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收稿日期:2011-01-20

作者简介:谌林(1962-),男,湖南安乡人,三亚学院社科部教师,哲学博士;

刘鹏(1983-),男,陕西扶风人,三亚学院社科部教师。

就事实判断而言,意识形态的宣讲确实是古今中外一种普遍的行为。当下中国高校开设的四种思政课,正是宣讲

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阵地。本文的核心关怀是证明宏大叙事的合法性,以及为何这种合法性是甚嚣尘上的解构主义所不能摧毁的;而本文所称宏大叙事主要指征思政课,因此为宏大叙事开显合法性也就是为思政课开显合法性。

本文简要的哲学分析表明,思政课教学遭遇的全部困境,包括部分学生的逃课厌学,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思政课意义和学理性的怀疑与轻视(认为这门课既缺乏现实合理性又缺乏学术合法性,并且与就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无关等等),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处在一个解构主义思潮大肆蔓延的时代,而解构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又是技术时代权力分散和下移的必然结果。瓦解以历史意识完整性为旨归的宏大叙事是解构主义的本质,而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政课教学之本性又必然只能是宏大叙事的。一线教学人员要想自觉地坚守宏大叙事,创造性地守护意识形态,就必须从学理上认清时代特质,达到对思政课现实合理性和学术合法性的自觉证明。比方,解构主义为何能在上世纪末期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广泛的同情?它如何极大地冲击了主流和传统价值观念,以至在一些人眼中思政课所宣示的内容,那些曾经被崇奉的伟大情操和高远理想,竟然一夕之间变成了虚伪可笑的东西?但是,尽管如此,解构主义真的具有彻底摧毁宏大叙事的学理潜能吗?

一、解构主义时代

把当下社会称为“解构主义时代”其实并不准确,因为

这高估了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尤其不可能成为意识形态。国家和政党及一

切现实政治组织,就其本性而言决不可能是解构主义的而只能是宏大叙事的。因为政治组织必须具有意义和目的的确定性、统一性并表达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这些品质和解构主义无法相容,奉行解构主义必然意味着政治组织的自行瓦解。但本文所称的解构主义已经远远不只是某种学术思潮(本文所称解构主义是德里达“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利奥塔“不相信宏大叙事”的结合体,指征个体性、反权威、意义消解等),而是一种足以左右行为模式的价值标准。中国社会自上个世纪解构主义来势日渐汹涌,影响及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对于传统价值与主流价值的极大压迫,宏大叙事遭遇普遍嘲弄与质疑,这是坚守宏大叙事的思政课教学必须面对并因应的重要背景。

本文没有选择使用“后现代思潮”一词,因为“后现代”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生产技术水平,而本文关心的则是社会心理和价值标准的变迁,以及在此背景下思政课合法性的哲学根由。中国社会就其生产技术水平而言还谈不上“后现代”,但后现代哲学散播的思潮即本文所称的解构主义,则已广泛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这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并且重要的是,解构主义一词已经很好地表达了个体化、碎片化和多样性这些属于后现代思潮的核心观念,足以表征当今社会年轻一代在价值和心理方面的新型变化,而这些颇具解构精神的年轻人正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受众。

上世纪60年代,德里达、利奥塔等人倡导解构主义的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林1,刘

鹏2

(三亚学院社科部,海南三亚572022)

摘要:解构主义是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它把以历史意识完整性为旨归的宏大叙事作为叙述主线。在解构主义思潮对宏

大叙事造成极大冲击和瓦解的当下,辩护宏大叙事的现实合理性与学术合法性,是走出当前思政课教学困境、维护该课程学术尊严的内在思路。

关键词:解构主义;宏大叙事;思政课;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4-0037-05

37

2011年第4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初衷,是要反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这一传统认为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万物虽然变动不居,但总有一个东西是恒定不变的,它最终指向世界的目的,这个东西就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一词的内涵之广未免令人头晕目眩,其与中国哲学中“道”的意义之复杂性不相伯仲,且大有相通之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可见道的原初性和终极性。“逻各斯”既然无处不在和恒久不变,万物遵循“逻各斯”而运转,那么可以推演的是:其一,世界有一个终极法则,真理只有一个;其二,世界有一个终极目的,万物生灭演化,皆为此终极目的而生而灭而演化;其三,世界是理性的,理性终归是最后的胜利者。总之,“逻各斯”昭示着世界有一个“总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开头,有演变,有结尾,它在总体上是线性演进的,并必将最终达致完满的结局。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既是目的论和本质论,又是中心论和进步论,它似乎具有一种反对多元化和个体性、崇尚权威和整体的内在逻辑。在德里达等人看来,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基督文化传统,到黑格尔和马克思,到宣讲“总体性”的卢卡奇,无一例外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者,都是必须被“解构”的。何谓“解构”?“拆解完美结构”是也。把那些看起来庄严神圣的东西一一拆解,使其零乱不堪而不复庄严神圣。不仅不复庄严神圣,甚至显得丑陋和虚伪,而且永无恢复原状之望,此之谓解构。

