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属感论文

归属感论文

归属感论文
归属感论文

归属感论文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1]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它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有归属感表示有安全感并认同爱你之人的感觉,有集体感。安全感包括被照顾、不忧虑、被保护的感觉。归属感的增加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疏离感,而且相应地,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主要是中学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

一、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

归属心态在中学生中间普遍存在,只是深浅强弱程度不同。从年级分布来看,低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对强烈,这可能与他们年龄较小,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大有关;从数量上看绝大多数中学生有较强烈的角色意识和积极牢固的学校归属感,具体表现在: 强烈的角色意识。大部分中学生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处处为了学校的发展着想,一切从学校的利益出发,以能为学校作出贡献而感到自豪。

积极的参与意识。中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了学校文化的建设能够集思广益,热情地提供各种合理化建议,并从亲身参与之中体会到成长的乐趣。

自觉的服从意识。在学校,中学生一般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定,为了集体的利益能以大局为重。

但不可否认,随着学生的成长,有少部分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却日趋缺乏,变得很脆弱、很不稳定,表现为逃学、对学校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认为在学校没有安全感,有的甚至对学校产生了深深的痛恨,进而发展到破坏学校的公共设施,或者故意违反学校制度,从而得到一种变态的满足。

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缺乏原因分析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对话”、“师生共同发展”、“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都只能是一句空话。笔者认为,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反学校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淡化,网络文化的影响。

1.反学校文化的影响:

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有着既定的价值观、规范及学习目标,这些可以称之为学校的主流文化。然而,学校中的所有学生对于这些制度、仪式、规范,并非都能完全遵从。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充其量也只是部分接受,甚至有部分学生公开拒绝,这种情形使学校成了学生反抗、冲突与斗争的场所,而反学校文化则是这些反抗、冲突和斗争的实质。

西方学者对反学校文化的研究大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容和特点是折射西方社会阶级和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一面镜子,它既反映了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的阶级性,也反映了不同时期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的特色以及不同研究对反学校文化的不同态度。英国学者戴维·哈格里夫斯认为:学校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亚群即捣乱型和学习型。后者学习目的明确,勤奋努力,成绩优良,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前者学习则具有功利性,他们把学习作为达到一种目标的手段。他们常在学校“混日子”和“消磨时光”,逃避艰苦的学习,结果演化成真正的反学校文化。[2]受反学校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或者对学校的态度相当反感,处处表现出不满、不服从权威的态度与行为,企图打破学校的秩序与规范;或者采取非常消极的方式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即所谓的“软抵抗”;或者表面上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从心理上并不认同学校真正的教育目标,对学校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是敷衍了事;或者认为学校生活空虚、无聊、令人生厌,在学校读书纯粹是一种“活受罪”,是一种浪费时间

的行为。

如上所述,由于反学校文化的影响,部分中学生忽视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归属感的淡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2.师生关系的淡化: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对教育任务的完成关系极大。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所制约,并受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3]师生关系是影响中学生归属感最大的力量,在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和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渐入人心,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中考、高考这个指挥棒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以分数、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一位教师、一所学校在一些地方依然盛行。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那些升学有希望的学生身上,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中等生”,尤其是到了初三、高三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状态”。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这种无形的氛围中被破坏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融合渗透了更多的功利色彩。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工具”,失却了更多的人文精神。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是对学校、教师产生了一种抵触甚至反感情绪,从而也导致了学校归属感的缺乏。

3.网络文化的影响: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一种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文化——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生存方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情感、行为,乃至思想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式。网络时代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中学生的交往、沟通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多样化和快捷。不过,由于这种虚拟空间的交往主要是“人—机”系统的交往,更多造成认知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及交往双方之间情感交流的减少。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虚无飘渺的世界中,独自陶醉于其中的乐趣。更有甚者,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而不可自拔,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角色。面对电脑那些输入性指令个个按自己的要求进行编辑、进行设计时,他们更多的是主宰的成功的喜悦。他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地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表演的规则去履行角色义务,更不必负什么社会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学生角色自我的迷失。而现实生活毕竟不同于网络世界,一旦在生活、学习中违反了纪律、制度,他们就要受到约束,就要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有些中学生可能就不知所措,感到难以接受,从而对网络产生了更大的依赖,而学校归属感也渐趋淡化。

三、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乏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归属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办学理念应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发展,办学理念是关键,是使中学生有学校归属感,学校应该有吸引力,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发展是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的。为此,学校应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多方面的成功创造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道德、智力、身体、艺术、劳动等诸方面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是为了全体学生,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达到生命的成熟,智慧的发展,成为有思考力、

