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物素描:人体头部结构图

人物素描:人体头部结构图

人物素描:人体头部结构图
人物素描:人体头部结构图

人体的头部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

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头部的形

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图123)。

②、外形特征

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

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图124)。

图(124)男女头部外形特征

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

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图125)。

图(125)中国传统人相“八格”

分析“八格”的不同特征即可发现,“甲”、“由”、“申”三种头形是头顶骨与下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田”、“目”、“国”三种头形是由颧骨的宽窄与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用”、“风”两种头

型是由下颌骨的宽窄、开合来决定的。

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头部的基本比例与五官位置

a、头部的基本比例。头部的基本比例为“三庭五眼”,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尖,鼻尖至下巴,三段的长度相等而通称“三庭”;从正面看脸部最宽的地方为五个眼睛的宽度,两眼间距离为一眼宽,两眼外眦至两耳分别为一眼宽,即通称“五眼”(图126)。

图(126)头部基本比例

b、头与五官的位置关系

眼约在头面部1/2处,两眼处眦至鼻尖构成等腰三角形,这一三角形的高,决定着颜面中部的形体特征。

鼻在面部正中突出部分。鼻尖处于额发际线至下颏底1/3的位置,鼻翼的宽度为一眼宽,从眼内眦引垂线可决定鼻翼的宽度。

嘴的裂位于鼻尖至下颌底1/3 处。

耳处在左右两个侧面上,耳的长度等于眉到鼻尖的距离,从侧面观看耳与鼻的倾斜度基本一致,从正侧面观看时,耳屏、嘴角到眼处眦的距离相等(图127)。

图(127)头部五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④、头、颈、胸的关系

头部通过颈与胸部连结。颈像一段圆柱,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头部与颈、颈与胸部在结构上是相互嵌入的,就像木匠合榫一样。

由于颈椎有一个自然的生理曲线,因此颈部并不是垂直的,在自然的常态下,头部也不是垂直的。从侧面看,颈部呈倾斜状的长方形,头部在靠前位置与颈连结;从正面看,颈的界线从下颌骨两旁一直垂下,圆柱状的颈部由三块三角形的面组成。男子颈部(颌底至锁骨)

的长度,等于颌底到鼻底的长度。

颈部两侧,从颈窝两边的锁骨和胸骨一直伸到耳后的乳突有一对“胸锁乳突肌”,它的伸缩能使颈部(头部)转动(图128)。

图(128)1、颈部的外形与肌肉;2、颈部的形体与结构

⑤、头部的运动与透视

头部的运动范围很小,只能左右转动,偏斜或前俯、后仰,同时使面部五官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

掌握头部动势和透视变化,可以用立方体或卵形来帮助理解。头部动势及五官透视变化表现为以下规律。

a、正势。写生对象面朝正前方,头部正直,与画者彼此间视线高低基本相同。通过面部眉间、鼻梁、下颏结的一条中轴线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线相互垂直。头部上下、左右两侧的形体结构部位均呈现基本对称的状态(图129 下中——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b、俯势。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俯势而呈现为孤形向下的曲线。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前额部面积扩大,面颊部,下颏、嘴、鼻之间距离缩小(图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c、仰势。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仰势而呈现为弧形向上的曲线,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转向看不见的后边,前额、眉弓、鼻头之间的距离缩小,嘴与下颏、腮角、颈部之间的距离扩大(图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d、转势。头部依靠胸窝左右的胸锁乳突肌、后部斜方肌的伸拉与收缩作用而左右转动。颈的转动轴心在颈部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关节处(图129 上——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当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时,因头部形体的透视变化,从眉间到鼻梁、下颏的中轴垂线变为弧形向左或向右的曲线。两眉弓、两眼,两鼻翼、两嘴角的距离因透视而缩短,并产生与正势、仰势相应的透视变化。

e、偏斜。头部呈正势偏斜,面部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是不变的。头部呈转势、俯势、仰势偏斜时,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将产生与三种动势相应的透视变化。画者根据视点的高或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线将呈现近宽远窄,近低远高或近高远低的透视变化。

在写生中,辅助线的应用对确定头部动势或五官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图129 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图(129)

