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研究

五年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收获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2005)规划课题,也是团中央和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的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近五年的实施期间,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突破,很好地实现了课题组提出的基本设想,达到了课题方案中所设计的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始终围绕课题总方案中提出的基本研究假设和主要研究内容来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研究表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了我国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成为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条富有实效的途径,也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是在广泛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和改进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提出的。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无论是在传统教育中,还是在当代教育中,对以行为习惯培养为核心的养成教育都非常重视,产生了许多养成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这为我们开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揭示了习惯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提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内容与方法;2.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初步探索良好习惯培养与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原则,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四项重点指标,一共十二项重点指标,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指标中的每一项指标代表一种或一类重要的人格化习惯。

本课题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在对习惯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基本问题进行一般理论和原理探讨的基础上,更注重课题研究与中小学日常教育相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课题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较好地适应了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研的需要。

本课题在总体上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实施,即:(1)充分准备,奠定基础阶段(2001.6~2002.3)。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课题的前期调研,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等;(2)全面启动,形成共识阶段(2002.4~2003.4)。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建立地方中心研究组和子课题组,完善课题的各级组织,组织子课题组学习

课题有关材料,进行子课题的申报与审批,开展子课题立项工作等;(3)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2003.5~2004.4)。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进行深入研究,把总课题的设想与各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习惯培养模式;(4)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2004.5~2005.12)。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巩固和完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等。

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子课题研究,研究规模较大。课题组从全国近20个省市选择了400余所子课题实验学校,其中30个为重点实验学校。同时,课题组安排6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生和多名硕士生在北京市的11所小学的进行了为期1年教育实验和干预研究。子课题研究在实验学校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践效果,不仅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而且为课题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实验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经过近5年的研究,本课题初步形成了一套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与原则,对良好习惯与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1.从总体上看,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养成良好习惯促进了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提高;养成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能力的重要生长点;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静态的结构上,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也比人格低一层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许多具体的习惯在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模式,这就形成了他特定的人格。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习惯又是人们偶然的心理、行为反应向人格心理特质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反复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反复进行,使得它们得以巩固,并可能泛化到其他情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稳固的心理状态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从而转化为人格特征。

然而人格又不完全是由习惯决定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讲:第一,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存在天性与教养之争,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先天遗传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遗传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首要生物因素,也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所必须的基础;某些人格特征本身也带有很强的先天烙印,比如人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这些人格特质更多是受遗传因素的制约,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习惯的养成属于后天环境塑造的过程,对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质往往较难有所影响。第二,从习惯到更为稳定的人格层面的转化并非一个迅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重复并相应拓展迁移到其它方面才可能转化为人格特质,有的习惯行为只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外界刺激的改变而变化、消退。而且,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到人格特质的转化,也会存在某些关键期。当人们已经拥有众多长期稳固的行为习惯之后,培养新习惯面对的任务就不仅是形成行为反应联结了,而是先要克服已有的自动化行为,然后才能形成新的行为联结,这种过程相当困难。年龄较小的儿童,本身已有的习惯行为模式单一,可塑性较强,正是形成习惯的关键阶段。当这种关键阶段过去之后,个体不仅获得了很多稳固的习惯,这些习惯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环环相扣,新的习惯养成,往往会触动众多其它的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新的行为方式便难以让个体接纳形成新的习惯,更难以上升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对人格和习惯曾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

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人格已经“资不抵债”,“赤字”累累时,再来通过培养好习惯塑造人格,或许已经晚了。

特质心理学是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流派,特质心理学家们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共识:(1)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行为上的一致性。鉴于此,特质代表了机能上的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2)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处的;(3)可以把特质看成是有共同反应的习惯性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年~1967年)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他认为,一个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作出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特质导致反应上的一致性,因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把许多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形式聚合在一起。因此,特质与人的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在人格构成中,特质比行为习惯更接近核心的部分。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的确存在的,它们是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的。他相信特质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在生物上和生理上的差异。他认为,特质可通过“可见的行为流”来观察。他将特质划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倾向。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6年~)把特质看成是有共同趋向的习惯性反应。但他认为,人格类型代表的是一个有高低两极的纬度,人们可能会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个位置上。他强调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纬度——内倾-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艾森克认为,人格存在不同层次的组织。按照不同组织,他把人格分成四种水平:具体反应水平、习惯反应水平、特质水平、类型水平。这四种水平的组织层次如下图所示: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特殊关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的有关精神,课题组提出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

