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小学上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小学上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小学上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小学上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发展足额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措施:

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七、课件教具:电子白板

八、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1课时

信息窗5 1课时

复习 1课时

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或学具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2.导入新课。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

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主动探究

(一)三角形特征

1.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

2.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3.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4.什么叫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完成32页及33页自主练习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

二次备课

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2.能正确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或学具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分组利用手中的小棒去摆三角形,并进行记录。

二、探究新知

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

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1.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

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

形)(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

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3.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

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

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

二次备课

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三、巩固练习:

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3.完成课本36页第1、5题

4.完成课本37页第7题

四、课堂小结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教学难

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教具或

学具

小棒课件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二、新知探究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

的内角和。

2.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研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3.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4.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

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

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5.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

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

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二次备课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6.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7.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36页第2题

2.完成课本36页第3题,第4题

3.完成课本37页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都有那些收获?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梯形。

2.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在实际操作、想象验证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

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具或

学具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哪几种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新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新课探究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那些特征?(提示学生可以从边和角来研究)

3.学生完成课本39页表格,集体交流。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指出它的高和底

(二)认识梯形

1.梯形是什么形状?生活中哪里有梯形?

2.课件出示梯形,并引导学生认识等腰梯形。

3.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三)练习画高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二次备课

1.完成课本40页1、2、3题;

2.完成课本41页4、5、6题。

四、课堂小结

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知识。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解决数学问题

3.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重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

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具或

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完成课本42页我学会了吗第一题

1.画一个三角形并画出它的高。

2.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3.画一个梯形,在梯形中画出一条线段,把梯形分割成两个图形,

可以分成那些图形?

4.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2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

种拼剪法?

二、梳理知识

1.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哪几类?按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次备课

4.三角形任意三边有什么关系?

5.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梯形呢?

6.三角形的高是什么?平行四边形呢,梯形呢?

7.三角形有几条高?如何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如何画?

三、课堂小结

课题图形的密铺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密铺现象,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

2.使学生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的特点。

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教学重

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掌握图形密铺的特点

教学难

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设计

教具或

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受奇妙图形

1.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可留心观察过这些地方?

2.课件出示:学校内用砖铺成的底面和墙面。

3.思考交流:学生一边观看一边交流所看到的。引出密铺概念。

二、动手操作,体验探究

1.一种平面图形的密铺。

谈话:学校要在教室的地面铺地砖,现在有如下形状的地砖(出

示平行四边形、梯形、正三角形、圆、正五边形等图形),如果让你

选择,你想选择哪种?学生自由选择。

二次备课

谈话:猜猜看,你选择的图形能密铺吗?

提问: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测呢?(用纸片代替地砖铺一铺)

谈话: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我们按这个方法来验证,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要求动手铺一铺。

(1)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2)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操作,在小组里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选择一些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小黑板上。

提问:哪些图形能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你是怎么铺的?

(4)小结:梯形、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能密铺;圆、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为什么圆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呢?(学生引导说明圆与圆之间有空隙,所以不能密铺。)

2.出示七巧板中的两种图形密铺的图案。

你能像这样用七巧板中的任意两种图形进行密铺吗?和小组同学一起尝试一下吧。

三、大胆创作,图案欣赏

1.大胆设计密铺图案。

同学们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真了不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形进行的密铺(课件出示)。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作品呢?我们一起来当“设计师”,先确定用什么图形密铺,再把你设计的图案画在方格纸上,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欣赏埃舍尔创造的密铺图案。

课件播放介绍埃舍尔主要成就的短片。

同学们,埃舍尔创造的这些密铺图案美吗?只要充分发挥想

象,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创造出更美丽的密铺图案。

[设计意图:精美的短片带领学生走进了奇妙的密铺世界,

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心感受着图形密铺的神奇和美妙,陶冶了情

操。]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密铺,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课

一、填一填。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个角。

2、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和直角三角形。

3、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少有()个锐角。

4、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最多可以画()条高。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第三边。

6、一个等式逻辑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50°,顶角是()°;如果它的顶角是 50°,它的一个底角是()°。

7、学生用的三角板中,最大的一个角是()角,另外两个角都是()。

8、自行车的三角架做成三角形,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性。

9、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两个角的度数的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10、有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24°和32°,另一个角是()°,它是()三角形。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1、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

4、8分米。()

4、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5、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大于90o。()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组线段中,不可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单位:cm)

A、2,7,9

B、6,7,8

C、3,4,5

2、3一个等腰三角形有()角是相等的。

A、3

B、2

C、不确定

3、每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A、2

B、1

C、3

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5、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0,另外两个角()。

A、都是70°

B、是40°和100°

C、可能是40°和100°,也可能都是70°

练习课

一、填空:

1、由(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度,等边三角形又叫()三角形。4.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

5、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6、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7厘米,8厘米,7厘米,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8、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

9、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5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厘米长的绳子。

11、三种木棒,3厘米 6厘米 9厘米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直角,最少要有( )个锐角。

1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 )三角形。

14、如右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

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15、()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1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17、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的特性。

28、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

29、()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0、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钝角三角形里最多有两个钝角。()

