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一、总体定位

(一)三阶段划分

根据国家前期工作管理要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等3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各阶段决策审批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是规定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重要技术标准。

(二)与以往有关规程规范的关系

1993年,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996年,水利部颁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上述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和暂行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三个阶段设计工作、提高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前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并使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了修(制)订。

(三)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的主要作用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进行初步投资决策、选择建设项目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

2.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投资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资金筹措方案

各阶段、各类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格式、内容需进一步规范,设计深度需协调。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之间需协调的章节有:

综合说明、水文、地质、建设规模

河道整治、主要建筑物布置、机电及金属结构

三阶段规程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基本要求:

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基本确定工程任务和布局

基本确定工程规模和效益指标

基本确定场址和主要工程方案

控制住工程投资

明确外部条件和影响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本要求:

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确定工程任务、布局、规模和场址

论证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环境上是否存在重大制约因素。

控制住工程投资

明确资金筹措方案

初步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

确定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

细化设计

三、设计深度有关规定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均对各主要专业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进行了规定。三个阶段有关工作深度主要按照初步确定(初步选定、拟定)、基本确定(基本选定)和确定(选定)三个层次掌握。基本深度用词为:

(1)初步确定级包括拟定、初步选定、初步确定结论,本级确定的结论在进一步比较论证后可调整。

1)拟定:根据现行政策、规范及工程经验,经初步分析起草制定。

2)初步选定:根据已获得的资料及工程经验,对至少两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后的起初选择(结论)。

3)初步确定:根据现行政策、规范、已获得的资料及工程经验,进行综合论证后的起初肯定结论。

(2)基本确定级包括基本确定、基本选定。本级要求论证充分,结论可靠,做到主要影响因素无遗漏、依据的基础资料基本齐全可靠、参与比较的方案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方案取舍时利弊权衡得当。

1)基本选定:在初步选定和进一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经多方案、多方法对比论证形成的主要选择结论。

2)基本确定:在初步确定和进一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经多方案、多方法对比论证后得主要肯定结论。

(3)确定级包括确定、选定,本级确定的结论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

1)选定:在基本选定的基础上经进一步论证后的最终选择。

2)确定:在基本确定的基础上经进一步论证后的最终肯定结论。

四、综合说明

(一)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均要编写“综合说明”一章。综合说明是项目设计文件的纲要和结论,要求能反映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综合评价结论和今后工作及建议,叙述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对项目的总体和全面了解。对大型工程本章要求可单独成册。

综合说明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清晰,不能对项目进行重新论证,或是将各章节内容简单缩写。

(二)综合说明一般可按设计报告的章节顺序编写,不同设计阶段的综合说明重点内容应有所区别,项目建议书阶段,根据项目立项需要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程度,需重点说明以下内容:

1.与项目有关的规划成果及审批意见。

2.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影响与制约因素。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任务。

4.工程建设标准与规模、重要设计方案、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

5.淹没和工程占地、环境影响评价。

6.投资估算,经济评价,资金筹措方案。

其它内容可适当简化。

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综合说明可逐步加强技术方案、关键指标的比选论证内容,并要说明前一阶段的主要设计成果和审批意见,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一)项目建设的依据

1.根据国家对水利前期工作的管理要求,对于拟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的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具有经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审批同意的相关规划作为依据,有关规划包括流域(河流)、区域的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等,如xx流域综合规划、xx流域防洪规划、xx河流水电梯级开发规划、xx地区水利抗旱水源规划等。根据有关规划中对流域和区域治理、保护、开发的规划思路和理念、总体格局和重点项目安排等要求,可以明确拟建水利项目在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定位。因此,要说明项目所在流域(河流)和区域的治理、保护、开发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中与本项目有关的内容与审批意见。

2.项目区的其它有关规划,如xx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战略发展规划、xx城市总体规划等,可作为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任务、规模的支撑性文件和资料。

3.对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以河流规划、区域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意见为依据,进一步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并将有关规划意见、本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方案比选情况和审批的主要意见作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比选、指标论证的重要依据。

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而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程,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的有关内容和深度要求,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二)论证推荐项目优先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3.2.2条”规定,项目建议书阶段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开发任务与建设目标,在流域(河流)、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在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中,为满足某一区域的兴利除害和治理开发与保护的要求,往往会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相近或计划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规划项目,如要实施其中的某个项目,应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流域治理开发的总体要求,对该项目和其他功能类似项目的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整体开发目标的满足程度、社会环境影响范围及可接受程度、资金筹措能力和经济产出效果、工程技术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各项目的优劣,提出较优的项目方案,并论证推荐项目优先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必要性论证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要围绕项目区经济社会近远期发展对江河治理开发保护和水利建设的需求,自然

灾害特点及水利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拟建项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防灾减灾和兴利除弊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开发任务包括防洪、治涝、河道(河口)整治、灌溉、供水、水力发电、航运等,在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时,要结合项目的主要功能、服务对象和主次次序,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逐项进行论述。

必要性论证是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作重点,对于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也需重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工作。