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课题组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优良传统的精髓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课题组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12项重点内容具有人格化特点,它们不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但是它们的形成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比如养成认真负责的智慧性习惯,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为他人服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组在实践中,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这12个重点研究内容包含的相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作出了示例(见表2)。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主要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由条件反射类行为组成,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习惯是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儿童自幼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而某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基础。教育家叶圣陶对此的论述非常精辟。他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因此,“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动作习惯的养成能极大地影响儿童日后创造能力的发展,儿童的动手习惯与起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动手习惯的形成会极大的促进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一旦拥有了这些拿取物体和操纵物体的早期的基本习惯,婴儿就开始把握整个世界。从用泥土制造工具到用钢材制造工具,从用砍下来的树木在小河上建造独木桥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跨越海洋的大桥,从用泥土和石头建造房屋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摩天大楼,这些进步说明了动作习惯的发展”。

(2)习惯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各种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了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就会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3)习惯促进了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和人格结构的优化

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人格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特质通常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特质除了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外,大多数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习惯是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之一。习惯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中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存在密切关系。健康人格是少年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具备健康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核心。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验表明,良好习惯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从本次研究的结果看,儿童人格五因素问卷,较为客观准确地揭示了儿童在人格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5个特质维度的表现。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把儿童人格的5个特质维度有机整合起来,将有相同人格维度模式的儿童分别归为4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和谐型,情绪型,退缩型和中间型。和谐型人格的特点是比较外向,与人交往融洽,做事细心负责,较为聪明灵活,情绪表现比较稳定,是最为健康的人格类型;中间型人格则在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情绪表现也比较稳定,他们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不容易受到老师父母的特别关注;情绪型人格的突出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任性,脆弱,爱发脾气或者常常出现胆小羞怯等其他情绪问题,这类孩子容易举止过激,经常是老师父母比较头疼的对象;退缩型人格的表现是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做事和学习也不甚理想,行为表现较为幼稚。但是情绪型、退缩型人格类型并非是一种病态、不正常的人格,只是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良倾向,只有其中比较极端的个体才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障碍和对社会的适应不良。

一年的习惯培养教育实验表明,在进行实验控制的班级中,和谐型学生的比例增加了1%,情绪型的学生比例则降低了近5%,而退缩型的学生比例降低了近2.7%,而中间型比例相应增长了6.6%。从整体上看,参与习惯培养干预的实验组学生在人格的一些维度上的变化的确优于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学生:具体表现为,在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维度,实验组学生都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在情绪性维度,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习惯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实验组学生变得友善、更容易与人相处,做事情更认真、踏实和负责,学习能力增强、接受新鲜知识更加积极,而在情绪方面更为成熟稳重。在人格类型分布上,实验组中属于情绪型人格的学生比例降低了5%,退缩型人格的比例也有相应的下降,这两类人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转变为中间型人格,同时也有少数向更积极的和谐型人格转化。而在对照组中,虽然人格类型转化的趋势类似,但效果并不如实验组那么明显。

2.习惯培养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养成积极(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智慧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时代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个体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性习惯培养。

课题研究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中,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习惯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所侧重。综合已有的发现和我们的研究,习惯是存在不同种类型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习惯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习惯体现了习惯的不同特点和内容。

首先,可以依据习惯对于人的价值和作用,将其自然地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和消极的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的,适应了人的正常需

要的,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一类的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反之则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如讲究清洁卫生、坚持体育锻炼这样的习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而酗酒、吸烟对于身体健康无益,还会影响别人,这样的习惯就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

其次,我们按照个体层面和社会群体层面,把习惯分为社会性习惯和个体所独有的个性(个体)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类似习惯都可以看成是社会性习惯。这样的习惯是社会成员大都需要具有的,有的还必须共同遵守。社会性习惯更多地是强调那些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而个性习惯则是个体所独有的习惯。比如,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则习惯于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总是习惯晚上锻炼。这些习惯因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具有很大差异性。

