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第8讲+酶和ATP

《步步高》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第8讲+酶和ATP

第8讲 酶和ATP

[考纲要求]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 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考点一 聚焦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重要程度:★★★☆☆

]

1.

酶的作用: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 2. 酶的作用机理

(1)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3. 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 4.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1. 酶的作用原理

下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1)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②。 (2)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①。

(3)AC 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4)BC 段的含义是酶降低的活化能。

(5)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 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2. 酶与激素的异同点

项目 酶

激素

来源及作用场所 活细胞产生;细胞内或细胞外

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胞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固醇类、多肽、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脂质等

易错警示与酶和激素有关的2个误区

(1)酶并不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酶由活细胞产生,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细胞内的

呼吸氧化酶;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各种消化酶;在生物体外适宜的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如证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

(2)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判断下面与酶有关的叙述:

(1)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2)酶活性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3)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4)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5)二肽酶可以水解含有一个肽键的肽(√)

(6)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7)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8)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9)人体内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10)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1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12)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抵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解析观察曲线图可知,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说明甲酶能抵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

从酶的化学成分上来看,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甲酶有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RNA;乙酶的活性不断降低,说明能被该种蛋白酶降解,其本质为蛋白质;

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3.如图表示酶、激素、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1是激素,不一定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B.能产生物质2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3

C.物质3是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物质2是蛋白质,其合成部位是细胞中的核糖体

答案 D

解析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1是酶,2是蛋白质,3是激素。激素是由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的细胞产生的,所以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A、B、C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所以D项正确。

考点二 聚焦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重要程度:★★★☆☆]

1. 酶的高效性曲线

(1)如图表示未加催化剂时,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加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条件时的变化曲线。

答案

(2)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 的量。 2. 酶的专一性曲线

(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的变化是明显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

该反应。

(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该反应。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1)分析图A、B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

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2)分析图A、B中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特点,思考其原因。

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前者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后者并未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和空间结构。

(3)分析图C中的曲线,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是否会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呢?不会

(“会”或“不会”)。

(4)若将A图中的横坐标改为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曲线又该如何画呢?请在下面的坐标系

中绘出。

答案

易错警示影响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辨析

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丁。

(2)丁曲线后来变化趋势变缓的原因是由于酶的活性降低了吗?

答案不是。因为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但酶的活性保持不变。

(3)若将纵坐标改为生成物的量,其曲线变化趋势会改变吗?

答案会改变。其应该先呈快速增长,然后缓慢增长,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4)若在t时加入无机催化剂,反应物(S)的浓度达到0的时间点和丁曲线表示的时间点相

同吗?

答案不同。时间点要比丁曲线表示的时间点长。因为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于酶的催化效率。

2.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双选)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答案CD

解析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与pH=b时相比,pH=a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H2O2不稳定,在过氧化氢酶失活时,H2O2仍能分解,B错误;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变,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d点右移,C正确;增加H2O2量,e点上移,d点右移,D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答案 D

解析不同温度下,在AB段均表现为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所以此时的限制因素应该为底物浓度,A项正确;BC段底物浓度已经饱和,此时温度改变,反应速率也不再增加,说明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酶浓度)等因素,此时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随之增加,B项正确;Ⅰ和Ⅱ两曲线的差异是温度不同,C项正确;由于此题只设置了37 ℃和25 ℃两个温度条件,所以不能确定其最适温度,只能说明该酶在37 ℃下比

25 ℃下的催化效率高,D项错误。

分析酶促反应曲线的要点

(1)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相同的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含义

不同。其次明确曲线中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与纵横轴的交点、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

(2)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影响因素

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在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

考点三A TP的结构、转化、功能、来源[重要程度:★☆☆☆☆]

1.结构简式

A-P~P~P,其中“A”代表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键。

2.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ADP+Pi+能量。

ATP酶1

酶2

3.A TP的主要功能

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4.A TP的主要来源

(1)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的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ATP的结构

(1)元素组成:C、H、O、N、P。

(2)化学组成:1分子腺苷和3分子磷酸基团。

(3)结构式:

由结构式可看出,ATP的结构特点可用“一、二、三”来总结,即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

2.

