改委好好研究一下,向中央提出建议。”(陈锦华著:《国事忆述》,第207页。)4月15日,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邀请广东、江苏、山东、辽宁、四川5个省的体改委主任,到北京用3个半天专门座谈下一步改革的设想,主要议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5省与会人员明确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后,陈锦华写一报告直接交江泽民和李鹏。(陈锦华著:《国事忆述》,第208页。)

4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提出党的十四大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要前进一步,这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5月28日的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在党的十四大上要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出新的论述,并决定在中央党校召开干部会议。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的更快更好》的讲话。这个讲话讲了九个重大问题。其中经济体制问题引起党内外的高度关注。在这个讲话中,对建立新经济体制的讨论中提出的“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意见,江泽民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6月12日,江泽民去看邓小平。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他说:实际上我们是在这样做,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还说:在党校的讲话可以先发内部文件,反映好的话,就可以

讲。这样十四大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第1347页。)以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历程。

四、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精心准备,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这次大会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江泽民在报告中强调:“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又进一步阐述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他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1993年在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写进《宪法》修正案的第七条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993年11月11——14日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⑵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⑶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

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⑷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⑸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这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具体化。实践证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总之,从意识到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不足,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路;到随后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不讲计划经济为主;再到随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30年来中国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改革。这个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目录

概念和含义

词语来源

渊源与发展

获得成功的条件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的成就

理论分析观点(摘录)展开

概念和含义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我国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粮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编辑本段

词语来源

“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

渊源与发展

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发展飞跃,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政府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政府

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之后苏联为了自己的霸权,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控制他国经济,与美国推行市场经济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控制他国经济类似。

而日本于20世纪40年代学习苏联经济制度,制定了40体制,之后在50年代,日本实行了50体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完成了经济腾飞。80年代后日本开始针对其计划经济的特点进行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并未因改革经济获益。随着苏联的解体,经互会解散,彻底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崩溃,计划经济影响跌入历史最低。

编辑本段

获得成功的条件

1,要有全面、准确、快速和及时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达系统。

2,劳动者和管理人员要有劳动和工作的积极性。

3,生产经营者要有决策权。

4,不允许无偿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发展过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以下特征:在经济结构方面实行纯粹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即100%公有制);商品经济将消亡,一切劳动产品将成为社会统一分配的对象;经济运行形式方面由一个社会中心用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配置社会资源,组织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即100%计划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俄罗斯得到了运用。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接着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苏联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发展,在苏联建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二战中依靠军事工业取得了胜利。从此,马列主义被奉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宝典。

毛泽东计划经济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夺取了政权。建国后,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令世界震惊的经济成果GDP在1976年达到世界第六(除苏联以外)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黄金储备600吨粮食储备够全

编辑本段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的成就

1966年

“文革”时期的宣传画

01月28日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02月19日主席指出,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02月21日中共中央制定增加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

我国计划经济阶段所取得成就(6张)

03月04日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

05月03日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05月09日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考古发现并保存北京人头盖骨10月08日中国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0月15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10月27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2月23日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967年

01月05日中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01月16日中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平板车造成。

0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

0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07月0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07月07日全国夏粮丰收,比去年增长一成。

07月26日中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考古发现新洞人,正式发掘在1973年

09月05日中国援助赞比亚政府10亿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10月05日中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0月15日中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1月15日广交会开幕

11月29日中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8年

01月8日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建成。

0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02月23日中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04月15日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09月03日中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月25日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月28日中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竣工。

1969年

02月21日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即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强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04月02日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05月05日中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06月13日决定在上海、天津、大连6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

07月08日十年时间建成河南红旗渠。

09月13日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0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09月25日药品大幅度降价,比年初降低37%,比1950年降低80%。

09月26日无偿援助越南5.56亿元。

09月30日北京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投产。

09月30日中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中国电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03日中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月04日中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0月28日加速第二汽车厂建设。

11月14日加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11月16日中国农业丰收

1970年

04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06月1日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07月17日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

10月16日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0月17日中国全民援助朝鲜13.14亿。

12月25日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12月26日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1971年

01月02日中国轻工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03月03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05月15日开展工业学大庆

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06月27日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07月08日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08月22日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首次以核动力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从此中国海军作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海军跨入了世界核海军的行列。

09月27日中国无偿援助越南36.14亿元。外援金额70亿,建国来最多的一年。

10月02日追加基本建设投资51亿。

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

11月18日全国建成1800多座小水泥厂。

11月18日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2月07日全国年度水利建设5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3000万亩。

1972年

“文革”时期发行的

“祖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

01月13日从国外引进化肥、化纤成套设备8套,以后又提出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即四、三方案)。