解构主义的根本旨趣是反中心,反权威,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抗思维路向,那么它提倡的必定就是非中心的、多元的、个体的、破碎和零乱的后现代价值观念。归结到政治哲学上,其本质诉求在于反对整体性而张扬个体性。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它不仅直接与民主和自由问题相关,与政治和经济上的保守主义和放任主义相关,而且透过对历史性质的不同回答而与历史哲学相勾连,这种勾连最终又必然关涉到本体论层面的根本立场。社会由个体组成,无数个体汇聚而成国家和民族这些整体。任何整体为了其目标和利益的实现,必然或多或少限制和牺牲个体的权益[1](P125),否则整体即不复成为整体,从而个体的权益也终将化为乌有。整体是实施个体限制的,但同时也是实施个体保护的;个体渴望自由和解放,但为了更大的自由和解放,他又必须接受整体的限制。这是一个永恒的二律背反。没有完全不考量个体权益的整体,因为个体权益是整体合法性的源泉,失去合法性的整体必将消亡;也没有可以完全脱离整体的个体,即使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例如老子(同时也是极端的反智主义者),其实也承诺了合作的必然性,不然他的权谋之术和“无为而治”就从根本上没有了着落。那么,解构主义是在何种背境下提出个体性诉求的?这种诉求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具有合法性?它具备颠覆宏大叙事的真理品质吗?

解构主义或任何理论都不会凭空产生。按照唯物史观的逻辑,一切言说方式都必定后在于社会生产方式,都只能以现存社会生产方式为土壤并受制于这种生产方式,都只能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理论总结与升华。诚如马克思所说:“任务本身,只有当它所能借以得到解决的那些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已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2](P83)个体要求摆脱整体统治与压迫的呼声古已有之,但在漫长的前技术农耕时代,无论中国或欧洲,这种呼声都显得太过微弱,以至难以获得宏大的回应。中国六朝时期也许是一个特例,那时“解构”成为时尚,个体性得到极度张扬,儒家的宏大叙事受到极度嘲弄,传统价值几乎坍塌。不过,这种情形基本上限于知识贵族的口头清谈,对社会大众和现实政治影响甚微。而且,除了艺术和“解构主义”本身,六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成就的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战乱频生,生灵涂炭,可见不合时宜的、早产的解构主义成了社会倒退在文化上的某种标识。农耕时代对整体性的绝对强调和对个体性的极度压制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必须把它称为整体主义才是恰当的。整体主义意味着对个体的过度化约,它要求个体必须完全服从整体,把自己当作整体的一个符号和工具,从而彻底丧失个体性。而个体性总是和自主性并肩而行的,于是整体主义也就彻底剥夺了自主性。整体主义当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世俗生活上它要求皇权至上,在精神信仰上它要求一神教,在意识形态上它要求绝对一元化,那么,在这种处境下,个体就被完全消解了。对整体优先性这种过度强调的整体主义,是东西方社会在前技术时代的普遍特征,它的合法性的根基在于农业生产方式,即产品剩余的有限性、交换的偶然性和生产生活的地域封闭性,一言以蔽之,在于生产效率的低下。当此之时也,整体主义的霸道与专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似乎也是合理的和有利的,它至少可以维持起码的生产效率和社会公正。贡斯当在论及古希腊城邦民主时写道:“个人以某种方式被国家所吞没,公民被城邦所吞没。”[3](P28)素以民主著称的古希腊尚且如是,遑论其他地区的传统社会了。

以蒸汽机出现为标志的技术时代宣告了整体主义的终结,尽管在实际上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要求确立个体性,把个人从整体主义的铁血统治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价值的多元性和信仰的自由,没有言论和迁徙的自由,生产和交换的自由就无从产生,从而资本主义也就无法确立,就像中国宋明清时期的状况那样。在欧洲,从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到解构主义宣称“碎片化就是后现代”,整整间隔了一个世纪。为何尼采早已对传统价值施予了极大破坏,因而被奉为解构主义的鼻祖,但解构主义要直到上世纪晚近才臻于成熟并产生广泛影响呢?也许尼采那种虚无与唯美的、狂躁而杂乱的思想在未经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细致缜密的阐发之前难以获得学术尊崇

38

性?也许上世纪前半叶“任务所能借以得到解决的那些物质条件”还不存在或者不成熟?事实是,尼采思想只有在实际经过了尼—海一系之后,才终于达到了这一谱系的末端解构主义,到上个世纪中叶时,工业文明遭遇进步瓶颈,理性(实际上是工具理性)的神话早已不再被人毫无反思地迷恋了,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并未造就期待中的美好生活,相反,心灵的枯竭、精神生活的贫乏、一系列传统德性的丢失,尤其是物欲的统治和压迫,使人变成了马尔库塞所称的“单向度的人”,即人的生命只剩下物质生活一个维度了。人们对“理性万能”和“社会必然进步”的怀疑,引发了对存在本身、对一切理想和彼岸的怀疑,并最终呼唤出了本文所称的解构主义。

