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的全程发展;

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3心理发展存在自身特性和个体差异,并受社会规律支配。

二人类心理发展的三个特点:

(1)有意识的心理;人的心理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能动性。

(2)社会性的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是社会性的,劳动在人的心理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有语言功能的心理。语言是人类心理的工具,中介,它影响人的心理。

三心理发展的模式

模式1: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不同时间达到同一水平。如同身高的人。

模式2: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同一时间达到不同水平。如智力。

模式3:同一发展速度,但最后的水平不同。如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知识学习。

模式4: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不同的速率,一般是先快后慢。

四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四大基本问题

1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

3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4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四大关系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4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五遗传的作用

遗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遗传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研究:1家族研究;2双生子研究;3遗传病研究;4动物行为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遗传作用对不同人体机能有不同:对生理机能发展影响大,对心理机能发展影响小;对流体智力影响大,对晶体智力影响小;对气质影响大,对性格影响小;对无意识的行为影响大,对有意识的行为影响小;对生理需要、情绪影响大,对社会需要、情感影响小。

习性学研究

习性学(ethology)是一门结合动物学、生物学和比较心理学知识,对自然环境中动物行为作精确观察,并对行为中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理论描述的交叉科学。研究对象是行为的发生原因和功能,任务是揭示动物行为模式中的规律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是通过自然观察对行为作完整的详尽的分析。创始人是Lorenz和廷伯根等人。

一习性学的开端

早期习性学研究通常是进行习性学描述,记录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自然学家就开始对动物固定定型特征感兴趣,认为这些定型行为是天生或本能的。例如,海因罗斯发现,不同物种间存在着相似的行为模式,这些特殊行为模式可称为“同源性行为”,具有这些特殊行为的动物常可追溯到一个共同祖先。19 31年,洛伦兹发表了《社会性鸦科动物习性学研究要点》一文,标志着现代习性学的开端。

二固定动作模式

固定动作模式是一种特异定型的行为特征。由于固定动作模式极稳定,所以可用作物种分类的标准。刺激信号可是环境中的客体,也可是同种其他动物发出的信号。在后一种情况下,信号具有社会功能,被称作“释放物”。释放物能引发固定动作模式。当释放物不存在时,固定动作模式仍继续起作用。释放物功效受“行动特异性能量”调节,这种能量会因为固定动作模式完成而减弱。如果行动特异性能量较少,则固定动作模式只能得到不完全实行,因而成为一种意念活动;如果固定动作模式久未实行,则发生固定动作模式的阈限降低,微弱的刺激也能导致释放固定动作模式。洛伦兹曾描述过一只灰鹅如何滚动一只蛋。如果在一只正在孵雏的鹅面前放上一只蛋,它就会目不转睛地盯那只蛋,然后去碰那只蛋,把头和嘴放在蛋上,接着把蛋拖回窝。如果在鹅把蛋拖回窝之前拿走了蛋,它仍会一心一意地做着把蛋拖回窝的动作。洛伦兹认为,这只鹅脑中似乎存在一个预先编好的神经程序,行为一旦开始,就必须完成,即使原先的刺激已经消失。

廷伯根认为,固定动作模式是动物的先天神经程序,它使动物只有受到与它在自然环境中所受到的信号刺激相似的刺激时,才做出反应。这个程序可以被称为“先天的释放机制”(IRM)。这样,释放刺激就与引发先天的释放机制的触发体有关。廷伯根认为,固定动作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高度的特异性。动物的有些行为,如交配、母性和筑巢等,尽管可能包含了几种固定的动作模式,但由于太普遍,因此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固定的动作模式。

廷伯根认为,本能是“一种呈阶梯结构的神经性机制,对内在性或外在性的行动、释放和导向等刺激因素做出反应。这种反应由一系列相互协调的行为所构成,有利于个体和种的保存”。本能行为特点是:⑴有一定目的,最终要得到食物、水或配偶;⑵有利于个体和种的生存;⑶适合于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⑷为种内个体共有;⑸随个体生长和成熟而出现;⑹其中可能有学习成分,但不主要。习性学对物种本能行为的研究着重在以下方面:⑴物种的某些典型行为序列的描述;⑵典型行为的生存价值;⑶典型行为的进化过程;⑷典型行为的个体发生。

