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各门专业课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各门专业课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各门专业课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各门专业课重点总结

公卫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学基础)

1、鱼经-25℃速冻,并贮存于-15℃至-20℃冷库中,保藏期可达6个月以上,-1℃环境保存期为5-14天。鱼的盐腌保藏,食盐用量应不低于15%。

2、诱发油脂酸败的因素是:①生物性:动植物残渣和微生物的酶类所引起的水解过程;②化学性:即在空气、日光和水的作用下,发生水解过程和自身氧化。(此种变化占主要地位)-其理化性质改变包括:酸价升高、过氧化物值升高,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3、防止油脂酸败的主要措施:保证油脂纯度;控制油脂水分含量<0.2%;低温;密封、避光;可加入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和没食子酸丙酯。

4、污染谷类的主要真菌是:曲霉。(其次是:青霉、毛霉、根霉、镰刀霉)

5、防止粮谷发热霉变生虫,应将贮存粮谷的水分含量控制在12%~14%。

6、消毒牛奶的脂肪含量应不低于3.0%。(比重为1.028~1.032)

7、消毒牛奶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30,000。奶中的致病菌主要是指: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

8、鱼中汞的含量不得超过0.3mg/kg。

9、蒸馏酒中的氢氰酸来源于:木薯、果核。(木薯、果核中含氰苷,在发酵中形成氢氰酸,可采用木薯粉碎堆积法去除)

10、引起罐头“生物性胖听”的原因是:灭菌不彻底。

11、杂醇油是一种有害物质,存在于蒸馏酒。(杂醇油主要成分为丁醇、异戊醇-等高级醇类,在蒸馏过程中去除酒头酒尾可有效去除酒中杂醇油)

12、蒸馏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甲醇、杂醇油、醛类(甲醛-其毒性比甲醇大30倍)、氢氰酸、铅、锰。

证》;原料卫生;销售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3、食品卫生标准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法律依据。

4、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执行监督任务时,判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依据是:食品卫生标准。

公卫社会医学重点笔记

社会医学(绪论)

1、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为: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社区全体居民。

5、社会卫生策略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政策。

6、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卫生状态;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卫生服务状态;制定疾病治疗计划。(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

3、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4、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从)治疗→预防;技术→社会;院内→院外;生理→心理(服务)

6、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正确的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大类:生物、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如:心脑血管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意外死亡以环境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

8、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表现在:能过具有良好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9、心理健康包括三个方面: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10、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扮演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遵守社会规范。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提高。(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环境可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它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2、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起作用。

3、社会环境又称为:非物质环境。

4、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以下途径:社会制度决定分配制度、社会制度决定卫生政策、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行为。

5、智能文化影响人群生活环境、人群劳动条件;规范文化支配人群行为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6、高危家庭:单亲家庭;吸毒、酗酒者家庭;精神病患者、残疾者、长期重病

者家庭;受社会歧视家庭;功能失调频于崩溃者家庭。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逻辑步骤是:选题与假设→制定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解释结果。

2、调查方案设计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等。

3、技术路线是:对研究方案做出的统筹安排。

4、非概率抽样指: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

5、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6、问卷的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7、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区别在于:适用范围。

8、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基础,但信度高并不能保证效度就一定好。(信度-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其评价的是偏倚问题)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区卫生策略)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意义是:明确已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社会卫生问题;确定卫生工作重点;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对策和措施。

2、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卫生政策指标;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资源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行为指标;卫生资源指标;人群健康状况指标。)

3、健康状况评价是:分析人群健康水平及发展变化;发现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4、人群健康状况指标包括:人口统计指标、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

5、常用的人口数量指标有:时点人口数、时期人口数、人口密度。)

6、人口性比例是指: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或1时,男性人口数。(分数表达式:男上女下)

7、老年负担系数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年龄构成指标。

8、反映人口更替的指标有:净再出生率、粗再出生率。

9、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10、生命素质指数是由三个指标通过指数计算综合得到的,三个指标,即: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

11、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合理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途径。

