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级珍贵的绩效管理实用工具分析免费分享啦

超级珍贵的绩效管理实用工具分析免费分享啦

超级珍贵的绩效管理实用工具分析免费分享啦
超级珍贵的绩效管理实用工具分析免费分享啦

第一讲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上)

绩效考核中的三类障碍(一)

(一)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是指那些通过改变技术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绩效管理中,这类问题通常由人事经理改变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予以解决。

1.权重避难

?权重避难的内涵和影响

权重避难是指在决定员工绩效考核的权重时,主管采取讨论的方法,为寻求部门平衡,给予员工普遍过高评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业绩优秀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它也不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具体对策,参见最后一讲中的介绍。)

那么,设计权重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设计权重的主体

图1-1 设计权重的主体

【图解】

上图表示的是设计权重的主体,他们是:人力资源部——提出指导性意见;员工——主管在作出决定前要与之沟通;主管——最终决定业绩所占的比例。

?设计权重的本质

本质上,设计权重的过程就是这三个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

①对于员工来说:

员工不会赋予很难的工作以较大的权重。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拿到绩效工资的机会和数额都会变得很少。

②对于主管来说:

主管考虑到年终员工要对自己进行民意评价,为了不得罪人,部门主管有可能无视员工的实际绩效,采取“折中”的方式,给出整个部门都非优即良的成绩。

所以,尽管员工和主管作为两个利益主体,表面上是对立,本质上却是一致的。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权重避难的现象。

③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

他们希望公平的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针对权重避难的现象,他们提出了末位淘汰等方法,力求加强考核的

区分度。

?设计权重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在满分是100的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小不能小于5%。因为,如果权重小于5%,指标的变动很有可能被意识不到。最大的权重一般不超过35%。否则,会使员工的精力过于集中。因此,权重的变化区间应该为:5%~35%。

2.目标平移

?目标平移的内涵及表现

目标平移这种现象是指主管对交予的部门目标未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解,而是按照人头进行了简单的分配。

比如,公司考核研发部门的“项目完成率”这个指标,如果发生目标平移现象则会表现为:主管不对指标进行分解,而是按照人头将研发部门“项目完成率”指标分配为“员工甲的项目完成率”、“乙的项目完成率”,以及“丙的项目完成率”这三个指标。

?目标平移的对策

首先是选择指标,然后是分解指标。

选择指标时,要考虑到指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考核并不是考核本职工作,而是考核本职工作中那些难度较大、对提高绩效有意义的指标。也就是说,员工一贯完成得很好的指标是不用考核的。

3.目标无因果

目标有因果是指部门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以及上级的目标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反之,目标无因果是指这三者的目标之间不成因果关系,它表现为员工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主管和主管上级的影响并不明显。目标无因果现象也是指标从下往上制定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问题。

第二讲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下)

绩效考核中的三类障碍(二)

(二)制度问题

人事经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制度,而设计制度有时会产生一些普遍性的错误,这些错误包括:

1.考核无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设计完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制定的制度和对制度的监督是不同的,因为制度是事先制定好的,属于事先管理;而对制度监督是在对比制度,属于事后管理。

2.只考核业绩,不考核方法

这种错误表现为:人事经理不对主管进行绩效考核方法的辅导,只对主管要求考核的结果。

3.缺乏双重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只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缺乏对考核者的考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重监督:用考核来监督员工业绩,用考核来监督考核者对下属的管理。

【自检1-1】

你们是怎么监督员工的?并且,这种监督是否全面?

见参考答案1-1

(三)观念问题

不仅要辅导员工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员工的观念,也就是要在他们的头脑中树立崇尚数据和对指标量化的观念。在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对考核误解的一些观念问题。

1.没有测量习惯

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大家往往更相信经验,而不是数据,更没有测量的习惯。但实际上,一方面,经验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毕竟它代表的是过去,而非现在和未来;另一方面,即便有时候经验是有用的,但是有经验的人也往往并不愿意将自己最拿手的经验传授给别人。

2.感恩型领导居多

中国式的管理者,十分在意感情和情面,这种管理模式被称作感恩式的管理,这和西方的人际交往逻辑是不同的。因为,西方人际中的施受有一种平均的感觉,而中国人之间的交往则是别人的滴水之恩,自己必将以涌泉相报。因此,曾国藩经过研究曾这样总结道:“多施少受”。即别人对你好,你就接受。这并非是明智之举。

【案例】

在很多单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说:“来,正好搭我的便车,我把你们送回家。”这时候,作为员工的你是否答应呢?

事情是一分为二的,答应坐领导的车,是和领导接近的好机会;但是,另一方面,一旦接受领导的好意,也就意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回报领导。

这种受恩于人的情况,产生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回报的逻辑,就是讲究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滴水跟涌泉之间有无数倍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搭领导的车回家,领导对你回报的期望值会变得很高,而且你受得越多,他的期望值会越大。以后无论你是加班,还是过节给他送礼,领导都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应该的。

因此,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多施少受。

3.改进方法不到位

克服这三类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同一个目的,就是可行的方法。比如,在制度问题方面,就不一定非要采取末位淘汰,强制把人分成五类这一种方法。

解决绩效管理中三大问题的对策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问题主要是制度问题、技术问题和观念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1.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

解决制度上的问题要从根源上入手。

?首先,要选择一种绩效管理模式。

常见的绩效管理模式有:平衡记分卡、目标管理模式和关键业绩指标分解模式。

?然后,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且,借助“图、库、卡、单”工具进行有效管理。

图1-3 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

2.解决技术问题的对策

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要培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抓好绩效管理关键控制点。常见的绩效工具有:分解图、指标库、目标卡、跟踪单。

3.解决观念问题的对策

解决观念问题就是要从感恩型领导转变到变革型领导。

选择绩效考核模式

绩效考核当中的逻辑程序是首先选择一种考核模式。因为,不同的模式,决定了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三种考核模式

从大的角度来讲,有三种考核模式可供选择:

1.综合平衡记分卡模式

这种模式源于美国,实质是一种战略工具。它有四个角度:财务表现、内部管理、员工学习和客户满意。

图2-1 综合平衡记分卡模式

2.目标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源于日本,在目标管理中,指标分解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的难点不在于目标的制定,而在于目标的分解。至于目标的执行情况,就不属于绩效考核体系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3.关键业绩指标分解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指标分解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核心在于始终围绕关键职责进行考核。

(二)各种模式的优势与使用条件

1.三种模式的比较

综合平衡记分卡模式、目标管理模式和关键业绩指标分解模式,它们在工具技术、使用条件和主要优势方面均存在着差异:

表2-1 三种考核模式的比较

常用方法工具技术使用条件主要优势

综合平衡计四角度指标基础管理到位关注长期

分卡设计

目标管理目标分解、杜

邦分析任务性明显组织目标到个人目

KPI法格利波利四

分法

职责显著岗位核心职责

2.模式两两比较

?平衡记分卡和目标管理

对于任何部门来说,并非都能涵盖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运用平衡记分卡从企业层面往下分解通常是有效的,但是一般分解到部门以下的层面,它的作用就基本失效了,这时候,就需要转而运用目标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和KPI法

目标管理和关键业绩指标分解模式二者的考核难点不同:

①目标管理更注重目标的分解,而关键业绩指标分解模式更注重抓住关键职责。

②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上级赋予,部门再根据目标往下进行分解,而关键业绩指标模式的目标则是岗位本身所具有的。

所以,在现实的绩效管理实践中,一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常常是自身的目标和上级赋予目标的结合体。

表2-2 目标管理和KPI法的比较

目标管理KPI法

难点目标分解抓住关键职责

目标上面赋予的岗位本身有的

(三)模式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1.三种模式兼顾

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这三种模式应该予以兼顾。因为,所谓的某种模式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使用者不应该套用一种模式来管理企业,而是可以选取各种模式当中比较有效的部分来使用。

2.相对比较和绝对比较之间没有可比性

比如,回款率这个指标先预定为50%,考核这个指标是否完成,属于绝对比较;如果把大家的完成情况,再评出个优良中差,这时就属于相对比较了。

目标管理属于绝对比较;而关键业绩考核模式属于相对比较。比如,一般考核指标被分成优、良、中、差、很差五个档,比例分别是5%,15%,60%,15%,5%。有一个假设,通常企业80%的业绩是由20%的关键员工完成的。因此,只奖励指标为优和良的职工(5%+15%=20%)。

总之,相对比较和绝对比较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的理论假设不同,数字基础不同,它们也就不能在一个平台相提并论了。

【案例】

一个主管销售的大区经理所在的企业搞五边形考核(包含五个指标),然后,再把所有大区的平均数算出来。凡是结果在这个区域里面的,一律没奖金,凡是在这个区域外边的,也就是在平均数外边的,才可能有奖金。这里运用的考核方法就是相对比较。