再次,按习惯具有的不同层次水平,可以将其分为技能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技能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动作技能,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这样的习惯,就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则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实事求是的习惯;质疑、批判和保持理性的习惯,等等。这样一些比较复杂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形成的习惯,则可以叫做智慧性习惯。

我们还可以按照习惯出现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那些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是传统性习惯。比如,我国人民大都具有的尊老爱幼的习惯、春节回家过年的习惯等等,都是传统性习惯。而那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习惯的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比如文明上网的习惯,乘电梯靠右站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等,都可以看成是时代性习惯。

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习惯的类型和层次也是十分丰富的;在习惯培养中应有所侧重,以培养积极的习惯为主,把重点放在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三大类习惯的养成上。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和目标上,应做到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在注重个性化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习惯的社会性,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在重视基本技能型习惯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习惯的智慧性,着重智慧性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育。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习惯中,应在培养动作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和个体性习惯的同时,注重智慧性习惯、时代性习惯和社会性习惯的培养。

3.在习惯培养的目标中,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

习惯的培养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训练来达到目标行为的。因此,习惯培养的目标设立是习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习惯培养目标指导下,行为训练才会有效和巩固,才不至于损害个体的发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表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习惯培养中,在制定习惯培养的目标时,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实践中,既要向他们提出统一的、一致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

习惯养成的共性主要是指在目标行为制定中的共同的、统一的内容以及习惯养成方面的共同规律。在习惯培养目标上,应该把民族精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中的精髓作为共同的、

一致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群体性的标准。

习惯养成的共性还体现在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上。首先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要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统一,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要求要一致。习惯就是既要把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又要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如果在要求上不一致,儿童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带来行为上的混乱。再次,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父母)的要求和教育方式要一致,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少年儿童)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习惯养成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在提出习惯培养的目标时要适合个体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样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一个原则。每个个体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成长环境的差异,如城乡差别、文化和民族差异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等。在习惯培养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年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总体上处于幼儿园阶段的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在小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为主,在中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智慧性习惯为主。

4.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研究表明,习惯养成的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2)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3)确立榜样,学习榜样行为→(4)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5)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6)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

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体的行为完成了从“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行为逐步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对外在的各种刺激和要求进行主动加工后,再以比较固定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经历了一个“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这也表明,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育与矫正的,同时还要靠个体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对于个体来说,习惯的培养是亲身“尝试与体验”的一种渐进的过程:当个体尝到“甜头”的时候,他或她就可能继续坚持做下去,就会信心十足,努力坚持,直至习惯成功养成;相反,如果个体尝到了苦头,他或她可能会转变自己的行为,或放弃已有的行为,或另辟新径找到通向成功的途径。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被动到主动的时候,最佳的培养方法是快乐训练;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主动到自动的时候,最好的培养方法是主体体验(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

5.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减法(正强化和负强化),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不良习惯用减法。

研究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应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中,行为习惯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往往也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个体与不良习惯做斗争的过程。

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行为的塑造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强化手段和方式,对个体的良好行为进行巩固,消除不良行为。生理心理学把增强某种刺激与有机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强化。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的最重要的理论。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负强化)。所以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则是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使反应降低。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如对行为给以赞扬、肯定、欣赏、奖励等)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强化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少年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是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克服诸如自卑、恐惧、不安、失望、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

在对个体行为的强化和矫正中,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即适当的刺激。强化物通俗地讲就是刺激。在行为习惯的培育中,通常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对个体进行行为塑造。所谓正强化是指当一个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的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这种特定的行为出现机率就会升高。在习惯养成的教育实践中,可以说正强化就是奖励的同义词。“罗森塔尔效应”归根结底是运用了正强化的原则。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来增强行为的强化物必须强力有效,这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强化。一般来说,这样的强化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用起来比较顺手;其次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最后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在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中,如果选择消极强化时,特别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时机,要有针对性,并注意适度,尤其不能采用“破坏性批评”。例如对人不对事的批评:“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就当没你这孩子……”

