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3)

毕业论文(3)

首钢工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地下室防裂抗渗的技术措施

系别:建工

专业:建筑工程与技术

班级:建工111

姓名:赵晓梦

指导教师:郭阳

年月日

地下室防裂抗渗的技术措施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各类工程常见的地下室防裂抗渗技术并以以江海广场项目为例讨论了在江海广场工程中将会用到的一些常见技术。本项目为二层半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地下室开裂以及渗水现象。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渗漏现象比较常见,直接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裂缝,以及做好地下室防水处理,避免渗漏现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关键词防裂抗渗;技术措施;保证质量;节约成本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ommon crack in the basement of permeability in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o jianghai square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jianghai square project will use some of the common technology .this project for the second half basement, liable to occu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racking and water seepage phenomenon in the basement. The basement is easy to crack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and the more common due to the leakage phenomenon, directly influence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basement. How to t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avoid cracks, and disposal of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prevent leakage phenomeno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duce the cost.

key words arrange-designing permeability; Technical measures; Ensure the quality; Cost savings

目录

前言 (4)

1 工程简介 (5)

2地下室易产生开裂渗水的部位 (5)

2.1常见渗漏部位 (5)

2.2常见的漏水形式 (5)

2.3本工程易产生开裂渗水部位 (5)

3造成开裂、渗漏的原因 (5)

3.1常见地下室漏水原因 (6)

3.2本工程可能出现的漏水原因 (6)

3.2.1连续墙接头漏水 (6)

3.2.2地下室底板开裂渗漏 (6)

3.2.3地下室侧墙施工缝渗漏 (6)

4 地下室防裂抗渗施工技术措施 (7)

4.1连续墙接头漏水 (7)

4.2地下室地墙渗漏、底板开裂渗漏 (7)

4.3地下室侧墙施工缝渗漏 (10)

5后浇带、加强筋设计技术措施 (10)

5.1后浇带对防裂的作用与施工养护 (10)

5.1.1作用 (10)

5.1.2施工、养护 (10)

5.2加强筋设计技术 (11)

5.2.1常见用加强筋的技术 (11)

5.2.2在本工程加强筋技术 (11)

6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的技术措施 (11)

6. 1混凝土的原材料 (11)

6.1.1对混凝土配合比与坍落度控制 (11)

6.1.2关于膨胀剂掺入量 (12)

6.1.3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2)

6. 2混凝土的浇注 (12)

6. 3混凝土的养护 (13)

3总结 (13)

前言

质量与安全是建筑行业发展讨论的重要环节。如何保证质量和安全是对一个工程最严峻的考验,如何将损失降至最低点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使利益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地下室建筑采用普通混凝土对于防渗抗漏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混凝土中有20%或更多的水分会蒸发出来而留下许多细小的贯通孔隙,在混凝土中水泥硬化而引起的收缩也会出现一些细小裂缝;另外在施工中由于浇灌、振捣不良也会引起施工缝隙,这些都会导致地下水分的渗漏。抗渗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机理就在于针对普通混凝土内部结构毛细管、缝隙引起的渗透水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采用合理的配合比以及掺入适量的外加剂等以调整或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毛细管的构造,使相互连通的毛细管道最大限度地减少,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以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

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是对施工过程中易忽略问题的掌控以及处理措施,通过技术措施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1 工程简介

江海广场建设项目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东海路与南安路交界处本工程项目是一个集酒店、公寓和商业裙楼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拟建项目包括:2.5层地下室和地上3-5层商业裙楼及两栋26层酒店和公寓塔楼。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2.5万平方

2地下室易产生开裂渗水的部位

2.1常见渗漏部位:地下室渗漏部位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外围面积的极小部分,大的仅数平方米,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积计只有不足地下室面积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但对地下是使用和耐久性危害极大。漏水将影响地下室的使用,甚至造成钢筋锈蚀而影响结构安全。漏水大约有70%发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上最深的坑(如电梯井坑、集水井坑等),儿多数又发生在底板与竖壁相交的阴角或坑内阴角处,少数发生在地下室外墙部的中下部。

2.2常见的漏水形式有:涌水、替流、渗漏

2.3本工程易产生开裂渗水部位

1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漏水;

2地下室底板开裂、渗漏;

3地下室侧墙水平施工缝渗漏

3造成开裂、渗漏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质量、设计、施工及竣工后不合理使用等,而渗漏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混凝土裂缝或者是混凝土浇捣不密实造成的。裂缝及渗漏的直接原因如下几点:

1施工的影响

①在混凝土运输及浇捣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在振捣底板及顶板混凝土时经常认为不用插入式振捣器,或者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插入点间距过大或漏振,但导致混凝土浇捣不密实,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②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被踩踏或者没有做好钢筋的保护工作,致使钢筋受力有效高度降低,影响了结构的受力性能。

③后浇带留置未做保护措施,剪力墙模板安装加固采用的穿墙钢筋未设置止水环,或虽设置止水环,但由于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进行拆模等,造成止水环松动。产生了渗水现象。

2材料质量的问题

由于组成材料的质量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比如沙子太细;石子级配不均匀,含泥量大于1%;用于拌制水泥砂浆的水,采用有害物质的水等

3.1常见地下室漏水原因:从发现的地下室漏水部位看,水均由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薄弱部位渗漏出来。它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地下室结构的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二是由防水材料构成的整体柔性防水层已被破坏。从经验判断刚性结构自防水局部失效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有的是在同一部位,但多数情况不会在同一部位。这是由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后地下水会穿过柔性防水层,进入结构层的外壁。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水会在柔性防水层与结构混凝土外表面之间,劈开通道。当遇到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失效部位儿穿透混凝土进入地下室产生渗漏,这种现象同屋面漏水情况相似。因此当人们发现地下室漏水时,其他地下室结构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均有局部失效和破坏。

3.2本工程可能出现的漏水原因:

3.2.1、连续墙接头漏水:在模板内因木屑等杂物累积过厚,在浇筑混凝土时,部分木屑等垃圾会被冲至在墙段接头处,从而形成泥隔层,导致地下墙部位渗水。

3.2.2地下室底板开裂渗漏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漏振、蜂窝、麻面。

2)后浇带处施工缝处理不当,找茬局部混凝土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底板混凝土未连续浇筑,且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底板混凝土出现温度缝、收缩缝。

5)地下室底板外防水层差,不满足防水要求。

6)当混凝土浇筑时未做好降水措施,使地下水未低于底板以下500mm,地下水浸泡基坑,影响底板结构施工质量。

3.2.3地下室侧墙施工缝渗漏

1)地下室外墙未按设计要求留置水平施工缝。

2)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未处理或处理不当。

3)当施工缝钢板止水带连接焊缝不严密或安装不牢固

4 地下室防裂抗渗施工技术措施

4.1连续墙接头漏水

4.1.1、水下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需要机具应无障碍,混凝土应保证运输及时、充足。

4.1.2、当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应水下抽动,不能有卡管现象,否则不予以浇筑混凝土。

4.1.3、做好模板内清渣工作,使沉渣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造成泥隔层。

4.1.4、用高压水枪对模板内沉渣进行冲洗,以保证施工质量。

4.2地下室地墙渗漏、底板开裂渗漏

关于引发地墙渗漏病害的诸多因素对地墙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几项防治和处理地墙渗漏病害的方法。

1、冠梁与地墙接口处漏水的预防与治理

1)施工地墙冠梁前要将地墙顶部浮浆凿除,露出地墙新鲜混凝土并清理干净,为施工缝处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提供条件。

2)在清理墙顶浮浆完成后,应将鲜混凝土两侧0.3m范围内的泥土进行清除,并较凿毛后的墙顶低0.3m左右。此举可以避免在后续清洗施工缝时水流反漫,污染施工接逢产生夹泥层。

3)严格控制冠梁钢筋保护层;冠梁模板顶部要高出两侧地面20cm左右,防止地面杂土在外力下落入冠梁结构内。

4)浇筑冠梁混凝土前,要严格检查施工接逢的清洁情况,并进行冲洗润湿;浇筑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地下室侧墙水平施工缝设置在距地下室底板300mm-500mm之间。

2相邻两幅地墙接头处、墙体自身和基底与地墙接口处漏水、涌浆的预防与处理

1)选择性能良好、抓斗自重大且有垂直度显示仪表和强力纠偏系统的成槽设备;选用施工经验丰富、作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机械操作人员。挖槽时随时检查、掌握槽体垂直度情况,并采取适当纠偏;成槽完成后要对槽孔进行超声波检测,如发现偏斜或缩孔等异常,应及时处理。在吊放钢筋笼之前,要用成槽机在槽宽范围内进行清底,将槽底内的余土、沉渣等清除,同时还可以解决缩孔情况;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使其切实能起到护壁、携渣等作用。

