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汽车密封条的现状和发展1

浅谈我国汽车密封条的现状和发展1

浅谈我国汽车密封条的现状和发展1
浅谈我国汽车密封条的现状和发展1

浅谈我国汽车密封条的现状和发展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行李)箱等部位,具有隔音、防尘、防渗水和减震的功能,保持和维护车内小环境,从而起着对车内乘员、机电装置和附属物品的重要保护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封条的美观、环保、舒适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国外汽车业已将安装在汽车各部位的密封系统(称为汽车密封系统,Automo-bile sealing system)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开发,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密封条的分类

1.按密封件安装部位(部件)的名称分类包括:发动机盖密封条(hood),又可分为前部、侧围和后部;门框密封条(door seal);前、后风窗密封条(window screen);侧窗密封条(side windowsealing);天窗密封条(sunroof sealing);车门头道密封条(primary door seal);窗导槽密封条(glassrun channel);内外侧条(水切)(waistline);行李箱密封条(trunk seal);防噪声密封条

(anti-noise);防尘条(anti-dust)等。

2.按密封特点分类,可分为天候密封条(weatherstrip)和一般密封条(sealing)。其中,天候密封条带有空心的海绵泡管,有较好的温湿度保持功能。常用天候密封条有门框密封条、行李箱密封条、发动机箱盖条等。常用一般密封条有前后风窗密封条和角窗密封条、内外侧条等。

3.按胶料复合结构分类,可分为纯胶密封条——由单一胶种构成;二复合密封条——由密实胶和发泡海绵胶构成,经常在密实胶内部在轴线方向包含金属骨架材料;三复合密封条——由两种密实胶(其中一种为浅色)和海绵胶构成,通常在密实胶内部包含金属骨架和增强纤维。四复合密封条——上海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和生产了由4种胶料构成的复合密封条,在绵胶(泡管)的表面又包覆了一层薄薄的保护层胶,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4.按材料品种分类,可分为橡胶密封条;塑料密封条;热塑性弹性体密封条。

5.按表面处理状态分类,部分密封条表面经过附加处理,可分为植绒类密封条;表面涂层密封条;有织物贴饰密封条。

6.特殊功能分类,有些密封条具有电子智能功能,如防夹伤密封条等。

2 汽车密封件的材料

2.1 三元乙丙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EPDM)系由乙烯、丙烯单体加入少量非共轭二烯烃聚合而成。其结构的特点是在聚合物分子主链上无不饱和双键,而在支链上引入了不饱和双键。因而具有优良的耐天候性、耐热性、耐臭氧、耐紫外线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低压缩永久变形,是生产密封条的首选材料。目前,汽车密封条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采用EPDM作为主要原料。

根据密封条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在EPDM材料中加入硫化、防护、补强、操作体系材料和特殊赋予材料(如着色剂、发泡剂),形成密实胶(包括黑色胶和彩色胶)和海绵胶。

2.2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传统的通用塑料,通过改性其耐老化性能和橡胶感大为改善,但由于其弹性较差,在密封条上主要用作内外侧条和一些密封条的夹持部位

材料。在卡车、农用车上PVC也常用作车身门框密封条,在轿车上常和EPDM组合用作浅色辅料。

2.3 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TPV)是近年来发展的材料,其结构特点是由塑料和橡胶两相组成,故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了塑料和橡胶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无须硫化,容易实现精确断面的控制,同时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回用,对环境污染小,因此,很受整车和密封系统设计者的关注。但由于其弹性较差,压缩永久变形较大,同时在海绵体的制造方面技术尚不够成熟,且价格较高,故其用量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主要部分用于车窗侧条和窗导槽的制造。随着TPE制造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2.4 辅助材料

骨架:骨架在密封条中起支撑和夹持固定作用,最常用的骨架有金属带骨架和钢丝联线骨架,其中金属骨架又可分为冲切、滚压和平板式,材料有低碳钢、铝和铝镁合金等,在结构上分为单桥、双桥、拉伸、对称和非对称型,以满足手工、锤击和滚压工装等不同装配工艺的需要。近年来,轻量化和良好的追随性骨架发展迅速。

植绒绒毛:通常采用纤度在3-4D的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颜色以黑色居多。近年来,彩色绒毛也得到青睐和应用。

涂层材料:涂层材料分为聚氨酯类和硅树脂类,有良好的减磨作用,传统涂料中大部分为有机溶剂,对环境有污染,最近推出的水基涂料不仅外观好,而且可部分替代植绒,有良好的降低摩擦系数的作用,是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

不干胶:系无硫化系统的丁基胶浆,可长期保持塑性和粘结力,在门框条和行李箱密封条的夹持部位起着辅助密封作用。充氮热融性不干胶密封效果好,可应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情况。

