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论文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论文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论文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论文

1.绪论 (3)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研究现状 (3)

1.2.2 研究历史 (4)

1.2.3 前人研究成果 (4)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

1.4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及步骤 (6)

2. 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7)

2.1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区域板块构造背景 (9)

2.1.1. 三叠纪-拱升阶段 (9)

2.1.2. 早、中侏罗世-初始张裂阶段 (9)

2.1.3. 晚侏罗世末-褶断阶段 (10)

2.1.4 早白垩世早、中期-断拗阶段 (10)

2.1.5. 早白垩世晚期-反转抬升萎缩阶段 (10)

2.1.6 晚白垩世以来-稳定调整阶段 (10)

2.2白音查干凹陷地层层序 (10)

2.2.1 新生界(第三、第四系) (10)

2.2.2 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K2er) (11)

2.2.3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K1b) (11)

3.凹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16)

3.1凹陷的基本结构特征 (16)

3.2凹陷主要二级构造带特征 (18)

3.2.1 塔拉断裂构造带 (18)

3.2.2 西部洼陷带 (19)

3.2.3 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 (19)

3.2.4 南部斜坡带 (20)

3.2.5 毛呼低凸起 (21)

3.2.6 东部洼陷带 (22)

3.2.7嘎顺斜坡带 (22)

3.2.8查干超覆带 (22)

3.3平衡剖面法分析 (22)

3.3.1 平衡剖面恢复 (22)

3.3.2 伸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23)

3.3.3 伸展作用强度及其变化 (27)

3.4凹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进程 (27)

4.凹陷的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 (30)

4.1油藏类型及其分布 (30)

4.2构造对油气藏形成及其分布的控制作用 (31)

4.2.1 多期次构造活动有利于多套成藏组合系统的形成 (31)

4.2.2 断层和不整合面构成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 (32)

4.2.3断裂活动促使圈闭发育,提供了油气聚集空间 (32)

4.2.4 构造样式控制油气成藏特点 (33)

4.3油气的富集规律 (34)

4.3.1 主洼槽控制油气富集 (34)

4.3.2主断裂控制油气富集 (35)

4.3.3 有利储集相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36)

4.3.4 主力生油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36)

5.结论 (38)

6.参考文献 (39)

7.致谢 (42)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能源紧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油气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大促使国家加大对油气资源有利地区的勘探投入,相应的在这些地区展开了大量的地质、地震与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如位于二连盆地内的白音查干凹陷就是这样的一个油气资源有利地区。该构造处于二连盆地西缘,是川井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同二连盆地其它凹陷一样,是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之上的中生代沉积盆地,为受边界正断层控制、整体呈北断南超的箕状凹陷。西、北邻巴音宝力格隆起(索伦山),南接赛呼都格凸起,呈北东东向展布,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15~28km,勘探面积约3200km2。该凹陷沉积盖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和厚度不大的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局部发育第三、第四系。凹陷发育三套烃源岩,发现三套含油层系,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原油,且目前发现的油藏多以构造控制为主,油气藏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有较大的关系,构造样式及构造的演化对油气的运以及聚集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各种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因此区域特定构造样式及构造演化进程的分析对寻找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结合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震及钻井资料等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和地质建模理论,对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进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该凹陷的特定构造形式对油气藏的类型、分布,及成藏模式的控制作用,以期为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找寻工作提供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自1993年到2001年12月底,中原石油勘探局在白音查干凹陷共完成二维地震1779km,三维地震473.94km2;综合物化探2000km2;艾菲微重力80km2;大地电场探测(CYT)80个物理点;复电阻率(CR)28.05km。共完钻探井、评价井34口,进尺40052.25m。华北油田原钻井4口,进尺9426.55m,累计总井数38口,总进尺52653.8m。录井见油气显示井31口;其中,电测解释有油层井24口,试油获工业油流井8口,低产油流井8口;勘探成功率23.5%(不

包括华北油田原钻井4口)。在17口获油流井中,达尔其地区获工业油流井6口,低产油流井5口;翁特地区低产油流井1口;桑合地区工业油流井2口,低产油流井2口。

1.2.2 研究历史

截止2001年12月底,共上报探明含油面积4.1km2,石油地质储量160×104t:其中南部斜坡达2断块探明含油面积0.2km2,石油地质储量6.0×104t;达14断块探明含油面积 1.1km2,石油地质储量46.0×104t;达16断块探明含油面积0.5km2,石油地质储量33.0×104t;北部桑合构造都一段探明含油面积0.2km2,石油地质储量6.0×104t;腾格尔组探明含油面积2.1 km2,石油地质储量69×104t;上报控制含油面积7.2 km2,石油地质储量1769×104t;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879×104t(表1—3)。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勘探工作始于五十年代。原地矿部、石油部物探局、华北油田等单位先后进行过油气勘探。截止1992年底,完成了1:20万航磁3200km2,1:20万重力1200 km2,1:10万电法测量5300km;累计完成二维地震5000余km。华北油田钻井4口,总进尺9426.55m,仅白参1井见油气显示。1993年4月,中原石油勘探局在全国风险盆地招标中获得白音查干凹陷勘探权后,开始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

白音查干凹陷的风险勘探工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油流突破、区域侦察含油分布和寻找富集三个阶段。1993~1994年,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准备,借鉴二连盆地其它地区成功的勘探经验,按照―主洼陷控油、斜坡为主找油‖的指导思想,选择南部斜坡达尔其构造作为勘探首选目标,首钻达1井录井见良好油气显示,随之钻探的达2井在738.6~748.6m井段(腾格尔组)发现油层,试油获日产原油4.69m3,一举突破了工业油流关。1995~1996年制定了―区域展开、局部解剖、整体评价‖的勘探方针,围绕西部主力生油中心南北两侧展开勘探工作,发现了达尔其和桑合等含油构造,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1×104t,达2、查3块投入试采初步获得了经济效益。1997年至今,在认真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地震精细勘探,发现了达尔其地区达9块稠油富集区,上报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769×104t;稀油勘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达14、达16、翁3等井均发现稀油层,达14、16块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9×104t。

1.2.3 前人研究成果

1.2.3.1构造演化理论

白音查干凹陷沉积演化存在2个大的旋回,早期断陷阶段(阿尔善-腾格尔期)和晚期坳陷阶段(都红木-赛汉塔拉期),形成―下断上坳‖的二元结构,不同构造层构造格局有所差异,在陡坡带更为典型,具有―早阶晚坡的特征‖。