2)在清槽的同时,对上一槽段接缝混凝土表面用圆形钢丝刷或刮泥器用起重机吊入槽内紧贴接头混凝土往复上下刷20遍~30遍,将泥皮除干净。

3)按要求做好槽底清渣工作,使沉渣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小于10cm)。如果在正循环清孔能满足要求时,建议选用正循环工艺,以避免反循环清孔对槽底的强大压力冲击,造成塌方。如果必须选用反循环清孔,要通过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经验参数设定,确定较为适当的清孔时间和空气压力,尽量避免因清孔带来的负面影响。

4)严格控制导管间距,一般要求一组导管距上一槽段接口不大于1.2m;另一组导管距锁口管接头处不大于1.5m,特别注意导管之间间距不大于3m,

以避免因摊铺面积过大出现混凝土夹泥现象,降低墙体挡水功能。

5)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仍要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等各项参数指标和泥浆液面高度,保证槽壁内外压力平衡,预防塌孔、夹泥;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浇筑混凝土时,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减小扰动,同时可上下活动导管(但要时刻保证最小导管埋深要求),使混凝土能密实、平缓地分布在整个槽段内。避免因混凝土面“峰”、“谷”高差过大造成“包浆”、“夹泥”等墙体缺陷。

6)在钢筋笼接头两端预先安装注浆钢管,在基坑开挖前采取主动注浆,预防渗水,也可根据开挖基坑过程中的接头渗水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注浆堵水(可采用双液浆缩短凝结时间),以降低施工成本。

4.2.1、底板浇筑混凝土时要一次性浇筑成型。不得在中途停止以免出现冷缝,应利用后浇带作为施工缝。

4.2.2、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连续不停施工,混凝土搭接必须在初凝前完成,以免出现冷缝。

4.2.3、在混凝土施工和养护工程中,采取措施以防止出现温度缝。

4.2.4、若混凝土体积较大时、厚度较厚时,应在浇筑混凝土结束后在初凝前进行再次碾压,打磨压实,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缝。

4.2.5、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地下水进行降至底板以下500mm,做好降水措施。

4.2.6、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且搭接长度符合施工工艺,采用预埋止水钢板避免该处渗漏。

4.3地下室侧墙施工缝渗漏

4.3.1、对施工缝处的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影响施工质量,且进行浇水湿润施工缝,一般不宜少于24小时,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确保新进混凝土接茬良好;浇筑混凝土时,现在施工缝处叫住一层30mm-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再浇筑混凝土。

4.3.2、地下室侧墙水平施工缝设置在距地下室底板300mm-500mm之间。

4.3.3、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再将扁钢与结构内的钢筋焊牢使止水带固定,牢靠,平直。止水带搭接符合搭接长度,止水钢板接头处进行满焊。

5后浇带、加强筋设计技术措施

5.1后浇带对防裂的作用与施工养护:

5.1.1、作用:在工程中设计后浇带,起到充分防裂的作用,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后浇带内钢筋通常均未断开,对已浇筑完的两侧混凝土也有一定的约束力,所以根据工程的后浇带作用看主要为抗伸缩,应布设后浇带起到防裂的作用。

5.1.2、施工、养护:(1)混凝土底板和墙体后浇带两侧要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带安装后要防止脱落,混凝土浇筑前要避免雨水和其他水的浸泡(2)后浇带未施工前做好覆盖防护措施,以免污水及杂物流入(3)。浇筑混凝土前清除接缝处的浮浆和杂物,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4)后浇带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后及时护养28天,拆模后在迎水面作防水层。

5.2加强筋设计技术

5.2.1、常见用加强筋的技术

1)设置水平加强筋

结构开口部和突出部位因收缩应力集中易于开裂,与室外相连的出入口受温差影响大也易开裂,这些部位应适当增加附加筋,以增强其抗裂能力。

由于底板对墙体的约束大,造成约束力上小下大,平衡收缩应力,在墙体竖向中部1m高范围内,水平筋的间距调整为150mm,形成一道“暗梁”。实践证明,这对于克服混凝土开裂极为有效,特别是对于长度超过20m的墙体。

对墙体而言,需在施工前计算一下水平配筋率,宜在0.45~0.6%以上,薄板(200~350mm)取高比例值为宜。若水平间距已在150mm以内则不必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在JBJ119(膨胀剂应用规范)中,对水平筋的要求要高于上述要求。

