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管理学原理

主讲:刘兴倍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导

第五章管理过程与管理工作

管理过程

管理工作

重点: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

难点: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互动与效果

案例:《一家消费品公司中问题的确定》

《改组唐济面包公司》

《新广告公司的组织结构》

《强生公司的“信条”》

《商店现金被盗》

《西南航空公司的新闻》

《对于各种不同人的激励》

《爱德公司的用人之道》

《新产品的研制》

《创新擎起一片天——南通文峰大世界发展纪事》

《创新海尔》

一、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即管理人员根据管理理论,借助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作用的一系列活动。

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也是管理具体职能的运动过程。

(一)管理具体职能的内容

1、计划职能

含义:指对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

指对管理活动探索未来,制定行动方案。

内容:调查研究并预测外部环境

分析研究内部条件

决策管理目标和计划任务

编制管理计划并制定行动方案

实施计划管理(PDCA循环)

地位:首要职能;决策性职能;管理的关键一环。

2、组织职能

含义:指对实现管理目标的各种资源和人们在组织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配置。

为了有效的实现既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职能、职责、职权,协调相互关系,从而将组织内各种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为实施行动方案、提供组织保证。

内容:建立符合行动方案要求的组织机构。

根据组织机构和职位要求选配适应人员。

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形成信息沟通渠道。

作好实施组织任务的物质准备工作。

实施组织管理。

地位:实现计划任务的重要手段,执行性职能,管理工作的重点。

3、领导职能

含义:指处于领导职位的个人在组织内外向其他人施加影响。

领导是一种统治形式,其属下或多或少地愿意接受另一个人的指挥和控制。

是对一个组织起来的集体为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

是促使一位属下按照所要求的方式活动的过程。

即有效的影响(为了施加有效的影响,一位领导者需要对他或她的影响进行实地的了解。)

是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

内容:推动他人工作,实现既定目标(指挥)

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下属活动(协调)

组织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沟通)

建立激励机制,干涉行为变量(激励)

规制领导行为,控制他人活动(控制)

地位:组织职能的延伸,执行性职能,管理的重要条件。

4、控制职能

含义:是指为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对组织活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

对实施行动方案的过程加以监督和协调,及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保证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内容: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纠正计划执行的偏差。

调节各种要素和环节之间的关系。

实施控制管理。(有效控制、反馈信息)

地位:管理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能,保证性职能。

5、创新职能

含义:是指为求得新局面,对管理活动主体和客体确立新

目标、制定新措施、创造新财富的活动。

是一种赋于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行为。

内容:数理创新意识,改变思维方式。

确立创新目标,分析创新条件。

研究创新策略,健全创新机制。

评估创新成果,总结创新经验。

地位:重要职能、发展性职能。

五大职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的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相互往复,周而复始,首尾相接,又各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侧重面,要综合起来运用但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事物,应有所侧重。

(二)管理具体职能的运动

1、管理过程的特征

(1)周而复始的过程

(2)顺序有规律、内容不重复的过程

(3)一次循环包含着若干个前后继起的环节,各个环节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不同的职能。如下图: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编

制决策预测调研沟通授权选人健制激励示范指导沟通反馈纠偏协调督检评估

激励确定目标创新意识

组织

领导控

新创计

计划新创制控导

导组织划计新创制控

划织

组领

领导

2、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管理的五个具体职能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具体职能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而互相渗透的,形成一个管理链。如图:

计划组

目标

3、管理过程的实质

管理过程,实质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过程,又是不断完善生

产关系的过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是管理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发挥智慧、施展才能的

过程,从而是最富于创造性的过程;

(2)是一个获得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过程,又是处理人际关

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是管理过程与经济社会活动过程有机结合的过程;

(4)管理过程具有普遍性,即每个领域、每个部门、每个

环节都贯穿着各种管理职能,表现着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总而言之,管理的各个具体职能是统一于整个管理活动之中,而各职能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活动范围。

如下图:

社会经济组

织活动过程生产力决

定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合理组织生产力计划

组织

领导生产力

生产力

管理任务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具体职能

生产关系决

定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不断完善生产关系

4、认识管理过程的意义

(1)有助于组织及其各局部的各种管理过程完善化,形成事前有预见,事后有检查的传统,保证目标与效果的统一;