3.模式选择要强调简单

如果把人分成优、良、中、差和很差这五类,考核会变得很复杂,因为划分时并没有绝对指标可参考,是一种相对比较。因此,为了降低难度系数,建议采用271法则:这种方法把员工分成优、中、差三类,它们分别占20%、70%和10%。这样就减化了考核的分类,使得操作更加容易。

第三讲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工具(上)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接下来,第二步就是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借助“图、库、卡、单”工具进行有效管理。

(一)指标分解图

指标分解图中,每个指标都被赋予一个标记。在每个数字标记中,数值的大小代表指标类型的个数,数值的位数代表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

图2-2 指标分解图

1.指标分解的步骤

?从决策层开始,把经营班子中分管的副总设为1,一般三到五个指标即可。如图,盈利率设为1;

?分解到主管中层,一般为两位数字。如图,市场份额设为1.1;

?分解到部门岗位,一般为三位数。如图,人工成本设为2.1.1;

?还可以按照平衡记分卡包括的四个角度,赋予一个固定的数,代表指标的属性。

2.分解图的好处

有了指标编码,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管理指标的一张网。比如,如果代码为1.2.1.2.3.3的指标完不成,从其代码就能知道它会影响分管领导陈某和部门主管王某的绩效。

(二)指标库

1.指标库的字段定义

可以定义为如下的字段:分管领导、部门、岗位名称、指标类型、指标属性、关键业绩领域、指标名称、指

标定义、计算公式、指标收集、指标来源、指标核对、统计周期、统计方式、相关说明。

2.指标库管理的功能

指标库管理是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它有两个功能:

?查寻功能

按照不同的字段,也就是根据关键业绩领域来进行查寻,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编码的功能。所谓“关键业绩”是指实行指标库管理时,把所有指标分成:分管领导、部门、岗位名称、指标类型、指标属性等工作模块。

获得关键业绩指标的途径就是:在撰写岗位说明书中的工作职责时,每一条都加一个四到六个字的二级提纲,再陈述几句话。比如:给财务计划加上一个二级提纲,上报报表,再去描写怎么上报,上报哪些表。这样关键业绩领域也就找到了。

?统计功能

统计功能体现在如下指标,它们包括:

①分类统计类指标:分成年平均、部门平均、不同指标类型平均等指标。

②评价类指标:连续优秀指标、连续差的指标、波动大的指标自动汇报,实现指标动态管理。

其中,连续波动大的指标,是指“今天优,明天差”业绩波动大的指标,这样的指标被认为是重点指标。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同样倡导“盯住偏差”。

另外,查询只是静态的查询,还要实现动态的管理,也就是说,指标是活的,要经常淘汰指标。

③横向比较类指标:各部门达优率、完成率等。

【案例】

从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看指标的动态管理。

考核培训效果,可以从学习层面入手。通常首先使用考试“通过率”这个指标。随着学员对业务知识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当有90%以上的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时,由于它的区分度下降,就要选取新的指标。

通过逆向思维,可以选择“考试未通过率”这个指标,它的值等于1减去通过率。这种运用减法的方法,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

再到后来,学员对此类考试题目已经是轻车熟路,基本上都能通过了。这时,旧的指标就必须淘汰,引进新的指标“优秀率”。

一些企业的优秀率不光要求作为个人要考到80分以上,而且整个部门的考核优秀率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否则,达优的学员也要陪着没有达优的学员重考一遍,这称为“陪考制度”。它有利于改变从前人们不愿意去参加考试,且考前不学习突击背的风气,形成班组长领着大家考前集体学习的氛围。

总之,要根据企业实际,具体设计和变动指标,但并不是所有指标都能够运用动态管理。对于考核培训效果来说,培训数量和培训及时性的考核是不能变的。

第四讲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工具(下)

(三)目标卡

表2-3 目标卡的应用

1.目标卡的总体结构

首先,是目标卡的表头,它不体现岗位名称。其次,表头底下一栏是说明栏,说明栏有部门、岗位名称、工作内容、指标标准、考核周期、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参考分数和权重等模块。

其中,说明栏的设计和填写有几个关键点:

?工作内容考核的是工作模块

工作内容就是指关键业绩,而且考核的是工作模块,而不是指标本身。因为,指标名称是变化的,而工作模块是较稳定的。

?指标标准不是指标而是目标

目标和指标是不同的。目标是指标的标准,也就是将指标量化之后才是目标。因此,定义指标,只要把它的名称写好,计算方法写好就行;至于指标的达标程度——目标,它定义的则是不同种类、不同标准的指标,并且要用量化的办法予以解决。

【自检2-1】

判断下列哪个是指标,哪个是目标。产品合格率是,合格率是90%是。

见参考答案2-1

?权重要有一个参考分数

因为,当实际情况和指标标准不符时,就可以以参考分数为准给一个具体分数,且打分时一定要拉开差距。

?备注两栏合一栏

把“主管评价”、“个人评价”合为“主管评价”一栏。

由于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两者的评价很可能有不一致的情况。为了减少冲突的可能,首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量化。其次,对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的意见,可以设三个小方框(同意,不同意,保留意见),供被考核者选择划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以主管的意见为准。

2.仍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面的“科技信息部科技专责岗位绩效评价指标”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不要与考核者无关的信息

比如,没有必要列出考核的周期、考核者、考核的方式。如图中,列出“年度”就是无用信息。

?内容不要重复

如表2-3,已经在标题中出现的名称“科技信息部科技专责岗位绩效评价指标”,又一次出现。

?指标和目标不要混乱

如表2-3,在指标一栏中,只要描述性的内容就行,不需要量化,而“公司QC小组注册率≥50%,QC成果发布率≥50%”显然是目标,而不应该放入指标一栏中。

?设计指标标准档次时的正负激励问题

如果指标标准定四档,分别是优良中差,良给80到90,中给70到80,关键是优和差应该给多少分,才能体现正负激励呢?

优不一定局限于90到100分,也可以给150分。而且,不同部门之间优的分数也应该不一样。比如,经营类部门的指标既量化,又客观,实际考核操作起来较难;而人力资源部,坐在办公室里,如果经营完成好是150分,人力资源部就是100分,虽然指标没有可比性,但是分数比经营部门的低。这其中,有一定道理。因为不同部门对企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一线是生产类,营销类,他们创造成果;二线是职能类,比如,人力资源部就属于这个类型。三线是服务支持类,比如,食堂、幼儿园;第四线是家属。

同理,如果干得差就给60吗,将这个分数乘以系数,还是会得到一定的钱数,起不到负激励的作用。因此,应该考虑差给零分,或者给60分以下,比如,-20分,这就意味着是在“扣分”,而不是在“给分”。

总之,赋予参考分数:从负值到正值,甚至大于100分,这才能体现正负激励。

(四)跟踪单

跟踪单的作用在于监督执行。它是用来反映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的。

考核一定要有监督,但实际上监督别人并不容易。有如下的技巧手段可以参考运用:

?“检查”:可以通过深入群众获得信息;

?“互查”:利用它来抓线索;

?“抽查”:选择代表性的任务进行;

?“举报”:想调查领导干部时常采取的手段。

总之,一般的监督由检查、互查和抽查组成。

培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一)

(一)经营班子如何考核

经营班子的考核模式一般是“双考核”,即效益效率双考核。尽管只有两类型的指标,但是应该注意,指标分类的个数是次要的,内容才是关键。

?一方面,考核“效益”,它等于收入与利润之和;

?另一方面,考核“效率”,就是对管理力度进行考核,应该针对企业年度中,那些涉及企业命脉、又急需改进的主要问题来进行。

因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双考核中,效率指标经常变化,而效益指标则相对稳定。

【案例】

对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班子进行考核,一方面,要对其“效益”进行考核,有如下指标:“销售收入”、“税息前利润”、“库存降低率”、“物流费用累计降低率”和“制造成本降低率”。另一方面,还要考核“效率”,包括:收入、库存等指标。

【自检3-1】

试为一家属于食品行业公司的经营班子设计考核指标。

见参考答案3-1

(二)指标的量化

指标从量化的角度,可以分成数量指标、比率指标和增减率指标这三种类型。其中,增减率指标的可用性更

强,这是因为:

?增减率指标控制的绩效要素最多。

数量指标控制了1个绩效要素,比如,培训次数;比率控制了2个要素,即分子和分母;增减率,控制4个绩效要素,即当期和前期的比率。因此,增减率控制的绩效要素最多。

?增减率指标计算最难。

比如,以前有1000万,现在新增200万,一共就是1200万;再增加200万,是1400万……,每次增加的都是200万,增加额并没有发生变化。

按照增减率,如果改为每年增加20%,今年是1200万,再增加20%,这时,就不是1400万了,而是1440万。

也就是说,在增加的数量指标和增减率指标二者恒定的情况下,增减率指标在数量上一定大于数量指标;换句话说,如果要使最终的数量不变,增减率就一定要变,因为二者计算的基础不同。

