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年表(文艺复兴中各方面艺术代表)

(请注意有些年代为近似或推测)

1260年尼古拉·比萨诺装饰比萨洗礼堂的讲道坛

1302年但丁开始创作《神曲》

1311年杜乔在锡耶纳用透视法来绘画

1334年乔托在佛罗伦萨负责监造公共工程

1341年彼特拉克在罗马被封为桂冠诗人

1353年薄伽丘的《十日谈》出版

1386年乔叟开始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1390年切尼尼撰写《艺术之书》

1401年吉贝尔蒂在竞争中获胜,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按照他的图纸建造

1417——1436年布鲁内莱斯科监造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

1435年多那太洛完成《大卫》

1450年阿尔伯蒂开始撰写有关建筑的论文

1455年第一本印刷书籍古腾堡《圣经》出版

1465年乔万尼·贝利尼及曼泰尼亚两人分别创作《园中祈祷》

1470——1480年油画传至意大利

1479——1488年韦罗基奥创作科尔雷俄尼的骑马像

1480年波提切利完成《春》

1494年法国的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

1498年伊斯拉谟造访英格兰

1497——1500年米开朗琪罗创作《圣殇》

1500年乔尔乔涅完成《暴风雨》

1504——1505年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1505——1507年丢勒在威尼斯

1512年拉斐尔完成《西斯廷的圣母》

1513年马基雅维利开始撰写《君主论》

1516年达芬奇前往法国

1517年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

1525年帕维亚之战

1533年提香被任命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宫廷画家

1563年特伦托宗教会议闭会

1564年米开朗琪罗逝世

1588年维罗内塞逝世

1594年丁托列托逝世

一.“文艺复兴”题解

1.“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于1858年首次被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使用,并在两年后,由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出版的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而定型。这个词的用法会固定下来,因为它便于描述中世纪(当时欧洲已是基督教世界)与现代开端之间的过渡期。它也有某种历史学上的正当理由,因为当时意大利的精英已察觉出一种文化的再生正在发生,而且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及艺术正被重新创造出来……画家瓦萨利(Giorgio V asari)在1550年出版他的宏伟之作《艺术家传记》(The Lives of the Artists),试着描述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文艺复兴过程是如何产生且持续下去。他拿意大利当时和之前不久的成就与古人的伟业相比,将这两者之间的退化时期称为“中间的时代”(the middle ages),而这一说法后来也固定下来了。(1)

2.“文艺复兴”内涵:

(1)“如果文艺复兴这个词汇有任何有用的意义,那就在于它指出了古代美德、技术、知识和文化的再发现与利用;”(保罗2)

(3)(课本69)“文艺复兴”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总新的封建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2)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深刻变革。所谓“复兴”并非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人们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重新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认识到人有无限的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这一觉醒使人摆脱了中世纪封建主义和教会的精神桎梏,致使文学。艺术。科学、宗教、政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文艺复兴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诞生。(李赋宁152)

文艺复兴盛期(High Renaissance):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评价的文艺复兴中某一阶段

宗教改革(Reformation)

“文艺复兴”持续时间:

“文艺复兴”大体上是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一共有300年左右的时间,在一些西方文学史上,也管它叫“文艺300年”。这300年的文学和科学的成果,是每一个西方人都引以为豪的,也非常值得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在14世纪以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落后于欧洲,甚至比欧洲还要强,但是就是从14世纪以后,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加快了经济、科技、文艺的发展步伐,而我们依然步履蹒跚。中国落后于欧洲,就是从这里开始。(徐83)

文艺复兴发源地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A.政治上:由于意大利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基督教和封建统治在这里相对薄弱;

b.经济上:沿海城市享有相当多的自由,早期的航海事业和贸易非常发达,例如位于亚德里亚海北岸的威尼斯,早在9-10世纪就在地中海进行商业活动,10世纪末已经成为一个富庶的商业共和国。15世纪时,威尼斯拥有商船3000艘和大批军舰。它从东方购买珠宝、丝绸、胡椒、肉桂、丁香等到西欧高价销售,又从罪恶的奴隶贸易中谋取暴利。佛罗伦萨是意大利北部最大的工业中心,先后发展了呢绒工业和丝织工业,到14世纪已拥有200多家从事呢绒生产的工厂,产额为8万匹;于是新的商业阶层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在经济上纵横捭阖、操纵一切,而且染指政权。早在12世纪威尼斯的政权已由商人贵族所把持,到14世纪,佛罗伦萨的政权也由工商业行会代表所组成的长老会议所操纵,商人贵族成了“无冕之王”;

商人这个阶层,要使从中世纪的基督教观点来看它是有罪的,因为基督教讲,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来受苦、忏悔、赎罪的。任何享受的意念都是有罪的,但是商人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狡猾和残忍,不断聚敛财富。虽然近代学者把商业的发展和清教徒的节俭联系起来,例如《鲁宾逊漂流记》,但商业原始积累的过程仍然不可避免是个血腥的过程。商人在聚敛财富时也在享受财富。但教会里的“免罪券”和“赎罪券”则表明,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正在悄悄地孕育着一个可以同上帝互换的新的“上帝”,这个“上帝”就叫金钱。是以商业的发展,或者说新的掌权阶层的兴起,必然呼唤着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在基督教的缝隙中寻找表达;(徐84)

c.文化上:意大利人自认为是罗马文化的当然继承人,古代文化教育在意大利一直没有中断。中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学者和古物搜藏者便已古罗马城和其他城市的废墟里寻寻觅觅(保罗62),15世纪末,有野心的收藏家处心积虑地耗费巨资,挖掘可能藏有雕像的遗址。希腊雕像《观景台的阿波罗》(Apollo Belvedere)就这么在15世纪90年代重见天日,古代最伟大的杰作之一《拉奥孔》(Laoco?n)则在1506年被发现。大量古代文明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资源。(保罗79)而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土耳其人所攻占,许多拜占庭学者携带古代书籍的手抄本逃到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李153)这也促进了对古代典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理性学说的进一步继承。

d.意大利的民族性格特征使然:也许是因为意大利地区天气燥热、地震频繁,这个民族是一个躁动不安、激情澎湃的民族,一个充满了各种欲望、永不休止地战斗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基督教所要求的那种静穆的、谦卑的、内省的性格非常不同。虽然基督教在这里有相当强的势力,但远不如在欧洲的其他地方深入人心。十二、三世纪,在德国、英国、法国都已经形成相当强固的封建政权时,意大利还是分裂成很多小的公国。小的公国之间战争不断,不仅小的国家之间有战争,家庭之间的仇杀也很频繁(《罗密欧与朱丽叶》)。薄伽丘在《但丁传》中曾写过,两个大家族相互仇杀很长时间后终于愿意和解。当双方坐在一

条长桌子的两边,准备喝酒庆祝和解时,很偶然的,有一个人要站起来去上厕所,不小心碰了一下腰里悬挂的剑,桌对面几乎所有的人马上拔出了剑,不出五秒钟,双方就剑拔弩张,一场恶斗又开始了。又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厮杀后,人们搞不清楚厮杀的原因,也不乐于去追究这个原因。虽有一定艺术上的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意大利人的性格。(徐153)