(2)有助于科学的安排管理工作的程序,把大量复杂性的管理工作程序化、作业化,使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有助于在管理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及时找到问题的结症,对症下药;

(4)有助于为培养管理人才以及管理人员的自觉与提高提供一条线索。

二、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是指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管理职能,所应做的具体业务。

(一)计划工作

1、计划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指工作或行动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分类:a、广度(层次):战略计划、作业计划

b、时间跨度: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c、具体程度: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

d、表现形式:宗旨计划、目标计划、战略计划

政策计划、规则计划、规程计划

规划计划、预算

特征:未来性和有效性;重要性和普遍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作用:给出方向;减少冲击;减少耗费;利于控制

内容:确定目标;制定任务;制定方案

2、计划工作的性质

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

3、计划工作的原则

目标和性质方面:对目标的贡献原则、目标原则、

计划的首要性原则、计划的效率性原则。内容结构方面:计划的前提条件原则、

计划的策略和政策的框架原则

组织过程方面:限制因素原则、许诺原则、投入原则、

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

计划过程的五个原则:

a、限制因素原则

含义: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要求:编制计划的人员必须全力找出影响计划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或战略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

b、许诺原则

含义:是指计划期限应当延伸到足够远,以便在此期限中能够实现当前的许诺。

要求:完成计划必须明确严格的期限要求;

必须合理地确定计划期限;

单项计划的许诺不能太多。

c、投入原则

含义:指合理的计划工作应当包括未来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为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在现在所作出的决策中投入的实现程度所必需的。

要求:要处理好必要投入与过量投入的关系和矛盾,做到合理投入,要有恰当的投入产出比。

d、灵活性原则

含义:是指在计划中加进灵活性会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险,但加进灵活性的成本应当用它所带来的好处放在一起来权衡。

要求:在制定计划时必须留有余地,几种方案或替补方案。

e、向导变化原则

含义:定期对所发生的事情和所期望发生的事情进行检查使事情朝着某一既定的目标发展。

要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计划进行检查和修订。

4、计划工作的步骤

(1)描述宗旨

管理者正确理解组织的宗旨(使命和目的);

让有关人员了解并接受组织的宗旨。

(2)评估状况

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要素论。

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发展程

度、发展方式。

(3)确定目标

说明组织基本的方针和要达到的目标,说明制定战略、

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的任务,找出工作重

点。

逐级规定各主要部门及其下属部门的目标。

(4)确定前提条件

对计划起关键性作用的,或具有策略意义的假设条件;

限于那些对计划的贯彻实施最有影响的假设条件作出假设。

(5)制定计划方案

告诉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做什么、何时做、由谁做、何处做、如何做等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合理方案。但不应过多。

(6)评价备选方案

确定评价标准和权数。

借助于运筹学、数学方法和电脑计算技术等评价。(7)挑选可行方案

确定首选方案;配以后备方案。

第五章《管理学原理》习题(附答案)

第五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C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 A.衡量什么 B.制定标准 C.如何衡量 D.A和C 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D )。 A 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 D.建立控制系统 4、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 A )。 A建立控制标准 B分析偏差原因 C采取矫正措施 D明确问题性质 5、"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A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6、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 D ) A进行预测B科学决策C分析判断D确定标准 7、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C ) A 维持现状 B 打破现状 C 激励现状 D 突破现状 8、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9、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 A)的系统: A 相对封闭 B 绝对封闭 C 相对开放 D 绝对开放 10、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1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C )。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协调 1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 D )项。 A.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C.适当的授权 D.部门的明确划分 1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D)。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C.作业控 制 D.现场控制 14.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 A)统一完成的。 A.控制中心B.最高决策层 C.中级管理 层 D.监督机构 1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这就是( B)。 A.分散控制B.分层控制C.集中控 制 D.内部控制 16.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A)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 1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B)。 A.目的 B.客体 C.媒体 D.主体 18.控制系统是指由(D )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C.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 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1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这就是控制的(B )。 A.随机性原则B.灵活性原则C.多变性原 则D.弹性原则

