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涂尔干论社会与法律的同时进化

第四章涂尔干论社会与法律的同时进化

第四章涂尔干论社会与法律的同时进化
第四章涂尔干论社会与法律的同时进化

第四章涂尔干论社会与法律的同时进化

前言

涂尔干(1858-1917)不但是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初法国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举世闻名的社会学家。他是继孔德、马克思、斯宾塞、杜尼斯之后把社会学发展到高峰的学派创立人。他的学派以及他创立的法国《社会学年鉴》,都为20世纪西方,特别是欧美社会学开辟了一个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天地,难怪当今英国社会学大师,也是伦敦政经学院的院长吉登斯要把他与马克思和韦伯并列,当成社会学界“经典的三雄”来看待。

涂尔干在1858年4月出生于法国埃皮纳尔,其先世有三代担任犹太教师职务。他求学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专攻哲学。在他宗教信仰淡化之后,改而主张道德的改革。1882年至87年当中执教于巴黎郊外中学。1885年与86年之间留学德国,受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温德的教导。1887年受聘波多大学,在此教学长达15年,从讲师升到教授,讲授的是社会哲学。1896年创立《社会学年鉴》。之前他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已出版成专著,继而为1895《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1897的《论自杀》。这基本专著以及《年鉴》上的文章都使他在学术界声名大噪。1902年位于索邦的巴黎大学予以礼聘,1906年为该大学正教授,直至1917年11月逝世于巴黎为止。晚期最重要的著作为1915年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以及身后出版的有关法国教育演展的讲稿。有异于当代英、法、美著名学人到处旅行考察,涂尔干是属于那种安乐椅上闭门造车的学者。他有关初民社会礼俗、传统、信仰、宗教生活的资料,都是来自于二手文献,但经他诠释,点石成金,而化成天地间的大块文章。第一世界大战末期,他因独子及学生好友战死巴尔干半岛,痛感战争的祸害,致罹疾遽逝,享年才59岁。

涂尔干的社会学说一般称为功能论,也就是比拟生物器官虽各自独立运作,却能共同发挥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功能。换言之,一个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人组成的,每个社会成员虽然追求各自的目标,也因人群需要越来越大,被迫进行繁琐细致的分工,而显得分歧差异。不过尽管个人的职位与工作极为分殊,极为不同,社会却展现更为合作、更为和谐的关系,亦即展示了社会的连带性的不断增大。社会不但趋向团结一致,本身也在变化、改变当中。就在社会变迁中,整个社会维持相当的稳定与进步,这种个人的分殊与社会的连带,说明了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有异于其他禽兽的所在,所以涂尔干说“人之所以是人,乃是他存活于社会之缘故。”

涂尔干不算太长的学术生涯中,产生了几项开创性的研究路数,为后代的学人指引探讨社会及其变迁的方向。其中包括对自杀原因的剖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问题(特别是把实证主义和经验研究应用到社会的考察之上)和原始社会宗教的探讨。在所有的这些研究与思考

中,他追求一个简单而伟大的论据:把社会基本上看做一个道德的体系来看待。这不意味着他把社会看成为人群善良的、遵守伦理的大型组织,而是强调人类所以会成群结党、组成社会、经营集体的生活,乃是人群团体的成员信守一些共同的价值。他的大部分著作完全致力于价值系统的变更,以及遵守道德对社会的凝聚和统合所产生的后果。

那么造成社会在变迁中,仍旧能够维持与发展,表现相当程度的稳定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秩序的存在。社会秩序怎样产生,怎样维系不坠?便成为涂尔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造成社会秩序的产生与维持,乃是人群的结合。而人群的结合的因由,或是给予同气相吸、同志相求。这是志同道合的联结,也就是基于血缘、地缘间的联合,涂尔干之为“机械性的连带”。另一种人群结合的方式则为每个人发展其不同的、特殊的才能,俾满足社会上其他人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就是走上分工繁细,社会功能分殊之途,然后透过有意或无意的合作方式,来达成全社会相互倚赖。这种的结合方式,不再仰赖血缘和地缘的基础,而以业缘为主要的关键,并形成的关系,就是涂尔干所称“有机的(官能的)连带”。机械的与有机连带关系的区分,并非涂尔干原创的新颖的说法。就是其同时代的社会学者如分辨地位与契约对立的梅因,或分辨社群与社会歧异的杜尼斯,也持这种社会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形态的看法。

根据涂尔干的主张,原始人类社群结合的方式机械性连带关系占上风,但其后随着人类知识、科技与文明的进展,当代以西方为主的工业社会,乃发展为倚赖社群的有机的连带关系。这种发展有其进步的一面,可喜的一面(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埋下分解、破坏的一面、可忧的一面(人类的个人化、原子化、物质化,以致传统规范的乖离、脱序)。所以终身致力于促进人群统合、团结的涂尔干,在关系社会的实证论的与经验性的研究之后,更关怀社会应然面,规范性的落实问题,也就是道德、伦理乃至宗教的诉求,以致其晚年似乎在宣扬着,如何促进人类和谐团结的世俗化教义,或称为现世道德学说。

涂尔干社会学的焦点,为确认“社会的”、“社会性的”存在,乃一种事实,也就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就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一样,在于个人之外,对个人思感言行起着影响作用的东西。换言之,社会存在于个人主观想象之外,具有外在性、拘束性、无法摔掉、抛弃、脱离的性质。他为社会事实做如下的界定:社会事实是人们行动、思维和感觉的方法,是外在于个人,但有强制力量,也就是靠这种力量,它能够控制个人。人的存在是社会的事实,不过“集体的生活并非由个人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刚好相反,后者是从前者诞生的”。就因为主张社会优先于个人,使得涂尔干的学说采用方法论的集体主义,而排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从而也使他的学说变成了社会学主义,用以排斥社会的心理学主义。

在方法论方面,涂尔干因为标榜社会事实的存砸,因而主张社会学为实证主义的一种,是以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可观察的社会现象为主旨,而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的社会实

体的猜度。所以作为社会科学分支之一的社会学,其研究途径在于针对可资观察,可以计量社会的客观实在所呈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收集、排比、分析、评估与论证。这些数据与资料都是出现在研究者主观意识之外,而单独存在的事物。人是有意识,又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动物,人群结合的集体生活,也就是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表现。于是集体的想象(表现、想象)、集体的心像(collective conscience意识、良知、伦常),也变成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可供社会学者的观察、分析与诠释。