2、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有一个内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0度。()

5.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6、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9.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10、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11、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12、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16、梯形的底和高一定是垂直的。()

17、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能画出一条高。()

18、用三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 等边

B 直角

C 钝角 D不存在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发展足额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措施: 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七、课件教具:电子白板 八、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1课时

信息窗5 1课时 复习 1课时 课 题 三角形的认识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或学 具 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套]

14×6= 240÷15= 64÷16= 840÷21= 540÷60= 380÷19= 39÷3= 180×50= 150×4= 520÷26= 24×2= 800÷50= 88÷8= 420÷21= 32×3= 1900÷20= 720÷80= 80÷16= 48÷16= 200×160= 200×40= 200÷25= 12×8= 870÷30= 90÷6= 500÷25= 27×3= 300×33= 210×30= 400÷25= 56÷14= 3×140= 300×20= 1000÷25= 24÷8= 700÷14=

250÷50= 225÷25= 14×2= 600÷12= 19×50= 750÷25= 83-45= 9600÷80= 270÷90= 140÷20= 560÷8= 140×300= 96÷3= 360÷18= 96÷24= 8800÷40= 18×5= 630÷70= 40+26= 960÷800= 390÷30= 95÷19= 40×30= 750-290= 30×21= 270÷90= 37+26= 5×490= 400-260= 360÷12= 76-39= 760×20= 270÷30= 16×5= 65+59= 7500÷500=

140÷20= 90÷3= 30×23= 370×200= 10×56= 540+90= 12×8= 650÷13= 60×50= 300×50= 27+32= 8600-4200= 420÷60= 52×20= 48+27= 240×4= 540+80= 10×700= 450×20= 640÷80= 480÷8= 41×70= 73+15= 15×10= 130×6= 378÷6= 120×600= 12×11= 630×0= 480-130= 20×360= 160×30= 900÷6= 25×40= 680×400= 220×40= 2400÷60= 900×60= 280+270= 104×5=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册)教案 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和相交,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包括两位数除法、认数、使用计算器。本册的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两位数的口算、笔算除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会用综合算式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让学生灵活掌握并能进行简单运算。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几何知识包平行与相交。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两条直线间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并通过联系与对比,使学生弄清图形间的关系和区别,发展了空间观念并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化和转化是有规律的。 3、统计知识:能根据现成的记录单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4、解决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解答应用题,而是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选择有用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其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先列表分析,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百整十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会判断商的位数。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段、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3、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两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4、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5、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 6、认识计数单位"十,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万""百万""千万",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五、教具学具: 口算、简便运算练习卡片,小黑板。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四年级数学教案 年级四年级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课前小研究设计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均每年新增陆地25南平方千米。目前,面积已经达5450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情景图)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二、合作探究: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计算?2、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4、师生总结:三、随堂练习课本第4页:1、2、3、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课本第4页:1、2、3、 设计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

作业布置 课本第5页4、5、6、年级四年级课题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上课教师董俊玲第一单元(组)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课前小研究设计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均每年新增陆地25南平方千米。目前,面积已经达5450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情景图)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二、合作探究: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计算?2、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4、师生总结: 个人补充意见 教学过程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页:8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课本第6页:9 设计板书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x+x可以简写成(),x×x可以简写成();3个a连加是(),比a多3的数是()。 (2)兰兰今年a岁,华华比她大3岁,华华今年()岁,x年后,兰兰()岁,华华()岁。 (3)五年级有男生140人,女生比男生多x 人,女生有()人,全年级共有学生()人。 (4)一本书有212页,聪聪每天看40页,看了a天后还剩()页。 当a=5时,还剩()页。 (5)学校举行独唱比赛,选手的最后得分是评委所打分数的平均分。 三个评委给明明打的分别a分,b 分c分,那么明明的最后得分应是()分。 (6)长方形操场的长是a米,宽是5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7)如果用m表示单价,用n表示数量,用c表示总价,求总价的公式是()。 A c=m÷n B c=mn C c=n÷m (8) 36+59+64=59+(36+64)是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9)a2 和2a比较大小,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2>2a B a2<2a C a2=2a D 不能确定 (10)下面三个算式,其结果与“200-54-46”的结果相等的是() A 200-54+46 B 200-(54+46) C 200-(54-46) 二、国庆节这天,某电器市场卖出空调20台,每台售价a元,卖出电视机 40台,每台售价b元。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一天商场卖空调和电视机的总收入。 (2)当a=4200,b=2200时,这天商场卖空调和电视机的收入共多少元?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00 + 138 - 162 672- 36- 64 25 + 75- 25 + 75 98 + 265 +202 1034 + 78+ 320 + 102 576 -(176 + 280) 四、商店原有220件羊衫,第一天支出26件,第二天卖出44件。现在还剩多少件羊毛衫? 五、青青林场栽了梧桐树和雪松各x排,已知梧桐树每排12棵,雪松每排14棵。 (1)栽梧桐树和雪松共多少棵? (2)当x=20时,青青林场一共有多少棵梧桐树和雪松? 五、在表中填上合适的式子。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最新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认识多边形》习题

