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中国教师称谓变化

试论中国教师称谓变化

试论中国教师称谓变化
试论中国教师称谓变化

试论中国教师称谓变化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队伍也随着壮大起来,“教师”这个词似乎越来越普遍。而社会对这个庞大的队伍的称谓,并非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教师称谓也不断变化着。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教师称谓的变化,以促使我们对教师有更多的了解,尊师重教,更优质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

【关键词】教师称谓变化老师

“教师”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很普通,很熟悉。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队伍逐渐庞大起来,而人民对教师的称谓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中国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庠”和“序”等原始学校,那时官学不分,学在官府,管理教育的官吏就是第一批教师,被称为“学官”,“司徒”、“典乐”等等。这些人肩负着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任。这个时候的教师的称谓是“司徒”或者“典乐”。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称教师为“师”,“君”、“师”相提并论,“人有三尊,君、父、师”。古人把“天地君亲师”写在大红纸上,磕头顶礼,以示对教师的尊敬。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家授学,是中国民办教育第一人。孔门子弟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逐渐发展成对教师的尊称。在古代,对家庭教师还尊称为“西席”或“西宾”。

在唐代之前,教师的称谓重在“师”字,以“师”者的身份体现教师的崇高地位,比如“师父”、“尊师”、“先师”等等。比如“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折射出教师的长者地位。唐代韩愈的《师说》中解释“师“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历来教书者引以自豪的荣耀。

当然教师的称呼与官名总是纠缠不清,封建社会,教师又被称作“师傅”“经师”“等。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称为太子师傅。

唐以后,“师”的称呼逐渐偏向于“教”“学”“授”上,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所以教师又称作“教授”、“讲师”、监学等。

在近代教育史中,“教习”一词被广泛使用,开始有了新的意义。“教习”一词,自古有之,在明代以前,主要以动词“教导、训练”意出现,没有作为教师的称呼来使用,到了明代,“教习”开始与庶吉士的教育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称谓,变为名词。庶吉士是翰

林院的一种官职,其从新科进士中录取后,“以翰、詹官高资深者一人课之,称之教习”。清代除沿用此制外,还扩充了“教习”使用范围。“教习”称谓在当时仅是对中央一级的教师的称呼,主要教授满清贵族子弟和新科进士,当时对“教习”在如“职位、能力、学识等方面的要求相当严格。清末官学没落,“教习”的称谓也渐渐音消,直至19世纪60年代,“教习”的称谓再一次出现在学堂中,比如上海广方言学馆。至1989年以后,“教习”作为教师的称谓得到广泛使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习”已经作为教师的普遍称谓,广泛运用在官学堂和普通学堂中了。

1094年,在教育方面,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教员”开始作为普通学堂教师的称谓出现。教员作为教师的称谓出现是与大量的普通学堂兴办联系在一起的,此后各学堂教习,均列为职官,称为“教员”,从此“教员”作为教师称谓逐渐取代了“教习”,并广泛运用于全国学堂之中。由张百熙等编写的《学务纲要》对教员的任用资格和聘任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聘用标准,随着专门培养教师学校的出现,已经非常严格和体系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师”逐渐取代“教员”成为对教师最常用的称谓。据有人考证,“老师”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宋末,盛行于明清。当时的“老师”是具有高深学问的人的称呼,起始并不是指教授学生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是有史以来“老师”的最早记录,但此时“老师”一词并未大量运用。但新中国成立以后,“老师”这个称呼被广泛使用。在中国文革时期,因为历史原因,“老师”这个称谓被“臭老九”所取代,文革以后,“老师”称谓又重新被使用。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教育的的重视,“老师”一词被频繁使用,并且逐渐泛化,不仅仅是对学校教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的称呼,而且广泛运用于其他文化科学界和知识界,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称呼。

“先生”这个词也作为教师的称谓被使用,它的历史可谓悠长,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但在现代仍作为对教师的尊称出现,并且使用范围得到扩大。“先生”一词本为先于己而生,而始生之子,犹今头生,如《诗经·大雅·生民》以及《论语·为政》等书中有记载。之后人们往往把资深的、德高望重的教师称为“先生”,因此“先生”是教师的一种美誉,它将被永久的传承下去。

随着历史的发展,教师的称谓也在不断变化当中。教师作为教育之本,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了解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关注教师,重视教育,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才有望矣。

【参考文献】

1.张廷玉. 明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2.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蔡建明, 喻永庆. 中国近代以来教师称谓的演变[D]. 上饶:上饶师范学院,

2007

4.张小谦. “老师”称谓源流考[N]. 浙江大学学报, 2007(3).