二、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

掌握头部解剖结构,是人物头像写生的基础。头部的解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骨、肌肉及五官三部分。

1、头骨

头骨由脑颅骨骼和面颅骨骼构成,从前面和顶面观察,头部为长方形,从侧面观察,则接近正方形。

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坚固的球形脑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构成面颅骨骼,其中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图130)。

图(130)头部的解剖结构

头部骨骼的形态与细节,都会在头部外表上显露出来,并决定着头部的形体特征,而成为素描造型的依据。其中“骨点”在头部造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骨点”,是指头部骨骼中比较突出显露的部分,“骨点”具有对称性,它包括额丘、皱眉丘(眉弓),颧丘(颧骨)下颌骨、颏丘等。用线将“骨点”连起来,即形成头部造型的基础。“骨点”是头像写生中必须深入理解和刻画的部分(图131)。

图(131)头部形体起伏要点(骨点、高点)

2、五官

①、眼的形体与结构

眼,被称为“灵魂的窗户”,是传神写照的重要部分。眼部包括眼眶、眼睑、眼球三部分,眼眶为四边矩方形,内置眼球,双眼并置于脸部同一平面上。

眼睑俗称“眼皮”,它分为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眼睑开口处称为“眼裂”,眼裂两端分别为内眦分与外眦。上下眼睑并非是对称的半圆形,上眼睑弧度最高点靠近内眦。下眼睑弧度最低点靠近外眦。眼睑的开闭依靠上眼睑的活动。

上下眼睑长有放射状睫毛。上眼睑睫毛较粗并上弯;下眼睑睫毛较细并下弯。闭眼时睫毛不会交差。

眼球是一个球状水晶体,绝大部分被眼睑覆盖,但外形仍呈现球形状。眼球主要由瞳孔、巩膜(俗称“白眼球”)构成。双眼的运动始终是一致的,视点均在同一方向(图132)。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裂的弧度,眼球的位置、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132)眼的形体结构

②、嘴的形体与结构

嘴分为上唇和下唇,闭合处称“口裂”,两端称为“口角”。口内有上下两列牙齿长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嘴的形体特征与上颌骨是一致的,构成半圆柱形。

嘴的中线上方为人中,唇侧有鼻唇沟与脸颊相接,下唇的额唇沟与颏部为界(图133)。

嘴的透视变化除随头部的透视而变化,还通过嘴裂的弧度,嘴角的距离及唇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133)嘴的形体结构

③、眉的形体与结构

眉毛依附在眼眶上缘即眉骨上。眉毛靠近鼻根处为内端,称为“眉头”,中部称为“眉峰”,尾部为“眉梢”。一般眉头毛较密;颜色较深;眉梢毛较疏,颜色较淡。眉骨的起伏变化对眉毛的颜色浓淡也有影响。

眉毛的形状与浓淡,因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讲,男性的眉毛粗而密,颜色浓;女性的眉毛细而长,颜色淡。儿童的眉

毛淡,老年人眉毛则浓淡兼有。

眉与眼的表情动作及其透视变化是协调一致的(图134)。

图(134)眉的形态

④、鼻的形体与结构

鼻在颜面最突出的中心部位,在造型上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鼻由鼻根、鼻背和鼻尖三部分构成,正视好似梯形,其体积由鼻梁、鼻两侧、鼻底四个面组成。

鼻根隆起的“嵴”俗称“鼻梁”,上部1/2处为鼻骨,上缘与额骨相连。鼻骨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着鼻的长宽斜直。

鼻骨下缘宽而薄与鼻软骨相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鼻侧和鼻翼

软骨。鼻尖为软骨组成的半球体,两侧为鼻翼,下面为两个亚圆状的鼻孔,鼻孔大端靠后(图135)。

鼻的形状取决于鼻根的高度、鼻梁的横断面和鼻软骨的形状,其形状特征与人种、民族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

鼻的透视同样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鼻的长短、鼻梁宽窄鼻翼两侧的距离,鼻底线的弧度和鼻底的宽窄的表现。

图(135)鼻的形体结构

⑤耳的形体与结构

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和耳垂等部分构成。耳斜长在头部两侧,极少有垂直和平贴于头部两侧的(图136)。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耳与五官的其它部分