1.2.3.2 主力含油层段

白音查干凹陷主力含油层段开始就定位在腾格尔组,分析认为,都红木组都一段才是主力含油层段,因为凹陷演化过程中第一期发育的多期断层、不整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发育早、定型早的众多三级构造和多种类型的圈闭,提供了广阔的油气储集场所。第二期湖盆由都一段开始发育,至都二段达到鼎盛时期,都二、三段泥岩盖层与下伏都一段扇三角洲前缘砂形成良好储盖配置,构成了都红木组最有利的成藏类型和最富集含油层段。

1.2.3.3 油藏特点

白音查干凹陷的油气整体呈现围绕西部洼陷带呈环状分布。原来认为油藏主要受岩性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对桑合油田的勘探发现,油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一般为2~3套油水系统,油藏边水发育、能量足,为典型的构造层状油藏。

1.2.3.4 资源量潜力

白音查干凹陷发育了3套良好的烃源岩,即都红木组都一段、腾格尔组和阿二段。与二连盆地8个主要凹陷相比,白音查干凹陷主要烃源岩阿二段和腾格尔组有机质丰度属于中等略偏差,但成熟度较高。都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均明显较好,具备形成规模低熟油藏的条件。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结果,白音查干凹陷石油资源量约1·53×108t。目前探明储量为756×104t,探明程度很低,只有0·05%。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1 地层方面

虽然基本弄清了凹陷大的地层层序,但对各层序的划分存在不同的方案。由于白音查干凹陷沉积相类型多,又具多物源和近物源特征,岩性岩相空间变化剧烈,使地层对比缺乏明显的岩电对比标志,井间地层对比难度大,给构造、沉积与储层及油藏综合研究的深度和精度受到限制。

1.2.4.2 构造方面

虽然基本弄清了凹陷的构造几何特征,但在构造带的划分等方面还存在不同观点和认识,构造带划分方案的不同,势必影响区带的含油气评价、勘探方向的选择及勘探部署。在白音查干凹陷的发育演化过程中,存在多次构造运动,使各组段之间均呈程度不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构造的发育演化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构造发育演化的研究相对一直比较薄弱,尤其是对白音查干凹陷的构造运动对沉积与储层的控制作用及对油气生成、运移和富集的

控制作用不很清楚。

1.2.4.3 储层沉积相方面

由于白音查干凹陷具有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点,岩性岩相在平面和空间上变化非常快,很难把握其规律性,尤其是有利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成为制约凹陷油气勘探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1.2.4.4 油气成藏方面

白音查干凹陷稀稠油共存,存在四种类型的原油,稠油既有低成熟稠油,又有成熟油经氧化、生物降后的稠油,稀油既有成熟稀油,也有低成熟稀油。在稀稠油纵向分布上,并非上稠上稀,或上稀下稠,如在达9块的稠稀油纵向分布上,构造高部位油质较稀,但越往构造低部位油质逐渐变稠,与常规的原油氧化降解变稠的理论相矛盾,使油源对比及稠油的成因问题也成为制约勘探的一个主要因素。实际上对油气成藏要素与富集规律,只是认识到一些表面现象,使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不清楚,油气富集规律不明确。对圈闭的含油气性的认识,实际上主观的因素较多,客观的因素较少,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差较远,使勘探的效果较预期相差较大。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针对白音查干凹陷区域地质背景展开分析,探讨地层、沉积、构造、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等基础性资料及盆地发育的动力学背景。

2. 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分析

分析盆地内主要构造特征,选取全区重点且典型剖面展开详细研究,采取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及平衡剖面制作来探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规律。

3.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分析研究区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4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及步骤

本文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前期野外地质调查、相关资料收集、人工二维地震剖面和天然地震剖面解释、构造建模、演化史分析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等:

1. 对凹陷的地表地层分布特点及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2. 利用现有的二维地震剖面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凹陷带的构造变形样式进行分区段研究,并对不同区段进行横向上对比,分析彼此之间的异同点

3. 根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利用平衡剖面原理和方法,对凹陷进行构造模型和演化史分析,进而研究凹陷中生代的变形时间、缩短量、缩短率和地壳缩短速率等。

4. 基于前人资料和二维地震剖面资料等,对凹陷构造进行剖面结构分析,讨论盆地的构造样式,建立构造模型,进一步对凹陷带的演化历史进行分析。

5. 利用二维地质剖面,建立白音查干凹陷的区域地质剖面图。

6. 分析凹陷区域构造及其演化对油气成的影响及控制作用,探究凹陷中油气的富集规律,并得出结论。

7. 编写论文。

2. 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颜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境内,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相邻,大致位于东经107°30′至109°10′、北纬41°50′至42°30′的地理

范围。气候为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温差变化大,冬季寒冷,风沙大(图2-1)。

图2-1 白音查干凹陷构造位置图

该构造位置上处于二连盆地西缘,是川井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凹陷同二连盆地其它凹陷一样,是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之上的中生代沉积盆地,为受边界正断层控制、整体呈北断南超的箕状凹陷。其内部主要为塔拉断裂构造带、

/.,,.

图2-2白音查干构造单元划分图

西部洼陷带、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查干超覆带、嘎顺斜坡带、东部洼陷带、南部斜坡带等七个次级构造带(图2-2)。

西、北邻巴音宝力格隆起(索伦山),南接赛呼都格凸起,呈北东东向展布,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15~28km,勘探面积约3200km2 (图2-3)。

2.1 白音查干凹陷中新生代区域板块构造背景

二连盆地的基底为古生代末期形成的兴蒙造山带,为古蒙古洋的一部分,大洋地壳分别在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期侵入,形成了西拉木伦河加里东造山带和贺根山早海西褶皱带。随后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几经对接、碰撞,大洋闭合,洋壳转为陆壳。经过长期隆升、剥蚀和夷平,由不同尺度断裂及其夹持的沉积体组成了二连地区盆地的基底结构,特别是多期挤压形成的不同方向、不同尺度的韧性剪切带和逆冲断裂带,为二连盆地的发生、发展与演化奠定了基本地质构造格架。进入中生代陆盆演化阶段后,二连盆地是构造活动最强烈、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其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2.1.1. 三叠纪-拱升阶段

印支期,本区遭受强烈挤压,古生代地层进一步强烈褶皱、冲断,并发生区域性隆升,造成中生界以前的地层遭受剥蚀。

2.1.2. 早、中侏罗世-初始张裂阶段

早中侏罗世,二连盆地在长期隆起、剥蚀和夷平的基底上,沿袭NEE、近EW 向陆内逆冲、逆掩断裂或基底向斜发生拆沉作用及初始的伸展垮塌作用,形成弱引张环境下的断陷盆地。

2.1.