2.对于防洪(潮、凌)工程和治涝工程,要调查说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水、风暴潮、冰凌灾害和涝水灾害情况和特点,尤其是近期发生的较大灾害,尽可能采用调查统计数据反映洪涝水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分析地区防洪(潮、凌)、排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规划工程体系完善程度和防灾减灾能力、工程设施数量和毁损情况等;分析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潮、凌)能力和排涝能力的要求。分析本项目的防灾减灾效益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3.对于河道、河口整治工程,要调查说明项目区有关河道、河口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冲淤变化情况;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和水沙特性变化对河道、河口的影响,河道、河口整治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水沙特性,河道、河口演变趋势;从地区防洪(潮、凌)、治涝、农业与土地开发、水产养殖、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阐述对河道、河口治理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分析治理工程的作用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对于灌溉工程,要调查说明灌区所在流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现状和以往发生的重大旱情旱灾情况,当地水土资源条件、盐碱(渍)化情况与特点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分析灌区灌溉设施、人畜饮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不足、灌溉设施不完善、降雨径流时空分布不协调等;结合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求,论证项目区发展农牧业和粮食生产及建设灌区工程的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与效益。

5.对于向城乡生活工业供水的工程,要调查说明受水区的水资源和水质状况,城镇生活工业环境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和供水、节水现状;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的影响与制约,如供水不足造成的工矿企业停产和产值下降、居民生活用水保证程度降低、生活工业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地下水超采和水环境恶化,以及供水设施不足和毁损等;结合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受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增加水资源供给、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水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及拟建项目对促进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供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作

用与效益。

对生态与环境保护供水工程,要调查说明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缺水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变化趋势,论证保护、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拟建项目对地区和周边地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6.对于大中型或在电力系统占较大比重的水力发电工程,要调查说明项目区的能源状况、电力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开发水电的需求;明确拟建电站在电力系统和流域梯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保障作用。

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中需注意的问题

(1)对项目区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尽量采用翔实具体的数据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和影响。

(2)分析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及预测指标,以及论证对水利建设的需求时,要有可靠充分的依据,避免预测指标扩大化、盲目化。

(3)应尽可能量化计算拟建项目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的作用和直接、间接效益,确实无法准确、可靠地计算量化效益时,应进行效果分析,并注意对问题、需求与作用三者关系的协调。

(四)水利任务分类

1.水利水电工程的任务一般可分为两类:

(1)第一类任务主要为满足外部要求

针对满足流域和区域治理、开发、保护要求而确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兴利除害等方面的的功能性任务,如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等,以及航运、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如湿地、湖泊补水等)、水土保持、库区养殖、水利旅游等。

(2)第二类任务主要针对工程本身

针对工程本身的安全和建设要求而提出的工程建设类任务,如对已建灌区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等。

较大规模的供水(调水)、灌溉工程及防洪治涝、河道整治等工程通常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如供水、灌溉工程中包括渠道、隧洞、管道、水库、泵站等建筑物,防洪治涝和河道整治工程中大都包括加固和新建堤防、疏浚河道、穿堤建筑物等。对于此类工程,除明确该项目的兴利除害等功能性任务外,还需明确其建设任务,说明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2.承担多项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应按照国家政策,根据该项目在流域和区域规划中的作用,结合工程条件,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要求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按总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基本确定项目的开发任务和建设目标的主次顺序。项目开发任务的主次排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项目综合利用的要求关系密切。任务主次排序要根据项目在治理、保护和开发中所承担的各项任务的重要程度,分别予以论述。

3.对于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内容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及效益逐步增长、达效期较长的项目,应分析近期、远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拟定项目近、远期开发目标和项目分期建设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对项目分期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项目是否需要分期建设的意见。需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任务与目标,提出分期建设内容。

(五)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1.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涉及多个地区、行业、部门和专业,如从地理和行政关系方面涉及河流上下游、左右岸、淹没区、界河段等及交通、电力、农业、林业、文物、国土、市政等不同行业,同时还可能涉及生态、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

2.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会对部分地区、行业和部门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利益等方面造成影响,有些影响是有利的,有些则是不利影响。对于影响波及的地区、行业和部门,可能会对项目建设提出各种要求,这些作为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都会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产生影响,甚至制约项目的立项基础。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部条件对拟建项目的约束影响越来越大,要取得有关方面的支持和认可,就必须重视和认真处理解决外部条件与要求。

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摸清问题和症结,充分调查了解项目相关地区和部门对工程总体规划、工程规模、布置、效益分配和损失补偿等方面的要求与建议,

加强沟通和协调协商,统筹考虑,并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提出减免不利影响、损失补偿、利益分配与调整灯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有关方面的认可和达成相关协议。

六、建设规模

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主要对防洪、治涝、河道与河口整治、灌溉、供水、水力发电的等工程的建设规模做出了规定

(一)防洪

1.防洪工程规模论证主要内容

防洪工程的建设规模论证,要以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工程体系、总体格局及洪水调度原则为基础,明确拟建工程在防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防洪保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流域(区域)暴雨洪水特性和历史洪灾情况,及现有防洪设施存在的问题,论证确定防洪保护范围、保护对象、防洪标准及防洪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规模。

2.不同设计阶段深度要求

项目建议书阶段,要分析不同防护对象的要求,基本确定拟建项目的防洪保护范围、保护对象和不同对象的防洪标准;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基本选定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施方案。

对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以项目建议书阶段确定的工程总体布局、防洪保护范围、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等主要技术指标为重要依据,论证确定主要方案和指标,如确需对主要方案和指标进行调整,要进行充分论证。