?从控制绩效的质量和保持指标持续性上来看,增减率最理想。

第五讲主管需要掌握的指标量化方法

培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二)

(三)分解指标的方法

1.绩效指标的四分法——格里波特四分法

?四分法的基本内容

格里波特四分法是从1996年开始被广泛应用的。它的理论前提是:将多数岗位都划分为四个关键的业绩领域:第一、数量纬度,包括总量、单位数量(包括比率);第二、质量纬度,包括精确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第三、成本纬度;第四、时效纬度,也就是任务完成得及时。

图3-1 格里波特四分法

【案例】

运用格里波特四分法对一线水车司机设计考核指标。

第一、数量纬度方面,包括对草总数和单位数量的考核。首先是要对草的数目总量进行考核,可以根据草的亩数、洒水的吨数、浇地的面积,还可以通过开车的路程、耗费在路上的时间来计算。其次,还要考虑单位数量,比如单位亩数的用水量。

第二、质量纬度方面,包括对草培护的精确性和创新性的考核。首先要考核精确性,也就是无安全事故。其次,草生长的状况。如果以半天为准,这样选择评估:A草长得很好;B草长得次好;C草长得不太好;D草长得很差;E草死了。这显然是不行的,应该对草的培护进行量化。一般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草的生长率,一种是草的死亡率,这二者计算的复杂程度不同,考核的对象也不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考核草的死亡率,这样有利于简化考核的难度。其次,还可以通过衡量工作是否有改进来考核草培护的创

新性。

第三、成本纬度方面,包括车辆的费用、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汽车司机的用水量,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内,因为洒水数量跟质量是矛盾的,只要设备完好,不漏水即可。真正和汽车司机有关的是车辆的费用,包括汽油和汽车保养费的节省。除此之外,还有人力、管理成本。

第四、时效纬度方面,包括考核汽车司机根据天气日照和湿度给草本洒水的频率,也就是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四分法的作用

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寻找指标;另外,还在深层次解决了绩效的制衡问题。

绩效管理的指标本身是矛盾的:如果只追求数量指标,必然带来质量指标的隐患。但这也不意味着单纯追求质量指标就是好的,这同样将导致成本和时效方面的隐患,它们也是一对天然矛盾。

因此,在设计关键业绩指标时记住:在追求四分之一的时候,还存在四分之三可以考核的地方。

【自检3-2】

运用四分法,对下面两个案例进行思考,从中找出他们做法的不妥之处。

见参考答案3-2

【案例1】

某公司对营销类人员进行考核,由于年底营销人员的收入是按照销售额进行差额提成的,也就是说销售额越高,扣点越多。但同时,在这家企业里没有完成任务底线,而且扣点通常事后才制定。

【案例2】

一家原来生产商用笔记本电脑的公司,是一个质量导向的企业,这点可以从它的企业文化“追求卓越”看得出来,反映在企业里很多员工都痴迷于关注研发产品,这使得该产品的性能十分稳定,但研发周期和成本不断膨胀。

?四分法的使用方法

四分法的使用方法就是:先找到一个范围,然后再去选择指标。

所谓的“一个范围”就是围绕四个角度,在这四个角度之下,选择指标。这其中也有一定的技巧。

【案例】

老板给了500万元培训经费,该如何选择考核指标呢?

首先,在成本指标方面,采用完成率,还是采用达成率指标?

考核达成率,也就是说无论年底培训花费少于550万元,还是多于550万元,性质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没有达成预定目标的绝对值,也就是说都要被扣分。

因此,应该采用完成率这个指标。更具体地说,就是培训费花完以后,还有点不够,来年向领导申请时比较好说:“您看培训费500万元不够,怎么也得550万元吧。”

其次,在时效性指标方面,是培训频率越高越好吗?

培训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也就是说,在公司业务繁忙的时间段不要组织培训,培训时间的安排应该均匀到全年,按时、按季、按月度地执行,而不要集中培训。这是因为一方面,搞集中培训时间过长,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第二,一个新的信息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集中培训的学习效果也比较差。

【自检3-3】

为市场推广人员设计对其考核的成本指标:

A.预算费用的完成率

B.预算费用的达成率

见参考答案3-3

2.利用业务流程图分解指标

这种方法要求首先要明确某个部门某项工作的业务流程,然后从中寻找关键点。

【案例】

某公司的采购部门正在进行一个投资项目,要对其进行考核。

首先,涉及到“投资项目完成率”这个指标,它等于“实际完成件数”比“计划完成件数”。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指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它与改进性指标不同,改进性指标是针对那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指标,目的是为了改进。

其次,对指标中“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在业务流程分析当中,找到一些关键领域。它的业务流程有如下六个环节:

图3-2 某投资项目完成情况的流程图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搜集数据”。因为,对于制造型企业的采购部来说,进行企业技术信息搜集难度很大,如果数据信息的搜集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其它的考核。而相对来说,后期的工作难度不大,且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后,具体设计具体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计划完成情况的指标可以参照它列出)。这就变成了对数据搜集的数量、质量(信息的可用性,具体包括提建议后的采纳数)、成本和及时性进行考核,这样就完成了对指标的分解。

3.利用账表法分解指标

企业有很多指标,比如涉及到营销费用、广告费用等指标,其中,财务类指标,应该予以特殊对待,建议采用杜邦分析法,也就是用财务的方法去分解。

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损益表上的目录。因为它有大量的财务指标,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门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见图3-3)。

图3-3 杜邦分析法

4.如何使用鱼骨图和帕累托图确定指标

?鱼骨图

六西格玛提出一种指标分解的方法,称为鱼骨图法。由于它的原理是寻找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鱼骨图又被称为因果图。在鱼骨图中,指标分解的过程,也就是寻找指标前因变量的过程。这时,主管的工作只需把部门指标分解为岗位指标即可。这里,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前提:影响绩效的因素,存在因果关系。

图3-4 鱼骨图

?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寻找那些20%的关键业绩指标。

它的操作方法是:把主要原因因素放在下面,作为结果变量,用柱条表示;然后再将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它们的累积变化用细线表示,那么,横轴就表示这些因素导致的变化;纵轴表示的是占不同比例的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底下两个高的柱子,几乎只有20%的数量,但这20%的数量,影响了细线走势,影响到了80%的数量。因此,得到一个判断,应该选择这两根高的柱子所代表的指标,这就是统计当中著名的“二八”法则。

图3-5 帕累托图

(四)选择指标的原则和步骤

?选择指标的原则

选择指标有四大原则:利润影响大、改善潜力大、波动比较大、绩效差距较大。基本上把握这四个关键原则,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选择指标的步骤

图3-6 选择指标的步骤

第六讲主管如何掌握指标的难度

设计指标的方法

1.指标的三级划分

?三级划分的原理

在目标管理中,人们心理可接受的指标范围应该为三级:第一级被称为“门槛指标”,也就是部门内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的指标;再往上一级,称之为“理想指标”,在状况、条件很好的时候,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第三级,称为“挑战指标”。

图3-7 指标的三级划分

【案例】

考核一家药材企业的合格率,该如何制定指标呢?

第一步,对所有不同班组、不同时间的合格率进行统计,算出一个平均数。就以这个平均数作为门槛指标来要求所有的人。因为平均线上下都存在着部门,按照平均线的标准来要求,这本身就提升了业绩。

第二步,把所有班子中完成最好的一个人的业绩来要求其他人,这样整个部门的业绩就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步,拿出所有人都没有完成过的指标,即挑战指标来要求大家。

?三级划分的好处

第一,从客观来讲,运用分级的方法,本身就在提升绩效。

第二,提升绩效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首先运用门槛指标使得平均线上去了,紧接着再用更高级的指标,这样指标变得越来越高,员工也变得越来越累,这就达到了考核的主要目的。

2.使指标发挥激励效果的技巧

以上是指标三级设计的一般原理,如果再追加一级,也就是在门槛指标下面再新增惩罚一级。它的作用是, 如果说60分做门槛指标设计的话,60分以下,零分甚至于-20分,是用来罚的。这里并没有奖励的概念,这就需要惩罚指标了。

总之,前三级属于正激励,最后再加一级属于负激励。

3.指标测算的数据来源与方法

如何搜集历史数据呢,通常是运用控制图观察平均值与变异情况,比如,可以测量1个月内早中晚三班成品率。但是,当没有历史数据时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比如,从前连招聘周期都不知的公司,通过考核,设计了工作记录,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绩效得以提升。

抓好角色定位这个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除了有解决好角色与分工、克服权重避难、解决指标平移、避免目标争议、如何转变观念等上述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之外, 角色定位的问题也很重要。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企业领导喊落实,人力资源唱主角,部门主管重平衡,员工年底喊落实。”这其实是不对的,人力资源部的职责不是建立指标,而是管理指标、培训员工。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部门主管。

