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浙教版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第一节 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3.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A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B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矩形;

5、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电路中有分支,第二节 1. 电流(1) 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

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 I

(4)电流的单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μA)。

1A =103mA ,1mA =103μA

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1) 量程: 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

A 、 当使用0~0.6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 ,每小格表示0.02A 。

B 、 当使用0~3A 量程时, 每大格表示1A , 每小格表示0.1A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读数”。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③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第三节 物质的导电性

1 . 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检测电路(自己补充)

2.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3. 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

4.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

5. 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导电。

6. 电阻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

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1兆欧=103千欧=106欧

第四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

2、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即它有多个变量,在实验中为了正确分析各量之间关系,必须保持其它量的不变,然后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4、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做绝缘体。

第五节变阻器的使用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大小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台灯、电话和扩音设备等都是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起到调节灯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动变阻器:

(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使用方法: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例:如图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1A”字样,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已知AP=20欧,那么,当用不同接线柱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各是多少?当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第六节电压的测量

1、水与电类比

(1)、抽水机:把B处的水抽到A处,使A、B间保持一定水压,从而形成水流。

(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源:使电源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正负极间存在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电压→电流)

2、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A、有电源存在电压 B、闭合电路

3、电压:(1)电压用字母U表示

(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更大的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换算关系式:1千伏=1000伏 1伏=1000毫伏 1毫伏=1000微伏

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A 、一节干电池:1.5V B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

C 、照明电路电压:220V

D 、一只蓄电池:2V

5、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2)、使用:①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②把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允许电压表直接连入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第七节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R 不变,改变电阻R 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通过电阻R 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3、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R ,研究电流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阻端的之间的关系

3、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正比。

三、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 = U/I U=IR *有人根据公式R=U/I 跟公式I=U/R 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 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一个定值电

阻的阻值-------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测出电阻R 两端的电压,用

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R 电流,然后计算出电阻的值。

*滑动变阻器R /的作用:可以读出多组数据,然后算出平均值。

第八节 电路连接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 的电流;电压表测量通过电阻R 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R /的作用:改变电阻R 两端电压。(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 的电流;电压表测量通过电阻R 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R /的作用:保持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3)更换不同的电阻做实验 I R U =

单位:I------安 U---- 伏 R---- 欧 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把其中一个灯泡拿掉,发生的现象是电路断开;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各处相等。 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上的电灯。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上的电灯。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相互不影响。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1、请根据右图的实物图,在左侧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按照实物图作出电路图 4、在如图中的(2)图指定方框中,按照(1)图所示实物连线图画出电路图。

6.按照右上图(a) 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 连接起来。 7、如图7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8、请按要求设计电路图(电路图画在左侧),并按你设计的电路,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要求:(1)开关K 1只控制电灯L 1,开关K 2只控制电灯L 2;(2)共用一个电池组 9、请按要求设计电路图(电路图画在左侧),并按你设计的电路,用线条代替导线,将下图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要求:灯泡L 1和L 2并联, S 是总开关, S 1只控制灯泡L 1, S 2只控制灯泡L 2。 S 2 L 1 L 2 S 1 S

11.按照右上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 连接起来。 12.要求S 为总开关,S 1控制L 1,S 2控制L 2,L 1、L 2并联,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3①将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②.将两个灯泡并联起来 14.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5.按照实物图作出电路图