01月28日解放军落实五七指示,发展农副业生产,许多部队做到肉菜自给。

02月21日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双方同意互相发展贸易。

0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关系从此走向正常化。

05月13日中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1971年收音机产量相当于1965年的4倍。

08月21日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一米七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另有设备在北京、上海、四川、唐山。

09月10日4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

10月13日连接中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湘黔铁路通车。

11月26日月助越南抗美26.57亿元。

12月26日中国第一辆载重300吨的大平板车问世。

1973年

01月01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年献词,农业夺取好收成,工业生产上升。

01月02日国家计委提出进口43亿美元国外设备的方案。

02月13日新华社报道,1972年是解放以来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03月0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就。

03月20日部分企业和县社试办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出口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

04月10日决定建设邯邢钢铁、煤炭基地。

0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与中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05月04日中国日本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06月18日国际大米价格上升,中国增加出口100万吨大米换回小麦。

06月28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07月16日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08月01日新华社报道,夏粮丰收,这是建国以来第二个大丰收年。

08月05日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08月16日新华社报道,中国水田农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08月26日新华社报道,中国电子工业迅速发展。

08月27日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09月03日中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09月12日新华社报道,全国钻井进尺和建设投产的油井生产能力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09月26日国务院重申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

09月30日新华社消息,中国化肥产量比1965年增加一倍以上。

10月15日秋季广交会开幕,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

10月25日西藏发现几十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11月01日几十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5万多个,遍及全国。

11月08日西藏军区在海拔3800米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1月13日国务院转批环境保护若干规定。

12月20日中国航空线80多条,连接全国70多个城市,与100多个外国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

12月22日5年来,8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月26日同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50多个,其中5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议。

1974年

01月12日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战略思想,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

01月21日国务院要求很抓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严格控制粮食销量等四点要求。

01月22日国务院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型化学肥料、化学纤维和连续式钢板轧机等设备。

01月30日国务院批示防止沿海水水域污染。

02月17日新华社报道,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150105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02月19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

02月24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03月23日中国西南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建成。

03月29日首次发现兵马俑

03月30日地热发电站在河北怀涞建成。

04月02日中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04月15日第三十五届广交会开幕,规模为历届之最。

04月31日中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05月15日华北滨海地区又建立起一个新油田——大港油田。

07月17日中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08月09日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09月12日国家计委提出增加石油、棉花、部分钢材、化肥进口。

09月12日中国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09月15日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

09月30日大型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10月03日中国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0月23日中国地方小煤矿去年产量比1965年增长两倍多,占全年28%。

10月26日无偿援助越南11.17亿元物资。

12月19日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12月27日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金计划生育工作。

1975年

01月13日提出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01月14日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01月15日中国红麻、黄麻实现自给自足。

01月25日降低半导体收音机零售价格。

02月03日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02月04日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03月29日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05月30日中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05月31日国务院界定出口黄金,引进铜、铝、橡胶、涤纶等原料。

07月05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07月08日秦皇岛至北京输油管道建成。

07月19日中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100多亿斤或3000多万担棉花。

07月28日全国铁路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08月08日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国家拨7亿元救灾费。

08月19日国务院决定2亿美元进口。

08月19日无偿援助柬埔寨6亿元物资。

08月30日新华社报道,最近三、四年来,每年有一大批电站建成投入生产。

09月01日新华社报道,中国今年早稻丰收,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09月03日新华社报道,截止到1974年底,中国小水电发电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09月14日新华社报道,一亿只广播喇叭连接千村万户。

10月07日由科学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经过推广后一般提高产量20%,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0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一次核试验。

11月17日中国原盐丰收,创历史最好水平。

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

12月24日焦枝铁路通车。

12月39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农业连续13年全面丰收。

1976年

01月21日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研制成功。

03月13日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投入生产。

03月22日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04月15日广交会开幕

04月21日京沪杭载波电缆投产。

04月24日6011米超深井打成。

05月01日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数比1965年增加7.5倍,调查工作发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

05月12日邮电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06月06日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06月29日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双层铁轨建成通车。

07月06日人工培植的小黑麦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推广。

07月06日滇藏公路建成通车。

07月22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07月23日沿海铁路干线津沪复线工程提前接轨。

08月07日北京至山海关铁路修复。

08月23日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10月05日现代化化纤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建成。

11月16日新华社报道,全国80%以上的县建立水泥厂,产量比1965年增长4.1倍。

12月10日江南9省已探明的某谈储量比文革前增长了2倍。

12月11日高速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编辑本段

理论分析观点(摘录)

自由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对比分析

按照主流经济学精英划分,中国经历了两个三十年,既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是毛主政的计划经济时代,而后三十年是邓主政的自由经济发展时期,也就是厉以宁先生所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代。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据厉以宁在“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文中说,计划经济体制把企业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企业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企业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企业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如果单纯的从厉文中看,计划经济确实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改革也必须改革,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使之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一点,不论持左派观点的经济学家,或持右派观点的经济学家,几乎是共识。

但问题是:

一、自由经济是不是完全拒绝计划?