三印刻现象

习性学另一项工作是印刻现象的研究。印刻(imprinting)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限制性学习,这种学习极难消失和逆转,对动物后来的社会性行为有深远影响。洛伦兹发现,刚孵出的小鸭或小鸡易于学会跟随最先看见的物体走。在自然条件下,跟随母鸭或母鸡走;在实验情境中跟随人或某种运动物体走。这种学习有着明显的关键期(c ritical period)。过了关键期即无此种学习。例如,小鸭的跟随反应的关键期是在孵出后的8-9个小时之后。洛伦兹发现,印刻使幼禽长大后知道自己是什么物种,并知道在同类中去寻找配偶。

各种动物都存在印刻学习。蝌蚪出生后就会游泳,但如出生时起即将之置于麻醉溶液中,超过十天,就会丧失游泳能力。狗与人的亲密关系,是因为狗出生后就与人相处。如狗自出生时起就与人隔离十周以上,以后就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白冠雀的雄雏鸟必须在孵出后的40-50天听到成年雄雀的歌声,成熟后才会唱出完整的歌。人类心理发展也存在关键期,称之为“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和“转变期”等。如2-3岁是口头语言学习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四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是指有机体生命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行为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大。换言之,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作用比其他时间内更敏感。关键期既可以指某一时期里一种特定的刺激对个体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又可以指在此期间有机体特别易受到有害刺激的不良影响,两者都有关键的含义。为了区别这两种不同的关键期,可将关键期分为(1)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和(2)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是脆弱的时期。通常,人们用“关键期”代表正常发展所需要激发的时期,用“敏感期”代表有机体对有害刺激特别脆弱的时期。

五关键期的标准

1.开端。任何关键期都必须有一个时间上的起点。然而,关键期的开端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表现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有机体对关键刺激的敏感性是逐渐增强的。随着这种增强,有机体会出现敏感的高峰,在此高峰期间关键刺激最有效。这个高峰期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周、数月或数年。

2.终结。即敏感高峰期的结束。终结也是逐渐的,但不象开端那样缓慢。

3.内部因素。即有机体的可塑性。这是关键期的机制。有机体对刺激的敏感性和发展可塑性的基础是机体内部的神经生物变化。有机体发生重大生物学变化的时期和行为快速发展的时期并行,后者由前者决定。在关键期内,有机体正处在发展的特殊的状态。

4.外部因素。即关键刺激。在一个关键期里,机体对某种刺激最敏感,它对有机体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大,那么它就可以称为“关键刺激”。缺乏关键刺激,就不成为“关键期”。但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关键刺激的认识并不清楚。

5.关键系统。即关键刺激所影响的生物行为的模式,也就是关键刺激在关键期内所影响的“靶”。

狗“将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有一定关键期。将刚出生仔猫的眼睑缝上,剥夺光刺激,在第九天后再用手术将眼睑打开,仔猫就不能区分形状和颜色,成为盲猫了。但是,固定动作模式是一些例外。例如,早在1873年,斯波尔丁就发现,生长在狭小的笼子中的雏燕的飞行能力发展没有受环境限制影响。1975年,埃布尔-埃伯斯费尔特在一个封闭的笼子里养了一群松鼠,笼子地板坚实,每天只给这些松鼠吃一些流质食物,它们也从未看见别的松鼠埋藏坚果。当给一些成年松鼠一堆坚果时,它们拿了一些,然后迅速地做出一系列典型的松鼠埋藏食物的动作。

在非州大草原上,小斑马出生后,母斑马将竭力地用自己身体挡住小斑马,不让它看见其他成年斑马的条纹。母斑马这一举动为的是让小斑马对自己的条纹产生印刻学习,以便记住。斑马条纹如同人的指纹,没有两匹斑马条纹完全相同。如果小斑马出生后看到的是别的成年斑马的条纹,就会产生“错记”,后果将十分可怕,以后小斑马将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人们还观察到,在动物园中长大的动物会产生严重“错记”,他们往往将人类视为同类,试图同人类交媾,而对于与自己同类的异性动物无动于衷。