3 密封条的技术条件和试验类型

为确保密封条的功能和使用可靠性,密封条必须通过一系列试验,符合所需的各种技术要求。密封条技术要求和试验类型大致可分为4类:

3.1 基本性能试验

密封条的基本性能试验包括:

1.材料试验:包括材料的各种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硬度、密度、脆性温度、耐水性、耐臭氧老化性、耐紫外线性能、耐热老化、污染性、腐蚀性等。

2.成品试验:密封条的力学性能,如压缩永久变形、压缩负荷、插拔力、低温性能、耐光照老化、气味、颜色和色泽、植绒和表面涂层的磨耗和剥离试验、各部位间结合力等。

对于汽车用橡胶密封条,我国汽车行业最新标准QC/T639-2004已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10月发布,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3.2 可靠性和功能试验

可靠性和功能试验包括:车窗玻璃升降寿命试验,车门关门力(能量)试验和反复关门(盖)疲劳试验等,试验不仅在常温下进行,还要在环境箱中高低温交变条件下进行。

噪声试验:密封条的静态隔声效果可通过测量装有密封条的整车对噪声的屏蔽来评价,申雅公司在近年建成的噪声试验室已投入试运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

型号轿车降噪水平差异比较明显,为密封条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实验手段;动态测试由整车在风洞中进行。

天候试验: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观察密封条的耐久性能。

3.3 装车试验

密封条的装车试验首先是在标准的车模上进行匹配,通过空间三维测量来进行评价。然后在车身或小批生产车pre-pilot进行装车试验。当然也有直接在生产的车身上进行装车试验,但此时,由于车身和车门各部尺寸和装配位置的变差,往往需要多次匹配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3.4 道路试验

道路试验是对整车性能的试验,密封条作为汽车零部件要和整车一起完成对各种天候和道路跑车试验。合格的密封条在经历了这些试验之后仍应保持良好的性能。

4 密封条的制造

橡胶密封条主要流程包括炼胶、挤出硫化和后加工三部分。

在炼胶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严格控制各种原料配方和温度、压力、时间等加工条件。制备粒状或带状的混炼胶。对PVC和TPE密封条一般可直接选购合适的粒子料直接供挤出加工。

橡胶密封条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把挤出和硫化工序合在一起。在挤出硫化过程中,各种粒状或带状的混炼胶和骨架材料共同经挤出机口模复合挤出,并经高温硫化,在此过程中,口模的设计制造和硫化的方式、条件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若口模设计不合理会引起密封条在挤出时压力和断面的波动,流道死角会造成胶料焦烧以及通过不同流道材料结合不良等缺陷;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流动状态模拟和数字化口模技术,可提高口模质量并缩短口模设计和制造的周期。过硫和欠硫都会对产品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硫化工艺方面,盐浴硫化因易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已很少被采用,现在绝大部分工厂都采用微波和热空气联合加热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控制生产线各点的温度、速度、压力,可保证理想的硫化条件和挤出质量。根据密封条安装部位的不同,有些密封条需要在表面进行植绒、喷涂及在密封条夹持部位添加不干胶,这些工序通过专门的装置均可在线完成。

对于PVC和TPE密封条无须经过硫化,其他工序和橡胶密封条的挤出相似。

后加工过程可分为切割加工、模压成型(接头、接角)和后处理三个主要工序。在切割加工工序中,需要将密封条加工至所需的形状和尺寸,为保证其良好的加工精度和互换性,使用多工位联合加工设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模压成型工序中。为保证精确的形状通常采用注射硫化成型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整车采取组合式密封条,将几种密封条多个断面复合在一起。后加工工序正在向组合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后处理工序包括线外植绒和喷涂,安装固定密封条的销钉和双面胶带以及精整修边工作,对于一些高档轿车,在后处理时植入传感器,当应力达到一定值后发出信号,可控制车窗升降电机的工作,并具有防止夹伤的功能。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后处理工序流水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应用是发展的趋势。

5 密封条的设计开发

我国汽车密封条的设计开发起步较晚,主要是对已有车型配套,进行工艺开发和生产,无需进行产品开发设计。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密封条实现

同步开发不仅是整车厂的强烈要求,也是密封条企业自身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密封条的设计开发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材料设计和工艺设计。采用DOE方法建立材料模型,根据密封条的产品需要设计材料配方并确定其他原辅材料和工艺。

2.概念设计。从车体的三维数据出发,根据车身的车门、窗的设计相互位置和间隙通过三维CAD系统(常用CATIA和UG软件)进行密封条的断面、几何形状和结构设计。

3.快速样件(prototype)验证。按设计断面和密封条的结构三维模型,通过激光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型的方法制造弹性体的快速样件。这种快速样件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无须开制金属模具即可快速制造,并可在车体上进行装车匹配试验。根据装车匹配的效果,可对密封条的三维模型进行修正。

