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_省略_制体系构建_以洛阳市色彩规划为例_孙光华

基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_省略_制体系构建_以洛阳市色彩规划为例_孙光华

基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_省略_制体系构建_以洛阳市色彩规划为例_孙光华
基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_省略_制体系构建_以洛阳市色彩规划为例_孙光华

□ 孙光华,徐建刚,李 伟,李 明

基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构建

——以洛阳市色彩规划为例

[摘 要]研究在综述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借鉴法定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了包括总体色彩规划、控制色彩规划和色彩整改规划在内的一套色彩规划编制体系。其中,总体色彩规划是在对城市色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色彩总体定位,确定城市整体基调和总色谱;控制色彩规划是在总体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分区,并对控制区内不同类型建筑的色彩进行控制引导;色彩整改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的最终落实,其针对城市重点片区提出面向实施的色彩改造建议。最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在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内完成了洛阳市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关键词]法定规划;色彩规划;规划编制体系;洛阳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11-0036-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Establishing City Color Planning Compilation System, Luoyang/Sun Guanghua, Xu Jiangang, Li Wei, Li Ming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city color planning practice, establishes a color planning compilation system including master plan, regulatory plan, and renovation plan. Master plan raises general orientation and de ? nes keynote and spectrum of the city; regulatory plan divides the city into a certain number of districts, and controls colors of different building types; renovation plan puts forwards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of key areas. The paper practices the above approach in Luoyang city color planning compilation.[Key words] Statutory plans, Color planning, Planning compilation system, Luoyang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呈现出快速推进的良好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如此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空间蔓延、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使城市的整体风貌受到严重破坏。一方面,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出现了“千城一面、景观趋同”的现象,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使得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感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缺乏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导致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色彩的使用过于随意,造成城市中“噪色污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风貌。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

活的环境特征[1],而从城市的起源看,色彩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象征作用[2]。为了重塑城市特色,减少城市“噪色污染”,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色彩规划的编制工作。

1城市色彩规划及其规划编制体系构建

1.1城市色彩规划概述

《辞海》中对色彩的注释是:“由于光的作用及各种物体吸收光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的复杂的色彩现象。”而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建筑、公共设施等具象色彩以及历史、文化和传统等非物质的城市色彩因素[3]。当前,我国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和制度

体系研究严重滞后,色彩规划的实施评价与色彩标准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39)

孙光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徐建刚,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伟,规划师,现任职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李 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存在缺位[4]。而国外的色彩规划设计机构或设计师已经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城市色彩规划的方法[5]。

我国对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色彩调研、规划编制方法和规划实施等方面。对于城市色彩的调研,我国目前采用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思路,通过色彩量化分析和色彩图谱归纳,分析城市色彩环境的影响因素[6]。

对于城市色彩规划的编制方法,大多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已经有天津、广州、武汉、济南、长沙、

西安、青岛、徐州和烟台等大中城市编制了城市色彩规划[7-15]。总结起来,城市色彩规划的编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①确定影响城市色彩的主导因素,一般认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城市特色)、人工环境和色彩愿景是影响城市色彩的四个主导因素;②针对以上四个主导因素,对城市现状色彩进行调研,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的色彩通过色卡比对的方法进行采集,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色彩愿景;

③在城市现状色彩调研的基础上,去除城市中使用较少、纯度高的色彩,并结合市民的色彩愿景,增补部分色彩,最终确定城市色彩总色谱和总色调;④对城市色彩进行分区控制,目前主要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按照控制等级进行划分,二是按照风貌特色进行划分,如长沙市将色彩控制区划分为重点控制区、主要控制区和次要控制区,而济南根据不同的风貌特色形成“四区两带”的规划结构;

⑤在分区控制的基础上,形成控制图则,对各片区的建筑色彩景观进行规范性的控制和引导。

对于城市色彩规划的实施,研究认为,强调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原则性条款,鼓励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是城市色彩规划得以实施的前提[16]。

1.2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构建

我国对于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虽然在现状调研、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等

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在理论

上并没有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体系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已有的研究在城市色彩

调研、规划编制方法和规划实施方面的

侧重点有所不同,对规划编制方法的研

究也并不是都包括以上五个步骤。因此,

本文希望总结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主要

编制方法,并借鉴法定规划编制体系,

构建一套完整、规范和可实施的城市色

彩规划编制体系。

学术上对法定规划并没有严格的定

义,通常认为,法定规划是经过法定程

序审批的、可作为行政依据的具有法律

约束力的规划[17]。城乡建设规划系列中

的法定规划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规划法》所界定的须经某级政府或人

大审批的规划,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

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文希望构建的是城

市层面的色彩规划编制体系,城市层面

的法定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

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可以将

城市色彩规划分为总体色彩规划、控制

色彩规划和色彩整改规划。

总体色彩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编制

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在对影响城市色彩

主导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的色

彩定位和整体基调。控制色彩规划面向

城市色彩管理,以总体色彩规划为基础,

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分区,并对每

个分区内的色彩搭配做进一步的安排。

色彩整改规划面向规划实施,是城市色

彩规划的最终落实,可直接为城市色彩

整治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图1)。

2研究区概况

2.1洛阳市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素有“九

州之腹地”之称,东邻郑州市,西依秦岭,

北靠太行,南望伏牛。洛阳市是国务院

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大古都之

一,是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四大圣城”