3. 晚侏罗世末-褶断阶段

晚侏罗世库拉-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俯冲,至晚侏罗世末期,发生强烈的反转作用,造成二连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侏罗统大面积缺失。这期构造运动改造了前期的断陷,既有继承也有新生。

2.1.4 早白垩世早、中期-断拗阶段

二连地区的早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为一系列半地堑、地堑以及复合地堑,盆地基底发生强烈断裂变形,构成走向NE 向的基底断块系统。盆地呈隆凹分割的断陷盆地群。

2.1.5. 早白垩世晚期-反转抬升萎缩阶段

经过早、中期的强烈断陷,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开始萎缩。构造由伸展向收缩转化,甚至发生明显的反转作用。

2.1.6 晚白垩世以来-稳定调整阶段

早白垩世末期赛汉塔拉组沉积以后,二连盆地断陷作用已大大减弱,整体呈区域性抬升的趋势,新构造运动对中生代盆地内部的改造作用较弱。因此,目前二连盆地的构造面貌在中生代已基本定型。

2.2 白音查干凹陷地层层序

与整个二连盆地一样,白音查干凹陷是在上古生界海西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地层为上太古界-上古生界变质岩和不同期次的岩浆岩。沉积盖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和厚度不大的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局部发育第三、第四系(表2-1)。

2.2.1 新生界(第三、第四系)

第三系为棕红色砂岩、砾状砂岩,分布局限。第四系为棕黄色砂砾、砂和泥等冲积物或表层浮土,仅分布于河滩低凹之处,厚0~31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2.2 上白垩统二连达布苏组(K2er)

棕红色含砾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绿色泥岩、灰色砂砾岩、砾状砂岩、砂岩等,有时为棕红色含砾泥岩泥岩与砂(砾)岩的不等厚互层。视电阻率曲线为锯齿状。中、低阻间刺刀状高阻,自然电位曲线平直。视厚度0~238m,主要分布于凹陷西部。代表井锡1 井150~357m 和白 6 井30~268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2.3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K1b)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是白音查干凹陷的主要沉积层,最厚达3000m 以上,主要为河湖相陆源碎屑岩,在纵、横向上岩性岩相变化都很大。整体上具有下粗、中细、上粗,西厚东薄,西灰东红,北粗南细,从西往东白云质含量减少的特点。根据岩性、地震、古生物特征划分为赛汉塔拉组、都红木组、腾格尔组、阿尔善组。

2.2.

3.1 赛汉塔拉组(K1bs)

下部以厚层-块状灰白色砾状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粗砂岩为主夹薄层灰色泥岩或含砾泥岩。往上岩性变细,泥岩层略显增多,有时出现碳质泥岩。在凹陷以南的露头剖面上,本组含可采煤层。视电阻率曲线呈箱形-块状高阻,显著高于下伏地层一台阶。自然电位曲线为低幅的箱形,或呈小锯齿状。横向分布稳定,仅在白参1 井见到红层,视厚度0~281m。与都红木组不整合接触。

2.2.

3.2 都红木组(K1bd)

2.2.

3.2.1 都三段(K1bd3)

主要为深灰色厚层泥岩,顶、底部有时夹浅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页岩或白云质泥岩。泥岩的成岩性差,造浆性好。视电阻率曲线呈小锯齿低阻,自然电位曲线平直,偶夹钟形、指状或锯齿状负异常。横向分布相对稳定,仅在凹陷边缘地区夹较多细砂岩、砂砾岩(如达4 井、白7 井)。视厚度0~219.5m。凹陷东部高部位遭受剥蚀,保存不全。与下伏都二段为连续沉积。

2.2.

3.2.2 都二段(K1bd2)

主要为深、浅灰色页岩与泥岩的等厚或不等厚互层,偶夹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横向分布相对稳定,仅在凹陷边缘和北部陡坡带含砾状砂岩和含砾不等粒砂岩。视电阻率曲线低平或呈小锯齿状,局部砂砾层突出呈刺刀状,自然电位曲线平直或呈小锯齿状,局部呈钟形-指状负异常,钻遇视厚度63~370m。

与下伏都一段整合接触。

2.2.

3.2.3 都一段(K1bd1)

浅-深灰色泥岩、白云质泥岩、灰黄色泥质白云岩为主夹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下部发育红色泥岩,凹陷边缘发育砾状砂岩。泥岩中含黄铁矿,由南往北,自西向东,黄铁矿含量增加。

由西往东呈现红层含量增加,白云质含量减少的趋势。如西洼西部白参1井主要为白云质和钙质泥岩,不含红层,西洼东部翁3、翁 4 井基本不含白云质泥岩,但紫色和紫红色泥岩相当发育。

下部的红层或砂泥岩互层段视电阻率曲线表现为锯齿状低阻。自然电位曲线呈密集的指状、锯齿状或齿化的钟形,漏斗形,起伏频率高,振荡幅度中等至大。上部含白云质段视电阻率曲线呈梳状,峰值尖锐、密集,基值低。自然电位曲线呈密集的浅或深锯齿状,与上下相邻层比较,整体上表现为―负异常兜‖,与上、下相邻层界线明显,为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钻遇视厚度85~834m。与下伏腾格尔组整合接触。

2.2.