4.有限元分析(CAE)。通过CAE分析软件,分析设计密封条的结构和受力变形行为,通过计算机模拟密封条在装车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和应变分析,验证或优化改进密封条的结构及材料设计。

近年来CAE分析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挤出口模的流道设计和密封条的隔噪声性能的分析工作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5.原始(原型)样件:根据设计的数模,制造手工样件并进行装车测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装或修改设计。

6.工装样件(OTS):使用批产工装制造样件,供测试和整车厂认可。

7.测试:除道路试验外,各种测试必须在向整车厂递交工装样件之前完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密封条设计、制造和标准化工作正在迅速发展。环保化、模块化、轻量化和智能化密封条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同步设计将是密封条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线质量控制和各种防错技术将进一步得到长足的发展;设计开发生产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汽车密封系统是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的宗旨和目标。

国外汽车密封条技术标准和规范概况

前言

国内汽车密封条制造企业在配套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不同公司不同体系的标

准和规范,而且由于获得这些标准的途径有限,因此对正确解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对国外汽车密封条的技术标准在标准的表示形式和性能项目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并对建立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建议。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汽车密封条行业是其中代表之一。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与国

外先进的汽车公司合资,车型基本由外方公司设计,主要是直接采用国外发达地区各汽车公司的标准。国内汽车密封条制造企业在与这些整车厂配套过程中逐渐接触了当今世界上汽车工业相对较发达地区的汽车密封条技术和标准。这使得国内汽车密封条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同时汽车密封条制造企业在配套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不同公司不同体系的标准和规范,而且由于获得这些标准的途径有限,因此对正确解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表1 部分国外汽车企业标准代号

我们将自已几年来在接触汽车密封条(主要是轿车用密封条)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特别对汽车密封条的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认识(主要从标准的表示形式和常规项目等方面),与从事汽车密封条工作的同仁互相探讨。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开发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形势下,希望通过对国外汽车密封条标准的分析对比,在如何建立适合我国汽车密封条健康发展的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博采众长,为自主开发产品提供必要的支持。

汽车密封条标准概况

汽车密封条产品涉及的技术标准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材料性能标准、成品性能标准和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

产品标准和材料标准通常采用以各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为主,也有的采用行业协会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中材料性能通常采用公开发行的公共标准基础标

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ISO、ASTM、DIN、VDA、SAE和JIS等);成品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通常采用各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表1列举了部分国外企业标准代号。

表2 按SAE J 200标准来解读的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

1. 材料标准和规范

汽车密封条材料标准通常以采用各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为主。

(1)材料标准表示形式(在图纸上)

材料标准在图纸上的表示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用特定的代码表示(即按材料分类系统表示);

②标明所采用的标准号(通常是这类产品标准号,材料标准是其中一部分);

③直接将指标标注在图纸上。

用特定的代码表示材料性能要求,通常主要是由基本部分+附加部分组成,后面还可以加特殊要求。基本部分通常包括橡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耐油性等;附加部分组成则按产品具体性能要求加以规定,如耐热老化、耐臭氧老化、耐低温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等。

这些特定的代码都是由一系统的标准体系相配套,如通用公司的君悦系列轿车行李箱密封条其胶料性能直接用SAE J 200《橡胶材料分类系统》表示,胶料性能在产品图上表示为:

将其按SAE J 200标准来解读便是表2中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表3列举了部分目前这类用特定的代码表示材料性能方法的公司的标准。

(2)材料标准中性能项目

汽车密封条材料标准项目主要从材质基本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寿命及环境等方面影响来考虑,如耐臭氧老化、耐介质、耐盐雾、耐油漆、压缩永久变形、耐低温性能、气味、阻燃特性和限制有害物质等。

这类由材质本身基本性能关系密切而与产品结构相关性较小的项目,作为材料项目比较合理,因为其能够反映材质的实际性能,又能直接使用现有比较成熟的材料标准试验方法。

表3 用特定代码表示材料性能方法的企业标准(部分)

2. 产品标准和规范

(1)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表示形式

产品标准和规范通常采用各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在图纸上表明所采用的标准号,其中各车型的个性性能指标一般具体标注在产品图上(最常见的项目有:压缩永久变形、压缩负荷CLD/挤压力、插入力和拔出力等)。各汽车公司的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形式各异,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主要类型:

①按部件材质和其受力原理不同分为植绒类和非植绒类,典型的如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等,详见表4。