《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习题1.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5厘米、12厘米和13厘米,一只蚂蚁沿三角形的边爬了一周,它爬了多少厘米? 3.下列哪条线段是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用蓝笔把它描出来。 4.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围成三角形。() (2)有三根小棒,长度分别为3厘米、2厘米、5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3)如果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那么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5.有4根小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8厘米、8厘米。你能用它们摆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对于不能摆出的要说明理由)。 6.一条36厘米长的木条,要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做成的三角形框架的最长边最大是多少厘米?(边长为整厘米数) 7.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1=42°,∠2=38°,求∠3的度数。 (2)∠1=37°,∠2=89°,求∠3的度数。 (3)∠1=44°,∠2=19°,求∠3的度数。 ⑷∠1=29°,∠2=62°求∠3的度数。 8.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后打“√”。 (1)90°50°40°() (2)50°50°50°() (3)120°30°30°() (4)100°32°19°() (5)60°60°60°() 9.在三角形中,∠1=28°,∠2=52°,则该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 底

10.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1、∠2是两个锐角,已知∠l=38°,∠2是多少度?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51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1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2)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度数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等边B.直角C.钝角 14.以线段AB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以C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高。 15.观察,正确计数。 在下图中,有()个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 16.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角是60°另外三个角是多少度?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全套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 【基础题】一、填空 1、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某一个数里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如“50050”,从左边数第 一个5写在()上,表示(),第二个5写在()上,表示()。 2、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整数的数位从右向左依次是()、()、 ()、(),()、()、()、(),()、()、()、()。 3、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计数单位有:()、()、()、 (),()、()、()、(),()、()、()、()……。 4、一个整数从右边起向左数,第五位是()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 ( )位,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5、7中的第一个8在()位上,表示(),第二个8在()位上,表示()。 6、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是一千万,10个()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二、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数字的读法。 1、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2、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3、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册。 4、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0册。 5、某花园总面积约1100000平方米。 6、世界上字数最多的大钟是永乐大钟,上面铸了230184个汉字。 7、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其中山东省的面积约为150000平方千米。 、 8、聊城市的总面积约为8715平方千米,总人口达6040000。 、 9、莘县的总面积约为1416平方千米,总人口达1040000。 、 10、地球陆地总面积是0平方千米,海洋总面积是0平方千米。 、 11、太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面积约240000公顷。 12、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约190000平方米。 13、地球上的恐龙大约是在年前灭绝的。 14、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人。 、 、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精品文档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精品文档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_青岛版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角 师:这是什么角?生:锐角 师: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样的角? (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 2个锐角) 师: 有没有可能是两个直角或着两个钝角? 生:不可能 2、师:这一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解“内角和”: 师画一个三角形,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是什么? 学生指一指,说一说,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

师演示三角形的内角:这三个角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就是这三个内角度数的和。 2、量一量,发现内角和 师:要知道三个内角“度数”的和,要用到什么工具? 生:量角器 (学生活动:量角,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展示 生1:我画的是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是90度,一个角是30度,另一个角是60度。 它的内角和是90+60+30=180度 师:这位同学画的是直角三角形,有没有其他的三角形? 生2:我画的是钝角三角形,角1是22度,角2是31,角3是123度。内角和是176度。 师:有的同学量的结果不是180°。 生3:这是个钝角三角形,这个角是140度、另一个角是20度,这个角是0度。它的内角和是20+20+140=180度。 师: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呢? 生:180度。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量的是180度,有的不是? 生:量错了 师:测量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有的同学的量角器中间的洞比较大,也会影响结果。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字迹清晰,字体规范,卷面整洁。 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 同学们,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请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泰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显示,泰安的全市常住人口为549.42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十五点九六万人。其中,549.42读作(),十五点九六写作()。 2、2.5千克=()克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6千米30米=()千米8.04吨=( )吨( )千克 3、把25缩小为原来的()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4、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约是()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把648500000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 5、把3.8改写成用0.001作单位的数是(),含有260个0.01的数是()。 6、一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30°,最大的角是90°,另一个角是()。 7、在等腰三角形中,当底角是25°的时候,那么它的顶角是()度,按角来分它属于()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它的顶角是底角的2倍,按角来分类它属于()三角形。 8、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9、1.96≈()(精确到十分位);3.068≈()(保留两位小数)。 10、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名。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 五、教与学建议 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发展足额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措施: 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七、课件教具:电子白板 八、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1课时

信息窗5 1课时 复习 1课时 课 题 三角形的认识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或学 具 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 认识多边形

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结合实例,利用三角形模型自己动手按照边和角两种形式给三角形分类,按照角来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来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认识三角形。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7课时

认识多边形信息窗一 三角形的认识及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给定底上的高。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预习设计: 1、用木条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用手拉一拉,看有什么发现? 2、用直尺量一量三角形的边,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形的角,有什么发现? 3、你还想研究三角形的什么?怎样研究? 检查预习: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说一说是怎样研究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人 1.课件展示情境图: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图形?

2018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新教案

不似眉宛宛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套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 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 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 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 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 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 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 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 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 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 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 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 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