此外,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土耳其人所攻占,许多拜占庭学者携带古代书籍的手抄本逃到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1494年法国军队入侵意大利,法国人惊叹意大利人文化。这两件历史事实加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向欧洲其他国家的传播。(李153)

文艺复兴精神核心“人文主义”和其依赖的文化资源

一.人文主义(Humanism)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其词源是拉丁文的humanitatis,原意是指中世纪意大利学者所学的文法、修辞、诗歌、历史、道德哲学等人文学科。到14世纪,人文主义一词由来新的含义,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针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邪说,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应该有权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鼓吹仁慈、博爱,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它表现了蓬勃的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它是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初思想准备。

教会对持无神论和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者极端仇视,残酷镇压,但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其与宗教和中世纪的关系是复杂的,与封建阶级和教会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是基督徒,他们虽然反对神权,但并不否认上帝存在。同时具有贵族倾向。

文艺复兴的几个重镇

意大利文学:

弗朗齐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1374)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一位通宵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学者,他第一个指出,“人学”和“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以此与封建教会的思想相对抗。(课本72)是薄伽丘终身挚友。其缪斯名劳拉(Laura),但丁在本质上是史诗诗人,而彼特拉克是抒情诗人。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的形式至今存在,他还发明了其他不同的诗体。(保罗29)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将彼特拉克开创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卢多维克·阿利奥斯托(1474-1533):传奇体叙事长诗《疯狂的罗兰》;

托夸多·塔索(1544-1595):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法国文学:

龙沙(1524-1585)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弗朗索瓦·拉伯雷(1483-1553),欧洲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巨人传》;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代表作《随笔集》。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以怀疑论为武器,探讨当代社会问题。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西班牙文学:

无名氏的《小癞子》(1554):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重要模式。

塞万提斯(1547-1616):《堂吉诃德》;

洛卜·德·维加(1562-1635):“西班牙戏剧之父”;代表剧作《羊泉村》

英国文学:

乔叟(1340?-1400):《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十日谈》影响;英国最早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作家;托马斯·莫尔(1478-1535):《乌托邦》,“圈地”运动的罪恶和“羊吃人”,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长诗《仙后》;

“大学才子派”作家: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时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其中首推克里斯托弗·马洛,著作是三部悲剧:《帖木儿》、《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英国人文主义戏剧天才威廉·莎士比亚。(课本76)

各国文艺复兴的新声

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

一.薄伽丘其人:

继但丁之后(用托斯卡纳地区语言作为意大利语写作《神曲》)出现了另一个托斯卡纳人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出生,当时但丁仍在。被商人父亲送到那不勒斯学习经商,却遇到了毕生之爱费亚美塔(Fiammenta),她不断出现于他的作品,像贝雅特丽齐之于但丁。薄伽丘是但丁的继承人:他有但丁操纵新成熟语言的能力,也有但丁出类拔萃的说故事能力。他的母亲是法国人,他将法国中世纪的传奇故事收入作品。他采用吟游诗人的八行诗,赋予文学形态,使它真正成为意大利文学中最有活力的诗歌。他的《十日谈》(Decameron)是1348年黑死病的产物,是仅次于《神曲》的文艺复兴欧洲的趣事来源。书中有七个青年女子和三个青年男子因躲避传染病而逃出佛罗伦萨。他们在乡间停留两周,其中十天都在说故事,总共编了一百多篇故事,每篇皆以诗歌或民谣结束。因此这本书其实是故事和诗的摘录……它呈现了更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一代的想法,是一本前卫的书,是渐长的文艺复兴趋势的先驱。

薄伽丘展现了文艺复兴式的能力,善用技巧与装饰来从事极多不同的事。他曾担任市议员,并多次担任驻教廷和日耳曼的大使。他来往于世俗和朝廷之间,是学者也是作家。他的精力极为旺盛,他的作品数量庞大。一组意大利学者团队曾花金40年的时间来编纂出版他的作品集,并附有完全的研究资料;(小说创作、但丁传、研究古希腊文学资料、编著巨型百科全书,汇编《异教神谱》)……事实上,就如同文艺复兴恢复古代文化所提供的许多资料一样,薄伽丘的作品挑战了基督教对艺术家描绘事物的垄断。在14世纪后半叶之前,艺术家的主题几乎全与基督教有关。而且,他们仍继续使用基督和圣徒的故事以及《旧约圣经》中的场景,直到17世纪末期之后。不过,他们现在有了一个替代品,在某方面来说是更吸引人的,因为相比于基督教无止境强调虔敬和殉道者的受难,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提供了更多机会来展示美——特别是女性的肉体美——和生活之乐。教会对视觉艺术,也就是对不识字单纯男女的心灵的严厉掌控,因这样的方式而渐渐松弛了。)(27)

然而那并非薄伽丘的意图,绝非如此。他在轻浮的青年时期创作出他最佳的小说,之后便进入日益深思,甚至是虔敬的成熟和老年期。我们必须认知到一个事实,就是这些14、15世纪甚至之后的大师,他们宗教热情的强度是起起伏伏的。在一片越来越世俗的文艺复兴的外表后面,藏有中世纪的根基,那外表往往随着岁月而消磨,然后根基便有力地显现。自从但丁之后,这些为人虽然一脚踏入令人兴奋的文艺复兴的现在,但另一脚仍牢牢踏在充满迷信及宗教信念的中世纪的过去。(以上皆保罗27)

二.《十日谈》(1375)其书:

1.地位:薄伽丘最优秀的作品;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2.形式结构:短篇小说集,序曲交代故事的由来,是1348年鼠疫蔓延时,有七个青年女子和三个青年男子因躲避传染病而逃出佛罗伦萨,在乡间停留两周,其中十天都在说故事,总共编了一百多篇故事。在这个独特的框架结构中,100个故事陪镶嵌其中,结构完美;

3.创作目的:是一部以反对封建主义、宣扬人文主义为目的的著作。他将矛头首先指向封建势力的集中代表——教会,又同时倡导热爱现实生活,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积极人生观。他在反对宗教精神桎梏的同时,还正面提倡“人性”和“人道”,尤其赞颂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自由恋爱的精神。然而在批判禁欲主义的同时,也宣扬了对情欲的放纵,有许多为婚外偷情的辩护。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市民性的体现;

4.代表故事:

反对教会的:全书第一个故事《歹徒升天》;第二个故事《杨诺劝教》;

反对禁欲,提倡人道的:《菲莉芭胜诉》(第六天故事第七则):美貌多情的菲莉芭因有减轻而被压上审判台,按法律她该被处以火刑。她在法庭上侃侃而谈,成功地为自己辩护,而且指责法律对妇女不公平。她逃脱了惩罚,而且那条残酷的法律从此得到修改。这是一个“人性的法庭”,菲莉芭犯有奸情,却能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由获得胜诉。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

一.拉伯雷其人:

弗朗索瓦·拉伯雷(1483-1553),欧洲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使法兰西民族文化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一个律师家庭,在风景如画的乡间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现在本笃会修道院受教育,1520年进方济各会当修士。因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到院方的干涉和迫害,便逃到较开明的本笃会主教身边,担任主教的私人秘书,同时在普瓦蒂埃大学进修法学。1528年,他辞职去法国各地游学考察,后到巴黎求学,广泛涉猎人文及自然科学。1531年,他在蒙佩里埃大学医学院考得医学士证书,随即去里昂行医。他是法国最早从事解剖学研究的医生之一。医生的职业便于他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民,又同时是红衣主教的私人医生,几次见过国王,与上层社会联系紧密,拉伯雷属于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知识巨人之一,他通宵四、五种语言,具备涉猎哲学、神学、法学、天文、地理、医学,以及音乐、绘画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渊博的知识,加上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巨人传》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拉伯雷所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的高潮阶段,他与荷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互相通信,受其《愚人颂》的启发,早在脑中酝酿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人文主义著作,但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艺术形式。某天无意在街头发现一本讲述巨人故事的通俗小册子,极受市民欢迎。拉伯雷豁然开朗:“巨人”,既是最适合表现其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又是法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二.《巨人传》其书

1.创作出版经历:

他的五卷本长篇小说《巨人传》是一部奇书:第一、二部署名是以原名的十六个字母打乱后重新排列而成的化名:阿尔戈弗里·纳齐埃。该书被多次列为淫书、禁书,随着政治风云起伏,文艺复兴运动受挫。拉伯雷也屡遭厄运。在后半生中,他经济拮据,有好几次为躲避风险不得不隐居,甚至还被投入狱。他的一位朋友,也因再版他遭禁的作品而残遭极刑,陈尸示众。尽管身遭厄运,却未能磨灭他的斗志、折损他的勇气,拉伯雷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巨人传》的后三部。

1545年在国王的特许发行证的保护下,拉伯雷以真实名姓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三部。但国王不久死去,小说又被列为禁书,出版商被烧死,拉伯雷被迫外逃。直至1550年才获准回到法国。

回国后,拉伯雷担任了宗教职务,业余时间为穷人治病。后又去学校教书。在学校教书期间,他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第五部。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

《巨人传》出版后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售数额超过了《圣经》九年销售数的总和。

2.《巨人传》试读:

小说总共分为五卷。第一卷写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敌侵略和建立特莱美修道院的故事;第二卷写庞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学和结合巴奴日的经过;第三卷就巴奴日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引出了各种奇谈妙论;四、五卷描写为了探求婚姻问题的答案,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约翰修士一道出外寻找“神瓶”的经历。

艺术手法:怪诞的诗学——巴赫金(1895~1975狂欢化诗学理论:

拉伯雷是具有超凡魅力的伟大作家,与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并称为“母体天才”,同属欧洲文学的创建者之列。然而,与其他伟大作家相比,他却最不被人理解,研究得最不充分。巴赫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拉伯雷笔下的形象具有某种“非官方性”和“非文学性”,他们与16世纪至今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性标准相左,因此,拉伯雷在其产生的时代以及后来的世纪中极为孤单,最不被理解。有趣的是,经过巴赫金的鸣冤叫屈,拉伯雷的“非官方性”和“非文学性”如今不仅不再是接受障碍,反而成为民间性的同义语,它构筑一个狂欢世界与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对立,并用广场上的众声喧哗构成杂语文体,旨在表明小说的未完成性、开放性和多义性。

夸张怪诞的艺术手法举例:

高康大在母腹内呆了11个月,并且是从母亲的左耳生出来的;高康大在一岁另十个月时做衣服所用的

布料约为1528米,做裤子所用布料约为2077米;做一双鞋的鞋底用了110张母牛的牛皮;他所戴的指环上

的红宝石就有一个驼鸟蛋那样大;既然拉伯雷刻画的对象是巨人,因此,他们的吃喝、排泄在数量上也都是超

常的,庞大固埃生下来后每顿饭要吃掉4600头奶牛的奶,有一次差一点吃完了喂他吃奶的那一头奶牛。高康

大在巴黎,把圣母院的大钟摘了下来给他的马作钤铛。再如,庞大固埃的舌头上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其中有大

岩石、森林、辽阔的草场、有村镇、有城门有关卡等。庞大固埃在同渴人国开战时,突遇暴雨,庞大固埃就

伸出舌头为成千上万的士兵遮风避雨等等。此外,高康大乘骑的大牝马身材有6只大象那样大;这匹马在路

过森林时为了扫开马蜂的攻击,用马尾左拍右打,便把整个森林都打倒了。这种夸张变形是为了唤起人们对

超常的体积和数量上的崇高印象而产生的怪诞感。

主题分析:

(1)“巨人”——“人的理想”:关于“人”的理想,关于“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关心的中心问题。所有人文主义者都以极大的注意力唤醒人类的尊严感。在中世纪,“人”这个字眼是个备件的字眼,在文艺复兴时期却是含有真正革命意味的高贵字眼。拉伯雷利用“巨人”形象来表现“人”的惊人智慧和力量。将法国民间庆典产生的巨人故事改编,卡刚都亚(也译做高康大)是传说中的英雄巨人,庞大固埃却是个趁人熟睡时将盐撒入人咽喉,使人干渴难耐的小鬼。拉伯雷利用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书中全知全能、具有大智大勇的巨人国王。他在巨人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即在身心两方面都获得彻底解放的、在体力和智力上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充满活力的“人”。

(2)物质生活的欲求是人类天然合理的欲求——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批判;

高康大从母亲耳朵里生出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喝呀,喝呀!”在全书的结尾神瓶予以的启示也是“喝”。喝的原动力是渴,所以拉伯雷从民间传说中选取了一个专趁人睡觉在人喉咙里撒盐,使人患渴症的小鬼——庞大固埃来作他后四部作品的主人公,并宣称庞大固埃注定要作渴人国的国王。对渴和喝的褒扬并不单单是对人的本能和自然属性的肯定,也不是来自狂欢的以对低下部位的赞美来完成秩序的颠覆,而是一种饕餮精神,法郎士对此的解释是: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3)要成为知识的“无底深渊”——拉伯雷的教育理想及对蒙昧主义的批判;

(4)“个性解放的乐园”——德廉美修道院(惟一的院规是“做你愿意做的事”)及对神权的批判

(5)“哲学家国王的理想”

评价:表面上书中充满荒诞不经乃至粗鄙俚俗的笑料,却成功地阐释和传播了深刻严肃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内涵非常丰富。拉伯雷既是时代精神的天才表现着,又是最富高卢民族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高卢人那种乐观机敏、轻松俏皮,貌似玩世不恭、实则充满睿智的性格,在拉伯雷的艺术中得到了完满的体现。他

和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一样,属于文学上的“母体天才”,曾启发和哺育了后代的许多大作家。他所创造的“庞大固埃主义”(一般被人解释为享乐人生的生活态度。而拉伯雷的本意既包含享乐人生也包含积极进取),也成为法兰西民族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观念。(李190)

引子:《堂吉诃德外传》11月国内公映

https://www.doczj.com/doc/7918474994.html,/m/f/2008-10-15/14562206831.s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918474994.html, 2008年10月15日14:56 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孙琳琳)根据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著作《堂吉诃德》改编,由全球卖座影片《怪物史莱克》制作班底打造的动画电影《堂吉诃德外传》将于11月中旬在全国公映。