总之,强化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者使用强化教育的科学性。

6.习惯培养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儿童参与”的理念及原则。本研究始终把尊重儿童、儿童的主体参与作为一切教育行动和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和原则,让每个儿童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既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又强调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力争使教育适合每个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应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内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强调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体验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体验教育强调少年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这种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个体真实的感受。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这种感受尤其重要。比如,一位老师要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好习惯,就让学生在下课时一起跑向教室门口,结果学生你抢、我挤,挤来挤去,谁也出不去。这就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无秩序、无纪律就没

有自由。个体在这种实际情境中就能产生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反复多次的行为锻炼逐渐就能内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7.将情境测察作为习惯养成的主要评价方法。

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习惯主要是做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反复训练出来的;它虽然跟个体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习惯的评价应该有其特殊性。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为观察、情境测验和人格特质测验是比较好的对习惯进行评价的方法。

(1)情境测察

情境观察法是当代心理学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方法。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反应。一旦相同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就会自然地做出同样的动作或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在相似的多种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某人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某种习惯。

(2)行为观察

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某种动作或行为逐步达到自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

(3)人格特质的测量

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稳定性。人格特质与人的习惯反应有密切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往往包含一组习惯或者一组习惯系统。因此,通过测量人格特质,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其行为习惯的特点。

研究表明,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8.在班级中培养群体的、共同的某些习惯能够促进班级环境的优化(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社会性习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班级中每一个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

班级环境又叫班级气氛(classroom climate),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发现,班级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学校情感和人际关系都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进行的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实验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在一年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具有更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具有更好的秩序纪律和竞争气氛,但是学习压力小于对照组。在实验班级中,更容易养成一些群体性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以行动研究为基础。高水准的科研队伍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组成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有关专家学者参与的课题组。课题主要采用了教育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几乎每年都有针对性地编写课题实施手册,对每阶段性研究目标和年度研究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要求每个子课题都有详细的教育行动和措施。其次,在研究中开展了教育实验。本课题在深化课题研究阶段,在北京的11所小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教育实验。此外,本研究还使用了其他辅助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除了每年两次全国性的课题培训交流之外,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到子课题学校巡回指导。同时,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连续刊登习惯培养的内容,如15位古今中外教育家谈习惯、108个好习惯、12个不良习惯的矫正、家规家训家风等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在子课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的中心课题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广东、陕西、山东、河南、辽宁、云南等地区成果突出。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色:(1)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在研究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父母、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共同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习惯养成的目标,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对特殊的个体进行个案研究;(2)在评价上发展了情境测试的方法。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同与一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评价手段上情境测察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在研究中课题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情境测试的评价方法体系;(3)坚持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原则,对学生、教师、父母同时提出行为要求。一致性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习惯养成方面这一原则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往往只对学生提出行为方面的要求,而对教师、父母则不作严格的要求,本研究在实施中同时对学生、教师、父母提出行为方面的要求;(4)宏观层面的研究与微观层面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中,既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探讨了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同时将其转化为微观层面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的12项重点研究内容;既在全国400余所学校开展了面上的研究,在实验学校集中的地方设计中心研究组,同时又进行了6个重点子课题的研究,在各地都选择一些重点学校开展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宏观层面的行动研究、教育实验,同时又开展个案研究。

课题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特色为课题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路线。研究技术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总结课题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与课题一起成长”的研究理念,并在技术路线上确立了在强调少年儿童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的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这样,学校、教师、学生、父母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课题研究基本做到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开始,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了把理念变为行动,把行动化为行为,把行为凝结为习惯。

此外,课题在研究中还突出了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相互作用(班级环境、文明家规、自我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把儿童所在的班级环境建设、文明家庭建设和儿童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儿童与成长环境的和谐。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课题在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取得了多方面重要的研究发现,总结了多项重要的研究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习惯的内涵,拓展了习惯的外延。从完整的定义来说,习惯一词其实涵盖了个体和社会群体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者更关注个体层面的习惯,主

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执行或完成某些动作或固定活动模式的需要和倾向,也可以称之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结。人的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外在要求下的被动反应,是一种完全由意志驱动的行为;第二个层面是内化的主动行为,但它的发起和维持需要意志努力;第三个层面是自动化的行为,很少需要个人的意志努力,甚至是人们无意识觉知,自然触发和维持的行为。习惯正是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它不但是一个人无需意志执行的自动化的行为,而且还会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相对稳定。习惯有可能是有意练习养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多次重复的结果。反复的行为强化和对某些行为的模仿都可能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既能在某些情况下自觉地养成某些好的习惯,也可以有意识的改变某些不良习惯。习惯往往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人们往往为了规避外界的消极刺激(逃避惩罚),为了获得积极刺激(寻求奖励),也可能是通过社会学习模仿他人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

