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小学学生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考,都要记录考试成绩。有进行补考的,根据首次考试成绩及补考成绩,得出一个综合考试成绩。

4、期末总评:学期末,根据上述各项的学期综合成绩,得出一个总评成绩。各项成绩按比例计算出总评成绩,然后划分为A、B、C、D 4个等级: 90分以上,评为A级;70分-89分,评为B级;60分-69分,评为C级;60分以下时,评为D级。(见表2)

(二)各学科评价实施细则

1、品德与生活(社会)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和平时的行为表现、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占结果的2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查,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数学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做练习、发言、讨论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占结果的1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语文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讨论、识字、朗读、阅读、背记、写作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实践性学习:包括口语交际、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占结果的1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4、英语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课堂游戏、朗读、背记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实践性学习:包括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讲英文故事、参加准交际活动等,占结果的10%。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5、科学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讨论、收集和处理资料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占结果的2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测,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6、音乐

(1)平时学习表现:主要是学生参加课堂学习表现、学具准备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课堂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占结果的20%。

另外,对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加分,但加分后成绩不超过20分。

(3)期中、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测,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可由试

唱、听唱及音乐理论知识组成。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7、美术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学具准备、学生作业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5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另外,对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绘画展览和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加分,但加分后成绩不超过50分。

(2)期末检测: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测验,通过具体的素描、国画、油画、水粉画、剪纸等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占结果的50%。

(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8、体育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各种运动会中的表现等,占结果的20%。

此项由科任教师、文体委员按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确定成绩。

(2)检测成绩: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的各项测试成绩累计得分,占结果的80%。(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滨湖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为此,我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评价的具体措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 (一)学科学习目标评价 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形式: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2、表现性评价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5、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实做细做好,真正具有特色。本学期初,学校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过程性评价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与各教研组长商定评价方法,要求各年级严格按学校评价要求进行操作,每月学校对此项工作以不同形式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入本人与本教研组常规工作考核之列。 本次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大块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做以总结。 一、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做得到位 各学科都能按学校要求进行评价,语、数学科均评价9周次,按月返给家长2次,师评栏目均有评语,有的教师还在本栏目中用红笔标出评价等级符号(★、△或a、b等),真正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值得表扬的有六年级语文组的马红苗老师注重平时各项学习评价记录,并且详实、到位;还有四年级数学组的黄麦丽老师注意平时实践活动情况的记录和平时作业的评价;还有六年级数学组的薛艳老师也特别注重各小组平时作业的评价记录,并且记载详实、认真、到位,可操作性强。 考查科的评价工作做得也比较到位,不但数量达标,而且质量较高。尤其是英语组的王蓉老师每月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用英文给每位学生填写评语;还有音乐组的雷利霞老师在带班多的情况下,还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评语。

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注意要求学生每周认真填写评价符号,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化,针对性要强,杜绝共性评语频繁出现。另外,英语组和体育组的评价表有待改进。 二、学科建设评价整体很好。 本次主要督查语、数两门学科建设评价,现分学科做以总结。 1、数学学科建设评价分两项内容督查:一项是数学周记活动评价,另一项是数学小报活动评价。 (1)数学周记活动的评价真实、有效。 大部分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周记认真批阅,评价方式大多采用“等级+评语+日期”。每月能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共性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最值得表扬的是六年级数学组的廉翀老师,她对学生的周记评价采用的是组评与师评相结合,先让小组长填写评语,老师再结合小组的评语给出个性化评语和等级,工作做得细而实。 (2)数学小报办得很好,质量较高。 各年级都能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办报,所办小报不仅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突出单元学习内容,而且栏目较多,版面新颖,设计合理,美观大方。每次活动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主要问题,并制定出具体措施。这里要特别表扬三年级数学组的赵美蓉老师,她所带的班级每次的数学小报活动总结很详细、认真,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今后注意把评价表中的项目填写齐全,认真批阅周记和小报中出现的错别字和知识性错误。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小学 数学教学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目前数学课程的评价经历了几次评价方法的 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 数学课程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 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 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学习评价方式、工具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 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 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 目前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标准评价,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传统评 价方法,评价工具也仅是纸笔考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 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 是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提高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

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 体互动化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以此催促我校数学教师走向成熟,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是指学生参与数学学 习过程中,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课程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改进数学教学实践,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中的发展性评价是指尊 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数学学习 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 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呢?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 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1、评价目标明确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篇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学习评价目标要从单一体现选拔、筛选、功利等,转变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习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 现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学习评价所反馈的信息,为 教师适时调控与改善教学过程,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 科学的依据。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文档资料

