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引领方向

文化引领方向

文化引领方向
文化引领方向

文化引领方向

——当前司法国情探析

论文提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新时期。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充满错综复杂矛盾。各类矛盾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在司法领域的突出反映就是诉讼爆炸、涉诉上访、群体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除了现实的客观原因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我们对当代司法的历程进行简单回顾后发现,中国古代,在高度中央集权统治时期,主要是儒家文化教化民众、管理社会。这中间,形成了鲜明的法律文化特征,这就是清官情结、理想公正、差序正义。在当前法律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还仍然发生着深层次的影响。这些特征是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的,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制定、实施过程中,必须顺应这一形势,社会各种矛盾才会得到缓解、消弭,背之而行,只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经过上述分析,现行法律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没有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主要是按照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前苏联的司法体制为样板进行构建的。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司法改革中,又引入了西方不同时期的理论和法律。在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我国的法律文化因素,更没有以此为导向,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与本地法律文化传统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我们如何吸收古代社会治理经验、顺

应固有的法律文化特征进行社会和司法治理呢?一是进行由下而上的治理,充分发挥调解的力量,让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在基层得到缓解和消弭。二是加强社区治理,使一些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推行判例法,我国古代就有实行判例法的先例和经验,有实行判例法的土壤,且有初步的尝试。混合法体制在我国一定能够得到使行。

全文共6663字。

以下正文:

引言

泰勒曾经将文化定义为:研究“复杂的整体,包括作为社会的一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一般认为: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①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在探讨了政治宗教、习俗礼仪、风土人情、地理气候等社会现象对法律的影响后,转向了“对法律的文化层面的注意”。②萨维尼则认为,法律“像艺术和音乐一样,都是它们的文化的自然体现,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它们”。③萨维尼在法与文化关系上的贡献在于:“使人们普遍地认识到,现行法与其产生的历史以及时代的社会、经济、精神、

①百度百科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8a793424.html,.,于2011年5月28日访问。

②〔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M〕强世功,王宇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③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文化和政治的潮流紧密相连。任何法律制度都是其共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同样对共同文化的历史产生着作用”。④因此,法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⑤

一、问题:当前司法遇到的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之间时,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当前正处于这样一个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充满错综复杂矛盾的时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分健全,收入分配着距扩大趋势加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下降,公民权益受侵害现象十分常见。各类矛盾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在司法领域的突出反映就是诉讼爆炸、涉诉上访、群体事件。

(一)问题之一:诉讼爆炸

“诉讼爆炸”作为一个特有名词,是美国学者奥尔森在《诉讼爆炸》一书中提出的。奥尔森所指的“爆炸”不仅因为案件多能量大,已超过民事诉讼制度的负荷,还因为诉讼及其运作机制已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009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向大会作报告时透露的两组数字引发社会普遍关注:2008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

④〔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⑤梁治平法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首次突破1000万件;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突破1万件。2010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案件总量同比增长8.25%。这些不同寻常的数字,把法院当前面临的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案件类型不断增多、法律关系更为复杂的严峻态势摆到桌面上。据报道,2000年以来,北京朝阳区法院收案量以年均5000件的增量持续攀升,2005年收案、结案双双突破5万件,成为全国基层法院收结案“冠军”,其收案、结案、人均结案、审均结案4项数字均位列北京市法院系统第一位,审判一线人员当年平均结案量达到293件。有人用一句来形象地概括当前的“诉讼爆炸”现象:“法官就像被卷进案件的海洋,淹没了。”

(二)问题之二:涉诉上访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单位社会里权力服从关系转向契约社会中人们平权的关系,人们开始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的权利。因此,纠纷大量涌现。失去经济与政治权力的基层社会的权力拥有者解决纠纷的能力随之下降,纠纷便大量由基层向上传递。相当一部分被诉至法院,法院解决纠纷的数量随之大大增多,涉诉上访的数量也就因此增多。据统计,1993年至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54万件次,2001全年共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15万件次,2003全年共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12万件次,2004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办理来信来访422万件次。