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本课题组认为习惯是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包含个人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从个体这一层面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这一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此外,课题组在对习惯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智慧性”习惯的概念。智慧性习惯是针对技能性习惯或动作性习惯而言的。所谓智慧性习惯就是指那些带有明显的智慧特点的习惯,它需要以一系列的技能性习惯为基础,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才能形成。智慧性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等方面的稳定反应方式。智慧性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大量的良好的具体技能性行为习惯。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课题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习惯与人格关系的进行了初步探索。课题组在北京11所小学开展了习惯养成与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教育实验。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中,情绪型的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多,这类孩子比较任性,会很容易有冲动,焦虑,反复无常等行为表现,当面临各种压力情境时,也很脆弱,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控制情绪化行为习惯,获得较高的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呢?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做人”、“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有较多的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面对情绪型的儿童时老师父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交往中养成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习惯的同时也逐渐学会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儿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他们能获得他人更多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不良的情绪发泄。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提倡孩子的自我管理,这不但减少了他们的依赖性,也时常给他们带来完成任务、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此外,对于情绪型的孩子,我们除了在培养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行为习惯外,还要注意多与他们沟通,公平的对待他们,维持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一致的教养方式。

研究还发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和男孩子中,退缩型人格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孩子并不像情绪型孩子那么惹人注目,平时容易给人以依赖、散漫、懒惰、羞怯、不善言谈等印象。一些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可能更多的对他们的消极行为有更多的监督和批评,而较少去发掘和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然而,对于他们简单的批评说教和严格的监督束缚并不奏效,退缩型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我们的实验干预中,培养学生自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习惯等活动之所以能有效的改善这类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因为在儿童养成帮助和

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积极友善的行为方式也赢得了他人的回应、帮助和支持,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促进了他们人格特质多个维度的积极发展。对于退缩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给予他们自我前进的动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着重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和自尊自信方面的行为习惯。

再次,在习惯的评价技术上,丰富和发展了情境测察的方法。情境测察是行为观察方法和心理测量的有机结合,能较好对个体的行为状况进行“测量”,能较好地对个体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本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支持,研究的选题具有较好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符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研究过程比较规范;课题难度较大,研究的突破口准确,研究内容符合时代要求,应用价值较大。从应用价值看,本研究为道德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父母的教育素质;从学术价值看,对习惯这一古老的课题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和气息,提出了智慧性习惯、社会性习惯和时代性习惯的概念,赋予习惯以人格特色,明确了习惯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五、课题成果的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受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欢迎,一大批课题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广东省参与课题研究的50多所实验学校中6所学校由市级校升级为省级示范校;课题成果受到了有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团中央倡导全国青少年养成好习惯,全国少工委发起了“好习惯我能行”活动,课题组提出的中小学生应养成的10个好习惯被北京市教委、上海市少工委、昆明市教委在学校中广泛推广;课题研究提高了参与教师的科研水平,先后有上千的人次参与过课题培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些科研成果出版后成为畅销书。

在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与北京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陆续出版了课题研究的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培养幼儿好习惯》、《中学生习惯养成策略》、《习惯养成精彩活动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等专著。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第一次开展全国性的5年规划类教育课题,在教育实验研究方面经验不够足,本项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研究的过程中抓典型个案研究的数量和深度有些不足,以点带面还不够突出;2、在进行教育试验研究中,实验学校选择存在地区的局限性,干预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有待检验。

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本课题准备进一步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进一步探讨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2)进一步丰富习惯培养与人格发展的实证研究;(3)进行长期的个案追踪研究。总之,关于习惯与人格的研究是一个既重要又丰富的课题,我们将长期坚持探索下去。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湘市第三完全小学吕望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主要有:1.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 2.作业不独立、及时完成。3粗心大意.不仔细、不认真。 4.不积极发言,不敢举手问老师, 5.不讲卫生,扔垃圾。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爱心真情感化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关键。一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因此,我真心爱学生:用爱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去纠正学生的缺点,用爱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全班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后进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爱,从而促使他们尽快改正缺点。 `