就技术时代的客观要求而言,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破除英雄崇拜并警惕现代性的种种陷阱,这些观念的张扬实属必需。西方社会乃至当代中国的民主进步和制度改善,解构主义与有荣焉。不过,打碎整体主义虽然必需,打碎整体性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法的。解构本无罪,问题在于解构主义在“破障”的道路上未免走得太远,它要求彻底的个人生活,鄙视和反对所有宏大叙事,如此只能撕裂社会整体,使之成为无数碎片,这和整体主义当初造成的个体性丧失同样贻害无穷。今天的宏大叙事并不要求整体主义,它坚守的只是整体性,并且这种坚守建立在对“整体为个体而存在”[4](P67)的当代民主信念的承诺之上。这种宏大叙事不仅对解构主义充满“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而且也理应理直气壮地进行自我辩护,这正是思政课教学的职责所在。遥想魏晋六朝,玄学走向极端之时,引发的“口谈虚浮,不遵礼法,时俗放荡,风教陵迟”[5](P202)的行为,比照今日一些年轻人看不起先贤英烈的事功业绩,把愤世嫉俗看作旷达,把怨天尤人看作深刻,把德行高洁看作愚昧,把不负责任看作潇洒,种种情状,足令我人对此解构思潮无限蔓延之危害,深予警醒。解构止于整体主义之崩溃足矣,若危及整体性,则超越了它的合法边界规定。解构主义在民间的“行为艺术”即所谓“恶搞”,“恶搞”虽然强化了平等精神和娱乐性,但同时也撕裂了精英意识,埋葬了批判性,把社会生活降格为一种齐一化的、肤浅而麻木的娱乐版本,从而丧失了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将理想、献身与责任等高尚价值置于被嘲笑的地位。以当下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思之,解构主义难辞其咎。可以认为,德里达开启解构主义,正如郭象、王弼开启魏晋玄学,民智未必为开,魔鬼却尾随而来,知识精英的书斋臆语一旦赢得大众接受,其可怕如此。

二、坚守宏大叙事

利奥塔成功地将“宏大叙事”塑造成了某种贬义词,以至很多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都羞于承认自己是宏大叙事者,仿佛这个词不仅指征着政治化的独断,还指征着去学术化的肤浅,这是很不正常的。总结起来,利奥塔等人对宏大叙事的指控无非有以下几点:其一,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政治功能强大,从而总是有“将某种意志强加于人”的嫌疑;其二,与总体性、普遍性和共识具有同质内涵,从而构成了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对立面,威胁和排斥“个人叙事”及“日常生活叙事”;其三,“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6](P51)。罗斯这里是说,宏大叙事总是意味着历史决定论,宣称未经证实、但或将证伪的人类历史的规律性。限于篇幅和本文性质,以下仅对上述指控分别给予简短辩护。

首先,关于宏大叙事的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化,本文认为不是要辩论“是与否”的问题,而是要辩明“是否应该或必要”,或者说“是否可能完全去除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化”的问题。宏大叙事当然具有政治功能,并且总是自觉地力图使之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如此,基督教如此,儒学和尼—海也如此。政治功能无非是指某种影响社会群体之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作用和能力,具有这种作用和能力的不只是某种思想体系(无论宏大叙事的还是解构主义的),还包括习俗和传统,也包括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信徒就有指责“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传统,马尔库塞甚至批评广告商对商品不遗余力地宣传也属政治行为,因为他们利用大众传媒技术煽动公众的“虚假需求”,使之耽于物欲,从而遗忘和消解了批判精神。政治化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只宏大叙事具有政治功能,一切公共言说和行为都不可能没有这种功能。解构主义或后现代理论竟然是与“政治”无关的吗?它们批判整体的叙事不是为了破除一种“政治”并确立另一种“政治”吗?它们难道不是为了游说公众并希翼产生广泛的群体影响吗?在此破除、确立和游说中,它们不也是意欲“将某种意志强加于人”的吗?它们或许确实没有运用国家机器而只是运用逻辑去强加于人,那只是因为它们还不是现实的意识形态、还没有掌握国家机器而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说人们总是必然互相影响的,除了纯粹的生理活动,人们总是不得不与社会连接的,即人总是必须政治化的,区别只在于主流政治和边缘政治而已。反对一种政治化只不过意谓另一种政治化,而绝对不可能纯粹去政治化。如果一种叙事打算真的去除政治功能,唯一可行的就是根本不叙事。但是,难道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默就不具有政治功能吗?

其次,宏大叙事确实强调总体性、普遍性和共识,但并不必然反对差异性和多元性,也并不必然淹没“个人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理论家总是乐于创造过多的术语,其实这里所有的对立都可以归结为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对立。解构主义总是对整体性忧心忡忡,其实它应该忧心的本来只

谌林,刘鹏: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39

2011年第4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是整体主义,因为整体性是无法消除的,整体性是个体性的必然归宿。用海德格尔独有的悲呛语气来说,整体性是人的天命(海德格尔的原话是“技术是人的天命”)。传统时代的宏大叙事确实演变成了整体主义,但这并不意谓它只能是整体主义的。“国家”也曾经只是“君王”,但国家并不必然只能是君王,它也可以并已经演变成现代民主组织。而且,问题是,难道我们可以离开总体性和普遍性而存在吗?难道差异和多元不是建立在统一的背景下,而是反而可以脱离并清除统一吗?难道“个人叙事”可以完全替代宏大叙事,难道个体居然可能没有共识,而只有亿万互不同质的、互相不可通约的“个人叙事”?一言以蔽之,如果人类不想回到丛林时代从而失去人的类特性,难道个体性可以遮蔽整体性并且还是合乎法则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性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也可以是美好的。如果“整体为个体而存在”成为普遍性和共识,那么个体的权益空间将日渐扩展,千万个不同的声音终将汇合成一个总的宏大旋律,这种充分包容个体性的整体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273),谁能说这样的整体性会反对差异和多元性,会排斥或打压“个人叙事”呢?相反,这样的整体性正是差异性和多元性的统帅,建基于这种整体性的宏大叙事正是“个人叙事”或“日常生活叙事”的灵魂。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无非有两个含义,其一,它相信社会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8](P247),就是说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一样是有规律的,而不是纯粹被偶然性决定的;其二,可以科学地认识这种规律并预测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就是说,人类历史是总体进步的。这种历史决定论并不排斥偶然性的巨大作用,不否定历史进程的曲折性,也不认为对历史发展的预测可以像数学计算那样精准,但是,只要人的活动总体上还是有目的的意向性活动,只要理性依然是人的根本属性,那么,“从现实的人出发,即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9](P8),认识和把握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预测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就决非神秘难解之事。唯物史观的宏大叙事确实反对孤立地看待社会历史现象,确实主张“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但它决不是什么空洞无物的“神话结构”,它只是一种视野开阔宏大的辩证结构而已。就学术真理而言,我们没有读到过一部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可以真的否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就历史实践而言,我们确实看到了一条历史进步的宏大轨迹,看到了人类自由王国的地盘越来越大,而古今中外形形色色关于世界末日和人类灭亡的悲观主义预言,却都如梦呓般一次次落空了。