(三)问题之三:群体事件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中国官方数据显示,群体性事件从1995年的超过1万起,持续增加到2005年的超过6万起,2007年已经超过8万起。进入2008年下半年,在举办北京奥运前,中国不同地区接连发生严重的警民冲突与群体性事件,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最突出的例子是瓮安、孟连、陇南、石首事件。群体性事件参与群体越来越多,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环境污染受害者等等。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其产生既有群众维权意识增强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又有现实的具体成因。

二、回顾:中国司法的历程

我国古代司法无论从其产生还是其发展演变来看,都始终是一个没有明确和统一职权的权力领域,一些共同点是:①不同的朝代都设臵中央司法机构,以行使对重大案件的审判、复核和监督职责,皇帝作为一切权力的化身事实上行使着最高司法权;②在地方权力的层面上,不存在司法权的独立行使,司法职能由行政机关行使,司法受制于行政,并无相对独立的权限;③在司法

程序设计上,没有严格的刑事、民事的分离,无论是最早的《法经》,还是代表中华法律文化巅峰的《唐律》,莫不如此。以“刑”与“罚”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司法适用于一切法律纠纷。古代中国的司法文明,并不是独立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和法制发达的一个附属物,是中国古代儒家治理之术和伦理哲学之下的一种行政文明。“我国现代司法并不直接从古代司法演变而来,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清末的司法改革,即清末对西方司法的引进和移植。”⑥

(一)古代社会的治理经验

古代中国,作为国家象征的“皇权”并不会直接介入民间生活,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是乡民的自治组织。国家不直接管理乡村,而是通过其认可的“保甲连坐”的自治组织来间接控制社会生活,县一级的地方官的处世哲学是“长治久安”、“不出民变和骚乱”,主事官员的重要的职责就是行教化之责。清朝雍正朝颁行的《钦颁州县事宜》对地方官的训诫是:“州县为民之父母,上之宣朝廷之德化,以易俗移风;次之奉朝迁之法令,以劝善惩恶,〃〃〃使善者从风而向化,恶者革面而洗心。则由诉讼以训至无讼,法令行而德化兴矣。”⑦在民间生活中,百姓一般也不过问国家的事,过问国家的事的是一些乡绅。乡绅一般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很有威望的人。大小事情均由他们过问,他们是国家与民间沟通的纽带。地方官一般不直接插手地方事务,都是由乡绅出面周旋。在

⑥谭巨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⑦田文镜编《钦颁州县事宜》之《州县须知》,卷一。

处理乡村的日常事务中,他们是权威的裁决者,大小事情由他们处理。

(二)当代司法的形成

近代的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秩序的解构,传统的治理之术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清末的“变法修律”,引进了西方司法制度的原则和技术,同时也输入了西方的法律知识。清末制度变革和司法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国家司法制度的独立和司法权从行政权中分离。民国时期,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尤其确立了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但这一旨在中国建立美国式共和政体的,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核心的宪法未能得到真正的实施。1927年以后,中华民国在政治上进入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所期望移植的西方民主政治及相应的权力分设理论,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中国式的异化,党治代替了法治,党训阻碍了宪正发展,包括司法权在内的任何权力,都缺乏了期实现的政治条件。中国当代的司法制度,是在否定了中国古代封建司法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现代司法制度的基础上,引进前苏联司法权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而前苏联的司法权模式,是基于列宁的司法权思想而建立起来的。

⑧在列宁的司法权思想中,司法权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力,不再是西方议会共和国中独立的权力,而是在人民所组成的共和国