正确的分工应该是:企业领导重平衡,部门主管唱主角,人力资源部推动变革。

?企业领导重平衡

只要企业领导重视绩效考核和管理,支持部门主管,绩效管理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反之,如果企业领导不支持你的工作,绩效管理一半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除此之外,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工作也需要企业领导去做。比如,应该对一线的部门人员在奖金分配等问题上予以重视和照顾。像人力资源部这样的管理部门,在很多企业里是拿全员平均奖的。

?部门主管唱主角

部门主管是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制定KPI,分解KPI,对下属进行考核,提供绩效支持,以及内部

沟通。

?人力资源部推动变革

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培训资源,协调考核的流程,并且监督落实考核的执行,最终推动变革。

总之,在“立法、监督和执法”的问题上,人力资源部设计考核制度,人力资源部和企业领导对考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真正的执行者是主管。

图3-8 不同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第七讲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上)

中国特殊的沟通方式

绩效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在绩效管理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沟通中,语言仅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多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比如肢体、表情、内心世界的微小变化。所以,在沟通中,一定要注意非语言方式发生的变化以及传递的信息。

绩效管理是从西方引进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在绩效管理的沟通中,却不能使用西方的沟通方式。这是因为沟通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的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沟通中,一定要遵循我国的文化。

(一)中西方沟通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是典型的亲密型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注意人际关系的维系。而西方的文化是典型的疏离型文化,崇尚个性的表达,不注重人际关系。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差异:

表4-1 中西方沟通方式的差异

中方西方

沟通比较微妙、间接崇尚个性表达

顾及情面不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

喜欢交心强调隐私(如年龄)

喜欢表示关怀(客套)不关心也是尊重

中国人职场沟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间接和婉转的沟通效果更好

在职场沟通中,中方与西方的最大差别就是中方更注重间接、婉转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间接和婉转

的沟通比直接的沟通效果更好。

?顾及情面

话中有话,还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时候,别人说的未必是真心话,只是顾及你的情面而已。

【案例】

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同事站在一起商量去哪里吃饭,这时候你恰好过来,这几个同事会极力地拉上你也去,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去,因为别人拉你只是顾及你的情面。如果你真地去了,可能会扫大家的兴。

?喜欢交心

中国人沟通,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就是问别人家长里短。而这种方式,在西方人眼中,并不能让他人感动,拉近关系,反而,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被认为是在干涉他人的隐私。

?抢着结账

西方人结账时喜欢采用AA制。虽然中国人每次结账不是AA制,但是长时间看起来,也是AA制。如果这次一个人请了,下次,其他人会回请。

客套和礼尚往来,有些场合是有另外一层含义的。比如,男女谈朋友。如果在谈朋友的时候,姑娘一直和你采用AA制或者讲究礼尚往来,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姑娘对你没有意思,她在婉言地谢绝你。相反,敢于让你请客,而不买单的姑娘,大多对你有意思。

中国人交往比较含蓄、客套,注意情面,所以,在交往时一定要看懂言语和行为背后的真意,不要误解别人。

?喜欢表示关怀

正由于中国人习惯于运用婉转的表达方式,所以话中有话是沟通时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案例】

某咨询公司的一个项目组,有一天,因为工作需要,年轻人加班到深夜。这时,一位老专家推门进来说:“你们年轻人真是辛苦,都3点多了,你们吃饭了吗?”年轻人听了可能会十分感动,心想这么晚了,老人家还过来看望我们,还关心我们是否吃过晚饭。但是,决不能认为老人家要请吃饭,否则可能出现尴尬的局面。因为,老人并不是真正想请吃饭,这样的问候只是表示关心。所以,中国人在沟通时,难在看出话语背后的真意。

第八讲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下)

(二)恰当的使用肯定和赞美

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肯定或赞美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具体应用,在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西方更多的是使用当面直接肯定或赞美的方式,但是中国人更多的喜欢用间接的方式。

1.肯定、赞美的几种方式

?一对一单独进行

就是当下级获得优秀的业绩或者表现出了值得认可的行为的时候,上级对其面对面表示肯定或赞美。注意,这时的肯定或赞美不存在第三者。

这种肯定或赞美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多用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

?一对多进行

一对多又称为当众赞美,是指上级在很多人面前肯定或赞美业绩优秀者。这种方式的激励效果比一对一的明显,但也是有限的。

注意,在采用当众表扬或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切忌同时批评一个人,即不要将赞美一个人和批评一个人放在一起进行,否则,会降低赞美的作用。

?背对背间接的赞美

上述两种方式在西方企业中运用得比较多,而在中国的企业里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里更多的是采用背对背的间接的赞美。也就是“当面不夸,背后夸”,并且知道这一夸奖肯定会传播到被夸者那里。这一方式,也是中国

人解决人际矛盾的常用方法。

【案例】

负荆请罪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也是利用间接表扬方式处理矛盾的经典案例。

蔺相如和廉颇都是赵国的大臣。廉颇是个老将,东拼西杀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蔺相如年龄较轻,是个文官,凭着自己的智慧维护了赵国的荣誉和领土完整。结果,蔺相如的官位超过了廉颇,因此遭到了廉颇的不服。后者采取计策欲在大街上当众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并没有采用直接沟通的方式化解矛盾,而是采用了回避的方式,他在背地里对自己的人说:“赵国因为我和廉颇都在,才强盛起来,而且廉颇功不可没,我很佩服他。”这些话通过下属传到了廉颇那里,廉颇非常感动,于是就出现了负荆请罪的方式向蔺相如讲和。矛盾得到了化解,双方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2.使用肯定或赞美的几个原则

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流行的名词——印象管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学会赞美。那么,恰当的使用赞美需要把握哪些原则呢?

?形式重于内容

在赞美和鼓励下属的时候,记住:形式往往重于内容。也就是说,说话时诚恳的态度更为重要,这样能使对方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古语有“貌在言先”,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要抓住细节

在赞美和鼓励员工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应该抓住细节。也就是说,赞美时不要讲大而空的话,要使用含有具体信息的载体。

3.应对赞美的两种策略

不仅要学会赞美别人,也要学会如何在得到赞美时,反过来赞美他人。具体而言,应对赞美主要有两种策略:?适当的谦虚

谦虚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在中国的文化中,它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中国人比较喜欢谦虚,也喜欢谦虚的人。因此,当得到赞美时,要以谦虚的态度去面对。但是,谦虚不能过度,过度就等于骄傲。

?及时使用反赞美

这种策略是比较有效的,就是在得到别人赞美你的同时,你也要及时地寻找赞美别人的理由。

【案例】

专家给一家企业做培训,发现在很多员工的办公桌上都放着很多跟亲人和朋友的生活照片。当走进主管的办公室时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于是,在和主管一起走到电梯口的时候,他就有意识无意识地说:“哎哟,我发现你带队伍有一种亲情的文化,员工们肯定都很舒服。”这位主管出于职业素养马上进行了反赞美,说道:“专家毕竟是专家呀,一眼就看出来了。”

4.使用肯定、赞美需要积极的心态

发现对方的优点,并能够恰当、及时地使用赞美,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而这种职业习惯的获得,首先需要使用者具有积极的心态。具体而言,就是要具备佛教中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然后,再用足够多的赞美手段,赞美别人。

所谓“四无量心”,就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事情。它的好处在于:让员工正确地面对考核,发现绩效当中不利中的有利之处,防止员工遇到负面信息就夸大其词。

与上司绩效沟通的技巧

1.与上司进行绩效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不重视沟通

很多员工心理上存在障碍,不愿与上司进行沟通,认为把脑筋放在与上司沟通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工作上。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与上司沟通应该是员工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忽视表达形式

很多员工认为与上司沟通应该讲究效率,有话直说最好。事实上,正如老子讲过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只顾自己痛快而不讲究表达形式的谈话,反而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案例】

如果你要长途出差,坐火车,那么你会带什么呢?