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者对历史决定论的高度敌视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中间包括一些素负盛名的作家,例如哈耶克和波普尔。这些敌视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其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背境,就是前苏联专制主义和经济失败带给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强烈震撼。但是我们认为,前苏联模式并不代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没有必然导向专制主义的内在逻辑——

—解构主义及一切反对历史决定论的思想真正忧虑的东西,就是宏大叙事逻辑必然地导向专制主义——

—但论证这个思想显然不是本文的任务了。其实波普尔穷尽毕生之力,也并未否证历史规律的存在,相反,他常常是含糊和矛盾的。例如他为反对历史决定论而提倡的“技术的社会科学”,就容易让人疑心他又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他反对的立场上。他说:“这种方法论将导致对社会生活普遍规律的研究,以便发现一切必要的事实,作为谋求改革社会建构的人的工作依据。”[10](P36)无论波普尔怎样辩护,从这里都很难发现他的“技术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决定论有何本质区别。

观察和思考问题有两个角度,首先是整体角度。整体角度所以是必需的和合理的,只是因为人是社会的和不断衍续的,即马克思所说的人只能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决定了个体必须建构整体感和历史感。如果没有整体感,如果离开其他个体及其本质力量,任何个体连一天都无法存在;如果离开历史感,任何个体都将失去意义。何谓意义?意义只是超越。用理想超越现实,用无限超越有限。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一个绝对的善的物理世界以及由此决定的绝对的善的人文世界,那就是无限;何谓无限?无限就是也许可以在时空之中但绝不接受时空羁绊的主体的存在,对那样的主体而言,物理世界与人文世界都是绝对的善。因此理想就是无限,无限就是理想。这样的超越没有任何个体可以完成,因此一切意义都源于整体和类。“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具有整体感和历史感的人类特有的情怀。整体角度给我们带来了历史进步论和乐观主义,“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纵我死也,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不可尽也”;这是何等豪迈而宏大的意义!但由于整体角度强调个体对整体的责任和牺牲,它确实有可能带来整体主义,从而否定民主与个人自由,因此我们还需要另一个角度,即个体角度。

离开个体就没有整体。意义在整体中产生,但最终必须由个体承载和分有。个体是重要的,因为个体是有限的。个体的有限存在时刻警醒着整体不应忘记其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不应忘记对个体的关怀和服务,否则整体就将成为空壳,或蜕化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名不符实的整体。个体角度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唤醒了民主与自由,甚至也唤醒了终极关怀,但个体角度也造成了悲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甚至还造成了反对任何公共责任和义务的无政府主义。“相濡以沫,不

40

若相忘于江湖”,这种个体角度与其说是潇洒的,不如说是悲怆和孤独的。过度个体化必将最终消解个体,这也许是解构主义未及周详考量的。

用整体遮蔽个体生命是专制的,但渴望摆脱一切整体的一切约束,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宏大叙事不拒绝对它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因为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本就是宏大叙事应有的题中之义。但毫无疑问,解构主义更需要批判,因为仅有解构是不够的,解构之后终将建构。理想被解构不会造成更好的现实,现实被解构必定破灭理想,因此,坚守宏大叙事,合理解释现实,在现实和理想、实然与应然之间建构良好的平衡,正是思政课教学应有的品格与操守。没有一种实然是完美的,但迷失实然的应然则永远不能成为应然。明乎此理,那么要求彻底个人生活、反对一切宏大叙事的解构主义可以休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Dorothy Ross,Grand Narrative in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From Romance to Uncertainty,转引自程群.

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51-6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易杰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Grand Narrative in the Deconstruction Times

EHEN Lin,LIU Peng

(Sanya College,Sanya,Hainan572022,China)

Abstract:The political course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ideology.It can only be taught with Grand Narrative with the integrity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Given the case of Grand Narrative under extreme impact and the threat of dis-integration exerted by Deconstruction,its intrinsic solution which can help the current political course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in teaching and safeguard its academic integrity is to defend the practical rationality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legitimacy of Grand Narrative.