⑧参见胡夏冰:《司法权:性质与构成的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中服务于人民的一项权力,被视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自己,获得自由和权利的工具。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在近十余年的司法改革中,我们对西方的司法权理论有所偏好,法律学者将西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理论和法律进行了不系统的引进和嫁接。这些在内容上经过改造,在本土文化中经过了变异的理论、法律试图改造中国现实时,其冲击力已大大减弱了,要么根本不适应中国国情,要么被改造得支离破碎。这些被引进的理论、法律,在操作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本土文化的因素,在其适用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是理所当然的。

三、分析:影响当代司法的文化因素

古代中国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司法文明,但这种文明并不是诞生于独立的司法制度,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一个附属物,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和伦理之下的行政文明,具体自己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不是一时形成的,也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始终在对当前的司法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

(一)清官情结。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生长于农耕生产方式的土壤之上,贯穿其中的是长达数千年的中央集权专治统治,及忠君奉上、安分守已的伦理纲常。这样一种法律文化是人权缺失的文化。⑨当时,审判权对老百姓而言,永远是代君命行事的、威不可测的东西。管子曾云:“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王符则用一个很好的比喻来说明问题:“夫法

⑨张品泽:《陪审制度与我国审判方式改革》,载《中央政法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第43页。

命者,人君之衔辔垂策也;而民者,君之舆马也。”⑩古代州县集司法、行政等各项职权于一身,行使“父母官”的角,而民众也在长年的肉体与思想上的双重专制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贱民”心态。百姓将司法公正与自身命运俱寄托在了“清官”身上。11这就是民间浓厚的“包青天”情结。这种“清官”意识依然深埋于大众之中。而且,“断案”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超常人智慧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理想公正。对西方的法律起源深有研究的日本学者野田良之曾经以“竞技型诉讼”来标示西方的法律传统,这种传统与古希腊的体育竞技的精神密切关联。希腊文中意为“竞技场”的“阿贡”,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诉讼。一方面诉讼双方都靠自已的能力来与对方竞技,他们很自然地认为,诉讼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审判者不介入这一竞技,他只是保证诉讼双方合乎规则的竞技过程的实现,并把竞技的结果公之于众,这就是法官的职责。12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后,理性取代上帝而占据优先地位,由此人和神的世界被认为是截然分开的,人世间的事情只有靠人自身的理性才能获得实现。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神、鬼是杂糅在一起的,存在“阴间”与“阳间”两界,这两界是相通的,在“阳间”得不到的公正,在“阴间”也要得到。成书于晚清的《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中有“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⑩梁治平:《梁治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11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2滋贺秀三:《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考察-——作为法源的习惯》,载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6—87页。

一段,故事原型讲的是汉代受到刘邦迫害的三位开国功臣韩信、彭越、陈希抱屈衔冤诉于天帝,天帝怜他们无辜被戮,令他们三个托生做三个豪杰出来。韩信去曹家托生做了曹操,彭越去孙家做了孙权,陈希去宗室做了刘备,这三个人分了刘家的天下。这个故事是用“托生”这个观念来实现阴阳两界的沟通的。在古代中国人的理念中,受了冤屈总会得到伸张的,即使在“阳间”得不到伸张,在理想中的“阴间”也要得到伸张。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上访老户不相信法律、证据,只相信所谓的“清官”,在上访路上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公正”,誓不罢休的原因。

(三)差序正义。在西方社会,相对于个体来说的正义,总是要依照他们在一个较大的团体中的位臵来界定的。做的正确就是为了一个相关群体(一个家庭、部落、全人类)获得幸福,不管是柏拉图所谈论的在一个集权国家中由劳动的功能分化而出现的公平,还是罗尔斯所认为的理性个体才是社会公平秩序的第一原则,正义理论本身就包含社会生活的目的性。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正”、“义”、“正义”和英语中的“justice"的意思是一致的,可以相互通用。在汉语中,“义”字的本义是与人的行为是否合一定的礼仪有关的,故《中庸》中有:“义者,宜也。”因而,古书中的“义”是指人的行为合“时”,就是“适宜”、“恰到好处”。差序正义是指对一个人的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依据的是对方与自己关系的远近以及能够给自已带来的好处或者便利的多少。简而言之,就是正义与否是要依据相互“交情”的多少