易错警示

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

程中有水生成。(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 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判断下列与A TP有关的叙述:

(1)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2)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3)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4)ATP水解为ADP释放的能量来自于高能磷酸键(√)

(5)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但不都需要水作为反应底物(√)

(6)ATP和葡萄糖都含有能量但不都是有机物(×)

(7)ATP的合成不都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都需要氧气(×)

(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产生ATP,但不一定都能产生[H] (×)

2. 当你品尝各种美味佳肴时,你可能不得不感谢三磷酸腺苷(ATP)这种化学物质。新的研

究显示,ATP 这种传统上与细胞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以上信息我们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

A .ATP 与能量供应相关

B .作为信息分子的A TP 不能提供能量

C .ATP 也可作为信息传递分子

D .神经细胞膜外表面可能有ATP 的受体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A TP 这种传统上与细胞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推知A TP 与能量供应有关,可作为信息传递分子,信息传递需要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所以A 、C 、D 项正确。

3. 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

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 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 TP 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 .荧光消失是由于A TP 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

C .滴加ATP 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

D .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 B

解析 ATP 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滴入蒸馏水发出萦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萦光物质和A TP ;萦光消失是由于ATP 被利用完所致;滴加A TP 溶液,萦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萦光需要消耗ATP ;滴加葡萄糖溶液,萦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B 选项错误。

实验六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重要程度:★★★☆☆]

1. 实验原理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反应原理:淀粉———→淀粉酶

麦芽糖 碘↓液 碘↓液 蓝色 无蓝色出现

②鉴定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2)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反应原理(用反应式表示):2H 2O 2过氧化氢酶,2H 2O +O 2。

②鉴定原理: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情

况来检验O2产生量的多少。

2.实验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加入等量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控制不同温度条件60_℃热水(5分钟) 沸水(5分钟) 冰块(5分钟)

3 加等量新鲜淀粉酶溶液 1 mL(5分钟)

1 mL(5分

钟)

1 mL(5分钟)

4 加等量碘液2滴2滴2滴

5 观察实验现象

不出现蓝色(呈现

碘液颜色)

蓝色蓝色结论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

步骤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注入等量过氧化氢酶溶液2滴2滴2滴

2 注入不同pH的溶液 1 mL蒸馏水

1 mL 5%的

HCl

1_mL_5%的

NaOH

3 注入等量3%的H2O2溶液 2 mL 2 mL 2 mL

4 观察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

结论pH能影响酶的活性

1.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酶活性大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2.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不能先将酶和反应物混合后再分别放置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即将两个实验步骤中的2、3顺序颠倒),原因是酶具有高效性,把酶和反应物混合后就会立即发生催化反应。

3.不能用H2O2为原料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温度升高时H2O2会分解,这样实验的变量不唯一。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利用斐林试剂检验产物的生成,原因是利用斐林试剂检验时需水浴加热到50~65_℃,这样会导致试管中温度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5.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6.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易错警示与探究实验有关的4个注意点:(1)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2)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检测手段。(3)除单一变量外,确保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4)合理确定操作程序。

1.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因变量是底物的消耗量,温度和底物的量为无关变量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其他实验因素均设置为等量

答案AD

解析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底物种类或酶的种类;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氧气的释放量(或气泡产生速率)或木条复燃程度等,温度和底物的量为无关变量,应设置为等量;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其他实验因素如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底物的量)等因素都设置为等量,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A、D项正确。

2.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

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1 mL。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③将5支试管加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

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 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中70 ℃应改为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2)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50~65 ℃温水浴中一段时间。因为在50~65 ℃温水浴条件下斐林试剂才能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全面考虑酶的最适条件以及斐林试剂的作用条件。(1)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左右,70 ℃时酶会变性失活。(2)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50~65 ℃温水浴加热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

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的五点归纳

(1)验证或探究酶具有高效性:高效性是一种比较性概念,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

有高效性。因此应设置酶与无机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的对照。用酶和蒸馏

水作对照,可用来验证酶具有催化功能。

(2)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

此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应设置一种酶对不同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的对照。可用

同一底物、两种不同酶,也可用不同底物、同一种酶来验证或探究。

(3)验证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

同温度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温、适温、高温”三个

指标。

(4)验证或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同

pH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pH、最适pH、高pH”三个

指标。注意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

(5)验证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也可用

蛋白酶水解的方法使酶失活来证明。

1.加热使反应物获得了能量,加快反应速率。

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5.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6.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破坏而永久失去活性。

7.A TP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

8.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9.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高考模拟提能训练

高考题组

1.判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2013·新课标全国Ⅱ,6、2013·安徽,2和2013·海南,3)

(1)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2)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3)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4)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5)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6)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7)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8)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9)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10)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11)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12)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2.(2013·四川卷,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答案 D

解析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出汁率的机理在于果胶酶可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水解,从而使果汁更易榨出;肝脏研磨液中含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水解;FeCl3可作为

无机催化剂降低反应分子的活化能,从而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B、C选项均符合题意,水浴加热提高萃取效率的机理在于“提升温度,进而提高萃取效率”,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无关。

3.(2013·海南卷,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 TP

D.细胞代谢所需的A 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答案 C

解析DNA复制需要能量,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故暗反应需要能量,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而第一阶段就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A、B、D正确。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所以C错误。

模拟题组

4.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答案 C

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含量,可使反应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

5.