既然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人,而对个人有规范、拘束、制裁的作用,因此,集体生活中最能表现为社会事实者,莫过于法律的存在,其他的社会事实则为习俗、道德、宗教等社会制度。所有这些社会制度都是人群在特定的历史与环境下为了推定集体生活而创制与推行的人造物。所以讨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互动,社会对个人的型塑就成了社会学的主题。

一、社会、社会生活与集体心像

一般人的看法是人为社会是由诸个人所构成的群体,也是众人的集合体。涂尔干却指出:“社会不只是诸个人的集合、综合而已。事实上,社会作为一个体系,乃是诸个人集结、组合,它代表了一项特殊的实在,而拥有其特质”。换言之,社会有其独特的存在,它存在于构成它的诸个人之外。也就是说除了众多的个人构成社会之外,包括人们理念、价值、心意等主观因素也是型塑社会的因子。这些成员对社会的看法、想法就是涂尔干社会学的中心概念“集体心像”(conscience collective社会良知)。集体心像不但是人群对其社群的集体的意识,或是集体的感受,它还是人群把当成社会成员之个人行事的准则——良知、良心——之源泉。

在涂尔干早期的著作中,法律扮演两项重要的角色:其一,法律是集体良知、集体道德最好和最客观的单一指标;其二,法律是在社会当中运作,用来限制(规范)个人的行为,而产生社会秩序。对于法律的观察,涂尔干采取与梅因等同世纪的理论相似,以及相异的看法,这就涉及涂尔干对社会采取一种实质的看法,同时对社会科学采取用了实证的、经验的研究方法。

19世纪社会理论家通常关怀的主题,就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造成社会生活分崩离析的结果。梅因跟随着斯宾塞以及功利主义者的说法,并不关心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社会生活的溃散;反之,认为社会是一个交换的庞大网络,每个人的利益藉契约来调解他与别人的纷争。这种看法之下,国家扮演消极的角色,只有在诸个人为利益而发生冲突时,出面担任排难解纷的和事佬的作用。可是同时代中期他的学者却不抱这种乐观的看法。涂尔干前身和精神导师孔德就声称:现代化会腐蚀社群传统的基础,这时需要有权威的国家提供道德的向心力,并对社会的操作活动予以协调、整合。德国的社会学家杜尼斯,对由社群转变成社会

的西方世界,亟需强有力的政府来阻却人民之间契约的违背。杜尼斯悲观地指出:一人造方式产生的国家无法持久,也就无力阻止人群的贪婪与暴力,最后社会会陷入崩溃中。

上面这些观点,都不为涂尔干所认同。他力称工业化并没有摧毁人群道德的能力,倒是伴随工业以俱来的劳动分化——分工——把社会分裂为拥有不同道德观点的不同群体。不同的职业群体产生它们内在的团结的形式,因之,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不过这些不同的世界观并不妨碍人群因为相互倚赖而结成一体——一个社会。涂尔干认为诸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换都是短暂的人际交往关系,无法使诸个人紧密联结。他说:“没有比利益更不稳定的事物。今天它可能把你和我联结在一起,明天却会把我当成你的敌人。”他声称,对人们最重要的是契约长期的存在预设了制度化道德共识——例如契约法——的存在,也就是靠契约法来界定契约异物的性质和引发一个超越当事人的政府机关来强制契约的履行。因此,在分工之下发生的事物,不再是连带关系的丧失,而是连带关系方式的转变。国家并没有创造社会的连带关系,只有藉着法律的形式把连带关系加以象征化、代表化。

在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中,法律是最明显、也是最连贯的社会事实的典例。法律是社会良知客观的形式。法律的成长、发展是外在于个人或人群,它的拘束力小部分来自官署等司法机构,大部分则来自社会成员共享共信的价值、信念。大部分的人群尊重司法维持秩序与公平的理念,尽管我们对某些法律的痛恨、不满。大部分的时间人们相信司法是公正的,也期待他人对司法有相似的期待,而且遵照法律去行事。虽然法律常遭破坏,但法律作为道德秩序的象征,一般为大家所接受。由是可知个人无法躲避法律的规范。就像自然科学家使用器皿测量物理世界一般,涂尔干就用法律作为指标,来探查社会道德核心的深浅。

二、法律与社会连带关系

涂尔干对法律作为社会事实之一,作为社会秩序的支柱,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对法律研究可谓使用社会学的途径,来阐述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换言之,在解析法律的社会功能。

对涂尔干而言,法律为社会规范与社会价值具体化与客体化最凸显的例子。法律是社会事实的典例。法律是“社会的”、“社会性的”事物,所显示出来“可以看得到的象征”。

在其成名作《社会分工》中,法律与社会的连带关系成为涂尔干分析社会形态及其变迁的指标。涂尔干指出人类的社会产生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社会连带关系:机械的与有机的连带性。这两种形态的社会团结力量虽然截然有别,甚至针锋相对,但却是在一个发展延长线上的两端。也就是遵循着进化的轨道,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先进社会所呈现的两种形态。原因是原始社会分工粗具规模,因而社会凝聚与团结也就处于机械的阶段:以血缘与地缘为主;每个的谋生的技术与生活形式大同小异;社会重视集体主义,而抑制个体主义;这就是

简单、划一的社会心像所表现的价值与理念。现代工业社会,确实社会结构复杂,典章制度严密,分工趋向精细的时代。社会连带关系建立在歧异的个人、制度、理念之相互倚赖之上,也就是以业缘为分工与凝聚的关键。这时人人之间的分殊,大于其相似之处。集体心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群落所要求与表现得特殊性道德,也就是涂尔干所说的“职业道德”。在其后期的作品中,涂尔干强调这些职业道德将取代过去发源于宗教的道德,成为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也是促成社会凝团结的动力。

由于社会的连带关系是一种理念类型,其范围太宽大,其层次太玄妙,不易为一般人所察知,因此,有必要找一项为人群容易体认的社会事实,这便是法律。他说:这个看得到的象征符号乃是法律。显然一个存在甚久的社会生活,必然趋向于取得一个特定的形式,也趋向于自我组织。由于法律拥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精密性,便成为社会生活的组织(原则)……。我们确实可在法律当中找到社会连带关系各种本质的多样形态。

涂尔干进一步说明法律与社会连带关系的关联,他说:由于法律不断提供社会连带关系的主要样式,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法律不同的形态加以区分,再从中把与法律样式相对称的社会连带关系之形态一一指明出来。

