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加快整合与融合促进共建和共享

切实让农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外省区先进经验,省委农工部、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电局组成的7人调研小组,对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期间,调研小组听取了宁夏信息产业办公室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参观了宁夏电信IPTV网络平台,三农呼叫中心,平罗县马场村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等。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夏是我国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近年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按照“小省区大集中”的思路,整合资源,强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宁夏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宁夏成功破解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网络进村等制约信息化建设难题,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之路。目前,宁夏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无线宽带方式实现了宽带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0M数字无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受系统”方式实现上网。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信息化在农村的全覆盖,建设了互联网电视(IPTV)平台、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合作运营的IPTV平台通过卫星实时接收方式,对接了中组部党员远程教育和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已形成了3T的数据,存储了1500部党员教育片、优秀影片、戏曲和农业科教片;对接了宁夏广电总台提供的60套直播电视节目,提供3500部VOD点播影片(4500小时的节目),60个频道支持72小时的时移电视,增加了股票信息、图文电视、互联网信息等增值业务,可向全区2万个农村用户提供包括直播电视、时移电视、视频点播等在内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建设了近3000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站,播放互联网影片1万多场次,开展互联网培训8000场次,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农民11万人;

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30万条,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超过5亿元,服务站“天天有信息、周周有电影、月月有党课”,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2008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宁夏新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工作进行验收,充分肯定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授予宁夏“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工作省域示范”,并召开农村信息化现场会,总结出新农村信息化宁夏模式40字特点即“强势领导、多方推进,创新共赢、多网融合,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整合资源、个性服务,多元投资、长效机制”。从试点到示范,宁夏实现了村村通互联网、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信息化对于推进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指导,规划先行

宁夏有400万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数的近70%,南部山区8县是国定贫困县。受思想观念和地理位置所限,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十分迫切。宁夏党委、政府把信息化作为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2007年初作出了《关于集中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中心平台的决定》,并启动实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为了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多次邀请国家信息化专家来宁夏现场指导,并在北京召开方案论证会。经反复提升,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建设方案,做到了“科学指导,规划先行”。

(二)强势领导、多方推进

宁夏党委、政府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自治区主席任第一副组长高规格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主席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抓信息化。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农村信息化,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多次作出专项批示。分管副主席到行政村实地蹲点抓服务站建设,总

结出具体的推进措施。各市县也相应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提高了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从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到市、县、乡都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做法,一条心地来推进”,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整合资源,平台上移

宁夏采用利益分享的机制,探索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利用电信宽带网络作为承载平台,传输广电提供的电视节目。通过整合和融合,一是政府赢,2000万撬动3个亿,提高了信息化效益。二是农民赢,农民一步到位享受到了集电脑、电话、电视多途径的信息化服务。三是部门赢,各部门无须再投资建设各类的平台、网络、终端,节省了大量资金。四是企业赢,提高了网络和设备的效率,开辟了电信、广电等新的市场空间。“三网融合”被写入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宁夏的积极探索,解决了权力分割和利益分成的难题,实现了三网的有效融合。重复建设、多头向下、层次过多、资金缺乏是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宁夏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时,没有采取层级复制、逐级建设的办法,而是把平台、网络和数据库等建设全部由自治区统一来做,避免了逐级建设带来的重复投资,提高了信息化效益。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法,引导宁夏电信等企业投资,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统一建设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开通了面向三农的三个应用系统:一是开展IPTV进村,5000部影视资料和60套电视节目,通过电信宽带网进入了广大农民的生活;二是全区统一建设了三农呼叫中心,800多位专家通过网上视频、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三是建成了农村综合信息网,整合了30TB的涉农资源,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的快捷发布和查询。

(四)信息惠民,服务下延

如何使农村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贴近市场、贴近农民,是推进农村信息化遇到的难题。宁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个长效机制,一套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五个一的标准,自治区

政府投入200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在每个行政村建设多功能的信息服务站,直接与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相连,信息服务“扁平化”。农村信息服务站一站多用、一机多能,既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在互联网发布接收、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基本服务,还逐步增加面向农民的政策法规、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消费维权等服务。信息化把政府服务、电影院、文化站、农技推广站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