Key words:deconstruction;grand narrative;ideology;political course

(责任编校:文建)

谌林,刘鹏: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41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5)低调误率原则 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一、解构主义的含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德里达在接受张宁的访谈中这样说:“在某个既定的时刻,我曾说过如果要我给‘解构’下个定义的话,我可能会说‘一种语言以上’,哪里有‘一种语言以上’的体验,哪里就存在着解构。”又说:“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解构主义拒绝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延异、替补、互文性。 二、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是一曲“带着脚镣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三、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1 反对“语音中心论” 德里达解构主义首先是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开始的。 德里达所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指西方哲学中的如下倾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代总是存在着一种二元的等级划分,比如本源与事物、逻各斯与事物、理念与摹本、本体与现象、原子与虚空、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语言与在者、理解与解释、所指与能指等等,在这诸多的二元划分中,前者总是更根本的、更基础的,前者拥有普遍性与稳定性,而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是不断变动的、暂时性的存在。因此,在二者之间,前者是实体,后者是实体的属性。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德里达就把这种倾向叫做逻各斯中心主义。 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语言学的层面就表现为语音中心主义。因为在语言学上对语言也存在着二元划分,一是语音,二是字形或符号。按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更强调语音的重要性。传统形而上学之所以把言说和语音放在首位,就是为了保障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意义”的“在场出席”(presence)。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语音中心论”,他认为言语和意义有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能直接反映意义(思想,真理),而书面文字则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声音的代替。同样,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它表现语言,是语言这种声音符号的代表。语言优于文字的另一表现,是讲话人的“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地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的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 为了否定这种语音中心论,德里达力图证明书写文字的优越性。 德里达认为符号具有两个必备特征,即“可重复性”和“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这验证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翻译活动是人类的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是离不开语言的,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词典·语言文学卷》对语言的解释:“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这一解释很全面,它把语言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作用阐述的十分清楚,同时也阐明了语言与三个世界(外部实存世界,社会群体世界,个人精神主体世界)的关系,指出语言是联系这三个世界的媒介。 1、结构主义和本体论语言观及其翻译观 翻译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作为媒介的语言,无论是在怎样的翻译研究范式中都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可以说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对翻译本身的看法,即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和产生不同的翻译观。 迄今为止,人们对语言的本质性揭示已有不少理论,如语言的过程说,语言的结构说,语言本体说,语言行为说,等等。本文拟就这几种关于语言的观点来谈一下语言观与翻译观的关系问题。 语言的结构说始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它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因为从索绪尔之后的各派语言学开始用语言分析的方法从语言材料中寻找规律性模式,从而结束了对语言的规定式研究,走上了描写性研究,也从历时性研究走上了共时性研究。由于结构语言学在语言内部规律上的研究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人们对这些规律性的强调导致了人这一言说主体,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地位日益下降,最后成了陷入语言牢笼之中的存在物,失去了主观能动作用。这一点正如杰姆逊所批评的“结构主义宣布: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是指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网络,而外部语言学是指有主体和语境参与的语言使用情况。他认为只是内部语言学才是有规律的,而外部语言学则带有私人性质,是无规律的。在这种语言观影响下,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观应运而生。这种翻译观首先强调语言的共性与普遍性,认为语言具有普遍的表达力,在翻译中表现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奈达)只是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因此,翻译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探讨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上的转换规律,用奈达的话来说只是把同样的衣服摆放在不同的衣箱里,摆法不同罢了。因此,语义—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即通过语言分析,找出表达相同意义的语言形式。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或忽略不计,如言说主体被视作价值中立的,语境被设定为理想性的。翻译者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了。在这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工具理性,即其规律性。在这种理性的支配下,一种以科学模式建立翻译(科)学的构想随之而来,但是这一构想随着解构主义大潮的到来幻灭了。 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解构也是以语言为突破口的。首先,它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认为意义不是由语言规则预先设定下来的,而是在主体间对话生成的,从而强调了语言之中蕴涵着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解构主义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前理解结构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话中所生成的意义是不同的。解构主义的这种意义观来自于它的语言观。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完全不同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它是站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目录 ?主题说明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流行趋势 ?相关品牌介绍 结构主义 Tom Ford 解构主义 三宅一生 ?市场调研报告 H&M ?调研延展设计 主题说明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型。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 2012年春夏女装流行色趋势 2012春夏女装色彩以薄荷绿和白色为主色调,以大地色系和暖色系来调和,深茶色、粉紫和糖果粉加以点缀展现舒适自然的感觉。 相关品牌调研介绍 结构主义 ?Tom Ford 名:汤姆·福特Tom Ford 国家:美国 创建年代:2004 创始人:汤姆·福特Tom Ford 所属集团:曾属GUCCI旗下品牌,后独立。 消费人群:时尚群体

设计师简介: ?汤姆·福特Tom Ford品牌故事: 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主宰者,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个人经历: 1.1962年出生美国德克萨斯州。 2.1983-1985年于Chioe实习。 3.1986年回纽约发展,为Cathy Harwick工作。 4.1990年加入Gucci,94年成为创作总监。 5.2000年出任YSL创作总监。 6.2004年从Gucci辞职并成立自己的品牌。 Tom Ford 商业后的灵感: ?Tom Ford跟一般自我的设计师不一样,他认为设计师应懂得怎样面对人,响应每人的需要。过去的经历告诉他,没有商业基础支持,创意只会一文不值。他最终目的,就是为女性创出她们梦寐以求的美丽事物,为女性塑造出漂亮动人的形象。他并不鼓励女性把流行的元素堆砌身上,相反地,最欣赏的是那种拥有自己独特品味的女性。身边的真人真事、一出电影、一本书、一幅画都可是灵感所在。 ?他曾在1996年倡导的MOD怀旧风潮,在国际时尚界风行一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而他在近几季所倡导的70年代式的华丽摇滚风格,如绣花牛仔裤,流苏和破洞的牛仔裤,珠片花长裤,蕾丝长裤,色彩明艳的大型花卉印花连衣裙和半截裙,色彩亮丽的肩挽手袋等等,是1999年度乃至2000年最流行的服饰之一。 ?Ford的作品一向被看作是七十年代的翻版,对此Ford解释说:我以为每一个人对美的标准是在他踏入成人时期形成的。我也虽想跟七十年代划清界限,但心目中仍然对那段时间里的事与物有感情虽然我刻意不去想那年代的东西,但最后的设计还是受到了影响。 解构主义 ?三宅一生 名: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国家:日本 创建年代:1970年 创始人:三宅一生 所属集团:资生堂 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 品牌简介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它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