但凡带书,且能够高效看书的人,大多都是不善于沟通的。因为,通过书本学习得来的技能不足以让一个人在职场上生存,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因为企业是人和人组成的,不是人和事组成的。

有的人不带书,而是带啤酒和水果。见了女性想着通过送苹果来进行沟通,见了男士则用啤酒。虽然别人不会轻易地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但是可以用这些东西给自己找到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2.与上级绩效沟通的五个原则

除了在心理上克服和上级沟通的可能障碍,还要在沟通时遵守如下的原则:

?有说有留

是指下级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最好不要把你知道的事情都汇报完,也不能将每件事都十分详细地说出来,而是要保留一些信息,等待着上司去问,这样就会加深上司对你的印象。反之,如果将所有做的事情都说完了,等上司问的时候,就会无话可说,这样,就有可能会给上司留下一个不完美的印象。

?意见遵从

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下属与上级之间也不例外。

和上级在一起,有时候下级必须提出不同的建议,才能够引起注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之所以能够拉近,原因就在于核心价值判断上是一致的。反之,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往往是在意见差异较大时拉开的,且这种距离又很难拉近。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尽量地减少此类矛盾。在涉及到核心价值观判断的问题上,下级应该和上级保持一致,遵从上级的意见。

?同中有异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下级和上级在沟通过程中,虽然要做到意见遵从,但是不能完全的附和,没有一点自己的意见,最好做到和而不同。

?一多一少

俗话说:“为臣之道在于知事。”也就是说,在与上级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自己的观点建议应该少,而具体信息应该多。你的工作不是说服上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上级说服你。领导往往是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而不是相反。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下属应该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隐藏在具体的信息中,相信上级肯定有他自己的思考角度,不要强求他,更不能替他做决策、下结论、出实质性的建议。而是让他自己做决策,并且坚信自己的主管或上级能够做出英明的决策。

?小步慢跑

指的是下属在与上级沟通时,要注意做到有所保留,特别是在提建议的时候,不可一次提得太多,要一点一点的来。千万不可以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一次提出无数的建议和意见。因为,一般来讲,小步慢跑地提建议,也是影响主管比较有效的策略。一次少提点建议,多次地提,做到既有鼓励又有批评,效果比没有鼓励只有批评更好。

【自检4-1】

回想自己最近一次和上司沟通的经历,想想自己的表达方式有没有不妥之处,以及以后应该意的事项。

见参考答案4-1

跨部门绩效沟通的注意事项

部门之间对绩效考核结果不认同,认为考核结果不公平,并没有反映部门之间的工作区别是绩效考核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部门之间的合作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进行跨部门沟通,对于绩效管理十分关键。

在跨部门绩效沟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使用非正式沟通

相对于练歌房,吃饭是更好的方式,因为练歌房里的环境不适合沟通,吃饭沟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

?用感情沟通

很多公司,采用设举报箱的方式进行沟通,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低效的。而有些公司采用通过集体体育项目,比如组建篮球、足球等各种俱乐部,进行沟通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职级对等沟通为主

?在沟通中,注意获得心理的支持和选择有沟通能力的人

与下级绩效沟通的注意事项

绩效管理中,与下级的沟通主要表现为目标制定时和绩效考核之后的面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初步沟通不利,不要试图去劝导,因为这往往是人们面对不利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劝导的结果只会进一步强化他的观点。最好的办法是尝试设计新的工作流程,用工作机制来求得平衡意见。

第九讲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上)

对营销人员考核的常用方式

(一)以收入为导向的考核

在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的模式中,收入导向模式是最常用的。

收入导向的考核模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基数:必须完成的任务数。

?提成:基于完成的销售额基础上,按比例给予的奖金。

(二)收入导向考核模式中的常用指标

收入导向的考核模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合同额和营业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

?实收账款:用来计算提成额;

?回款期限:它将影响到销售人员的提成基数;

?坏账额:用来检验销售人员的实际销售额,一个年度计算一次。

后两者考核的是销售人员的合同管理能力。

营销人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1.收入导向考核模式侧重

收入导向的考核模式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取得的销售业绩,因此,往往导致现有销售人员片面的、甚至是不惜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去追求销售收入的短期增长。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长久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现有的销售业绩,更多的情况下取决于未来销售的潜力。而未来销售潜力的培养,在很多情况下,又是与短期销售收入的迅速增长相冲突。

所以,必须改变针对销售人员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考核方式。

2.收入导向考核模式方法

那么,如何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质量进行考核呢?

?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销售费用的支出情况。一般而言,企业通常采用销售费用包干制,即百万合同额的费用支出。在具体测算时,可采用历史平均数法或参照系法。参照系法是指将销售人员分为一般和优秀两个组,比较他们的费用支出情况,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百万费率。

?另外,其它可以衡量销售质量的考核指标有:渠道管理、客户重复购买率、市场渗透率、客户的转移度和新品的销售额。尤其是新品的销售情况,因为产品的周期性,此类指标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在销售的终端,一般还要对其进行考核,如:货物的摆放情况、推销人员的表现、新增销售商的数量以及销售商的管理等。

【案例】

有两个营销人员:甲和乙,同在一个大区里工作。甲完成销售额100万元,乙也完成了100万元。

公司的销售考核制度采用差别提成的方法,即如果完成100万元,给于1%的提成,如果超过100万元,超过的部分按2%进行提成,且上不封顶。

按照制度,如果甲乙两人分别报账,则他们两人每人可拿到1万元奖金。但是,由于存在着不等比提成的考核制度,甲、乙两人会采取合谋的方式进行报账,以便获得更多的奖金。比如,甲乙在协商好的前提下,甲将自己的销售额记在乙的账下。这样,甲的销售额变成了零,而乙的变成了200万元。但是,两人获得的奖金不但没有少,相反,却可以多拿到1万元,每人可以多拿到5000元。

很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因此,员工们就有了合谋的动机。所以,简单地采用收入考核的方式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就会刺激员工做假,这样既给公司带来了损失,也会伤害员工的积极性。

(二)重视数量,忽视营销人员道德管理

在很多情况下,销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考核制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销售人员的道德问题。但是因为考核制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销售人员的利益直接相关,所以考核制度存在的一些漏洞也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到道德的层面,起到负作用。

收入导向的考核制度,就因为过于强调销售人员当前的销售业绩,忽视其他的考核因素,所以会带来营销人员道德管理的难题:法律只规范哪些事情不能做,并不能规范哪些事情必须做。实际上,很多事情的规范还要依靠道德来实现。所以考核制度的设计,需要关注道德因素。

(三)营销人员常见的几种道德问题

那么,营销人员的道德问题,有哪些表现呢?比如:

?虚报业务人员。

?与外部人员勾结,进行不正当交易,损坏公司利益。具体表现为:将原本属于公司的订单,以私人身份转移给其他企业,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对报销凭证做假。

?泄漏公司的商业机密。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绩效管理5个经典案例

绩效管理5个经典案例 第一个故事:唐僧师徒的故事 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唐僧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师傅说,“好,也对了,给你一把伞。”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这是第一次旅游。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靠大家,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师傅说:“好,给你一把。”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沙僧也得到了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的问题是,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当时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履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点评:这个故事说明绩效考核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员工跳一跳可以够的着,如果员工一直跳,却永远也够不着,那么员工的信心就丧失了,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这个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的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另外,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这种逻辑是强盗逻辑,表现出了管理者的无能和无助,只知道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殊不知,指标背后的行动计划才是真正帮助员工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指标值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正文: 华立公司得绩效考核 摘要:华立公司原本就是一家在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公司中有良好得沟通合作氛囤得企业。但就是,在引入了新得销傳人员KPI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傳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案例分析题 1.公司引入了KPI墳效考核指标体系得目得就是什么? KPI即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得输入端、输出端得关键参数惊醒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得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就是把企业得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得远景目标得工具,就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得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得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得绩效衡量指标,就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得量化指标,就是绩效计划得重要组成部分。当进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时,设计者要求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就是5个KPI系统设计原則,用英文单词得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 ic), M代表可度董(measurable)原则,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原则,R代表现实性(rea I i st i c)原则,T代表时限(time bound)原则,这五个原则,就是KPI系统设计者所熟悉得。 由案例可以知道:公司老总想要借助外资公司得管理经脸以使公司注入新得血液,得到更好地发展,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销隹部得引进,就是由美国人引入,目得就是想要使销售部得工作更加透明,更易童化。进而使销傅人员得考核指标非常细化与董化,规定了销傳部门人员每月、毎周、甚至毎天得具体工作内容例如:要打几个coldcal I (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等等非常详尽得指标。具体来说,该公司引进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就是根据SMART原则。力求达到以下目得: 1、规定绩效考核中得特定工作指标,使之具体而不茏统,进而使公司更加明确销售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在原文主要体现为销傳人员对新客户主动打电话,与客户上门交谈以及每月完成多少销售额等许多详尽得指标。 2、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可度董,以便使更多得绩效考核指标得以量化。在原丈体现为规定了销隹部门人员每人每天要打几个cold call (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毎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 3、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在员工努力得得以实现。从案例很多地方可以瞧出销隹部人员得确在为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忙碌,甚至到了焦头烂额得地步。 4、使绩效考核符合现实性原则,让绩效考核指标实实在在,可以证明与考察。这些从案例中电话记录以及拜访客户得签名可以瞧出。 2.公司引入了KR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后得效果如何? 由案例可以总结出:该公司引入KPI指标体系后,效果就是非常不好得。用案例得原话来讲:在引入了新得销傳人员KPI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滅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纽织气氣也不再与谐融洽。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了员工得压力,使员工不满于公司得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而絆职,流失了大量优秀得员工。 使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目标,城少了与市场部,产品开发部得联系,不再有市场一线人员与市