二.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做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看到地上的纸屑主动弯腰拾起;骑车、走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碰到同学,主动叫上一声:“某某同学你好”;在办公室,当学生把作业本送来,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谢谢!”;课堂上,当学生帮老师擦干净讲台和黑板时,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声“谢谢大家”;课堂提问时,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说:“请坐下……”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谢谢”“再见”“你好”等礼貌用语,学生自然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他们耳濡目染,也模仿着说起来,无论老师给学生送去什么,学生都会甜甜地说一声:“谢谢老师!”,在校园里碰到老师、同学,问早、问好、道再见,已成了同学们生活的口头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蕴涵着一种无穷的教育力量。教师率先垂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2.学生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由于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自然需要的行为方式。从定义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重复和练习”的结果,它形成之后,成为一种自然。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表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与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活泼和谐的集体中分不开的。 一在实现班级教育目标的活动中培养行为习惯。 虽然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是儿童时期,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很多必要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行为习惯需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同学们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初一开学之初我就给学生们制定了学习和纪律目标,并举办了一些效果显著的活动。如格言的背诵:师生共同查询自我勉励的词句把它找出来进行比较。确定出一个最具感染力的格言定为班级格言,每天早晨上课前坐直了目视前方集中注意力边联想边背诵。同学们心潮澎湃干劲倍增对这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信心,每天进行自我暗示有利于消除懒惰情绪,这个习惯的养成为提高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刚入学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纪律卫生学习都很差,就连他的父母也对他失去了信心。格言刚开始他没有感觉出如何,后来他在格言的背诵中有了感悟,产生了激情,对学习和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物理成绩由以前的十多分增长到了六十多分,还成了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 二榜样的示范引导每个学生健康向上。 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大和古人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浅谈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 意义与对策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健时期,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意义对策 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人的灵魂。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本文拟就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意义与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望行家的指教。 一、意义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他们健康向上人格的培养,其意义包括: 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当代中学生受着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头脑中烙印不深,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移。加之目前学校用以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和形式又相当严重地脱离了实际,采用的是那种单向的、说教式的和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受教育者形成两重人格和逆反心理,导致