来厘定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之间的排序。正义观念可由每一个人所感受到的亲情而外推到社会上与自己相关的人。凡事均以“情”字来衡量,以“情分”的多少来判断他人与自已的关系的亲疏。“情”字是解决中国社会民间纠纷的杠杆。这就是古代社会的“乡绅”处理起纠纷来为什么得心应手的缘由,因为他们都是本地人,对人情事故比较了了解,在当地又有一定的威望,能够使众人信服。

四、思考:当代司法的合理路径

整体而言,法律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并且是自现代社会出现以来取代宗教的一种核心的文化表达,其借助文字、符号以及仪式等媒介来使一种法律文化得到多样性的表达。13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法律吸收了西方法律的基本理论。而在中国社会的本土文化中,又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逸出了西方法律的既定框架,异化出了一条以上层意识形态为主导,以基层多样性的法律实践为呼应的新的法律文化。

(一)由下而上。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很早就提出过有关中国社会的双轨制的结构模式,即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双轨道治理模式。他曾表述道:“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中国已有极长的历史。〃〃〃从表面上看,中国以往的政治只有自上而下一个方向,〃〃〃事实上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的政治也就成了最专制的方式。〃〃〃不论任何统治如果要加以维持,即使得不到人民积极

13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的拥护,也必须得到人民消极的容忍。换句话说,政治绝不能只在自上而下的单轨上运行。人民的意见是不论任何性质的政治所不能不加以考虑的,这是自下而上的轨道。一个健全的,能持久的政治必须是上通下达,来往自如的双轨形式。〃〃〃”14费孝通所说的“由下而上”的治理在古代社会是很发达的,通过宗族、家乡、根脉等文化观念的建构,并通过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乡绅或者精英们的组织,基层治理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这些精英分子的手中。现在,这样一条由下而上的通道显然不“畅通”了,传统的、能够凝聚在一起的公共象征正在衰落,发生了纠纷只能诉诸到法院。法院于是不堪重负,法官天天都在加班,却仍然有办不完的案子。年轻的法官选择了离开,年龄稍长一点的选择了提前退休。笔者建议是否从本乡本土、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村民中招收入协助法官工作的人员,作为法官与基层联系的纽带。

(二)社区治理。管理和治理是不同社会环境对社区提出的不同管理要求。治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根据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社区治理应当有如下内涵:主体多元,在社区这一空间里,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主体不限于政府,也不限于居民自治组织,它们可以包括政府(街道)、市场(企业)、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团体与志愿者)及政党(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党支部);责任共担,与主体多元化相对应,各种主体都可以为社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承担一定的

14费孝通:《费考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责任;关系平等,各个主体存在着权利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政府与其它主体间通过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平等管理社区事务;方式民主,街道改变以往单一的强制性的行政方式,主要引导和激励等方式指导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目前,我国各地社区管理模式有:上海、北京、沈阳、江汉、盐田、“莲花北”等模式。

(三)混合法。山东大学武树臣教授上个世纪末断言:21世纪中国法律实践的大趋势是“混合法”,“混合法是西方两大法系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向”。简而言之,混合法即为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的法。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基本原理是“遵循先例”。法院审理案件时,将判例作为审理和裁决的法律依据。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运用判例法审理案件。当时称为“事”,“事”是法律规范的重心。所谓“议事以制,不以刑辟”即选择以往的判例作为现时审判的依据,不预先制定成文法典。秦朝的“廷行事”就是法庭成例,汉朝的“决事比”就是判例,是正式的法律形式之一。”15成文法与判例法混合适用,可以优缺点互补,使法律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稳定性。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适用判例法,将会及时地化解、消弭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我国适用判例法有历史的土壤和现实的可行性。2010年,我国宣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崔迪:〈中国判例法之路〉,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期(下)。