练习1、图1中灯泡L 1和L 2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电。 2、图2中灯泡L 1和L 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电。 3、图3中灯泡L 1和L 2并联,开关S 1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 2只控制灯泡L 2。 4、图4中灯泡L 1和L 2并联, S 是总开关, S 1只控制灯泡L 1, S 2只控制灯泡L 2。 5、请在图19中标出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6、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1)开关K 1只控制电灯L 1,开关K 2只控制电灯L 2;(2)共用一个电池组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2、S 3闭合,S 1断开时,灯L 1、L 2是______联, 当S 2、S 3断开,S 1闭合时,L 1、L 2是______联。当S 2断开,S 1、S 3闭合时,灯______ 亮,当S 1、S 2闭合时,会发生______ 8.如图所示的电路,若使灯L 1、L 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 若使灯L 1、L 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如闭合开关S 1、 S 2断开S 3,则灯______亮,灯______不亮;如闭合S 2 、S 3,则会出现_______现象。 1.下列装置或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 (A )小灯泡 (B )发电机 (C )洗衣机 (D )电动机 L 1 L 2 图 1 L 1 L 2 图 2 L 1 L 2 S 1 图 3 S 2 S 2 L 1 L 2 S 1 图 4 S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浙教版科学八上电路图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 知识点: 一、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组成:把、、、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①电源的作用:②导线的作用: ③用电器的作用:④开关的作用: 二、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闭合电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③短路:a.电源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b.用电器短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从导线经过的现象。 小结: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电流的大小比较: 三、电路元件和符号电路图 1、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符号: 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电池:电池组:灯泡:开关:电阻:电铃: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2、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电路图。 ⑴画出图4-9实验电路图。并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 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 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四、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 ①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 ②并联:把电路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 五、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 六、连接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②各元件与导线间的连接要牢靠;③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④连接电路时,一定要防止用导线把电源直接连接起来。 拓展: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识别串联电路的方法是: (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串联电路中,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 (2)从工作特点去识别:因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所以流过第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要全部流过第二个用电器,若第一个或第二个用电器出现问题,另一个用电器一定受到影响,也停止工作,即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彼此互相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识别。只用一个电键就可以控制串联电路的各个用电器。 2. 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是: (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的,所以电流的路径不是一条,而是若干条(2)从工作特点去识别:因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若干条,每条路径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电路,各用电器彼此互不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去识别:电路中的开关不只是一个,其中有一个控制整个电路的所有用电器,其余的开关控制各自支路的用电器 同步练习: 1.下列装置或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 (A )小灯泡 (B )发电机 (C )洗衣机 (D )电动机 2.在下列几个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3.某工厂的车间里用一只开关控制三盏日光灯,三盏灯同时亮,同时灭,当其中一盏灯坏了后,其余二盏灯还能正常发光,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A )串联 (B )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C )并联 (D )不能是串联,也不能是并联 4.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 1、L 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丁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两灯都发光 (B )灯L 2亮,灯L 1不亮 (C )灯L 1、L 2的灯丝都会烧坏(D )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 6.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7.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的发光,则两盏电灯在电路中( ) (A )两盏灯一定要串联B.两灯只有并联才能实现(C )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D )两灯不可能是并联的 第2题 L 1 L 2 第5题 第6题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电路探秘及答案D卷

2019-2020 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电路探秘及答案 D 卷 姓名 : _____ 班级: ______ 成绩 :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用伏安法对四个电阻各测量一次,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 电流在 较这四个电阻的大小,可知电阻值最大的是() B.通过导线 d 的电流为 3A C.L1 的电阻小于 L2 的电阻 D.L1 两端的电压等于 L2 两端的电压 3. 如图所示,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 bc 、 ac 两端的 电压分别为 Uab=3v, Ubc=3v, Uac=6v,在表中记录数据后,下步应该做的是()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对换 L1和 L2 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4. 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R 是定值电阻, R′是滑动变阻 器。其中能够实 现身高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小的电路是( U-I 坐标系中描点,比 A.甲B.乙 2. 小明在研究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 C.丙D.丁 a 的电流为 3A,导线 b 的电流为 1A,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导线 c 的电流为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

池串联成如图 6--1 所示的电源。使用该电源组成如图 6--2 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 S ,在变阻器滑片 P 从 A 端滑到 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图 6--3 ( b )为电池组输出电功率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 图线,图 组输出电能的效率 η 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关系图线。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电源由 6 节干电池串联组成 B .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4Ω C .图 6--3 ( a )中经过 x 点的两条虚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面积为 2.16W D .图 6--3 ( b )中 y 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3.6V 6 . 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 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 b 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 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将 n 节干电 R 端的全过程中,电路中部分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6--3 (a )、(b )、( c )所示,其中图 6--3(a ) 为电压表示数 6--3 ( c )为电池 a 、 b 、 c 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 a 、 c 分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1.用一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D .不能这样连接 2.以下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B .在金属导体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C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 .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3.如图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4.同学们通过实践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中一项的相关情况如下表所 示,这个故障的可能原因可以概括成一个,这个原因是( ) A .电路出现了短路 B .电路出现了断路 C .用电器太多 D .供电电压偏低了 5 .使用电池时,不允许用导线把 连接起来,造成短路,干电池对电路供电的时 候,它把储蓄的 能转化为 能。 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使L 1,L 2串联,应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如果使L 1,L 2并联,就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7.如右图电路中,①当S 1,S 2都断开时叫 路;②当S 1,S 2都闭合时叫 路;③当S 1闭合,S 2断开时叫 路;④当S 1断开,S 2闭合时叫 ____路; 8.教室里的灯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亮或熄,可见教室里的几个灯是 联。学校的总开关若断开,教室里的灯会全部熄灭,可见总开关是接在 路上的 9、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元件组成。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______路,_______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_____联和_____联 S 3 L 1 L 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3, V排取m3)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 V排<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电路图连接专题练习(无答案)