之一,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华

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其拥有1 500多年

的建都史,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

先后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此建都,因此

其有“千年帝都”之称。

我国正处于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

洛阳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处于转型跨越的重要阶段,正面临着空

间扩容的发展机遇。但城市化的快速推

进,使得洛阳市城市风貌特色模糊,城

市色彩杂乱无章。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

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古都特色并未得

到很好的彰显。因此,急需通过洛阳市

城市色彩规划,对城市色彩进行控制,

避免缺少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城市色

彩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从而将洛阳市提

升为生态型、高品质和现代化的历史文

化名城。

图1 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图

2.2洛阳市现状城市色彩分析

2.2.1城市空间色彩调研分析

本次色彩规划现状调研的对象涵盖所有的色彩关键要素。其中,自然地理色彩要素包括气候、山川、土壤、天空和植被等;人文地理色彩要素包括历史文脉、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保护街区等;人工色彩要素则以建筑为主。规划采用图像采集、色卡比对和仪器测量等方法获取城市建筑、环境的现状色彩,确定各调研对象的基调色、辅助色和点缀色。

规划依据调研数据,在ArcGIS平台上对洛阳市现状色彩进行了具象化表达,建立了《洛阳城市中心区色彩要素GIS数据库》(图2),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洛阳市城市色彩现状调研总图(图3,图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洛阳市的城市色彩总色调初步形成,但部分区域“噪色污染”严重,城市色彩管理失位,城市特色有待彰显。

2.2.2公众与专家意见表达

规划通过公众问卷与专家访谈了解市民的色彩愿景。公众问卷调查的问题包含四个方面,如表1所示。专家意见调查主要是对洛阳市规划局、文化局和教育局,以及洛阳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洛阳中机十院和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洛阳市城市色彩现状的认识、对城市色彩的愿景及对城

市色彩规划的建议。

公众认为,洛阳市应该建设成以传

统风貌为主的旅游城市,牡丹、龙门石窟

和白马寺是洛阳市最具象征性的标志性地

物,城市内的建筑宜采用暖色调,建筑材

料以古朴的砖瓦和稳重的石材为主,公共

场所色彩杂乱、路边广告杂乱无序的问题

急需解决。

专家认为,洛阳市的建筑色彩缺乏

特色,尤其是商业建筑问题最多,严重影

响了城市的景观。本次色彩规划应重点

保护并完善传统历史建筑的风貌和色彩,

要有一套完整、规范、具有可行性的控制

方案和政策,从整体上把握色彩的分区、

分类,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建筑,同时处

理好各分区之间的过渡衔接,避免色彩反

差太大而产生突兀。

2.2.3色彩总体印象评价

规划在对洛阳市城市空间色彩进行

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对洛阳市城市色彩总体印象进行评价。

(1)色彩基调较为混杂,城市特色未

能彰显。在洛阳建都的历史朝代众多,每

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色,都城中的各个

地段往往过度强调各自的代表色,街道

空间被各类颜色包围,从而导致城市没

有形成统一的基调色,整体色彩观感缺

失。历史街区内的建筑整体色彩较为统

一,但存在着新老建筑在风格与色彩上

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街区的整体风貌。

(2)城市整体风貌较为混乱,古都韵

味不够浓郁。洛阳作为四大古都之一,有

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物质遗存,但

从整个城市风貌看,洛阳古都风貌缺失,

除了金元故城仍具备古都风貌,其他地区

看不出作为千年帝都的风貌特色。

(3)城市片区主体功能明确,但片区

色彩风貌不够突出。洛阳市内有多处功能

统一或独具特色的片区,如苏式建筑集中

区、回族集聚区等,但这些片区内的色彩

控制不到位,导致片区内色彩总体比较混

乱,未能很好地体现片区特色。

(4)城市色彩管理已受重视,但“噪

色污染”仍然严重。城市部分地区进行

了建筑色彩的整治,但城市内一些特殊

建筑(如宾馆、医院等)的色彩使用较为

随意,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景观风貌,

导致城市“噪色污染”严重。

3洛阳市城市色彩规划

3.1总体色彩规划

总体色彩规划在对城市色彩总体印

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市色彩总体

定位和规划总色谱,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图2 洛阳市色彩要素GIS数据库截图图3 洛阳市城市色彩现状图