(五)多元投资、长效机制

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是建立多元投资、长效机制。从投资机制、建设机制、运行机制、培训机制等诸多方面均体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加强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运用市场运作手段,充分调动各方社会力量,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基本形成了国家相关部门投资、各级政府投资、帮扶单位及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投资体系。二是政府着重推动前期资源和市场整合,正式投入运营后逐步退出,让企业以市场化形式,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公益+市场”的信息化服务机制,确保在为三农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按照市场机制保证新农村信息化的良性运转。三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助”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员的重点培训、农村重点人群的技能培训和广大农民的普及培训,因材施教、村校结合,推动农村信息化培训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能。四是建立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农资、农产品营销活动,保持信息服务站持续高效发挥作用,通过企业与农业大户、经纪人的结合,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四点经验

(一)搭建一个大平台,实现平台融合

宁夏在设计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时,没有采取层级复制、逐级建设的办法,而是把平台、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等市县做不了的工作,全部由自治区统一来做。自治区中心平台是以全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为支撑,以高速宽带交换为通

道,以各类基础共用数据库为资源,集成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换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全区信息存储枢纽和处理中心。目前,中心平台已开通面向农村的互联网电视(IPTV)、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其中,依托信息中心平台建设的互联网电视(IPTV)平台成为“三网融合”的切入点。宁夏党委、政府大胆提出利用现有电信光缆将“三网”融合的设想,确定了以宽带作为多业务承载平台,利用电信数据传输网传输广电提供的高清晰电视节目,利用机顶盒等设备,在一条入户网线上为用户实现上网、打电话、看有线电视等多种业务的IPTV发展模式。在运营模式上,中国电信宁夏公司与广电部门合作成立了专门的IPTV内容运营公司,以市场为纽带,采用分成的模式紧密合作。电信负责网络传输,广电负责传送电视节目,收视费由电信代收,两家分成,70%的收益归电信公司,30%归广电部门。IPTV使宁夏首先在全国突破了“三网融合”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了“合作共赢”,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率先解决了“多网合一”问题,取得了显著效益,有突破性的意义。

(二)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基础网络融合

建设覆盖全区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的,辅以无线宽带Wimax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因地制宜地选择网络接入方式。通过电信与广电合作,大部分行政村以光纤和无线宽带Wimax方式实现了宽带上网,无法通宽带的地区采取“450M数字无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收系统”的方式解决,以适当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真正实现农村网络全覆盖。

(三)共建一个涉农数据库,实现信息和业务融合

如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孤岛式”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快捷流通和共享,宁夏确定的“共建一个涉农数据库”的思路打破了垄断和部门利益,改变以往各部门关起门来建数据库、部门之间的数据库“老死不相往来”以及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局面。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办法和原则,

宁夏统一建设了全区的涉农信息共享资源库。通过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促进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信息服务站的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在数据库建设上,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建立资源目录体系,创建信息交换的数据格式技术标准,为信息资源的聚集、交换和共享提供环境和技术。全区各信息服务站通过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实现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加载、下载存储和在线浏览。

(四)构建一个信息服务站,实现终端和服务融合

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思路建设信息服务场所,整合各个部门延伸的信息服务站点和资源,采用光纤、ADSL和无线宽带Wimax技术,以及“450M数字无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收系统”的方式,在全区每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集互联网经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多项功能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一“端”多能(一种终端承接多类服务),推动信息服务和应用进村入户,把信息服务站办成农民家门口的电影院、图书馆和农技推广站。

四、主要启示

(一)系统部署,抓住规律,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系统框架和内容来看,宁夏做好了有本地区域特色、符合信息化建设本身客观规律和市场发展内在要求的五个一:首先,把握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集成多重信息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高度,适度超前地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使推进三网融合有了基础物质条件。其次,整合全区涉农信息资源,在全区层面上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为开发各种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基础内容条件。第三,立足平台定位,并确保资源使用最大化,针对“三农”需要的各方面应用,包括生活应用的IPTV、信息发布和办公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社会化服务的“三农”呼叫中心,可谓是面面俱到。第四,建立了覆盖所有自然村的基层触角和信息服务渠道体系–信息服务站,作为实体性的延伸,发挥教育、培训、体验、传播、服务的综合性窗口作用,让信息从空中和虚拟世界走到农民的身边,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缺少信息化知识和意识的农民,特别需要引导性的使用,这也是让信息化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这样的渠道