电路图连接专题练习(A组) 1、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并标出开关闭合后的电流方向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3 .下图中的电路连接有错误,如果错误不纠正,则当开关闭合时会 出现什么现象呢? 你能试着把这个错误电路改正过来吗? 试在方框中画出改正后的电 路图,并指出这个电路的连接方式: 4.根据以下要求,完成下图中的实物连接图。要求:使L 1和L 2并联,并且让S 1控制L 1,让S 2控制L 2,S 3接在干路上。并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5.某传达室需要在前后门都装上开关。前门来人按开关时,要求传达室电铃响,同时红灯亮;后门来人按开关时,传达室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请按需要设计电路图。并把实物连接成电路。 红 灯 绿灯 前门 后门 S 1 S 2 S 3 第14题 A B C D a b

- + S 3 S 2 S 1 E 2 E 1 B 组 1、请根据右图的实物图,在左侧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按照实物图做出电路图 4、在如图中的(2)图指定方框中,按照(1)图所示实物连线图画出电路图。 5.根据下图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 1 L 2 S 1 S 2

6.按照右上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 连接起来。 7、如图7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8、请按要求设计电路图(电路图画在左侧),并按你设计的电路,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要求:(1)开关K 1只控制电灯L 1,开关K 2只控制电灯L 2;(2)共用一个电池组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 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 C.泥水D.纯牛奶 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 A.沉淀B.蒸馏 C.结晶D.过滤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 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硝酸铵D.蔗糖 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 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 和液体密度有关 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 =0.8×103 kg/m3,g取10 N/kg)() 酒精

初二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初二科学电路图专题练习 1.用一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D .不能这样连接 2.以下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B .在金属导体中,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C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 .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3.如图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4.同学们通过实践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中一项的相关情况如下表所 示,这个故障的可能原因可以概括成一个,这个原因是( ) A .电路出现了短路 B .电路出现了断路 C .用电器太多 D .供电电压偏低了 5 .使用电池时,不允许用导线把 连接起来,造成短路,干电池对电路供电的时 候,它把储蓄的 能转化为 能。 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使L 1,L 2串联,应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如果使L 1,L 2并联,就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7.如右图电路中,①当S 1,S 2都断开时叫 路;②当S 1,S 2都闭合时叫 路;③ 当S 1闭合,S 2断开时叫 路;④当S 1断开,S 2闭合时叫 ____路; 8.教室里的灯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亮或熄,可见教室里的几个灯是 联。学校的 总开关若断开,教室里的灯会全部熄灭,可见总开关是接在 路上的 9、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元件组成。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______路,_______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_____联和_____联 S 3 L 1 L 2

八年级科学上册《电路图》教案分析

八年级科学上册《电路图》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 重点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 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和不同的连接方法 电路图的连接方法 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社会。在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电在你的家中有哪些用途呢?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要用电?电从哪里来,你知道吗? --家庭和工厂用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过来的。各种电池可供各种小电器用电。 一、电路 【设问】电灯为什么会发光?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 【实验】图4-3小灯泡发光实验: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 【思考】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正确的电路都

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电路的组成: 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通、断。 【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有无的。 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继续刚才实验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汇总(2013版)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还有0.94%是陆地咸水。 2、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陆地淡水和大气水)仅占水总量的2.53%,陆地包括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小循环 4、水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 再生。 环节:蒸发(蒸腾升华)-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 (地下)径流 原 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途径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6、径流=降水量-蒸发量 7、水资源的定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往往东南部的地区,水资源越丰富。 8、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 9、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10、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5、 水 循 环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产生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 (阳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 体是氧气 负极 (阴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 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 沸点100℃(1标准大气压下) 凝固点0℃(1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异常现象反膨胀现象:4℃以下时热缩冷胀, 4℃以上时热胀冷缩。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目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4章电路探秘 一、选择题 1. 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使两个小球带电后(球上标注的是所带电荷种类)。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而图中两球相互排斥,故A错误; B. 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正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而图中两球相互吸引,故B错误; CD、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负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e和f D. g和h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A.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B.导线连接c、d两接线柱,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C.导线连接e、f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故不符合题意; D.导线连接g、h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符合题意。故选D。 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上端是正极 B. 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 C.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D. 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电源的内部,自由电子向上运动,说明电流方向向下,所以电源的上端是负极;故A错误; B. 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故B错误; C.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故C正确; D. 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D错误。 故选C.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