依据,落实每个地块内的建筑基调色。3.1.1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为了进一步突出洛阳市城市特色,其色彩定位必须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突出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新时代的城市风貌。规划对洛阳市的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进行提炼和总结,同时结合城市现状色彩统计结果以及公众、专家的色彩愿景,确定以体现历史文化的灰色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土黄色为城市基调色,并将灰色系和土黄色系应用于整个城市中,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规划注重对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及其与洛阳市历史文化、地方特

色和现代化风貌的和谐。对于城市新区,其色彩在与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持和谐的同时,局部使用较为鲜艳、活跃的色彩加以点缀。

因此,洛阳市城市色彩的总体定位为以灰色系和土黄色系等低彩度近似色系为基调,局部地区以较为鲜艳的色彩点缀和搭配,点缀色注重该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化城市特征,形成色调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城市总体色彩风貌。

3.1.2城市色彩规划色谱

基于洛阳市灰色系和土黄色系的城市色彩定位,规划强调洛阳市城市色彩总体色谱既要与自然环境及城市现状色彩相协调,延续洛阳市城市色彩文脉,剔除与自然色彩及历史文化色彩不相协调的色彩,又要有新的色彩补充。因此,规划根据洛阳市的自然环境色彩、历史文化色彩和现代人工建筑色彩,总结现状及传统文化色谱,针对现代建筑的特点,推荐增补适合现代建筑体量和材料的淡暖色系的色谱。

(1)控制基调色。

洛阳市城市色彩控制总色谱是在城市现状色谱的基础上,剔除与自然色彩及历史文化色彩不相协调的色彩,加上推荐的增补色谱,共同构成的规划色彩总色谱。城市色彩控制总色谱适用于洛阳市区的所有建筑,除了色彩有明确规定的建筑,洛阳市内各功能类型建筑的基调色均以该色谱为管控依据(图

5)。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是否是本地人、学历、职业以及对色彩规划的关注程度城市的整体认知洛阳市的代表时代、城市类型和城市风貌

对洛阳市城市色彩的意见对城市色彩的满意程度、建筑主色调的选择

市民行为常去的公共场所、理想的居住地和期待的设施

表1 公众问卷设计思路

图5 洛阳市城市色彩控制总色谱

图4 洛阳市城市色彩现状总色谱

图6 洛阳市城市色彩禁止总色谱

8 洛阳市城市色彩控制图则图9 洛阳市色彩整改范围划定图

区域类型 整改片区

特色风貌区回族居民集聚区、金元故城风

貌区和苏式建筑集中区

交通设施重

点整改区

洛阳火车站、洛阳东站和高铁

龙门站

城市中心重

点整改区

王府井商业中心、南昌路商业

中心和洛南商服中心

历史文化重

点整改区

周王城广场区域、王城公园区

表2 洛阳市色彩整改片区

(2)禁止基调色。

为了对洛阳市建筑色彩实行最简单

的评测与管控,打造和谐、统一及有序

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制定基于城市现

状与发展定位的禁止基调色,该色谱是

控制与改善洛阳市内破坏城市景观的建

筑用色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消除

城市“噪色污染”现象的重要保障(图6)。

3.1.3城市色彩总体控制

依据控制基调色,规划对洛阳市城市

色彩总平面进行总体控制,以灰色系和土

黄色系为主,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调

整,保持各区域之间的和谐过渡(图7)。

3.2控制色彩规划

为了方便城市色彩管理,控制色彩

规划在总体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将城市分

为若干个不同的色彩管理单元,并对每个

管理单元内不同类型的建筑分别提出色

彩控制导则、色彩搭配方案及建筑材质推

荐方案。

控制色彩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重

要阶段,是管理城市色彩的最终依据。

对于城市中已经建设的地区,控制色彩

规划用以指导未来城市更新及风貌整治;

对于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地区,控制色彩规

划是建筑设计审批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3.2.1色彩控制区划定

色彩控制区的划定应综合考虑城市

行政区域、自然山川河流、城市结构、

城市发展定位和社会公众心理等方面,

按照整体性、特质性、延续性及科学性

等原则进行划定。

规划将洛阳市划分为六大色彩控制

区,分别为瀍河民族风貌区、金元故城风

貌区、洛北旧城风貌区、苏式建筑风貌区、

高新工业风貌区和现代城市风貌区。其

中,瀍河民族风貌区是回族居民集聚地,

其建筑具有伊斯兰风格,在色彩使用上应

注重对民族文化特色的尊重;金元故城风

貌区有多处文物建筑与传统街巷,形成了

一定的古城风貌,其建筑色彩应体现洛阳

市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洛北旧城风貌区是

城市商业、金融中心,片区内有多处古

图7 洛阳市城市色彩规划总平面图

城遗址;苏式建筑风貌区是老工业基地,国家大中型企业大多集中于此,并保留了许多20世纪50年代的居住街坊;高新工业风貌区是以无污染及轻污染工业为主的工业集中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业风貌;现代城市风貌区是体现洛阳市现代化风貌的主要区域。