那么如何来为法律分类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根据涂尔干的说法,法律正如同所有其他的规范(礼仪、习俗、惯例、道德、宗教等等)之特质为其外于个人,对个人的言行产生牵扯、压制的作用。换言之,“制裁”是法律作为压制个人言行的机制之最大特色。制裁分为压制的与复原的两种。由是法律也分成压制的法律与复原的法律这两种。

三、压制的法律与复原的法律

压制的法律的特征,在于其制裁是惩罚性的,这类法律隶属于刑法、违规的范围,少数行政法规,如交通罚则,也属于这类压制性的法律。压制性的法律还带有强烈的、持久的社会扬善去恶的感受。人们一旦违反这类法律,更要付出钱财、名誉、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接受惩处。与压制性的法律明显地有所区别的是复原(补偿)的法律。这种法律要求违反者,恢复旧有的状态,或重建正常的状态与关系。

复原的法律关怀的是社会关系的调适,盖这类关系产自分工的歧异。这类社会关系并没有牵涉到社会整体的强烈感受。一旦对违反者课以复原的制裁,并没有造成他失去面子、或丧失名誉、财产、生命、自由等利益。复原性法律日趋复杂化、日趋分殊化正表示对应着分工的细致,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这类法律内涵的丰富增加与执行机关的不断增设与专门化,可以显示社会合作的积极性。

涂尔干把法律分成压制的和复原的两大类型,不只做了性质的描绘,还曾企图做数量的测算。这就是他说的:“要之,为了测量分工深浅的程度,我们可以把(这两类的)法律

条规比较一下,也就是比较它们在法律数目之中所占的比例。”虽是提出这种几近测量、计算的念头,涂尔干并为真正去计算压制的与复原的法律数目之多少,从而测出某一社会从机械性连带迈向有机性连带的进展程度。

不过我们可以经验研究的方式来评估涂尔干法律进化论,看看法律是否从压制性的性质变化与进展为复原的性质。我们采用英国学者韩特(Alan Hunt)的方式,把问题加以缩小与简化。也就是先提三项问题:第一,原始的法律是否为压制的?第二,先进的社会之法律,是不是过渡到复原的法律?第三,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定中压制的成分已减退、逐渐消失吗?

欧美不少人类学家曾经热烈讨论原始的法律的性质。它们找到证据绝大多数都是反对涂尔干的说法,或是强调原始的法律的多样性、歧异性,无法支持涂尔干一概主张的压制性的原始法律。除了严格限制乱伦之外,一般原始的条规在于阻止私人的报复,使更早时期不具压制性的社会管制,变成了压制性的法律。因此,涂尔干未免夸大原始社会压制性法律的角色。

至于第二个问题,一牵涉到进步的社会,展示了更多复原的法律,大体上没有引发争议。先进社会复原的法律,不但数量多,而且重要性与日俱增,最显著的是财产方面法规的暴增,其突出的所在即为契约法的膨胀。只是这部分牵连到实质法律的增长。按照涂尔干原来的看法是强调法律的形式与社会连带性的关联。换言之,他比较不关心法律实质与法律形式之间中介的分析,误以为法律实质必然与法律形式完全牟合一致。因此,现代社会固然呈现涂尔干所说的复原性法律的高涨,但却规避了他有关法律进化的说词,也就是他的说法,并为碰触法律实质与法律形式之间的冲突,以及因此可能引发的法律进化的问题。

至于第三个问题的解答是这样的。就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法规所显示的情形,可以看出一大堆复原法律的制订,但却看不出压制性法律的萎缩。制裁的形式与严苛有所改变,但新型犯罪急速增加,伴随而来的压制的制裁也水涨船高。如果我们把这类新型犯罪与惩处加以归类与分析的话,涂尔干的说词很难站得住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财产有关的新型犯罪有增无减,例如违反公共福利法等,这些犯罪所受的惩罚,也是压制性的。但是这类的犯法违规与涂尔干所下犯罪的定义不尽相同。因为这些新型的违法,一般不涉及公众的唾弃斥责,也与荣誉的丧失无关,而其惩处常是罚款了事,这也不合他对压制性制裁所界定的意涵。

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正说明涂尔干把法律两分化的草率,特别是由此以说明法律的演进,似乎未掌握到法律制度变迁的细节。

显然,把法律的形态与社会的凝聚或连带性的类型相提并论是涂尔干的贡献,也是他

一般的、概括性的理论的可取之处;尽管其特殊的、具体的分析方面或有所疏忽,有所失误。涂尔干不朽的贡献为提出:每一特殊社会中的法律类型与该社会之结构形式完全结合。也就是分工简单的社会,法律的特质是普遍相同一体应用,为规范全社会的成员的唯一标准。相反,在分工复杂的进步社会中,法律本身就反映了人人的不同分殊与专业。因此,涂尔干所主张的无非是不同的社会拥有不同的法律,而法律的进化是与社会的进化相推移的。

涂尔干的学说对刑罚学、犯罪学影响颇大。不过因为其之间到社会的整体、总体,以此看出社会的性格,而看不出组成社会的成员的个别性格。因之造成一种缺陷:社会特殊的性格就是社会的本身,社会特殊的性格的原因、来源也是社会的本身,这就是一种套套逻辑,因果循环论的分析方式。

晚年的涂尔干放弃使用法律作为社会连带性的指标的主张,更不再强调社会控制镇压的性质。取而代之的是加强道德与宗教的重要性,认为道德与宗教是实现社会连带性最具关键性的方法。

四、契约进化的学说

一般而言,契约的特征在于个人的行动,也就是个人自由意志的表现。可是涂尔干却坚称:契约本质上是社会的,而少有个人的色彩。在19世纪的经济、哲学、法学和社会学中契约扮演重大的角色,涂尔干在攻击斯宾塞的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学说之后,强调契约的意义。他说:一个契约并非本身自足,契约之成为可能,只有归功于对契约的规定,而这种规定的开头却是社会的。

一般的看法认为:契约乃存在于订立该项合同的缔约者双方间的协议书(或口头上的承诺)。但涂尔干却强调契约除订立的双方外,还要加上第三方,那就是使契约活动得以成立的社会。亦即契约不是缔约两造的行为产品,还包括促成契约得以成立、维持、或判定有效或无效的第三者的社会。原因是契约乃是一种社会的制度,其成立与维持有赖社会——“契约中非契约因素”——来参与。

在《专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中,涂尔干对契约的产生做了历史性的描述。涂尔干对契约的产生,采取自然生成的观点,而反对决定论(例如经济因素决定契约与法律的形式)。