的高低位置、耳廊的长短宽窄来表现的。

图(136)耳的位置与外形特征

头部结构头部结构图人体头部结构图头部肌肉结构头部骨骼结构

动态素描头部结构头部结构示意图人的头部人的头部右基底节人的头部有哪些穴位

人体肌肉解剖图精编版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臂肌可分前、后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示]。 ◆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的肱二头肌,上方的喙突肌和下方深层的肱肌。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形态位置:位于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点: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移行于前臂筋膜。此肌肌腹的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

人的头部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 时间:2009-08-14 13:39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818次 头部结构头部结构图人体头部结构图头部肌肉结构头部骨骼结构动态素描头部结构头部结构示意图人的头部人的头部右基底节人的头部有哪些穴位 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 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 2/3。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图123)。 图(123)头部形体结构 ②、外形特征 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图124)。

图(124)男女头部外形特征 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图125)。 图(125)中国传统人相“八格”

半小时图懂人体肌肉彩图

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 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

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 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 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 脉供血。起点:6-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 肋。止点: 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 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 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 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 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 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人体结构的把握和透视原理

人体结构的把握和透视原理 2007-08-10 14:25 简介: 人物通常是漫画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要想把人物画得生动,首先应该了解人体的结构。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人体结构的画法…… 一、 人物通常是漫画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要想把人物画得生动,首先应该了解人体的结构。 小孩: 孩子的头部较大,一般比例为三到四个头高。 成年人:

人体立姿为七个头高(立七),坐姿为五个头高(坐五),蹲姿为三个半头高(蹲三半),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老人: 由于骨骼收缩,老年人的比例较成年人略小一些,在画老年人时,应注意头部与双肩略靠近一些,腿部稍有弯曲。 人体性别基本特征: 男性:男性肩膀较宽,锁骨平宽而有力,四肢粗壮,肌肉结实饱满。 女性:女性肩膀窄,肩膀坡度较大,脖子较细,四肢比例略小,腰细,胯宽,胸部丰满。

漫画中的人体比例及表现: 漫画中为了表现人体的美,经常采用一些夸张的画法,也就是在适当的部位做一些变形处理,常会运用一些夸张手法将人物的身材拉长,但是变形是建立在人体基本结构基础上的。通常女主角为七个头高,而男主角为八个头高。正常掌握人物的比例关系,对画好漫画是很重要的。 男性: 由于男性没有女性那么明显的胸部,很容易画成平板的体型,因此,在画男性时,要想最大限度地突出男性的特征,就要把肩膀画得又宽又厚,如果再画出锁骨,人就会显得很魁梧。此外,还应注意男性关节的起伏感,手、胳膊与腿要粗壮些,手腕处要比女性的手腕部位画得要偏下(就是把手臂画长一些)。画男性的侧身像时,锁骨和肩头的线条应是连在一起的,胸部、后背不要画成直线,要表现出肌肉的起伏,从颈部到后背的线条要画得稍有曲线,这样,

人体肌肉结构图(参考提供)

人体肌肉结构图

人体一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400多块,不过今天我网上查了下600多块,图为人体肌肉机构的后面观,看上去都跟我们平日的活动中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每天都在用。 提到肌肉不免会说下它的作用: 1.可以稳固关节,起到关节的保护作用 2、肌肉会产生热量,供热作用 3.肌肉可以保持人体的相对动作,靠的是肌肉的支撑 肌肉名称肌肉作用 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胸锁乳突肌头部固定、上提胸廓。 3.三角肌前部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到水平位置; a——前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b——中部 4.肱二头肌使上臂屈和前臂屈、旋外。