美国心理学家哈罗(Harlow,1974)曾因他著名的恒河猴实验闻名于世。哈罗之前,动物学家就观察到,那些在完全隔离(既与同类隔离也与包括人在内的异类隔离)的条件下长大的猴子,很难进行任何形式的社会交往。他们的性机能受到了严重损害,即使把它们与性欲强烈的异性放在一起,它们也不知道如何反应。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它们害怕接触自己的同类,只是紧张地坐在角落里,它们已经变成非社会的动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哈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把出生不久的幼猴交给两个“假母亲”喂养。一组幼猴的“母亲”用金属丝编织而成,金属丝架上安放一个奶瓶,幼猴饥饿时可以去“母亲”那里吃奶;另一组幼猴的“母亲”是在金属架上包上摸起来松软温暖的丝绒布,幼儿猴也可以来这里吃奶。哈罗发现,幼猴更喜欢后一个假母亲。对于金属丝“母亲”,幼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到它那里去;而对于丝绒布“母亲”,幼猴则愿意经常和它呆在一起,经常厮磨它,恐惧时则回到它身边。

这些猴子长大后,在智力和社会性上,由丝绒布“母亲”养大的猴子都比由金属丝“母亲”养大的猴子好。金属丝养大的猴子,性机能受到严重损害,生育后不会做母亲,对幼猴不感兴趣,不给幼猴奶吃,幼猴依恋它们时残忍地摔打、嘶咬幼猴。丝绒布养大的幼猴则没有上述障碍。哈罗认为,对幼猴而言,关键刺激是母子间的相互作用,是母亲拥抱、抚摸和厮磨的感觉,这些都是爱的表现。金属丝猴养大的猴子,幼年时缺乏这些刺激,因此在智能和个性上受到损害;丝绒布猴养大的猴子,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些刺激,所以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节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兴学科它的出现对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冲击很大。1975年,生物学家威尔逊出版了名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宣告了社会生物学诞生,引起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界极大注意。威尔逊宣称他创建了一门新兴学科,找到了人类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他认为社会生物学是“对一切形式的社会行为的生物

学基础的系统研究”,社会生物学是“把生物学纳入社会科学的框架。这一框架是进化论、遗传学、人口生物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综合”。社会生物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哈密尔顿、道金斯等人。

一社会生物学的指导思想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动物和人类生存目的是把基因留传给后代。动物复杂的社会行为看来难以解释,实际上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动物的弱肉强食、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和互惠互利、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行为,表面上看来迥然有别,但目的都是为了把自己的基因传给后代。一切生物科学和行为科学必须以基因遗传规律为基础,才能阐明动物的各种种群现象,揭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更小的基因。基因传递也是人类各种行为的生物学根源。

二个体适应性和族内适宜性

按照进化理论,动物的自私行为容易解释。动物许多利己行为,目的都是为了传种接代,一些极端的自私行为也是如此。动物的自私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体适宜性”。这种个体适宜性可使动物更好地保存自己,把基因传递给后代。动物行为的最大目的是最大可能地去复制自己的基因,以保留更多后代。

三动物的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

动物的许多行为非常自私。狮王为了能更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会咬死母狮同其他雄狮生下的幼狮;即使属于自己后代的雄幼狮长大后,也会被狮王逐出狮群。有蹄动物的雄性在交配季节,为了获得交配权而进行厮杀和较量。有一种黄蜂将蜘蛛蜇昏后,将卵产在蜘蛛体内,孵在蜘蛛体内孵化,吸收蜘蛛的营养,小黄蜂长大后,蜘蛛会悲惨地死去。黄蜂通过它的战俘“借腹生子”。

达尔文观察到,欧洲杜鹃岛在孵出三天内,体质还很弱,甚至还未睁开眼睛,头也抬不起来,却能将同巢兄弟挤出巢外。当把被挤出的小鸟放回巢内,它会被再度挤出。达尔文认为,杜鹃鸟的自私本能可使幼鸟能够得到充足食物。凡具有这种习惯和构造的幼杜鹃,会得到最安全的养育。人们还观察到,一种山鹰能同时孵出三只雏鹰。如果食物丰富,三只雏鹰都能长大。如果食物贫乏,悲剧就不可避免。先是两只大一点的共同欺负第三只雏鹰,第三只雏鹰由于争不上食物,加上受同胞欺负,最后会死去。母鹰回来后,发现第三只雏鹰已死去,不但不惩罚,反而将死雏鹰撕碎,让另外两只雏鹰吃掉。食物如进一步匮乏,第二只雏鹰也摆脱不了被欺负至死和被食的命运。