论第三代诗歌解构传统的策略

论第三代诗歌解构传统的策略 第三代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重新发现“人”、与“神”对话完成对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并在对语言的反叛中实现与之共谋,进入一个新的诗歌创作世界,达到对抗朦胧诗,消解传统诗歌的目的。 标签:第三代诗歌;传统;反叛 加缪在《反叛与艺术》中认为,人的处境是荒诞的,在荒诞的境遇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叛”。对荒诞的体验是个人的苦难,而从反叛的行动起,人的苦难意识便具有了集体性,便成为众人的冒险行为,所以“我反叛,因而,我存在”。在进入艺术分析之前,加缪分析了两种反叛: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反叛是人起来反抗自身的条件和整个世界,是对人的目的和世界的目的持否定态度,这是一种绝对否定的态度,矛头指向上帝。形而上学反叛者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但他们以秩序的名义辱骂神明,并且把上帝指责为死亡之父、万恶的渊薮。形而上学的反叛因为其否定一切的立场,最终必将导致虚无主义。历史的反叛在逻辑上是形而上学的继续,它将历史当成绝对价值,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进行反叛,即通常说的“革命”。加缪认为,所有的“革命”都容忍恶存在,都将暴力、杀戮合法化。米兰·昆德拉认为:“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第三代诗人在对“人”重新发现与对神的反抗中,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并在对语言的反叛中实现与之共谋,进入一个新的诗歌创作世界。 一、重新发现“人” (一)自觉的普通意识 作为一个人,首先作为一个普通人,第三代诗人自觉地摆出了自己的位置,不管这个位置是高还是低是对还是错,他们不在乎,他们以普通人自居,“他们不以为生活欠了他们什么,他们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使命感,他们是一群小人物,是一群凡人,他们要写什么不知道……他们顶顶重要的是生活……” 其次,平凡事走入诗中。在以前的诗中有许多重大的题材和事件,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有诗人对历史、对社会发出的深刻的思考和展示的事件的丰富性、复杂性,在第三代诗中,平凡的小事进入了诗的领域,“在我们认为什么都可能是‘诗’: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虚幻的怪诞的胡思乱想。门外一个人的叹息以及阴天里蚂蚁搬家等等”(新口语宣言),“那些偶然、无谓、不确定的等等琐事成为我们表现人类日常性最为得心应手的契机”(日常主义宣言)。诗歌近乎生活现象,日常琐事,什么都可能是诗。 (二)裸体越过圣地 第三代诗歌中女性诗歌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力量。这里所谓的女性诗歌,不只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代表--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 目录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受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构的想法的影响。虽然这个影响的程度仍然对受到怀疑; 而其他人则被重申的俄国人构成主义运动中的几何学不平衡想法所影响。在解构主义,也有对其它二十世纪运动作另外的参考: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作用,表现主义, 立体派, 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实习者所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紧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在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维列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 的建筑设计竞争(特别德里达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并且柏纳德·楚米的得奖作品), 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的解构主义建筑展览, 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 还有1989年初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设计的卫克斯那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编辑本段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当代建筑学中的解构主义是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刚好对立。它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断然并且是相反。虽然后现代主义者和未成熟的解构主义建筑师沿著双方在《对立期刊》(1973–84出版)中出版了一些理论, 那本期刊的内容却标记著两个运动之间一个决裂的开始。对于建筑学和建筑历史,解构采取了对抗的姿态, 想要脱离和拆解建筑学。当后现代主义返回接受了现代主义所避开的历史诱捕, 解构主义拒绝了后现代采纳的折衷性的历史参考和装饰品。这种拒绝顺从著许多现代作品的反历史主义,并且它是作为新运动定义的一部份。 再者《对立期刊》关于解构主义建筑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分离出来的其他文章就是1966年罗伯.文丘里(Robert Venturi)所出版的《建筑学的复杂性与矛盾》。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要点是复杂性与矛盾,正正与现代的纯洁和简洁相矛盾。自从文章出版以后,功能主义建筑和理性主义建筑,这两个现代主义建筑的分支正受到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范例所颠覆。后现代主义把范裘力的文章解读为,装饰品和历史暗示能够使建筑更丰富,这是现代主义所放弃。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甚至在经济和细小的建筑上都倾力重新利用装饰品,罗伯·范裘力的"装饰的小屋"概念所恰当地描述的用功地方。设计的理性主义逐渐消失但建筑物的功能主义却某个程度保持不变。这与范裘力的另一个伟大的著作,[2]所说的十分接近,当中认为符号和装饰品可以应用到实用建筑身上,并且逐渐灌输记号学的哲学复杂性。