3.3 腾格尔组(K1bt)

本组基本沉积特征为下粗上细,下灰上红。主要岩性包括灰色、紫红、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泥岩、浅灰色砾状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等。横向变化比较大,整体上表现出从西往东红层含量由少到多,由南往北、由凹陷中央往边缘沉积物由细变粗的变化趋势。

凹陷南部达尔其地区的达1、达17 等井可以作为本组基本沉积类型的代表,自下而上发育三个层序单元:底部为浅灰-灰白色砂砾岩、砾状砂岩、砂岩、粉砂岩与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等呈互层。视电阻率曲线表现为掌状-指状或深锯齿状高阻,自然电位曲线箱状或不规则,起伏频率较低,振荡幅度较大。往上为暗色砂(含砾砂)、泥岩互层段,砂岩或泥岩中含有白云质。视电阻率曲钱峰值较高,呈指状-刺刀状,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或宽深锯齿状负异常,起伏频率

表2-1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沉积旋回划分示意图

较高,振荡幅度较大。最上部为含有红色的砂、泥岩互层,电阻率较低,呈锯齿状;自然电位曲线呈较密集的指状或钟状负异常,振荡幅度较大。

西洼白参1 井为暗细型剖面的代表,以深灰色白云质泥岩或浅灰色泥质白云岩占主导地位,夹钙质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等,只在1825~1878m 见到少量红层。翁特地区与达尔其地区相比,上部红层更发育,下部岩性偏粗,中部白云质不发育。北部陡坡带和凹陷边缘,岩性普遍较粗,砂砾岩、砾状砂岩较发育,中部白云质层不发育。

本组全区分布广泛,钻遇视厚度61~857m,结合地震解释反映出地层厚度

西厚东薄,在西洼北部陡坡带东西西侧为沉降中心,与下伏阿尔善组不整合接触。

2.2.

3.4 阿尔善组(K1ba)

本组在凹陷西部较为发育,具有下粗上细沉积特征,据此划分为二段。

2.2.

3.

4.1 阿二段(K1ba2)

本段为相对较细的沉积,是白音查干凹陷主要烃源岩发育层位之一。但在横向上,其岩性变化仍然很大。整体上,由南往北,由凹陷中心往凹陷边缘岩性变粗,由西往东有发育红层的趋势。

凹陷南坡达尔其地区,以深灰色、浅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砂岩等。凹陷边缘及北部陡坡带,沉积物粗,主要为砾岩、砂砾岩、砂岩等夹泥岩、粉砂岩。凹陷南坡翁特地区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紫红色泥岩。

视电阻率曲线一般为深锯齿状-刺刀状高阻,自然电位曲线平缓或呈箱形起伏。在粗剖面中,视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均表现出更大的起伏。暗细型剖面达17 井1555~1896m 井段可作为本段代表性剖面。钻遇视厚度47~341m。与阿一段为连续沉积。

2.2.

3.

4.2 阿一段(K1ba1)

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砾状砂岩、砂砾岩,杂色、灰白色砾岩等,夹有薄层浅灰色泥岩、粉砂岩和紫红色泥岩等。在凹陷南坡岩性较细,如达3 井、达6井为砂砾岩与泥岩、粉砂岩、砂岩等呈不等厚至层;达2 井、达14 井为厚层砂砾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达14 井本段底部尚出现一段以灰色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的沉积。凹陷北坡岩性较粗,以大套砾岩、砂砾岩发育为特点(白7、查4)。

在厚层、块状砂砾岩、砾岩发育的情况下,视电阻率曲线表现为块状特高阻,自然电位曲线平直或小起伏,整体呈大幅度负异常,与电阻曲线组合形态呈―桶状‖。随着泥岩、粉砂岩夹层的增多,电阻曲线过渡为指状,刺刀状,自然电位曲线起伏加大。

凹陷内达2、达14、查 4 等9 口钻遇该段,乌1、白3、达17 等 3 口缺失该段。钻揭视厚度0~373.47m。代表井达 2 井1398~1549m 井段。与下伏基底不整合接触。

3.凹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3.1 凹陷的基本结构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由前中生界基底和中生界盖层两部分组成。

基底结构:根据空间展布特点可分为断面基底斜坡和褶皱基底斜坡,两者共同组成一个箕状空间。断面基底斜坡位于凹陷北部,实际为塔拉边界断层断面,是凹陷与隆起的分界面。褶皱基底斜坡位于凹陷南部,沿凹陷走向其空间形态及盖层结构:白音查干凹陷面积虽然仅有3200km2,但其凹陷结构在不同地区具有4种不同的型式。西部洼陷可分为单断断超型、单断断槽型两种,东部洼陷可分为双边超覆型和双断断槽型两类。西部洼陷是全凹陷的主体。在强裂陷期,由于北部边界塔拉大断裂的强烈活动,凹陷的沉降中心靠近塔拉断裂下降盘一侧,形成了北断南超的箕状结构。内部结构自西向东由单断断超式向单断断槽式过渡(图2-3)。

单断断超型:桑合次洼以西(B85—817测线以西),凹陷北部表现为塔拉及塔拉南断层的强烈活动,下降盘地层快速沉积加厚;南部斜坡(锡林好来地区)断裂发育少,断距小(一般为几十米),对沉积控制作用较弱,地层向南部斜坡逐层超覆,凹陷结构特点为北断南超。

单断断槽型:在达尔其到翁特地区(B85—817测线以东),凹陷北部依然表现为受塔拉断裂控制下的快速断陷,塔拉断层与塔拉南断层结合,形成―二台阶‖;南部斜坡发育了一条与塔拉主断裂倾向相反的白音—翁特二级生长正断层。塔拉主断裂与白音—翁特主断裂相配合,控制中央断槽的发育(阿尔善时期表现尤为明显),形成单断断槽结构(主要发育在达尔其至翁特地区)。

双边超覆型:东部地区在B85—872附近不足5km 的范围内,凹陷南北边界无大断层,在沉积对基底沟谷填平补齐后,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新地层直接超覆于南、北基底斜坡之上,凹陷形态主要受基底形态的控制而呈双边超覆结构。

双断断槽型:东部地区在B85-874— B84-917测线约20km的范围内,受早期发育的查干和东达断层的控制,使凹陷在阿尔善沉积期表现为双断断槽特征;而在其后的演化过程中,因查干、东达断层活动减弱,对沉积无明显的控制作用而使凹陷结构变化为双边超覆型。

东部洼陷尽管断槽两侧构造圈闭比较发育,由于断陷发育程度差,缺乏深水相沉积,烃源岩发育条件差,且加之地层埋藏浅,烃源岩未达到生油岩成熟门限深度,导致油气成藏条件较差。

综上所述,白音查干凹陷在垂向上经历了隆升期、初裂陷期、强裂陷期、断坳期、萎缩挤压抬升期5个构造演化阶段和相应的沉积充填过程;平面上表现为北东—南西向的―半地堑‖形态,其剖面结构型式由西部洼陷的单断断超、单断断槽演变为东部洼陷的双边超覆和双断断槽的特点(图2-3)。

