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生物学视野下的文化进化

社会生物学视野下的文化进化

社会生物学视野下的文化进化
社会生物学视野下的文化进化

社会生物学视野下的文化进化

郭菁

摘要

文化进化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迄今为止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以文化进化问题为核心,通过对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分析,试图探索文化的进化机制以及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引言简单介绍了社会生物学文化进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社会生物学理论的主要成就和缺陷,并提出了文章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分析文化人类学文化进化理论的局限性和社会生物学理论提出的意义。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进化理论,包括19世纪的古典进化论和20世纪的新进化论,它主要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生物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隐含着文化决定论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物学家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文化现象,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弥补了文化人类学理论的不足,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释社会生物学的文化进化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早期理论主要是运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及文化,旨在强调遗传基因是一切有机体行为的最终依据。由于过强的生物决定论带来许多问题,社会生物学家修改补充了原来的观点,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人类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把握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在20世纪末,以布莱克摩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meme--基因共同进化"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观点。他们引入m eme作为文化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单位,认为meme和基因一样,都遵循着以遗传、变异和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规则,基因指导着生物的进化,meme指导着文化的进化,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第三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评析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深入分析了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理论含有生物决定论倾向,即使后期的meme理论把文化进化从生物进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了文化的自主性,但是还不很成熟,面临着许多目前不能解决的难题。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社会生物学理论是对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如果能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将社会生物学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结合起来,或许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进化图景。

关键词:

文化进化生物进化进化规则系统

一、文化人类学文化进化理论的局限与社会生物学产

生的意义

(一)文化人类学者的文化进化理论及其局限

1.19世纪后半叶的古典进化论及其局限

古典进化论或称“单线进化论”(Lineal evolutionism)是19世纪中后期文化人类学进化学派的主要理论,它探求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解释当时世界各民族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原因。为了与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的新进化论学派相区别,持这一理论的学者被称为“古典进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摩尔根等。这些学者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虽不尽一致,但都认为人类心理上的一致性使得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各方面均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进步过程。泰勒认为“人类文化受演化发展的特定法则所支配”1,这个特定法则就是人类理性的自然过程。为了描述文化演化的路程,古典进化论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比较法和“残余”分析法。比较架构的价值在于使人类学者通过比较信仰、行为和器物等的类似之处来归纳人类制度背后的一般思想过程和意义。对残存的分析,使人类学家能够深入发掘各种习惯已丧失的意义,“超越蒙昧、野蛮和文明的差异,重新认知各种习惯间的相似关系,而且能充分地认识蒙昧、野蛮人的社会习惯行为和宗教信仰的合理性。”2

19世纪后半叶的古典进化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内容:第一,“心理一致说”(Theo ry of psychic unity)。人类心理一致,系指人类有相同的心智,人类思想中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全人类共有的。“既然人类的心理是一致的,那么,这种心理的一致性也将规定一切心理的派生物,使之也具有一致性;文化既然是被人创造了的,那么它也被规定为‘齐一’的或一致的。”3人的心理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非理性向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心理的不断完善、智能的不断提高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动力。第二,“线性发展说”(Theo ry of linear development)。由于人类的本质是一致的,因而文化发展也具有共同的法则,各民族均沿着一条完全相同或相似的路线自动演进。发展和进化是必然的,但不可能跨越或跳跃其中某一个阶段,也不可能由前一阶段倒退到后一个阶段。第三,“独立发明说”(Th eory of independent invention)。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由简到繁、独自发展而来的,各民族、各地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现象不是传播的结果,而是“独立发明”的。第四,“逐步进化说”(Gradual progressivism)。进化论者认为,各民族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虽然都沿着一条路线进化,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些民族发展较快,有些民族发展较慢,但它们都会一步一步地前进。可以看到,19世纪的进化论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确立了文化的概念,

开创了对文化的科学研究,使人们对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获得了更深的认识,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古典进化理论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第一,片面强调单线进化,认为世界所有民族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不能跨越。事实上,由于传播和涵化,许多原始民族都跨越若干个发展阶段。第二,忽略或不重视文化传播的作用,忽视对文化的功能、结构和象征的研究。第三,把制度假设成为个人为达到自身的目的,有意识、有目标地设计的产物,将个人理性当作是调节制度形式的原则,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种用主观的观点来追溯文化发展的倾向,从而加入一种外来的形貌来“重新思考”某种制度。第四,仅仅强调理性的作用,忽视了情绪与习惯等非理性因素在文化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五,不加分析地认为各个民族的原始习俗都是原始时代的残余,事实上,有些民族的习俗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第六,有些学者据以立论的资料不可靠,结论与事实不符。如摩尔根的“蒙昧低级阶段‘以果实为食物’的观点,就与事实相违背”4。