12、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

13、初级卫生保健的8项要素:健康教育;增进必要的营养,充足的安全饮用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药物供应;基本的环境卫生;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

14、我国主要的卫生问题:防病治病形式严峻;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卫生事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卫生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强。

15、中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性服务;⑤可及性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是指:①社区健康教育(是灵魂);②社区预防;③社区康复;

④社区医疗;⑤慢性病防治与管理;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有:进行社区基线调查(社区人群的特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确定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社区卫生资源);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疾病和死亡原因登记报告制度;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干预等。

4、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计划、人员培训、开展服务、评价服务。

5、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包括:投入、产出和实施过程。

公卫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重点笔记

2~3周后。

15、氯乙烯(清釜工)感到手指麻木、疼痛、发白等,可诊断为:肢端溶骨症。

氯乙烯中毒:初期表现为雷诺综合症;末期为末梢神经炎(特有)。

16、印染工的职业性损害因素主要为-苯胺。苯胺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美蓝(小剂量1~2mg/kg)。检查重点是:高铁血红蛋白含量。

17、硝酸浸洗金属部件,可产生二氧化氮(刺激性气体)。

18、刺激性气体的主要危害是肺水肿,临床上一旦出现肺水肿,病情急,变化快。因此,积极防治肺水肿是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

19、油漆工的职业性损害因素主要为-苯。化验检查重点项目为:WBC、RBC、Hb 和PLT。

20、汞可抑制含巯基的酶;氰化物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21、苯-全血减少(急、慢性);铅-外周神经炎(慢性);汞-意向性震颤。

22、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为主的是:铅;

由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是:TNT(苯的氨基和硝基)

23、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游离单体的种类和数量。其对呼吸道损伤主要是:聚合性粉尘。

24、急性中毒导致肺水肿的毒物是:光气、二氧化氮、氯气(刺激性气体)。

25、β-萘胺和联苯胺可致:膀胱癌;苯胺可致: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三硝甲苯可致:晶体损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尘肺按病因分类可分为5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

2、防尘措施: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革:改革工艺和革新生产设备;水:湿式作业;密:密闭尘源;风:通风除尘;护:个人防护;管:建立各项制度,维护管理;教:宣传教育;查: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测尘和健康检查。

3、生产性粉尘主要属于:混合性粉尘。

4、脱尘工作1年后(>1年)发生的矽肺,方可称为晚发型矽肺。其有关发病条件为:接触的粉尘浓度较高;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接触粉尘年限较短;脱尘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接尘工作1-2年发生的矽肺,称为速发型矽肺。

5、肺内石棉小体的存在与否,与纤维化程度无密切关系,但与石棉纤维的沉积量有关,在石棉肺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接触石棉的指标。但不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

6、石棉肺诊断依据为:症状与体征的特点;X线胸片变化与胸膜改变;肺功能明显降低;职业史。

7、二氧化硅含量是矽肺发病直接相关的因素之一;矽肺发病有关因素中,游离SiO2的含量最为重要。

8、观察典型矽肺的X线胸片时,不必注意的是:肺纹理在各肺区的分布。(应注意:阴影直径及宽度的大小、阴影的形态规则与否、阴影的数量及密集度、胸膜、肋膈角的改变及肺气肿情况)

9、能引起粉尘沉着症的粉尘是:锡、铁、钡等粉尘。

能引起炭尘肺的粉尘是: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

能引起中毒作用的粉尘是:铅、锰、砷等粉尘。

(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6、不良生殖结局: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

7、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死胎、妊娠并发症,死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子代发育异常。

(农村劳动卫生)

1、农民肺:干草小多芽孢菌、普通嗜热放线菌的孢子,随同饲料粉尘吸入体内引起。

2、预防农民急性和慢性骨关节损伤的主要措施是:改进农民劳动方式,实现机械化。

3、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烟碱样症状。

4、关于窖内有害气体:窖内的薯和蔬菜不断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在无氧或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腐败分解,放出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可致“电击样”死亡。

5、人畜共患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炭疽、布氏杆菌、沙门菌、破伤风、狂犬病等。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能力的确定和评价。(鉴于工矿企业种存在着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病,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作为今后能否继续从事该项劳动的评价。)进行合理的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是:准确无误的职业病诊断。