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而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如一些河道堤防工程、蓄滞洪区建设工程等,设计深度应按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深度要求控制。

初步设计阶段,防洪工程的重点是明确防洪调度方式和论证复核工程建筑物规模。

3.流域规划内容和防洪要求

在论证防洪工程规模时,应说明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防洪规划中提出的流域蓄、滞、泄、排关系

和流域(区域)防洪工程体系(包括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总体安排,洪水调度原则和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不同工程在防洪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以及关键规划参数和成果(如规划确定的治理标准、治理方案和堤线、堤距控制要求,河道设计防洪水位,蓄滞洪区设计水位和蓄洪量,水库防洪库容和防洪特征水位等),以此作为论证确定拟建防洪工程总体布局、工程规模、调度方案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4.防洪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

拟建工程的防洪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要根据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涝灾害特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工程建设条件和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结合流域规划相关要求分析确定。

确定防洪保护范围时:应按洪水淹没影响的范围考虑,保护对象一般为城市、乡镇、村屯、农田、工矿企业、交通及其它设施等。

5.防洪标准

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按流域规划的有关要求和GB50201《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分析确定。

如流域规划中已确定了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在拟建工程的前期工作中要进行分析复核;如规划未予确定,则应在设计中分析确定。

防洪标准的确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总体上要与流域、区域的防洪标准相协调,注意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洪标准相协调。对于跨界河流,要严格按照防洪规划提出的防洪标准进行建设,不得任意提高、改变防洪标准,避免水事纠纷和矛盾。

(2)防护区可以分为几部分单独进行防护的,应按分区设防分别确定各分区的防洪标准。

(3)防护区保护人口和耕地数量原则上应按可能淹没范围内实物进行统计。

(4)确定防洪标准时,可适当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近远期结合要求,需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6.工程规模

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主要对防洪工程体系中的堤防、蓄滞洪区、防洪水库的规模论证提出了要求。

(1)堤防工程规模论证

1)河道与堤防工程是防洪工程的主要措施,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治理,通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及群众投工投劳等各种形式,我国大部分需防护的地区已修建了不同标准的堤防工程。在论证拟建堤防工程时,应首先调查了解现有堤防工程的状况,说明现有堤防工程保护的范围和保护内容、堤防沿革、险工险段和历史险情、穿堤建筑物毁损情况,分析现状行洪能力,堤防参数及在超高、宽度、渗漏、稳定、护坡、管理道路等方面的问题,

2)堤防工程规模论证,要确定防护区防洪标准,河道治理范围、治理原则和设计标准,堤防整治方案,河流治导线、堤线、堤距和河道行洪断面形式,新建和加固改造堤防范围、河道清障等内容和规模。

3)整治方案、设计标准、堤线、堤距等对工程总体规模、占地和移民、工程投资和效益等影响较大的内容,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则要基本确定。要采用实测河道纵横断面和调查历史洪水水面线推算河道糙率,计算河道水面线,多泥沙河流还应考虑泥沙淤积对水位壅高的影响。

要对防洪排涝、已建和拟建工程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工程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提出需要新建和加培加固的堤防范围与长度、需改造和新建的穿堤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对重要排洪涵闸、泵站等建筑物规模要进行专门论证。

初步设计阶段,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工程规模基础上,对设计标准、设计流量、水面线和设计水位、治导线、堤线、堤距及河道整治方案、堤防和建筑物建设内容与规模等进行复核。对于特别重要的防洪河段,需进行河工模型试验,验证洪水水面线。

4)感潮河段的潮位对河道行洪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河道洪水特性、潮位变化等对工程规模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感潮河段需分析潮位变化对行洪的影响。

(2)蓄滞洪区工程规模

1)蓄滞洪区包括泛区、行洪区、滞洪区、泛区、洼淀等。流域(区域)规划确定的蓄滞洪区的防洪任务、启用标准和控制运用条件,是确定蓄滞洪区的蓄洪面积、蓄洪容积、蓄洪水位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论证蓄滞洪区工程规模时,应说明蓄滞洪区的任务、在防洪工程体系中的作用、启用标准和控制运用条

件等,以及规划的分洪水位、水量和流量。

2)蓄滞洪区的调度运行方式对工程规模、投资和效益等影响较大,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根据流域(区域)的防洪要求,对分洪方式和蓄滞洪区控制运用条件进行分析,合理确定蓄滞洪区的调度运行方式;确定起调水位,通过蓄滞洪区水利计算,计算各种频率的分洪和泄洪流量过程,论证和基本确定有效蓄洪量和总蓄洪量、蓄滞洪面积、蓄洪水位等,列出调洪计算成果;计算蓄滞洪区进洪、退洪水面线和各控制断面设计水位;分析确定蓄滞洪区工程总体布局和挡水、进水、退水等骨干工程和建筑物的规模与主要参数;确定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标准、内容和规模及管理规划方案。

3)初步设计阶段,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工程规模基础上,对设计标准、设计流量、水面线和设计水位、蓄洪量和蓄洪水位、蓄滞洪区防洪工程方案和规模、安全建设内容与规模等进行复核。对于特别重要、蓄洪过程复杂、蓄洪影响较大的蓄滞洪区,必要时需进行河工模型试验,验证洪水水面线。