和服务延伸,光有光纤和网站,光买几台电脑肯定不行。最后,构建一套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在领导、激励、市场化运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安排到位,谁来管,谁来做,谁来评,怎么做,做什么,资源如何投入,长效的“长”怎么实现,这些具体的问题都在宁夏模式中有了清晰的回答。特别是由政府驱动、市场为主的“公益+市场化模式”成为解决长效的真正钥匙。这也是有中国特色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点之一。宁夏的农村信息化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道路,特别是在网络和资源建设层面实行全区集中和整合的做法非常有用,既避免了各地市各部门分散进行,导致资源浪费和形成信息孤岛的情况,又加快了建设的进度,实现了信息的全区最大化共享,让信息本身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和溢出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欠发达省区走出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现跨越式和赶超式发展的可行模式。它对全国和其它省市的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二)突出三实,成果导向,注重价值显性化

通过学习调研,我们认为宁夏农村信息化在内容、手段和效果上体现了三实:即内容实际、手段实在、效果实用。宁夏农民的经济收入、知识水平、信息化意识、自然地理环境、农村的基本管理状况要求信息化不能玩空中楼阁,而要做实事,否则农民不答应,不买单。所以,在试点之初,宁夏农村信息化确立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主要举措非常科学,是真正从为农民办事的角度、为农村服务的立场、为农业谋科学发展的高度去设计和部署的,是一次成果导向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也是在省和地市执行层面做好专项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信息化如果是一项政企合作的系统工程的话,一定要让最终的用户–农民来检验工作的效果;不树立这样的客户意识,就会劳民伤财,最终得不到广大群众的信任,也无法真正实现政府的政治利益、企业的商业利益和社会的综合利益多赢。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和不断推广的互动过程。因此,适时用阶段性效果和信息化产生的巨大价值教育、引导和示范农民,是让信息化能够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工作经验,是方法论中的重要一环。宁夏的经验就在于点、线、面结合,省、市、县三级联动,典型选择分布广泛,工作效果务实贴切,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说服大家,确保了经验和做法能够得到快速传播,迅速

形成全区全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注重价值的显性化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成功关键因素。

(三)政府协同,市场化运营,探索长效新模式

从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经验和投入情况看,参与者有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多方共同上演了一场“大合唱”。中央政府部门有原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科技部、文化部、原信息产业部、中组部远程办等单位,地方政府主要是区市县三级部门和区招标局,企业主要是以宁夏电信为主,再加上青铜峡铝业集团、神华宁煤集团、宁夏移动、宁夏联通、西部电子商务股份公司等企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对一帮扶,确保了资源的投入和使用高效快捷。农村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工作领域,也会遇到很多协调任务,光靠一两家单位不可能完成。为了避免走过场,就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协同运作。无论是在区层面设立的领导工作小组进行整体协调和分步规划也好,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精心部署,人、财、物等各项资源逐一落实也好,都需要有一个大局观、长远观和系统观。此外,公益+市场化的模式至关重要,信息化的长效一定要在市场中最终体现,光靠政府的推动只能是走一节看一节,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一个重要启示是IPTV服务中所形成的7︰3的利益分成模式,电信和广电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就管道和内容的合理价值区分达成共识,就会让三网融合式的农村信息化落不了地,光有语音的沟通而不能实现信息的整合,就无法走出一条符合农村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益之路。

四、几点建议

(一)加快建立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强势组织领导机构

农村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涉及面广,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建议成立全省农村信息服务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和协调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二)加快制定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建议加快制定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目标任务,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实现我省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赶超式发展。

(三)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引导性投入

建议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引导性投入。建议省政府设立农村科技信息化专项。积极探讨多元化投入的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投入。

