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届高三地理高考新课标版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六:地球的运动(1).doc

2010届高三地理高考新课标版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六:地球的运动(1).doc

2010届高三地理高考新课标版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六:地球的运动(1).doc
2010届高三地理高考新课标版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六:地球的运动(1).doc

第四讲地球的运动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

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3.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

4.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5.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6.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

7.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日照状况(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某一区域或季节气候特点、洋流流向、河流水文特点(水量大小,河口盐度大小等)、自然景观(植被枯萎或葱绿)、农事活动、盛行风向、旅游资源。

本讲重点:地球的运动规律、太阳光照图、区时的计算等基础知识,特别是光照图的判断、黄赤交角的知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本讲难点:

1.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应用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球自转

1.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o 34′夹角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

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如:图4-1

3.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o,23时56分4秒,

是真正周期

(2)太阳日,自转360o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

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

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

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 1P 到E 2P 地球自转360o,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 1到E 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 3P 点才再次与太阳

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o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

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o /小时

(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

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经典例题1]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 .图中A 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 .A 在B 的东南方向

D .A 比B 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解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可以判断:该图为从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 点的地理

纬度不可能是南纬23°26′;越靠近极点,越往北,所以A 在B 的南面,顺地球自转的方向,

A 在

B 的东面,所以A 在B 的东南方向;地球上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角速度均为15 o /

小时。

【答案】C

二、地球公转 太阳

图4-2

图4-3

1.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

(7月初)之分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4.速度:

(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经典例题2] 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公转轨道是正圆

B .地球运行至A 点时大致是一月初

C .地球从A 点出发到A 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

D .地球过A 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 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公转运动规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

况。涉及的知识有:①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②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

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③由于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日地距离随地球公转而变化,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一月初,远日点时是七月初;④地球公转线速度随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变

化,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则相反。对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同学解此题得心应手。

【答案】D

第二课时

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4-5

图4-4

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

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

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

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

和等于90o;

如当太阳直射在20o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o′N或70oS。

[经典例题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解析】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半球和夜半球。即使没有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照常存在。晨昏线又划分为晨线和昏线两段,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西边是夜半球;昏线的东边是夜半球,西边是昼半球。【答案】B

(4)常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

①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

②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③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④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⑤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⑥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经典例题4]读图4-7,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前后,判断理由是。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节气。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线。(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解析】此图是圆柱投影图,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 (3)夏至冬至春分或秋分(4)20点晨线(5)DF AC 2.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分为24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

图4-10 图4-11 经线的地方时),相邻时区时间差1小时。如图4-8。

(注:地方时、时区计算见专题一)

[经典例题5] 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 地用量角器测量

北极星的高度(如图4-9)。次日,当太阳位于M 地的

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

那么,M 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 .36°34′N ,90°E

B .60°N ,150°E

C .30°N ,90°E

D .53°26′N ,150°E

【解析】根据题设可判断当北京时间14点整时,该

地正午12点,二者相差2小时,应比120°E 减少30度为90°E 。又据图示,其北极星高度为30°, 而北半球各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故M 地纬度为30°N ,则M 地地理坐标为(30°N ,90°E)。

【答案】C

[经典例题6]图4-10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

20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

(2)A 地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3)A 地地方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分之间。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日照图的判读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首先按提示先判定经线的度数,根据北京为7月1日20时,可判读出图中各条经线的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全年昼夜等长,知道A 点是在赤道上20°W ~0°之间。然后根据日照状况确定每条经线的日期和地方时。

【答案】(1)A 点位于图中20°W ~0°之间的赤道上

(2)7;1 (3)10;40;12;0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如

图4-11)

(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 [经典例题7]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如图4-12),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

图4-9

是()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转,即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左岸堆积。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所以BD选项正确。

【答案】BD

图4-12

高三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综合复习教案

中国自然地理综合复习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⒌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综合测试姓名学号成绩 范围:地图与地球、地球与宇宙、岩石与地貌、大气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满分 (一)为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希望通过星空探索,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C.与星云比恒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的特点 D.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二)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分别上演。 3.1月1日的月相应为 A.满月 B.新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发生月食的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为

A.夜半 B.傍晚 C.黎明 D.正午 5.发生日环食的必要条件是 A.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 B.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 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三)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6.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7.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四)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③位于北回归 线。 8、此日,①地的日期为 A、3.21 B、6.22 C、9.23 D、12.22 9、此刻,①、④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A、66°34′,90° B、0°,23°26′ C、0°,66°34′ D、23°26′,66°34′ 10、某日,②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00,此日,当②地日落时,④地的地方时为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五)下表是2009年某日我国三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11.下列节日最可能出现在表中所示日期前后的是 A.儿童节 B.五一劳动节 C.元旦 D.清明节 12.表中三个地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D.②③① 00W 66034’N