(3)水库工程规模

1)对于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库,要分析确定下游防洪控制断面及相应的允许安全泄量或防洪控制水位;根据流域防洪体系中各工程的作用、洪水地区组成情况、下游防洪要求及地区洪水调度原则,拟定水库工程的防洪调度运用方式;分析计算水库控制泄量和防洪库容;说明调洪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及汛期限制水位选择的原则与范围,论证确定水库汛期限制水位及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其它特征水位,以及泄水建筑物的规模。

2)汛期限制水位对水库坝高规模确定、库区淹没范围和工程投资具有较大影响,是防洪水库的重要特征指标,因此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拟定不同的方案,对技术经济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基本选定汛期限制水位;水库下游防洪控制断面的允许安全泄量或防洪控制水位对确定水库控制运用方式、控制泄量、防洪库容和水位等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项目建议书阶段也应基本确定;水库其它特征水位等可初选或初定。

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说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主要成果和审批意见,重点论证水库满足下游不同防洪要求的运用方式、控制下泄流量和水库特征水位、库容,分析水库承担防洪任务时的受益范围和影响范围,合理确定水库防洪库容规模和主要特征水位。本阶段要选定汛期限制水位,基本选定(确定)防洪库容、防

洪高水位和其它指标,

初步设计阶段,要说明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库防洪运用原则和规模的论证、选择结果及审批意见,对水库防洪计算的基本资料和汛期限制水位、防洪库容等主要规模指标进行复核,确定防洪高水位、泄洪建筑物规模及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指标。

3)一些地区的汛期气象因素和降雨径流季节性、阶段性较强,存在明显的汛期分期现象,如浙江等地的梅雨期、台风期洪水具有不同的特性,华北地区8月上中旬前后的大气环流和气象因素差别显著,因此必要时可对汛期划分不同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4)北方地区河流冬春季存在防凌问题,为减少下游凌汛灾害,要求上游水库控制凌汛期下泄流量,水库需设置一定的防凌库容。在一些冬季以往不结冰的河段,由于水库蓄水后减缓入库径流流速,表层水温降低,会形成库面冰,当开河期上游冰凌入库时受库冰影响,可能形成库尾冰塞或冰坝,造成新的冰害。因此,对于有防凌要求的水库,应分析库区和河道的冰凌特性与防凌要求,论证确定防凌库容和水位。

5)承担防洪任务,同时并具有供水、发电等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库工程可参照三阶段规程“综合利用工程”的有关规定论证规模。

防洪规划重点

防洪标准和范围确定

防洪体系和布局

允许泄量,设计水位

堤防--堤线,堤距

防洪水库—防洪库容,汛限水位

蓄滞洪区—蓄洪水位和容积

设计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1.流域概况、洪涝灾害 ---要有层次、有典型

2.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必要性 ---要有针对性

3.治理范围和治理标准---要合理确定、有依据

4.地形测量、移民占地数量等基础资料 ---要满足深度、精度

5.治理方案(筑堤、挖河、疏浚)、堤线布置---要论证,合理确定

6.建设内容和规模 ---要分析,分类说明

7.工程投资---要客观

(二)治涝

1.治涝工程规模论证主要内容

治涝工程规模论证,要以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治涝规划确定的治涝工程体系、总体格局及洪涝水调度原则为基础,调查说明涝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概况、地区发展规划、涝区水系和地形特点,分析涝区降雨、涝水特性、涝灾情况及成因,以及治涝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利规划和治涝要求;确定治涝区范围和治涝分区、治涝原则和治涝标准、洪涝水调度原则和排水方式;计算排涝模数、排涝流量和水位,推求涝水水面线;论证确定治涝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排涝河道(沟渠)、泵站、涵闸、滞涝区、承泄区等治涝骨干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提出治涝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2.不同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涝区范围、治涝标准、洪涝水调度原则及治涝工程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控制节点的设计水位等重要内容,由于涉及面广、对占地和投资规模影响较大,因此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基本确定和通过方案比较后基本选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予以确定和选定,初步设计阶段则需进行复核和说明;对于治涝分区和排水方式、排涝模数和设计排涝流量及排涝河道、泵站、涵闸、滞涝区、承泄区等治涝骨干工程的特征水位、流量和主要参数等,项目建议书可初步确定和拟定,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并基本确定、选定,初步设计阶段再予以确定。

3.治涝标准

涝区的治理标准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水利规划,对暴雨重现期、暴雨历时、不同对象的积水排除时间、排降深度以及排涝河道(沟渠)的开挖难度、承泄区接纳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目前,我国大部分涝区的排涝标准为5~10年一遇,限于各方面条件,近期全面提高排涝标准仍有一定困难,因此,治理标准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涝区的自然地理特性、涝灾成因、排水条件等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支流排涝能力提高后,会加大干流和下游地区防洪排涝的压力与负担,增加干流和下游地区的治理难度与工程规模,因此,要统筹协调和合理确定河流上下游和干支流的治涝标准。海河、淮河流域和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以往曾采取“干三支五”的治涝标准,较好地协调了干支流排涝标准的关系。