(四)整合资源、突破阻碍农村信息化的体制障碍

建议省农村信息服务推进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尽快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推进我

省三网融合的进程,整合网络资源。目前,我省电信的光缆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输送容量足以满足全省农民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的需要,且技术难度小、所需投资少,而广电又具有丰富的节目源。由此,确定了以宽带作为多业务承载平台,利用电信数据传输网传输广电提供的高清晰电视节目,利用机顶盒等设备,在一

条入户网线上为用户实现上网、打电话、看有线电视等多种业务的IPTV发展模式。由广电部门提供信息源,把现有的电视节目资源通过电信的宽带网络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图像清晰的数字电视服务和丰富多彩的视频应用服务,为农民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采用分成模式进行紧密合作。电信负责网络传输,广电部门负责传送电视节目。同时要研究整合新农村建设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信息田园等各涉农信息网站。

(五)积极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

建议大力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利用我省科技和教育系统远程培训工作的基础,加大投入,建立起全省农村信息化远程培训体系,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信息化知识培训、文化扫盲培训、各种技能培训等。

(六)积极探索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新型实用模式

建议大力推广廉价、实用、深受农民欢迎的“三农呼叫中心”信息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自我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100-88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信息化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

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村信息化案例汇总

农村信息化案例汇总 1、七都:把好新农村建设关,确保电信业务不流失,推进ITV发展 2、震泽:桃源城管全球眼 3、盛泽:福华织造EMA 4、松陵:弘远钢材“总机”、“招财宝”项目 5、横扇:公安高清治安监控系统 6、汾湖:电信老人机推动文明天翼村 7、平望:电信新业务推动吴江新农村建设

中国电信营销创新新农村驻地网建设 ——吴江七都新农村建设驻地网项目 一、项目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工作要求。 吴江七都镇作为江苏省的一个新型小城镇,拥有得天独厚后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具备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因此新农村改造势在必行。 通信建设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中国电信作为地方上的老牌运营商,在新农村改造驻地网建设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失去了新农村改造驻地网,那就意味着我们电信失去在七都区域内原有的客户,新农村驻地网进驻的成功与否成为各家运营商客户源的必争之地。 二、项目分析 (一)优势分析 优势一:中国电信是我们七都镇老牌的电信运营商;

优势二:当地人缘基础比较扎实; 优势三:我们电信是全业务运营商,维护能得到保障、上网速率高;优势四:原有客户家里的电话在亲人、亲戚、朋友或业务当中已经占有了其他运营商无法替代的号码成熟资源优势; (二)劣势分析 劣势一:我们电信与其他在建设投入方面无法与移动竞争; 劣势二:其他在运营当中在接入谈判方面比我们更加灵活,资金充裕;劣势三:其他通信运营商在接入运营正常以后,每月可以让出一定量的佣金以此来笼络物业或街道办; 劣势四:其他运营商基本无条件接入,宽带、移动手机资费低,包括后期的管道无条件迁移; 针对其他运营商的如此优厚条件,对当地政府来说“诱惑力十分诱人”;间接形成了我们电信接入驻地网建设工作的难度加大; 三、项目方案 主动联系,积极准备方案。针对移动驻地网竞争,发挥中国电信通信网络与信息服务的优势,免除电信网络设备和工程,尽最大限度优惠电话、天冀手机、宽带按每户业务费用568元收取。凡是在新农村动迁户中免费提供电话、宽带移机、ITV二年并赠送一部与家庭电

信息化调研报告模板

信息化调研报告模板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如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调研报告模板范文,希望为你提供参考。 信息化调研报告模板范文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例文标准版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例文标准版Information project research report sample ver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例文标准版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 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 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 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 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

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2019年农村信息中心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信息中心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而近年来,中央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们深入乡镇对农村信 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 阶段。截止,通电话的乡镇39个,行政村448个,电话覆盖率100%,已连接光纤宽带网的乡镇38个,行政村254个,宽带覆盖率57%, 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农村信息化队伍 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凉州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启 动实施,我区第一个与涉农各单位及乡镇相连接的农村信息网络建立。