2、制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保证工人健康;执行者在经济上能负担得起;现有的技术水平能达到。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属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4、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

5、我国现行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用最广的是:最高容许浓度

6、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者健康的关系,应作定期健康检查。

7、对某工厂职工健康或职业损害状况等的调查,属:横断面调查(现况调查)。对某工厂职工肺癌发病与其接触有害因素关系的调查,属:病例-对照调查(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

对某化工厂职工接触有害因素与职工可能发生的损害的关系,属:队列调查(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

8、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为:短时间接触限值。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为:最高容许浓度。

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阈限值: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公卫流行病学重点笔记流行病学(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

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

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此可判断此爆发属于:同源性传播。

4、从疾病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称为:暴露日期。

5、进行现况调查研究时,调查时间通常确定在:短时期内或某个时点。通过调查通常可以获得:患病率。现况调查即横断面调查。

6、普查的目的:早期发现病例;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了解疾病的分布;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普查适用于:发病率高或诊断手段简易,预后良好的疾病。

7、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含量取决于两个方面:⑴预期的患病率或阳性率;⑵容许误差。

8、描述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选择性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测量偏倚;

4、联系强度分析指标

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比值,说明是的多少倍。

特异危险度(AR)也称归因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减去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余数,说明完全由暴露因素引发的危险度。

特异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组人群中由于暴露某种因素引起的发病或死亡率占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AR%=(Ie-Io)/ Ie ×100%

人群特异危险度(PAR):指人群中由于暴露某种因素所引起的发病或死亡率PAR=全人群某病发病或死亡率It-Io- v

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指人群中由某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或死亡率占的It百分比

PAR%=(It-Io)/ It ×100%

5、在队列研究中,计算样本量的大小取决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6、双向性队列研究的特点:在回顾性(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

7、队列研究的主要用途是: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8、累计发病率与发病密度的主要区别是:累计发病率用于稳定人群,发病密度用于不稳定人群。

9、RR具有病因学上的意义,AR更具有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10、在队列研究中,提高调查诊断技术,同等的对待每个研究对象,做好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信息偏倚。而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主要是为了减少:混杂偏倚。

11、失访偏倚的大小取决于:失访率的大小与失访者的特征,以及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失访的差异。

12、在队列研究中,见不到:存活病例偏倚。

13、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系统误差。

14、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15、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存活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等。

16、信息偏倚包括: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等。

17、标化死亡比是根据观察死亡数除以一般人群的年龄、性别专率所计算出来的

预期死亡数得到的。若该标化死亡率小于1,则说明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还不如被标化人群。

18、用甲人群做标准,对乙人群进行标化,标准化死亡比的计算公式是:乙人群实际死亡数/甲人群死亡专率×乙人群的观察人数

19、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存活病例偏倚。

20、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易发生:失访偏倚。

21、通过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无应答偏倚。

22、病例对照研究中,在调查既往的暴露史时,易发生:回忆偏倚。

(实验流行病学)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指: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试验组的人群,对照组不给予或仅给予安慰剂,然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实施随机试验,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人群预防试验)、社区试验。

4、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人口比较稳定,并且有足够数量的人群;选择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过该病流行的地区;选择当地领导重视,群众乐于接受(依从性好,可从中受益)的人群。

5、实验研究中估计样本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4个方面的因素:①发病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②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数值差异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第一类错误)越小和把握度1-β(β为第二类错误)越大,所需标本量越大;④单侧检验所需的样本量小。

6、试验设计原则:①确定实验现场;②确定实验样本量;③实验分组;④设立严格的对照;⑤定量指标;⑥明确实验期限;⑦及时整理资料和鉴定效果。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效果评价及分析指标有: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效果指数、抗体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等。

8、衡量某种干预措施对人群某疾病的预防作用可用:特异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9、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是: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10、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指: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11、“双盲法”是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12、使用双盲法以尽可能减少:信息偏倚。使用盲法的目的是:减少偏倚。