电影_疯狂的石头_之解构策略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8 王笛 在分析影片《疯狂的石头》具体的解构策略之前,本文拟对解构主义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做一简要梳理。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其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路,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在德里达看来,延异“不是一个名称,不是一个纯粹的命名单位,而且在一个变化和推延的置换链中不停地自我移位”,延异的领域是不可认知的,但是没有认知的知识(在场的领域),它不可能出现。这是因为在人类经验里我们和它关联,通过语言而且总是通过概念和论断的方式与它关联。同一性是所谓的是其所非,非其所是。德里达熟练地应用许多不同的且常常惊人的隐喻来重复同样的观点,他习惯于信手拈来地抓住一些经典作家和理论家的作品中常为人所忽略的词语,从歧义相关的角度深入剖析,即兴地创造出一些“解构式”术语。例如,“延异”、“播撒”、“涂改”、“痕迹”、 “替补”等等。正是这些术语,构成了他解构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有力武器。 其中“延异”与“播撒”,是最为核心且被德里达频繁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下面我们借助这两个概念来分析刮起国产电影旋风的《疯狂的石头》具体的解构策略。 一延异:通向异域的“涂改” 在影片《疯狂的石头》里,片中的角色形象,无论是包世宏、道哥、黑皮、国际大盗麦克,还是次要人物谢小盟、秦秘书,他们对传统经典形象进行了肆意的“涂改”。由于传统经典形象所代表的古典、正统、理性与常规的世界,与当代多元化、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普通人所身处和感受到的世界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与冲突,因而他们一出场就被“延异”,以一种戏谑嘲讽的姿态和奇异怪诞的风格通向“异域”,从而产生强烈的解构效果。 影片一开始没多久,谢小盟在缆车上对一女孩说:“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光从这段话,谢小盟的言行举止俨然一个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但是它却出自于一个小混混般的败家子之口。说到“子宫”的时候,旁边两个大娘吐出短短的两个字“流氓”。“子宫”这个词本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术语,但在电影特别营造的语境里却被两位大娘视为下流词汇,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在秦秘书的出场中,“延异”所造成的解构效果更为强烈。 撞车之后,秦秘书说:“狗日,高科技啦,无人驾驶!没看到啊,别摸我,开不了不要开嘛!”所有知识都是语境化 的,并受文化、传统、语言、成见、信仰背景的影响。因此,解构通过在对任何特定的世界观中可供选择的意义和真理的说明,对客观知识的主张表示怀疑并提出质问,不管这种世界观的追随者是否认识,它是确实的存在,这些意义将破坏正在讨论的世界观。在这里,“BM W”原初的或客观的意义被“涂改”,被破坏得完全相反甚至没有意义,剩下的只是“痕迹”。 大盗麦克在大陆的出场,英姿飒爽,但是打的士的时候,箱子被拐走,经典台词“顶你个肺”首次出炉。后来,麦克又用看似专业的手段,从梁上垂下绳子来偷翡翠,结果绳子不够长。他不由发出感叹:这奸商!麦克从罗汉寺脱身,一身狼狈地出来,给秦秘书打电话:“出了点小意外,情况还在我控制中。”“我的招牌是讲诚信,跟你老板说,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麦克的粤语腔配上他自己的狼狈情况,专业的手法和不专业的结果形成的反差,给我们带来的是对国际大盗强烈的解构效果。本该具有反派大佬英雄气质的国际大盗被演绎成了笨手笨脚、洋相百出的滑稽小丑。经典台词“顶你个肺”成为社会流行语,如同“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句话一样,经过“涂改”,被“延异”成特殊语境的一种特殊表达。 “延异”思维作为一种解构策略,不仅表现在表演、台词及镜头语言上,而且充分体现于电影整体的构思、故事编排和角色设定等方面。 先来看故事的整体构思。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解构了一把。整个故事情节大胆、痛快,让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次次被“涂抹”,而且越抹越黑。导演用卓尔不群的构思和十分娱乐的台词,让观众在“延异”中体验了传统的中心、价值观与世界观被无情奚落的快感。 在故事的编排和角色的设定上,故事中谢小盟的话要是摆在其他电影里让一些“艺术家”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就可彰显自己的深刻和玄妙,但是在这里只是一个浪子用来泡妞的语句。导演有意铺垫起来的浪漫情境,观众还没来得及沉浸,就被“涂抹”得变了味,通向了“延异”的异域。 二撒播:多元歧义的丰富联想 将不同语境中完全相同或谐音相关的词语以及特征类似的形象并置在一起时,常常会产生多元歧义的效果,引发 摘要本文以当代中国影像传播现象中的突出个案作样本,结合后现代理论的解构策略对样本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延异、播撒”作为文本分析的工具,从思想内容、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具体的解构策略。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延异播撒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电影《疯狂的石头》之解构策略 201