影片讲述的还是观众十分熟悉的那个故事———一位热情而真诚的中年骑士堂吉诃德,为了拯救美丽却从未谋面的心上人度尔西妮娅,与侍从桑丘一起踏上了一段有趣而鼓舞人心的冒险旅程。据影片发行方负责人介绍,影片保留了原著的精华,而之所以称为外传,是因为导演安排桑丘的坐骑,一头名叫“卢西奥”的贫嘴驴子,为我们讲述堂吉诃德这段笑料百出的寻爱故事。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西班牙第一位具有世界级才华的作家,《堂·吉诃德》(Don Quixote)是叙述已消失的中世纪骑士精神的最后文字,也使首先捕捉现代生活的哀愁的书。(59)

一.塞万提斯生平:

塞万提斯是一个伟大而倒霉的作家。出生穷医生家庭,从小没受很好的教育,却读了许多骑士小说,头脑里形成了非常狂热的为国献身的理想。他参加了无敌舰队,投入了抗击土耳其人侵略的战争。在战争中,他表现得足够勇敢,但是身体不够强壮,武艺也不太高明。一个有十足勇敢而没有高强武艺的人就比较容易倒霉。在和土耳其两军对阵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首先跳上了敌人的军舰,但后继者没有跟上来,他被土耳其士兵包围,身负重伤,左手残废。这是他第一次英勇作战。接着他又跨海参加了占领突尼斯的战役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海战,并屡立战功,得到元帅的嘉奖。可是当他拿着元帅的保荐书,做着能成为将军的美梦时,归国途中却遇到海盗,被俘虏后卖到阿尔及利亚,在那里做了五年苦工。一个做着将军梦的人沦为了奴隶。他两次谋划逃跑都没有成功,后来还是一个神父募集了一些钱,把这个年轻人赎回来。当他回到祖国,不幸的事,国家已经忘记了这位英雄。他连一个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好不容易在无敌舰队中找到了一个军需的职位,以此下乡催征谷物,被乡绅诬陷,锒铛入狱。从监狱里出来以后,他改作税吏。他把收上来的税存在银行里,偏偏这个时候银行倒闭了,塞万提斯因此第二次入狱。从监狱里出来后,他穷困潦倒,不名一文,所住的地方,楼上是妓院,楼下是酒馆,非常恶劣,可就在此,他开始了堂吉诃德的写作。有一天,天气很冷,他打开门,发现有一个人躺在门口奄奄一息,出于怜悯便把他背到自己家里,没想到,这人死在塞万提斯家里,他因此涉嫌谋杀,第三次被捕入狱。之后,他又因为女儿的事情,被法庭传讯。到了1613年,他写出《堂吉诃德》第一卷,名声大噪。当时在西班牙的街头,如果碰到一个人拿着一本书,一边看一遍笑,如果他不是疯子,就一定是在读《堂吉诃德》。该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版了六次,但由于塞不善于和出版商打交道,所有的钱几乎都到了出版商手里,他依然一贫如洗,过着潦倒的日子。这时候,又有人伪造了《堂》的第二部。完成之后,他患了水肿病,水肿病一般是由于劳累和营养不良所致。1616年塞万提斯病死在自己的故乡。死后,连墓碑都没立一个。西班牙就这样潦草地埋葬了自己最伟大的文学上的儿子。此后,西班牙再也没出现过一个作家,他的世界声誉可以和塞万提斯媲美。(徐96)

二.《堂吉诃德》这部书原名叫《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

主人公介绍:

堂吉诃德(“愁容骑士”);

桑丘(仆人);

杜尔内西娅(堂吉诃德梦想中的情人,赋予一个农家女高贵的名字,真人未在本书中出现)

神甫、理发师;

学士参孙

三.经典情节:

1.为自己、老马和农家女命名;

2.把客栈当作城堡,把店主当成城堡管家,在那里完成了骑士称号授予仪式;

3.解救小男孩和囚犯;

4.大战风车;

5.抢夺金头盔;

6.卷入两男两女四人的感情纠葛故事;

7.被神甫和理发师关进笼子里运回家;(第一卷结束)

8.神甫和理发师前来考验,发现堂吉诃德依然骑士痴迷不减;

9.《堂吉诃德》第一部引起剧烈反响,主仆商定后,决定再次启程;

10.桑丘骗堂吉诃德杜尔西内娅已经变成了村妇;

11.堂吉诃德战狮子;

12.堂吉诃德进入地洞;

13.堂吉诃德进入公爵府,被公爵夫妇和仆人们捉弄;

14.桑丘到海岛上任总督;

15.镜子骑士打败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败北返家;

16.堂吉诃德死去;

《<堂吉诃德>讲稿》,纳博科夫,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31)第一章:堂吉诃德决定像骑士故事中所写那样,做一名游侠骑士,追逐冒险经历,洗雪人们的冤屈,将自己置身于危难之中,只要能让自己声名远播、流芳百世,于是找出盔甲,为自己、驽骍难得和杜尔西内娅命名;

(132-133)第二-三章:在非常炎热的七月里的一个清晨,天还没破晓,他未告知任何人便出门寻找冒险。把一个客栈当作城堡,将老板当作城堡总管,并请他为自己授予骑士称号。守夜赶跑赶骡人(后者碰了他放在水槽上的盔甲)

(133)第四章:解救被鞭打的打短工的小男孩,但他走了之后,农民更变本加厉的毒打小孩;后遇到六个旅行者,便要他们承认杜尔西内娅的绝世美貌,其中一个商人见面前站着一位疯人,便要求说要先见一见这个姑娘,然后才愿意做出承诺。“假如我带她到这里来让你们见一见,那要你们承认这么一个明明白白的事实还有什么意思呢?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你们在没有见到她的情况下,要相信、要承认、要申明,要维护这个事实。否则的话,别看你们样子多么可怕,态度多么傲慢,你们必须与我战上一个回合。”可当堂向商人冲去时,驽骍(读作“星”)难得绊了一跤,把骑士甩在地下,而在这时一个赶骡的过来狠狠地将堂吉诃德打了一顿,打得他倒在地上不能动弹;

(134)第五章:一个邻居农民把堂扶回家,堂叫人喊法师乌尔干达(骑士小说中人)来为他治伤,他的管家大喊到:“行了!都说什么呢!我家主子哪条腿崴了,我这心里头还不知道么?老爷,你就立刻到床上去躺着,用不着找你的什么乌干达尔,我们会把你伺候好的。我说呀,都是那些该死的骑士书把老爷你害的,那些杀千刀的骑士书。”

(134)第六章:焚书一节,这一段情节精彩可读,并有关于翻译的动人言论;

(136)第七章:在管家焚书时,人们更加清楚地感到,对于骑士传奇故事的讽刺在作者对于他的“奇怪的逢人”的关注中被冲淡了,被淹没了,故事发展到这个时候,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注意书中调子的转变,时很重要的。……帮助堂吉诃德解除疯癫的法子,你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疯癫才能想出来……

桑丘出场;

(137)第八章:大战风车

解救被魔鬼劫持的公主——堂吉诃德挺剑向开斯比人,关键时刻,戛然而止,插入对历史记录的寻找(中断的历史只不过是骑士传奇故事的陈旧手法),作者出场评论(第九章)战胜开斯比人