涂尔干只是简单地假定交易只是分工的自然结果和不变结果。须知从物物交换到资本主义的交易,这些交易的行为内容与形式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财产与货物的让渡产生法律表述上的重大冲击,这是不容忽视的。可惜这部分他没有加以辨析和论述。

涂尔干认为合意的契约反映了社会日增的世俗化。合意的契约已无法只靠语言的承诺为订立的基础,而要靠当事人的心意。就算是单靠语言的表示,也证明这些具有拘束力的语言承诺,乃是心意的表达。

是不是合意的契约的出现,便标志着契约发展的高峰呢?涂尔干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还有一个更新的阶段:让契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那是指“公平的契约”而言。这一阶段表明缔约者不但理解契约活动的本质就是体认契约活动的结果,都会促成他们立刻地意识到社会利益。涂尔干理想的社会的模型就是这种公平契约充斥的社会,而不是自由意志缔结的契约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暂时无法实现,涂尔干认为这是因为受阻于遗产继承制度的流行。继承制不但是社会不平的表现,更是社会不平的原因。所以他反对重视个人利益功利主义,而宣扬以公平契约为基础的新社会。

五、涂尔干法律社会学的评估

作为现代社会学奠基者之一的涂尔干,并没有演绎一套系统性的法律社会学,尽管法国社会学家居维治赞赏他“发展了一套法律社会学”。事实上要为居维治这一论断,作一客观与公正的评估并不容易,原因是撇开涂尔干对社会学整体的研究不谈,而表面地把他法律社会学单独地抽绎出来,我们无法掌握他社会学的全貌。换言之,他的法律论述离不开他对社会,特别是对社会连带性的探究。

涂尔干社会学著作的基本重要性在于他创造了知识的空间,俾现代社会学得以发展。尽管社会学的名称为孔德所创设,随后的英、法、德学人跟着耕耘开发,但没有人比涂尔干更认真为社会学的园地标示疆界、范围与经营的方式。显然得很,他表明了这块园地的大小,而提供20世纪学人发挥才思、营构理论、进行经验研究之机会。

构成涂尔干社会学说的中心议题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分工》中,他说:“这本著作的源起乃是个人对于社会连带性之间关联的疑问。问题是何以越来越趋向自主的个人,反而更为要倚靠社会?个人如何在更为自立自主之下,同时又变得与别人更有连带性,更有团结性”?就因为这个问题意识导致涂尔干关心社会的统合,也造成他社会学取向于把涣散的社会关系凝聚在一个单独的体系中。

在了解他社会学整体的观点与主要议题之后,我们才能转向他对法律现象处理之上。他对法律看法是建立在法律不变的、不容质疑的社会功能——功能上促成社会统合的机制——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法律对社会连带性不变的关系上。他把法律当作社会连带关系的反射与指标。这种观点使得他对法律的处理与众不同。依他的看法,社会凝聚的动力来自于集体的感觉、态度与价值。这些集体心像是对社会成员的诸个人发挥影响作用,也成为他们社会力量的产品。社会凝聚深植于社会的规范体系,法律与道德遂成社会和谐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的体现。

涂尔干这种研究取向与观点,对他法律社会学之处理产生了特定的影响。也就是在人群的社会关系里,他力求社会和谐,而忽视或无视社会关系中不和谐,甚至冲突的那一面向。

他把冲突当成社会的病态(例如强迫性的分工)、或社会的毛病(像脱序)。因为不处理冲突与不协和的问题,使其法律社会学留下很多空白与不足,像他未能讨论法律与权力、法律与宰制、法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明显的瑕疵。

他把法律当成社会连带性的反射与指标加以看待,也只讨论到法律的功能,而无法碰触到法律的自主或半自主。也就是不把法律当成自主的社会势力来看待。再说他强调法律规范性的功能,也只注意到法律促成社会统合规范性的内容,而忽视社会体系中制度性的形成。

至今为止,我们指出涂尔干对法律现象采取边缘性处理态度,是由于他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法律。因此,法律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规范之一),法律也是社会学方法中,为了证明社会事实的存在,而采用可资辨识,“看得到的象征”。是故他对法律的论述是边缘的、随兴的、任意的。这种做法忽视了一般社会学中法律的重要地位。须知法律存在的形式,以及与法律存在形式向关联的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凝聚最真实的表现。换言之,法律是意识形态共同体中制度化的表述,体现与工具(载体)。

要之,涂尔干法律社会学的特征为聚焦于法律社会凝聚的关系上。这无异是对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观察。这应该是法律社会学起码的要求,而非法律社会学特别的方向、特殊的探究。考虑到前述涂尔干法律社会学中未处理问题,那么他的学说无法被评定为对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有何重大的突破与惊人的贡献。但无论如何其作品仍将被广泛引用,而作为法律社会学往前推展的一块脚踏石,这是韩特1的总评,值得我们留意。

小结

总之,涂尔干的法律社会学可以说是他社会学一般理论的延伸与发挥。综合前述我们可以指出:在《社会分工》一书中,涂尔干对法律提出三个假设,其一,法律是社会连带关系的“外在”象征,目的在指示社会凝聚的本质与程度;其二,社会进化反映在法律的进化之上:原始、简单的社会为机械性连带为主、重集体主义,故其法律的特征为压制性的制裁;反之,今天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社会,人类的分工精细,相互依存程度极高,于是呈现了个人主义为主的官能性、有机性连带关系,法律的性质也由压制性迈向复原性的制裁。其三,法律的功能,表现在犯罪与惩罚的脉络上,在对集体心态的表示,从而显示惩罚的真正职能在维持社会凝聚之不容侵犯,也就是“藉惩罚之严厉凝结共同的意识”。

他这三个假设因牵连到他社会学思想的核心,因之,其优缺点也要从他整体理论的精彩与瑕疵中来加以评估。不过1970年代,英、美、法、德学者在重估涂尔干法律社会学的贡献时,指出他对犯罪视为社会现象,甚至看做“健康的社会整合的因素”,虽有几分嘲讽的意味,却含新意。因此,他的犯罪论,被赞赏为偏差行为“充分的社会之理论”。至于他