3.2.2色彩控制分图则

根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确定的城市用地性质,规划对每个色彩控制区内的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教育文化建筑和工业建筑分别进行控制引导,确定各类建筑的屋顶色、基调色和辅助色,并进行相应的配色引导和建筑材质推荐。

同时,规划对各色彩控制区进行控制等级的划定,分为严格控制区、重点控制区、适度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其中,严格控制区主要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以及人流比较密集的城市中心、铁路站场和核心景观廊道等区域,规划要求该区域内新建、改建的建筑色彩基本符合配色引导中规定的色彩;重点控制区主要包括城市副中心、城市主干道和次要景观廊道等区域,规划要求该区域内的建筑色彩必须从规划色谱中选取;适度控制区主要包括次干路两侧、城市片区中心及一般自然生态廊道等区域,规划要求该区域内的建筑色彩基调色必须从规划色谱中选取,保证屋顶色和辅助色与规划色谱相邻或相近;一般控制区主要为城市外围区域,规划对该区域的建筑色彩控制强度不高,要求其建筑色彩的选取与规划色谱相邻或相近(图8)。

3.3色彩整改规划

城市色彩规划的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地区,城市色彩规划可以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参考,而对于城市中已经建设的地区,需要编制城市色彩整改规划以便规划的有效实施。色彩整改规划实事求是地对主要整改项目进行安排,其合理、有针对性的计划保证了规划色彩在空间

的有效落实。

3.3.1色彩整改范围划定

色彩整改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

四个方面的因素:①公众问卷调查和专家

访谈过程中所提到的现状城市色彩较为

混乱的地区;②城市中人流比较集中的片

区;③城市中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

④体现城市独有特质的特色风貌区。规

划最终划定了洛阳市11个色彩整改片区,

包括3个特色风貌区、3个交通设施重点

整改区、3个城市中心重点整改区和2个

历史文化重点整改区(表2,图9)。

3.3.2色彩整改建议

规划对整改范围内的建筑色彩和建

筑类型进行调研,以《洛阳市城市总体规

划(2011—2020)》为依据,结合总体色

彩规划和控制色彩规划的要求,对片区内

的建筑色彩提出整改建议,并对片区内重

要的节点和街道立面进行色彩设计。

4结语

城市色彩规划作为一种专项规划,

在城市特色逐渐丢失、“千城一面”现象

严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

该类规划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法律保

障,规划师在初次接触时往往会因专业

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导致规划编制

完成以后难以实施。2008年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供了

一套从宏观到微观完整和规范的编制体

系,实现了从最初的城市定位、用地布

局到最终的规划实施。本文通过借鉴法

定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了一套从总体色

彩规划、控制色彩规划到色彩整改规划

的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并以此完成

了洛阳市城市色彩专项规划。

(感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张翔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韩雪培老师在

本项目中所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华文,蔡晓丰.城市风貌的系统构成

与规划内容[J].城市规划学刊,2006

(2):59-62.

[2]陈少明.从城市起源看其色彩性格的形

成[J].美术研究,2012(2):19.

[3]王占柱.对城市色彩规划的思考[J].同

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1-

37.

[4]魏薇,胡明杰.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

—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J].

华中建筑,2012(4):111-113.

[5]郝永刚,贾安强,郭宏朝,等.我国城

市色彩规划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

究,2009(5):267-269.

[6]路旭,阴,丁宇,等.城市色彩调查

与定量分析—以深圳市深南大道为例

[J].城市规划,2010(12):88-90.

[7]赵春水,吴静子,吴琛,等.城市色彩规

划方法研究—以天津城市色彩规划为例

[J].城市规划,2009(增刊):36-40.

[8]陈玮,王涛,丛蕾.创建“多样和谐”的

城市色彩环境—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

和引导技术[J].城市规划,2005(12):

94-96.

[9]王新文,崔延涛,张婷婷.济南城市色

彩规划编制思路与内容探析[J].规划

师,2012(4):36-40.

[10]陈群元,邓艳华.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

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规划师,2011

(1):88-93.

[11]井晓鹏,霍小平.西安老城区城市色

彩控制研究[J].城市问题,2011(2):

36-39.

[12]张鹏,杨青山,牟永涛,等.青岛市城

市色彩演变特征与规划引导[J].现代

城市研究,2011(6):56-60.

[13]季翔,单磊,巩艳玲.徐州城市建筑色

彩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J].现代城市

研究,2010(1):54-60.