②按部件种类分类可分为:行李箱条、门框条、头道、导槽及内外侧条、前后盖条等,如大众公司和丰田公司等,示例见表5。

表4 按部件材质和其受力原理分类示例

(2)产品标准中性能项目

产品标准通常由外观要求、尺寸公差要求和成品性能要求组成。尺寸公差要求一般直接从图纸和数模给出。除外观要求外,成品性能项目主要从与其结构有关的密封条的使用功能、安装功能、耐久性能和寿命等性能考虑,因此通常有压缩负荷CLD、压缩永久变形、反复压缩、抗划、抗滑动(主要导槽)、抗异响(主要导槽)、涂层/植绒耐磨性能、摩擦系数、插入/拨出、相容性能、冷冻粘结、气味、抗褶皱、吸水性能、长度变化、耐光照老化、涂层性能、接角粘合强度和燃烧特性等。

各类产品根据车型、产品功能和特点选择相应的项目和指标。同一公司不同车型的同类产品具体的指标可以不相同。虽然各公司标准的结构、具体的试验条件和指标不相同,但同一性能项目的基本原理基本相同。表6中列举了部分性能项目及其部分试验方法标准号。

表5 按部件种类分类示例

3. 试验方法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可分为材料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成品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通常采用公开发行的公共基础标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成品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通常采用各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试验方法标准中明确单组试验条件,没有多选条件(大多数公司的试验方法标准是这种形式);

(2)试验方法标准中推荐多组供选择的试验条件,这些试验条件用特定的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来表示。试验条件可根据具体产品多选搭配组合,如通用公司的GME和EDS标准体系。这类标准可以用以下两个示例说明:示例1:

产品标准中要求热空气老化按GME 60258-B3。查GME 60258其试验条件表示为:试验温度(70℃±2.5K,试验时间168-2h。

示例2:

产品标准中要求耐臭氧老化试验按GME 60251- 2J2W。查GME 60251其试验条件2J2W表示为:

将长(200~300)mm的试样安装在曲率半径为25mm的专用工装上试样,在臭氧浓度为5×10-7,试验温度为(40±2)℃的臭氧箱内存放72h后,取出用放大倍率7倍的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进行评定。

分析

1、在材料标准表示形式上,用特定的代码表示材料性能方法的优点包括: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比较齐全的配套体系;图纸表述简洁,并能比较直观知道材料的主要性能;有利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和积累,便于选材和计算机管理。

在已有的这类用特定的代码表示材料性能方法的公司中,像通用公司那样直接采用的SAE 材料分类系统比较好,其相应的试验方法比较成熟和齐全,公认度比较高。

表6 性能项目及其部分试验方法标准号(部分)

2、成品标准按部件材质和其受力原理不同分为植绒类和非植绒类比按部件种类分更合理。因为非植绒类产品主要包括行李箱盖条、门框条、头道和发动机盖条等,它们的材质和受力原理相近,基本属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部件;而植绒类产品主要包括导槽和内外侧条,它们的受力原理不同于非植绒类产品,且属阳光照射的部件。因此它们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宜分开。而按部件种类分,标准数量和标准之间重复性增加。

3、成品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形式中,用特定的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来表示试验条件制定方法标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图纸或产品标准上表述简洁,系统全面,适用性强,可适用多种产品同一项目不同指标的试验要求,但此项工作体系和工作量比较庞大,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

4、在材料性能和成品性能项目的选择上一般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项目不仅在材料中要求,而且在成品性能中也有要求(但相同项目成品性能和材料性能其指标和试验方法不同)。近年来,从国外许多公司的标准制修订情况看,汽车密封条技术标准有更注重成品性能的趋势,而且成品性能更注重安全性能(如阻燃性能)和环保要求(如限制有害物质排放、气味和抗异响要求等)。

因此,我们建议:国内汽车密封条行业在建立其技术标准体系过程中,材料标准形式优先考虑用特定的代码表示材料性能方法,并直接采用SAE材料分类系统;成品标准/规范优先考虑按材质和是否植绒分类;成品试验方法标准的形式优先考虑用特定的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来表示试验条件的方法。

结语

近年来,我国汽车用橡胶密封条在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密封条的设计制造能力、密封条的外观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对各类同类产品标准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尽快建立汽车密封条各类产品的数据库,特别是对国内外各类标准体系的跟踪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汽车密封条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为自主开发设计密封条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现状及前景