4.治涝工程总体布局

解决涝区积水主要利用截、排、蓄、滞等措施,要根据涝区和周边条件研究各项措施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分析地区洪涝水遭遇情况,确定洪涝水调度原则和排水方式,统筹安排排水河道(沟渠)、涵闸、泵站、承泄区、滞涝区等工程,确定治涝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工程措施和规模,并选择典型区进行治理工程设计;对大型和重要的建筑物规模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分析确定。对总体规模大,实施时限长的工程,还需分析论证分期实施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

5.工程规模指标

治涝工程的规模包括骨干排涝河道(沟渠)、涵闸和堤防的设计排涝水位与设计排涝流量,滞涝区的水位、容积和承泄区水位,以及排水(涝)泵站的设计水位、流量、扬程和装机容量等主要参数。

(三)河道及河口整治

1.河道及河口整治工程规模论证主要内容

河道及河口整治工程一般是为满足水利、交通航运、农业、国土等部门的规划目标而建设,因此工程建设规模要以相应的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专业、专项规划为依据,针对治理目标和项目区具体情况分析确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河道河口的治理开发保护要求、流域(区域)洪涝枯水特性及历史灾害情况,河道河口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确定治理范围、治理原则与标准以及治理工程总体布局、

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规模。

2.不同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河道及河口的整治范围、治理标准、设计水(潮)位、流量、整治方案和治导线、工程总体布局、骨干工程和重要控导工程的规模等内容对治理效果和工程投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基本确定和通过方案比较后基本选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予以确定和选定,初步设计阶段则需进行复核和说明。其它规模和指标在项目建议书可初步确定和拟定,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并基本确定、选定,初步设计阶段再予以确定。

3.治理范围(没讲)

河道、河口的整治范围要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防洪御潮、排涝、航道整治、农业与土地开发、水产养殖、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求,结合区域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情况,暴雨、洪水、台风、潮汐、泥沙等特性和地形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及河道河口整治现状等综合分析确定

4.治理原则和标准

河道及河口整治工程的治理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程建设投资和效益等密切相关,要在明确河道及河口治理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划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及治理河段的重要性和上下游治理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满足防洪(潮)、排涝、供水、航运及河势控制方面的治理标准;计算确定造床流量,选定治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和设计河宽。对有输水、行洪要求的河道,应复核现有河道断面的过水能力。如需提高或降低治理标准,需进行专门论证。

5.总体布局

河道、河口整治工程一般由控导工程、河道疏浚、洲滩整治、堤防建设(包括新建、加固)、河口挡洪(潮)闸等工程组成,要说明水文、泥沙特性,分析河道滩槽、河口演变规律及河势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岸线利用、土地开发、防洪除险、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合理确定治导线和重要河段控制节点位置;对整治方案进行论证,选定河道、河口整治工程总体布局、重要河段控制节点位置和挡水(潮)堤线,以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分期实施方案。

公路项目建议书编制办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路项目建议书编制办法 篇一: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成县抛沙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项目建议书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1项目建设的依据 1.1.1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1.1.2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1.1.3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 1.1.4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

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灌溉。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 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及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灌溉及排水的要求。 1.2.2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 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1.3项目建设的任务 1.3.1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 项目,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 1.3.2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 标与任务。 1.4附图 (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篇:房地产集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篇:如何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第四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提供的资料第五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提供的资料 正文第一篇:房地产集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作业目的 项目可行性研究按时间和要求的不同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深度可行性研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是获取开发土地前最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之一,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土地使用权正式获取后,项目开发者还需进行更为详尽的深度可行性研究,为随后的项目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真正体现市场的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反映市场现实,为项目的投资寻找到真正的可行之路。 2.作业要求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应切实作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占有充分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比选论证,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整、文本格式规范、附表附件齐全。报告的表述形式尽可能数字化、图表化,报告深度能满足投资决策和编制初步设计方案的需要。 3.主管部门总师室:组建工作小组,批准工作计划,组织优化和修改报告,审定报告。 协管部门商务部、销售部、营销策划、发展部、财务部:审阅相关专业的章节,提出优化修改意见,协助总师室把关。 主办岗位总工程师:制订工作计划,分配任务,汇总编辑,优化修改督办。

协办岗位:工作小组成员:按各自的专业或专长分头进行调查研究和编写报告章节,并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优化修改。 4.紧前工作条件 初步可行性研究:已进行市场调研和现场调查,已取得相关土地技术指标; 深度可行性研究:已获得土地使用权,已有明确的地区控制性详规和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 5.作业描述 5.1 总工程师组建工作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并基本固定。有特殊要求的可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加。 5.2 本主办岗位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报告提纲,章节分工,进度安排,费用预算等。工作计划报总经济师批准后,布置安排落实。 5.3 各成员按照专业分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必要时再次进行实地调 查和市场调查。 5.4 小组集体讨论,议题为: 5.4.1市场研究。包括分析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等。 5.4.2项目分析和项目建议。对项目本体进行研判,分析项目优劣势,并进行项目的市场预测;提出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定位、规划方案、进度计划以及资金筹措方案等,方案经比较论证优化后,提出推荐方案。 5.4.3经济技术评价。对推荐方案进行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结论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可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5.5 编写研究报告。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之后,各成员分工编写章节,由本主办岗位协调综合汇总,编制报告初稿。经总工程师批阅 意见后,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报告,交总裁审核。 5.6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5.6.1市场分析 5.6.1.1整体市场分析 全市及各主要分区的市场总供应量和总需求量;