了各式各样的人格缺陷。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㈡传统美德延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奋斗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宝贵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出来的革命传统,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当代英模美德 教育中学生;用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近现代的民族英雄和当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塑造中学生。用中华美德来加强中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运用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来教育、熏陶中学生,使他们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人格,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及其构成 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和认识。 1、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就和风度、气度联系起来。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都会自然地用到“气质”。其实,这里所评价的气质,准确地说,应该是气度。从心理学上谈气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上。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人的人格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它能使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行为表现的特点就会有差异,甚至是明显的差异。 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最有影响力的是“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分别产生于心脏、脑、肝和胃,以每个人所占优势的体液为主导,构成的四种气质类型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增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辨别水平,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实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相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展开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理应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行文明习惯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养 作者:贾峰指导老师:孙英 摘要: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格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人格内涵的解释及对相关案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八点相关人格培养的建议。旨在分析我们在平时所存在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式;人格培养: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学生人格培养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失落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诚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管理方法,……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大学生人格健康关系其身心健康,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一、当今大学生所存在的几点误区 如今大学生中的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偏颇的思想、行为规范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致使少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变成了消极心态,从困惑走向迷茫。改革开放中国打开国门,伴随着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文化也传入了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接纳先进文化的雏体,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影响。 误区一,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学生将市场经济中唯商品观念带进校园,重商轻学,重实惠轻理想,重功利轻名节,只关心个人安乐而淡漠社会公益和公德。 误区二,行为规范出现偏离现象。一段时间内,校园内充斥着萎靡不振的情绪。在“怀疑一切”的口号中,一些青年学生对一切都感到失望,似乎突然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要以自我为中心,却偏偏失去自我,于是就接受那些消极的人生哲学。 误区三,信仰方面出现危机。有一部分青年学生认为“享乐是实的”;“青春不乐,一生白过,青春不美,老了后悔。”凡此种种,不能不让对他们寄以厚望的社会感到极大的困惑与不满,产生了抵抗情绪。一些大学生不能分清是非,逐渐的失去了用自己凭借自己的拼搏来创造未来的信心和能力。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内涵及现状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一、贴近学生,规范行为 班主任想要培养良好的班风,一定要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日常作息时间里不断地去强化,让他们形成习惯,最后才能习惯成自然。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标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规范引导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做这些事时,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贴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更可以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和班级活动中进行。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款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则要求想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要求。 驻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与班主任的细心教育是分不开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对教书育人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作为一个人,即使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接受受教育,并且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由此看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和教育中,应该注重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作为我们教师要认识到班级不是每个学生都是积极追求上进的,但大多数都是有希望的。渴求能获得别人(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要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就会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教育反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把纪律比较差的学生安排在纪律相对较好的学生周围,从而是那些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就得是从件件小事抓起。我们做班主任的整天也就是处理这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去抓去做。尽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的。 四、鼓励上进,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应经常给予鼓励或奖励。特别对一些差生,教师更应予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他们更不能打击和冷淡他们。要注重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万万不可给学生有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空间和机会。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就象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一样,成长中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或学习上的问题,须班主任亲自、及时处理和解决。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需要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能成器。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一些老师于是口不择言,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错误,教师大发雷霆……但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品格。如何把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的进步力量,激发学生的美好感情。 策略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在孩提时代崇拜什么人。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认识、情感或行为都还稚嫩,常常只从形象上去判别一个人。因而,他们崇拜的偶像往往是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甚至电视上无所不能的黑社会老大、生活中粗俗、摆阔的大老板。学生崇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作为班主任,就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崇拜。 1、杰出人物 《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这些人类精英,理应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我们可以利用早会课、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给学生讲这些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仿效之行。 2、身边的同龄人 小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受到老师表扬是很了不起的事,看到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也会产生羡慕和崇拜感。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按照我的要求预习课文。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肯定少数做得好的同学。我表扬一个同学预习得非常认真,并且拿起他的书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做的。结果下一次检查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效仿他的方法。这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它具有主动性,形象性,具体性。 3、教师

大学生人格健康测验(UPI)汇总

大学生人格健康测验(UPI) 量表介绍: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后期,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他们的许多问题是适应问题、发展问题。特别是大学新生面临着环境的剧烈变化,在这样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自然会感到压力,产生一些负性情绪,甚至出现“适应性障碍”。《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用以了解学生神经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的烦恼、迷茫、不满、冲突等状况。量表共60道题目,大约需要25分钟。 测试题目: 1、食欲不振。 □ A 是□ B 否 2、恶心、胃难受、肚子痛。 □ A 是□ B 否 3、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 A 是□ B 否 4、关注心悸和脉搏。 □ A 是□ B 否 5、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 A 是□ B 否 6、牢骚和不满多。 □ A 是□ B 否 7、父母期望过高。 □ A 是□ B 否 8、自已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 □ A 是□ B 否 9、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 A 是□ B 否 10、不想见人。 □ A 是□ B 否 11、觉得自已不是自己。 □ A 是□ B 否 12、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 A 是□ B 否

13、悲观。 □ A 是□ B 否 14、思想不集中。 □ A 是□ B 否 15、情绪起伏过大。 □ A 是□ B 否 16、常常失眠。 □ A 是□ B 否 17、头痛。 □ A 是□ B 否 18、脖子、肩膀酸痛。□ A 是□ B 否 19、胸痛憋闷。 □ A 是□ B 否 20、总是朝气蓬勃。 □ A 是□ B 否 21、气量小。 □ A 是□ B 否 22、爱操心。 □ A 是□ B 否 23、焦躁不安。 □ A 是□ B 否 24、容易动怒。 □ A 是□ B 否 25、想轻生。 □ A 是□ B 否 26、对任何事都没兴趣。□ A 是□ B 否 27、记忆力减退。 □ A 是□ B 否 28、缺乏耐性。 □ A 是□ B 否 29、缺乏决断能力。 □ A 是□ B 否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杨敏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