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短缺,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世界潮流。电动汽车目前发展最大的制约来源于其能量存储设备——电池。本文介绍了目前电动汽车用电池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当前研究开发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化学蓄电池(铅酸电池、镍金属电池、锂电池等)、超级电容和太阳能电池,并对文中所述的四种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燃料电池;化学蓄电池;超级电容;太阳能电池 0.引言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动汽车用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比能量、能量密度、比功率、循环寿命和成本等。要使电动汽车能与燃油汽车相竞争,关键就是要开发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的高效电池。因为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的三个主要制约因数:成本高、续驶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都与能量存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直接相关。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各类先进的能量存储技术,开发各种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循环使用寿命、价格低廉的动力电池,此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自放电性、使用安全性和无污染等。当前研究开发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化学蓄电池(先进铅酸电池、镍金属电池、锂电池等)、超级电容和太阳能电池。下面分别将对各类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介绍。 1.燃料电池 1.1概述 燃料电池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所用燃料包括纯氢气、甲醇、乙醇、天然气以及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按电解质的种类不同,燃料电池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在燃料电池中,磷酸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冷起动和快起动,可以作为移动电源,满足特殊情况的使用要求,更加具有竞争力。最常见是以氢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燃料价格便宜,无化学危险,对环境无污染,发电后产生纯水和热,这是目前其它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它以纯氢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不经历热机过程,不受热力循环限制,因此能量的转换效率高,是普通内燃机热效率的2~3倍。 1.2特点 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洁净、兼容可再生能源技术等特点,噪音低、启动迅速、比功率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世界电动车发展现状

世界电动车发展现状 一、产能分析 电动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零排放的机动车。由于环保的要求,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进入了发展高-潮。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将在21世纪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顺应当前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将电动汽车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汽 车工业的切人点,不仅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电动车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概念车车身设计构想书及界面设计,电池方面正在组织开发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有望取得突破。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已经编制完成,同时建立了有关电动 汽车的数据库。电动汽车项目的国际合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二、市场需求状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动汽车热,世界各汽车工业强国从资金和政策上积极支 持电动汽车的研制工作。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就国内而言,未来潜在的市场很诱人。2017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已宣布,将投入20亿元左右确保奥运会期间接送运动员所使用的汽车,奥运场地使用的特种车辆和部分公交车辆采用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中国使用电动汽车的示范城市。杭州已决定投入一些电动公交车试运行;2017年的上海世博会同样会 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运行。 三、主要产品分析 目前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ev)正向小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成为跨国汽车集团联 合攻关相互竞争的焦点。从经济角度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当前市场推崇的原因有:(1)在石油资源没有枯竭以前,汽车发展仍将主要以燃油汽车为主,但其总量不会增加,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未来10年汽车 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据比较乐观的估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在2017年实现商品化。(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单用发动机难以达到的下一代超低油耗汽车的目标。(3)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成熟、成为主流方向的技术方案将在未来10年内形成,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将在2017年实现商品化。 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及影响电动汽车推广因素的分析 电动汽车目前成本仍高居不下,究其原因是:电动汽车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样车和试运行阶段,根本无批量可言,这是与流水线生产燃油汽车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目前各式电动 汽车能示范运行的,都是在原燃油汽车的底盘、车厢之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即将发动机、 油箱等系统全数拆下,然后装上电动机,电池等相关配套设备就形成电动汽车,而混合动 力是在原然油系统基础上加装一套电池、电气驱动系统,形成了油、电混合驱动系统。那

论述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述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0级交通运输2班 袁格格 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均属于新能源汽车。面对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急迫形势,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传统汽车技术快速提升和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双重挑战,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如何有效地选择“过渡”和“转型”协调发展战略,是当前汽车工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现状: 1.纯电动汽车:基本情况纯电动汽车问世于19世纪90年代,但由于电池性能不能满足需求,一度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应用,纯电动汽车再次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纯电动汽车已在续驶里程、动力性、快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即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纯电动汽车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小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日前世界上有近4万辆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主要应用在市政用车、公交车、公务用车和私人用车等预域。 2.混合动力汽车:基本情况自1997年丰田首先在日本推出Prius混合动力汽车以来,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如本田Insight、通用SaturnVUE、福特Escape等。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大幅下降。1999~2008年,美国市场共销售19种混合动力乘用车,总销量达132万辆。 日本最早开始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目前总销量已经达到200万辆以上,并开始赢利。欧洲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起步较晚,采取与美国合作方式共享混合动力总成技术,主要应用于采用传统技术油耗较高的车型上。 混合动力商用车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已开发了混合动力公交车、市政用车和军车等。尤其是,美国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前已有多个车型在运行。欧洲客车和卡车生产商已将目光聚焦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德国奔驰和曼、瑞典沃尔沃和波兰索拉丽斯等相继开发了混合动力商用车。 3.燃料电池汽车:1基本情况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在潜心致力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除国内的燃料电池开发计划外,美国通用与日本丰田、美国国际燃料电池公司与日本东芝、德国奔驰与西门子、法国雷诺与意大利DeNora公司等纷纷组成强大的跨国联盟,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并推出了一系列的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正在进行研究的热点项目,世界汽车大国如中国、日本、美国、 德国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严峻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预计2015年的汽车保 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更是将达到2亿辆以上。传统汽车在 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带动钢铁、机械加 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原始创新的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工业上实现“弯道超车”,才能有机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上一较高下。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 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上配置了两种动力系统,一般是在传统燃料的动力系统基础上 再匹配发电机、电动机等以电能为动力的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外部充电,即通过充电桩直接给汽车中的蓄电池充电。二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将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三是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组合,既可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也配有能量回收装置。 纯电动汽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该类汽车采用电能为唯一的动力来源,无需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装置。纯电动汽车只有电能一种动力来源,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也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干净”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受续航里程、充电桩的数量及位置的影响,目前主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的汽车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成长、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就现阶段来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车企掀起扩张网点的热潮并没有因为原料价格和油价攀升等因素而降低。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的讨论日趋白热化。 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历程,销售模式,制约瓶颈,前景展望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car companies have moved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China's automotive busines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ilding, growing, high-speed development in three stages, at this stage,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 good momentum, with car related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4S shops mushrooming in major enterprises set off car craze network expansion is not as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lower oil prices and other factors. A discussion o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heating up. Keywords: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sales model, the bottleneck Prospects