黑头鸥是一种吃鱼的鸟。当两个距离不远的鸟巢都有幼鸟孵出时,一只母鸥会趁另一只母鸥外出捕食时,飞到邻居鸟巢中将幼鸟吃掉。蜜蜂培育蜂王时,同时培养几个蜂王。当第一个幼蜂王出世后,它要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咬死自己的同胞姐妹,以防止未来的竞争。有一种鲨鱼,当它还在母腹中孕育时,它就开始吃母腹中其他同胞,以强壮自己的身体。在南极生活的企鹅,某个时间要通过一个海峡。海水中常有海豹,先下水的企鹅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被海豹吃掉。人们发现,一大群企鹅会站在岸边不动,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牺牲者,有时甚至互相拥挤,要把同伴挤下水,看有没有海豹出现。

螳螂“情杀”是自私行为最突出的例子。螳螂交配时,雄性爬在雌性身上,雌螳螂会掉过头来,吃掉雄螳螂的头。雌螳螂这样做,可获得更多营养,以利于繁殖后代,并使后代能健康地成活。从生物进化角度看,雄螳螂的头被雌螳螂吃掉不仅不影响繁殖,反而可以提高繁殖的成功率。雌螳螂吃掉“情人”是场“悲剧”,但无疑会提高卵的成活率,因而也是为了获得下一代更大的适宜性。

四动物的利他行为

动物也有利它行为。如动物的亲本行为。在动物界,父母的配偶活动会增加被其他野兽伤害的危险性,母亲怀胎生育要以体力消耗为代价,父母养育幼仔要含辛茹苦,减少寿命。有的动物常牺牲自己而使同伴受益。例如,工蜂辛勤劳动,喂养蜂后、照顾幼蜂,而蜂后的唯一功能是产卵,雄蜂的唯一功能就是使蜂后受精。工蜂本身不生育,因此行为是利它的。不仅如此,在群居昆虫中,蚂蚁、蜜蜂、黄蜂会不顾一切地向入侵者发动攻击,以保卫它们的巢穴。它们的本领是施放毒液以击退入侵者,但这样做就牺牲了自己。人们还发现,一只草原狗看到狼时,会高声吠叫,把狼吸引到自己的方向,增加了自己被狼杀害的危险性。

在解释动物利它行为时,进化论碰到了很大困难。达尔文写道:“无疑的,有许多很难解释的本能,都可以作为反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依据。……我将致力说明的一个特别的难点,这个难点我当初以为是解释不通的,看作是我的全部学说的一个确实的致命伤。我所指的就是昆虫社会中的中性不育的雌虫。因为这些中性雌虫的本能和构造,常和雄性及能育的雌体有着很大的差异,可是由于不育,它们是不能繁殖其类的。”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动物利它行为可以解释。哈密尔顿1964年提出了“族内适宜性”的概念。他认为,进化的自然选择不只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成功繁殖,而是把个体的最大数量的基因延展到后代。利它行为和利己行为的表现不同,但都是生物界基因代代相传的手段。基因通过亲本行为在后代身上复制自己,以使更多的基因得到发展,在这一意义上,“母鸡是鸡蛋复制更多鸡蛋的工具”。基因不仅由父母复制到子女身上,还要复制到亲属身上。亲属关系越近,动物自己的基因传给这个个体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动物的利它行为也是以自私性为基础的。

哈密尔顿认为,自然选择对个体的作用,表现在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它们的遗传代表的总量。发生这种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地通过自己的后代传递基因,一是间接地通过其他亲属传递自己的基因。因此,族内适宜性是个体本身的适宜性和它带给所有亲属的适宜性的总效果。

从族内适宜性概念出发,动物的另类行为和利它行为就可以得到解释。母鹰所以容忍雏鹰的极端自私行为,是因为在食物匮乏情况下,至少有一只雏鹰能够存活下来;雄螳螂牺牲自己,换得自己后代的出生;工蜂所以哺育幼蜂,是因为幼蜂身上有与它相同的基因;群居昆虫所以牺牲自己而攻击敌人,是因为牺牲少量的个体,就可以获得种群安全,使与个体相同的基因能够传递;草原狗报警虽然减低了个体适宜性,但是报警却能使许多和它具有相同基因的狗得救,因此,这样做是值得的。