管理学原理 第六章

第六章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前提条件和预测 识记: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等内部因素。 2.预测 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它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测未知。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部署,预测是对未来事件的陈述,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环节。) 领会: 1.计划工作的内外部前提条件 计划工作的内外部前提条件是按范围来划分的。 外部前提包括:一般前提,包括经济、技术、政治、社会和伦理条件;产品市场,包括对产品和服务需求情况有影响作用的条件;要素市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供应。 内部前提包括:生产能力,即组织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和设备;组织所要实行的政策、规定。 2.预测的作用 (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限度; (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3.预测的步骤 (1)提出课题和任务; (2)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 (3)建立预测模型; (4)确定预测方法; (5)评定预测结果;

(6)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第二节决策的含义 识记:决策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换言之,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领会: 1.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管理就是决策) 2.正确决策的特征 (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4)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5)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应用:分析组织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决策的类型 识记: 1.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他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2.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处理这类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是一种例外问题;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过或很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 领会: 1.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B)。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B)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 3.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C),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三.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 2.政治环境 3.科学技术环境 4.经济环境 5.文化教育环境 6.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C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4、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B),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5、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 A.科研部门 B.学校 C.军队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习题说课材料

管理, 11e(罗宾斯/库尔特) 7章经理作为决策者 1) 决策过程由确定决策标准开始。 答: 假 页次: 179 主题: 决策过程 目的: 1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2) 决策标准定义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或相关的内容。 答案: 真 页次: 180 主题: 决策过程 目的: 1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3) 在决策过程中, 在将权重分配给决策标准之后, 决策者列出了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答案: 真 页次: 181 主题: 决策过程 目的: 1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4) 一旦确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决策过程中的下一步就是选择其中之一。答: 假 页次: 181 主题: 决策过程 目的: 1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5) 实施替代是指选择最佳选择的过程。 答: 假 页次: 182 主题: 决策过程 目的: 1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6) 决策是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一部分, 是管理的本质。 答案: 真 页次: 182 主题: 决策风格 Objective: 2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7) 理性决策的一个假设是决策者不知道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和后果。 答: 假 Page Ref: 183 主题: 决策风格 Objective: 2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8) 根据有限理性的概念, 管理者理性地做出决策, 但受到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 答案: 真 Page Ref: 183 主题: 决策风格 Objective: 2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9) 承诺升级现象是指尽管有证据表明它可能是错误的, 但对先前的决定作出了更大的承诺。 答案: 真 Page Ref: 184 主题: 决策风格 Objective: 2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10) 直觉决策是对理性决策的补充, 而不是有界的理性决策。 答: 假 Page Ref: 185 主题: 决策风格 Objective: 2 困难: 容易 分类: 概念性

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06【新版本】

第六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是管理的核心任务。 A.人员配置最优 B.实现组织目标 C.工作合理安排 D.提高工作效率 2、计划的()强调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能,不论是处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和哪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 A.目的性 B.首位性 C.普遍性 D.适应性 3、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计划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着的客观环境。这体现了计划的()。 A.目的性 B.首位性 C.普遍性 D.适应性 4、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指的是()。 A.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B.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 C.实现预期目标 D.编制计划要诀 5、()作为预测未来变化、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筹划 6、计划分为目标、战略、政策等的依据是()。 A.计划的表现形式 B.计划所涉及的范围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职能

7、()是为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计划。 A.宗旨 B.目标 C.战略 D.政策 8、()可以帮助组织各级管理者从资金和现金收支的角度,全面、细致地了解管理活动的规模、重点和预期成果。 A.目标 B.预算 C.决算 D.规划 9、一般来说,长期计划是指()年以上。 A.2 B.3 C.4 D.5 10、()是应用于整个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的较为长期的目标,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A.战术计划 B.战略计划 C.长期计划 D.中期计划 11、总计划的基础是()。 A.评价方案 B.选择方案 C.辅助计划 D.确定目标 1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A.灵活性原理 B.许诺原理 C.改变航道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13、在下列计划工作的原理中,被形象的称为“木桶原理”的是()。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管理学作业第五章 某企业决定生产一批产品。基建与机器设备投资等总固定成本为38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2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 1.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多少? 2.产量是多少时能实现60000元利润? 3.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是多少? 4.销售额为多少时可实现利润80000元? 1、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60000/(3-1.8) =50000 2、假设产量为Q,则Q*(3-1.8)-60000=60000 所以Q=120000/1.2 =100000 3、产量为10万件时,利润=100000*(3-1.8)-60000 =60000 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研,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研]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