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发展现状调研 一、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所谓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可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源、以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驱动行驶的汽车。纯电动汽车(BatteryElectric Vehicle,BEV)与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 Vehicle,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Electric Vehicle,FEV)是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1 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1)促进节能减排。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具有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机动车污染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13年春季北京出现多次大面积雾霾天气,机动车尾气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有66%、90%和26%来自机动车尾气。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低碳的最佳方案,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即使考虑到中国目前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纯电动汽车仍然具有13%~68%的减排能力。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和电力生产方式的转变,纯电动汽车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减排作用。 图1.1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综合能量效率比较(单位:%) (2)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为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汽车保有量与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见图1.2。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与此相对应的是2012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4%,创下历史新高。如果不采取措施,“十二五”中将原油依存度控制在61%的计划将很难实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满足未来汽车的能源需求,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电动汽车由于其电力来源多样化,不仅更加适合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而且能够与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的汽车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成长、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就现阶段来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车企掀起扩张网点的热潮并没有因为原料价格和油价攀升等因素而降低。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的讨论日趋白热化。 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历程,销售模式,制约瓶颈,前景展望 我国汽车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形成了以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主的各种车型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广泛确认。以独立自主为基础,以发展轿车工业为重点,以大集体为主体,逐部促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以我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联合开发,建立起自主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体系已为时不远了。 一、回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1953年~1978年)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在长春市兴建,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该厂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10月起开始大批生产载重量为4t的解放CA10系列货车,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该厂又试制出我国第一辆轿车,毛泽东主席乘坐后表示赞赏,并勉励一汽人继续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汽的批量生产和其他一些汽车厂的相继投产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其产品品种和数量的需求,汽车企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国家决定在内地再新建一批汽车工业骨干企业。1968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始动工兴建我国规模最大的第二期制造厂,随后又建成了生产重型汽车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这三大汽车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独立开发载货汽车产品及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和装备大中型载货汽车厂的能力。据统计:1966-1980年,我国汽车总投资51亿元,15年中产量由年产5.6万辆增加到22万辆,产值由20.1亿元增加到88.4亿元。 2、成长阶段(1979年~1993年)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对比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结构、技术研发、产业政策及示范运营状况,指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统筹、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认可度等方面的不足;对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如电机驱动技术、能量管理系统、锂离子电池技术等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0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与能源、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加剧,大力研究和利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的一个新焦点.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强国纷纷加入抢占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的行列,我国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行业趋势,将电动汽车确定为国家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先后推出了《节能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等规划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对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在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国外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以更快的速度成长,电动汽车产销量均有明显提升。2014年全球市场共销售353 522 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56。78%;其中,电动乘用车323 864辆,占比91。61% (电动乘用车指“双80"车,即最高时速80km/h 以上,同时一次充电续航里程80 km以上);电动客车及电动专用车29658 辆,占比8. 39%[1]。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仍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位居前列。全球各主要国家电动汽车2014年保有量及2020年预计保有量如表1所示[2].美国的通用、福特、特斯拉公司,日本的丰田、日产及本田公司,欧洲的宝马、奔驰、雪铁龙公司等都在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上呈现出很强的实力。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在未来五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将达500万辆保有量的政策目标的预期之下,我们预计到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会保持大约40%的年复合增速,未来五年继续高增长势头。 基于环保性、能源安全等原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15年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尽管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但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诸多亮点和政策利好,值得期待。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和应用环境,五部委起草了《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各省市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即将开跑。