5.肱肌屈前臂。 6.肱三头肌(外头)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7.肱挠肌屈前臂和帮助旋内、旋外。 8.桡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9.桡侧腕伸肌使手伸和外展。 10.指总伸肌使手和第2—5指伸。 11.腕横韧带加固手腕 12.胸大肌屈上臂、内收和旋内;拉躯干向上臂靠拢。13.腹外斜肌使脊柱前屈,下拉胸廓。 14.腹直肌使脊柱前屈,使骨盆后倾。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股直肌使小腿伸、大腿屈。 17.长收肌使大腿内收、屈和旋外。 18.股外肌使小腿伸。 19.股内肌使小腿伸。 20.胫骨前肌使足伸、内收和旋外。 21.腓骨长肌维持足弓。 22.腓肠肌使小腿屈和足屈,维持人体拉立。 23.踝韧带维护脚腕。 后面 肌肉名称肌肉作用 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三角肌后部使上臂伸、旋外。 3.岗下肌使上臂旋外、内收和伸。 4.菱形肌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 5.小圆肌使上臂伸、旋外。 6.大圆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7.背阔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8.骶棘肌使脊柱和头伸。 9.肱三头肌(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 10.肱三头肌(内侧头)伸肘关节。 11.挠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12.肱挠肌屈前臂,帮助旋内和旋外。 13.掌长肌使手屈。 14.尺侧腕屈肌使手屈、内收。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臀大肌使大腿伸、旋外、外展和内收。 17.大收肌使大腿内旋、旋外和后伸。 18.股薄肌使大腿内收、使小腿屈和旋内。 19.半腱肌使小腿屈、旋内和旋外。 20.股二头肌使小腿屈和旋外。 21.半膜肌使小腿屈、旋内和旋外。 22.腓肠肌(外头)使足伸、小腿屈。

非常具体的人体结构图

非常具体的人体结构图 人体解剖图(正面、背面、左面、右面)人体分五大部分,即头、胸、骨盆、上肢(包括上臂、小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脚)。头部、胸部、骨盆部是人体中的三个主要的体块,它们本身是不能活动的,把这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是颈椎和腰椎。由于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人体的比例也有所差异。以人的头长为单位,全身的长度通常为七个到七个半头长。颈部约为四分之一头长,胸部约为一又四分之一头长,腰部约为四分这一头长,骨盆部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小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手约为三分之二头长,下肢约为四个半头长,其中大腿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小腿至脚跟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从头顶至骨盆下真个长度比骨盆下端至脚跟的长度约短半个头长。友情提示:病在身边,一定要把握必备的医学常识很多不准确的习惯也会导致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结构图呼吸系统的结构比较简朴,主要由空气出进通路和气血交换界面构成。司气体交换的肺泡位于肺脏周边部分,承受胸壁施力于其上,呼吸气道则居中与气管相连。胸壁和肺都是弹性组织,靠大气压力将两者对压贴拢在一起。双方的弹性回缩力在两者间形成

负压(低于大气的压力)。假如双方任一侧破裂大气进进,则肺将塌陷。吸气时胸廓扩大带动肺脏扩张,肺组织的进一步舒展增加它的弹性回缩力,仅靠这个回缩力就可完成呼气运动。只有在特别情况下才需要用力呼气。但用力呼气有其不利处:胸腔内压为正压时会压瘪一部分肺泡的气道而影响排气。呼吸道为双向通道,空气在其中往复运动,这带来一个死腔气题目。例如一次吸入500毫升真正进入肺泡实现气体交换的只是其中一部分(350毫升)另一部分在吸气末仍滞留气道中的称死腔气(150毫升)。在病中呼吸变浅时,死腔气占的比例还要大。双向管道形成的是盲管系统,这使进入的异物也不易排出。鼻部可截住较大颗粒较小者在曲折气道中撞击粘附在管壁上最小的进入终末部分也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向上运至支气管中有纤毛部位,连同这里被粘附的颗粒一同向上运,最后进入口咽,或被咽下或吐出,还有一部分被咳出。肺功能还有一个特点,即通气和血流灌注两者必须紧密配合。否则即使总的通气量和血流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假如血流良好的部分却通气不足(如肺炎或肺不张),则通气良好的部分并不能代偿过来。这是由于正常肺泡中血氧已接近饱和,再增加通气并不能增加多少血氧。不过,CO2可通过增加通气而大量外排因而肺气肿和哮喘时经努力呼吸,虽缺氧明显却可无CO2储留。友情忠告:常常性的参加医学检验:https://www.doczj.com/doc/7917588834.html,/inspection/index.html 将疾病尽早控制。呼吸系常常开放,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疾病。此外,吸烟、变应原(如花粉)以及职业粉尘和产业污染都可引起呼吸道病变。通气障碍常分为限制性和阻塞性两类。前者包括肺炎,因肺实质炎变限制肺的扩张。此外在肺炎时,肺泡壁加厚,泡内也被渗液充盈,这既影响气体弥散并造成通气和血流灌注的不配合。这几方面均导致缺氧。阻塞性疾病如哮喘和?发表于 2009-05-08 08:38:14 引用 1 楼 ?慢性支气管炎,因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或因慢性粘液分泌,造成气管阻力增加。炎性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加上长期的压力负荷可破坏肺泡组织。肺组织的回弹力丧失可使肺处于高度充气状态(肺气肿)。气道失往四周组 ... ? ?慢性支气管炎,因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或因慢性粘液分泌,造成气管阻力增加。炎性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加上长期的压力负荷可破坏肺泡组织。肺组织的回弹力丧失可使肺处于高度充气状态(肺气肿)。气道失往四周组织的牵拉在呼气时易被压瘪。不过造成缺氧的主要因素还是因交换界面及毛细血管床被破坏造成的弥散障碍。呼吸系统结构图: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解剖图说明 出处:汇健身 | 点击数:138965 | 文章录入:爱健 身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 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 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 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 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 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 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 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

