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制作标本》教案

2016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制作标本》教案

2016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制作标本》教案
2016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制作标本》教案

第七单元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进一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单元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本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

本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课题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通过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得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利用2~5的口诀求商;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难点用2~5的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直来回顾一下。

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

2、指名口答。

6×2=4×3=2×5=3×3=

二、分析信息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们都喜欢玩些什么?

(1)学生兴奋地回忆起郊外所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2)郊外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的啊。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

师: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仔细看情景图)

学生汇报:同学们在郊外采野花、树叶,有三个小男孩在捉蝴蝶,共捉了15只蝴蝶。

三个小女孩在采野花,其中一个小女孩采了8朵花,每种2朵,三个同学还采了12种树叶。

3、引导学生根据小朋友说的话提出问题。

三、解决问题,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1、引导: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图中的信息,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采了几种花?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完整问题:一共采了8朵花,每种2朵,采了几种花?

2、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交流明确:8÷2=?8表示一共采了8朵花,2表示每种2朵,算式表示采了几种花,也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 。

3、引导:这个算式的得数是几?你有几种方法算出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

一段时间后,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4、交流评价:大家的这些方法都不错,都算出了得数,解决了问题。想一想,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最快最简便?

交流明确: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最简便。

5、试一试:用乘法口诀怎样计算6÷2=()?

学生独立试一试,指名交流:想2和几相乘得6,二(三)得六,商是3 。

四、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把口诀填完整。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说。

2、自主练习第2题:风车转转转。

交流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8÷2=4(种)

口诀:二四得八

课题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3、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利用2~5的口诀求商;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难点用2~5的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2×()=43×()=64×()=8

()×3=12()×4=205×()=15

说一说括号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解决问题,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1、引导:我们来看上节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你能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求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算式?

交流,引导明确信息。

列出算式:15÷3=

2、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回答。

3、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先写被除数15,再写∕

最后在∕15的左边写除数3,想3和几相乘得15,商5写在∕15的上面,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算减法,注意相同数位也要对齐,得0,表示平均分全部分完了。

4、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

学生独立写一写,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巩固方法

1、自主练习第3题:计算。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选出四道算式抽四名学生黑板上写。

集体评议板演情况,教师强调写除法竖式的注意事项:竖式要写完整,相同数位要对齐。

2、自主练习第4题。

引导学生审题,把已知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有15枝铅笔,每5枝捆成一捆,可以捆成多少捆?

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及计算过程。

3、自主练习第5题:租船。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不同的填法。

5、自主练习第7题:下雨了。

引导学生看图交流题意,学生独立解决,交流不同的方法。

6、自主练习第8题:住旅馆。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什么?

师生回顾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写竖式除法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题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3、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类推能力,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课型新授

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次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出示83页情境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2片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56片黄叶能做几件标本?

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72÷9

师:72÷9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

(3)、……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板书:(八)九七十二商是8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列算式表示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

3、学生独立解决黄叶能做几件标本,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72÷9=8

课题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型练习

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说一说,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口诀。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口诀及算式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4题:我说你写。

提出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同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交换角色做一做。

4、自主练习第5题:连一连。

激趣:你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你能结合这个故事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明确题意:找出得数是8的算式,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自主练习第6题:看算式,讲数学故事。

以题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明白怎样讲故事。

学生独立想一想,先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全班派代表讲故事。

6、自主练习第7题:看图列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提出的三个问题,集体订正,交流口诀和算式的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7、自主练习第8题,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自主练习第9题:看图写算式。

学生根据每幅图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交流算式表示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9、自主练习第10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思考过程。

10、自主练习第11题:看图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11、自主练习第12题:小猴分水果。

(1)引导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集体订正。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2、自主练习第13题:做包子。

(1)引导看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题倍的认识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7~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型新授

重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数与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喜欢到海边捡拾贝壳吗?下面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观察情境图,说出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关问题:

李飞拾得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得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合作探究、鼓励创新。

1、建立倍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建立倍的概念。用学具来摆出李小飞和王一丁拾的贝壳数,第一行摆3个方块(小棒),第二行的小方块(小棒)不要一个一个地摆,要以第一行的根数为标准,3个3个地摆,要明确李小飞的贝壳数是2个3只。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王一丁拾的贝壳数是一份,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有2份,就可以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2倍。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只,就可以说成6是3的2倍。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如果第二行摆4个3只,如果摆5个3只……那么可能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可以再让学生摆摆学具,然后再说一说。

(2)练习:在第一行摆4根小棒,在第二行摆1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或者苹果有3个,桃子有9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活动后交流: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讨论交流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把要求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数学问题,联系除法的含义,来确定解决方法。即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个里面有几个4个,8就是4的几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2)绿点例题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还要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借助操作活动,看出18是6的3倍;有的学生则可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将求18是6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8里面有几个6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列出算式。

三、自主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根据操作结果填一填,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倍

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6÷3=2

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课题与倍有关的除法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7~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有关倍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数与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数一数,填一填。

(1)学生完成题目提出的前两个问题,指名交流算式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3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怎样列式计算?