(139)第十章:桑丘的精明能干和令人愉快的观念——简陋的骑士晚餐——露天夜宿

(141)第十二章:(插叙牧童和牧羊女的故事)第十一和十二章是小说中梦幻般的喘息时刻,小伙子抒情诗一般的故事中最优美的部分,是三百年后年轻的浪漫主义作家同样情景的描绘未能超越的。

(142)第十三、十四章:堂吉诃德在与一群兴致浓郁的结伴旅行者谈论他的职业时,人们觉得诙谐的模仿——即使曾经有过诙谐的模仿——现在最终已经完全消失,已被哀怜所取代。堂吉诃德现在已经赢得了

读者的同情;凡是具有同情心的人,凡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两者构成了艺术鉴赏力——现在都站在堂吉诃德这一边。注意骑士把他的职业与神职人员的职业,具体地说是修道士的职业,放在一起作比较的那一节。

(145)第十七章:桑丘被用床单抛向空中。

(146)第十八章:堂吉诃德错把两个羊群和羊群踩踏生成的尘埃当作是来了两支部队。

(148)第二十章:桑丘讲述的关于牧羊人赶羊过河的故事;

(149)第二十一章:抢夺玛姆勃里诺的金头盔——实际上是因为天突然下雨被顶在头上挡雨的理发师用洗脸铜脸盆;并有堂吉诃德关于骑士品质的概括。“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传奇故事中找到充分的依据。”这是非常抒情,非常哀婉动人的一章,应该仔细阅读。

(150)第二十二章:堂吉诃德解救被铁链串珠子一般拴着的十来个囚犯,但放了他们后因让他们到杜尔西内娅那儿去求见,反被犯人用石头来砸。

(150-153)第二十三-二十四章)这是小说作者的神来之笔!作者先是把骑士故事的幻想与荒芜崎岖的山岭、衣衫褴褛的痛苦生活构成的现实紧密融合(在西埃拉莫雷纳山遇到面容憔悴的破衣人,别号“高山骑士”,其实也是个读骑士小说疯癫的人,在给堂吉诃德讲自己遭遇时,由于两人对骑士小说中女主人公的评价不同对堂砸石头),然后转换到疯癫状态,而这疯癫并非骑士故事中的人物(这时候无论是堂吉诃德还是卡迪尼奥(破衣人)都是这样的人物)的感情所造成的疯癫,而是阅读这些故事这件事情的本身所曹成的疯癫。)

(154-155)破衣骑士经受的是失恋痛苦,这点让堂吉诃德想给杜尔西内娅写一封信,桑丘已经弄清楚她实际是怎样的人:(以下是刘京胜译文,自网上)

啊哈,”桑乔说,“原来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夫人就是洛伦索·科丘埃洛的女儿呀。她是不是还叫阿尔东萨·洛伦索?”

“就是她。”唐吉诃德说,“她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夫人。”

“我很了解她,”桑乔说,“听说她掷铁棒①抵得上全村最棒的小伙子。我的天哪,她真是个地地道道的壮妇!哪个游侠骑士要是娶了她,即使掉进淤泥里,也能让她薅着胡子揪出来!我的妈呀,她的嗓门可真大!听说有一次,她在村里的钟楼上喊几个正在她父亲的地里干活的雇工。虽然干活的地方离钟楼有半西里远,可雇工们就好像在钟楼脚下听她喊似的。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丝毫不矫揉造作,很随和,到哪儿都开玩笑,做鬼脸,说俏皮话。现在我得说,猥獕骑士大人,您为了她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发疯,甚至光明正大地绝望上吊!凡是听说您上吊的人都会说,即使被魔鬼带走,您自缢也是太对了。我现在得专程去看看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看见她了,大概她也变样了。在地里干活,风吹日晒,女人的脸是很容易变老的。

堂吉诃德

“……我只要当真认为善良的阿尔东萨·洛伦索是位漂亮尊贵的夫人就行了。她的门第无关紧要,不用去了解她的家世,给她什么身份。我在心目中把她想象成世界上最高贵的公主。”

“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你应该知道,桑乔,热恋中最动人的两样东西就是美貌和美名。杜尔西内亚这两样东西俱佳。论美貌,无人能与之相比;论美名,多数人远不能及。总之,我觉得我说得恰如其分,并且是按照我的意愿对她的相貌和品德进行想象。海伦逊她一筹,卢克雷蒂娅为之失色,无论是古代、希腊时代、野蛮时代还是拉丁时代,没有一个著名女人能够超过她。随便别人怎样说,无知的人会由此而非议我,严肃的人却不会因此而指责我。”(即使因为这个缘故我遭到愚昧无知的人斥责,我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具有洞察力的人的怪罪。)于是堂吉诃德在山上苦修,而桑丘去给她的杜尔西内娅送信。

(155)第二十四章小说的情节逐渐收起了它的曲折缠绕,于是,它不再只给人短暂的兴趣,而是有了深的意义。我们迫切地想跟着桑丘找到艾尔托博索那个村子。路遇村里的教区神甫和理发师,桑丘一口气讲了自己主人正在高山苦修及一系列冒险经历,并说自己正要带信给一位叫杜的女主人。可是当他在胸口摸索那个笔记本时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忘记向主人要了。桑丘的忘了问堂要那封信是绝妙的天才手笔。他口述了他编造的信的内容,大谈特谈送交信后将得到的财富,他说了那么多话,态度非常严肃,但是又没有一点判断力,只是时不时擦一下鼻子,这让他的朋友们惊讶堂的疯病竟有那么大的传染力。

教区神甫提议由自己扮一个女人,理发师扮女人的随从,请求堂吉诃德下山行使正义。

(156)第二十七章:桑丘不去送信,却和神甫们上山找主人,路遇卡迪尼奥,听完故事另一半。卡是个为爱情疯狂的人,女友露辛达嫁给自己的男友;

(157)第二十八-二十九章:另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狂人,即换上男人装束的朵洛蒂娅。算上堂,这样一来,在这个山脉深处,就有了三个说着满嘴胡话的人。注意传奇故事中的巧合,引诱朵洛蒂娅的人就是卡迪尼奥的男友费尔南多。朵决定帮助他们骗堂吉诃德下山,说是一个受巨人所害的公主,并称会嫁给救她于水火之中的高贵骑士。桑丘开始为自己将来的仆人是黑人发愁,后发现可以把他们卖去作奴隶。(162)堂问起杜尔西内娅看信的情形,桑丘开始编故事:

“我对此还算满意。你接着讲下去。”唐吉诃德说,“你到的时候,那个绝世美人正在干什么?肯定是在用金丝银线为我这个钟情于她的骑士穿珠子或绣标记吧。”

“不是,”桑乔说,“我到的时候,她正在她家的院子里筛两个法内加的麦子。”

“那么你一定注意到了,”唐吉诃德说,“那些麦粒一经她手,立刻变得粒粒如珍珠。你是否看清楚了,朋友,那是精白麦还是春麦?”