高考地理 考点详解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3.海洋 新人教版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Ⅰ.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①海水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NaCl,占70%;氯化镁MgCl2,占14%。(味道既咸又苦) ②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即:呈不对称的“马鞍型” ③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a.降水量与蒸发量:从低纬到高纬度,盐度取决于降水量(稀释)和蒸发量(浓缩)之差。 实例:赤道海区盐度低于副热带。 b.河流径流量:淡化海水,盐度较低。实例:亚马孙河口160千米海水是淡水。 c.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偏高、寒流偏低。实例:中低纬海区大洋东岸盐度高于西岸。 d.结冰:盐度升高;融冰:盐度降低。 ④实例:盐度最高海区—红海(4.1%):∵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 很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盐度最低海区—波罗的海(<1%=:∵有陆 上大量河流淡水汇入、蒸发又小。 【技能训练】等盐度线的判读: ①根据盐度曲线弯曲方向确定洋流性质: 暖流经过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偏低。 ②根据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来确定海区的位置: 右图根据水温可判断它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盐度分布 规律可以确定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 ③河口处盐度高低的判断:河口处等盐度线较密集,且从河口向外侧海洋增高;汛期更密 集,密集区向外海移动。 Ⅱ.海水温度: ①海水热量收支:收人——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 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 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收>支出;中高 纬:支>收。 ②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a.太阳辐射:水温低纬高于高纬;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晚。 b.洋流: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c.水温随深度而递减:热量集中表层;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常处于低温状态。 ③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热容>岩石>空气∴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能力训练】寒暖流的判断: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寒流——高纬流向低纬。 洋流。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 越向深处流速越小(至-180米)。 ·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实例:①西风吹送下形成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等。 ②信风吹送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等。22℃23℃24℃ 3.7% 3.65% 3.6% 50 51

广东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资料

1自然地理 2)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太阳系详解: 1>太阳:①结构层次 ②主要成分:氢和氦 ③能量来源与传输: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④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促进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为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2> 二.地球自身 1)特性:有生命物质: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地球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 地球磁场→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2)外观: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圆球体 1广州执信中学2011级已毕业。祝使用愉快~空白处请自己画出模式/说明图

3)经纬和半球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赤道上每隔1°经线,两地实地距离为111km (确定相对位置时,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4)运动: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转过360°;太阳日:24小时,转过360°59′ 速度:角速度:极点无角速度,其他均为15°/小时 线速度:极点无线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作用:引起昼夜交替、时差、地球上物体偏转(地转偏向力) 应用:求解时间(注:0°经线所在的零时区区时是世界标准时)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近日点为1月,远日点为7月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作用:引起昼夜长短、四季 应用:求解太阳高度角 *地球运动要注意的: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规律:回归线以南以北,一年只有一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赤道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 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移动8° 应用:确定地方时、房屋朝向、确定具体所在地进而判断其他地理特征、计算楼距 计算热水器最佳安装高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北坡的分布(判断向阳坡) ②极昼极夜:规律: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66°34′的极圈,极昼极夜只有一天 北极极昼比南极极昼长(因为7月北极极昼的时候,地球在远日点,运动较慢)三.地球表面:水、大气、陆地 ·水: 1)水的类型:按存在类型分:水汽,冰,咸水,淡水 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 降水类型: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 2)水的关系:循环:动力:太阳辐射、重力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环节:蒸发蒸腾→水气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人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拦洪蓄水,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促进蒸发 保护湿地,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促进蒸发 循环图: 转化图: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范文合集大 全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优秀教案精选3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一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的MP、MQ为晨昏线。阴影所在 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 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60°E B.20°N,120°E C.20°S,0° D.20°N,180° 2.此日可能在() A.11月 B.1月 C.5月 D.7月 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结合此图回答3—4题。 3.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D ) A.与人工生态需水量无关 B.不需考虑水质和境外跨流域调水因素 C. 与地下径流量无关 D.随水资源开发阶段和条件不同而变化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A ) A.对地表状况的改变上 B.空气质量的高低上 C. 生物数量的变化上 D.城市数量的变化上 20XX年10月8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东京羽田机场乘专机启程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回答5—6题。