绩效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 案例分析 1、单选题:绩效管理的( D )阶段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A实施B考评C准备D应用与开发 分析: 绩效管理的总流程可包括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应用开发阶段是绩效管理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绩效管理工作循环的始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项。 2、多选题: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有(ABDE ) A有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B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岗位要求是清楚的 C组织成员对自己下级工作目标有清晰的把握D岗位责任说明书对于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描述E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界定 分析: 在建立和实施企业业绩效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有可操作的发展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相互关系的准确界定;客户对岗位有清楚的要求;岗位责任说明书对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描述。而“组织成员对下级工作目标的清晰把握”属于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在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中,因此,此题的C项不选。 3、案例 请阅读下面一个关于情境模拟实验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一具窄口烧杯里,放有三个直径比杯口稍小一些的乒乓球,每个球上都穿着一根线,现在,有两个三人小组参加实验,要求参加者每人提取一根线,将乒乓球从烧杯中提出。 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第一个将乒乓球提出的成员。 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最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的小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小组可能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烧杯?为什么? (2)、实验结果对于处理管理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有何启发意义? 分析: 在奖励应采用个人竞争方式,还是团体竞争方式好呢?此题考查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个人。甲组为团体内竞争组,强调的是个人;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团体。乙组为团体间竞争组,强调的是“团体”。同样是奖励,强调个人与强调团体会有着不同的结果。一般说来,强调“团体”的团体间竞争组比强调“个人”的团体内竞争组会取得更好成绩,团体内成员互相合作加强有助有增强组织凝聚力,在实践中,应倡导团体竞争。 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一直是矛盾的综合体,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团体内的个人竞争是必要的,但团体内成员间的紧密互动和合作,团队精神的倡导,可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和效价。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特点和形式的工作,可以强调个人竞争。 理解和把握了上述内容,明确了考题方向,此题中的两个问题,也就不难作答。 评分标准: (1)团体竞争组最可能取得胜利,因为团体的目标导向统一的目标,避免了内耗。(2)对于解决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有启发意义。 A、在团体内,个体竞争是必须的,但过分强调个体竞争,会使团体的气氛变得压抑、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合作行为减少。在企业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要鼓励团体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 B、团体合作并不是万能的,这要看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对于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团队合作的氛围更利于提高相互配合的效率,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形式的工作,则更要强调个人竞争。 C、在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管理者自己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争取多做贡献,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做出表率。 4、改错题:以下列列举的是某公司设置的一些业绩考核指标 (1)及时收回货款 (2)有效地使用时间 (3)产品A一季度的销售量达到13000件 (4)每两周更新一次市场数据 (5)节约部门的开支 (6)将部门的办公用品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下 (7)扩大市场占有率 (8)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请指出不符合量化考核标准的指标,并加以改正 (1) (2) (3) (4)

工作分析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精)

工作分析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陈毅 内容提要: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工作分析与绩效合约编制、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改进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工作分析及其结果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或部门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过程,包含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合约的编制、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等。 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员工必须对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再加上其对所在部门的职责、任务、目标的理解,将会促使员工对本部门以及整个企业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员工还需要对当前所处的职位有清楚的了解。他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如何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特征,这样才能创建衡量绩效的标准。 同时一套成功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应具备以下特征:战略一致性、系统完整性、简洁实用性、明确具体性、绩效可辨性、可纠偏修正性、可接受性和公平性。企业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时,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实施的绩效管理体系不可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但符合的特征越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2、工作分析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工作职责范围,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包括工作目标与任务、服务流程及处理原则等,而实施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清楚了解当前职位,这就可以通过工作分析来完成。如果不进行工作

分析,就不能确定一个职位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如果不知道员工在其职位上应该做什么,也就不知道应该评价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对于任何绩效管理体系来说,工作分析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他提供了用于衡量绩效的标准,这些标准可能关注行为,也可能关注结果。 通过工作分析,我们知道一个职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 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指的是对需要完成的这些工作任务的理解与认识;技能指的是通过过去完成过这些工作任务而获得的必要的一些特征;能力则是指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身体、情感、智力以及心理上的特质。 一个职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通常通过职位描述的形式来体现。职位描述概括了一个职位所应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任职者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工作条件等信息。 3、工作分析与绩效合约的编制 工作分析是编制绩效合约的基础。在编制绩效合约之前,上级需要对下属的工作有清楚的了解,并对绩效管理体系有一个透彻的认识。而在编制绩效合约过程中,上级和下属还应该面对面沟通,针对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编制切合实际的绩效合约,制定客观可用的绩效合约指标。 绩效合约指标是用来评价员工在完成某项目标的各个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可能会涉及质量、数量、成本以及时间等,是确定员工的绩效能否被接受的衡量标准。制定绩效合约指标时需要考虑工作的结果。工作的结果指的是哪些工作需要完成,或者员工必须取得哪些成果。在考虑结果标准时,必须辨别哪些是关键任务,将其设置成KPI指标,并且要将其细化成一些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重要的且可以量化的,这些信息通常是从工作分析中获得。对结果的讨论即是对绩效合约指标的讨论。 尽管工作的结果很重要,但如果仅仅关注结果,则有可能导致对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产生偏差或不完整。例如,对有些工作来说,我们可能很难制定出精确的目标或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含目录、案例及答案)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含目录、案例、答案) (本文档内容均由作者于本站点或其他站点所下载的公开文档所合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未经作者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 目录: 案例1:新星公司所面临的员工考评问题 (2) 案例2: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李某的绩效考核 (3) 案例3:硬性分配法绩效考评的难题 (4) 案例4: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管理 (4) 案例5:某公司客户经理的360度考评结果如图: (6) 案例6:有一家家电销售公司, (7) 案例7:今年,A公司对所有职能部门实施了绩效管理制度 (8) 案例8: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 (8) 案例9: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 (9) 案例10:某公司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 (10) 案例11:A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生产能力的 (10) 案例12:某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66个国家 (10) 案例13:富凯公司是一家超市连锁公司 (11) 案例14:公司是一家大型商场, (11) 案例15:北方公司 (12) 案例16:某公司客户部经理的360度反馈评价 (13) 案例17:某公司年底考评工作 (14) 案例18:A公司已有20年的历史, (15) 案例19:某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16) 案例20: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 (16) 案例21:慧能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 (16) 案例22:当项目经理老郭 (17) 案例23:光华公司总经理认为, (17) 案例24:石头公司的绩效考核: (18) 案例25:某国有企业的绩效误区: (18) 案例26:如此面谈 (19) 案例27:天龙航空食品公司的员工考评 (19) 案例28:赛特购物中心的绩效考核 (19) 案例29:A公司是一家著名的乡镇化工企业 (20) 案例30:企业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20) 案例31:某企业是一家中型企业,下设人事部 (20) 案例32:一家生产型公司,在过去 (21) 案例33:天宏公司,干得好的成了"吆鸭子"的 (21) 案例34:客户服务经理吴静 (22) 案例35:王经理是某大型国有企业行政部的负责人 (23) 案例36:Y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黄金生产企业 (23) 案例37:某IT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艳 (25) 案例38: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 (25)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新星公司所面临的员工考评问题 新星公司是一家小型公司。创业初期,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额成为公司的总目标。由于业务繁忙,公司没有时间制定一套正式的完整的绩效考评制度,只是由以前公司老总王某兼任人力资源总监,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他会不定期地对工作业务好的员工提出表扬,并予以物质奖励;也对态度不积极的员工提出批评;员工的销售业绩连续下降,他会找员工谈心,找缺陷,补不足,鼓励员工积极进取。 现在公司规模大了,已经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增加,问题也出现了:员工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下,员工的士气也不高。王某不得不考虑,是否该建立绩效考评的正式制度,以及如何对管理人员考评等问题。 结合本案例请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您认为该企业建立正式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否必要?请说明具体原因。 (2)、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士气不高的原因在哪里? (3)、对公司老总王某就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案例分析1:新星公司所面临的员工考评问题参考答案 (1)、您认为该企业建立正式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否必要?请说明具体原因。 有必要。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能够为企业、为管理者、为员工带来很多好处,并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很多问题: 绩效管理对员工个人的好处 ●员工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帮助员工自我决策 ●减少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清而产生的误解 ●员工对公司和工作有了认同感、价值感 ●员工的技能及行为能得到反馈,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员工能感受到激励 ●员工有了参与目标设定的机会 ●员工有了阐述观点和抱怨的机会 ●员工有了讨论自身发展及职业规划的机会 ●员工得以理解其工作的重要性及其衡量的指标 ●员工得到与自己贡献相匹配的薪酬 绩效管理对经理(管理者)的好处 ●经理能得到对管理方式的反馈 ●对员工绩效有更明确的评价 ●对改善团队计划及目标有更准确的认识 ●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 ●更好地利用培训时间和预算 ●确定如何利用其团队成员的优势 ●经理不必介入到所有的具体事务中,为管理者节省时间 ●通过帮助员工找到错误和低效率的原因,减少错误和偏差 绩效管理对企业的好处 ●不断改进、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得到加强 ●减免不良行为 ●使正确的人做正确的工作 ●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实际的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 ●组织战略能够根据外部的环境变化,迅速调整并反映