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2.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在社会文化总体影响下,能够体现民族优良传统,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学校个性,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并影响其文化主体(全体成员)的基本信念。[4]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所学校,只要有了健康的学校文化,就有了精神支柱,有了追求和向往,就有了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就会变成一种维系成员心理和情感的“磁场”,如果辅之以恰当的物质鼓励和安定的就业保障,良好的集体认同与个人归属,成就感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这种“磁场”的维系力量就足以使个人的思想行为符合统一的群体规范和要求。[5]学校文化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它是一种价值观,要求学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等。它体现在校园环境、建筑、校容校貌、绿化等方面,体现在人际关系、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之中。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剂,能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它通过唤醒和激发每个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而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校园内建立起团结和谐、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并达成对真理和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形成,直至对学生的求学成材和人生成功,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3.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在中学阶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形成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要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改革的新时期人才,就必须坚信尊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要“身正为师、人正为范”,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每一次尊重与宽容都会使学生终生难忘,都会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自主的人看待,要以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尊重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实践也表明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才会尊重教师,从而学生会在情感迁移的效应中喜欢课堂,喜欢学校,他们才会把学校看作精神依托的地方,去热爱她、去建设她。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义务感,这对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今后投身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是能够培养出来的。它需要靠学校与教师主动、自觉地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标,在学习、生活中和学生积极建立一种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情感链,让他们感到班级不再冷漠,学习不再枯燥,学校不再陌生——而是精神的家园,是心灵交流的港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在班级和学习生活中享受的温暖,从而自然流露出对学校的真情和归属感,真正融入到学校、班级这个温暖的集体之中。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朱成纯 这次的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我们着重调查了一些外来务工者,调查他们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现状,以及他们有无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热爱。结果又喜又忧。 大多数受调查者普遍学历不高,这也是我们调查的主要方向,即调查这些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在上海的现状。所幸的是,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即便收入不算很高,但都对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没有出现太过偏激的举动。我们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他们的一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完全运转,尽管收入不高,但他们所表现出的淡然和乐观是我们所希望并且乐意看到的,这也社会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们在减少贫富差距的道路上,政府还需要继续持久的努力,才能让他们的经济生活得以更好改善,有助于他们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当然,问题依旧存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对上海的生活节奏依旧陌生。由于接触上海的时间尚浅,很多受 访者都表示他们不习惯于上海的生活节奏。上海的气候、生活方式、 菜式口味、包括生活习惯上都有着不小差距。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 许多人只是为了赚钱来到上海,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来不及欣赏享 受上海的生活,对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也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愿融入其 中,这导致他们与上海的节奏格格不入,使得他们产生所谓的被孤立 感。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他们失去对上海这座城市乃至对生活的热情, 沦为工作的机器,这对他们,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好的。 2.被受访者不愿长期居住上海。由于生活上的孤立感,社会、工作的压 力,思乡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受调查者都不愿意长期居住上海, 把上海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在他们看来,来上海仅仅是因为当初 的好奇心或经济方面需要,他们并不也并不打算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家, 这就更加大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对于上海市的一些活动, 被受访者中很多都没有热心参与,因为他们觉得这与自己无关。不少 曾参与其中的调查对象也表示“没劲”,这说明我们在加大外来人员 对上海归属感方面还有很大的路要走。这不仅是要体现在经济上提高 收入,更要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的包容、融合,才能让迈入21世纪的 上海在全新血液的推动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好在,受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遵守一些上海这座城市的法规,为和谐社会尽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城市的发展中,他们是最不起眼但却同时是扮演着最关键角色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不感到被孤立的痛苦,那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进,发挥出1+1>2的功率,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更美丽的上海,一个更有温暖、更有家庭感觉的上海!!! 个人小结 朱成纯 这次的调查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可能不那么关注的细节。由于

关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名 称: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发布(登载)时间: 2009年10月 作 者: 霍宗杰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政工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 二○一三年六月

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作者:霍宗杰王海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当今企业竞争核心要素的“人才”制约着诸多建筑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青年职工在诸多企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而据研究发现,归属感强烈的青年职工具有较大的工作主动性与成长内驱力。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建筑行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一般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认为团组织应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给予青年职工足够的组织关怀与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感情、事业、文化”的感染,促使青年职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与企业的默契与相互的认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及其所在企业目标的统一及实现。 关键字:企业归属感团组织青年职工 一、提升青年职工归属感必要性 1.归属感的一般定义 归属感通俗的讲就是指员工在企业中能有家的感觉,是职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情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与成就感,而这些对企业的依恋行为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是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与实现。 2.归属感的形成过程 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人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