法律体系形成。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是在我国使行判例法的有益尝试。

结语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法律是文化的一部分,法律与文化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作为文化的法律,必须与本土文化相符合,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当与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一致。背离了这一规律就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顺应这一规律,各种矛盾就会得到缓解和消弭。当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各民族又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想对中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笔者在这里仅谈一下个人粗浅的见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的是,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一直起色不大,成为了制约中国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十八大政府报告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战略,吹响了新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想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脉搏,首先需要对中国文化的现状加以了解,发扬长处,克服短处,才能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文化方面的需 求,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现一个文明,负责的大国形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不足,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性不足。 这一点在中国的影视业中尤为明显,遍观中国这几年比较有影响的几部大片,类似于《英雄》,《卧虎藏龙》,《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影片,总是摆脱不了宫廷片,历史片,武打片等范畴,尤其是《笑傲江湖》,《龙门客栈》等电影的一再翻拍,更是将这一问题反映的淋漓尽致。 不光是电影,连电视节目也是如此,春晚缺乏创新性的言论在这些年中被提了好多次,许多青年人反映春晚越看越没意思,固定的套路,不变的人物,较少的参与度,使得春晚的可观赏性越来越差,而与之相对应的山寨春晚却越来越红火。不得不令我们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二、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这是一直困扰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思想性是文化发展的软件,那么技术和设施就是硬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需要技术的支持,中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在以前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发明,正是由于他们使文化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而在近代,技术的落后,基础设施的短缺却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举个例子,现在人们看电影时十分热衷于3D电影,但是中国的3D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应用也并不广泛,当外国的电影以火爆的场景,绚丽的特技,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牢牢吸引住中国观众时,中国电影市场却无法及时挽回观众,长此以往,必将为外国的文化侵略创造条件,影响十分深远。

幼儿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以文化引领园所特色发展

幼儿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 ——以文化引领园所特色发展 办好一所幼儿园首先要对幼儿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幼儿园是什么地方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所。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决定着他们童年生活的质量,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我们办幼儿园就是在创造幼儿的生活,创造幼儿的童年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办幼儿园首先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幼儿园”;二是“我们怎样来办幼儿园”。第一个问题关系办园的方向,反映办园者的教育价值观;第二个问题关系办园的方法,反映办园者管理理念和专业能力。可见,办园思想不仅仅是管理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怎样的生活和教育。我们在办园的实践当中,一定要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幼儿园文化建设。 办什么样的幼儿园和园所的有效管理直接相关,为幼儿营造怎么样的生活和教育更加和园所的有效管理直接相关。一个好的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每一个园长在办园过程中的风格与特质都是不同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客观准确的认识她人和周围环境,并且才能确立适宜的管理思路与目标,才能契而不舍得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个棘手问题的解决,使我日益坚定了信念:要想办好一所幼儿园,“爱和发展”是关键要素,要坚持“以爱促发展”,坚信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良好的园风塑造人!也就是说,要在管理的最高层次——文化管理方面下功夫,以文化来凝聚人心,以凝聚人心来提高效率,将有效管理的基本要素融入到幼儿园文化之中,以幼儿园共同的价值观来引领全体干部向着有效管理的目标去努力,引领全体教职工向着有效工作、快乐工作的目标去努力。 针对幼儿园发展的特点及现状,致力于延续幼儿园传统,建设棉幼特有的“以爱促发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近年来韩流的席卷。自打美国电影进入我国境内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国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国产电影则受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进入程度较高,但明显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

第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4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制度以及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2﹒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3﹒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途径。 4﹒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文化和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来说,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

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的调查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的调查与思考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文化产业指的又是什么呢?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得以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上半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000万元,占GDP比重为1.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8000余人,约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2%,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24%左右。我市文化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完善。