[14]洪再生,苏海涛,张维功,等.烟台

市色彩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6

(10):77-79.

[15]郭红雨,蔡云楠.以色彩渲染城市—

关于广州城市色彩控制的思考[J].城

市规划学刊,2007(1):115-118.

[16]苟爱萍.我国城市色彩规划实效性研究

[J].城市规划,2007(12):84-88.

[17]周劲.公开决策?联合执行?动态维

护—试议深圳市法定规划体制改革三

部曲[J].城市规划,2012(9):18-22.

[收稿日期]2014-06-12

新济宁,看北湖

新济宁,看北湖 济宁城市总体规划图,滨湖城市中心即为北湖新区所处位置。 北湖新区规划效果图 已经建成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左)、奥体中心(右) 本报记者郭利民于国鹏 刚入秋的天气,热得还像夏天。暑假一开学就要升五年级的马海奇,假期里从鱼台来济宁串亲戚,跟着大人来到北湖景区游玩,湖、岛、花、树,优美的景色让他兴奋不已,尤其可以和小伙伴在湖边嬉水,更让他流连忘返。 正在建设中的北湖景区,计划今年国庆节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景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北湖湖面

就占8.9平方公里,而整个北湖新区规划控制面积则达到了433.8平方公里。浩渺的北湖,广阔的湿地,水色山光,荷塘苇荡,光凭想像也会感觉美不胜收。 北湖景区属济宁市北湖新区打造的生态景观区。“生态宜居新城”,正是北湖新区的城市定位之一,这里也将成为济宁的城市未来主中心。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说:“北湖开发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更是发展战略问题。” 大气魄的决策,大手笔的布局,济宁市开发建设北湖新区,写下了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华彩一笔,更承载着城市未来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的巨大希望。 顺势布局―― 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尹营村居民尹大妈每天都会看到北湖新区的新变化,通畅宽阔的马路修起来,各种功能先进的设施逐渐成形。“变化太大了,俺这里是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受益于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尹大妈家住进尹营村回迁安置房里,这里有四栋小高层。原来,村边是一条狭窄的土路;现在,扩建延伸成一条大马路,取名济安桥路,平整宽阔、快捷方便,绿化景观也非常漂亮。尹大妈说:“看着就舒心。” 济安桥路是北湖新区“七纵七横”路网中的“七纵”之一。建成后的现代化路网,实现与老城区有机对接的同时,不仅勾连起整座新城,也大致分隔出新城的四大功能片区。根据北湖新区的整体城市规划,围绕新开挖延伸入城的北湖湾,将形成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既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为济宁市的未来发展搭建起一个充满想像力的崭新平台。 前瞻思考、科学谋划,才能保证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它的整体规划建设因地制宜、顺势布局的同时,又开阔视野扩大格局,与全省乃至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发展布局相呼应。 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新城建设正在扎实快速推进。与已经基本建成的北湖景区相比,文体教育中心区渐具规模,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新校区都已于去年投入使用。从空间鸟瞰,济宁医学院新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组合起来,轮廓形同一个“细胞核”,形象体现出这所学院的学术特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园内,绿树成荫、蝉鸣悦耳,图书馆楼、实训楼时尚大气。市民路春蕾来到这里,禁不住感叹:“耳目一新,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同在文教区内的,还有紧张建设中的济宁一中等新校区。济宁一中始建于1902年,曾培养出乔羽等著名校友。“明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110周年校庆。”学校负责人介绍说。 一批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呈现出新城“生态、典雅、现代、大气”的鲜明特点。作为第23届省运会主体育场的“小鸟巢”,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座椅等收尾工作。济宁是2014年省运会承办城市,赛事主要安排在北湖新区举行。开幕式和田径赛事将在“小鸟巢”内将举行。小鸟巢”周围,未来还将镶嵌上三颗“宝石”。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射击射箭馆,形似“宝石”,红、橙、蓝三色,将共同烘托起时尚、大气的新城风貌。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批前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按照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洛阳市市委市政府要求,2008年6月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启动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果于2010年8月20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以公开透明、依法行政、规范高效、廉洁公正、强化监督为原则,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民主、高效、廉洁、规范为目标,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为促进偃师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0年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欢迎各界对本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379—67716177; 邮编:471900;邮箱:yssghjghk@https://www.doczj.com/doc/801060547.html,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综述 规划目的:为促进偃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包含:城关镇、岳滩镇、顾县镇、工业园区、首阳山镇、山化乡和邙岭乡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99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和郑洛城市工业走廊的机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