1Hunt

认为犯罪行为本身重要性不大,但指出:社会对待犯罪的态度或看法却对社会的团聚有其重大的意义。这种说法被视为标签理论,或社会反映说之先河。

就方法论而言,我们发现涂尔干越到晚年越关怀集体心像2与集体表述,因此,他认为人类对社会的知识,就是从社会事实的体认上一点一滴建构而成,也因之,他忽略了社会行动者个人对行动所赋予的主观想法、或行动者彼此相互主观的想法——社会实在的意义。把社会事实当成事物来看待,就是关心这些社会事实所呈现的外表,所呈现的指标。换句话说,在我们无法了解作为道德现象的社会关联性质与程度之前,它的指标——法律、道德、宗教——就浮现出来,只要研究这些外头显露出来的指示符号与象征,我们就会进入社会生活、社会实在的核心。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这种内在的资据(社会凝聚),这种躲避我们理解的(心理因素),改易以外在的资据,改易以象征性的事物。透过后者来研究前者。这种看得见的象征,便是法律”。法律便成为社会组织最稳定和最精确的元素,在法律当中人们发现了社会连带关系本质上的诸种样相。

法律对涂尔干而言,其存在是永续的,也是构成一个确定客体与经常性的标准,使人人可觉识其存在,而它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而转移的社会事实。这种把法律视为集体心像的表征的看法,以及把法律惩罚制度紧密联结的主张,正如上一节所指出,有可能会排除现代社会视法律为正当化权力的工具的流行看法,从而对复杂的先进社会中的冲突与兜中无法做出妥善的解释。要之,忽视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不讨论国家形态与法律的关联,不处理经济组织对法律的影响,使涂尔干的法律观无助于处理当前千变万化的现代人群的生活。

虽然涂尔干的法律社会学在现实的运用上有其局限,但近年间西方法学界仍旧推崇他坚持法律研究与社会境遇以及与历史脉络之不可分,也就是他所强调的法律与社会关系之形式密不可分的关联。此外,近期的考察也体认法律对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犯罪不知是社会的负担,也可以视为正面的,由积极性(对社会凝聚有助)的社会现象。法律制度就像其他的社会制度,其持久性与有效性不能只着眼于其功能,还要考量其运作的物质条件,这些研究的方向都是受到涂尔干法律社会的影响,这点似乎值得吾人瞩目与反思。

2collective conscience

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

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 2008-01-06 22:15:47| 分类:社会调查理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骆玲发布时间:2007-12-31 信息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摘要: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方法论"二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学科的思辨性与学科的实证性对立统一的特征.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的方法论及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则是各有千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在不同的社会学大师们手中,二者交替地充当着重要的研究导向.我们应该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这两大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传统,从不同角度去解析研究对象,新的眼光有助于新的发现. 关键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基于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的性质所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假设,大致可分为形成于19世纪英、法、美等国的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统一科学论)的方法论和形成于19世纪德国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它们构成了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二元结构”中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统一及互补关系。 一、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孔德是“社会(物理)学”术语和实证社会学的创立者,而同为法国学者的杜尔凯姆所著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和《自杀论》则被公认为酣畅淋漓地表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经典著作。 孔德相信“物理学或化学用严格的科学方法研究物质世界,同样,社会

学也应该采用类似手段研究社会”。杜尔凯姆则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和研究,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实,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都应该被看作事物,同样也可以被直接地加以观察和客观地加以测量,正如物质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同样,人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即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事实的外界强制作用的反应。假如对人和社会的性质采取这样的看法,那么社会事实也就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了。继杜尔凯姆《自杀论》一书开创了西方社会学经验研究之先河外,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亦倡导经验社会学并对人口与犯罪、工业化等社会问题作了社会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也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关于城市社会的经验研究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社会学界形成了一种风气,即特别强调数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方式,相继有布劳、邓肯、霍曼斯、科林斯、西蒙、兰德等学者采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系列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可以说,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2.理论基础。实证主义理论“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其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因此,量的研究不考虑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对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视。”该方法论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物质,都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都受着同样原则的支配。人的行为是由社会事实决定的。人类行为、社会变化与自然物质变化都存在着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并能够被客观地计量,因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研究程序也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建立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社会学完全可以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渠敬东 2013-09-12 解题: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Method; 2、强调logos逻辑 3、Social科学几百年而已 涂尔干(法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奠定了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看待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与现代性紧紧连在一起。 Economics的对象:family Politics的对象:polity、city(两者都起源于古希腊) 社会即是一个晚近的概念,而社会学则更是近代才诞生。但,社会学不是剩余学科。 社会学关注总体性totality。例如:《资本论》可称为“人性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即商品;韦伯认为,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宗教上是一致的。 学科的知识谱系:古希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 古罗马(empire治理术——法学) 基督教时代(交汇出现在皇权和民权之间,organization组织出现 了;更重要的是宗教的渗透性,冲破一切障碍。)中世纪后期(自由:航海、贸易、文明化等) “民情”是社会学最初的概念。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不是自然法、罗马法或者神圣法,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法:1、nature整体;2、principle(由内而发的品性)——sentiment(情感)。 这里,“法”即社会学中的methodology方法论。 最早有关社会科学的概念:马基雅维利:people;霍布斯:passion;笛卡尔:self(与社会并生);亚当-斯密:sympathy(是exchange交换的基础)。 Political——economics (国) ——(家),两者之间即是社会。 社会学家是要理解身在的世界。 方法论恰恰是反对纯粹的知识的,而是观察世界的艺术。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星座,都各有自己的天地。在社会学中,孔德发现了秩序与进步,斯宾塞发现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韦伯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滕尼斯发现了公社与社会的区别,齐美尔发现了交往的形式,帕累托发现了“.剩余物”和“社会精英”。 那么,鼎鼎大名的迪尔凯姆呢?我以为,作为近代社会学之父,迪尔凯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迪尔凯姆一生著书颇丰.但使其名垂午史的杰出思想,在理论上,主要体现于《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里;在方法上,则蕴涵于《社会学方法论》中。这三部书,构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大厦的主体,其他一系列著作,不过是他在三部书里主要观点兴犹未尽的进一步发挥。 从迪尔凯姆的思想发展进程看,《社会学方法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主要是讨论社会异化与其他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进而企图提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类型。这是他的社会学思想形成期作品,许多社会学基本思想,以全新姿气出现。但也由于是形成期的早期思想.一些重要观点表达得不够清晰.在解释上遇到不少困难。他迫切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方法,以支撑其宏大的理论体系。于是,飞895年《社会学方法论》问世了。该书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有逻辑性结构的社会学特有方法论.支撑迪尔凯姆提出的许多新观点和新概念,把它们联结成一个体系加以深入发挥,而且,借助这套独特的方法.他进行了社会学史上最早的有“社会学意义”的实证研究,’《自杀论》就是最杰出的一例。如果从社会学学科发展来看,该书确定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独特的病究方法。所以,《社会学方法论》也是社会学在挤入科学之林之努力过程中最有贡献的作品之一。 全书由前言和七章组成。从内容上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什么是社会现象,如何观察社会现象,在观察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注意的细节。第二部分,论述了制定社会分类的准则,以及如何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第三部分.对社会学方法论的三大性质作出总结。总而言之,本书主要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用什么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说明和解释。 任何一门学科,要真正独卒并为其发展莫定基础的话,首要的任务得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对象应该是从根本上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并且要有一套独特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对社会学尤为重要。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社会格体观与集体主义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人们可以用感官或知觉体会得到的一种“实在”。并非所有的社会中发生的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只有对个人而言,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现象.才是社会事实。所以,外在性和强制性是社会事实的二大特征。因为有外在饵就能凭感官对之作出客观的观察和说明,就能把它当作资料,以便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有强制性,它就有压迫的力量,可以控制个人。用迪尔凯姆本人的话来说,社会事实是二对于个人可施加外在强制的任何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社会中普遍呈现的.能独立存在而不依赖个人以呈现的任何行为方式”(《教育社会学》,巴黎,Alcan,1922,P36)可以把社会事实分成二类。一是比较制度化或结晶化的现象,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经济制度,习俗,蔑言、谚语或语言等现象。另一类是比较不固定、尚未完全结晶化的现象,如服饰、时尚、共同体的狂热、愤怒、同情等集体情绪、文艺作品的流行风格和审美趣味等,此外,生育、婚姻、自杀率、人口分布等也属于社会事实范畴。 社会事实的外在性和强制性有二层涵义。首先,社会事实如法律、道德和宗教信仰等,不是由个人创造的,而是由集体所造成的,它存在于个人的意志之外。同时,个人不论感觉与否,都必定受其影响,照其行动。这种影响或作用有的是直接的强制性的,而有的是间接的强制性的。如法律,不管个人是否赞同总得遵从,不然将受制裁和惩罚。社会的风俗也是如此,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徐鸿望 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