最新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最新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 定 篇一: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集团终稿)目录第一章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二章投资估算文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章费用项目划分和工程费用分类及计算________________ 6 第四章项目引进部分的投资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五章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附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提高石油化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规范投资估算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提高投资估算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制定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第2条投资估算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中国石油化

工集团公司有关规定;保证估算所依据的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应掌握市场信息及科学的估价方法。 第3条投资估算主要依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及《中国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参数与数据》;并参考《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引进工程概算编制办法》、《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概算指标》、《石油化工安装工程费用定额》、《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费用定额》等有关规定。 第4条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应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对基础设计概算起到控制作用,即:基础设计概算,不得超出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额的10%。 第5条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上采用工程量法。 第6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投资项目,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可参照本办法执行;若需要,亦可采用相关系数法或规模指数法。 第7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融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投资估算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负责。投资估算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资格。投资估算文件要经过逐级审核。 第8条多个咨询机构共同承担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确定一个总体编制单位,由其负责制定统一的估算编制规定,汇编总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排版格式规范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排版格式规范 为使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编制规范化、标准化,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有关标准,制订以下规范。 一、封面 项目名称宜用小1号宋体加粗,“可行性研究报告”七个字宜用小初号黑体,单位名称宜用3号黑体或者3号宋体加粗,日期宜用3号宋体。样式见附录:封面样式。 二、封二 本页为编制人员名单页,顺序为: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参编人员,字体宜用3号宋体加粗,人员名称宜用3号宋体,样式见附录:封二样式。本页视情况可以省略。 三、目录 1.正文目录 “目录”两字用三号黑体字,单列一行居中书写,下空一行再编写目录内容。目录内容建议只编排至文中的第二层标题,一般不超过第三层标题。第一层标题内容用四号黑体字,第二层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格式如下所示。

推荐使用Word文档中自动生成目录方式: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 样式见附录:目录样式。 2.附件目录 “附件”用三号黑体字左顶格,下面用阿拉伯数字左空二格,以发文单位、文件号及《文件名称》排列,格式如下所示: 四、正文排版格式 1.层次划分与标题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其内容分成若干层次进行叙述。层次的划分一般不超过四层,四层以下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②……或1),2)……。各层次的题序与标题样式见表1、表2和表3。 表1 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层次代号、标题及说明(内容40页以上推荐使用)

表2 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层次代号、标题及说明(内容40页以上推荐使用) 表3 采用中文数字的层次代号、标题及说明(内容40页以下推荐使用) 2.正文内容编排 (1)字形字号:层次标题以下的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或者四号宋体字型或者仿宋体字型,数字和西文均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正文中图、表的标题用五号或者小四号宋体字居中,表格内容用五号或者小四号宋体字。 (2)纸张设置:国际标准A4纸(210mm×297mm)单面打印。 (3)页边距设置:上2.5cm,下2.5 cm,左2.5 cm,右2.0~2.5 cm;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首页(xx公司、xx项目、xx承办单位) 目录(下列各大项名称)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合资项目指合资各方情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问题与建议 二、市场预测 (一)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目标市场确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三、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一)资源可利用量 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蕴藏量,森林蓄积量等。(二)资源品质情况 矿产品位、物理性能、化学组分,煤炭热值、灰分、硫分等。(三)资源赋存条件 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含油气地质构造等。 (四)资源开发价值 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产品方案 1.产品方案构成 2.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五、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4.技术改造项目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汽、生活福利)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doc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 第一部分可行性研究总述 这一部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总述要综合讲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结论,并对项目是否可行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条件。 一、提出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项目的主管部门、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及法人代表、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概况等七个方面。研究工作概况又包括:①项目建设的必要件,②项目发展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若干重大问题,都应作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厂址选择;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财务与经济评价;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十个方面。 三、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述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每个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从而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四、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的背景以及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项目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以及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基于此目的,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的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时,要能够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两项。 二、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的发展概况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包括己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成果、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厂址初勘初步测量工作情况、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等四项内容。 第三部分市场分析和项目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乃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决定。并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5020-2007) -书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Code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DL/T5020-2007) 代替DL5020-1993 和DL5021-1993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总则 (3) 4 综合说明 (5) 5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8) 6 水文、泥沙 (10) 7 工程地质 (14) 8 工程规模 (18) 9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6) 10 机电及金属结构 (33) 11 消防设计 (38) 12 施工组织设计 (39) 13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48) 14 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 (52) 15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55) 16 节能降耗分析 (58) 1 7 设计概算 (62) 18 经济评价 (6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69) 条文说明 (7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对DL5020-199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DL5021-199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是为了统一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深度以及报告书编写的要求。 与DL5020-1993和DL5021-1993相比,本标准补充、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降耗分析章节; ——将工程任务和规模拆一章分为两个章节: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工程规模; ——取消工程管理一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20-1993和DL5021-1993。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王柏乐、周建平、党林才、顾洪宾、王惠明、余奎、戴康俊、蔡频、郭建欣、李岳军、魏小婉、于庆贵、胡平、张东升、钟廷英、涂东花、林朝晖、王善春、张喜华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地区发展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任务、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2、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单位的要求。 3、对于大中型骨干建设项目,必须具有国家批准的资源报告、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工业基地规划。交通运输项目,要有关的江河流域规划与路网规划。 4、有关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社会、环保等基础资料。 5、有关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资料,以及国家正式颁发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6、国家颁发的评价方法与参数,如国家基准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外汇影子汇率、价格换算参数等。 拓展阅读: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澳体中心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2、建设地点:澳体中心