社会生物学认为,人是“生存机器”。人是进化的产物。进化使人的大脑高度发展,使人超越了其他一切动物,不再完全受自然选择支配。但是,人的行为仍摆脱不了生物规律制约。人行为的目的,不外乎是追求个人适宜性和族内适宜性。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血浓于水”,实际上是共同基因的作用。互助也是自私行为。互助行为进化的条件是,助人者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助人行为所造成的族内适宜性的损失。它所以能够被选择是因为它最终会增加利他者的个人适宜性。

互助行为的前提

(1)助人者助人行为的风险较小,受益者的收获很大;

(2)现在的受益者将来有可能成为助人者,使现在的助人者受益;

(3)受益者必须认识助人者,以便将来进行报答。所以,邻里之间更易产生互助行为。

五亲缘关系系数

根据族内适宜性的理论,动物所以做出利它行为,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为此,哈密尔顿提出“亲族选择”(k in selection)的概念。他认为,既然利它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传递自己的基因,因此,亲属关系越近,动物就越容易做出利它行为。哈密尔顿提出了一个代价-受益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当某一种心理活动在发展变化之中儿又未表现出质变时,它就正处在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这种心理变化在未达到新质变之前进行的孕育新质变的量变过程,被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 确定的先后顺序。比如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儿童动作的发展严格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儿童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 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均存在差异,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 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成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里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 情感素质主要体现(P67) 5、道德情感: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 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爱国感、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 6、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如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等) 7、审美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如自然美感,艺术感、科学美感、自我美感) 8、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 内心体验。(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等) 9、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和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如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等) 青少年想象发展的特点(P36) 1、青少年的向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能自觉地确定想象的目的和任务, 并能围绕目的展开象 2、青少年想象的创造性逐渐占优势,随着表象内容的深刻和丰富,随着想象的 认知操作能力的提高,青少年的想象的创造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占优势。 3、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个体的感知能力显著提高, 个体的表象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青少年的想象能更精确、完整的反映客观现实,具有较高的现实性。又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科学知识的积累,青少年能很好区分现实和虚构,会主动抑制不符合现实的想象,想象中虚构成分逐渐减少。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 纵观2016、2016、2016和2017年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几乎都会涉及。如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判断题第11题和13题,和单选题第25题;2016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单选题第14题。为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复习《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确保于此不丢分,特此进行相关梳理,以资诸生备考。 考点一、各个规律的表现及其启示 1、顺序性 具体表现: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的特征。 教学启示: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例题1: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3: 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2、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例题4: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5: 判断: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身心发展计划的5个规律

心发展的5个规律,是大家在做题时容易搞混的,今天来偏长文帮大家梳理。静心来看: 一、顺序性 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教科书案例(此文所指教科书如无特别指明,均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版的《教育学》): 个体动作的发展顺序: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 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 心理品质发展的顺序: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教育要求:循序渐进。 经典例题(本文所选题目均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或资格证考试真题): 1.人的记忆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注】紫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2.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3.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A.个体差异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顺序性和阶段性 D.均衡性 6.“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规律 B.顺序性规律 C.不平衡规律 D.差异性规律 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注意:请各位童鞋比较下例5、例6和例7,从理论上说,“拔苗助长”、“凌节而施”既违背了顺序性的规律,又违背了阶段性的规律,这两方面都能解释的通。但在做题时,如果单选,则优先选择顺序性。我们认为,首先违背的是顺序性的规律 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二、阶段性 概念: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教科书案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1、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 儿童心理研究范围是0-18岁,又将其分为几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0-7岁),儿童期(7-12岁),青春期(12-18岁)。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重视胎教,胎儿期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胎儿期的特点如下:(1)胎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所需营养全由妈妈提供;(2)妈妈的情绪胎儿可以感受到,如果妈妈的情绪不好或者害怕,胎儿也会感觉恐惧。胎教其实并不是教育胎儿,而是有助于妈妈。至于胎教音乐,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根本听不到,不过胎教有用,主要是妈妈情绪好,有助于胎儿。 宝宝出生之后,要面临新的外在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胎儿其实要12个月才能离开母体,但是为什么现在是10个月呢?因为人类进化,头部较大,12个月生产困难。因此,婴儿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妈妈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对孩子的反应有直觉,比如说,孩子哭了,爸爸可能不知道,但是妈妈会知道,可能是孩子要换尿布了。怎么建立安全感呢?就是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照顾。婴儿表达需求的方式就是哭,因此孩子有需要时,亲人要及时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可信,长大以后会与父母不亲,与伴侣关系也不好。这个需求并没有消失,一直处于一个向外索取的状态。 3-7岁的阶段,心理发展又不同。比如,向外界的人一定要说接受。小时候可以随意吃饭大小便,但是现在不可以了,要按时吃饭,无法自