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而且联系了一批学生和学者,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06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学讲座教授,这个讲座于1913年改称“社会学讲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并且,他的唯一的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方法论 一、方法 人人离不开方法,事事离不开方法。克罗德.贝尔纳就说过好方法的重要性,可见学习方法论很重要。方法论上的人物有维纳、海森堡、拉普拖斯、库恩等。其中有著名的库恩“范式”,表明的是提出一种假说,证明一种假说。 方法的构成要素是:1.主体与目的;2、主体要把握的客体;3、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媒体。 方法与科学知识、理论密切相关。方法并不等同于客观规律。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性或基本特征,简单归纳:1、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方法应该是可操作的,这样可以使人们能够有所遵循;2、明晰性,方法本身可以辨识;3、富有创造性或富有成果;4、可靠性;5、经济型或称以花费最小的物力和时间得到最大最好结果;6、移植性,多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7、动态性;8、多样性,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可以很多;9、选择性,这就需要方法的运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所具有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以获得自身条件的方法;10、满意性。 二、方法论 方法论是培根首创,以方法的体系武装科学。方法论的性质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属于应用哲学的范畴,具有导向性,间接性,普遍性,主体能动性。 三、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包括哲学方法,哲学方法又包含自然科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地理学方法等; 思维科学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 而社会科学方法包含了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和法学方法。 四、早期的社会学方法论观点 (一)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成为科学,因为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因果决定性,它们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并且可由普遍规律来说明。 (二)另一创始人孔德主张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在社会领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学形成时建立的基本假设,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及其超越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及其超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社会学方法论面临着整体论与个体论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及结构与活动之间对立的困境,这种困境的对立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即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本文还论述了随着人们对实证主义的不断质疑,对社会学本身的不断反思与批判。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超越 社会学自孔德提出,得以建立并且发展至今,其理论与方法取向一直存在着分离与对立,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集体主义)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方法论个体主义)这两大社会学方法论传统,它们的矛盾冲突导致的二元对立主要体现在整体论与个体论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及结构与活动之间的对立。这三种对立中,整体论与个体论的对立是后两种对立的基础。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欧美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兴起,他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及消除社会学方法论二元性的主张,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许多强调多元综合的全新理论范畴。著名的有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布迪厄的建构结构主义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但它们却基于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试图通过对存在于社会学领域内部各种二元论式思考方式的批判,打破迄今为止相互对立的社会学理论传统,克服并超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对立并实现它们的统一。 一、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唯名论与唯实论 在西方哲学史上,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在有关“一般”(共相)与“个别”(殊相)关系的看法上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形成了“唯名论”与“唯实论”两大派别的长期对立和斗争。“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的事物(特殊)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和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是逻辑的对象。”[1]唯实论则与唯名论的观点相反。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一般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不过是一般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形、偶然现象,并不真实存在。 将唯实论与唯名论这对哲学范畴运用与社会领域,来解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便形成了“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哲学。社会唯实论认为,尽管个人是社会学的主体,个人生活形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个人的聚焦”,而是自成一类的,社会外在于个人,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它一旦形成便会产生超越个体的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塑造了个体意识与个人行为。因而社会并不源于个人选择,相反,是个人选择假定了社会先在。因此,从社会唯实论哲学出发,必然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和经验事实角度,才能对社会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与之相对,社会唯名论哲学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个人先在于社会,离开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团体和社会行动也不复存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生平和著作:E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有两本主要著作很早在中国译出。《社会分工论》是王力教授,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法国,对社会学也有兴趣,做过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先生也是我国老一代的社会学家,20年代就翻译了迪尔凯姆另一名著《社会学方法论》。这些书现在尽管过去好几十年了,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 迪尔凯姆是法国第一个把社会学正式列入社会学大学课程的社会学家。前面讲的孔德,虽然在工业大学讲过课,但它不是以社会学教授身份出现的,在孔德逝世后30年,即1887年,法国教育部才同意迪尔凯姆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来讲社会学。按照惯例,这就表示这个国家承认这门学科,不过直到1913年,迪尔凯姆才正式被聘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授,社会学正式进入了大学。他在社会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1858年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