地加入到企业当中。 (2)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开始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 (3)随着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 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 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3.企业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 (1)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从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更好的达成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 (2)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主动的从事劳动,能引导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 (3)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的流动性很低,直接减少新员工的培训费用与培养周期。 4.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如何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精)

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培训投入也逐年上升,但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又让不少企业头疼。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新员工的导向培训没有做好。成功的导向培训能引导、帮助新员工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一、导向培训与员工的归属感 新员工导向培训,是一个企业将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过程。新员工导向培训应将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放在首要地位。 员工的归属感是指员工对所在组织从思想、感情及心理上产生的认同、依附、参与和投入,是对组织的忠诚、承诺与责任感。本质上来说,员工的归属感主要是他们对组织的一种态度、一种心理取向。态度含有认知、感情与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归属感作为一种态度也包括这三个成分:认知主要指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所处地位的感受,以及他们对组织所奉行的目标、宗旨及所尊崇的价值观和文化的高尚性的认识与接受程度;感情成分便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的对本组织的热爱;其行为倾向当然是这种认知与感情衍生出来的。新员工导向培训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意义重大。通过对刚被招聘进企业、对企业情况了解甚少的新员工进行引导,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人员关系、工作职责、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以及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地安下心来,融合到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中去,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进入职位角色,形成归属感,创造优良的绩效。所以,及时、规范、全面的导向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选才招聘的后续步骤,也是企业做好留才工作的第一步。 二、新员工导向培训时面临的问题1.是否会获得应有的尊重 得到别人,尤其是与自己接触频繁的上司和同事们的认可、接受和重视,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新员工,对此往往特别敏感。这不仅关系到新员工这种重要的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且他们还会根据组织对他们个人是否热情与重视,推断组织对员工的总体认识与价值观,而这对他们归属感的建立、巩固与深化影响甚大。2.工作环境怎么样这里所说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工作的条件、地点,也包括组织的人际关系、工作风格等。新的环境是吸引新人的, 还是排斥新人的?同事们是否会主动与新员工交往并告诉他们必要的工作常识和经验?第一项工作有人指导吗?新员工是否完全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了完成工作,他们得到了必要的工作设备或条件吗?上述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员工对组织的评价和印象。3.组织当初的承诺是否会兑现 有不少企业为了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在招聘时许以美好的承诺,而一旦员工进入公司,便出现了虚假的情况,或者是要求员工的条件过多、给予员工的过少。相对于员工的工作准则、企业的历史及目标来说,员工更加关心自己的工资、福

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当下,服务业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要求员工为顾客提供舒适、恰当与周到的服务。提高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归属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归纳职业归属感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结构层次模型。分析各层次因素对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的作用,对提高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归属感、降低离职率提出建设性意见。 标签: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解释结构模型 经济发展,时代前进,服务业展现出强劲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报告,国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逐年增长,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服务消费”满足自我需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要求服务性质的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服务质量,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建立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为组织提高员工的职业归属感与实现组织的目标绩效提供理论基础。 1 解释结构模型 1.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美国J·N·沃菲尔德教授在1973年开发的解释结构模型主要用来分析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问题。这种模型主要是在多级递阶有向图、矩阵等创造性技术背景下,将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提取,形成一个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 1.2 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在清晰界定研究边界的基础上,获取所要研究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行ISM 建模。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邻接矩阵。首先逐一比较各要素,将两个要素之间关系的有或者无用邻接矩阵A的形式来表达。邻接矩阵各元素,如果两项关系成立取值1,否则取值0。 第二步,得到可达矩阵。这一步是指系统要素之间任意次传递二元关系或有向图上两个节点之间通过任意长的路径可以到达情况的方阵。 第三步,矩阵层次化处理。在上一步生成可达矩阵R的情况下,通过机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等方法便可以得到矩阵层次化处理的结果。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测验说明: 本问卷是有关中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 试题题目: 1.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2.我为自己在这所学校上学而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3.学校为各类学生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4.学校的整体氛围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5.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6.学校的学习氛围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7.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8.我与教师们的关系融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9.教师了解我的性格和能力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0.教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1.教师尊重我的想法和意见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2.学校的教师尊重我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3.我乐意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4.如果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活动,我会感到光荣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5.当他人赞扬我的学校时,我感到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6.在竞赛活动中,我很在意自己学校的成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7.当需要倾诉时,我可以找到教师、同学倾听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8.我和同学们关系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9.对我来说,在学校里交朋友很容易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0.遇到困难时,我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1.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2.我真希望自己是在另一所学校上学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3.我讨厌去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4.在学校里,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前言 笔者作为深圳的一名移民二代,从小在深圳长大、学习、生活,中学就读于一所以深圳命名的学校,就读的大学也无法脱离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一所市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说,我们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一代,见证着着这个城市每走过的一步:地王大厦竣工、万象城开业、地铁开通、市民广场落成等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深深地烙印在笔者心中,然而,做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和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或许更为严重地忽略了本土特色风情的建设,忽略了城市情感教育,仿佛这座城市只为匆匆过客所设。这座城市的市民如同蚂蚁般繁忙的工作赚钱、消费,再赚钱、再消费,很少有市民回过头来静静的环顾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去欣赏这城市的美。城市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城市都由一个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所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均衡、良好的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社区形成的历史的原因,加之社区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不高,如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便更为典型,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可行的对策。