“十五”时期以来,我市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陆续新建了音乐喷泉广场、体育场、博物馆、二卡红色旅游展馆、拓拔鲜卑历史生态陈列馆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作为全市30项重点工程之一的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占地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为展现我市文化和城市特色所建的满洲里市套娃广场,规划面积达54万平方米,主体广场6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是一个由三个侧面组成的巨型套娃雕塑,高达30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还有欧式旅游观光婚礼宫、现代歌舞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外观为哥特式建筑造型的欧式旅游观光婚礼宫将成为我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进一步体现我市新时期的文化特色。 2、我市文化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近年来,随着我市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文化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产业规模正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文化娱乐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00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KTV量贩22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8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67家,电子游戏37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2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2家。

传统文化引领-特色精彩纷呈

传统文化引领,特色精彩纷呈 嘉定区迎园小学特色工作总结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认真实施《迎园小学五年发展规划》,以中国传统养成教育应用于学校德 育为重点,注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科研创新;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 展”为办学宗旨,以“自信每一天”为精神动力,努力打造公信教育,构建和 谐校园。 一、传统文化引领,培育优良品质 在儿童养成教育中,我们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学生为目标,利用 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品 质。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涵 结合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融入以“仁、 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实施 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结合: 1.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2.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3.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孝敬父母师长相结合 4.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 5.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 (二)甄别传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为主要内容编写 了一套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有效落实实施。 (1)讲:以系列讲座形式,根据校本教材上内容开好主题班会。 (2)读:通过阅读校本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儿童启蒙教材,开 展读好书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 (3)写:通过校本教材学习辅导后,发动学生写心得、日记、周记、征文, 畅谈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会。 2009 年学校 特色工作汇 报

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

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最新 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精品

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当代中国 文化发展方向 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发展方向 在当代中国,深刻认识和认真梳理艺术学理论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深入阐释艺术学理论在当下需要迫切发挥其引领作用这一理论命题,非常必要。在当下,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后重新回头弥补文化建设的重要一课,由此,文化事业在硬件设施大建快上之后,也一定要重视和弥补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这重要一课。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以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艺术学理论要想取得“引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其关键点是必须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结合当代文化建设的大的现实背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难点是在现实实践中艺术学理论如何具体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突破点是必须结合现实对优秀文艺理论和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作用直接表现为对当代艺术创作方向与价值导向的“引领”。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理清艺术发展、运行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其引领作用的实现,在于着力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境界、审美追求以至价值观念“应该是什么”,引导艺术创作并在实践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并最终构建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艺术学理论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还要引领艺术创作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艺术作品本身思想品质、艺术品格和观赏品味的有机统一,力求创造出一条全民参与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光辉道路,建设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此外,还必须着力于先进文化理论、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机制、发展规律及其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核心作用;引领;艺术创作;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界,有一些关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讨论和科研成果。在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以王文章、于平、王列生、李心峰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中国传媒大学,以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大学,以彭吉象、王一川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东南大学,以凌继尧、王廷信、陶思炎、徐子方、谢建明、刘道广、姜耕玉、张燕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清华大学学院,以陈池瑜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以周星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高建平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艺术学院,以黄惇、刘伟冬、夏燕靖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美术学院,以曹意强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大学,以周宪、康尔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上海大学,以蓝凡、金丹元、林少雄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杭州师范大学,以李荣有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的发展策略 摘要: 文化反映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演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积累,认识的模式,交流的媒介和行为的规范。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宗教信仰、文物典章、风俗习惯、哲学美学等许多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 关键词:文化,民族精神,战略,中国特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的祖祖辈辈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文明的足迹,我们接受的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中国重视文化的发展,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对文化很是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被各个大国重视,并制定相关策略发张自己国家的软实力。 据我们所知,文化是人类后天的创造。文化反映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演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积累,认识的模式,交流的媒介和行为的规范。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宗教信仰、文物典章、风俗习惯、哲学美学等许多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 今天,文化的相当部分还直接表现为生产力,出现了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往往体现在它的影响上。即文化的发达程度和先进程度所产生的魅力,包括对本国和本民族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对它国它民族所产生的吸引力。文化越发达越先进,它作为软实力的影响就越大越广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不独表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上,还需要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强大。因而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发展文化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发展文化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求扬长避短,升优汰劣,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当今世界的总格局中实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练习题(含答案)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练习题(含答案) 9.1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一、选择题 1、当代中国先进化是社会主义化。判断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 A国家性质 B社会制度指导思想 D经济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4—5题。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民主集中制 3、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①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的不断提高②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物质基础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A③④ B①②①③ D②④ 4、胡锦涛强调,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化旗帜,在化观