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橈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三)腹直肌(上腹肌+下腹肌) 由上腹肌和下腹肌两部分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其功能是使脊柱向前弯屈;压缩腹部;压迫肋骨训练方法是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模型高级——人体结构

模型高级阶段——人体结构 一、重述重点: 人体的比例 面部比例及五官结构 骨骼和肌肉的关系: 头部骨骼 二、人体的比例 “人体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一种形体”,研究人体造型可以使艺术家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帮助模型师提高自己造型能力,让造型更加准确。 一般在人体造型中,通常以头高来与身高做比较,称之为“头高比例”。在不同的人之间,身高和头高的比例是不完全一样的。 从上图来看,最左边的七个半头长多是亚洲正常人的身高比例;第二幅为西方人的比例。 后边俩个是为了艺术需要,而对人体比例做了一定的夸张处理。

人从出生到长大,成熟,身高也是会慢慢跟着变化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身高比例也在 增长。如上图,最右边开始,是一个一岁左右的儿童,整个身高大约是四个头长。肩宽大约 一头长,身高的中点再脐孔处。到二十岁左右的成年男子,身高的比例达到将近八个头长, 肩宽也变成大约俩个头长,身高的重点也慢慢移到了耻骨联合出。随着长大的过程,人的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都跟着变化。 男性人体比例: 一般人的身高为 7又二分之一的头长。但一些艺术家为了寻求一些好的艺术效果,会把人的整个身体按照头高的比例分为八个等分。整个身体的中点在耻骨的联合处,从头部下颌骨到乳头连线为第二头长,再从乳头连线到脐孔为第三个头长,脐孔到耻骨联合处为第四个头长。耻骨连线到膝盖为俩个头长,膝盖到脚底为俩个头长。肩宽大约为俩个头长。

女性人体比例: 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区别,虽然大部分和男人体一样,但也些地方不同于男性。女性人体的肩宽不足自身的俩个头长。而臀部的比例大于男性人体。

三:面部比例 人的头部大致成一个椭圆形,按照常见的比例,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从头顶到下颌作为一个头高,而整个头高的中点正好再眼睛中线的位置。从眼睛中线到头顶的五分之一是眉毛的高度。 从眉毛开始到下颌的一半是鼻底的位置。从鼻底到下颌的一半是下唇的外边缘线。口逢处在鼻底到下颌的上三分之一处。从眉毛向上一个鼻子的高度是发际线的位置。耳朵的高度正好是从眉毛到鼻底的高度。头部连耳朵在内的宽度是五眼宽,嘴巴略宽于鼻子。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庭五

人的头部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 头部结构头部结构图人体头部结构图头部肌肉结构头部骨骼结构动态素描头部结构头部结构示意图人的头部人的头部右基底节人的头部有哪些穴位 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 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 2/3。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头部形体结构 ②、外形特征 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