请学生说算式的意义和计算过程。

3、自主练习第4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用到的口诀。

4、自主练习第5题:看图写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还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吗?

2×4=84×2=88÷4=28÷2=4

让学生说一说这四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5、自主练习第6题:投球游戏。

(1)创设情景:有四名同学进行了一场投球比赛,这是他们的成绩单,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完成第一个问题,列式解答。

16÷2=8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全班交流。

张力伟投进球的个数是没投进的几倍?

王军投进球的个数是没投进的几倍?

他们每人投多少个球?

王红投进球的个数是范明的几倍?

……

6、自主练习第7题:用“32÷4”讲一个数学故事。

教师先示范讲一两个,然后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部分数学故事。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收获:

我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了。

我会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了。

我会解决有关倍数的实际问题了。

……

板书设计与倍有关的除法

课题相关链接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连乘、连除算式的意义。

3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学会计算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学生背一背表内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3、引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那么乘除法有没有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探索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第一幅图,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看图交流信息和问题。

2、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几种方法?你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一段时间后,组织全班交流不同的解决办法。

学生代表汇报。

4、板书学生汇报的两个连乘算式,明确:像这样的算式就是连乘算式。

5、提问:你是按照哪种顺序计算的?每一步的计算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踊跃汇报。

6、引导归纳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像连加算式一样,从前到后,依次计算。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第一道算式。

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顺序及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思。

2、出示算式“36÷6÷2”,提问:你会计算这道算式吗?试着完成教材上的填一填。

学生独立试一试,教师巡视。

3、提问:你能根据算式“36÷6÷2”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全班讲故事。

4、让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第二道算式。

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顺序及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思。

5、自主练习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

通过此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步计算乘法和连乘之间的关系,理解连乘计算的计算顺

序和算式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观察每组的三道算式,前两道算式和第三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相关链接

课题相关链接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乘除混合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除混合算式的意义。

3、迁移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自主探索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方法。

重点学会计算乘除混合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学生背一背表内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二、探索乘除混合的计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第二幅图,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信息和问题。

2、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的问题。

集体交流,明确:2×8=16(个)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引导:现在你能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了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16÷4=4(个)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5、引导:如果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写在一道算式里,怎么写?

学生写一写,交流明确:2×8÷4=4(个)

教师出示算式

请学生说一说两步计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6、引导归纳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按前后顺序依次计算。

7、试一试:你会计算15÷3×5吗?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材上的填空,集体订正。

8、提问:你能根据算式15÷3×5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学生独立思考,先在组内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请学生结合所讲的故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思。

9、请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方法

1、自主练习第4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计算过程,教师指名回答。

2、自主练习第5题:一共有多少瓶酸奶?

订正时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6题。

要求学生列一道算式解决问题。

集体订正,请学生说每一步计算表示的意思。

3×8÷4=6(个)

4、自主练习第7题:计算。

交流明确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相关链接

课题回顾整理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2~9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复习关于倍的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该内容。

3、引导学生回忆乘法、除法,为应用乘法和除法作铺垫。

重点巩固除法的应用。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学生抢答。(乘法算式)

2、出示卡片,学生抢答。(除法算式)

3、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表内乘法,在本单元,我们以表内乘法为铺垫,继续学习了表内除法。通过练习,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我们本单元中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表内除法的计算、认识倍,理解和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收集信息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小段关于太空方面的小资料。

利用该情景,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中:太空真的非常有趣,小朋友们愿意和老师一起遨游太空吗?

学生高兴地回答:愿意。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收集信息,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让学生汇报收集信息。

学生汇报信息:

在6个星球上播下54粒种子;

在7个新发现的星球上插上42面五星红旗。

24人乘坐“飞天1号”去太空,每次乘坐6人。

有18名男生,6名女生。

有28瓶太空饮料,“我”每天喝4瓶。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先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帮助与引导。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