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一文中说,在一个物质充裕的世界里,发展中国家仍然有数百万人无力负担最低限度的营养需求。在许多国家,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将对贫困人口尤其具有毁灭性影响,因为和富裕人口相比,这些项目在他们的支出中占的份额更大。在同一篇文章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说,新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服务的政治教条,它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持。而且现在看来,显然它也没有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吸取这个教训,或许是现在乌云密布的世界经济的一线希望。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文章告诉了我们两个不争的事实,一个是,自由经济导致了世界性的平民贫困,并继续上演着这一悲剧。二个是,新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服务的政治教条。由此可知,厉以宁等人主张的自由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利益集

团的力挺或积极呼应了。当然,我们可以放弃对以上问题的批判,但我们不能放弃对自由主义的追问:自由经济是不是完全拒绝计划?比如说,战略性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再比如医保、全民教育,都不是自由就自由出来的,而是靠国家强制性计划一步步推动出来的,如果都自由了,都不搞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了,不搞医保了,也不搞教育了(当然,中国选择的医保和教育是市场化),都自由的追逐美元了,中国还有资格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么?还有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么?如果没有,中国就不能拒绝计划,因为,战略目标的实施就是一个战略计划的计划和落实过程,没有计划,何谈战略?没有战略,一个国家又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这是一。第二,有计划的消除贫困,这是一个国家政治道德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任何国家政权取得合法性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政权,只有“利为民所谋”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二、自由经济是规则下的自由还是掠夺的自由?

从世界范围看,那些规制严格的自由经济体,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周立先生在“极化效应与全球大危机即将到来”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强者愈强和弱者愈弱的机制,是一个财富自增强和贫困自增强的机制,是一个自动走向毁灭的机制。何况,在今天的中国,自由经济成了自由掠夺的金字招牌,比如,任何有权力的人,都可以以改革的名义,把一个大企业分文不付的改革到自己名下,或者以股份制的名义,把一个大企业分配给权力阶层。试想,这样的改革和市场上恶霸流氓强占小商小贩的东西有什么两样?这样的改革如果叫改革,天理何在、良心何存?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社会变动不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适时的变革自己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东西,其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长治外安,符合民众的诉求,但中国的改革怎么就以制造社会灾难和社会暴力反抗为目标了呢?

世界历史证明,包括中国古代,有规则,才有市场经济,如果没有规则,或以自由掠夺为改革目标,那就离暴力反抗,进而引起战乱不远了。

三、自由经济是放弃经济主权、还是保持经济主权下的自由?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以自由经济为经济机制的,但这些国家,比方说美国,从来不是以放弃经济主权为目的,而是相反,不仅是简单的相反,而是针插不进,水沷不进,由此看来,自由经济也不是出卖主权经济,而是保护主权经济。从这个维度上说,以出卖经济主权为目的的改革就是改革的名义下的卖国行为。四、对比与分析从计划经济的维度说,计划的好处是有目标的发展,有效而且高效的促进了财富的增长,其资本机制目标,主要为配合“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这个巨大的战略体系的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尽量创造条件,改善民众生活、生存、医疗、教育条件,并有效提升国民素质。加之知识精英、干部精英和民众的结合,也就是自由民主的管理体系,有效的集合了整个社会的创造性智慧,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创造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由经济的机制,假如在有规则的情况下(中国的自由经济没规则,所以只能假如),其资本以利润为唯一的目标,它是不管国家战略目标

的,不仅如此,还会如周立先生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强者愈强和弱者愈弱的机制,是一个财富自增强和贫困自增强的机制,是一个自动走向毁灭的机制。