由表达情绪。这个阶段开始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于是,孩子的感觉开始变得不重要,规矩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孩子都变得统一规范化了,孩子必须遵守规矩才能生活下去。延迟满足:我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抑制眼前可以得到的满足,才能最终得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家庭比较幸福,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在孩子小学阶段,要开始了解世界,以及获得知识。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到了青春期阶段,孩子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叛逆”。一开始是,爸爸妈妈是对的,我是错的,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让他怎么做,他偏不怎么做,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不可信,甚至对他自己,他也可能不相信。这个是时候是儿童开始独立,形成人格个性的关键时期。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这是不是一个好事呢?这还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将来出来以后,他还会有反抗。这个反抗存在两种情况:(1)大学以后,开始逃离,绝对的一种逃离方式就是毁灭自己——自杀;(2)什么都不做。那么,青春期的叛逆该怎么应对呢?需要让他充分地完成,否则,青春期的这些特点在他的性格中将长期存在。 青春期过了以后,比方说18-25岁,这时孩子要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考虑,我到底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我将来的发展,我可能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所以这个时候,开始进入成人期,对于很多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开始从儿童阶段向成人阶段过渡,这个阶段是真正的开始形成一个完全自我的阶段。

(发展战略)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最全版

(发展战略)学生心理发展 以及规律等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 1.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人和动物壹旦学会对某壹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和该条件相类似的刺 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 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 6.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7.“情急生智”所描述的壹种情绪状态是应急。 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9.精力旺盛,表里如壹,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 1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 1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和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14.受过去经验和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15.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 16.当壹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壹些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晕轮效应。 17.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操作熟 练。 18.出乎意料的夸张场景下嗦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 19.人们见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20.壹般地,教学中的感知能够区分为直接感知、间接感知。 2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2.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 23.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25.当个体接受壹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壹致,他更可能接受壹项重大的,更不合意 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26.人的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7.有俩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 分。结果,俩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 28.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 29.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壹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30.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且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遗传素质。 3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2.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 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33.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3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壹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 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3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考题目知识讲解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 考题目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考题目 一、顺序性 1.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顺序性 C 差异性 D 连续性 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个体差异性 3.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二、阶段性 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1)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 (2)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注】第(2)题如果是多选则选BD。单选优先D。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三、不平(均)衡性 1.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 期D.扬长避短 4.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 期D.最近发展区 四、互补性 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给身心发展具有()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答: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概括的讲,幼儿心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是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二、请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理解。 答:(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幼儿任何心理活动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过程即表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量变到一定阶段,引起质的变化,标志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是每一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因此,只要是幼儿期的儿童,其心理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共同的,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变化,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3)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幼儿心理的发展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进行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有些心理特性发展的早一些,有些心理特性发展的晚一些;有些心理特性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有些心理特性的发展却是先慢后快,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而且,不同的幼儿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各不相同。 在遗传、环境、教育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教育的选择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儿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小班幼儿,较为明显的行为便是模仿和重复,他们在不断地重复、模仿过程中获得粗浅的经验,我们在指导过程中常常会高估孩子的认知水平,低估孩子的心智水平,指导不适宜或没有寻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就常常造成孩子们不理解,老师没有成就感,也会感到痛苦。 其次,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儿童身心的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更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 1.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 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 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 6.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7.“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 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 1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 1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14.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15.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 16.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晕轮效应。 17.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操作熟 练。 18.出乎意料的夸张场景下嗦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 19.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20.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直接感知、间接感知。 2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2.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 23.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25.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 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26.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7.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 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 28.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 29.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30.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遗传素质。 3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2.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 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33.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3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