概述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社区从广义而言可分为多类,有地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意义上的社区,甚至可指一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1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2 我们看到在乔纳森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归属感作为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3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离开了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变的毫无意义。4 对此加之以中国传统因素,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c19082555.html,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作者:戴继龙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34期 【摘要】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与班级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师要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归属感;分析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归属感问题事关整个班级工作质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主要表现 1.对班级管理事务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到了班级之后,打开书本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别的一概与他无关,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管理、建设要求等,和他似乎毫无关系,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游离于班级整体之外。 2.对班级活动参与不够积极。班级定期都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无论是文化、体育还是娱乐以及节日的庆祝活动,部分学生对这些活动参与不够积极,活动方案征求大家意见时没有提出建议或意见,具体组织过程中也不参与,似乎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3.对同学缺乏应有热情帮助。集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和集体每一个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有些学生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都不关心。 二、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繁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情绪低落。十二年的奋斗很快见分晓,高考的压力对高中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眼中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分数,对别的事情关注度较少。 2.独生子女居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当代高中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围着一个人转的家庭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很难自然而然的产生集体归属感。 3.班级活动开展匮乏单调缺少吸引。许多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自己缺少集体归属感,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开展的活动形式单调、频率较低,没有能够定期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 ——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来此交流,同时又诚惶诚恐,因为在座的既有比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班主任,又有掌握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新教师,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平时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还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在我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不专注、早恋等问题,诚然与社会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未必不与他们责任感缺乏有关,而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之一则源于他们对所属班级缺少归属感,那么什么是归属感呢?简单地说,就是认同感,学生对自己就读的班级,包括班级的硬件环境以及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人文环境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班级归属感强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人际关系良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和谐融洽,能够获得积极地情感支持和情感体验,对班级和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依恋,愿意且高兴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一员。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起来,热爱集体荣誉,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解决并预防很多问题的产生,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一切源于爱,用爱为学生生命质量保驾护航——奠基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有留念就有归属感。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工作起来就能真正得“心”应手。用爱唤醒归属感——把爱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体验到班级家的温馨,老师父母般的关怀,通过建立班级日报,开辟天气预报专栏,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搭建饮食文化平台,杜绝垃圾食品,注意饮食搭配,吃出记忆力的提升,吃出健康的身体,吃出生命的质量。寝室文化建设既有梦想更有励志,让梦想陪伴每一天,让励志常伴左右,培养学生做最强大的自己。行在于安全感,借助互联网,安全警钟常鸣,《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称,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以身作则,坚持锻炼,只有好身体,才有好未来,在老师父母般关爱下,亲情般润泽下,能有效的建立起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的依恋,自然而生。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便水到渠成了。 还记得,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不爱运动,喜欢安静坐着,或看书,或发呆。因为身体素质差,她几乎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早操跑步,课间活动,体育课,总以不舒服为由请假,即使参加也总半途而废。这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不运动身体会越差,身体越差更加不想运动。直到有一天,情况才有改变。 那天,她又没有参加体育课,我去教室,发现她独自坐在教室里。在知道她生病后,我便立即带她去医院治疗,最后还提醒她要多运动。 接着为了让她以及其他学生能更积极地运动,我悉心关注班上体育活动的状况。我陪着大家一起跑步,打篮球,打排球;督促大家认真做课间操;体育课,我也会时常去关注,并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关于提高企业员工归属感的思考