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梯里阿基安在评价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时曾指出,迪尔凯姆一生努力的主要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学科。第二,为社会科学的统一化和整体化提供基础;第三,为现代社会的文明宗教提供经验的、理论的和系统的基础。 如果作进一步概括,那么迪尔凯姆努力的主要目标其实只是体现在以上第一点上,就是他希望在自己手上能将社会学真正建设成为一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基本假设的一般原理问题,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解释社会现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等。从社会学发展史来看,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是从马克思·韦伯与史末勒等人的论战开始,他们引发了学术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论争;涂尔干和韦伯依据各自的理论背景和逻辑起点,继承和开拓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两大方法论传统:实证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并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调,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两人的方法论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比较。 涂尔干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他是这样给社会事实下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按社会成员的结合关系的性质的不同,社会事实又可分为物质性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两大类。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独立性”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作“理解的社会学”,他的社会学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一定义,可见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们的社会行动都是有主观意向和动机的,这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设法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在这里,理解分为两种类型:“直观理解”和“解释性理解”。 从两人给出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差别着实可以看出两人所代表的不同理论传统之间的区别。涂尔干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相对于韦伯的人的社会行动而言,是宏观层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理解涂尔干理论中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韦伯则认为只有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研究人的社会行动,对其作出解释性理解。通晓其背后的意义,并最终作出因果性说明。这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韦伯也因此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任务。从两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两大流派之间的差别。这两大学派自产生之时就存在着这样的对立。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是实证主义的。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他提出了解释社会事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于振勇 摘 要:文章介绍并重新思考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指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于重新认识社会分工的原则与功能、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以及教育对社会分工的影响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围绕对正义问题的考察描绘出一种在他看来堪称理想的国家政体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理想国》445D,以下凡引此书只在括号内注明页码及段落标号,下同。)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其理想国家模型的过程中搀杂着他的社会分工思想。柏拉图也因此被看作是历史上比较早地具有完善的社会分工观念的思想家之一。尽管柏拉图塑造的理想国家在今天看来是荒唐并且令人难以接受的,但结论的荒唐并不能证明过程或方法的毫无价值。在笔者看来,《理想国》一书作为经典名著,其中存在不少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重新解读《理想国》,挖掘和思考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一、社会分工的原则与理想国家的职业构成 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基于正义的原则。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做符合他本性的事情而又不妨碍别人便是正义。(433B——E)这个正义是《理想国》自始至终贯穿着的一个重要观念——正义是国家得以成立的总原则。同时这个原则在柏拉图看来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可能的总原则。柏拉图认为,国家与个人具有同一性,甚至认为,“当一个国家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462D)所以,存在于城邦中的正义原则也必然体现在个人身上。这样,具有正义观的公民会根据他的本性——个体的能力和自身的特质确定一项最适合他的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并发挥他最大潜能的工作。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371B),由此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职业群体。在柏拉图看来,社会基本阶层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或者称为“金银集团”与“铜铁集团”,见547E)构成。统治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护国者,即士兵或职业军人。一种是社会或国家的管理者,主要指哲学王。被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属于普通人,是由从事各种一般职业的人组成的,包括农夫、木匠、铁匠、牧羊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鞋匠等等。(371D ——E) 二、社会分工的功能 由此看来,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实际上是职业分工。在以正义原则组成的城邦中,如何评判这些职业分工对城邦社会所发挥的功能呢? 既然城邦社会是基于正义原则组成的,这个正义原则也是城邦社会分工的总原则,所以,柏拉图坚持以正义原则作为评价社会分工的标准。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是正义的、好的社会分工。每个人根据其本性从事最适合于他的职业,因而他的优势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都坚持正义原则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运行便是正常的,社会财富便能够达到最大化。反之,如果人们不坚持正义原则,每个人都从事与其本性不相符合的职业,那么社会便会陷入混乱中,并进而导致国家政体类型的变更。柏拉图认为,这样的社会分工是危险的,它会造成国家政体从理想的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逐步向其余四种不理想的政体类型(544D)演变并最终变成最不正义或最坏的政体类型——僭主政制。笔者认为,柏拉图在此将社会分工与国家的政体类型相联系并且认为社会分工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的看法是不符合现实的。事实上,社会分工——尤其是职业分工与国家政治结构之间并不存在那样强的关联,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可以存在相同的社会分工结构。同样,具有相同政治结构的国家也可以存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分工结构。但柏拉图在此处的重要价值在于,他看到了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重要功能。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在柏拉图那里相当于常态的社会分工,有利于社会的团结。违背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则相当于失范的社会分工,会造成社会团结的困难。尽管他没有提出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思想的价值。后来的思想家,譬如亚当·斯密、涂尔干等人则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尤其以涂尔干为代表。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详细而全面地讨论了社会分工的功能,并提出了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重要区分,由此看来,而柏拉图的上述社会分工思想并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社会学答案