C.农业、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D.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6.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港湾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缺乏 20XX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鲜半岛再度引起人们关注。20XX 年12月18日第五轮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开幕辞中表示,这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和确定全面落实九·一九共同声明的具体措施以及起步阶段各方将要采取的行动。回答7—8题。 7.关于朝鲜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雨热同期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D.年平均降水小于800毫米 8.朝鲜的自然资源() A.贫乏 B.丰富 C.石油储量大 D.森林缺乏 20XX年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革命纪念地的是() A.江西井冈山 B.贵州遵义 C.四川九寨沟 D.陕西延安 10.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的水文特征是() A.落差大、水流急 B.流量大、水流平缓 C.江阔水深 D.地上河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11—13题。 11.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D.多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2020高考-自然地理专练(选择篇)

自然地理——考点扫描验收(选择篇) 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大连重点中学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 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题。 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A.当地时间22~23时 B.当地时间19~20时 C.当地时间21~22时 D.当地时间20~21时 (2019·南京市5月三调)图1为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图,图2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推测图1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甲点B.乙点 C.丙点 D.丁点 4.若图1的拍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图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 ) A.5月20日B.6月20日 C.7月20日D.8月20日 (2019·河南八市测评)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Lx)。下图为昆明植物园(102°30′E)内一栋四层建筑的三层东侧靠南的办公室某月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月最有可能为( ) A.4月 B.6月 C.8月 D.2月 6.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 ) A.光照强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没有关系 B.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当地正午时刻 C.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 D.上午光照强度大于下午 7.据统计数据,该办公室8月上旬比5月中旬光照强度弱,其影响因素可能为( ) A.昼夜长短 B.太阳高度 C.大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2019·安徽安庆一中、山西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联考)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输成本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某河流航运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8~9题。

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点汇总

高考自然地理核心考点汇总 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

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 特别提示: (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三、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 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四、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2021高三地理综合题要点

2021高三地理综合题要点 一 1、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 矿产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 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平衡,质量水平不高;浪费污染严重。 2、气候资源及利用 1气候资源的特点 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 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 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 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 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 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城市规划。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盛行季风区: 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二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 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 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 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 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 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 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 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 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 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 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三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体、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固;巨行星木土—气;远日行星天、海。 4、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日地距离——稳定的光照——温度液态水;地球体积质量适宜——引力——大气;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安全的宇宙环境。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太阳风。

2017届高考自然地理专题训练试题

2017届高考自然地理专题训练试题 (完卷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每题2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 速度东移。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 及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偏东风 14日14时 B.偏南风 14日19时 C.东北风 15日4时 D.西北风 15日11时 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千米(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3-5题: 3.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 B.乌兰布和沙漠 C.库布齐沙漠 D.河套平原 4.宁夏平原逃脱了被沙漠侵吞的厄运,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位于半湿润区 C.山脉阻挡 D.黄土覆盖 5.与中游相比,该河段黄河() A.有凌汛现象 B.落差大 C.水土流失严重 D.含沙量大 右图示意某天体系统。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7.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能 B.核能 C.太阳风 D.光能 右图示意局部地区的晨昏线位置,AB为晨线,读图回答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40分 B.9时20分 C.21时20分 D.16时20分 9.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为逆时针 B.密西西比河正值枯水期 C.纽约正值一年中昼最长 D.尼罗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右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回答10-11题。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5-2 河流专题(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5-2 河流的专题 知识系统

考点精讲1.河流特征

2.凌汛防治 (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 2.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 A.相对稳定B.持续下降 C.持续上升D.反复升降 【答案】1.D 2.A 【解析】1.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 课后巩固

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而图中河流阶地为堆积阶地阶段,因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阶地底部地势平坦,说明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选A。 (2019·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4.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 【答案】3.D 4.D 【解析】3.读图,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相对平缓,7、8月气温高,径流量较大,随着温度变化,冰雪融水量变化,不是降水影响的结果,所以上游是高山冰川融水。下游在冬季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雪融水,只能是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所以D 正确。 4.该河位于北半球,1月份是冬季,该河上游径流量小.7月份是夏季,上游径流量大,说明该河上游流量受气温影响大,最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该河流下游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分析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应是地中海气候,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因此,该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有冬训,D正确。因此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水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综合测试 姓名学号成绩 范围:地图与地球、地球与宇宙、岩石与地貌、大气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满分100分 文组织共同发起,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希望通过星空探索,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C.与星云比恒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的特点 D.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二)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分别上演。 3.1月1日的月相应为 A.满月 B.新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发生月食的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为 A.夜半 B.傍晚 C.黎明 D.正午 5.发生日环食的必要条件是 A.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 B.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三)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6.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7.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 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 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 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 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四)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③位于北回归线。 8、此日,①地的日期为 A 、3.21 B 、6.22 C 、9.23 D 、12.22 9、此刻,①、④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A 、66°34′,90° B 、0°,23°26′ C 、0°,66°34′ D 、23°26′,66°34′ 10、某日,②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00,此日,当②地日落时,④地的地方时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 (五)下表是2009年某日我国三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11.下列节日最可能出现在表中所示日期前后的是 A .儿童节 B .五一劳动节 C .元旦 D .清明节 12.表中三个地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13.表中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六)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 )和正午 14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15、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 .8小时31分 B .9小时9分 C .10小时42分 D .11小时22分 16、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 .43°26′N ,156°E B .23°26′N ,24°E C .20°S ,24°E D .46°34′S ,156°E (七)图一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 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二为太阳直射点Q 位置周年变化图。 17、图一中①~⑤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 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二中a~e 代表一个回归年中Q 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 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点位于①时,Q 可能在a 处 B .P 点位于③时,Q 可能在b 处 C .P 点位于④时,Q 一定在c 处 D .P 点位于⑤时,Q 一定在d 处 18、下列关于P 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00W 66034’N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三维目标 1. 2. 3. 4. 1. 2. 3. 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要素内在规律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观念,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 1. 2. 生(回答) 1.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甚至整体的改变。 2. 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的土壤类型也有差异。如东北平原的黑土、 师 生 师 板书: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推进新课 投影:

干枯了的胡杨林 椰子树 雪莲 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 师 谁来说说这些植物分布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在我国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生 胡杨林生长在干旱地区,我国的胡杨林主要在西北地区;椰子树是热带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雪莲生长在寒冷、土质贫瘠的冰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天 板 书: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理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因为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投影: 师 (提问) 1. 2. 3. 生(自主探究) 1.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 2. 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有热带草原、热带 师地球表层的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如地球陆地表层的主要自然带的差异;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如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草原景观是有差异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是高

高三自然地理综合训练(2016.11.22)

模块Ⅰ 自然地理综合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力泵及管线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目标圈,淤积成陆。下图为某海域“吹沙填海”施工现场图。据此回答1~3题。 1.选择“吹沙填海”区域的主要条件是( ) A .该海域风浪小 B .近海河沙丰富 C .位于浅海区域 D .距离陆岸较近 2.沙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圈定填海范围 B .抵御海浪侵蚀 C .运输设备,方便施工 D .过滤海水,滞留泥沙 3.6月某日该海域4:40(地方时)日出,则其可能位于( ) A .北冰洋 B .墨西哥湾 C .渤海 D .马六甲海峡 读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洋流 D .海陆分布 5.乙地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 A .北海道渔场 B .北海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秘鲁渔场 6.甲、乙、丙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 A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节选自范仲淹《岳 阳楼记》。下图示意洞庭湖附近长江河段。据此完成7~8题。 7.《岳阳楼记》中描写的“吞长江”景象发生时,下列关于 该地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A .台风频发 B .发生凌汛 C .寒潮频繁 D .普降暴雨 8.在古代,人们往往避开乙处将聚落选建在甲处,理由是( ) A .甲地河水侵蚀作用弱 B .甲地附近河水较深 C .乙地容易发生水灾 D .乙地附近径流量小 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 B .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 C .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 D .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 10.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 B .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 C .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 D .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 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高考专题复习――自然地理主要规律和原理

20XX年高考专题复习――自然地理主要规律和原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 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 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 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 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 恒星年:365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

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 例一.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回答以下1-2题 1.甲地时间为: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 A .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 .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 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 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 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如右图A 为00:00,B 为12:00。 ③判断节气或季节 北极圈出现极昼(或者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者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则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④判断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和方向) 昼长=昼弧弧度/15o;夜长=夜弧弧度/15o。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地理.高考地理:山地坡向及其试题例析(高频考点)

【地理】高考地理:山地坡向及其试题例析 (高频考点) 坡向即地表坡面的指向或朝向。通常,在北半球,坡向指南,叫向阳坡,坡向指北,叫背阳坡。受空气流向的影响,一般还有迎风坡与背风坡之分。 一、山地坡向与太阳辐射 山地中朝向太阳的一坡日照多,一般称为阳坡,而背向太阳的一坡则为阴坡。由于一年中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多,所以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我国古语就有山之南为阳。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少,所以南坡是阴坡,北坡是阳坡。需注意的是,东西向山脉南北坡的阳坡和阴坡较明显,而南北向山脉可分为东坡和西坡,光照差别不是很大,其阳坡与阴坡就不明显。 【例一】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大小可通过图中曲线的弯曲程度来判断,弯曲度越大,说明影响越大。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1月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因此D 项符合题意。第2题,a位于1月份的曲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可以得出坡面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反而多。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坡度变大,坡面获得太阳辐射将增大。故选项A正确。 【例二】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下图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3~5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