关于提高企业员工归属感的思考 文章来源:铁流网更新时间:2008-7-10相 实践证明:“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企业既是一个大家庭,又是生产经营单位。员工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和客体,又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和企业利润的获得者。归属感既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又是赢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方针目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重要动力之一。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和谐稳定。 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在谈到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时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就是“安人”,如果把人安顿好,他自觉了,工作就好了。“安人”不是“管人”,我们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传统观念难改,总是想着法子琢磨人、治人、卡人、缺乏人性化管理。事实上,人才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管理者用“心”换来的,只有管理者用“心”,人才才会安“心”,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智。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强调员工的主体地位,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坚持内涵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优化工作环境,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忠诚和服务于企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从而赢得用户的忠诚和支持,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和凝聚力,在激烈的市场市场竞争中永远勇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人,融洽人际关系。一是从尊重职工的立场出发,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注重激励职工自我成长内在潜能,引导职工自己去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让职工在自我成长中体验自我完善,提升全面素养与人生境界。二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善意的批评,不歪曲事实,不偏听偏信,不打击报复,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正确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人生活、安全和健康,关心他人的成长和进步,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平等的、宽松的、和谐”的氛围。三是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依法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发挥员工在决策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坚持把关系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员工收入分配、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教育培训等切身利益的问题,纳入职代会议题进行审议。对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交员工充分讨论,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减少失误,使员工切实体验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把领导的决策变为自觉的行动,积极地搞好生产经营,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四是善于发现员工优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让其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 第二,善待人,创造良好条件。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善待员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千方百计地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千方百计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千方百计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千方百计地帮助员工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为职工创造一个优美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安全责任感,实现管理由被动向主动、互动转变,赢得员工倾情奉献的良好局面。二是在鼓励和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奉献企业的同时,也要切实考虑他们物质上、精神上、感情上、生活上的需要,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帮助和促进员工人个发展。三是开展丰富多彩、高雅健康、寓教于乐的文化误乐活动,引导每位员工养成文明健

2018申论真题(地级市)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位于R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件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还有各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 到了1981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落实。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长久,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资料2 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边,有较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L 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主要用于给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同的是,L 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较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2014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多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别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怨言:“明显不公平,就应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 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同,L村还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最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About 85.5 percent of people included in a new survey by China Youth Daily say they don’t have a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big cities where they live or work.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约85.5%的人表示对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大城市没有归属感。 The paper surveyed 2,000 young people working in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nd living conditions. 《中国青年报》对居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2000名年轻人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居住成本。 Most said they did not feel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the city they lived in, with 44.1 percent believing it’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hukou,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in those cities. 大多数人说,他们感觉自己与城市没有联系,44.1%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大城市的户口造成的。 Zhang Han, 30, who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 said he does not like his life in Beijing, even though he has a relatively high-paying job there.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a Beijing hukou, or to buy an apartment in Beijing in the near future," Zhang said. 30岁的张汉在IT业工作,他说自己不喜欢在北京的生活,尽管他的收入相对较高。他说,“取得北京户口,或者在工作的附近买房,对我来说都太难了。” But Zhang does not plan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It’s only in the big cities that I can use my knowledge and develop my career," he said. 不过他并不打算回家乡发展。他说,“我的知识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用武之地,我也只有在大城市也能有好的发展。” Zhang is not alone. Some 43.8 percent surveyed said they cannot afford the high property prices in the big cities, and 42.6 percent said the high living costs make them feel unattached in the cities.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止他一人。43.8%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的高房价使他们买不起房,42.6%的人表示,高生活成本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大城市脱节。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 感的调研分析-汉语言文学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语言认同城市归属感宁波方言 一、引言 中官路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镇海经济开发区,全村占地2.2平方公里,下辖楼屋谢、下赵、前汤、后董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38人,外来人口4500多人。新建村地处宁波市江北区小港街道的西部,村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由胡家洋、五房、叶家、塘路墩、朱家自然庄组成,总户数418户,常住人口830人,外来人口590人。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调研中官路村和新建村,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村庄是宁波市外来人员的聚集地,正好符合将外来人员作为本次调研对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在社会文化适应上,有些外来人员存在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对外来人员所采取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这些“都市里的村民”成为行走在都市里的“边缘人”。