2020年(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分析 对绩效管理来说,主要利用工作分析所提供的职位描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方面:(1)工作职责和任务。工作职责和任务是指一个职位所承担的职责以及为实现这些职责所要求完成的任务。例如,招聘主管的工作是招聘合适的工作人员,使用人部门能及时用到合适的人员。为了实现这样的职责,招聘主管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就是制定招聘计划、找到候选项人的来源、对可能的候选人进行识别、向用人部门推荐合适的候选人、办理人员试用的手续等等。工作职责和任务是对任职者的绩效进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对任职者绩效的评估主要就根据他在这些工作职责和任务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将其实际完成的工作结果与目标的要求相比较,就可以得出其绩效水平。 (2)各项职责和任务所占的比重。是指假设在所有的职责和任务上花费的时间总和为100%,那么各项职责和任务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例如,对营销主管这一职位来说,制定促销活动计划的职责所占的比重为30%,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的职责所占的比重为25%,与分销商和客户进行联络沟通的职责所占的比重为40%,撰写报告所占的比重为5%。那么就绩效进行评估的权重就应该参照职责和任务的比重。 (3)与组织内外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关联关系。指该职位主要与组织内部哪些部门和个人发生关系,与组织外部哪些部门和个人发生联系。例如,一个外企招聘主管在公司外部需要同当地的外企服务总公司、政府的人事部门、人才中介机构等发生关系,而在公司内部则需要同各用人部门以及人力资源部中

负责其他职能的同事发生联系。工作关联关系表明了任职者工作结果的输出方向,那么在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时,接受其工作结果的对象就有权力对其结果进行评估。 如何得到准确的职位描述信息? (一)由谁来收集职位描述信息 工作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收集工作信息的过程。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能够收集工作信息的人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一般来说,通常有3种类型的人可以收集工作信息,即工作分析专家、工作任职者和任职者的上级主管。 工作分析专家可以来自于组织内部,通常是人力资源部门或业务流程研究部门;也可以来自于组织外部的专业机构。无论来自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这些工作分析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经过专门训练,能够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他们一般都接受过一种或几种工作分析方法的训练,通常采用访谈或观察的方法来收集。 工作任职者是最了解工作内容的人,他们有可能提供关于工作的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他们能够描述工作实际上是怎样做的,而不是工作应该怎样做。参加工作分析的工作任职者必须是自愿的,这样他们在工作分析中才有比较高的动机、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必须具有比较好的口头交流能力、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 任职者的上级主管监控任职者从事工作,他们有机会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能够客观地提供工作信息。使用任职者的上级主管收集工作信息的一个前提是他们的工作中与工作任职者有密切关系,能够提供关于其下属工作的全面信息,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其下属做了些什么,并能对下属的工作做出相应判断。然而,任职者的上级主管往往倾向于从任职者“应该”怎样做角度去描述任职者的工作,而不是从任职者“实际上”怎样做的角度去描述任职者的工作。通常,任职者的上级主管并不作为主要的工作信息收集者,而是对已经收集来的工作信息进行检查与证明。 在收集职位描述信息时要时刻注意一点就是不管是由任职者本人还是由任职者的上级主管来收集信息,都是在对一项工作进行分析,而不是对具体的某个任职者进行分析,任职者实际工作做得好坏、多少都不应成为影响职位描述的因素。同一个职位可能有多个任职者,每个人工作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最终所得出的职位描述应该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同一个职位。为了保证这一点,通常在收集了原始信息之后需要进行加工整理。 (二)收信职位描述信息的要领 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收集职位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为了招聘而收集职位信息主要是要得出任职者的知识、能力、资格等各方面的要求。而为了绩效管理而进行的职位描述主要关注的是工作职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正文: 华立公司得绩效考核 、 摘要:华立公司原本就是一家在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公司中有良好得沟通合作氛围得企业。但就是,在引入了新得销售人员 KPI 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案例分析题 1.公司引入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得目得就是什么? KPI即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得输入端、输出端得关键参数惊醒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得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就是把企业得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得远景目标得工具,就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得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得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得绩效衡量指标,就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得量化指标,就是绩效计划得重要组成部分。当进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时,设计者要求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就是5个KPI系统设计原则,用英文单词得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原则,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原则,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原则,T代表时限(time bound)原则,这五个原则,就是KPI系统设计者所熟悉得。 由案例可以知道:公司老总想要借助外资公司得管理经验以使公司注入新得血液,得到更好地发展,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销售部得引进,就是由美国人引入,目得就是想要使销售部得工作更加透明,更易量化。进而使销售人员得考核指标非常细化与量化,规定了销售部门人员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得具体工作内容例如:要打几个 cold call(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等等非常详尽得指标。具体来说,该公司引进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就是根据SMART原则。力求达到以下目得: 1、规定绩效考核中得特定工作指标,使之具体而不笼统,进而使公司更加明确销售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在原文主要体现为销售人员对新客户主动打电话,与客户上门交谈以及每月完成多少销售额等许多详尽得指标。 2、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可度量,以便使更多得绩效考核指标得以量化。在原文体现为规定了销售部门人员每人每天要打几个 cold call(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 3、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在员工努力得得以实现。从案例很多地方可以瞧出销售部人员得确在为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忙碌,甚至到了焦头烂额得地步。 4、使绩效考核符合现实性原则,让绩效考核指标实实在在,可以证明与考察。这些从案例中电话记录以及拜访客户得签名可以瞧出。 2.公司引入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后得效果如何? 由案例可以总结出:该公司引入KPI指标体系后,效果就是非常不好得。用案例得原话来讲:在引入了新得销售人员 KPI 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一、关于兰州牛肉面 二、关于绩效 绩效的概念: 绩效指的是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和结果;是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愿景和战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决定组织竞争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绩效的层次: 按照被衡量行为主体的多样性,绩效可以从组织架构层次角度划分为 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人绩效。三个层次绩效关系密切。组织绩效、 群体绩效是通过个人绩效实现的,离开个人绩效,也就无所谓组织绩 效和群体绩效。从绩效评价的角度看,脱离了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的 个人绩效评价是毫无意义的,个人绩效需要通过组织绩效和群体绩效 来体现。因此,组织绩效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 绩效的性质: (一)多因性。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很多,绩效的多因性是指绩效的优 劣并不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受组织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影 响绩效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家法规政策以及 同行业其他组织的发展情况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战略、组织文 化、组织构架、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等。在分析绩效差距