如果从民众富有、国家强大的角度说,计划经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尚未形成强大的体系之前,计划经济是必须的,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维度上说,计划经济也是必须的,但是,虽然在实施国家战略目标上有其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生活必须品的供、需问题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无法形成有效的调整供、需机制。自由经济呢,除存在周立先生指出的问题外,还具有天然的对国家战略系统的破坏作用。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的拒绝计划,更不能把自由经济简单的定义为自由掠夺和出卖国家的主权经济,如果经济体制改革简单到这种程度,清朝末期的改革早就成功了,轮不到厉以宁等先生主导改革了。当然,计划经济时代确实有它自身的负面效应,比如厉以宁先生主张卖光、股光的理由:“企业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企业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但是,我却认为,虽然计划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改革也只能打破计划经济的缺陷,重构更符合动态规律的经济机制,而不能成为卖光、股光的理由。打个比方说,厉以宁先生经其父辈的努力,创造了很多财富,但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因其历史的原因,只能采取有计划的创造,到了厉先生父辈那代人去世的去世,活着的也老了的时候,厉先生突然发现这个有计划的创造财富的方法有一定的制约性,但厉先生又丝毫没有构建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于是厉先生想了个办法,在他家数百口子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下子把他家数百口子人共同努力有计划的创造的财富全卖光了,自己卷款逍遥去了。厉先生的同辈或晚辈,发现经过几十年努力创造的财富都让他改革给自己了,找他理论,但厉先生却说,计划创造财富是个坏办法,是不是?找厉先生的人一听,也对。厉先生看找他的人点了头,又说,我这是为你们好,因为这样产权清晰了,经济自由了,你们就富得快了。有人说,东西全让你卖光了,钱也让你全拿走了,我们怎么富?厉先生说,嗨,你们真没脑子,打工呀。于是,找他的人就回去打工了。

厉先生怕他的家人再来找他,就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弄到国外,自己留在国内,出同样的主意大赚特赚别人的钱去了。厉先生的主意还真管用,一呼百应,因为,和厉先生一样心思,想把一大家子的财富占为己有的人在中国实在太多,所以,厉先生作为智囊人物,推动了中国卖光的高潮,并在卖光的高潮中,成了中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全国的平民百姓,打了几年工发现并没富有的时候,发觉上了当,找厉先生理论,厉先生谆谆告诫说,富人是老大哥,穷人是小兄弟,大哥穿好的,小兄弟穿大哥扔掉不穿的衣服是应该的。茅于轼先生也忙上来帮腔说,富人富了,穷人也能跟

着富。这不,我们正努力解决不自由的东西,因为不自由的东西,比如说教育、医疗,过去不收费,你们怎么富呢?所以,这些配套的东西都弄好了,收费高了,或者说收费越高你们越富得快。

厉、茅先生的话很诱人,大家又都回去打工了。

厉先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文中,几乎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计划经济不好,就必须搞改革,改革的成效如何,他没说,不说的原因不得而知。改革的结果或成效他虽然没说,全国的平民百姓都亲身经历了整个改革过程,改革几斤几两大家心里清楚,所以,应该理解厉先生的难处,说了改革的结果,改革的理由就不成立了。但厉先生说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滞后了,必须抓紧时机,推进改革。”从右派们集中力量,推出大量的“推进改革”的文章看,对国有资产最后的掠夺盛晏将要重新开始了。至此我才明白,所谓“推进改革”就是把国家和民众弄成自己的。

一般而言,右派攻击左派的理由就是反对改革。由此也看出来,现在的中国,只要是在改革的名义下,就没有不可以干的,包括卖国或和反华势力的一唱一和、相互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成了黑社会性质的邪教派组织,这个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就是既缺少道德感,又缺少基本人性的改革精英,或者叫右派精英。其实,左派阵营中,一般认为,中国的前三十年计划经济中的缺陷需要改革,而后三十年的改革,更需要改革,因为,计划经济时期,极度控制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灵动性,物质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盲区,如果使这个盲区变成可见区域,管理成本又非常巨大,所以,这是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机制问题。另一方面,极度控制的结果,有可能那个供、需间的盲区不断扩大,导致产品过剩或过于短缺,由过剩或过于短缺,造成控制的极变效应。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搭建一个有序的竞争(主要是为了竞合)平台和信息平台,使市场运动产生一种优质效应。统摄这两个是文化。

当然,这些改革的最终目的,只能惠及全民,促使国家强大。

但是,对于战略性工业体系、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只能以战略目标为灵魂,加强战略计划的计划和计划推进,而容不得任何自由。

这样,以战略性工业体系、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为主干,以多种经济成份有序竞合为基础,以和平斗争、思想斗争为动力,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就可以建构成一个优质、高效的经济发展机制。

在写本文的过程中,休息时浏览了一篇叫“何慧丽:走“野路子”的乡建派”的文章,文章是介绍何慧丽的。在那篇文章中,何慧丽发出了这样的困惑:“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但何慧丽同时又说:“别人说我是‘左派’,也许是因为我跟弱势群体站在一起。但我不是左派。左派爱批判,我觉得,已经有那么多人在批判了,批判的行列里已经不需要何慧丽了。”其实,在今天的中国,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