区上成立了农村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与信息网络建设。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站正式启动。网页内容已全部添加完毕,并对涉农信息能够进行及时地采集、发布,对网页内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区38个乡镇和13个涉农部门已基本建立了农村信息服 务站,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了信息员。网页内容添加基本完成。下一步争取为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好设备、培训好信息员专兼职信息员、制定好规章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逐步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 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还不够科学,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组织体系不顺,影响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区农村信息中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部分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 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调换频繁,农村信息工作未列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影响了农业信息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 (三)部门协作不畅,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三网合一”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三位一体”等应用理念正在形成和完善,我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与应用相比,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还远不能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下面仅就我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谈几点看法。 一、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人数编制105人,现有计算机数量146台,其中,服务器3台,台式机99台,便携式44台,102台正常使用中。 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硬件建设,忽略软件的开发应用和运行环境的配臵,信息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院的局域网早已建成,但在网上运行的软件只有两套案件统计软件和一套邮箱软件,大量的基础性应用和检察业务软件都没有开发和实施。比如局域网主服务器未安装有效的信息发布系统、检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OA 办公软件、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全院干警 E - mail未建立等等。也就是说硬件投入比较重视,而软件投入不足。应该说,硬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软件开发、应用和运行环境则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在目前硬件建设基本已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要实现队伍管理、案件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想提高办公,办案的质量和效率,靠什么?要靠软件的支持,没有软件一切都无从谈起。就像

一个人有健全的身体,强健的四肢,但没有头脑和思维,这个人就是一具僵尸。如果我们的局域网没有象OA办公软件、案件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等等应用软件,局域网就没有价值,再先进的设备也都是白投入,就如同“高速公路修好了,没有车跑”一样。 2、软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软件的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上下级院的各种交互式应用软件的开发(比如案件管理软件、文件收发软件、统计报表软件等),必须由高检或者省级检察院统一开发研制,如果由基层院自行开发,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形成信息孤岛。这种大型网络软件的开发,无论其内容的设臵、安全性还是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都需要在软件发布后,在大范围内测试使用 2-3年,并在此期间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内容合理,安全顺畅并能够与其他软件一起在同一台服务器和同一台工作站中使用——这是软件开发的一个常识。而我省的软件开发却违反这一科学规律,例如现在正在推广使用的案件管理系统,在甘肃等地小范围测试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据我们实地考察了解到,现在还十分不成熟,便急于在全省全面铺开,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和不兼容情况的发生,竟然要求为其单独配备一台服务器,浪费巨大(一台低配臵服务器价格在 20000 元以上,为了这一个软件,全省要额外投入近200 万元)。 3、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远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院存在的客观情况是检察干警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

2021年信息化调研报告4篇

2021年信息化调研报告4篇 关于**等五个子公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调研报告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把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龙凤乡红旗村位于区境北部,南岳衡山麓下,海拔600多米的高寒山上。该村离南岳区境30余公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居民富裕指数偏低,一方山水难以增加一方人的经济收入,提高一方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一方人的业余生活水平。目前该村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覆盖率不到70%,宽带互联网业务仅不到5%,光纤到村、宽带到户几乎为零,远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为此,政府应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及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丰富工作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找准限制农村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多策并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信息化使用和建设的首要任务。 从区域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立在美丽乡村信息化的建设基础上的小康社会。衡阳是一个多山的地区,特别是地貌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大,具统计,全市共有近10万农民聚居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高寒山区已

成全市相对集中的连片山区,红旗村的调查表明,该村村民XX年人均纯收入为 5160元,仅相当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40元的69%;乡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且负债。因此,就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高寒山区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山区单个乡村发展问题,而是要统筹规划,制定长期的发展工作方案,科学管理,步步实施,攻坚克难,把信息化建设和长远发展以及高效使用信息化提到事关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吸引青壮年扎根农村,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网络建设和使用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青年人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强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美丽乡村信息化使用的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当前,我市高寒山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分散居住形势严重。红旗村总人口1053人,外出人口46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93人,在家留守的老人占67%,在家青壮年比重小。青年劳动力、科学技术、科学规划管理是推动三农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的信息传递最直接的是青年人,所以就当前红旗村现状来看,我们首先应该在吸引青壮年到村从事农业生产,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依靠农业现代化管理,促进三农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发展的绊脚石。