13、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100%

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疾病监测)

1、被动监测:传染病报告登记工作属于被动监测范畴,即下级单位按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

2、疾病监测的种类包括部分传染病和部分非传染病。

3、WHO将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列为国际监测传染病。我国根据自己的情况又添加了登革热。

4、1989年问世的我国第一步《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5、疾病预测的方法属于:理论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防治)

1、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构成传染病“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是:病原体、机体。

2、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3、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4、传染期的意义在于:确定病人的隔离时间。

5、病原携带者是指:无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6、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的大小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和卫生习惯;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社会活动范围;携带者是否是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持续时间。(与携带的疾病种类关系不大)加红为主要取决意义

7、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

8、慢性病原携带者:指恢复期携带病原至少超过3个月。

9、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10、外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某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所需的这段时间。

11、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被称为:宿主。

12、病原体导致疾病严重程度的能力被称为:毒力。

13、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致病力。

14、病原体在易感者体内生长繁殖并引起感染的能力被称为:传染力。

15、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脊髓灰质炎、乙脑。

16、传播因素是:外环境中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因素,如一些物体,水、空气、食物等。

17、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即病原体更换宿主时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8、Z型传播是指:垂直传播和平行传播交叉的现象。

19、鼠类作为传染源可以引起:流行性出血热。

20、医源性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手直接传播。

21、很多呼吸道疾病存在周期性流行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易感者积累。

22、免疫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因素。

23、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24、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25、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①传染源被移走(病人已经被移走、住院治疗或死亡);②传染源消除了排菌状态(治愈);③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对病家实施了终末消毒、对疫源地实施了终末消毒);④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

26、某病的流行是指:某病的发生明显超过历年该病的水平。

627、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在人群中发生、蔓延和终止的过程。表现为群体现象。

28、流行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所构成的。

29、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30、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31、在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诸环节中,受社会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传播途径。

32、发现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在6小时内,在农村应在12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

33、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在12小时内,在农村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

34、在丙类传染病的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

35、发现传染病时,按规定应首先做出传染病报告。

36、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37、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依据是:该病的潜伏期。

38、当传染病爆发时,对易感者应采取的措施是: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39、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改善卫生条件、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消毒、杀虫、灭鼠)

1、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无毒。

2、抗凝血灭鼠剂导致人畜中毒时,有效的解毒剂为:维生素K1。

(预防接种)

1、接种疫苗可产生:人工自动免疫。它是免疫预防接种的主要方式,也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主要措施。,

2、抗体→被动;抗原→自动。

3、母亲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为自然被动免疫。

4、感染可产生自然自动免疫。

5、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计划免疫,应急接种、重点免疫。

6、冷链: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处于适当的低温条件下,需要配备多环节式贮存、运送设备的一系列保冷系统。

7、我国当前预防流脑较理想的菌苗是:提纯A群和C群多种糖体菌苗。

8、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保护率、效果指数。

9、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

10、评价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是:有效率、治愈率。

11、198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普及儿童免疫列入扩大免疫规划的目的。

12、疫苗安全性、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是计划免疫接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3、灭活疫苗:预防霍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类毒素:预防破伤风;(为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和类毒素:预防白喉;丙种球蛋白: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1、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一般以“预防接种”为主。

2、A型流感病毒既存在于人又存在于动物中。

3、流感病毒抗原结构变异:A型抗原变异最强,B型次之,C型趋于稳定。A>B >C

预防医学笔记整理

绪论 一、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目标的学科。 2、预防医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以群体为主,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突出预防为主观念,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以人群健康的关系;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临床实践中,强调疾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重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医学模式: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和方法及行为方式。(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预防的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临床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4、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 5、三级预防策略与措施的主要内容(重点)答案见书第七页表格 6、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流行比较严重; 妇幼保健工作比较薄弱; 农村卫生发展依然滞后; 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1、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等。原生环境存在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例如清洁的水、空气等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但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因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次生环境: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徙和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如耕地、种植园等。 2、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地理地质原因,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植物、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性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之间的比例,始终保