男女头部外形特征 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 中国传统人相“八格”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得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得上端,有稳定与运动肩关节得作用。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得外侧段、肩峰与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得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就是肌肉注射得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就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得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得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得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得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与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与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得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与旋内。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与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得前方、上方与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得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得作用。 三角肌与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与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与旋内。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与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臂肌可分前、后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示]。 ◆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得肱二头肌,上方得喙突肌与下方深层得肱肌。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形态位置:位于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点: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得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移行于前臂筋膜。此肌肌腹得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二头肌内侧沟与肱二

人体结构图

人体结构图 人体解剖图(正面、背面、左面、右面)人体分五大部分,即头、胸、骨盆、上肢(包括上臂、小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脚)。头部、胸部、骨盆部是人体中的三个主要的体块,它们本身是不能活动的,把这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是颈椎和腰椎。由于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人体的比例也有所差异。以人的头长为单位,全身的长度通常为七个到七个半头长。颈部约为四分之一头长,胸部约为一又四分之一头长,腰部约为四分这一头长,骨盆部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小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手约为三分之二头长,下肢约为四个半头长,其中大腿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小腿至脚跟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从头顶至骨盆下真个长度比骨盆下端至脚跟的长度约短半个头长。友情提示:病在身边,一定要把握必备的医学常识很多不准确的习惯也会导致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结构图呼吸系统的结构比较简朴,主要由空气出进通路和气血交换界面构成。司气体交换的肺泡位于肺脏周边部分,承受胸壁施力于其上,呼吸气道则居中与气管相连。胸壁和肺都是弹性组织,靠大气压力将两者对压贴拢在一起。双方的弹性回缩力在两者间形成

负压(低于大气的压力)。假如双方任一侧破裂大气进进,则肺将塌陷。吸气时胸廓扩大带动肺脏扩张,肺组织的进一步舒展增加它的弹性回缩力,仅靠这个回缩力就可完成呼气运动。只有在特别情况下才需要用力呼气。但用力呼气有其不利处:胸腔内压为正压时会压瘪一部分肺泡的气道而影响排气。呼吸道为双向通道,空气在其中往复运动,这带来一个死腔气题目。例如一次吸入500毫升真正进入肺泡实现气体交换的只是其中一部分(350毫升)另一部分在吸气末仍滞留气道中的称死腔气(150毫升)。在病中呼吸变浅时,死腔气占的比例还要大。双向管道形成的是盲管系统,这使进入的异物也不易排出。鼻部可截住较大颗粒较小者在曲折气道中撞击粘附在管壁上最小的进入终末部分也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向上运至支气管中有纤毛部位,连同这里被粘附的颗粒一同向上运,最后进入口咽,或被咽下或吐出,还有一部分被咳出。肺功能还有一个特点,即通气和血流灌注两者必须紧密配合。否则即使总的通气量和血流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假如血流良好的部分却通气不足(如肺炎或肺不张),则通气良好的部分并不能代偿过来。这是由于正常肺泡中血氧已接近饱和,再增加通气并不能增加多少血氧。不过,CO2可通过增加通气而大量外排因而肺气肿和哮喘时经努力呼吸,虽缺氧明显却可无CO2储留。友情忠告:常常性的参加医学检验:https://www.doczj.com/doc/7917588834.html,/inspection/index.html 将疾病尽早控制。呼吸系常常开放,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疾病。此外,吸烟、变应原(如花粉)以及职业粉尘和产业污染都可引起呼吸道病变。通气障碍常分为限制性和阻塞性两类。前者包括肺炎,因肺实质炎变限制肺的扩张。此外在肺炎时,肺泡壁加厚,泡内也被渗液充盈,这既影响气体弥散并造成通气和血流灌注的不配合。这几方面均导致缺氧。阻塞性疾病如哮喘和?发表于 2009-05-08 08:38:14 引用 1 楼 ?慢性支气管炎,因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或因慢性粘液分泌,造成气管阻力增加。炎性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加上长期的压力负荷可破坏肺泡组织。肺组织的回弹力丧失可使肺处于高度充气状态(肺气肿)。气道失往四周组 ... ? ?慢性支气管炎,因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或因慢性粘液分泌,造成气管阻力增加。炎性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加上长期的压力负荷可破坏肺泡组织。肺组织的回弹力丧失可使肺处于高度充气状态(肺气肿)。气道失往四周组织的牵拉在呼气时易被压瘪。不过造成缺氧的主要因素还是因交换界面及毛细血管床被破坏造成的弥散障碍。呼吸系统结构图: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下面简要介绍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六、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下方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及脊柱伸,抬头、挺胸、塌腰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如体侧屈运动。七、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采用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八、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近固定时,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采用持哑铃侧上举、提拉杠铃耸肩和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九、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上固定时两侧收缩,可使骨盆后倾或保持较高水平位置,即收腹;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直角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腹部肌肉比体内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运动时,因营养过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而下坠时,最易使腹肌松弛。腹部下垂(或下坠)和身体发胖,是人体一般健康水平开始下降的标志。而腹肌发达,呈“波浪形”肌块,则是自我健美训练者训练有素的标志。十、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扁阔肌。下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上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十一、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与腹外斜肌形状相同,走向相反。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与腹外斜肌作用相同;一侧收缩时除使脊柱向同侧屈外,还使脊柱向同侧转动,此作用与腹外斜肌相反。所以,体侧转的运动实际上是同侧腹内斜肌与对侧腹外斜肌协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十二、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皮下。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在屈肘时,前臂先旋外再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