5.格物致知京报网文章:古时教师称谓又哪些?

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

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 由于学校名称的繁杂,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我国从古到今,对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下面选取部分介绍给大家。 夫子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师泛指教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傅老师的通称。 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先生老师。《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面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 者。”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宗师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教习学官名。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 办学堂,其教师也沿称为教习。 教谕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元明清县学皆设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 所属生员。 教授学官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设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路:宋、金、 元地方区划名)的州、县学均设教授,设学校课试等事。元代诸路散府及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设教授。 助教国子监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开始设立助教,协助国子博 士传授儒家经学。 学博唐代府郡设经学博士一人,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教官为“学博”。清代它又成为 州县学官的别称。 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及书院 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学录宋元明清时国子监所属学官。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元代路学设学录,协助 教授教育所属生员。 学官又称“教官”。指中国旧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监学清末中等学堂以上设监学,掌稽察学生出入,考察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司业隋以后国子监设司业,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历代沿置,为学官,至清末废。

教师的 古今称谓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 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春天 播种的季节。 辛勤的园丁撒下粒粒种子,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开始了又一次的耕种。 花丛, 繁忙的地方。 勤劳的蜜蜂拎着小小铅筒, 在这温馨而又充实的日子里采花酿蜜。 桑叶, 渺小的舞台。 洁白的春蚕理着缕缕丝线,

在这无众人瞩目的地方默默缝制棉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您,伟大的老师。您就是红烛,在漆黑的夜里为我照明,为我引路。那烛身上滚落的滴滴烛油,是您激动与欢喜的泪水。又是一个教师节,老师,您歇歇吧,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把您头上那温暖的火苗暂时熄灭吧。 我,要对您说,您辛苦了! 给分吧 回答者:ぺ喜洋羊‖·- 试用期一级2009-9-7 17:50 有人说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人说您是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有人说您是园丁 一年四季辛勤耕耘 有人说您是太阳 温暖所有孩子的心 有人说您是灯塔 照亮学生人生的路 有人说您是海洋 日夜澎拜知识之音 有人说您是粉笔

盘点古代对老师的称谓 教授始于宋代

盘点古代对老师的称谓教授始于宋代 来源:北京晚报2013年9月13日【评论0条】字号:T|T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经相当陌生——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

教师 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教师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编者按】XX作文频道编辑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教师节作文,搜集整理了教师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供大家参考。 教师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每年的教师节,不断增加着教师这一称号在人们心中的份量。新中国的第18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人们不难发现,与过去相比,教师越来越受人瞩目和尊重,教师这一称谓越来越响亮。 教师??职业越来越热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地区录取的理科调档线比1999年整整提高了100分,创下了中国高校招生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年,北师大招生人数达到2100人,比上个世纪90年代翻了一番。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第一志愿报考北师大且超过重点线的人数往往超过招生计划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从全国范围来看,去年与前年相比,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数由107所增加到109所,在校学生数由万人增加到万人,增长了近75%。 曾经遭受考生冷眼的师范院校,曾想法设法地改行的师范生,渐成历史。 据介绍,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不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到期

末就被中小学校“抢订”,现在连非师类院校的毕业生也希望谋一个教师职位,除了本科毕业生,硕士甚至博士也开始到中学求职任教。与过去曾经有过的教师改行相比,现在从其他职业向学校调动的人才多起来。 “九五”期间,我国教师人数逐步增加,目前全国教师人数已达1000多万。 教师职业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越来越富了。统计表明,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五年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教育经费占国内生部总值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左右,提高到去年的%,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人均年收入不足六百元,而去年已增加到一万多元。上世纪的最后7年间,全国投入专项资金上千亿元,使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明显改善。2000年,城镇教职工平均居住面积增加到近11平方米,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教师的退休金发放、医疗状况等也都有明显改善。 教师??门槛越来越高 林溟老师1995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市汇文中学,现在她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作为市重点的汇文中学吸纳新老师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现在新增加的老师中硕士研究生占了主流,本科生成了少数派。 进入大学一线教师岗位要迈过的门槛更高。2001年毕业到