政务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

政务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及地点 时间:地点:心 二、调研目的 按照中央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总局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确定的12个主题,紧密结合手头正在推进的工作,紧密结合“找差距、抓落实”,调研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调研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调研方式,围绕管理机制、网站建设、网络安全运维、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内容交流经验做法,探讨难点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经验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以经济分析预测、信息化产业研究、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国家级决策咨询机构和国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目前在职人员570余人;内设8个正局级职能部门,3个直属机构,4家全资或控股公司。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

公室)负责中心信息化建设,内设办公室、技术处、运维管理处、安全管理处、云平台管理处等六个处室,(100多人)在岗人员。 (一)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一是综合管理部负责中心发展战略研究。二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决策咨询。三是大数据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各部内设相关处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各领域规划发展。 (二)网站建设。建设任务。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支持,负责牵头协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相关管理工作。经验做法:信优化,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三是采取基础设施+防护+认证平台形成统一安全防护平台。四是领导高 (三)网络安全及运维。个部门负责。一是信息与网络安全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承担政务部门委托的信息安全高端咨询、安全等保测评及评估、技术支撑、专项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开展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协调指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地方节点的信息安全工作,承办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负责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等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 信息化项目都有哪些呢,调研报告要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

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

农业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 XXX农业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近年来,在XX委、XX 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X不断加强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建设,突出“三电一厅”信息服务(电脑上网、电话热线、电视节目、信息服务厅)。对加快我X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我X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民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将XXX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巩固X农业信息中心建设 按照建立“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指导思想,围绕“市级抓提升,县级抓巩固,乡镇抓延伸,村级抓典型”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巩固了区级信农业信息平台建设。2006年底,为了使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运行更稳定,多方努力,克服资金张困难,为信息中心配置一台高标准的联想电脑,保证了我X农业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积极引导,推进乡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了XXX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建设,达到了市里要求的“六个一标准”。即有一间房子,有一套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有一条电话线,有一至二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有一套组织(队伍)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不断加强对乡级信息服务站的技术指导,推进乡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奠定基础。 三、坚持多策并举,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依托“三电一厅”平台,坚持多策并举,土洋结合,群众接受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群众需要什么信息,就提供什么

信息,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服务模式: (一)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信息意识强,获得信息快,利用息效果好。鼓励“20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起信息网站,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XX公司在生产和经营管理环节采用了ERP管理系统,实现销售、生产、物流、质量、库存、财务和成本管理,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XXX及周边地区果农万余户,户均增收400元。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加快农业信息传播的快捷途径。大力推广“专业协会+网络信息+农村会员=发家致富”的模式,取得良好实效。XXX协会充分发挥信息灵、购销渠道广、善经营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310户,带动发展养猪户3000多户,建成百头以上养猪塑膜大棚60个,饲养生猪1.23万头,其中已出栏销售7000余头,户均新增收入2300多元。 (三)种养大户带动。XXX大户XXX网上查信息,网上卖生猪,通过网络把生猪销售到漯河双汇集团,每头生猪的价格比以前要高出30—50元,每年多收入几万元。2006年底,XXX喂养出栏的150头生猪,每头实现利润400元左右,纯收入5万元。目前存栏的160头生猪,按照现在市场行情,也可创利润6万余元。同时,根据网络上提供的饲养技术,XXX在猪场内配备了最流行的“电器”:自采饮水器、高压清洗机、名牌换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和火焰消毒灯。另外,群众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随时可以到他家的电脑上进行查询。如今,在他的帮助下,该村新建养殖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 调研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的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立足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法与文案调查法的结合,并将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数据与较为典型的中小型企业作对比,全面了解和掌握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应用水平,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组织开展对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企业座谈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1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文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2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 时间:2014年8月5日~8月25日 地点: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1.3调查意义 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找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有利因素,深入分析原因,并提有建设性的发展方案,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1.4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案调查 2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内容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2.1.1 整体核心 企业信息化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解)“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二解)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精细化管理力度,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当前汝城县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信息化机房、硬件、络建设情况。自XX年省厅推行“金财工程”以来,截至到XX年底,财政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万元(不含新机房及市局数据备份中心建设)。目前,机房硬件设备有空调、UPS电源系统、络设备、服务器、存储阵列设备、终端管理软件等。并为“金财工程”纵向横向联,“U8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等运行提供服务。同时,还有1台路由器连接市局政务专。络上实现了“四级络贯通”。即省厅、市局、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和乡镇纵向络贯通。局域采用双络、双布线,实行内、外分离,已建成了上连财政厅,下连各乡镇财政所,横连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各代理银行的财政信息专。当前,与财政厅连接使用专光纤1条,与市财政局连接光缆1条,与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县本级预算单位连接使用县广电局络1条,由其中心机房进行路由与各预算单位连接,电信互联线1条,与农行、农商行、建行等代理银行连接使用专光纤4条。在财政业务及政务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纵横络系统,包括县级局域、纵连财政厅、市财政局,下联乡财政所的广域和横向