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原因有:①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②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③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 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2.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论述题,中国媒大学2009年研] 先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做大量的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做信息收集);然后在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拟定各种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从可行性、合理性、满意度和可能后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最优方案,对其实践验证,并及时收集回馈信息。 3.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研] 一环境因素 (1)环境的稳定性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doc

第六章预测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种类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预见性。一个有成就的管理者不是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人,而是能预见变化,提前采取行动的人。124 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预测工作。预测是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这种估计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去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知。预测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桥梁。125 预测的作用⑴有助于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程度;⑵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外部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⑶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126 预测的步骤⑴提出预测课题和任务,⑵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⑶建立预测模型,⑷确定预测方法;⑸评定预测结果;⑹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126-127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征 决策为了达到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28 组织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有“应该达成的既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可利用的代替方案”,即决策需要由“目标”和“代替方案”这两方面的因素。 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⑴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 ⑵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正确决策的特征 ⑴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⑵决策要求以了解和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基础; ⑶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⑷决策要求对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⑸决策所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129-130 第三节决策的类型 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例行问题是指那些日常的、重复出现的管理问题。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新颖、性质不完全清楚、结构不甚分明、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130-131 决策的类型 ⑴按决策范围分类包括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⑵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包括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⑶按决策的依据分类包括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⑷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包括肯定型决策、非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⑸按决策的评价标准分,有最优标准、满意标准和合理标准之分。131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1.管理者组织重要的原因:复杂的,不确定的,混乱的时代;对工作的顺利完成至 关重要;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生产率和忠诚度。 2.管理能力对创造组织的价值观很重要。 3.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承担与协调和监管他人 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任务。(基层,中层,高层) 4.组织: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的目的 5.组织的三项特征:一个明确的目标;由人员组成;一种精细的结构。 6.管理: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7.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确的做事(不浪费资源),涉及 做事方法。 8.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做正确的事(高目标达成),涉 及结果。 9.效益: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强调决策。 10.管理四项只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1.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1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1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14.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他们按计划完成。 15.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周密的思考,实际的做法) 16.人际关系角色:人与人的关系,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17.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18.决策制定角色:需要做出决策或选择(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19.管理就是影响行为,有三种方式:对行为进行管理,对采取行动的人员,对推动人们采取行动的信息。 20.罗伯特·卡茨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1.技术技能: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基层重要) 22.人际技能:包括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都重要) 23.概念技能: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高层重要) 24.一些重要的管理技能:管理人力资本,激发员工的认同感,管理变革,对工作进行组织并且使之顺利完成,更好地把握工作中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内容,使用目标明确的人际关系网络,管理决策过程,管理战略和创新,管理物流和技术。 附加模块一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七)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七) 第七章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2、组织文化 3、组织结构 4、集权 5、分权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D、锥型结构更受欢迎 2、斯隆模型指的是()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3、在企业中,财务主管与财会人员之间的职权关系是() A、直线职权关系 B、参谋职权关系 C、既是直线职权关系又是参谋职权关系 D、都不是 4、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5、管理人员涉及组织的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各个管理部门和岗位,规定他的责任和权利。这些工作称为() A、职能分析 B、管理规范设计 C、组织结构设计 D、协调方式设计 6、上级把权力或职权委任给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组织过程是() A.、授权B、劳动分工

C、管理幅度 D、分散 7、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 B、矩阵制 C、事业部制 D、职能制 8、职能制的优点是() A、权力集中 B、命令统一 C、解决主管负责人对专业指挥的困难 D、决策迅速 9、对于规模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 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 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1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组织的精神 B、组织的价值观 C、组织哲学 D、组织行为准则 E、组织道德规范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包括() A、企业的生命周期 B、市场份额 C.技术D、环境 E、组织的规模 2、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A、实践性 B、独特性 C、可塑性 D、综合性 3、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有()。 A、结构比较简单 B、责任和职权明确 C、作决定较容易和迅速 D、减轻了上层主管人员负担 E、分工较细 4、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 A、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 B、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 C、会出现多头领导 D、部门之间活动不协调