3.2 凹陷主要二级构造带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整体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西部洼陷、东部洼陷和毛呼低凸起,西洼主体为单断箕状结构,是凹陷的主体部分,东洼主体为双断断槽式,但不同位置其结构又有所不同,毛呼低凸起是分隔西部洼陷和东部洼陷的构造转换部分。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根据主要断裂展布、构造演化特征和成藏条件的相似性,凹陷可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分别是:塔拉断裂构造带、西部洼陷带、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南部斜坡带、嘎顺斜坡带、东部洼陷带和查干超覆带。

3.2.1 塔拉断裂构造带

该带分布于凹陷北部陡岸带,以塔拉、塔拉南断层控制下发育断鼻、断块、逆牵引背斜及岩性圈闭为特点。由于塔拉边界大断层空间活动的差异,一方面,引起下降盘地层变形,形成逆牵引。另一方面,断面形态在不同地区呈各种不同特征,随着塔拉断层的强烈活动,伴生了一系列由同沉积顺向或反向次级断层而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如桑合、古尔东逆牵引背斜,古尔、霍恩、扎木北断鼻,冬屋断阶等。该带上目前共实施9口探井,在桑合构造上发现油藏。

纵观塔拉断裂构造带,次一级的构造存在一个断背斜桑合断背斜,一个低幅度背斜为古尔东低幅度背斜,四个断鼻分别为霍恩、古尔、扎木北及查腊格,一个断阶为冬屋断阶,构造比较落实的有桑合、古尔和古尔东,其它构造受地震、钻井资料的制约,其小断层的解释与组合及构造圈闭形态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与落实。

图3-2 白音查干凹陷构造单元划分图

3.2.2 西部洼陷带

位于塔拉南断层与白音—翁特断裂系之间,与缓坡带无明显界线。自西而东由霍恩、桑合和扎木三个次洼组成,其基底埋深依次为6300m、5500m和5200m。该带断层少,构造相对简单,多以盖层变形为主。由于众多物源在洼陷交汇,深水背景下的沉积作用和上倾尖灭状砂岩发育,故圈闭类型以岩性圈闭为主。在洼陷的东部地区的一些剖面上形成―V‖字型或―Y‖字型断层组合,也形成局部的挤压背斜构造。

3.2.3 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

位于白音—翁特断层下降盘(包括翁1北断层的下降盘),紧邻西部洼陷带,是深洼到缓坡的过渡带。该亚带断层较为发育,主要为白音—翁特断裂系早期顺向或反向补偿断层。在达尔其和翁特鼻状构造,经过断层的切割复杂化,或表现为小型垒、堑相间的结构,或表现为顺向断阶和反向屋脊断块,形成一系列的断鼻、断块圈闭。西部锡林好来地区由于断裂活动强度较弱且规模小,圈闭不太发

育。自西向东构造由简单逐渐过渡为复杂。该构造带的圈闭类型主要为众多的早期断鼻、断块圈闭。目前发现的达9块稠油富集区、达14—达16块都一段稀油富集区和翁3含油断鼻油藏都位于该断裂构造带上。该断裂构造带仍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战场之一。

3.2.4 南部斜坡带

南部斜坡带整体可分为北南两个亚带,分别为断背斜断鼻构造亚带和南部边缘超覆构造亚带。

断背斜断鼻构造亚带:主体位于白音断层上升盘,东宽西窄,平面呈三角形。该带由于基底的隆升及白音断裂的继承性发育,使古地形起伏不平,发育了一系列的小幅度披覆背斜,构造幅度较小,一般为50—80m,构造面积3—5km2,被后期断层切割复杂化,最终形成许多小型断背斜和断鼻、断块。达3、达6、翁特南背斜是其典型代表。从锡林好来地区到翁特地区,断层由少变多,由小变大。一部分断层断穿基底继承发育,而大多数断层发育于腾格尔沉积期,结束于都二、三段,多形成断鼻、断背斜圈闭类型。

南部边缘超覆构造亚带:位于白音断裂构造带的南部边缘,西窄东宽,平面呈三角形。阿一段、阿二段地层大部分缺失,腾格尔组、都一段、都二段地层向南依次超覆于基岩之上。此亚带断层少,且断距小,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新的圈闭类型。

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到南部超覆构造亚带,断层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由早变晚。圈闭类型由断鼻、断块型到断背斜、再到地层超覆型圈闭。自西向东断层也有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晚变早的趋势。圈闭主要发育于达尔其地区到翁特地区,锡林好来地区相对不太发育。

在整体构造特征上,西部洼陷带以南,以一系列不同规模的鼻状构造组成,自西向东(锡林好来到翁特)存在一个断超斜坡(锡林好来),三个大的鼻状构造,分别为达尔其鼻状构造、翁特断层下降盘鼻状构造和翁特断层上升盘鼻状构造。达尔其鼻状构造可分为西东两个鼻状构造高点,东高点的轴部在达9—达7井一线,已发现达9、达7都一段稠油富集区。西东两构造高点之间为达14—达16次级构造高,目前已发现达16、达14等含油断块。翁特断层下降盘鼻状构造也可分为东西两个高点,东高点的翁3井已发现厚油层,因储层物性差而获低产油流。翁特断层上升盘鼻状构造呈断阶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台阶,每个台阶大多又形成顺向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目前在高台阶的翁1井和低台阶的翁2井在阿尔善组顶到腾格尔底均见油气显示。在翁特鼻状构造和达尔其鼻状构造之间为达

甘肃大地构造概况

甘肃省大地构造概况 甘肃省地矿局 1966年

甘肃大地构造概况 我国大地构造以贺兰山—六盘山为界,相对的西部的以活动为主,东部的则以稳定区为主,我省正跨二者,全省大地构造可分为地台区和地槽区两大类,共划分出二级(包括亚二级)单元12个,三级单元44个,四级单元118个。 二级和三级单元的划分如下: 构造单元划分统计表