3、工程建设内容:澳体中心游泳馆周边绿化,以及澳体中心内新增花灌木,提升景观效果。 4、编制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合格 5、时间:15日历天内提交报告并通过评审 6、资金来源:自筹及其它渠道 二、资格要求 1、一般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资质要求: 具有国家发改委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风景园林)咨询丙级及以上资质。 3、其他要求:参加比选时,投标单位应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还须提供一份加盖单位鲜章的复印件交业主存档。 三、咨询费发包价及确定方式 1、本项目采用最低价评审法,根据符合资格要求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选单位。 2、本项目投标最高限价2.8万元。 四、比选保证金及缴纳方式 1、金额:人民币1400元(壹仟肆佰元整)。 2、缴纳方式:开标现场缴纳。 3、退还方式:未中选单位现场退还,中选单位在签订合同前转为履约保证金。 五、报名截止时间及地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若干原则及要点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若干原则及要点 Some Principles and Essentials of Compil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n Water Information Projects 曾仕康 Zeng Shikang (广东省水利水电信息中心 2002年)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水利信息化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若于原则和要点,对于全省水利基层单位在编制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水利信息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概述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的治水方针下,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的推动下,我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简称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批是履行基建程序工程建设立项工作的关键环节。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太快,有关信息系统规划设计方面的规程规范的建立,还一时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导致全省很多基层单位的可研报告编制出现形式各异、深浅不一的情况。如何

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具体特点,编制高质量的可研报告,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希望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范出台以前供报告编制单位参考,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 (GIS、GPS、R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篇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到的相关法律法规 编制依据 ⑴委托方提供的营业执照及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等; ⑵国家及地方有关行业规范、规程、标准; ⑶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XX]15号审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筑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红线图、设计要点等 (2)《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 (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XX年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5)《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XX

年版)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xx县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 (10)现行国家、省、市相关的规范、法规 结构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XX)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XX)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XX)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9)《砌体设计规范》(gb50003-20XX)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XX年版 节能设计依据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XX年第6号令) (2)《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试行办法》(20XX年9月17日发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项目由来及背景。 项日承办单位和项目投资者的有关情况。即:生产经营内容、生产经营规模、产品销售情况、年上缴税额、自有资金数额、债权债务情况等。 兴办外商投资项目要简述: (1)合营各方概况,即:合营各方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国籍及姓名、资金实力、技术力量等。 (2)合营方式(注明合资、合作、独资)。 (3)合营年限。 (4)经营范围。 (5)产品销售方向(内销或出口比例)。 简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技术引进项目,要简述技术引进内容(关键设备或技术专利)、拟引进技术设备水平及其国别和厂商。 产品技术水平及市场销售前景。 (二)项目建设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拟选地址的地理位置、占地范围(四至范围)、占用土地类别(国有、集体所有)和数量、拟占土地的现状及现有使用者的基本情况。 如果不指定建设地点,要提出对占地的基本要求。 项目建设条件。简述能源供应条件、主要原材料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市政公用设施

配套条件及实现上述条件的初步设想。需进行地上建筑物拆迁的项目,要提出拆迁安置初步方案。 (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生产性项目要提出主要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及生产能力;非生产项目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说明其规模,如旅馆、宾馆项目要说明有多少客房、多少床位;房地产开发项目要说明拟建的建筑物类别及数量;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要说明小区的主要功能、建筑容积率等。 总建筑面积及主要单项工程的建筑面积。 (四)环境影响 一般民用建筑项目不写,其他非工业生产项目简写。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额。技术引进项目要说明进口技术设备使用外汇数额,建设费用和购置国内设备所需人民币数额;外商投资企业要说明总投资额、注册资本数额、合营各方投入注册资本的比例、出资方式及利润分配方式。 资金来源。利用银行贷款的项日要将注设期间的贷款利息计入总投资内。 利用外资项目要说明外汇平衡方式和外汇偿还办法。 (六)建设进度初步设想。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八)结论。 (九)附件 建设项目拟选位置地形图(城近郊区比例尺为1:2000;远郊区县比例尺为1:10000)。标明项目建设占地范围和占地范围内及附近地区地上建筑物现状。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编制依据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编号:FS-DY-2015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篇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标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内容: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该类项目的广度和深度规定,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编列,其提纲如下: (1)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目录、宏观调控政策, 在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研,提出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以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政策原则和指导思想。 (2)产品市场(或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和预测分析;竞争对手现状和发展分析;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市场营销战略。 (3)产品(或建设)规模方案的选择。 (4)工艺技术方案(或建设标准)选择。 (5)资源、原材料、燃料来源和供销的可能性评价。 (6)公用设施建设方案。