管理学原理 郝云宏

管理学郝云宏 第一章管理基础 1.1管理的作用 1.2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 1.2.1管理的本质离不开对环境的关注和解读 1.2.2管理的本质不同于单纯管理工具的运用 1.2.3管理的本质直接表现为对组织使命的追求 管理的含义 1.3管理者的认知 1.3.1管理者的价值 1.3.2管理者的活动 1.3.3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承担着多样性的角色201 2.3 1.3.4管理者的分类 1.4管理者的职能2007 1.5管理者的技能2012 .1 2010 1.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 3.技术技能 第二章管理环境 2.1组织环境 2.1.1组织环境的定义 2.1.2组织环境的构成 1.宏观环境|总体环境 2.中观环境|行业环境 3.微观环境 2.1.3组织环境的特点及关系 1.组织环境的特点 2.组织内外环境间的关系 2.1.4外部环境分析 1.扫描 2.监测 3.预测 4.评估 2.1.5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分析维度 2.企业文化类型 3.企业文化结构 4.企业文化功能 2.2组织环境的新变化及组织的应对方式 2.2.1组织环境的新变化 1.全球经济一体化 2.知识经济 3.企业社会责任 4.信息技术浪潮

2.2.2 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举措 1.学习型组织2013 2.柔性组织 2.2.3 环境管理 1.环境与组织的关系 2.组织环境的定位 3.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4.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2.2.4 企业环境信息的搜集、加工和管理 第三章决策2007 保证正确决策的举措 3.1决策的概述 3.1.1决策的含义 1.决策的含义 2.决策的要素 3.评价决策有效性的标准 3.1.2 决策的特征 3.1.3决策的类型 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2012 4.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5.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3.2决策的过程及影响 3.2.1 决策过程 1.提出问题 2.确定目标 3.科学预测 4.拟定方案 5.方案评价 6.选定方案 7.检验决策 8.实施决策 3.2.2 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 2.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3.组织文化 4.以往决策 5.决策的时间紧迫性 3.3决策方法 3.3.1定型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德尔菲法 3.3.2 定量决策法 1.盈亏平衡法 2.决策树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四章目标设置 4.1企业的目标体系 4.1.1目标的含义与功能2012 1.目标的导向功能 2.目标的激励功能 3.目标的考核功能 4.目标的凝聚功能 4.1.2目标体系与分类 1.终极目标 2.中长期目标 3.短期目标 4.1.3 宗旨、使命与愿景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七)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七) 第七章 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2、组织文化 3、组织结构 4、集权 5、分权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 、管理层次复杂化 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 、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D 、锥型结构更受欢迎 2、 斯隆模型指的是( ) A 、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 直线职能制 D 、事业部制 3、 在企业中,财务主管与财会人员之间的职权关系是( A 、直线职权关系 B 、 参谋职权关系 C 、既是直线职权关系又是参谋职权关系 D 、都不是 4、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A 、越大 B 、 越小 C 、 不变 D 、不一定 5、 管理人员涉及组织的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各个管理部门和岗位,规定他的责任和权利。这 些工 作称为( ) 职能分析 B 、管理规范设计 C 、组织结构设计 D 、协调方式设计 6、 上级把权力或职权委任给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组织过程是 A. 、授权 B 、 劳动分工 C 、管理幅度 D 、分散 7、 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 A 、 直线制 B 、矩阵制 C 、事业部制 D 、职能制 8、 职能制的优点是() A 、权力集中 B 、命令统一 C 、解决主管负责人对专业指挥的困难 D 、决策迅速 9、 对于规模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 A 、职能制的组织结构 B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D 、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10、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 、组织的精神 B 、组织的价值观 C 、组织哲学 D 、组织行为准则 E 、组织道德规范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包括( ) A 、企业的生命周期 B 、市场份额 A 、 ()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组织