构造变动 在中朝准地台和秦祁中间隆起带以前,以震旦和阿森特运动为主;在北祁连地向斜褶皱带、走廊过度带、摩天岭地向斜褶皱带,以加里东运动为主;在天山—内蒙地槽褶皱系、阿尔金地槽褶皱系,以海西运动为主;在秦岭地槽褶皱带,以印支运动为主。 1.震旦纪以前的构造运动 2.阿森特运动 3.加里东运动 4.海西运动 5.印支运动 在祁连山、走廊和秦岭地区均有显示 6.燕山运动 在全省范围内均有明显的反映 7.喜山运动 影响十分广泛,但多以升降运动为主。 深断裂及深大断裂 一、深断裂 1.红泉深断裂(敦煌地轴北侧深断裂):为天山—内蒙地槽与塔里木台块的分界,在甘肃境内长600km左右,向西进入新疆,向东被戈壁覆盖。 2.阿尔金北缘深断裂:位于阿尔金地槽褶皱带与敦煌地轴的分界,断裂带北侧为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南侧为上古生代的海相碎屑岩,两者岩相变质程度截然不同,沿断裂带花岗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体较多。断裂带向西进入新疆境内,向东与祁连山北侧深断裂相交,区内长度250km 左右,生成时代为海西期,逆性断裂。 3.龙首山北侧大断裂:向西延至合黎山附近,向东过红崖山北坡被沙漠覆盖,出露长度200km,系龙首山拱断束与潮水断陷的分界,断裂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在中新生代继续活动,沿断裂超基性和花岗岩侵入。属逆断层。

1 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复习提纲一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知识整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组成:(1)凡尔赛体系:由《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2)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等,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维系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控) 4、性质:这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体系。 5、评价: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世界秩序,但是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发展过程:(1)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安排了战后国际新秩序。(2)二战结束后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3)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积极与美国争霸,组建华约,两极格局形成。(4)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2、维系工具:联合国 3、重要事件:(1)雅尔塔会议(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3)日本崛起、欧洲走向联合(4)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 4、实质:美国、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5、影响:(1)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动荡;(2)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3)苏联经济负担加重,逐渐走向衰亡;(4)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 2、表现:“一超多强”。 3、主流:和平与发展 4、趋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5、主要事件:(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科索沃战争 6、影响:(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时有发生,美国霸权主义利用这些矛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知识清单】 1、巴黎和会 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被、、三国操纵,会议上签订了《》,极大地削弱了德国力量,条约中的一条规定 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的性质是。这次会议形成了,会议的作用是。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第9讲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赵剑波 第九讲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四川期,135‐52Ma)的构造演化 ---四川构造体系形成,东部盆岭构造发育,主应力方向的顺时针转变,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全球板块普遍北移 〇、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四川期的概念,知道西川构造体系概念和特征,知道四川期正逆断层和盆岭发育状况,知道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顺时针转动及其证据,知道四川期的岩浆活动情况,知道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与演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知道将构造、岩浆、沉积特征与时代相结合,并能说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构造、岩浆及沉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大陆是不断离散、拼合的结果;知道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发展是全球构造运动的一部分。 2.重难点 1)重点:四川期,四川构造体系,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2)难点:东部盆岭构造,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3.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提问与讨论 3)学术论文查找与汇报 前言 四川运动最早由谭锡畴、李春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究四川西部的西康地质时提出来的。中国大陆的多数地区白垩系与古近系是整合接触,没有构造事件发生。四川期构造作用的高潮发生在古新世末期或早始新世末期,而四川期本身可从早白垩世中期开始,延续到古新世末期。 中国大陆四川期的沉积,除了塔里木西南和藏南地区还有残留海分布外,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山麓、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以及火山岩系为主要

特征。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大陆沉积环境。对于中国大陆西北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四川期构造作用相当不明显,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之间均表现为连续沉积,地层之间几乎都是整合接触。 补充: 谭锡畴:河北吴桥人,1892‐1952,我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他参与进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对北京西山进行全面的地形地质测量。完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这部专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这是中国人自己测制的第一幅详细地质图件。1929年秋,谭锡畴和李春昱一起去西南,对四川、西康作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此次考察,行程上万里,历时2年多,作1:20万路线地质图30余幅。他们是最早进入这一地区的中国地质学家,是我国最早穿过大巴山并对其地质构造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1931年,北平研究院成立地质研究所,谭锡畴兼任该所研究员。1938年他到云南以后,一边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一边应地方政府之请,主持宣威煤矿的勘探和开采工作;1939—1940年,又兼任云南易门铁矿局局长。谭锡畴从事教学,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也从不放松。 李春昱,河南汲县人。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 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 古近纪: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已将原来的第三系分为古近系(Paleogene)和新近系(Neogene),古近系的含义和原来的下第三系相同,包括了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古近系的顶、底界线已经确定,顶界年龄为23.03 Ma,底界年龄为(65.5±0.3)Ma。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1、四川构造体系 四川期的构造变形以形成轴向WNW的宽缓褶皱、WNW向逆掩断层、NNE向正断层、NE或NW向的走滑断层为主要特征。它们在四川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四川构造体系。四川期轴向WNW向的宽缓褶皱分布十分广泛,这种宽缓、波状起伏的地层样式在盆地内部方向十分稳定,但在盆地边缘,地层都朝盆地中央倾斜,四川盆地南部此类褶皱最为明显。综合其它地区的褶皱轴向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四川期的褶皱是西南强烈、东北微弱。 2.构造应力值差异 据万天丰等人测定,四川期的构造应力作用强度是目前已经测到数据中最大的,平均是107.4Mpa,同时表现为西南部较强,东北部较弱。在阿里‐雅鲁藏布江带可达183.5Mpa,秦岭大别带为145 Mpa,东北地区一般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专业: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姓名:赫海洋 指导教师:张亚敏 完成时间:2010-12

摘要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东南部的一个含油凹陷,本文以构造样式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综合地质研究、岩心裂缝的观察分析为基础,利用测井-地震约束非线性储层反演主要构造,并对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利用裂缝预测技术,预测研究区目的层段裂缝分布,圈定有利的裂缝分布区;通过对研究区油气藏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的研究,掌握了该区三叠系油气藏主控因素,总结了其成藏模式,对凹陷内三叠系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构造样式, 油气藏,三叠系,地震

ABSTRACT Dongpu sag in the southeast of bohai bay basin is an oily sa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research, core and crack ‘s observation analysis,with structural patterns theory and petroleum system theory for guiding, using the logging-seisming restrain the nonlinear reservoir to invert the main structure, and the tectonic style is divided. Using the crack prediction technology, predict crack distribution of survey region’s interval of interest, delineat favorable crack distribution range; by studying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process of th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survey region, we grasp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of the region in the Triassic and summarize these reservoiring pattern, for explorating Triassic of the sag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ongpu sag, tectonic style, hydrocarbon reservoir, Triassic, seism