翻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角李娜

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1966年,德里达对当时风靡欧陆的结构主义思潮提出质疑,次年德里达《语音与现象》 、《论文自学》、《文字与差异》的出版,解构主义开始出现并在北美产生巨大影响(任淑坤,2004:55),使自柏拉图以来形成的理性中心受到历史以来最大的冲击.在西方翻译理论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让位给了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翻译研究学派,如目的论学派,解构学派等,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思传统翻译研究(吕俊,2001:25).这种形势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翻译学发展大致经历了:语文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吕俊,2001:8).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得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简单推论,但却把复杂的语言交际关系看得过于简单化.解构主义把理解活动即人际交往活动看成完全不可能,从而导致一种相对主义或神秘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解构主义的风起云涌却使我国翻译学面临着一种窘境:解构主义破坏了原系统中的一元性与确定性规定,却没有给人带来新的理性观念,造成了翻译主体的无限自由与语言的无限衍义(吕俊,2002:88).针对这种情况,吕俊教授提出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翻译学.2 翻译———一种交往活动 托马斯·默伽塞在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中说,“普遍语用学的立论基础:…有话语中的一定的语用学特征,……还有交往资质,都允许普遍意义上的理性重建”(哈贝马斯,1989:12).普遍语用学确定并重建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也被称为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哈贝马斯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而其他的社会行为是 以达到理解为目标的交往行为的衍生物.而语言作是理解的特殊媒介,所以具有明晰性的言语行为就成为普遍语用学研究的焦点.以奥斯丁、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哈贝马斯提出: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在实行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若干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并假定它们可以被验证或得到兑现.这些要求包括: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即:说者选择一个可理解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达到相互理解;②提供某种可理解的东西:说者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③使他自己可被理解:说话者须真诚地表达其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④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说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接受,从而使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成认同(哈贝马斯,1989:2-3).总结起来就是:语言的可理解性、 真实性、真诚性、规范性要求.翻译是交往活动的一种,因为它涉及到原作者(原文)、译者和读者的交往关系.伽达默尔在《古典阐释学和哲学阐释学》一文中写道:Hermeneus (诠释)的任务是把陌生的或 难以理解的表达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翻译的前提是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以及对被表达事物本义的理解.所以译者须把他人意指的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一个陌生的语言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的转换(许钧,2003:291-292).由此可见,翻译看作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只是它是一种涉及到原作者、读者和译者的特殊交往活动而已.因此,翻译这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也要满足上文提到的语言可理解性和三个有效性要求. 哈贝马斯改造了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侯向群,2003:97)提出,通过语言的中介,译者将他自己界分了出来:①从他作为观察者的态度出发而将自己客观化化的环 翻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 ———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角 李 娜 (蚌埠学院 外语系,安徽蚌埠 23303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关键词:普遍语用学;解构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1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蚌埠学院2010年度院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的话语权力与话语策略研究”(2010SK24)的成果 Vol.28No.1 Jan.2012 第28卷第1期(下) 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19--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在思想方面,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叛逆态度,在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分离,外在的世界作为人的异己的、陌生的、对立的环境包围了孤独无靠的人。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义。在艺术特征上,现代主义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里现实主义的理论吧内心的想象高置于客观现实之上。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

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那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202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202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参加教师招聘的考生应该都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不陌生,两者的观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由于建构主义是从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考生在备考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种的困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一)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认为知识客观存在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建构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二)建构主义 1.个体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主义者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情绪成分。他们对个人的知识、信念、自我概念感兴趣,所以有时也称他们为心理建构主义者。他们共同强调人的内部心理世界。据此标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心理建构主义都属于这一阵营。 2.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维果茨基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通过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学生体会到(内化)由别人共同工作所产生的成果。有些心理学家把维果茨基归入心理建构主义者阵营,因为他主要关心个体内的发展,但是他的理论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所以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归入社会建构主义者阵营。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既是个体建构主义者,又是社会建构主义者。他的理论的优点之一是在社会建构和个人建构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例如,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既鼓励儿童解决问题,又强调成人和其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当成人使用来自文化的工具和习俗(语言、地图、计算机或音乐等)去指引儿童朝着该文化重视的价值目标前进时,文化造就了认知。当成人和儿童共同生成新的习俗和问题答案并使之进入该文化团体的库存中去时,认知创造了文化。 3.社会学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者不关心个体的学习。他们关心的是学科(如自然学科、经济学或历史)中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除了这些学术性知识之外,他们也关心常识性观念、日常信念和对世界的共同理解是怎样向社会文化群体中的新成员传递的。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建构的,而重要的是,在决定什么构成这样的知

结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是由三个互相交错的弯曲方块所组成。 藤森照信和速水清孝的解构木屋(日本栃木県宇都宫市)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个从19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思潮。它的特点是把整体破碎化(解构)。主要想法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线性或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设计,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形与移位,譬如楼层和墙壁,或者结构和外廓。[1]大厦完成后的视觉外观产生的各种解构“样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的混乱为特征。 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受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构想法的影响。虽然这个影响的程度仍然受到怀疑,而其他人则被重申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中的几何学不平衡想法所影响。在解构主义中,也有参考其它20世纪的运动,譬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作用,表现主义、立体派、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实习者所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紧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在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维列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筑设计比赛(特别德里达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并且柏纳德·楚米的得奖作品),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的解构主义建筑展览,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还有1989年初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设计的卫克斯那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目录 [隐藏] ? 1 历史,内容与影响 o 1.1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o 1.2 解构主义哲学 o 1.3 建构主义建筑与俄罗斯未来主义 o 1.4 当代艺术 o 1.5 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 o 1.6 电脑辅助设计 ? 2 业界的批判 ? 3 参见 o 3.1 建筑师 o 3.2 思想与建筑风格 ? 4 参考资料 ? 5 参考文献 ? 6 延伸阅读 ?7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内容与影响 [编辑]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通过现代设计史的课,我们对后现代主义也有所了解如:“母亲住宅、巴西议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后现代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它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现代文化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是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消解 主义融合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不同以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鲜明特色。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反传统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使用各种否定的、批判的、解构的和破坏的方法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各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但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新理论中却充满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

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 的情绪,而不 是一种共同的 教条———即 一种认为人类 可以而且必须 超越现代的情 绪”。这样一 来,不同时期 具有这种反传 统理论倾向的 哲学理论流派 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如下比较: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