管理学原理 第七章组织 为了使人们能为实现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就必须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这就是组织管理职能的目的。 ——哈罗德·孔茨●第一节组织概述 ●第二节组织管理 ●第三节组织设计 学习本章后应能够 ●定义组织。 ●说明组织的要素与类型。 ●描述组织管理的内容。 ●解释平衡计分法的应用。 ●说明组织设计的原则。 ●描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变量。 ●区分并解释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区分组织权力。 ●描述组织权力的设计与安排。 ●明确职务说明书的内容。 第一节组织概述 ●案例:刘备携民渡江 ●刘备在樊城的时候,曹操分兵八路来攻打,刘备自知抵档不住,便想逃跑,但又不忍心丢下百姓。当时因刘备爱民如子,百姓都要跟着他。于是刘备只好带领百姓一同向襄阳撤退。同行军民10余万人,大小车辆数千,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扶老

携幼,拖儿带女,浩浩荡荡,熙熙攘攘,每天才走10来里路。渡江时更是乱乱纷纷,你推我搡,两岸哭声不绝。很快,曹兵就追了上来,刘备险些送了性命。 摩西携民逃荒 ●《圣经》里说,摩洛哥大旱,居民们为了活命,就跟着一个叫摩西的人去欧洲逃荒。一路上也是扶老携幼、将男带女、乱乱纷纷、熙熙攘攘,每天只走10来里路。人们大小事情都找摩西解决,搞得摩西狼狈不堪。他听从老丈人的主意,每10个人选一个能干的当“小头儿”,“小头儿”们再选精明的当“大头儿”,“大头儿”们再选更精明的人当“更大的头儿”,这些更大的头儿则由摩西指挥。居民有事,逐级处理或上报;摩西有令,逐级下达和执行。这样一来,居民们就成了有秩序的队伍,行进速度加快了,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 ●启示:这两则故事说明,刘备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形成组织,而摩西的成功是因为形成了组织。所谓组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能产生有效的分工合作关系的结构。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职能, 一、组织的涵义 ●(一)组织的词语释义 ●中文中,组织最初指用丝麻制成各种布帛。组最早见于《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组之,良马五之?±。织是制作布帛的总称。?°耕而食,织而衣?±。 ●英文中,组织( Organization)是从器官(Organ)引申而来的,有各种器官所形成整体的含义。组织是?°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有系统地安排?±(《牛津大词典》)。 ●巴纳德认为,由于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社会的限制,人们为了达到个人的和共同的目标,就必须合作,于是形成群体,即组织。 ●哈佛企管百科全书认为:虽然难以给组织是什么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答复,但毫无疑问组织起源于个人无法使自己的欲望需要得到满足的客观需要。故将组织定义为:力求达成某种共同的目标,经由人员的分工和功能的分化,并利用不同的权力与职责而合理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二)组织的一般含义 ●组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由若干因素构成的有序的结构系统(名

管理学原理第6章 题库

管理学基础,第八版,(罗宾斯等) 第六章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是管理者改变或开发组织结构的过程。 答案:正确 解释:根据定义,组织设计要求一个管理者通过某种途径来开发或改变一个组织的结构。 难度:2 参考页:132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2)组织结构有四个基本要素。 答案:错误 解释:共有六个要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划分、职权与职责、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规范化 难度:1 参考页:132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3)由法约尔和韦伯提出的有关组织设计的早期观点现在大部分已经过时了。 答案:错误 解释:令人惊奇的是,法约尔与韦伯有关组织设计的许多观点今天仍然有效。 难度:2 参考页:132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总结历史上和当前的主要管理方法 4)20世纪早些时候,当工作专门化最初展开实施时,员工的工作效率开始提高。 答案:正确 解释:最初,管理者发现专业化导致了效率的大幅提高;然而,当工作变得过度专业化时,员工士气和激励下降,消除了许多由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 难度:2 参考页:133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5)今天,大部分管理者将工作专门化看做是一种持续提高效率的源泉。 答案:错误 解释:没有使员工失去热情的专业化往往成效最好;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工作可能造成收益递减。 难度:2 参考页:133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6)工作专门化的益处在于它往往带来高员工激励和高效率。 答案:错误 解释:情况正好相反——过多的工作专门化导致低激励和低效率。 难度:2 参考页:133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7)部门划分是指工作是如何分组的。 答案:正确 解释:部门划分被定义为将工作依据功能、产品或其他标准进行分组。 难度:1 参考页:134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8)参谋职权是可以指导任何不具备组织中更高阶职位的员工的工作的能力。 答案:错误 解释:参谋职权仅覆盖辅助人员,而不是普通员工;因此,一个薪酬经理仅拥有对其薪酬下属人员的权力,而不包括组织的其他员工。 难度:2 参考页:136 目标内容:6.1 学习目标:讨论影响组织结构决策的因素 9)依据主要的产品领域来为工作分组被称为按顾客划分部门。 答案:错误 解释:依据产品领域为工作分组被称为按产品划分部门,而不是按顾客划分部门。 难度:2 参考页:134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六章预测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种类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预见性。一个有成就的管理者不是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人,而是能预见变化,提前采取行动的人。124 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预测工作。预测是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这种估计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去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知。预测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桥梁。125 预测的作用⑴有助于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程度;⑵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外部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⑶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126