东濮凹陷PDC钻头录井岩性特征及识别方法

东濮凹陷PDC钻头录井岩性特征及识别方法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钻井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复合钻进、PDC钻头钻进、大位移定向井、水平井等钻井新技术广泛地应用,给我们录井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特别是PDC钻头特殊的破岩机理,导致钻井岩屑非常细碎(近似粉末状),钻井速度快,岩屑采集困难,甚至采集不到岩屑,造成岩性识别困难,难以有效地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加上挑样困难,严重影响了地化分析和地质取样,增加了油气识别难度,使岩屑描述符合率较低,给录井及时发现油气层带来很大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岩屑录井的准确性,提高剖面符合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前的研究课题中也得到了一些方法,但现场适用性不强。有的甚至从设备到人力都要求投入太高,分析一包岩屑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目前的钻井速度是不能适用现场工作要求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现场识别岩性特征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PDC钻头岩性特征分析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含油气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多油气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面积约5300km2。目前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钻井工程采用PDC+螺杆+转盘的复合钻井新工艺,虽然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但也造成了岩屑采集、分析、识别的困难。给我们地质录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目前实钻情况,对PDC钻头岩屑特征进行分析如下:PDC钻头因其特殊的结构构造和独特的破岩机理,造成岩屑稀少、细小(近似成粉状),并且改变了岩屑颗粒的原始形状,通过钻井液携带到地面的岩屑一般都是破碎后重新凝结而形成的,通常呈片状,或中细粒状,总的特征一般是一面光滑一面褶皱。见表1、图例一、二、三、四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 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 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 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 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 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 内的新教诸 ●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三种成因机理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 三种成因机理 陈丽华(1) 赵澄林(2) 纪友亮(2) 王雪松(1)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石油大学 前 言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分布广泛,涉及的地层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碎屑岩储气层以上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为主,仅少数为第四系生物气储集层。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有如下特点:①砂体类型多样,有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滩坝、湖底扇等;②较低的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岩石类型以岩屑及长石砂岩为主;③填隙物对储集性能有影响,主要胶结物为CaC O3、SiO2、粘土、沸石;④成气与成岩作用有良好匹配关系,储气层成岩阶段多属晚成岩A2、B、C期,少量为早成岩A期;⑤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少数为原生孔隙;⑥储集性能多数属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为10%~20%,渗透率小于10×10-3μm2。 次生孔隙形成机理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大致有3种形成机理。 1 煤系天然气储集层———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 以煤系地层为气源岩的天然气储集层,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文留气田、苏桥气田(以C—P煤系为气源岩)、吐哈盆地(以侏罗系煤系为气源岩)、崖1321气田(以第三系煤系为气源岩)。其基本特点为:①低孔低渗(少数中孔中渗),孔大喉细,压实作用强,碳酸盐胶结物少,岩屑砂岩物性差。由于这类储气层中存在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作用,加之产轻质油及气,所以仍有较高产能。②有较好产能的煤系优质储集层必须具有有利的沉积相类型、粒度粗、抗压实强。③处于晚成岩A2、B、C期成岩阶段。 ④在酸性水介质条件下,自生矿物组合是石英次生加大以及高岭石发育。⑤处于晚成岩A期的煤系地层有机酸浓度高,1g煤中的有机酸可达11~95mg/g(酸性水致使有机酸浓度高),长石硅酸盐不稳定矿物溶解是产生次生孔隙的原因。 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2二叠系天然气储集层的气源岩为中石炭统、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山西组的煤系地层,主要产气层段为山西组山1、山2段,下石盒子组盒7、盒8段。主要产气层有以下特点:①属湖泊三角洲中的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沉积;②以岩屑砂岩为主,还有少量石英砂岩,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以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为主;③高岭石富集,还有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粘土,具有煤系地层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石英次生加大发育;④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及微缝为主,孔隙度多小于10%,以4%~8%为主,渗透率多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平均为4.94μm,属典型的致密储集层;⑤处于晚成岩A2、B、C期成岩阶段,有机质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此成岩阶段的煤系烃源岩正值排气时期,由于酸性水溶解产生的次生溶孔及微缝的存在改善了碎屑岩储气层的储、渗性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上覆地层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泥岩发育,成为很好的盖层。 2 东部深层天然气储集层———热循环对流 东部深层油气藏位于3500m或4000m以下,是我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如渤海湾地区孔店组、沙四段、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盖层之下的油气藏;其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火山碎屑岩(济阳坳陷、辽河坳陷)、粉—细砂岩(东营凹陷),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其沉积相有湖泊相、三角洲相、浊积相(东濮凹陷深层)、扇三角洲相(辽河坳陷深层)、冲积平原分流河道相(松辽盆地深层)。研究发现,东部深层碎屑岩中热循环对流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 (1)流体的流动方式及次生孔隙的分布 成岩流体的流动方式与次生孔隙的分布有关,常见的流动方式有下降流、上升流和热循环对流。下降流主要指大气降水通过渗透性单元向下流动,特别在 77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1999年10月 PETRO LE UM EXP LORATI ON AND DE VE LOP ME NT V ol.26 N o.5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文章编号:1671-1505(2003)02-0162-09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 沉积特征及成因 胥菊珍 1,2 蒋飞虎 1,2 张孝义2 尹 哲 2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 2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摘 要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 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组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 43)、第三亚段(S 33)、第二亚段(S 2 3)和沙河街 组的第一段(S 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卤水在凹陷中的分层作用是盐岩形成的主要方式,卤水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系,其动力来源是岩浆活动。盐岩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的变化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岩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岩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盐岩 沉积特征 沉积旋回 沙河街组 成因 东濮凹陷 第一作者简介 胥菊珍,女,1966年生,200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博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P588 24+5 文献标识码 A 1 地质概况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油气最富集的凹陷之一。它位于鲁西、豫北地区,是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一部分。它的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南隆起为界,南邻兰考凸起,北邻临清坳陷,西部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凹陷面积约5300km 2,新生界古近系厚度超过7000m 。 东濮凹陷是以中生界为基底,以新生界为主要盖层的中 新生界断陷型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格局上呈现两洼一隆一斜坡(图1)。东濮凹陷已发现的14个油气田中,有9个分布在具有盐岩沉积的北部地区,在探明的储量中93 7%的油和80%的气也均在北部地区。可见盐岩的沉积对油的生成、运移尤其是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5卷第2期 2003年5月古地理学报 JOU R NAL OF PA LAEOGEOGRA PHY V ol 5No 2 M ay 2003