2)布筋方法

实践表明,水平构造筋对于墙体抗裂的影响很大,故水平筋绑扎在竖筋外面(设计从结构强度出发,常会明确水平筋绑扎在竖筋内面,这时须征得设计认可方可将水平筋绑扎在竖筋外面)。

5.2.2、在本工程加强筋技术:将工程的外墙板水平筋设在立筋的外侧,且钢筋间距要控制在100mm以内,外墙板外侧焊接网片,网片间搭接200mm,以确保外墙砼的防裂效果。

6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的技术措施

6. 1混凝土的原材料

6.1.1对混凝土配合比与坍落度控制

对于抗渗防裂混凝土,其配合比应在试配合格后进行使用,必须符合7天强度能够达到28天标准强度的70%以上。

一般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为14~16cm。在运输距离较远的工程中其混凝土中可适当加入减水剂来调节坍落度,严禁随意添加水。当因天气的原因而是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加快或延迟,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不得为降低成本而松弛对混凝土入模性能的要求。

6.1.2关于膨胀剂掺入量

强度和抗渗等级是对于抗渗防裂混凝土的重要的技术指标,抗裂是解决渗漏的根本。混凝土膨胀剂是解决抗裂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后,对膨胀剂的计量进行确定,以保证施工质量以及避免出现后期因膨胀剂的计量多与少而造成的纠纷。

例如:在混凝土中掺加了一定比例纤维。○1能起到阻裂效应,能延缓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减少及细化裂缝,它能填埋了部分混凝土内部孔隙,减少了孔隙大小和数量,极大地增加了混凝土基体的密实性,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抵抗有害介质侵蚀能力,提高了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2掺合物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使混凝土不离析泌水,提高混凝土抗塑收缩的能力。

6.1.3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当产品送到现场后,施工方联合监理单位抽样送检,以保证质量合格。其中对水泥、砂、石子、矿粉、膨胀剂等进行严格的限控。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种类及用量极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砂:中砂,细度模数2.4~2.8,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控制细度模数能降低工程成本。

石子:碎石,5~25mm,含泥量<1%,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大粒径的粗骨料,能降低成本。

矿粉:因矿粉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改善作用,提高抗裂性有良好效果,所以掺入一定比例的矿粉对施工具有良好作用。

膨胀剂:不论何种型号和厂家的产品,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建材行业标准。

6. 2混凝土的浇注

1计算好混凝土的方量,避免因运输不及时而导致冷缝的出现。

2混凝土振捣均匀,不得漏振。

3浇筑时必须先浇筑混凝土墙、柱后浇筑梁、板。

4混凝土保护层在浇筑前必须留置合理,保证厚度达到要求。

6. 3混凝土的养护

对抗渗防裂混凝土而言,养护剂是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容易被施工方忽略的环节,应该引起施工方的高度重视。

底板的保温保湿:底板成型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蓄水养护,蓄水高度2~3厘米。但是为了防线方便也可以先淋水养护,也可以先淋水养护,36—48小时候转为蓄水养护。如果做不到蓄水养护,可以铺设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墙体的保温保湿:外墙混凝土的暴露面大,养护困难。受阳关直射、气候变化以及风吹等因素影响,容易由于骤冷骤热或急剧干燥而产生开裂现象,因此,外墙混凝土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侧墙在拆模后要立即挂上麻袋进行保湿养护。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1天后可以松动模板支撑螺栓,并从上部不断浇水。由于混凝土最高温升在3天后,为减少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应力,减缓混凝土由于水分蒸发二长生的收缩力,墙体应在5天后拆除模板,有利于墙体保温、保湿。拆幕后要连续3天持续浇水,随后再进行间歇淋水养护14天。

混凝土未达到足够强度以前,严禁敲打或振动钢筋,防止产生渗水通道。

夏季施工,天气较为炎热,混凝土要及时有专人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3总结

通过分析地下室漏水的不同原因,改进了地下室防水构造,从源头上堵住地下室渗漏的通道,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这种改进是成功的,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室漏水现象的发生。

随着我国住房建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住宅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于地下室防裂抗渗新技术、新工艺,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江海广场建设项目中,地下室防裂抗渗施工过程中努力做到严格执行严谨施工。

谢辞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三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郭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设计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在此向郭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三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三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母校,大学三年来对我的栽培。

参考文献:

1、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50208-2002《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GB50108-2008《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