预测的步骤⑴提出预测课题和任务,⑵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⑶建立预测模型,⑷确定预测方法;⑸评定预测结果;⑹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126-127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征 决策为了达到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28 组织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有“应该达成的既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可利用的代替方案”,即决策需要由“目标”和“代替方案”这两方面的因素。 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⑴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 ⑵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正确决策的特征 ⑴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⑵决策要求以了解和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基础; ⑶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⑷决策要求对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⑸决策所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129-130 第三节决策的类型 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例行问题是指那些日常的、重复出现的管理问题。

2019年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复习(五)(含答案)(1)

3 4 5 2 3 2019 年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复习(五) 第五章 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目标的含义 1 、含义 :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特点 : SMART 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 specific;可以度量 mwasurable;可以实现 achievable;目标之间互相关联 relevant;时间限定 timebond 。3、性质:具有突破性和控制性;纵向性;网络化;多样性;实践性;可考核性。 4、作用:①、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②、激励作;③、凝聚作用;④、时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标准。 第二节 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由来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于美国。 2、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 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①、建设一套完整的目标 体系;②、组织实施;③、检查和评价。 、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②、强调 “自我控制”。③、促使下放权力。④、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局限性①、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 方法宣传不够。②没有把指导方针想一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③目标难以确定。④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⑤不灵活性危险。 第三节 战略分析 战略的重要性:由于外部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使得组织必须注重战略核战略管理。 核心能力 指企业的竞 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在 1、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 系统的技能。2、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3、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4、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5、 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6、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7、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8、整合各种 技术创新产品的技能。五种竞争能力的分析:指对企业间竞争;供应商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潜在替代 产品的开发;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能力分析。价值链模型是波特提出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 助活动,是关于企业内部分析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 战略设计与选择 一、战略设计与展开 包括使命、目标、战略、政策、项目、预算、程序、规则。 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 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应当有一个使命,表明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承当的责任。 战略是为了回 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 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文明规定。 二、战略选择 包括各种总体战略和三种竞争战略。在竞争战略方面,波特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即:1、总成 本领先,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领先地位。 、差异化战略,指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建立起差别 竞争优势,形成行业堡垒,用差别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别化而增加的成本。、集中化战略是 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一体化战略:建立企业供、产、销为一体的总体规模,以谋 求对某一行业加强控制,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特殊的产品的一种 战略。多元化战略使企业进入不同的行业领域,提供出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以谋求百川归海获取更多不同行业 领域收益的一种生产经营战略。其他总体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合资经营、清算、收缩、 剥离等,为企业谋求增加竞争力获取更多权益的战略。 应用:分析组织战略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答:战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使命队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 向的总体谋划。要明确重示战略的重要性在于外部化境的根本变化,使得组织必须注重战略核战略管理。他总 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或劣势以及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定,即:制定战略。制定战略要有创新精神,依 据一定的原则、程序等才能制定出一个满意的战略设计方案制定战略的核心要正确地提出问题和回应问题,必 须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其主要的