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重点及汇总

目录 预防医学 (1) 绪论 (1) 医学统计学方法 (4)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14) 临床预防服务 (30) 社区公共卫生 (45)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61) 预防医学 绪论 考试大纲 (1)预防医学的概述:定义、内容、特点、意义 (2)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决定因素生态学模型 (3)三级预防策略: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 (一)预防医学概念 1.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这是一个“健康生态模型”,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 2.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包括卫生系统功能、卫生决策和资源配置、筹集资金和健康措施评价等),以及在临床医学中运用三级预防措施。要求所有医生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会如何了解健康和疾病问题在人群的分布情况,分析物质与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找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制定防制对策;并通过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达到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预防疾病、防制伤残和早逝的目的。 3.特点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①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②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③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教学文案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 08口腔 jojo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 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WHO 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 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之和 b.龋面均=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受检人数患龋病人数×100%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 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受检人数 发生新龋的人数×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 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环境卫生(绪论、第一—二章、第六章)考点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2、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懂得区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认真看课本举的例子)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 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第一级预防: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第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保护健康第三级预防:防止病残及康复,提高生存率,恢复健康3、环境因素的种类 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社会因素。 4、环境污染源的种类? 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性污染、其他污染 5、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 6、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种类? 急性危害作用、慢性危害作用:非特异性危害作用、慢性疾患、持续性积蓄危害 7、环境污染的特殊危害? 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发作用、免疫毒性作用 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征? 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 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影响因素(污染物因素、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机体因素)?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以及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过程均具影响,它决定其对健康危害的程度、性质与部位。污染物的化学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体内的量或人体暴露的浓度或强度。作用剂量与健康危害程度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评价方法:1)剂量—效应法;)2)剂量—反应关系;3)污染物的作用时间 机体因素:常见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有:健康状况、生理状况、遗传因素、营养条件。 10、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直接危害: 1)急性中毒 2)慢性炎症 3)变态反应 4)非特异性疾病多发间接危害: 1)温室效应 2)形成酸雨 3)破环平流层的臭氧层 1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特点:A、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b、病例的分布于供水范围一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c、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12、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引起中毒性疾病、诱发癌症、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疾病、导致变态建筑综合征(注意八大症状)、导致空调综合征。 13、居住环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预防医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 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全科医学:是指以个人整体健康为中心,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3.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4.健康(health):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6.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 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7.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 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 8.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 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9.危险因素(risk factory):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1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 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12.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1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 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4.健康状况评价(health status evaluation):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 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15.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6.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过程。 17.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集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 功能的化学成分,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 18.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 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9.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留利用的 部分。等于储留氮比吸收氮。

预防医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2 3 4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主要)(2)皮肤不经肝脏转化和解毒;中毒的危险大 (3)消化道经肝脏转化和解毒;中毒的危险小 5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1)化学结构(2)物理特性 (3)毒物剂量:绝对致死剂量LC100(LD100)半数致死剂量LC50(LD50) (毒性参数)最低致死剂量MLC(MLD) 最大耐受剂量LC0(LD0) (4)毒物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5)个体差异 二1慢性铅中毒: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2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功能紊乱(2)腹绞痛(3)铅线口中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部隐痛,腹泻或便秘,严重者腹绞痛 3血液和造血系统:(1)贫血(2)异常红细胞增多 4肾脏损害 2急性铅中毒:多为消化道吸收引起,比慢性中毒病情进展快,而且严重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 (2)少数出现中毒性脑病 3诊断原则(职业性)职业史:诊断前提 生产环境的劳动调查 因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血、尿、头发) 驱铅诊断:对象,有密切铅接触史,有临床表现,但尿铅不高的人。 诊断原则(非职业性)接触史:至关重要 症状和体征:儿童重要的一个表现:神经行为的亚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铅,是最有效的检查指标 4治疗原则:(1)趋铅治疗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首选)、*基解毒剂 (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 三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性汞中毒:(1)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2)口腔炎;(3)胃肠道症状;(4)化学性肺炎;(5)肾损伤;(6)汞毒性皮炎 慢性汞中毒:(较常见) (1)以兴奋为主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①神经衰弱综合症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③神经症状----易兴奋症 (2)汞毒性震颤开始时是全身肌无力、肌肉疼痛、痉挛,随之出现细小、无规律、不对称的三颤-------手指、舌尖及眼睑。进一步发展至腕部、上下肢,最后可出现全身震颤,表现为粗大、有意向性。震颤、步态失调、动作迟缓等症候群,类似帕金森病 (3)汞毒性口腔炎①汞线:位于齿龈周围,由蓝黑色小点构成。仅出现在一些空腔卫生不良的工人中;汞线 只能说明是共吸收,并非是汞中毒。 ②口腔炎:流涎、口腔腥味臭、牙齿红肿,松动 ③其他,少数患者可有肾脏损害 四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症 (2)造血系统①最早,最常见为持续性白细胞计数下降。(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内中毒颗粒增多) ②随后血小板计数下降。皮下及粘膜不平行的出血倾向。 ③中度中毒者红细胞计数下降。 ④晚期全面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等),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白血病。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 五窒息性气体