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 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3×5=()口诀:() 2×5=()口诀:() 5×4=()口诀:() 5×5=()口诀:() 第二关:你会算吗? 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四)课堂检测 1.完成下面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二十五;三五() 四五();()一十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8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共有名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握所学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差距较大,肯定会有部分后进生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抓不懈,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三个领域来进行设计教学的。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都属于数与代数的范围。 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六单元的认识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和两个智慧广场。 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教材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选取新颖有趣的素材,通过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内容富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认识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表内乘法(二)更是从学生身边的缝沙包、叠纸啪和做中国结这些学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学习的。本册教材空间较大,其中的两个创新点很有特色,把同数连加的写法,写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诀计算乘法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便,让孩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际的生活情景图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辨别方向,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通过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提出问题) 2、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 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 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 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并说出为什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 变花……………………………….1课时 变葫芦…………………………… 1课时 大变鸽子………………………….1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11、8、26 上课时间:2011、8、29 序号:1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三上数学三富饶的大海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教学目标: 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6×8 60×8 2×5 2×50 30×3 40×4 60×3 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算式:400×2=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 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 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 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 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 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2、笔算(指名板演)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题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最新五四制青岛版三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11课时 1、信息窗1-------2课时 2、信息窗2-------3课时 3、信息窗3-------2课时 4、信息窗4-------3课时 5、我学会了吗-----1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风筝厂见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竖式计算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商的书写位置”的教学。 2、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学会并且记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竖式计算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商的书写位置”的教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青岛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复习备课 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估计,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等知识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 复习难点:数感的培养 学具准备:投影等 课时:1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 二、创设情境,建构知识体系 (一)出示材料:资料:《青岛简介》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现有海岛69个,岸线总长132公里。青岛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5种,中国驰名商标6个,有4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12家企业入选国家500强企业,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共168种。 从计数原理入手复习。 1、学生阅读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经学到的计数单位? 学生可能答:个、十、百、千、万。 2、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答:十个一是一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3、共同小结:10个小单位合成一个大单位,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从右到左)万千百十个,任何一个数都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板书:计数单位) (二)针对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1、你能发现我们“青岛简介”中的数字吗?(学生读数) 2、你能把横线上的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数) 3、你知道这些数有多大吗? 4、你能将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5、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回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从位数多少、数的组成和近似数等方面考虑。) 6、你能从文中再发现几组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习,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7、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小的数小。 (三)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1、你能估一估这段资料有多少个字吗?(学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的答案不同,那到底谁的更接近呢?首先让我们想想估计的方法。(板书:估计) 学生总结估计的方法:1、先估计一行有多少字,再数出有几行的方法。 2、先估计空白的格数,用整页纸写满的字数减去空白数的方法。 3、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分组讨论:这段话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时说出估计时所用的方法。) 4、同学们估计出了这段资料的字数,看来同学们在估计时很有策略。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你能很快估计出这段话有多少字吗? 5、小结:在刚才的估计中有的同学速度很快,看来我们还可以采用比较估计的方法,对比这两段资料的篇幅进行估计,是一种好方法。 (四)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解答时说出口算原理) 小结:同学们之所以算得这么快关键是掌握了算理,把整百的加减法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换成了一位数或两位数间的加减法。 (五)同学们再读这段资料你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思想)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部分)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本单元把同数连加单独编一个信息窗,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1

课型:新授时间:2014.9.22 总第12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3:海产品加工-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信息窗3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观察讨论:根据信息窗3的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二、合作探究,解决以上问题(红点1、2)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解决红点一问题: (1)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尝试计算 1 0 2 × 4 4.小结:中间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学习解决红点2问题,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1)、提出问题,合作试做, (2)、汇报,班演 (3)、指导,小结:

8 2 0 8 2 0 × 2 × 2 (4)、尝试练习: 1 8 0 3 7 0 × 6 × 4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4、自主练习第四题 自己列式,全班交流 四、形成性测试 P31页5、6、7题 完成后,合作订正,教师加以指导。 四、小结: 教学札记: 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课型:新授时间:2014.9.23 总第13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掌握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学习掌握相关的估算方法,学会估算积;进一步熟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形影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信息窗3第3个红点,自主练习8-11题。复习巩固: 1、口算:p33页综合练习第1题。 2、计算(部分学生班演) 206×7 = 5×780= 306×6= 5×78= 二、看信息窗3,出示红点3问题,解决问题。 1、思考,试做。 2、引导估算 3、做一做,你估得准吗? 4、教师指导,学习估算积的方法。 三、形成性练习 1、 P32页第8题(先估算,在计算)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

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学生独立观察。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2×5=()口诀:() 3×5=()口诀:() 5×4=()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信息窗1→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下火车的人数,停车场停放汽车的数量、住宅楼的户数及花坛中花盆的数量。借助“一千是多少?”及“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引入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和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材内容选择联系城乡的现实性素材,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学情分析:以现实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增强对万以内数的感知,进而学习数的认 读。教学时除用好教材中的情境以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贴近本地学生实际的与万以内数 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有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具准备:学具盒,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完整打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总复习 一、知识回顾及知识链接: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与末尾有零的笔算。 连除、加除(除加)应用题。 链接: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运用。 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 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链接: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现象。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用连乘、乘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及用乘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用倍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链接: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富饶的大海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与面积单位;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解决问题; 地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 链接: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意义。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第五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二十四时计时法; 年月日知识的学习。 第六单元: 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 链接: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七单元:小教练——统计 学习怎样求平均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