世界就业格局演变国际比较(简)

世界就业格局演变国际比较(简)

就业格局演变的国际比较分析 近百年来,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就业呈现出一系列规律性特征。全球劳动力市场格局的变化引发的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成本驱动型劳动分工使得就业机会在全球重新分配;先进国家的吸入效应与落后国家的推出效应导致人才流动在国与国之间的不对称;劳动资源配置速度加快、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灵活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就业职业结构转向高技能,低技能劳动者被边缘化;作为工业社会中最重要社会关系的劳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又面临新的挑战,资本权力的强化与劳工权利的被侵害和被剥夺,已成为劳资关系格局的突出特征;经济全球化拉大劳动收入差距。 (一)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与就业形态的不稳定性 1、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工厂制度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就业模式。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灵活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出现了短期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独立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项目合同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发达国家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力比重在不断上升。

发展中国家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灵活就业的方式更多地表现为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比率迅速增加。自营就业、家庭服务和微型企业等非正规部门成为巨大的“劳动力海绵”。这些非正式的、兼职的、短期的工作又称弹性工作,除了工资外没有奖金。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通常没有集体谈判组织,也不享有其他工会保护措施。弹性工人没有终身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必须不断流动和接受再培训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 2、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机会在全球重新分配 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大整合,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职场在全球的改变。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会在全球化过程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不断升级,这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际跨国公司在全球性范围内寻求成本最低的生产布点运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产业源源不断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 3.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 技术的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导致企业的寿命缩短,而企业的寿命缩短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技术进步相对缩减了对劳动的需求。经济各部门中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把大量劳动力从制造业、加工业甚至服务业中排挤出去,造成

康西瓦等地区构造

康西瓦地区 对新疆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几个问题的简要评述 昆仑山及其以南地区地壳演化的动力学一特提斯动力学体制 (1)前侏罗纪 以洋岩石圈与陆岩石圈板块的相互作用为主,在昆仑山一帕米尔地区表现得最为活跃。在三叠纪期间,强烈的挤压作用可能波及到了天山一带。对该区这一时期的地质历史目前的资料还十分有限。沿康西瓦构造带三叠纪的地壳变动,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南部同期 的地壳变动可能都起因于扬子一巴颜喀拉板块与中朝一塔里木板块的碰撞 (2)侏罗纪一新生代 新疆主体上表现为陆内演化的特征,与特提斯动力学体系有关的地壳变动相对比较微弱,仅在西昆仑康西瓦构造带发育有大规模的走滑运动及伴生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和在昆仑山南部发育有岩浆岩。 新疆在新生代发生了比较强烈的陆内变动,包括塔里术盆地南北两侧向盆地内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和包括新生代早期地层在内的盆地堆积物强烈褶皱,昆仑山和帕米尔的岩浆活动,山区地壳的快速隆升,以及早期构造面的反转,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格局。 三叠纪,在昆仑山的古洋关闭以后,新疆成为潘吉亚超大陆的一部分,开始了至今的陆内演化 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 康西瓦一昆中缝合带

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捎亡后,南部青藏板块与北部塔里木板块碰撞的复杂构造带,对南、北两侧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均有明显控制 新疆中一新生代构造 新疆中一新生代构造,南北具有明显差异,以康西瓦缝合带为界,北属古亚洲构造域.南为特提斯构造域。前者的中一新生代构造,主要表现为古生代统一大陆基底上的陆内坳陷或断陷 盆地沉积及逆冲推覆构造;后者则表现为特提斯洋的发展与消亡过程中的构造形迹。 古特提斯洋在新疆境内于晚三叠世沿康西瓦一线闭合,使青藏板块拼贴于塔里木南缘.侏 罗一白垩纪为残留海盆或前陆盆地,第三纪后除个别地区外多为陆内盆地.由于南部印度板块 的向北推挤,新生代岩浆活动及逆冲推覆构造发育。新近纪至更新世以来,由于印度板块的持 续向北俯冲,山脉迅速抬升并向盆地推覆.形成新疆三山两盆的构造格局。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水平运动和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水平运动反映为山前活 动性褶皱和活动性平移断裂的广泛发育,并常使山前老地层推覆逆冲到新生代地层之上。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形成了不同高度的古夷平面。西昆仑山构造格架与成矿堆积环境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

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

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六、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 1、第一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低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 世纪20 年代到二战前)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3 课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1945—1991 年)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4 课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 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8、美苏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 年苏联解体。)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 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 B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 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 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 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后至今)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5 课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多极化趋势: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②形成标志:东欧巨

第四章 专题一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完美版

第四章总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单元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 1、国际关系:美苏两极格局朝着多极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 从经济发展看,稳定和高速到“滞涨”;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其中联邦德国和日本最突出,但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滞涨”状态; 从经济格局看,美国的经济霸主到三足鼎立;从7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从政治格局看,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社会主义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到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走改革开放,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民族解放运动方面: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专题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含义: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战争期间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国居主导地位,因此也叫美苏两极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特点: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所以其内部矛盾服从于美苏矛盾) 斗争表现形式: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3、建立: 背景(战后初期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①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原因哪些? ②战后初期世界主要政治经济形势说明力量对比的变化。 A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西欧普遍衰落,欧洲中心地位丧失,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受到严重削弱(德、意、日作为战败国被挤出世界事务;英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开始依附于美国,成为二流国家;法国虽恢复了大国地位,但从实力上沦为二流国家 ?美国的力量大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 B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C人民力量的壮大,战后出现两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更多的国家冲破资本主义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过程 雅尔塔会议(1943)—联合国成立(1945)—处置战败国(1946) 3)内容 ·重新划分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建立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维系机构 背景: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几大国之间为了协调行动,加强合作,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 概况:时间:1945 总部:纽约初期操纵国:美国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地位: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为宗旨,反映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成立初期,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后来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第三世界兴起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人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讲坛。在21世纪,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设问: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据此回答:(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同: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一些法西斯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都占领了两国国土。异:对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同,日本小于德国;对两国领土占领方式不同,德国分区占领,日本则被美国单独占领;对法西斯政府的处置不同,德国被彻底摧毁,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原因:美国战后势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和法西斯势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欧洲的既得利益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处于恢复之中。 (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 日本更注重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美国在亚洲的两次侵略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