“是荞麦。”

“我敢肯定,”唐吉诃德说,“经她手筛出的麦子可以做出精白的面包。不过你接着说,你把我的信交给她时,她吻了信吗?把信放到头上了吗?有什么相应的礼仪吗?或者,她是怎么做的?”

“我把信交给她的时候,”桑乔说,“她正用力摇动筛子里的一大堆麦子。她对我说,朋友,把信放在那个口袋里吧,她得把麦子全部筛完之后才能看信。”

“多聪明的夫人啊!”唐吉诃德说,“她大概是为了慢慢品味这封信。你往下说,桑乔,她在忙她的活计时,跟你说话了吗?向你打听我的情况了吗?你是怎么回答的?你一下子都告诉我,一点儿也别遗漏。”

“她什么也没问,”桑乔说,“不过我倒是对她讲了,您如何为了表示对她的忠心,正在山里苦心修行,光着上身,像个野人似的,眠不上床,食不近桌,不修边幅,边哭边诅咒自己的命运。”

“你说我诅咒自己的命运就错了,”唐吉诃德说,“恰恰相反,我每天都在庆幸自己能够爱上高贵的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夫人。”

关于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塞万提斯为了使小说的结构紧凑起见(小说到这里似乎有变得松散的可能),他或者是让书中人物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或者是让前面的章节里的人物重新出现。

(163)第三十二章:在客栈里一场关于骑士书的大讨论,这是塞万提斯非常娴熟地加以强调,从而促进并保持了全书结构的统一性的又一话题。

(164)第三十四-三十五章:一个穿插故事,读来让客栈里的人们睡前消遣。三角关系“太好奇则反害己”的故事,“一个人在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的时候,他可以得到的东西也不能给他”

(165)第三十六章:四个戴面具的男子陪着一个哭泣的女子来到客栈,露辛达与卡迪尼奥团圆,费尔南多找到了朵洛蒂娅,所有这一切发生时,堂却在楼上呼呼大睡——这些故事都在堂吉诃德背后发生,因为朵洛蒂娅是假扮公主出现的。“关于一个豪侠的传奇故事的诙谐模仿,在这里遭遇了一个真正的豪侠的传奇故事,尽管这个豪侠的传奇故事是那样荒谬,于是那诙谐的模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生活迎合了堂吉诃德,迎合了堂吉诃德阅读的书籍,……这些因失恋而痛苦的男女在我们眼里却仿佛就是使堂吉诃德走火入魔,变成一个疯人的东西——感伤文学——的产物。我要求你们领会这一点。”(p.159)

(165)第三十七章:堂吉诃德在梦中与折磨朵洛蒂娅的巨人厮杀,而实际上他不过是砍了挂在墙上的酒囊。大家决定继续骗堂。客栈来了个陌生人,被摩尔人俘虏,正陪着一个戴着面纱的摩尔少女,堂吉诃德谈骑士。

(166)第三十八章:堂吉诃德对枪械武器的抨击:因为枪械武器的出现,使得堂捍卫的那种骑士精神和战斗形式遭废除。

(166)第三十九-四十二章:陌生人讲述自己被俘虏的经过,有塞万提斯自己被俘虏经历的影子。后来“真想不到”,陌生人和两个新来旅店的客人竟然是失散的兄弟和侄女关系,这侄女叫克拉拉,一个赶骡人的歌声在店外飘荡,这个人是克拉拉的恋人;

(167)第四十三章:女仆玛丽托纳斯和客栈老板的女儿想法捉弄堂吉诃德。从艺术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场景,但是,这个玩笑的残酷性是骇人的。堂从驽骍难得的马鞍上站立起来,以便能伸手够到窗台,因为根据他的想象,一个伤心的少女就站在里面。他伸手让少女端详自己是多么强有力的骑士,女仆将桑丘灰驴身上的缰绳解下来,打了个活络结,套在堂吉诃德的手腕上,然后她从窗口跳下去,把缰绳的另外一头系在个楼门的门闩上,这时候来了几个骑着马的人,驽骍难得迈开了脚,结果堂就被悬挂在窗下。

(170)第四十四-四十五章:克拉拉与情人的关系得到父亲承认;路上的理发师出现,指责堂吉诃德偷了

他的洗脸铜盆,指责桑丘偷了他的驮鞍。

大家想继续开堂的玩笑,于是所有人,除了后来的不知情的陌生人等,都宣称这个洗脸盆是货真价实、不折不扣的高贵的骑士头盔,理发师快被折磨得抓狂了。

又有神圣兄弟会的巡逻兵(骑警)来到客栈,骑警非常生气地说,驮鞍就是驮鞍,说他不是驮鞍的人肯定是喝醉了酒在说胡话,激怒了堂吉诃德,开战。但混战骤然被堂镇压了,因为他承认,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场混战是为了什么。之后,骑士差点被骑警拘捕,因为之前他放走了羁押的犯人。但堂对此发表了蔑视一切的宣言。

(172)第四十六章:神甫向骑警解释,他们才明白堂是一疯人。前面的朵洛蒂娅的巨人难题还没解决,但为了不给她和费尔南多的婚礼添麻烦,神甫们决定趁堂熟睡时捆住他手脚,装进事先做好的笼子送回家。而神甫假装他们是魔法师,而堂是在魔法作用下不能动弹,又无法自卫的。理发师还在堂进笼子的时候发布了一个预言:他说采取囚禁的方法最终只会促进曼查雄狮和托博索白鸽的成功配对。

(173)第四十七-五十章章:客栈里的人们一一告别离去,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顾得上堂吉诃德,一点都不关心他。笼子里关着着魔的骑士,在公路上拉着时遇上一位修士,便有冗长谈话,讲述骑士书是堂吉诃德疯癫的根源,一致认为审美问题是不可以与谬误和胡话相伴的。

桑丘试图证明堂吉诃德没有着魔,因为他还有低级的生理需要(排泄),堂吉诃德反驳,也许,着魔或者没着魔,它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堂为他酷爱的骑士书辩护。

(176)第五十一-五十二章:在草地上用餐时(堂在桑丘证实其还有低级需要后为解决已出笼),一牧羊人讲了一个恋爱故事,其中一个女子因为与士兵私奔,上当受骗后又回来,被父亲关进修道院了。堂吉诃德祈祷,若有人能将他从魔法中解救出来(他认为自己虽出笼但仍然没有逃脱魔法师控制),他愿去拯救这个女子。牧人认为他疯了,两人又扭打。(唉)又有一群人抬着圣母像出来,堂以为是劫匪绑架贵妇人,混战中堂被棍子击中头,不省人事,被桑丘唤醒,两人决定等目前这倒霉运气的恶劣影响消除后再次出行。

第一卷书结束。

(第五十二章)“还能是谁,”理发师回答到,“他要不是那个专门替人洗雪冤屈、报仇雪恨、保护少女、巨人的克星、战无不胜的英雄、远近闻名、来自拉曼查的堂吉诃德,那还有谁?”