(完整版)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 (一)传说时代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 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 “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1、夏序、商瞽宗之学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 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据《学记》记载:“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战乱,统治阶级

古代“老师”有哪些称谓 教授始于宋代 先生被引申

古代“老师”有哪些称谓教授始于宋代先生被引申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经相当陌生—— 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原为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

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师傅这一称谓迄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老师。 师父: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保: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亦师亦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后来泛指老师。如清代龚自珍《抱小》:“小学者,子弟之学。学之以侍父兄师保之侧,以待父兄师保之顾问者也。” 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学术,天下宗师,皆呼为徂徕先生。”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近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

时代缩影——亲历八十年变迁 ——从外婆的故事了解近现代国家发展 1927年的近代中国,可谓极不平静。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共产党于江西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起义。然而在纷乱的局势下,湖南南部群山包围的小县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时光流逝,仍旧基本保留着它的本来面貌。 我的外婆这一年出生。外婆的爸爸,我叫“公公”,凭着自己的经济头脑靠药材生意起家,慢慢地积累起资金,如同当时大多数有了一点钱的中国人一样,在老家购置地产,家业逐渐稳固起来。鼎盛时,县城里一条街两旁的铺子甚至均为公公所有。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近代化仍不完全,尤其是在中部、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县城中,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公公也遵循着传统理念,几乎把家产尽数用在了购买宅地上。作为地主,公公与佃户之间的关系却不像戏剧中那样矛盾突出,每逢饥荒,公公还会开仓赈灾,接济饥民。 外婆就在这样的平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公公常年在外奔波做生意,她便和自己的母亲(我称作“婆婆”)相伴生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尽管已有在先的维新变法及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启发民蒙,但在偏远地区的村县中,“重男轻女”等封建旧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外婆是二太太的女儿,大太太的儿子、外婆的大哥和二哥常常欺负她。公公还有一个三姨太太,是当初他去南京做生意时,碰到的一个可怜的青楼女子。我的妈妈还记得小时候见过她,记得她虽然岁月

流逝但却依旧迷人的气质。这位姨太太,可想在当时也肯定受过很多欺负的。大太太、二太太各育有十几个儿女,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常常病不甚重而无法医治,这些子女多半夭折。 地产、商铺、农田、几房姨太太和众多儿女,公公家算是典型的老式地主家庭结构。天有不测风云,外婆不到十岁的时候,一场大火将公公拥有的那一条街的木质商铺烧了个干干净净。整个家庭遭遇重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日军入侵湖南。不久后,日本人打进了这个群山里的小县城。公公一家带着值钱的家当开始举家流亡避难。“由于食物紧缺造成普遍营养不良,难民中常常发生流行病。至于住宿,更是一种奢望。由于日机狂轰滥炸,沿途缺少栖身之所,他们只能暂避于破庙内或断垣下,忍受饥饿、寒冷与疾病,许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1。公公的大儿子在途中被日军打死,家里的财产也在逃跑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殆尽。 在极端恶劣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公公一家终于撑到了抗战胜利结束,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初期,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公公家是典型地主家庭,自然首当其冲被打倒。“土地改革导致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表现为‘小农制’的转换,即现代自耕小农制取代传统租佃小农制”2,公公的地产都被分配给了农民。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反抗意识与积极性,大家都要“打倒地主”、“翻身当主人”,土改斗争掀起高潮,农民的斗争激情受到 1 王同起,《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与安置》[J] . 史学研究,2002(12):7 2 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J] . 中共党史研究,2002(4):31--‐33

2016年教师节精选作文合集:最令教师感动的十个称谓

2016年教师节精选作文合集:最令教师感动的十个称谓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对“师”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师说》一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递的社会高度评价,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世代流传,也是历来教书者引以自豪的荣耀。 随着岁月的更迭,“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如今,“教师”的称谓多用于书面语言,而“老师”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以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师经济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与社会对知识和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老师”成为最受人们尊敬的称谓。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