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

浅谈体育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05-30T09:34:28.09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2月(下)供稿作者:周忠岐 [导读] 当今社会节奏加快,大众传媒无所不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节奏快捷的社会里 周忠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78-02 摘要: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完善学生人格,多比进步,尊重差别,因材施教,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格;自信心;意志品质;心理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觉到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和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初中生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在心理整和上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在短时间内适应自己、接纳自己,出现了一些消极心境,增加了许多烦恼。本身由于主客观原因所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 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完善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多比进步,尊重差别,因材施教,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自信,我成功。自信心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和个体成功的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真正自信的学生是“在自己的内心与自己进行比赛”,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坚持术过程,也是锻炼意志品质的过程。、果断、自制构成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四个基本要素。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由于当前初中学生意志力普遍较弱,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经不起一点微小挫折,因此,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比赛,游戏比赛等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学生在遵守规则,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公平竞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长跑教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体操训练,锻炼学生肌肉控制力,自我克制力;参加球类比赛,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游泳教学,引导学生具有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敢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坚强的毅力;通过跳高教学、跨栏教学,引导学生勇于进取,培养学生坚定自信,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做到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意志坚强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成功往往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经常在小事上注意锻炼意志,才能在大事上经得起困难的考验,从而取得成功。 三、学会合作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交往机会多于其它学科。 体育教师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通过教学比赛和游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学生在从集体中摄取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学生之间的保护与帮助,分组练习等形式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形成友谊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态,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运动促进人格完善 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艺术体操、拳击、散打和田径之类的运动,是会给人的肢体带来一定冲击的“接触性运动”,这类“接触性运动”项目是有效的恶劣情绪的宣泄手段。通过宣泄不满的心境和过剩的精力,使人体内的内啡呔的含量增加(内啡呔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产生欣快感,达成心理平衡,明显改善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的低落情绪和焦躁不安的状况。 在体育游戏和运动过程中,对交往、尊重、自我表现、兴趣爱好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产生归属感、凝集力和爱心。它使过剩的精力得到宣泄,使人的心理紧张和压抑感得到消除。游戏中不同的情绪体验,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调节,有益于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

第四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 ◆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 ?疾病导致人格变化 ?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 ?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最新资料推荐------------------------------------------------------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我的班级管理新民市高级中学王海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作为高一年级班主任的代表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汇报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我交流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希望各位给以指导和批评。 今年我们迎来了 2019 级新生,这届高一新生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比较高。 在大家的眼中,这批学生整体素质优秀,分数线较高,择校生比较少。 实际上,这批孩子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私立高中来的学生比例很大,行为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等,又赶上了高中的减负,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大挑战。 我们的年部非常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学之初的几次班主任会议上,年级领导一再强调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让本届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因此,配合学校的管理,我在对自己班级的管理中格外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并实践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 1 / 5

至于怎样培养,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经常讲,反复讲,不厌其烦。 1、讲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若想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首先要让他重视起来,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才可能做好。 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不可能一开始就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要让学生重视,班主任要首先重视起来。 给他们深刻讲明并让学生牢记播种一次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行动、习惯、性格、命运四者之间,习惯是关键。 2、讲学校的各项量化细则都是为培养良好习惯的。 学生都知道是来学校学习的,但对于如何学得好就不甚明了。 在这个时候要跟学生讲明学校的量化细则正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学习,并且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接下来,是对量化细则逐一解释,让学生明白哪一项是培养他们什么品质的,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例如,在讲跑操的口号问题时,大声喊出来可以缓解压力,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振奋你自己的精神,可以锻炼你的底气,在以后演讲的时候在声音上占据优势;可以改变自己自卑、懦弱的性格。 学生性格懦弱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大声说话、问问题,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大声喊出来,可以喊出自己,丢弃自卑、懦弱的心里。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记录内容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记录 班级:三年级 活动名称讲文明促新风——争做“内外兼修”的当代小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活动让学生自觉遵守文明公约,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纪要 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自主、自律、自觉意识为目标。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更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更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办好校园广播站,及时提倡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办好学校宣传栏、各班板报和四个“栏”宣传阵地,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的思想品德对自己的诸多好处,对自己日常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善,逐渐养成了自省自律的好习惯。不作出违反校校纪校规,自觉学习和遵守校规。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湘市第三完全小学江红波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

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