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原则和方法考
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2、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____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隐私权决定的
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荣誉权决定的
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的主要组成是__。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D.大多数学生
4、生理自我在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E:重视个别差异
5、一年一度的劳动节又到了.这次陈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大街上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卫生,并且组织了一个小小记者团采访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大家都觉得这次活动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还有同学提出自己以后也要做一名环卫工人.为大家带来干净美丽的环境。这体现了班队活动的。
A:教育性
B:计划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6、下列哪一项不是思维的特点?
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E:重视个别差异
7、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
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I和Ⅱ
8、《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9、幼儿园环境创设常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主要有()、手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用等。
A:绘画
B:泥塑
C:体操
D:剪纸
10、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____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11、指导教学包括的活动有()
A: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B:呈现新材料
C: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D:提供反馈和纠正
E:提供独立的练习
12、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做__。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3、”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14、”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科夫
1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A:暗示教学法
B:讲授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16、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的影响是()
A.直接的
B.决定性的
C.较弱
D.间接的
17、”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
B:掌握学习
C:支架式
D:抛锚式
18、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____
A:情是关键
B:知是关键
C:行是关键
D:意是关键
19、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A:派生类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0、幼儿园教育是()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垄断教育
D:社会教育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E:重视个别差异
2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3、下列属于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是。
A:手鼓
B:马头琴
C:弹布尔
D:札木聂
2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
A:教育万能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环境辐合论
E:重视个别差异
25、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__。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6、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
A:特殊的复杂性
B:独特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27、教师的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____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研究能力
D:学习能力
28、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E:重视个别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__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2、”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早出自谁的哪首名作?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兵车行》
C: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D: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4、进食障碍包括。
A:神经性厌食
B:贪食
C:异食癖
D:节食
E:暴饮
5、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正在形成,不过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还有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忽视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
6、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__
A.观察法
B.归纳法
C.调查法
D.演绎法
7、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主要受到__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8、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9、《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思想是。
A: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B: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0、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育方法
11、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1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____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13、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A:教师
B:课程
C:教学目标
D:学生
14、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____
A: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B:遗传.社会环境.人际关系
C:遗传.学校教育.活动特点
D:遗传.学校教育.生长发育
1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____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16、奥利瓦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奥利瓦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教学经验
D:预期学习效果
17、现实主义的杰作“三吏三别”的作者是诗人。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岑参
18、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____
A:学科知识素养
B:文化素养
C:语言表达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19、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__
A.社会助长作用
B.社会阻抑作用
C.从众
D.服从
E.去个性化
20、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____
A:商周
B:秦汉
C:春秋战国
D:隋唐
21、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2、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__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2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壁辉煌呕心沥血顽强不屈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香味四溢秉烛夜游繁花嫩叶
C:春意盎然迫不及待无可奈何心旷神怡
D:暴风骤雨卷帙浩繁孜孜不倦急功进利
2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____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及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5、德育的认知模式在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它最早是由谁提出的____ A:瑞士学者皮亚杰
B:英国教育家彼德?麦克费尔
C:美国的班杜拉
D:美国学者科尔伯格
26、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
A:特殊的复杂性
B:独特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27、教师的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
有____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研究能力
D:学习能力
28、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E:重视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