泰勒在《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在前历史时期中,发生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初次扩散和大种族的发展,产生了语言,确定了大的语系,文化发展到古代世界东方民族的水平——他们是现代文明的先驱者和奠基者”。正是因为语言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认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更是群体(种族)的有效凝聚力。方言也是语言,只不过方言是变异的语言,因而它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区域文化标识,区域文化与语言或是方言的融合与分化都是双向互动的。 二、语言认同 语言认同(language identity)是指群体在交际过程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交际行为、或群体对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态度、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趋同。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融入群体及群体的协调维系,都与语言认同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不同个体构成群体、群体的和谐达成,都有着语言认同的促进推动。 语言是文化中最核心和最有影响力的特征之一。说和听——即口语是所有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最具渗透力的一种形式。具有相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的个体所共有的语言称为方言(dialect)。方言的某些特点,将个体塑造成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方言也可以让个体对所属的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亚文化中的方言就像某行业的行话一样,只在特定人群中通用。语言、言语行为和社会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语言体现一种社会关系,也体现一种社会结构,语言认同无疑是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如此一来,群体成员用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者是对群体有特殊含义的语言交流,有助于个体对该群体产生偏好。 Le Page等人基于克里奥尔语研究建构的认同行为理论(acts of identity)提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思考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 思考 摘要: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学生归属感;自尊心;重要性 美国教育学家格拉塞等人认为,青少年有四种重要的需求值得认真关注:归属感(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而在学校中,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认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分压抑,不够自由,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绝大部分学生是懂得在一个群体环?E中不可能自行其是,需要遵循规则和纪律的。另一方面,如果都有了归属感和影响力,愉快也是自然而然的。格拉赛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

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心理学家曾经询问了150个学生:“什么是你们感到在学校中最向往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朋友”。而当他们问学生:“你觉得你们在学校里显得重要吗?能影响别人,有自尊感吗?”许多学生对此的反应漠然。有一半人做了回答,而这一半人感到重要的地方,几乎都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运动场、戏剧表演小组、音乐会等课外活动中。 当过老师的人大多都明白,传统的课堂中,强调的是单位空间内的效率,学生的归属和影响的需要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满足,就是有得以稍微满足的,也只是对少部分成绩特别优异的尖子生而言,所以很多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对学校生活或学习生活就变得冷淡、麻木,愉快自然而然就没有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十分明白对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保护和引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那么要怎么做比较好呢?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这方面提醒了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为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

如何提升公司员工归属感

如何提升公司员工归属感(转) 【Asianeter的问题】 今天老板突然让我做一个方案,针对部门经理怎么提高员工对部门的归属感? 我说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全方面的,他就说,“先整个短期能见效果的,只是针对技术部”需整理一份方案给他。" 我了解了下,其它部门的归属感都还可以,对工作还算挺满意,现在唯一最弱就是技术部,所以现在需要帮助技术部老大去提升他们部门的团队管理和员工归属感。针对这个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件事应该怎么去做?我现在都没有头绪。 求助大家一下。 ----------------------------------------- 【分析思路】 员工的归属感确实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现在眼前最紧急的是老板期望有一个短期的方案,能立竿见影的起到效果。 短期起到效果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整理思路:薪酬福利、职业成长、工作环境。比如薪酬福利方面,可以采取增加一些小福利,比如员工生日礼物,发下午茶,每个季度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或者拓展等等。职业成长方面可以针对员工的职业规划,给技术人员设计一下发展的通道,实行多通道发展。多给予一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工作环境方面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比如做做眼保健操,缓解以下长时间对着电脑的眼睛不舒服等现象,可以给办公室进行一些整理,使工作的环境更加的舒适,增加一些花花草草等绿色植物,增加保健室,小型图书室等。 以上这些建议可以具体根据公司的情况去思考和改进,根据公司的财力,以及实际去采取措施。 以上这些只能缓解一些短期的归属感。如果要解决长期的归属感问题,让员工对工作更敬业,根据国际上几家大型咨询机构,调研机构以及大量的企业,我认为员工的敬业度是由十三个驱动因素去驱动的,而且这十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分别是:高管、直接领导、同事、资源、工作氛围、实际工作环境、认可、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工作挑战性、培养方式、工作与生活平衡等等因素。 究竟这些因素我们公司做的怎么样呢?那我们需要去做调研,了解企业目前在这些驱动因素方面的现状。每个驱动因素都可以问几个问题。比如资源方面我们可以问: 我有做好我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工具、经费、信息;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 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 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