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 “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最早的先生,因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随着历史的发展,“先生”一词也发生了词义上的变化,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人群。然而,在教育界“先生”的传统称谓仍在沿用,只是它的规格被提高了,人们往往把资深的、德高望众的老师称为先生。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徐特立老师贺寿时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显示出一代伟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溢于言表。伟大文学家鲁迅写的《藤野先生》更是一篇歌颂“先生”的传世佳作,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博大胸怀一直成为老师的楷模。我国现代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胡适、梅贻琦、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都被人们尊称之为先生;在当代那些教育界的元老、教授也被人们尊称为先生,如:季羡林先生、顾秉林先生、柏杨先生等。因此,“先生”的称谓是对老师千古传唱的美称,它将被永久地传下去。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

中国古代教师称谓

中国古代教师称谓 古代对教师的称谓颇多,看看究竟都有哪些? 师,教师的统称。《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长,官师(百官或官吏之长)和长者。《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后用为对教师的尊称。 师傅,教师的通称,如对东宫太子的老师称为太子师傅。《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今常用为学徒对传授技艺的业师的尊称,也用作对有生产技能的工人的尊称。 师父,对教师的尊称,含教师如父之意。南唐尉迟《中朝故事》:“某乍到京国,未获参拜所有高手,在此致此小术不行,且望纵之,某当拜为师父。” 师资,先秦时代对教师的尊称。《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今指能胜任教师职务的人才。 宗师,称受人尊重、奉为师表的人,掌管宗室(帝王的宗族)子弟的训导工作。《后汉书·朱浮传》:“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 经师,汉代以经学教授学生的学官,后来指传授经学的教师。《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老师,原意指年老而资深的学者。宋、元时称地方小学教师为老师。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现为对教员的尊称或泛称有某种特长、值得学习的人。 女师,古代教育妇女的女教师。《诗·周南·葛覃》中的“言告师氏”,毛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讲师,古代尊称讲解经籍的教师为讲师。今为高等学校中高于助教、低于副教授的教师职称。 博士,称教师为博士始于战国,秦、汉相承。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唐置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时也有国子博士。《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今指学位的最高级别;也指取得这一学位的人。 夫子,古代称大夫(官职)为夫子。孔子曾为鲁大夫,故其弟子也称孔子为夫子。后来用夫子尊称教师。《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近现代中国通讯交通技术发展 中国的交通通讯技术可以说是主要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 2、近代(1840—1949)(1)海:轮船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②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③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2)陆: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3)空: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1)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信息的交流③开阔人们的视野④加快生活节奏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负面影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广告,欺诈,噪声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1)发展①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教师版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拓展]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19.(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 (一)传说时代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成均 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教学对象主要就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 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 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1、夏序、商瞽宗之学 夏朝就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与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就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 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就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 西周就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学在官府”就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就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与程度可分为大学与小学。大学一种就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就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就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就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与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据《学记》记载:“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由于政治斗争与战乱,统治阶级

2021年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传说时代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 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1、夏序、商瞽宗之学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

面。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据《学记》记载:“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战乱,统治阶级难以维持,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私学遍及各地。最典型的就有齐国的稷下学宫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1、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由官家举办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期最高学府;是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而来的教育机构,保持了尊重士人之学的特点,具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于一体,兼有咨询作用的高等学府。 2、孔子与私学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两大主要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

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将统一正高级相当于教授

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将统一正高级相当于教授 教育部官员详解改革:大学高招由教授组成录取委员会;实行校长职级制 教育部:高考外语以120分为宜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内容,以及面向202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8日再次详解了部分政策细节:外语考试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高中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高校录取不由招生办主任说了算……据新华社 焦点1 外语考试承办社会化 王定华:外语考试将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但是在过渡阶段肯定还是各级考试中心来承办,学生可以选择多次考试,考试结果是分数呈现,外语的分值以120分为宜。 “比如,有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社会化的英语考试,觉得满分120分,我考了115分,我满意了,说高二高三英语课我不听了行不行完全可以。他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搞一些课题研究,这些恰恰是大学看重的。” “此前专家探讨成绩等级制” 解读: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征求意见稿,计划2016年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将英语由150分降至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此外,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没公布。 昨日,参与此轮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回忆,此前在参与改革探讨时,原有的方案是成绩实行等级制,由高校确定自己招收级别标准。但根据王定华的介绍,在过渡阶段,外语考试仍以分数呈现,从大部分省份采用的150分总分,降至120分。 尽管理想模式是培育具备竞争性的第三方社会机构组织考试,但在过渡阶段,他认同应由考试中心承办。 焦点2 高中课程采取“一门一清” 王定华:高中每一个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我们期盼多年,这一次必须实现。 由于逐渐将不分文理科,所以大家都要学习各个学科。为了避免出现过重负担,可采取一门一清,而不是都集中到三年之后统一进行测试。