连接同级预算单位等职能部门的城域。部分乡镇财政所已连接10M专用光纤,为国库集中支付通畅运行奠定了良好的络平台。所有接入财政内电脑,严格实行内外隔离。 (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情况。按照财政部、财政厅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要求,财政系统从XX年底开始“由下而上”、“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行全县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县财政均已实现上办公、财政核心业务通过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办理。 1、县本级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目前我局分别启用了用友公司和湘邮公司开发的软件:用友公司U8财政一体化系统共有15个子系统,主要含财政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含实拨)、工资管理、国库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预算执行动态管理、账务管理、综合查询等,湘邮公司软件1个系统,即非税收入,另外还有政府采购、惠农补贴发放、政府债务管理等十余个独立系统。 2、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局机关已启用了金财公司开发的15个财政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即指标、远程申请、国库集中支付、银行清算、门户、总预算会计、工资统发、资金管理、集中财务、非税收入(用友税费统征办用)、部门预算、平台接入、银行接口、集中财务监管、预算执行分析。同时还运行了非税(湘邮)、资产管理、补贴发放、政府采购、PPP项目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10余个财政业务软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怎么写好调研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供你参考。 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神木县农村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模式及发展方向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处,属陕北黄土丘陵与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辖15个镇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672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一,西部第5位,全国第44位。。 但是神木县自然条件南北差异大,经济发展及不平衡。北部除矿区外,较适宜发展农业。中、南部乡镇交通等条件较差,信息较为闭塞,受自然气候变化影响大,农业发展较为落后。 为了加快我县的农业发展速度,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的到来,我县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猛增。神木县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省政府决定建设的八大民生工程之一,也是神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更是建设“民生神木”的生要目标。目前该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基础通信设施有了较快发展,信息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县政府建立了政府门

户站,县农业局也建立了神木农业,大部分行政村建立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打造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行政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站,成功探索了利用互联推广农贸产品等新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一定应用。 一、神木县“信息入村”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情况 神木电信已建成拥有软交换、程控交换、光纤、微波、卫星、数据等多功能通信手段、高效率的综合通信,覆盖了神木各100%的乡、镇、办事处,80%的行政村,基本已经实现了乡乡通光缆,村村通电话。 在全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手机,行政村手机信号覆盖率80%,为在农村启动和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神木全县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基础上有70%左右的自然村实现联。目前,通过直播卫星接收及无线覆盖方式覆盖自然村覆盖率在90%以上。 (二)主要模式和进展情况 主要模式是“三电合一”等方式,电话、手机、站发挥了较大作用。主要牵头部门是县农业局。主要完成单位是神

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366 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水平、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应北京市***区法院等单位的邀请,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并报州委领导同意,月日-月日,我率州中院名中层以上负责人前往北京参观考察北京市***区法院、北京市高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审判管理工作情况。考察时间虽短,但增进了友谊,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启发了思路,增强了信心,确实受益非浅,收获颇丰。考察团通过看、听、记、思,深深感到***区法院等单位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带领广大法官恪尽职守,服务大局,严格按照“三个领先”(指标领先、影响力领先、核心竞争力领先)、“四个一流”(抓一流党建,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建一流法院)的要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方面