念上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化建设上这段话主要强调()A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B要继承人类明中的优秀成果 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D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全盘西化 5、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化,要求把握化发展的方向,建设当代中国先进化。发展先进化的“三个面向“是 ①面向世界②面向未③面向现代化④面向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①②③ D①③④ 6、建设当代中国先进化,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B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 D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据此回答7—8题。 7、我们的化建设之所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向 2004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文化的存在形态有了广泛的共识。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叫自发的存在;一种是自觉的存在。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是有企业就有的,只要企业一经诞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就会形成经营思想、管理准则、与客户处理关系时的一些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企业的文化形态。而企业文化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同仁堂340多年发展到现在,不能说同仁堂80年代以后才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同的企业文化有自发、自觉之分,有优质、劣质之分,就是没有有无之分。如果你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有自发存在的一面,它的危害是什么呢?你就不会自觉地去审计你的企业文化,就不会科学地对现有的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炼新的文化。有些企业家,当他说本单位没有文化的时候,就说明他的文化是一种粗放的、自在的、自发状态,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去不去建设,你的文化都是存在的,而自觉去建设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企业发展和进步,自发存在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离心离德,造成组织上的分崩离析。有的单位注意到对不良文化的自觉改造,说明他感觉到了企业文化存在的必然性。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要建设它,它就向优秀

方面发展,它的性质和方向是可控的;你不去建设,它就可能造成企业的自发的、放任的和原始粗放的一种企业文化,它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去年以来,广大企业对这一点认识越来越清晰,并且行动起来,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自觉地抵制落后、野蛮和原始的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和制度改革结合得更加紧密。 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体制的变化必须要有文化的及时跟进,文化跟进以后,它能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先进的文化灵魂引导制度变革的方向,保证制度变革性质的科学性。再一方面它能够保证新制度条件下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文化对制度一个是引领,一个是保证,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文化决定了制度。对制度的作用我们必须说两句话:一句话是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有现代企业制度,否则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粗放的原始型管理,永远达不到国际现代化的标准,很难和国际接轨;再一句话是制度绝不是惟一的,而且也不能把它绝对化,那样会使我们走向极端。我想制度对现代企业的建设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有些制度不科学,而我们却迟迟改革不到位呢?改革了以后为什么我们的制度执行不到位呢?原因在于文化没有到位。制度与文化相结合,文化起着引领作用,文化是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一个人基本行为、文化素养的根本不是制度,制度永远是个“不完全和约”,它不可能全覆盖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比如现在从宏观上看,企业重组、制度改革,文化要跟进。改变制度的时候你不注重改变文化和文化的跟进,那么制度的改变可能给企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从微观世界来看,制度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对它的认识与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引起人们对经济以外诸如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文化全球化。诚然,经济全球化会加强各个地区文化的联系,对文化交流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民族特色,更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在文化上也是独立的,各民族应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只有样式不同,才能更丰富。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全球化越演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时,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文化。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说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易传》中提出“自强不息”,也称为“刚健”。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到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春秋初年,史伯提倡“和”,“以他平他为和”,意思就是,对于不同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的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而“和”即“和谐”。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和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的确包含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这些内容是为适应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我们不能够全盘照搬,不能够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注重分析,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例如在数学方面,虽然中西在数学方面各有特点和贡献,但尤其在几何学方面中国却不如希腊。三是西方文化的文化创新速度要比中国快。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张岱年先生运用哲学的方法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 “文化综合创新论”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主义的思想来对待文化问题。文化的综合创新,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基础上而努力有所创造。如今,我们的任务就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它包括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 科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民族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我们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该采取主动回应的策略,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同时传递我们由于进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的信息。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单就现阶段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来看,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近年来,国家也搞了一些对外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法国节等等。但这种“送去”的工作还不够。在“送去”的同时,“拿来”的工作也还要继续做。世界上各地区间在文化方面应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可以借鉴的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的内容,儒家追求“天下为公”,道家的“无为”都是民主的思想内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践,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对西方的民主文化进行借鉴,然后再逐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文化。 经济的全球化加强了各国家、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但绝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是综合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因此我们要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而它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样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备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尤其是民主与科学。建设新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了它,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学者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第一,新的文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第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第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合理需求;第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就是创造; ——传统存于现在,我们的传统就在于我们的现实;