)

答案 D

解析 A 选项是为了证明酶的高效性,而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体现出来的,对照组应加入FeCl 3溶液;B 选项中变量的设计是正确的,但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对于蔗糖溶液是否反应无法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C 选项前后温度的变化对实验有影响,应设计多组装置控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6. 图一曲线a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 条件下时间与生成物量的关系,图二曲线b 表示

在最适温度、最适pH 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 )

A .图一曲线a 中,A 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 .图二曲线,酶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f 表示

C .分别在图二中取B 、C 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c 和d

D .减小pH ,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b 应变为曲线f ;增大pH ,应变为曲线e 答案 AB

解析 图一曲线a 中,A 点后,限制因素为底物的浓度,A 正确;图二曲线中当底物浓度一定时,减少酶量,反应速率降低,B 正确;图二B 、C 点的速率值是一个定值,无法用曲线c 和d 表示,C 错误;图二曲线b 是在最适pH 下测定的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无论pH 增大还是减小,曲线b 都应变成曲线f ,D 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

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持续上升

D.增加酶的物质的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答案 A

解析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从而抑制酶的活性,A正确;温度过高使酶失活,可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还受酶浓度的影响。

2.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答案 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看出,温度设置只有3个不同温度,无法判断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

3.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能用图示解释的是()

①酶具有高效性②发挥作用后酶被分解③酶具有专一性④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

其活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题干中“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图中酶的结构与底物分子结构相契合,酶的结构一旦改变,与底物的契

合度降低,影响酶的活性,所以B项正确;通过此图不能得出酶的高效性和发挥作用后被分解的特点。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都相同

答案 C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错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不会立即被降解,B错误;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不相同,D错误。

5.图示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胃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答案 C

解析比较两种蛋白酶对抗体的影响可以发现,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解抗体产生的效果不同,前者分解抗体产生的产物更多,说明了胃蛋白酶催化裂解了更多的肽键,也说明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实验结果无法证明两种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选C。

6.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一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含量(质量分数)对水

实验组实验一实验二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蔗糖酶

0% 1% 2% 4% 5% 2% 2% 2% 2% 2% 含量

蔗糖含量10% 10% 10% 10% 10%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0 25 50 100 200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中,酶含量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含量

B.实验二中,蔗糖含量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含量

C.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

D.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 ℃,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

答案 A

解析实验一中自变量是蔗糖酶的含量,所以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蔗糖酶含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蔗糖酶含量低于5%时,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其限制因素是蔗糖酶含量,A项错误;实验二中自变量是蔗糖含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蔗糖含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蔗糖含量高于20%时,随蔗糖含量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是蔗糖酶含量,B、C两项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升高5 ℃,酶活性可能降低,从而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D项正确。

7.A 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A

解析图1中A表示腺嘌呤,b、c是高能磷酸键。A 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8.()

A.1、2、3 B.2、3、4

C.3、4、5 D.2、4、5

答案 D

解析1、3号试管中糨糊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水解,加入碘液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清水,淀粉不会被分解,加入碘液变蓝;4号试管在0 ℃条件下,淀粉酶活性较低,淀粉几乎不被分解,加入碘液变蓝;5号试管中淀粉酶在强酸的作用下失活,淀粉不被分解,加入碘液变蓝。

9.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

C.60~70 ℃D.70~80 ℃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可知,60~70 ℃时相对酶活性及酶的热稳定性均较高,符合要求。

二、双项选择题

10.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C

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即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A正确;温度是自变量,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错误;1号与3号、1号与4号中都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C正确;2号在高温下反应加快,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D错误。

1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相同

答案BC

解析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可进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ATP,A项错误。

ATP中的A为腺苷,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D项错误。

12.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 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 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合成A TP依赖氧,叶绿体内合成ATP不需要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 TP均可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BC

解析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通过光反应产生A TP,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B正确;线粒体合成A TP需要氧,叶绿体内合成ATP不需要氧,C正确;D中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自身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需要。

三、非选择题

13.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 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

充怎样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本实验外,请另外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测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