人体肌肉结构图

人体肌肉结构图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体肌肉结构图

人体一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400多块,不过今天我网上查了下600多块,图为人体肌肉机构的后面观,看上去都跟我们平日的活动中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每天都在用。 提到肌肉不免会说下它的作用: 1.可以稳固关节,起到关节的保护作用 2、肌肉会产生热量,供热作用 3.肌肉可以保持人体的相对动作,靠的是肌肉的支撑 肌肉名称肌肉作用 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胸锁乳突肌头部固定、上提胸廓。 3.三角肌前部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到水平位置; a——前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b——中部 4.肱二头肌使上臂屈和前臂屈、旋外。 5.肱肌屈前臂。

6.肱三头肌(外头)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7.肱挠肌屈前臂和帮助旋内、旋外。 8.桡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9.桡侧腕伸肌使手伸和外展。 10.指总伸肌使手和第2—5指伸。 11.腕横韧带加固手腕 12.胸大肌屈上臂、内收和旋内;拉躯干向上臂靠拢。13.腹外斜肌使脊柱前屈,下拉胸廓。 14.腹直肌使脊柱前屈,使骨盆后倾。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股直肌使小腿伸、大腿屈。 17.长收肌使大腿内收、屈和旋外。 18.股外肌使小腿伸。 19.股内肌使小腿伸。 20.胫骨前肌使足伸、内收和旋外。 21.腓骨长肌维持足弓。 22.腓肠肌使小腿屈和足屈,维持人体拉立。 23.踝韧带维护脚腕。 后面 肌肉名称肌肉作用 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三角肌后部使上臂伸、旋外。 3.岗下肌使上臂旋外、内收和伸。 4.菱形肌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 5.小圆肌使上臂伸、旋外。 6.大圆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7.背阔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8.骶棘肌使脊柱和头伸。 9.肱三头肌(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 10.肱三头肌(内侧头)伸肘关节。 11.挠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12.肱挠肌屈前臂,帮助旋内和旋外。 13.掌长肌使手屈。 14.尺侧腕屈肌使手屈、内收。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臀大肌使大腿伸、旋外、外展和内收。 17.大收肌使大腿内旋、旋外和后伸。 18.股薄肌使大腿内收、使小腿屈和旋内。 19.半腱肌使小腿屈、旋内和旋外。 20.股二头肌使小腿屈和旋外。 21.半膜肌使小腿屈、旋内和旋外。 22.腓肠肌(外头)使足伸、小腿屈。 23.腓肠肌(内头)使足伸、小腿屈。 24.比目鱼肌使足伸、旋内。

人体肺部结构图

人体肺部结构图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肺有二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肺的机能性血管。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伴支气管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周

围,之后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 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 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 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 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 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 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 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 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 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 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 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 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 彩图)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

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人体全身肌肉

上图说明: 1.斜方肌:(怎么锻炼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

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 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5.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