基于古典进化理论的这些缺陷,许多学者批判并拒斥该理论。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Bo as, F.)便严厉批判了这种认为所有社会都是经过相同阶段而发展的单线进化论。他认为,古典进化论所拟定的进化序列是无效的。古典进化论者以技术为尺度把西方文化列为最高,但如果把排列的尺度由技术的复杂性改为亲属关系的复杂性,许多所谓的原始民族将会排在很高的位置,西方社会就会被放在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这就是说,排列标准是相对的,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在博厄斯的影响下,20世纪前期,美国人类学中出现了一种反进化主义的思潮,人类学家开始重视个性特色的记述,采取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反对寻找进化规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怀特、斯图尔德等学者的倡导,进化论才在文化人类学中重新复苏。

2.20世纪的新进化论及其局限

(1)20世纪的新进化论

①怀特的普遍进化论

怀特在仔细研究了19世纪进化论者的经典著作之后,认为泰勒、摩尔根等学者的理论并没有错。在他看来,人类文化是进步的,问题在于要寻求一个衡量文化的普遍标准,即用某种客观的、科学的尺度来比较文化发展程度和安排文化秩序。怀特认为,划分文化进化阶段的唯一最佳标准就是能量。“文化发展程度,是由每人消耗能量数以及使能量产生作用的技术工具的效能决定的。”5用公式表示为:E*T→C, E代表每人每年消耗的能量数,T代表能量消耗过程中所使用工具的质量或效能,C代表文化发展的程度。“当每人每年消耗能量的数量逐渐增加时,或者,使能量产生作用的工具效能不断提高时,文化逐渐发展。”6以能量为尺度,他把文化进化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1〉人类只依靠身体能量而生存的阶段;〈2〉通过栽培作物和饲养家畜,人们能够获得光合作用后的太阳能,并开始能够将其储存起来的阶段;〈3〉通过动力革命,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新的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4〉在不远的将来,核能不是作为战争工具,而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阶段。”7其中第一到第三阶段分别与无阶级的平等的原始制度、新旧大陆的古代文明、近代产业文明相对应。

怀特使用“文化”一词时,其所指并不是特定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而是指作为全体人类集合经验的普遍文化。他把文化看作是由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整体,其中技术系统是首要的,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系统是技术系统的函数;意识形态系统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着社会系统。三个亚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怀特认为,文化是由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自律性系统,具有自身的进化法则,如果把文化还原为生物、心理等现象是不科学的,文化应由文化自身来说明。

可以说,怀特的进化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对美国人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他的学说有点过于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上,比较关注的是人类的整体文化,而忽视了对地方性文化的研究。与怀特不同,新进化学派的后期代表斯图尔德,更为关注各种民族和地区的个别文化。为示区别,他把怀特的进化论称为“普遍进化论”,把他自己的理论称为“多线进化论”。

②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斯图尔德并不试图去寻找文化发展的普遍法则,而是致力于探索文化变迁中意义重大的跨文化规律。他认为多线进化论最优先的课题是:研究相距遥远的两个地区的文化出现相似变化的原因。他的基本假设是:“相同的原因将产生相似的结果,不管其文化设置可能存在着时间、空间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8。在斯图尔德看来,虽然文化沿着种种不同的路线进化而来,每一个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但是如果两个文化处于相同的环境背景之中,就会在基本的文化方面发展出一连串的相关变化。例如,斯图尔德在对新大陆和旧大陆的文明进行比较时,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地区和时代有差异,但是仍可看到贯穿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类似性,两个地区的这种类似性,源于生态学条件的彼此相似以及这种生态学条件中开发技术的类似。”9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两个地区生态环境的类似导致了技术发展的类似,技术发展的类似又导致了文化的类似。因为斯图尔德重视生态环境,强调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所以,他的文化进化理论也被称作“文化生态进化论”。

怀特和斯图尔德为捍卫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多年的论争,但是,事实上,由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理论出发进行的各种具体研究,大多很容易运用怀特的能量理论重新加以阐释。斯图尔德和怀特他们都最为重视文化的技术和经济侧面,他们的理论在实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后来,以马歇尔?赛林斯(Marshall Sahlins)和塞维斯(Service. E. R.)为代表的第二代新进化论者便试图把怀特的普遍进化论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统一起来。他们认为,这两种进化论并不对立和矛盾,不过是分别阐释了文化进化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怀特讲的是一般进化,斯图尔德讲的是特殊进化。

③塞维斯和塞林斯的文化进化观

塞维斯和塞林斯把文化进化分为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两类。他们认为进化朝向两个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适应性变异导致多元发展:即从旧种类分化出新的种类。另一方面,进化产生进步:高一等的种类生成并超过低等种类。”10前一方面是特殊进化,相当于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描述的是文化在适应其环境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化的趋势。他们认为,文化系统和生物系统一样,都是通过适应变化而产生多样性。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新的形态便不断地从旧的形态中发展出来,它们采取的是环境所要求的形态。从特殊进化的观点来看,进步就是相对的,即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不同的文化时,不能说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更进化。例如,爱斯基摩人的文化非常适应北极特有的环境,贝都因游