时,只有充分研究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抓住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从而对症下药,更有效地堆绩效进行管理,促进绩效水平的持续改进。 (二)多维性。绩效的多为性指的是评价主体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地去分析和评价绩效。对于组织绩效,布雷德拉普认为组织绩效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有效性、效率和变革性。有效性是指达成预期目的的程度;效率指组织使用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而变革性则指组织应付将来变革的准备程度。这三个方面相互结合,最终决定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对于员工个人绩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结果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对于工作结果,可以通过对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等指标进行评价。对于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全局意识、纪律意识、服从意识以及协作精神等评价指标来衡量。 (三)动态性。员工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原来较差的绩效有可能好转,而原来较好的绩效也可能变差。因此,在确定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周期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绩效的动态性特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确定恰当的绩效周期,保证组织能够根据评价的目的即是、充分地掌握组织不同层面的绩效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此外,在不同的环境下,组织对绩效不同内容的关注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效率,有的侧重于效果,有的则统筹兼顾多个方面。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以系统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绩效。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探索和尝试。其中,甘肃将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其特点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引入服务对象来考核政府业绩。 一、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 目前,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内部考评,一种是公众参与的外部测评。笔者对这两种考核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两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前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包括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源培植、招商扩投等一级指标和班子建设等二级指标,考核方式也多采用领导打分和各部门互相打分的方式。评价队伍完全是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博弈,且缺乏公开性。后者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以他们日常在政府部门办事的感受作为依据。因为政府工作干得好不好,绩效大不大,感受最深切、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公众,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善治”的结果。 二是经济指标与公众价值。尽管在指标设计上考虑到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素,也对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而信访的“一票否决”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但强势部门和强势指标仍充当“主角”,这一“主角”的导演就是政府官员。在指标时效上主要考虑的是当前表现出来的显绩,而后者更多体现的是公众价值。何谓公众价值?公众价值就是公众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所能得到的所有预期收益与公众为取得这些收益可能付出的所有成本之间的差额。体现在两方面:1、是否提供了较为优秀的服务质量;2、在服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公众为获得服务所付出的货币或非货币成本,如缩短公众等待服务的时间、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以及增加政府服务机构的数量或者进行政务的简化等。 三是“为”与“不为”。前者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即“为”的体现。也就是“正”的角度考核,这直接导致了压力型体制的产生,即“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比的评价体系”,根据其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导致出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违反科学发展的典型案例。后者以是否存在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否存在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为”作为考核指标,即从“负”的方面考虑。 四是宏观改进与微观促进。在结果的导向上,前者多是从宏观上改进,或是具体数字的简单加减,忽略考核结果的引导功能,未能将考核结果与对考核对象的鼓舞、激励以及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而后者考绩与评人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树立成本与效率观念,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的对策 通过总结,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考评似乎离我们对绩效期望的预期相距甚远,而目前我省推行的在服务对象中设立效能监测点的测评与“甘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照搬“甘肃模式”或过渡到效能监测点测评呢?笔者认为,在公众的民主观念和参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精)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 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三、某公司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了,从主管到员工每个人都忐忑不安。公司采用强制分布式的末位淘汰法。到年底,根据员工的表现。将每个部门的员工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占10%、20%、40%、20%、10%。如果员工有一次被排在最后一级,工资降一级。如果有两次排在最后一级,则下岗进行培训,培训后根据考察的结果再决定是否上岗。如果上岗后再被排在最后10%,则被淘汰。培训期间只领基本生活费。 主管人员与员工对这种绩效考核方法都很有意见。财务部主管老高每年都为此煞费苦心,该部门是职能部门,大家都没有什么错误,工作都完成的很好。把谁评为E 档都不合适。去年,小田因家里有事,请了几天假,有几次迟到了,但是也没耽误工作。老高没办法只好把小田报上去了。为此,小田到现在还耿耿于怀。今年又该把谁报上去呢?(08.11请回答下列问题:请问财务部是否适合采用硬性分配法进行绩效考核?为什么

绩效管理试题1-完整

名词解释。(考其中4个)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作分析,是对整个国家社会与社会范围内的各种岗位工作的分析,下一的工作分析又称为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一特定工作或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利、隶属关系、工作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出明确规定,并确定任职者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的过程。 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绩效是结果与行为的统一体,绩效是做了什么再加上能做什么。 绩效管理概念: 绩效管理师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它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强调事先沟通与绩效承诺,重视绩效形成的互动与交流,是一种系统的对一个组织或员工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以促进系统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 薪酬概念: 吸筹是指与昂工向其所在单位组织提供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的总和。 薪酬管理概念: 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与昂工薪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调整和实施的过程。 宽带薪酬感念: 宽带薪酬属于薪酬结构的范畴,是对传说上那种常有大量等级名次垂直型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式。、

简答(全部考试答案) 绩效管理作用: (1)绩效管理能有效的克服绩效评价的不足。(2)绩效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冲突。 (3)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 (4)绩效管理可以促进员工的发展。 (5)绩效管理可以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6)绩效管理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 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 (1)外在环境因素。 (2)组织内在因素。 (3)员工个人因素。 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2)体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3)相对公平原则。 (4)竞争原则。 (5)激励原则。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题 道及答案

案例1: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钩。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拿到工资后的林某,面对工资数额的减少,非常激动,提出了如下几点质疑:1.工作安排不写不仅是他的错,因为上级朱某没有及时下达任务;2.没有完成相关的经济目标责任也不应该全由他承担,因为这和整个公司的团队实力有关;3.和他同一岗位的同事相比,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好,而拿到手上的工资却比同事低的多,这太不公平。 带着一身的怨气,林某走进了一向以严明着称的公司董事长赵某办公室…… 诊断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绩效评估结果而造成的纠纷,这个纠纷涉及的三个当事人分别是:林某——绩效评估的对象;朱某——绩效评估者;赵某——绩效评判者。简言之就是运动员、裁判和运动会主席之间的故事。 我们先从三者的心理分析入手: 林某:考核不公正。林某对于考核不公正的看法产生于对于考核过程的责任归属有异议,对于考核结果横向比较的内部公平性赶到不满。 朱某:考核真无奈。朱某对于林某一向抱有“惜才”的心理,对于林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对于根据系统计算出的考核结果,朱某也非常吃惊,并且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某感到很大的压力。 赵某:考核本应公正严明。面对考核结果,应该公正严明处理,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个体而违反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意义是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考核的关键是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 从董事长赵某的态度和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在考核的过程沟通和处理。作为林某,在公司推行新的考核办法后,应该予以积极的配合,不能因为上级领导的放松而自我放松,并且对于工作上需要利用的公司资源应主动与公司沟通,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公司来对责任的认定,至于与同事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因为缺乏对考核的理解,考核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综合评判,而并非单纯的对工作业绩的反馈,林某所在的公司工作业绩更多的反映在员工效益工资和相关奖金中。作为林某的直接上级朱某,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林某的一些工作行为及时予以提醒、指正,不能自己束缚住手脚,面对管理上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和上级请示,寻求上级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建议,这样也不会将矛盾激化,出现自己被动的局面。 所以就这个案例来说,矛盾的根源是林某自身对绩效考核缺乏理解和认识,同时林某的直接上级忽视了考核过程中的绩效沟通,缺乏管理的力度和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董事长赵某和林某进行了交流,向其阐述绩效考核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并对其工作上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上的误区进行了指正,这使得林某心服口服,更加深切的明白企业是需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考核:现代版“请君入瓮” 2011-06-09 “特大喜讯:今年的评议HR部门又是垫底,杨志下台了!” 武松集团的员工都收到了这条群发的短信,杨志本人也收到了。 杨志是武松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两年前,他主持制定了集团的绩效考评制度,规定:部门评议连续两年得分最低的,部门经理要引咎辞职。没想到,自己设计的制度,第一个淘汰的人就是自己,真是现代版的“请君入瓮”。 伞兵空降 武松集团系一家大型民营集团,涉足旅游、餐饮、交通和商业地产,曾经超高速发展了十多年,有着辉煌的过去。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集团的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防止业绩继续下滑,提高经营水平,董事长兼总裁武松遍访高人,决定引进高端人才,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猎头王婆找来了一堆人,武松挑花了眼,感觉张三很不错、李四也很棒,长得都是一付高端人才的模样,很难判断。正当武松觉得无法取舍的时候,见到了杨志,让他从鱼与熊掌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杨志是一家制造业外企的行政经理,尽管头衔不高,工作经历也不多,但对企业管理还是很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杨志认为,民营企业改造应该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就有了竞争力。 在所有候选人当中,武松最认可杨志,一是认同他的为人,有观点、敢说话,其他的候选人说话吞吞吐吐,没有明确的观点,总是强调,“管理很复杂,如何调整要看具体情况”;二是认同杨志的观点,因为武松本人下海之前是阳谷县森林公安局的副局长,他坚信优良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本领是企业的法宝。经过一番商谈,杨志加盟武松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兼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兼人力资源部经理。 天生恶人 杨志到来前,武松集团内部一团和气,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阳谷县人,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

工作分析绩效考核

工作分析绩效考核 篇一:论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考核体系 论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考核体系 摘要:合理绩效考核体系是推动企业发展动力,更是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动力。但是如何才能够构建出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是相关人员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是分析了企业工作原理以及传统表现加业绩的考核模式,进而构建出绩效考核体系。关键词:工作分析绩效考核体系基于 一、前言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下,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就更加重视了人才管理与开发,而考核员工绩效就是热点之一。事实上每个企业都具备绩效考核体系,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还存在许多急需改进与完善之处。 二、设计绩效考核系统 整个实施绩效考核过程如下图: 图1绩效考核流程图 ①明确了各个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和员工沟通让他们理解并接受绩效考核;②基于工作分析原理分析各个职位工作性质;③依据绩效考核的目标与工作分析结果,进而制定出绩效考核的指标及标准;④确定好考核的周期;⑤对员工绩效做好记录;⑥按照考核的标准,考核每

个员工并计算各项得分,最终进行汇总得出综合成绩;⑦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将结果作为员工调整薪资、升降职位及培训等各种依据; ⑧并将考核的结果反馈到员工,依据反馈意见修订开合指标及标准,进而制定出新绩效计划。 篇二:工作分析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陈毅 内容提要: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工作分析与绩效合约编制、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改进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工作分析及其结果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或部门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过程,包含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合约的编制、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等。 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员工必须对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再加上其对所在部门的职责、任务、目标的理解,将会促使员工对本部门以及整个企业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员工还需要对当前所处的职位有清楚的了解。他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如何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特征,这样才能创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