管理学原理第7-8章测试题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提高集体活动效果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是( ) A.组织工作 B.人员配备工作 C.领导工作 D.控制工作 2.将组织的输入变为输出的转化过程指的是() A.组织规模 B.组织战略 C.技术 D.组织的生命周期 3.在两个端点的场合(单件小批,连续流程性生产),组织结构常常是趋向有机式的,而中间区域(大批量集中生产技术)非常趋近于() A.无机式结构 B.全能型机构 C.机械式结构 D.器皿性结构 4.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研究发现,稳定的环境对应的组织结构多为(),而不稳定环境下对应有机式结构。 A.有机式的 B.机械式的 C.有机式与机械式的结合 D.自由组合式的 5.宏达公司经过慎重研究、论证和专家咨询,确立了当前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会影响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 A.宏达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调整 B.宏达公司地址的迁移 C.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公司竞争战略的根本变化 D.竞争者的策略调整 6.如采用的是(),组织结构可能就会表现得较为集权,管理宽度也会较宽。 A.动态战略 B.非稳定战略 C.静态战略 D.稳定战略 7.采用防守型战略的企业,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宽 B.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窄 C.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宽 D.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窄 8.集权的致命弱点是() A.稳定性差,适应性弱 B.弹性差,适应性弱 C.稳定性差,平衡性弱 D.弹性差,平衡性弱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组织工作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组织工作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B.组织工作是静态的 C.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D.组织具有主导性作用 E.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2.各种类型的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为() A.多件和大批生产技术 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 C.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 D.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E.非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3.组织的战略所划分的层次包括() A.分散战略 B.单位层战略 C.事业层战略 D.职能层战略 E.整体战略 4.分工协作原理中,组织结构职权类型包括()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权 D.范围职权 E.行使职权 三、名词解释题 1.组织结构 2.责权一致原理 四、简答题 1.简述组织工作的内容。 2.简述组织工作的原理。

程国平《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章)后习题详细分析解答(第六章 组织的基础——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

第三篇组织 第六章组织的基础 6.1 复习笔记 一、组织的任务与原则 1.组织及其特征 (1)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为了共同目标,内部成员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 (2)组织的本质特征 ①共同目标。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它是组织内成员的协同意愿的必要前提。只有组织的目标被组织成员所接受,才会导致协作活动。对每一个组织成员来说,组织的共同目标是外在的、非个人的、客观的目标。共同目标的实现,要靠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组织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组织的共同目标也必须相应地改变。 ②相关的结构。即组织内成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组织内的相关结构要被组织成员明确了解,每一个成员要有一个信息联系的明确的正式渠道,以保证信息快速、准确、不中断地流通。 ③内部规范。指所有成员都要遵循,且区别于其他组织的规范。 2.组织工作的任务 (1)组织工作的任务

①明确完成目标所需的活动并加以分类; ②对为实现目标必要的活动进行分组; ③把各个组分派给有必要权力的管理者来领导(授权); ④对组织结构中的横向方面以及纵向方面制定关于协调的规定; ⑤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和组织战略的发展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2)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①确定组织的目标; ②制定支助性的目标、政策和计划; ③明确为完成上述目标、政策和计划所必需的活动并加以分门别类; ④根据现有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环境来决定使用人力和物力的最佳方法,把上述活动分成各个组; ⑤给各个组的领导人授予要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权力; ⑥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流程,横向地、纵向地把各个组织联系在一起。 3.组织设计的原则 一个组织在进行设计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至上原则 组织结构只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组织机构只是落实组织机能或职能的器官或工具。所以,一个组织在进行组织设计工作时,无论是决定选取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需要。 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和开展的战略目标、核心职能,往往对组织结构形式与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组织特定目标和职能的关注应该贯穿到组织设计和变革工作的全过程。 (2)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学原理 第五章 目标与战略

管理学原理 第五章目标与战略 名词解释: 1、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 2、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简言之: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3、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别化,建立起差别竞争优势,以形成对“入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别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别化而增加的成本。 4、集中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产品。其基本思想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超过那些有较宽业务范围的竞争对手。 5、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6、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7、一般外部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8、规则: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目标的SMART特性?P100 答:①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Specific);②可以度量或测量(Measurable); ③可以实现(Achievable);④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⑤时间限定(Timebond) 2、简述目标的性质?P100-104 答:①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②目标的纵向性③目标的网络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