(7)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交通运输,以及水、电、气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8)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 (9)节约能源、水和土地资源措施。 (10)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论证及措施。 (11)生产组织、管理体制、机构定员、人员培训设想。 (12)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按重要部位设计方案估算工程量进行计算)。提出资金筹措办法。 (13)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 (14)综合评价及结论。 3、项目实施单位条件、经济技术能力情况和项目实施领导组织、人力配备情况。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或委托×××院、所编制。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间。 ×××年×××月×××日。 6、附件:如单项调研报告、委托某专业单位单项、调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规范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规范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规范 以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可行性报告的编写规范一般包括下列11项内容。 第一部分可行性研究总述 这一部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总述要综合讲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结论,并对项目是否可行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条件。 1、提出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项目的主管部门、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及法人代表、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概况等七个方面。研究工作概况又包括:①项目建设的必要件,②项目发展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2、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若干重大问题,都应作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厂址选择;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财务与经济评价;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十个方面。 3、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述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每个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从而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4、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的背景以及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项目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以及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基于此目的,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的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时,要能够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1、项目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两项。 2、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的发展概况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包括己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成果、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厂址初勘初步测量工作情况、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等四项内容。 第三部分市场分析和项目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乃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决定。并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并确定建设规模。 1、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包括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替代产品调查;产品调查国外市场调查等六项。 2、市场预测 所谓市场预测,是指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对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案

《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 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对于大中型项目,有的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主要附件之一。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方可开展对外工作。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按新的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项目建议书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向发改委申报的项 目申请。 项目建议书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很多项目在报立项时,条件已比较成熟,土地、规划、环评、专业咨询意见等基本具备,特别是项目资金来源完全是项目法人自筹,没有财政资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这类项目常常是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为一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流程 (一) 签订委托协议 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与委托单位,就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要求、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和质量要求交换意见,并签订委托协议,据以开展项目建议书各阶段的工作。 (二) 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委托项目建议书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求等组建项目建议书工作组。为使各专业组协调工作,保证《报告》总体质量,由总设计师和总经济师负责统筹协调。项目组分为(1)行业与市场小组,负责研究行业相关信息与市场研究;(2)文本编制小组;(3)技术方案小组;(4)融资与财务小组;(5)政策与法律小组。 (三) 制定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四)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各专业组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包括向市场和社会调查,向行业主管部门调查,向项目所在地区调查,向项目涉及的有关企业、单位调查,收集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等各方面所必需的相关背景资料和项目最新进展信息资料、数据。

可研报告编制规范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

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步骤和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步骤和要求 一、《报告》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及其批复(2)文件(3)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发展规划,(4)如江河流域开发治理规划、铁路公路路网规划、电力电网规划、森林开发规划等 (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6)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矿产储量报告及矿产勘探最终报告 (7)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主建设方面的标(8)准、规范、定额 (9)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签订的协议书或意向书(10)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11) (12)其他有关依据资料 二、《报告》结构和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应按以下结构和内容编写:(一)总论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项目概况 3、问题与建议 (二)市场预测 1、市场现状调查 2、产品供需预测 3、价格预测 4、竞争力分析 5、市场风险分析

(三)资源条件评价 1、资源可利用量 2、资源品质情况 3、资源赋存条件 4、资源开发价值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构成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 3、推荐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技术改造项目与原有设施利用情况 (五)场址选择 1、场址现状 2、场址方案比选 3、推荐的场址方案 4、技术改造项目现有场址的利用情况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 2、主要设备方案选择 3、工程方案选择 4、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比较 (七)原材料燃料供应 1、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 2、燃料供应方案 (八)总图运输与公用输助工程 1、总图布置方案 2、场内外运输方案 3、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 4、技术改造项目现有公用辅助设施利用情况 (九)节能措施 1、节能措施 2、能耗指标分析 (十)节水措施

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编制要求.doc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 3000 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二)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甲方(委托人):信阳兴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受托人):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计投资[1999]693号) 等有关规定,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 订立本合同, 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式 (一)工作内容 编制《信阳兴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中环荣域Ⅱ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章选址及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 第七章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 第九章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第十章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第十一章结论及建议 (二)工作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并达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主管部门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和深度。 (三)工作方式 按约定向甲方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第二条乙方收到甲方发出的委托书后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在2018年月日前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 经甲方审核确认后报上级部门审阅, 乙方应在收到相关部门审阅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根据审阅意见修改完善并向甲方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书面文本一式八份和相对应的光盘电子文本一份。以上时间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控制节点时间,乙方应根据甲方的时间要求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解编制相应的各项目工作所需的时间,投入相应人员, 按甲方的深度要求编制。如政府部门要求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间提前,则乙方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间也应相应提前,不得推后。 第三条为保证乙方及时、有效地进行编制工作, 甲方应当向乙方提供以下协作事项: (一)提供必需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最新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制办法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2009年11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小型项目或技术上较成熟的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应对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在对

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通过调查现状、预测运输需求等工作,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 (二)了解工程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分析工程与有关规划、政策的符合性,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三)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地点; (四)初步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 (五)初步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及配套工程; (六)初步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七)估算工程投资,按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 (八)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见附件一。 七、工程可行性研究是确定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后研究阶段,应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深入分析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完善港口吞吐量预测内容,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和建设时机。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和勘察、科学实验,从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比较、论证,提出项目可行性评价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八、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通过深入调查现状和运输需求预测,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