单选题 2.第2题 孔德的代表作是() A.《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B.《权力精英》 C.《实证哲学教程》 D.《神圣的帷幕》 C 4.第4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A 10.第15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B 15.第22题 认为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文化要素代表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的文化分析视角是() A.生态学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功能论视角 D.冲突论视角 D 26.第50题 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 A.齐美尔 B.涂尔干 C.滕尼斯 D.帕累托 标准答案:A 28.第52题 如同们师兄弟这样群体成员对其有忠诚感的群体,属于() A.外群体 B.内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标准答案:B 4.第4题 以下沟通方式,属于语言沟通的是()A.借助面部表情的沟通 B.借助身体姿势的沟通 C.借助行为举止的沟通 D.借助文字的沟通 标准答案:D 16.第16题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 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同代关系 标准答案:A 18.第1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 23.第23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标准答案:A 30.第30题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是() A.再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开放,继续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封闭 B.再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继续社会化具有强制性 C.再社会化在成年早期进行,继续社会化在成年之后进行 D.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继续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标准答案:D 1.第1题 假设教师、警察和消防员的职业声望分别是75分、70分和65分(满分100分),如果一个人从警察变成了教师,他的社会流动属于() A.向上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 D.地理流动 标准答案:A 3.第3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2014级社工王子傲 104042014026 摘录 1)对联系、连接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纽带及其网络的研究。 2)如何将人们凝聚为群体,并以群体的权威维持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习惯上的行为模式, 而是一种义务上的行为模式,道德意义上的规范)。 3)法人团体的宗教性质——葬礼,团结并一起长眠。 4)暧昧不清的意识状态不利于作出改变,要脱离或只是尝试摆脱传统的强大惯性影响,必 须发展出要求意识变得明确,或只是显得明确的氛围、环境。 5)两性同质性增强,相互间的需要程度则下降,婚姻关系的凝聚力降低,异质性是产生彼 此间需要的条件——古代性别分工 6)源自两个意象的相似性,以同情心(自足性的结合)为基础的机制而来的结合;源自两个意 象的异质性、互补性而来的契合/融合,对自我意象的补充、完整。 7)分工过程需要并且生产了社会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分工形塑了社会连接的方式。 8)法律可以作为社会成员行为方式、互动频率的外在表征。 9)集体意识并不可等同于整体上的社会意识,“尤其在高等社会里,它却是社会精神生活 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术语特指由社会相似性构成的总体。 10)我们不该说一种行为因为犯罪才会触犯集体意识,而应该说正因为它触犯了集体意识才 是犯罪的。 11)倾向和意向乃是根源,快乐和痛苦只是枝蔓,社会生活也同样如此。 12)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具有社会性,“原始的宗教在本质上是宗教的”,是共同体对某种 超自然的存在的维护和响应,而基础则是共同的情感。更私人性质的罪行及制裁措施只有在社会相应的发展之后才(可以)会出现。 13)犯罪是对集体性感情的挑战,“它总是攻击作为权威之根本的一致性。 14)犯罪在本质上是由对立于强烈而又明确的共同意识的行为构成的。 15)一切契约都假定,社会存在于当事人双方的背后,社会不仅时时刻刻准备着介入这一事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以《社会分工论》为例 谢丽丽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涂尔干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也即社会秩序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中遭遇的各种社会问题,建立社会秩序。文章以《社会分工论》为例,系统梳理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分析了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整合;社会分工;社会失范 社会整合一直是社会学家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社会学概念形成初期,孔德就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如何重建社会秩序问题,即用何种理论工具最大程度地解决当时的社会混乱问题,并提出了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理论;此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不畅问题;而涂尔干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更为全面,因而其贡献也更为显著。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围绕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深入研究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过程的各种社会失范问题,探讨了社会整合和重建社会秩序这一主题。 一、问题:社会整合的社会原因 涂尔干毕生关心和探索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的整合,也即秩序问题。涂尔干一生的秩序情结让他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而这是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涂尔干生活于19世纪后期,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危机。涂尔干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关怀,致力于研究各种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危机现象的办法。 《社会分工论》一书是涂尔干(Emile Durkeim)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理论巨著。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由于维系传统社会整合的纽带已经瓦解,而新的整合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欧洲社会曾经陷入了极端混乱的状态。由于社会急剧转型,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的危机,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社会失范造成的。涂尔干认为社会失范(social anomie),是指当社会变迁剧烈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者是某种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者是几种规范体系相互冲突,从而使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不知所措。 涂尔干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讨论了欧洲社会出现失范的原因,他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周晓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摘 要: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关键词:范式;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6-0001-07 如果说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以人类的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话,那么社会科学(social sci ences)则是以人类群体及其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作为 现代性 的产儿, 社会科学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征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特征始终使其无法彻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对科学范式、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价值中立这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大问题的讨论,来理解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和基本性质。 一、科学范式:理论是如何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的创用者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按照库恩的观点,科学不是按照进化的方式发展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一个量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实现的质变过程。这一质变过程涉及到不同范式间的转换,即 一个共同体成员(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共同体)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等的集合 的转换。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发生在20个世纪初的那场 物理学革命 ,不过就是一种范式(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代替了先前流行的另一种范式(牛顿物理学)而已。 1970年,系统表达库恩上述思想的著作 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版后,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解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仅仅5年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瑞泽尔就借用这套思想写成 社会学 一门多范式的科学 一书,用以解释社会学及其思想的继替与发展。瑞泽尔的创造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在库恩那里,相互竞争和对立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者说, 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被接受 , 但瑞泽尔没有坚持库恩提倡的这种范式间的非此即彼性,在他看来在社会科学的不同范式之间有着更为鲜明的继承性或包容性;其二,为了使范式的概念能够在社会科学中获得更为灵活的使用,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范式 的概念:(1)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和化学,或社会学和心理学就是两种不同的范式;(2)可以用来区分某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如18世纪时的 1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也是很多问题领域的开创者,为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范式。通过理解他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窗口进入到以社会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科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追求,以及方法上的突破。 与马克思、韦伯相比,涂尔干可能更强调社会如何成为可能,这是涂尔干社会学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韦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是他对现代科层制、权力构成的关注,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关系和经济斗争的角度,所以都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一套看法。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看到很多社会学教科书里几乎都把这三个人称为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的独特性可能是因为他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上去思考,他的理论更多的是谈现代社会形成的条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他特别关注社会团结的问题。这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形成了启发,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回到传播学,回到这样一个思想源头,其实涂尔干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自洽的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也就是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有通过劳动分工,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看似加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增强了个体意识,但人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就像是人身上的器官,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功能,貌似是分离的,但本质上是处于一个有机体当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这与传统社会中基于相似性的团结不一样,涂尔干将这种基于个人意识差异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急速变革时期的“失范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个人意识不断增强,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能力明显减弱,但是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并没有随着有机团结模式所占比重的增加而一并产

试论涂尔干和马克斯_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_刘荣

第21卷 总第92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1,Sum No.92 2003年 第3期SCIENCE·ECONOMY·SOCIETY No.3,2003 试论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的 宗教社会学思想 刘荣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作为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对后来的宗教社会学及整个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二者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渊源、方法和主要观点 是很不相同的。对他们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作一比较分析,试图理清两位大师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关键词:宗教社会学;思想;比较 中图分类号:B920;C9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03)03-0069-04 宗教社会学是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和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它的全部问题,实质上是通过宗教呈现出来的关于社会的问题。在西方学术史上,首先开创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但两位思想家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本文拟对两位思想家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脉络。 一、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1、思想渊源 涂尔干对宗教问题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他的这一兴趣一是源于近代法国的思想传统,二是受到其“社会学主义”方法倾向的加强和鼓舞。 涂尔干之前的法国社会思想家圣西门和孔德等人对其影响相当大。圣西门的新基督教,孔德的人性宗教(人道教),法国非宗教思想家一直研究的是:在现代没有宗教信仰约束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问题。①他说,过去宗教将社会结合起来,它使人们摆脱繁琐的日常事务,共同去为神圣的事业而献身,这样宗教便成为突出地反个人主义的力量。但是,如果现在宗教的统治结束了,用什么可以取代呢?传统宗教的完结是否就意味着所有精神团体的全面崩溃呢?这类问题深入了他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 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是从属于实证主义传统的一个流派。它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社会学必须以解释社会事实为宗旨,而社会事实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结果,它坚持明确地划分个人事实和社会事实,社会学的对象既不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个人,也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