学生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 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盛和匆急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严重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xx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2.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2全面性原则。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异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基于此,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性评价(展示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开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最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过程性评价活动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和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和综结性评价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使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情况,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原则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使用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些方面作出成绩都可得到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其不断进步。 2、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的。“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课程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和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二项内容占分比重都一致,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善待学生差异。“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就越大,这样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智慧的闪光、作业的认真、学习的进步,亦或课外文明礼貌的表现、热爱集体的努力,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在这红色的荣誉卡背面签上字就可以发给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了。学生整理好放入自己的成长袋,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评比,非常便于操作。 三、具体实施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 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15、发展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xx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 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计划方案

大冀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案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南,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考试改革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针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面的发展潜能,不但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各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的阶段性、梯度行、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激励性评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评价,又有课外评价。由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日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监督对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不少于5人。学校学生评价领导小组根据学区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制定的学生综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doc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多元性: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百分制评价和学分制评价并存,以提高评价的相对合理性。 三、学生发展性综合学分评价的构成:

小学学生评价方案1

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

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具体分为: 1、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要求: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还强调收集并保存学生发展过程中能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所有关键资料,因为正是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比如,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时,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检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以及学生对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的深刻体会。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走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

小学生评价方案18069176

小学生评价方案18069176 红光乡中心小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测试结合起来~把书面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1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业成绩~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努力获取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 1.操行表现评价: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能力、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等个人操行表现。 2.学业发展评价: 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 3.个性特长评价:学生个性特长形成与发展的状况及学生在体育、科技、艺术比赛和各类学科素养竞赛获奖情况。 2 四、评价实施细则 ,见附件2-12,。 五、评价结果的呈现及作用 1.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个等级。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操行表现、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方面的过程性资料。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3.填写《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必须填写等级。 4.评价结果作为评选、表彰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 六、组织实施

《小学生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生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一、课题名称:小学生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研究 二、课题批复文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三、研究经历的时间、研究的问题与成果 2009年11月——2012年9月,历时三年。研究的问题是“小学生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星级评价研究的研究与实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通过数学学科为主体的小学生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在学校整体及各学科中广泛开展学生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构建星级评价体系,教师通过表扬卡等形式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一方面让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四、组建课题组 课题研究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 ***************************************************************** *******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指导思想 研究任务: 1、组织实验教师针对不同学科进行小学生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2、深化课题研究,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完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动态评价并积累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

3、实施阶段培训,开展阶段性专题研讨会,不断总结并及时进行评价方法上的调整。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平等,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等得到尊重,让学生成为具有鲜活个性的受教育者,快乐学习和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酝酿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 搜集文献资料,理性思考和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拟订课题研究框架并形成论证报告。 填写“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协议书”并撰写课题实验方案。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聘请课题顾问。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 2、启动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2年6月 课题领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针对不同学科进行小学生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深化课题研究,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完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动态评价并积累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 实施阶段培训,进行阶段性专题研讨会,交流研究过程,不断总结并及时进行评价方法上的调整。 3、验收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全面总结提升小学生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研究的经验,开展调查,对比分析。 整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七、课题主要结论、成果

小学完小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

广丰县泉波小学完小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 (200911修订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校从粗放外延发展走向集约内涵发展,逐步建立依法办学、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并参照《广丰县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充分结合我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制定《广丰县泉波小学完小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四个主体:镇域主体.、学校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促进四方面发展:镇域教育整体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二、内容结构 1、本《方案》由《规范性评估》和《发展水平评估》及《教学质量评估》、《师生竞赛》、《其他》五部分组成,其中《规范性评估》和《发展水平评估》又分“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三个领域。其权重如下: 2、本《方案》的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框架中,由镇中心小学制定“评估要点及本学年度评估重要视点”,完小制定“行动自定义”,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弘扬学校特色和个性,促进学校改革创新自主发展。 三、组织实施 1、中心小学举办行政及评估人员等各层次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促进实践。 2、各完小认真研究《方案》内容,并对照《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行动自定义,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方案》,把《方案》的理念和评价方式贯彻和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 3、各完小每学期要进行阶段性自评,每学年要进行终结性自评。主要是针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策略和阶段性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自我评判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自评作为中心小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4、实施研究式、共建性评估。改正过去偏重甄别的评价方式,评估人员与学校共同研究,共同建构,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还强调收集并保存学生发展过程中能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所有关键资料,因为正是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比如,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时,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检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以及学生对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的深刻体会。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走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