《预防医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五、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 )A.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的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

《预防医学》答案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2.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病因宿主环境 4.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 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五、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预防医学知识点

1.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一种协调人类环境的战略。他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应担负的责任。 2.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是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4.公害(public nuisance)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而引起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破坏称为公害。 5.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成为公害病。 6..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是指机体通过饮用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该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也称水性传染病 7.地方性氟病(endmic fluorine poisoning)是生活在高弗区的居民通过食物,饮水及空气等介质,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8.碘缺乏病(IDD):是指机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因碘长期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9.必需氨基酸EAA: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10.条件氨基酸(CEAA):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 11.非必需氨基酸(NEAA):其余九种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并满足机体需要的 12蛋白质生物价(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用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量与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比值的100倍表示。生物价越高,表明蛋白质被机体利润长度越高。 13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14.必需脂肪酸EFA: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目前认为n-6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的两种脂肪酸,前者可在体内转变为花生四烯酸,后者可在体内转变为20碳五稀酸EPA和22碳六烯酸DHA。 15.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是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和木质素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海藻胶,木质素等。 1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应包括人体所必需的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避免缺乏或过多,以满足机体代谢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17.食源性疾病FBD: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8.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使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9.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0.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2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22.工作有关疾病(work related 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并非是所患疾病唯一直接的原因,而只是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表现为特定职业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升高,潜在的疾病显露和以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23.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 gas):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 24.窒息性气体(suffocating gas):是指阻碍机体氧的供给,吸入,运输和利用,从而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的一类有害气体。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和化学窒息性气体。 25.尘肺(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6..矽肺(silicosis):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市预防医学会工作总结

2018年**市预防医学会工作总结 2013年**市预防医学会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市预防医学会在省预防医学会、**市科协、市民政局和市卫生局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挂靠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学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将2013年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学会始终坚持按学会章程,健全理事会制度,坚持民主办会,学会成立以来,例行年初召开常务理事工作会议,总结学会工作,研究讨论新一年的工作

计划,以及讨论决定学会的重大事宜。学会办公室适时收集国家、省学会和兄弟市州工作动态、专业信息,并及时转发给会员单位供工作参考。本年度召开了两次常务理事会,分别为二届五次和二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内容包括:2012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2012年财务收支情况通报;常务理事替补事宜;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市级部门自办自管社会团体的通知”精神。即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学会领导职务的规定。 (二)提升防病技能,加强专业培训 学会结合会员单位特点和全国及省预防医学会举办全国及省的学术会议、专题培训班,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以下培训班:中华预防医学会召开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免疫预防研讨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方法新进展研讨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召开的第五届消毒与媒介生物