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精心整理 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1.规划编制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特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层级往往较一般城市更为复杂,规划的门类与内容也更加丰富。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在行政分级管理体制背景下展开的,既要保证市、区县、乡镇几级政府在规划管理上的独立性,也要确保各级政府所执行的规划具有高度的衔接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规划编制体系势必呈现多层次的特征,以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的延伸关系,战略部署与实施安排之间的衔接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地域大,规划管理涉及的覆盖面大、地区多,那么为了使规划便于实施管理和突出地区特色,规划的编制也会在横向上进行细分和针对性处理,加强网1.1结构。横向的1.2第三层面是中心镇总体规划、市级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新城、国家级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四层面是一般镇(含乡)总体规划和市级产业园区、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五层面是按经批准

所示。 2. 2.1 1 用、 安排。 2.2 1 总量, 每个分区面积约为100-150平方公里。6个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将宏观发展目标的原则转化为中观层次规划要素的规定性控制,使局部地区的规划建设更好地贯彻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实现整体目标与局部利益、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统一。2)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依据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原则,结合行政单元、市政社会服务设施网络,合理划分规划单元,中心城进一步划分为242个控制性编制单元,一般一个街道分为2-3个规划单元。按编制单元进一步分解人口与建筑的控制总量,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建筑总量、建筑密度和高度、公共绿地、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内容,作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城市设计、规划策略等指导性原则,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3)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所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原则,对编制单元内的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为强化规划的全覆盖,对编制单元进行整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3郊区规划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1)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 (2)城市人口资料: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构增长的情况等;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说明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是新形势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我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确保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城市总体规划是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出现新的变化,济宁所依托的发展格局有明显调整,2008年2月省政府出台的《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经济带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以枣庄、济宁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发挥京杭运河的功能,大力发展运河经济。济宁作为历史上管理运河航运的督府,需要大力弘扬运河文化,依托曲邹济三处历史文化名城实体和对泗水、峄山、九龙山等景观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城市发展的文化带动力,打造城市品牌,参与区域竞争。同时,多个重大设施在济宁地域相继落户,包括济宁曲阜机场、济徐高速公路、济宁北湖旅游度假区、京沪高速铁路等,提供了影响济宁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济宁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受限。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规模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发展战略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济宁现有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资源粗放消耗型模式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式、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城镇体系建设篇 ●结构:“一心、两轴、三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人,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结构。 ——“一心”,即洛阳市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吉利组团)。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即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将优先发展。

——“三区”,即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减少人口总量。 ●交通:开通市县快速公交,公交村村通 未来,中心城区与偃师市、孟津县、吉利区之间开通快速公交线路,远景建设轨道交通。偃师市域内、孟津县域内开通公共交通线路,保证公交村村通。在洛阳市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之间开通多条交通干道,中心城区和新城与重点镇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与一般乡镇之间实现三级公路连接;行政村“村村通砼(油)路”,改善自然村与主路网连线,乡镇、行政村干支线间交通联网。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要新建洛栾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和武西高速公路,新建洛阳中心城区——孟津——吉利与洛阳中心城区——偃师的两条快速通道,对洛阳境内主要的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形成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两环、八放射、两连接”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网络建设将利用洛阳——济源——焦作和洛阳——郑州城际铁路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北部的会盟、吉利和东部的白马寺、首阳山、偃师的快速铁路联系通道。利用郑西客运专线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新安、偃师的高速铁路联系通道。 ●环境:分别设立生态保护区 在202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的目标下,我市将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分别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形成“三五二”的旅游格局

金乡总体规划说明书

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本次规划修编的背景及动因 一、宏观背景: 1、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是城市规划的紧迫任务。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课题。 二、中观背景: 1、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要求,各市、县都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金乡县应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山东省根据本省实际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济宁都市区规划》,济宁市也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将对金乡的建设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金乡县需要以区域的观点重新评价和认识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区域合作和竞争中去,争取和寻求有利的区域地位。 三、微观背景: 1、金乡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金乡县即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因此,需要探求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城市化道路。金乡县发展战略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迫切需要调整。 2、《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编制以来,金乡县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城市的用地发展已突破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发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用地范围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金乡县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发展。 3、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对城市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城市适度向北发展成为可能。 4、金乡县城南部和北部压煤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向南和向北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上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对金乡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 第二节本次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通过对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宏观背景、中观背景的认知,反思上版总体规

洛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洛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有序运行,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全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洛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洛阳市洛北城区医疗设置布局规划(2014-2020年)》等有关法规、文件,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全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和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相适应、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公平可及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乡居民,保障全市居民公平、可及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二)统筹规划原则。按照“控制增量,调整现量,优化质量”的原则,在规划范围内统筹规划、设置、调控医疗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含驻洛部队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三)科学布局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任务,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部分中心城区(洛河以北、陇海铁路以南区域)公立医院数量,鼓励新增医疗机构在中心城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及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的地区设置。 (四)协调发展原则。根据全市医疗服务需求,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实行“综合控制、专科发展”,即新增公立医疗机构以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为主。 (五)鼓励社会办医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将社会办医纳入规划。尚有住院床位发展空间的县(市、区),要按照《纲要》规定的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