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均发布了自身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续航里程以及动力输出等参数方面优势明显。 通用:三款国产混动车型同台首发,其中迈锐宝XL混动版和新君越30H混动版采用相同混动系统,均为横置化混动系统布局,而凯迪拉克PHEV为纵置混动平台打造。上汽通用三大品牌三款主力产品混合动力车型,充分展现出上汽通用汽车扎实推进的 2016-2020“绿动未来”五年战略,以及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决心和行动。 丰田:新PRIUS普锐斯、TOYOTAFCVPLUS概念车,尽显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扎实推进节能新能源技术的决心,此外为顺应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趋势,丰田还计划推进PHEV 等新一代汽车的研发。 现代:正式发布IONIQ,新车是重点打造的一款“源生”新能源车型,全面对标丰田普锐斯,此外新车将提供混动版、插电混动版和纯电动版三个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飞跃之前,混合动力其实是目前汽车节能的最现实的选择,作为节能先锋的普锐斯,丰田又将其进行了换代,全方面的提升让其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比亚迪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超过特斯拉、日产等品牌,在本次车展上,比亚迪携新能源军团亮相,产品涵盖了乘用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多个细分市场领域。 江淮: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产品布局十分丰富,实现从纯电小型车到纯电SUV车型的覆盖,选择丰富价格厚道、外观出众,看出江淮在新能源方面的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新能源战略发展。

电动汽车现状和发展前景

电动汽车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国外主要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情况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突破。第一,日本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考 虑,日本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技术发展速度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1997年12月,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目前推出的产品已经是多次改进后的第二代产品,其生产工艺更为成熟。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测试,PRIUS轿车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轿车节油44.4%;在市郊节油29%,综合节油40.5%。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丰田汽车公司已占有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90%的份额。2004年9月15日,一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混合动力汽车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宣布双方在2005年内.共同生产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轿车。PRIUS混合动力轿车将在同年进入中国市场。继PRIUS混合动力轿车之后,丰田汽车公司还推出了ESTIMA混合动力汽车和搭载软混合动力系统的CROWN轿车。丰田汽车公司在普及混合动力系统的低燃耗、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此外.本田汽车公司开发的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已投放市场供不应求。2002年4月,本田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投放了Civic混合动力汽车。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06年向美国市场销售Ahima牌混合动力汽车,这是其于2002年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联合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协议的第一个产品。第二,美国。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来自日本的同行逊色不少,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能实现产业化,来自日本的混和动力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能源部与三大汽车公司于1993年签订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合同,其中通用汽车公司投入1.48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投入1.38亿美元,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投A.8 480万美元,进行为期5年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于1998年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样车。在此基础上.现已推出三款混合动力概念车GM Precept、Ford Prodigy、Daimler chryslerDodge ESX3。2004年12月14日.通用汽车公司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对外宣布.双方将在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携手,共同推进此项技术的发展。 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电动汽车研发工作在我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为此,2001年10月起,国家共计拨款8.8亿元作为这一重大科技专项的经费。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4年来,经过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 000多名技术骨干的努力,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性能样车,燃料电池轿车累计运行4 000km,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8 000km;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km;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燃料电池汽车。均采用电一电混合驱动方案,在整车操控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能、燃料利用率等方面均已得到较大提高。2004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氢能大会上,我

电动汽车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电动汽车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研究的背景 汽车的发展引起了地球资源的过大消耗。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能源紧缺是全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关系到全球的经济与军事安全。我国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石油资源已经和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能源的稳定供应是一个国家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将难以持续我国这个泱泱汽车大国的兴起。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汽车尾气的排放引起了城市的温室效应,同时也引起了臭氧层的破坏,形成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进而对动植物也产生了很大的危害。面对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人们可以直接闻到汽车尾气排放的带有刺鼻臭味的燃烧不完全的雾化混合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的呼声也与日俱增。 面对资源紧缺与环境保护问题,发展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1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电动汽车是指用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汽车。电动汽车应具有汽车的性能和属性,但动力线路与原内燃机动力线路不同,又具有电力车辆的基本特征。电动汽车通常被分为蓄电池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三大类。 1.2电动汽车的早期发展 尽管电动汽车技术目前看来还处于新兴发展时期,但它的产生却早于燃油车,并已经历了多个兴衰周期。以下是主要的时期: 1834年 Thomas Davenport 电动三轮车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 1881年法国古斯塔夫?特鲁夫电动三轮汽车以铅酸电池为动力 1882年英国人阿顿与培里三轮电动汽车以铅酸电池为动力 1890年美国电动汽车以蓄电池为动力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能源、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电动汽车又开始重新重视,世界各国政府与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但主要还是在近来十几年中,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进入了高峰期,并在各项技术发展商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步。 2.电动汽车在各国的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突破。 2.1日本 日本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考虑,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以下是日本研制电动汽车的进程: 1976年日本成立电动汽车协会 20世纪80年代本田公司开始研究开发电动汽车 1996年本田推出“PLUS”纯电动汽车 1997年本田的“PLUS”被推向了美国 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排放标准和环保标准的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益处,而且为我国汽车行业赶超欧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今汽车行业的热潮,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其更高效地发展。由此看来,为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目前有两种供能方式:一是利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提供动力,二是在使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基础上仍然使用常规燃料提供动力。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虽然欧盟美国的很多汽车生产技术领先于我们,但是我国的电池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因此,目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三座大山:中国,美国,欧盟。全世界88% 的新能源汽车是由中国、美国和欧盟生产的,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占比最大,高达34% 。由此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势态良好。