控制分会学术研讨会;第五届环境卫生分会学术交流暨换届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各县市区疾控人员的培训,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会)计16次,培训750余人次。各会员单位还结合各自专业的工作特点,加强了对业务人员技能的内部培训。如顺庆区疾控中心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邀请了省疾控中心结防所、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省市专家授课,还派出50多人次参加省市各种专业培训学习,举办内部和社区及乡镇业务培训班(会)6次,受训人员达5O0余人次。川北医学院附院,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仪陇县人民医院等开展各种专业培训40余次,培训人数10O0余人次。不完全统汁,会员单位举办各类培训班(会)共176期,培训专业人员7432人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专业学术会议人员107人次,我会和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还派员参加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学会还将这次顶级学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完整最新版

预 防 医 学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选1 变异:由众多的、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特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3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带有规律性,经过校正和处理,通常可以减少或消除。 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时,仪器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一致。 统计的步骤(考填空题,四个空)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 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4.分析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反映事物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 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考填空题,三个空) 随机化原则、对照的原则(对照的类型,对照的设置)、重复的原则。 对照的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剂对照 2选1 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 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 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 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 变量。 完全随机设计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名解2选1)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属于此类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凶素。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的制作步骤以及频数分布表的用途(问答题)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例:某市1982年50名7岁男童的身高(cm)资料如下,试编制频数表。 114.4117.2122.7124.0114.0110.8118.2116.7118.9118.1

预防医学中级公共卫生362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公共卫生362知识点部分 1.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用T检验 2.两个大样本均数或者样本率和总体率比较用U检验 3.分类资料两个或多个样本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检验用方差分析 4.方差齐性检验用Bartletl卡方检验 5.完全随机用q检验,多个均数间比较用q 6.对于明显偏离正态性和方差不齐的资料,选用变量变换的处理方法?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检验用F检验?? 7.未知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 8.反映筛检试验项目收益的用似然比 9.泊松分布的总体均数u小于5时为偏锋,u越小,分布越偏,随着u增大,分布趋于对称,理论上无限大,接近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中均数和总体方差相等,均为拉姆达,观察结果具有可加性,均数为唯一确定性 10.罚款是行政处罚 11 化妆品生产车间净高不低于2.5m 12 光化学烟雾污染物:臭氧和醛类 13 测量某因素和疾病之间联系的最好的指标是相对危险度 14 责令改正不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 15 体液丢失7%重度缺水,6%中度缺水2%轻度缺水 16 成熟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及功能上达到成人水平 17 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不断完善 18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标准为0.15mg/m3,烫发的氨标准值为0.5mg/m3 19 商场噪声标准值≤60db,出售音响设备的柜台≤85db,图书馆是≤50db 20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锌碘硒铜钼铬钴 21 RFD是参考剂量BMD是基准剂量VSD是实际安全剂量UDS是不

确定系数EED是高危人群总接触量估计值 22 神经系统优先发育,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淋巴系统12岁达到成人的200%,第二个十年逐渐萎缩,骨骼出生后第一年增长快,青春期出现生长突增,然后增长趋势减弱到成熟 23 青春早期是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中期主要是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月经初潮,遗精,睾丸增大是男性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24 配对设计的两组资料,两均数差别进行假设检验,可用配对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25 粪大肠菌群是44.5℃时能生长繁殖,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的菌群,总大肠菌群是指培养温度37℃时能发酵乳糖.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细菌总数是1ml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经37℃24h培养后生成的菌落 26 X射线机的发射量取决于管电流的大小,曝光时间的长短 27 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以大量活菌为主,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毒梭菌、蜡样芽胞杆菌、葡萄球菌以毒素为主 28 传染病防治实行的工作方针及原则是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遵循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29 化妆品生产车间净高不低于2.5m 30 新风量舞厅>30m3 影剧院、商场>20 酒吧≥10m3小时.人,3星-5星级酒店30, 31 顺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的形式公布,一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的形式公布,条例由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以国家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的形式公布 3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照重复随机 33 氰化氢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口唇麻木、恶性、呕吐、呼吸困难、

预防医学期末重点小结

健康(health)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学科。它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理论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和健康概念;生活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 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成为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含义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能够引起职业病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性损害:职业病的含义、特点和诊断依据: 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特点: 1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这些致病因素或条件后,即可减少或消除职业病。 2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 诊断依据 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处理 1)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2)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 职业病和职业性相关疾病的区别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特定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