092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W}

委托 济 项目名称: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 委托单位:济宁市城乡规划局 设 计单位: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 划甲级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号 院 长:史衍智 研 究 员 审 定:郭庭良 研 究 员 工程负责人:王 尧 高级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 项目组成员 丁 芝 工 程 师 田冬梅 工 程 师 韩冬梅 工 程 师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汇报框架 一、项目概述 二、规划总则 三、溯源与展望 四、认知与行动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项目概述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线古槐路东侧 区位条件:位于城市历史文化轴 线古槐路东侧,处在济宁历史城区核心 部位,是济宁铁塔寺及太白楼历史文化 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有形制:“铁塔寺”原名 “崇觉寺”,又名“释迦寺”, 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年),后经 历代扩建和重修,至明代形成基本格局, 铁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 近十七亩,由左、中、右三路组成,各 类建筑八十多楹。现仅剩铁塔、大雄 宝殿、声远楼、僧王祠、汉碑室等 建筑铁塔寺—太白楼街区保护规划图 楹。 济宁崇觉寺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是中国四大铁塔之一。 始建于北 宋崇宁四年(年)共九层, 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基座为砖砌,塔 身为铁汁铸造而成,通高米。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片区周边重要文物古迹潘家大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大楼创 建于世纪年代,是潘洪均的私邸。 潘家大楼原是一组庞大豪华的近代建筑 群体。现仅存第二进院北厅。利用现有 戏台,将潘家大楼逐步恢复为传统戏院, 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道总督衙门:恢复河道总督衙门,河道总 督衙门是运河、黄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 构。河道总督衙门最初建于元代,兴于 明清,多次重修,现已不复存在。规划 拟于原址建设,位于古槐路、云路街、 西门大街、院后街四条街道形成的地块, 规划用地公顷。 吕家宅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吕德镇字 静之的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现仅 存原建筑的两进院落。整个建筑,民族 特色突出,传统风格浓厚是研究明、清 时期私人宅院的实物教材。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河道总督衙门规划总平面图吕家宅院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三章建筑间距 第四章建筑退让 第五章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及临时建筑 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附则 附录1 制订依据 附录2 名词解释 附录3 计算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洛阳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规范、规定,结合洛阳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筑工程。各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的建筑工程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临时建筑、

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及历史遗留私有房屋改建、农村个人建房以及城市旧城区私有房屋修建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工程系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及其室外装饰装修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定标准,为建筑规划管理的基本标准。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筑工程,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根据城市规划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五条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系指总平面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 第六条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本规定的要求;涉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等控制指标的应当符合规划技术条件确定的各项要求。 第七条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有以下内容: 1.总平面规划图; ⑴场地的区域位置。 ⑵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座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 办法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建城[2010]1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

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二)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区域整体出发,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3、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4、适应科技、信息业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交通、通讯工程建设。 5、加强居住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四)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并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3、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要严格管制,防止乱占滥用。 4、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城市规划统一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 1、把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要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2、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对耗水量高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4、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采。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搞好旧城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疏散中心区人口。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紧张、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建设。 2、城市布局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要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市区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关停或

济宁市城市规划管理简明技术规定(参考Word)

济规〔2006〕17号 济宁市城市规划管理简明技术规定 (2006年版)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以及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各县(市)的城镇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城市各项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规定,城市规划确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用地性质和规模,在已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须先提出调整规划,按程序审批。 第三条建筑容量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按如下指标控制: 居住建筑:多层住宅容积率1.0~1.5,建筑密度不大于28%;高层住宅容积率1.5~3.0,建筑密度不大于25%。办公建筑:多层容积率0.6~2.5,建筑密度不大于38%;高层容积率2.5~5.5,建筑密度不大于35%。商业建筑:多层容积率0.8~2.5,建筑密