早在2001 年根据“ 863 ”计划,建立了“三横三纵”的开发布局(三纵指的是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的是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随后在“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等相继提出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推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7 万辆,同比增长59.9%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125.6 万辆,同比增长61.7%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的销售额占比最大。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为56 万辆,包括纯电动乘用车销售45 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11 万辆;新能源专用车为42 万辆,其中城市配送车共销售14.8 万辆,大客车为10 万辆左右,大客车基本上为纯电动的公交车和纯电动的通勤车。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技术: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其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纯电动汽车主要通过车载电池放电获取电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通过发动机和发电机转化不同形式能量的方式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燃料电池中化学能的转化获取电能。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无线电波实现较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较完美的远距离控制。目前汽车电控系统利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通过双核心架构的方式对汽车电控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汽车对信息的综合化处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当下的充电方式有便携充电、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其中充电功率超过5kw 为快充,低于5kw 为慢充。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效率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出了无线

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1.汽车市场分析 (1)国内车市持续增长 2012年中国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3%。中汽协预计2013年国内汽车 销量将增长7%左右,这是中国汽车行业连续第三年保持单位数增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 途 4月国内汽车产销量总体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虽然当月产销 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速依然明显。具体看,汽车生产189.94万辆,环比下降8.91%, 同比增长15.29%;销售184.17万辆,环比下降9.50%,同比增长13.38%。1-4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长保持在10%以上,增幅较一季度小幅提升,其中汽车产销729.65万辆和726.62万辆,同比增长13.44%和13.23%,增幅较前3月略有提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国家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市场潜在购买力正在逐步增强。目前 并不能确定中国车市是否进入高速增长期,但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将高于去年的整体增幅,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将整体增长5%-7%,好于去年4.6%的增长水平。个人收集整 理勿做商业用途 (2)全球车市小幅增长,欧盟各国出现改观 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复苏,国际汽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或有助于提升未来橡胶需求。 受益于经济复苏,美国汽车销量稳定增长。4月份美国轻型车销量128.5万辆,较去 年4月同比增长约8.5%;1-4月累计销量497.4万辆,同比提升7%,今年3月美国车市销 量同比增幅曾一度下探至3%的水平,4月份则再度逼近两位数比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欧盟各国汽车销售数据总体向好,终止了连续一年半的同比下跌态势。4月欧盟乘用 车销量130.8万辆,同比略增长1.7%,。1-4月欧盟27国乘用车销量为402.7万辆,同比下跌7.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分国家来看,德国汽车销售出现改善迹象,4月德国乘用车销量28.4万辆,同比增长 近4%,终止了之前连续5个月的同比下跌势头;1-4月德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5.8万辆,同比下跌8.5%。英国方面,乘用车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4.8%;1-4月英国乘用车注 册量累计达到76.8万辆,同比提升8.9%。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法国乘用车销量为15.8万辆,同比下跌5.2%;1-4月,法国乘用车销量为59.2万辆,同比下滑12.3%。轻型车销量71.7辆,同比下跌11.7%。西班牙新车销量达到6.3万,同 比增长10.8%;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1.6万辆,同比下滑10.8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市场总体呈现下滑态势,虽然个别国家出现增长。4月,俄罗斯乘 用车及轻型商用车总销量为24.5万辆,同比下滑8.0%;1-4月俄罗斯市场轻型车累计销量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学号:114305244 姓名:徐超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 摘要: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成为各大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不一而足。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企业与国外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作者:————————————————————————————————日期: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对比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结构、技术研发、产业政策及示范运营状况,指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统筹、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认可度等方面的不足;对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如电机驱动技术、能量管理系统、锂离子电池技术等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0 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与能源、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加剧,大力研究和利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的一个新焦点。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强国纷纷加入抢占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的行列,我国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行业趋势,将电动汽车确定为国家7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先后推出了《节能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等规划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对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在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国外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正以更快的速度成长,电动汽车产销量均有明显提升。2014年全球市场共销售353 522 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56.78%;其中,电动乘用车323 864辆,占比91. 61% (电动乘用车指“双80”车,即最高时速80 km/h 以上,同时一次充电续航里程80 km以上);电动客车及电动专用车29 658 辆,占比8. 39%[1]。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仍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位居前列。全球各主要国家电动汽车2014年保有量及2020年预计保有量如表1 所示[2]。美国的通用、福特、特斯拉公司,日本的丰田、日产及本田公司,欧洲的宝马、奔驰、雪铁龙公司等都在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上呈现出很强的实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