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重叠地渐进,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都包含着前后相邻阶段的特点,发展中任何新的一步都是和以前的发展水平整合在一起的。à连续性 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发展每个阶段。 3.不平衡性 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决不会完全重合。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个体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2. 影响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平衡化。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认知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练习与习得经验,是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儿童认知发展的源泉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3.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身心发展的规律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四)小学生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的本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认知过程;认知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学习及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创造力;问题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品质;认知策略;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练习曲线;高原现象;学习过程;试误说;顿悟说;程序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人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规律有:1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不平衡性 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学校教育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与认知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2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简答题题型特点 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的分值很高,一般占30%左右。能否通过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取决于考生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一般简答题所涉及的问题都比较大,让考生阐述某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考生在回答这类题时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2.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解题技巧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是,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于这类问题,考生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就可能回答错误。 (3)最多的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考生一定要把根据陈列出来,因为评卷老师主要看的是你的论据是否全面。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达到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的把差异说出来,不必多些。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马上就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了,一起点学网为了能够让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顺利的通过考试,将过去积累的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特点以及答题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在这里预祝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记住这5大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资格考高分!

记住这5大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资格考高分! 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试才能得高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教师资格考试,老师更新教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助大家每日进步一点点,早日拿证!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小学科目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在历年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曾多次出现,一般来说考察题型多为客观题,但也有可能考到简答题。 本文将会结合常见的历年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好像个体运动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2.教育启示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具体表现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 2.教育启示 教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例如,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2.教育启示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只有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期,才能促进这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个方面没有在应该发展的时期得到进步,那么在之后的生命中很难再得到发展,例如狼孩便是错过其语言形成的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具体表现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弥补。 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我们经常发现残疾人身体上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们用自身的强大意志促使了自己的前进,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2.教育启示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 个别差异性,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教育启示 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人的发展具有两条规律: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平时要迅速稗多。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的全过程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1、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 儿童心理研究范围是0-18岁,又将其分为几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0-7岁),儿童期(7-12岁),青春期(12-18岁)。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重视胎教,胎儿期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胎儿期的特点如下:(1)胎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所需营养全由妈妈提供;(2)妈妈的情绪胎儿可以感受到,如果妈妈的情绪不好或者害怕,胎儿也会感觉恐惧。胎教其实并不是教育胎儿,而是有助于妈妈。至于胎教音乐,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根本听不到,不过胎教有用,主要是妈妈情绪好,有助于胎儿。 宝宝出生之后,要面临新的外在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胎儿其实要12个月才能离开母体,但是为什么现在是10个月呢?因为人类进化,头部较大,12个月生产困难。因此,婴儿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妈妈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对孩子的反应有直觉,比如说,孩子哭了,爸爸可能不知道,但是妈妈会知道,可能是孩子要换尿布了。怎么建立安全感呢?就是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照顾。婴儿表达需求的方式就是哭,因此孩子有需要时,亲人要及时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可信,长大以后会与父母不亲,与伴侣关系也不好。这个需求并没有消失,一直处于一个向外索取的状态。 3-7岁的阶段,心理发展又不同。比如,向外界的人一定要说接受。小时候可以随意吃饭大小便,但是现在不可以了,要按时吃饭,无法自由表达情绪。这个阶段开始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于是,孩子的感觉开始变得不重要,规矩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孩子都变得统一规范化了,孩子必须遵守规矩才能生活下去。延迟满足:我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抑制眼前可以得到的满足,才能最终得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家庭比较幸福,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在孩子小学阶段,要开始了解世界,以及获得知识。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到了青春期阶段,孩子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叛逆”。一开始是,爸爸妈妈是对的,我是错的,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让他怎么做,他偏不怎么做,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不可信,甚至对他自己,他也可能不相信。这个是时候是儿童开始独立,形成人格个性的关键时期。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这是不是一个好事呢?这还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将来出来以后,他还会有反抗。这个反抗存在两种情况:(1)大学以后,开始逃离,绝对的一种逃离方式就是毁灭自己——自杀;(2)什么都不做。那么,青春期的叛逆该怎么应对呢?需要让他充分地完成,否则,青春期的这些特点在他的性格中将长期存在。 青春期过了以后,比方说18-25岁,这时孩子要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考虑,我到底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我将来的发展,我可能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所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一、个体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而且遵循这某些共同的模式。例如,身体及其运动机能的发展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发展序列:首尾方向;远近方向;大小方向。 3、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 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其各自发展到成熟阶段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 5、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1、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2、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应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即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该原则又称为“量力 性原则”或“可接受原则”。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 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以此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 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前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 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表象,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认 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还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 儿童已出项了“守恒”的概念,即无论客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表的。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 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特有的,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当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 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 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 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 的工具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 1 页共4 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