高中政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理解: (1)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 (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分析 (1)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2)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莺要作用 (3)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明确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相关知识】: (1)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2)历史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 五、【方法点津】: (1)结合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2)举行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为主题的讨论会,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和危害,深入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体会其重要意义。 (4)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感悟其蓬勃生机和伟大力量。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以医院文化建设引领医院发展

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院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精神动力对医院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融合,不仅推动了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医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创造了无限生机和不竭动力。 一、医院文化的发展内涵。 从不同的角度看医院文化,其内涵各有侧重。医院是一个开放性单位,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公众性职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产生社会影响。因此,从社会的角度,医院文化就是医院口碑和形象;从员工的角度,医院文化就是个人地位、人际关系、工作态度、价值取向等;从病人的角度,医院文化就是医务工作者的言行举止、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团队协作以及诊疗活动的成本效益。我们要从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患关系、医院建设等各方面导入先进文化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医院文化的发展内涵,增强医院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医院快速蓬勃发展。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医院发展来讲,一个仅有规模没有内在精神的医院,不可能是一个现代化医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医院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营造现代医院文化氛围,以适应时代变革的步伐,已逐步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抓好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医院的和谐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精神的体现。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诸项内容中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医院职工的“精神支柱”,属于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优秀的医院精神能以其良好的医德、医技、医风和服务获得众多患者的信赖,在联系与服务中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更能增强医院的推动力。 (二)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价值观的体现。医院的价值观就是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从而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大多数医务人员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优秀的医院文化要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行风道德建设氛围,使医院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按照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医务人员的创业、敬业精神,从而易于对医院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品牌的体现。讲求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力求获得患者最大限度的满意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医院的精神,这就是医院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医院要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品牌,医院品牌是医院向病人提供高品质的技术和服务的一种保证,作为一个医院的无形资产,它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也能吸引到更多的患者,还能得到其他行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医院要脱颖而出,品牌经营尤为重要,它是医院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这就要求医院发展要以品牌为先,文化为魂,用文化的强大支撑力量、凝聚力量和厚实的底蕴赢得市场,赢得竞争,

中华礼仪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

中华礼仪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 一、和谐文化的三重意蕴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和谐文化”具有以下三重意蕴: 其一,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是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等。和谐文化包括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平和理性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身心一体的健全心态等基本内容,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主旨,和谐文化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其二,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它彰显了文化的“生态”维度,是一种多元统一、兼融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和谐文化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其三,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就文化与经济、政治、人的发展的内在关联性而言的,是指在经济与政治基础之上形成的,与经

济发展、政治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契合的,并能真正推进经济繁荣、政治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精神文化系统;和谐文化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愿景。 可见,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经历了战合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儿女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第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 民本思想确立于西周初年,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 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秦汉以后,“重民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