第二卷

(179)第一-四章:神甫和理发师来家中看堂,问他世上问题,回答得神志清醒,然而当说道:土耳其人即将袭击基督教世界时,堂又透露了骑士本色。“当务之急是,国王陛下应该发布命令,召集目前流落到西班牙全国各地的所有游侠骑士”、“我活着是一名骑士,死了还是一名骑士的鬼”

第一章是相当精彩的一章;

桑丘进屋,堂问人们都如何评价他们的冒险:“您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疯子,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傻瓜”,自封为堂,却不过是有四个葡萄架,几公顷土地,不过是屋前一小块,屋后一小片而已。桑丘还带来消息:两人被写进书里了,在骑士要求下,去找某大学生来获取准确消息;

大学生传达了读者对故事的喜好和批评,如桑丘被偷的驴后来又回来了,中间穿插的故事也遭到了批评。并且很多人还期待第二部书。

桑丘马上表示“像冒险经历以及发生过的其他事情这一类材料,我和我的主子随时都可以提供,不仅够他写一个第二部,而且够他写一百个第二部的材料都有。……加入我的主人肯听我的劝,我们现在马上就可以上路,替人报仇,为人雪冤,就像善良的游侠骑士历来所做的那样”。话音刚落,驽骍难得长嘶一声,堂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于是他当场做出决定,会在今后三四天再次远行。

第五-七章:桑丘交代妻子,其妻为女儿将成为伯爵夫人而开始哭泣;堂与外甥女的谈话;主仆二人夹杂诸多谚语的对话;

第八-十章:两人上路,作者欢呼。堂比上一卷更多关注基督教徒,前两日无事。到第三天日落时分,他们看见艾尔托博索城。骑士情绪很好,想到快见到心上人;桑丘则垂头丧气,因为他也没见过杜,无法给主人带路引见(前有谎称送信一节);

两人半夜进城,寻找豪华府邸不得,桑丘最后在绝望中提议堂藏身树林中,而自己去送信;桑决定利用骑士的妄想。决定将在附近碰上的第一个农家姑娘指认为杜。三个农家姑娘骑着公驴过来,桑丘说其中

一个便是,但在堂看来,这是满嘴大蒜味的塌鼻子村姑。堂相信了杜中了魔法,于是他们非常伤心地重新上路前往萨拉戈萨,桑丘沾沾自喜轻易骗过。

从此以后,在整个第二部中,堂吉诃德一直在操心如何去解除杜尔西内娅中的魔法;如何把他见到的丑陋的农家姑娘再变回美丽的公主。

(189)第十一到十五章:遇化妆演员大车,堂没有攻击;遇到森林骑士(即镜子骑士),两仆人交流不同待遇,镜子骑士提出他已打败赫赫有名的堂,堂认为他打败的是假堂,便再做挑战,堂大胜,因为对手的坐骑在关键时刻不能动弹。然而拉下骑士头盔,发现是之前那个大学生参孙·卡拉斯科的面孔,仆人也是熟人假扮的。堂以为是魔法师作怪。而原来乡人又想再设计把堂打败弄回去。

“不过我们还将陪伴堂吉诃德经历十二次冲突,然后才能看到卡拉斯科重创之后身体恢复,再度挑战堂吉诃德来一场打斗。”

(193)第十六-十九章:路遇有教养的乡绅堂狄戈,他是故事里少数几个对堂吉诃德确实友好的好人之一。骑士发表对其儿子选择诗歌写作的赞许。

头盔里装酥酪的闹剧。堂拦下运狮子的车意欲挑战。狮子却表现得彬彬有礼,不愿从笼中出来。其他人早被吓到远处去了。堂表现出来真正的勇气。他现在希望大家称呼他为狮子骑士,不要再叫他愁容骑士了。到堂狄戈家并离开。

(195)第十九-二十一章:堂帮助一个穷小子在婚宴上用计谋赢得了自己的爱人。他假装自尽,劝说神甫主持他死前与爱人的婚礼,等他死后,爱人便可嫁给富人。但这不过是个计谋和道具的配合。在堂的护卫下,富人退却,有情人成眷属。

(197)第二十二-二十四:地洞之游,堂吉诃德的梦,梦半个小时,梦里却有三天三夜,看到了伟大的骑士,还有当时和桑丘看到的三个村姑,其中一个作为杜的女仆还来跟堂借钱,堂都给了她。

(203)第二十九章:很奇怪,在这个水磨片段里,无论是堂还是他的扈从都没有记起小说第一部里的风车情节。

(204)第三十-三十三章:路遇公爵及其夫人外出狩猎,他们认得他,并邀他到城堡做客,为给自己取乐,以符合游侠骑士身份的惯常礼仪来接待他。席间堂和教士对话,桑丘尽管受到仆人嘲笑,但公爵夫人很喜欢他,并答应让他做一座孤岛的总督。桑丘把他如何骗堂关于杜的事都告诉了公爵夫人。

(206)第三十四-四十一章:两个精心编排的恶作剧1.魔鬼和杜尔内西娅在仙乐中现身,说如果要解除村姑的魔法,条件是桑丘必须答应脱光裤子,在屁股上抽三千鞭子。桑丘叫苦不迭,直至公爵威胁要收回孤岛总督的允诺,桑丘才勉强同意;

2.长胡子的女总管和侍女说前来求助,说他们的主人被魔法师陷害,魔咒早已注定,只能有堂来化解,条件是骑士和他的仆人坐上一条木马,飞上三万里外的天空。堂接受了这个要求,而上马前要求桑丘回房里多抽自己几下。

实际上木马在地上是一动不动的,主仆二人蒙上眼睛骑上马,公爵设计用风扇、火炉模拟飞行时的大风,过几重天时的火焰,后来木马爆炸,主仆二人被摔在地上,烧黑了一身。醒来后发现魔法解除。(211)第四十二-四十四章:桑丘去海岛上任,堂孤单一人思念杜,在公爵夫人安排下,丫鬟到堂窗下唱歌,他既感到是哪个丫鬟深深爱上了自己,但又怕对杜不忠。于是听完一支歌后他责备自己,哗啦一声把窗关上就睡去了。

(212)第四十五章:桑丘上任办了三起案件;

(212)第四十六章:堂吉诃德遭遇公爵夫妇放进来的许多尾巴上栓了铃铛的猫,黑暗中他以为是魔鬼,结果被猫咬伤。

(212)第四十七章:桑丘被餐桌上的医生捉弄得无菜可吃;

(213)第四十八章:一个女仆来向堂求助,然后堂莫名其妙被人群殴,后知是前来偷听的侍女们,前女仆提到了公爵夫人的隐疾;

(214)第四十九-五十三章:桑丘施政;寄信给家里人并家里人回信;

捉弄桑丘的最大玩笑是谎报小岛遭到敌人入侵,混乱中桑丘被严重踩伤;最后桑丘辞职。人们都在心里佩服他说的每一句话,敬佩他所做出的决定的坚决与富有智慧;

(218)第五十四-五十五章:桑丘返回,途中灰驴掉入深坑,巧遇第二天清晨来练剑的堂,桑丘的叫喊让堂以为他已经在阴间了,而灰驴的嘶叫才让两人彼此认了出来。回到公爵府中,桑丘表示还是宁愿回来当骑士随从,至少能吃饱。