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培养出宋鱼水、尚秀云等一批杰出的优秀法官。透过这些成绩,方方面面无不包含着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审判管理网络化、智能化,确保了公正高效 1、办案管理实现网络化。***区法院、北京高院运用清华紫光开发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所有审判、执行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网上立案、办案、归档、查询,增强了审判活动的公开性、有序性和规范性。案件诉讼来法院后,立案庭按要求录入立案信息,快速完成立案工作。基层人民法庭立案也是通过网上进行,方便了群众诉讼。立案后,微机自动分案,避免当事人“选法官”,杜绝关系案等现象的发生。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各类案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审判流程管理,立案、分案、文书制作、统计分析等工作都在网上完成。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审理报告”在会前以电子文本形式在网上传递,实现案件网上流转。案件审结后,将办结的诉讼案件基本信息和法律文书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形成电子档案,增强了档案的检索利用。 2、质量、效率管理实现智能化。***区法院、北京高院

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以数倍于经济平均增幅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和社会财富加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性和信息资源应用的广泛性,引发了国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加快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公安机关要肩负起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任,必须勇敢面对高科技的挑战,全面推进科技强警步伐。因此,信息主导警务成为了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担负着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依托和保障。进一步推动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首先要全面分

析当前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断探索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派出所基层民警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当前公安基础工作的要求,基层民警已基本达到会打字、会上网、会收发电子邮件,能在公安网上进行信息录入、查询等工作。 (二)硬件配臵情况。派出所已全部接通了公安网,民警微机配臵率正逐年提高,大部分派出所达到100%。 (三)信息化应用情况。首先是应用意识较强。民警认为,现在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追逃、查人、破案、人口管理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做到上班必开机、工作必上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是应用水平较高。民警在工作中采集的各类信息,如案件及违法人员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录入警务综合应用系统,使采集的各类信息及时转化为网上信息数据,发挥信息查询及共享的作用。特别是在“六普”工作中,通过入户登记人口信息,将辖区内的人员居住及房屋情况全部登记录入;通过“警务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录入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地理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警务定位工作提供了便利。这些信息的录入大大方便了今后的执法办案和治安管理。第三是应用范围较广。民警不仅能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而且日常公务也实现了办

[农业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蒙城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结构层次低,投资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农业产业规模小,农产品特色不能最大发挥,增收效果不明显。 据问卷调查了解,蒙城县的网络化建设在乡镇农村一级地方,普及率不到20%,电话的安装率不到50%,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的报纸等纸介传媒覆盖率不到15%,仅仅在电视和广播普及率方面比较高。同时当地村民对信息化建设的巨大作用没有很好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和农业增产增收没有充分认识,信息化意识淡薄,传统农业观念浓厚。纵观蒙城县信息化现状,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蒙城县要实现小康,必须强化、优化信息化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包括在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以及网络、移动通信等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时传播农民所需的各种农业信息,从种植、养殖、销售等各个环节把当地的农产品信息传递到全国各地,把外界所需及时反馈到百姓手中;二是加强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和生产销售观念,不能再“靠天吃饭”,要及时了解农业的最新信息,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更新,农产品需求的变化等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两方面的结合,就可以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充分使广大农民获益,两方面相辅相成才可以有效地加快蒙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变农村在信息方面与外界隔绝的状况。 二、蒙城县农业优势以及面临的困境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蒙城县交通不是十分便捷,但是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产品优势。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农产品富有特色,市场需求量大。小麦是蒙城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随着其他地区的大量生产小麦,市场的“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的价格波动,严重冲击蒙城县的这一支柱,这就使得原本的优势变成劣势,使本来可以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变成了打击农民积极性的始作俑者。这就是蒙城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将优势发挥出来,变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就必须借助于信息化这个平台。 (一)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 农村信息化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又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农户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规模化生产,必然会产生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在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

建设局系统信息化调研报告

建设局系统信息化调研报告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