度不大于40%;高层容积率2.5~5.5,建筑密度不大于40%。

1、属于以上建筑类别的单个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周边环境、交通、地价和配套服务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2、不属于以上建设类别的其它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范另行确定建筑容量指标。 (二)建设用地最小面积小于(表一)规定的建设用地下限指标的,不应单独零星建设永久性建筑。 (表一)建设用地下限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小于(表一)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妨碍城市规划的实施,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1、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站、变配电室、泵房、公厕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建设项目。 2、邻近土地为完成规划或建设的河道、道路或其他类似情况,确无法与周边土地整合的建设项目。 3、被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鉴定为危房的拆翻建。 第四条工业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0.6,建筑密度不低于35%,绿地率不高于15%,厂前区用地比例不高于7%。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建筑学103班 小组成员杨冬钱行张岩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城市勘察资料: 洛阳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发达,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属地质多发区。结合历年来气候因素,确定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及矿区,在时间上多发生在主汛期(7、8、9三个月份)。我市地质灾害分布的区域性较强:南部山区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北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较为集中;洛宁—洛阳的黄土丘陵地区由于侵蚀强烈,雨季常发生地裂缝、黄土滑坡、崩塌等综合类型的地质灾害。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人类的工程活动常成为多种地质灾害直接诱因,矿山开发、工程开挖等常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栾川、嵩县、汝阳、洛宁、新安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暴雨是多种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尤其又以6到9月份较为集中。 城市测量资料: 洛阳盆地地处河南省西部,北西南东分别被邙山、崤山、熊耳山、嵩箕山所环绕,盆地面积1300km2。研究区西起新安——宜阳,东至巩义黑石关、北起孟津,南接伊川。行政区划主要隶属于洛阳市区及偃师、巩义、新安、孟津、宜阳、伊川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地理座标:东经112°15′~112°57′,北纬34°32′~34°47′,总面积2000 km2。重点研究区为伊洛河河谷平原西部区,面积约400km2。 研究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焦枝铁路干线,在区内交汇。连霍高速公路、310、207国道交错,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见研究区位置图(图2-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含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二日经第十四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部长(签名章):侯捷 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

济宁2018-2025年全市停车位、停车场规划

目录 1总则 (1) 2停车发展战略 (4) 3停车供给目标 (6) 4建筑配建停车标准优化 (7) 5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8) 6路内公共停车场规划 (10) 7充电设施布局规划 (12) 8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 (14) 9停车政策研究 (16) 10近期行动计划 (18) I

附表目录 附表1 停车区域划分表 (19) 附表2 停车总量目标 (19) 附表3 供应结构目标 (19) 附表4 停车配建指标 (20) 附表5 一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1) 附表6 二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3) 附表7三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7) 附表8 路外公共停车场泊位分配 (32) 附表9 路内临时停车设置控制表 (33) 附表10 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 V/C比值 (33) 附表11 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33) 附表12 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33) 附表13 任城区近期路内停车设置情况一览表 (34) 附表14 兖州区近期路内停车设置情况一览表 (35) 附表15 各类用地配建充电桩统计一览表 (36) 附表16 充电桩近期主要布点位置统计一览表 (37) 附表17 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布局 (39) 附表18 路内停车泊位充电桩布局数量 (40) 附表19 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宽度要求 (40) 附表20 济宁城区停车收费标准 (40) II

附表21 严格违停执法工作分工表 (41) 附表22 近期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一览表 (41) III

1总则 【第01条】规划背景 国家不断出台指导意见,系统的对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 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建设重点和方向提出了 新的要求,现有停车规划有必要进行优化和调整,满足济宁城市的 发展要求。 【第02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济宁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任城区、兖 州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经开区等,规划用地面积385平方公 里,规划人口350万 重点范围:任城老城区和兖州老城区。 【第03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7--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 【第04条】规划目标 1.近期着重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弥补城区停车缺口,缓解停车压力, 远期建成与济宁城市特征和公交优先交通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 停车发展模式; 2.建立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是公 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年)及规划图 2008年8月19日至20日,由省建设厅组织召开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年)评审会》在我市香港大厦举行。评审委员会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山东省国土厅宇向东副厅长、山东省建设厅规划处齐鹏处长等10位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组成。会议由建设厅副厅长昝龙亮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洪刚出席会议。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我市把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着力点,市委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把建设城乡秀美新济宁作为五大发展目标之一,确定了“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定位,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先导、文脉存续、自然生态”的原则,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济宁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跨区域、跨河道、大范围展开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先后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深圳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易道设计公司、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济宁市城市风貌规划》、《济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九龙山山体、水系生态景观规划》、《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济宁市老运河西段两岸环境景观规划》、《济宁市老运河、越河围合地块概念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每年都确立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增强了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现行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2007年12月28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我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今年初,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对规划思路作了重大调整。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这次评审会议,就是对这一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是对前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检验。 专家们踏勘了现场,听取了《纲要》编制单位的汇报,审阅了规划纲要文件,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纲要》编制认真贯彻当前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区域统筹和城乡协调发展,注重“两型”社会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可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纲要》编制的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论证比较充分,对产业发展战略、煤炭开发与城市协调发展、生态承载力、人口和用地规模4项专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的空间层次、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城镇体系规划等比较符合济宁实际。《纲要》成果内容丰富,图件齐全,达到了国家和省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范的要求。各位专家对规划纲要进行了认真评审,并从规划的各个方面和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评审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专家意见,与设计单位共同努力,从济宁长远发展和自身特色去把握规划,进一步拓宽思路,及时将规划纲要进行深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水平、高标准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