(220)第五十六章:前来求助的女仆叫堂娜,她的女儿被富农诱奸,现在又拖赖不愿意娶她,求堂伸张正义。堂决定和富农决斗,让其兑现自己的娶女仆女儿为妻的诺言。公爵护着富农,挑了一名家臣假扮与堂吉诃德决斗的对手,并精心安排了决斗技巧。

但家臣在角斗场上为堂娜女儿的美所迷,他自愿认输,要娶这个姑娘。堂认为又是魔法师作怪变化了富农的脸。公爵本来因为家臣的背叛愤怒,后化为大笑。堂娜女儿宣布愿意嫁给他。故事圆满收场;(220)第五十六-七十四章:堂吉诃德路上遇到写自己第二次历险的伪书,其中提到他已经不爱杜尔西内娅了,桑丘老婆的名字也写错了,便宣布自己不去萨拉戈萨了,以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写那本书的人是假的;后来又多次提到人们读过写他的第一部,认识他的事件,其中包括一群打扮成牧羊女和牧羊人的贵族在草地上排演戏剧的故事、堂吉诃德被请到堂安东尼奥家,骑马出去兜风,因为背后贴着一张羊皮纸写着“来自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几字而被人人认出的经历;在堂安东尼奥家看到会回答所有问题的人头铜像的经历(实际上是桌子下藏着个年轻人,通过铜管对堂讲话)。

重要的是遇到了镜子骑士,被打败,答应遵守诺言回老家去,一年不出门。而月亮骑士答应承认杜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返乡途中堂得到消息,之前与他决斗的男仆因为没有执行公爵的意见,挨了一百下棍棒的痛打。堂娜已经回家去了,她的女儿进了修道院。

在他们曾被公牛踩踏过的地方,堂提出以后和桑丘等好朋友一起来做牧人,去欢唱,恢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又回到公爵的城堡,之前假意引诱堂的那个女仆假装死去,需要用针扎桑丘才能复活。在桑丘挣扎中,女仆忍不住笑动了一下,桑丘躲过一劫。

堂让桑丘往自己身上抽鞭子,桑丘抽在了树干上。

堂吉诃德病倒,并在临终前表达了对骑士书毒害的悔悟。

四.堂吉诃德主题:

我说过,我感到《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的同时出现是值得注意的。我觉得,这两个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征,就是人类天性赖以旋转的轴的两极。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或者接近堂·吉诃德,或者接近哈姆莱特。诚然,现在哈姆莱特比堂·吉诃德要多得多,但堂·吉诃德也还没有绝迹。

堂吉诃德本身表现了什么呢?首先是表现了信仰,简言之,对超出个别人物之外的真理的信仰……他有信仰,强烈地信任着而毫无反悔。因此他是大无畏的,能忍耐的,满足与自己贫乏的食物和简单的衣服:这些是他不在意的……(尽管)永远追求同一目的使得他的思想有些单调,使得他的才智有些片面……(但)他的意志却是不可动摇的。(与堂吉诃德相反,哈姆雷特是个怀疑主义者)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1860) 屠格涅夫 表层主题:对骑士小说的批判:

作者也许对骑士小说的流行以及对这种文学形式无甚好感,但他在小说前言中宣称自己的创作宗旨是“攻击骑士小说”,并要把它“扫除干净”,这未必就表明了他的真实创作意图。“我们大可不必仅仅根据作者的自白去领会他创作的真正用意,这样做将使读者误入歧途。”退一步说,即使塞万提斯果真有否定骑士小说之意,那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目的,因为这部小说的丰富内容、深刻含义及其深远影响已经使它有了比这重要得多的目的与意义。

华莱士·马丁指出:“滑稽模仿本质上是一种文体现象———对一位作者或文类的种种形式特点的夸张性模仿,其标志是文字上、结构上,或者主题上的不符。滑稽模仿夸大种种特征以使之显而易见。”

塞万提斯用骑士小说的叙述模式并借助于夸张的手法描写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其中夸大的主要是堂吉诃德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的行为的荒唐性“显而易见”,使这位骑士同骑士小说中那些被人誉为“侠士”、“英雄”的骑士形象“不符”,从而产生喜剧效果,这种喜剧效果中蕴藉的是讽刺的意味。所以,初看起来,堂吉诃德在小说中属于被讽刺的对象,而且讽刺首先来自作者本人,因为他在小说前言中己说明要“攻击骑士小说”

深层主题一: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沉浮的寓言;

当作品中的人物嘲笑堂吉诃德“恢复骑士道”的理想时,他们拥有了某种优越感因为似乎只有他们是头脑清醒和识时务的其实,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作者此时的视角来说,这些人自己已成了嘲笑和抨击的对象,因为在堂吉诃德的心目中,骑士道盛世是一种理想社会,那里没有邪恶,没有恃强凌弱,有的只是公道、正义和自由,所以他要为之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这似乎是他的幻想,他也一直都生活在这种幻想之中所以与现实发生冲突,有了这种冲突,才有喜剧性情节的推进。但悲剧的崇高也寄寓于其中,因为当我们撇开堂吉诃德理想社会之实现的可能性,而就其合理性、正义性看问题时,他就成了一个不屈不挠地为理想献身的斗士、一个英雄,而这恰恰是作者以滑稽模仿方法塑造这个人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深层主题二:

堂吉诃德+桑丘=塞万提斯式“人文主义”

或许正如海涅所言,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作者的根本用意和小说的客观意义在于对人文主义现实危机与矛盾作深层思考与分析,甚至对文艺复兴的结果与意义作冷静的思考与分析。在物质欲望刺激下,个性解放所导致的道德失范和享乐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期以原欲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生活原则在现实中的一种极端化表现。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无疑应当解除,但个性主义的膨胀也未必符合人的理性本质。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塞万提斯自然无法像前期人文主义作家那样乐观浪漫、激情澎湃,而是在冷静的沉思中重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当他无法超越现实看到更远的理想时,就只好回顾往昔,沉缅于那一轮夕阳残照之中,从而孕育出了不朽的堂吉诃德。他通过堂吉诃德这个以宗教人本主义为本质特征的“人”,对桑丘及其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对放纵原欲、个性膨胀的人文理想和社会现实状况作了善意、温和的批评,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这种肯定主要通过桑丘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作者对堂吉诃德和桑丘都持肯定态度,但肯定的重心在堂吉诃德一边。桑丘讽刺视角的双重性正是作者对待这种原欲型人文主义的矛盾态度的表现;同样,小说讽刺视角的多重性和几度变换,也表明了作者人文取向上的矛盾性和多向性,而人文主义思想的重构也孕育其中。(蒋承勇)

五.堂吉诃德艺术手法:

1.戏仿(滑稽模仿):华莱士·马丁指出:“滑稽模仿本质上是一种文体现象———对一位作者或文类的种种形式特点的夸张性模仿,其标志是文字上、结构上,或者主题上的不符。滑稽模仿夸大种种特征以使之显而易见。”

2.矛盾对照法:主仆二人;

3.故事插入法:

4.虚构故事来源,让主人公自己谈论书中的自己,有意混淆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的界限;

六.综合评价:

1.深刻生动地揭示了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一对永恒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2.从艺术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张、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进小说对小说指指点点,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

3塞万提斯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歌德:“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

拜伦:“《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海涅:“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雨果:“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别林斯基:“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