教师称谓变化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称教师为“师”,春秋时的《尚书》出现了“师”的记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这里的“师”,即为今天的教师。“君”和“师”的责任都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的,从这句朴素的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将“师”与“君”相提并论,可见当时教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韩愈《师说》所写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成为千古名句。 这之后,教师的称谓就多了起来。但不管怎样称呼,教师的称谓都与教师职业的职责与崇高紧密联系着。 “夫子”作为教师的称谓与孔子密切相关。“夫子”起先为孔子门徒对他的尊称,后来发展成为对教师的尊称,由此可见孔子开创了教师崇高地位的新局面。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因此,传授儒家文化的教师就享有了足够高的地位,于是教师又被誉称为“世儒”、“师儒”。王充在《论衡》写道:“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可见,与“儒”有关的工作,都是崇高和受人尊敬的。 “老夫子”、“老师”、“师父”、“师长”、“师尊”、“尊师”、“先师”等作为教师的称谓,同样体现了“师”的尊贵。如“师父”,将“师”与“父”联系起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些称谓,无不折射出教师的长者地位,而古代对长者的敬重是今天所无法比拟的。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唐代之前,教师的称谓重在“师”字,以“师”者的身份体现教师的崇高地位,而这之后,与教师称为有关的,慢慢体现在“教”、“授”、“学”上了。 老师的叫法始于宋代,是地方小学老师的称谓,太学老师称之为学政。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为国子监教师的称呼,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学经学。这里突出了教师的传授,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教习”、“教谕”、“学博”、“学正”、“学录”、“监学” 等都是唐代以后的称谓,这些称谓强调了教与学,将教师的身份、职业特征逐步显示出来。如“教习”,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再如“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及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到了现当代,教师的称谓又有了新的变化。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称谓,它将教师从传道解惑中解放出来,将教师放在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更加明确教师的职责。 “春蚕”、“蜡烛”,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它将教师的奉献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让人看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可是,这样的称谓却让我有点失望,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这两个称谓更加让教师倍感不安,因为它很容易让人想起“丝方尽”、“泪始干”,将教师置于过度的奉献之中,也许并非好事。 “臭老九”,这同样是一个中国特色明显的称谓。“臭老九”原先并非独指教师,而是指知识分子,现在几乎成了教师的专利,意为地位最低下的人,可见教师对自身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今天说教师的地位提高了,但与古代的尊贵地位相比,整个社会还需要深入反思,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真正让教师站起来?

古人对老师的称谓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考试书库:>>>点击进入<<<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教师最早称“师氏”、“父师”、“少师”,由官吏担任。“师氏”简称“师”,是周时掌管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及朝仪得失之事的官,也是国学中的教师。“父师”是退休的大夫,“少师”是退休的士。他们在致仕之后,一般会在乡学中担任教师。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仪礼·乡饮酒礼》作注时说:“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是对教师的尊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私学教师被称为“塾师”、“书师”、“馆师”、“馆宾”等。塾是古代私人设立的学校,故称“塾师”。“书师”是指汉时教启蒙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馆”是旧时对私塾的别称。故“馆客”、“馆宾”、“馆师”也指教师。 后人对教师的尊称还有西席或西宾、先生、夫子、绛帐等等。 西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称老师。 夫子:起初指年长者,后来成为对孔子的尊称,再后来用于称呼教师,以示尊敬。 绛帐:汉代著名的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前授门徒,后列女乐”。后人因此将绛帐或绛帷作为师长的尊称。 更多信息请查看节日.礼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