牧民族的文化则非常适应西南亚干燥地带的环境,如果说爱斯基摩人的文化比贝都因游牧民族的文化更为进化是没有意义的。后一方面是一般进化,相当于怀特的普遍进化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环境的适应就不再作为基准,而是需设定某种绝对的指标,将各种文化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起来。塞维斯和赛林斯认为,只要标准客观,就可以将文化从低到高排列。“这种标准应避免牵扯到个人的价值判断,如高尚的道德、复杂的宗教等等,而应该按照经济的生产量、能量的使用、控制自然技术能力的高低大小、制度的完备性等客观标准,如此就可以有效地衡量全世界的文化。”11怀特根据能量资源的种类及其使用量将人类文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塞维斯则根据社会组织复杂化程度的增加这一绝对基准将各种文化区分为五个阶段。

(2)20世纪新进化论的局限

我们看到,塞林斯和塞维斯的现代进化理论与19世纪的进化理论相比,已经更为成熟。塞林斯和塞维斯克服了19世纪古典进化论者的局限,综合运用了结构功能主义、传播主义以及迪尔凯姆和莫斯等人的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提出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的概念从理论上整理了文化进化论的论点,使文化中的“进化”的观念基本确立下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20世纪的新进化论也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存在着两点局限:

第一,它忽视了生物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虽然怀特、塞维斯等文化人类学者也在探索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进化在时序意义上是生物进化的外延,文化进化与生物进化存在着相似的一面,而且在功能上是同源的。但是,他们反对用生物学因素解释文化现象。在他们看来,文化是独立的体系,具有自身的特定法则,应该独立研究。如怀特认为,“文化的解释是而且必须是文化学的”,12“人类的生物因素同文化进程的解释问题是无关的。文化进程必须从文化学的角度,而不是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加以阐述。”13但是我们知道,人类毕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的遗传进化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能力,而且某些文化现象是可以用生物因素加以解释的。如果像怀特等文化人类学者那样,或者把生物因素降至最低,或者完全忽视生物条件对人类文化的制约,就不免有一些片面。

第二,怀特的文化进化理论隐含着文化决定论的倾向。在他看来,“是文化决定人类的行为,而不是人类控制着文化。”14怀特并不认为生物与文化在个人的构成上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他认为文化是人类行动的决定因素,他曾这样写道:“文化对人类的生物机体具有强有力而高于一切的影响,将他们种种神经的、解剖的、感官的、腺体的、肌肉的等等差异淹没至不重要的地步。”15可见,怀特虽未排除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但已将生物因素减至最小。不但如此,他还否认在生物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对自主的第三体系,拒斥人类具有相对自主的人格体系,认为“个人并不具有一自由或独立的意志。”16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可质疑的。

(二)社会生物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了一门新的科学——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 n)。威尔逊把社会生物学定义为对一切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认为社会生物学的目标是从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和整个生物界的范围来把握动物行为的独特的生物

学基础。就人类而言,社会生物学的任务就是从进化意义上科学地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与进化的生物学机制。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不仅人类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甚至人类的一些所谓‘高等’的社会行为,都有其生物特型的基础”17,他们还试图用生物学原理来说明人类的社会组织、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劳动分工、人类的交流、游戏、仪式、宗教、伦理、美学和部落凝聚等文化现象,从生物学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解释了文化人类学等社会人文学科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全新的解释。

威尔逊认为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对理解人类的状况多少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它们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因为社会科学家没有“将人类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物理实在性结合到他们的叙事中”18,忽视了科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发现。在威尔逊看来,文化人类学是远离自然科学的,他反对“文化人类学家,即继承了博厄斯传统的人类学家,将文化看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象,与人类的遗传历史没有什么关系。”19在他看来,“社会科学根据丰富的数据,也理清并分类了一些社会现象。他们发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公共行为,并且成功地探索出历史与文化进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可以成功地分析从社会到思维和大脑的各种层次现象的因果解释系统。社会科学由于无法做到这点,所以缺乏可以真正称作科学的理论。”20威尔逊认为,社会科学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就必须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我们赞同威尔逊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该真正契合起来。但是,我们也同时注意到,威尔逊所提倡的契合,主要体现在利用生物学来解释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其他特征,其实质是通过生物学来综合其他学科,如他在那部长篇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明确表示:他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企图将社会生物学归纳为进化生物学,尤其是现代群体生物学的一个分支”21。并更进一步指出:“过去四十年中,分类学和生态学由于被综合进新达尔文进化论——即通常所说的现代综合进化论——而全然改观。在这个理论中,各种现象都按其适应意义加以评价,并与群体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相联系。也许说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是有待于包括到现代综合进化论中去的生物学的一些最新分支是并不过分的。而社会生物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将这些学科纳入现代综合进化论的方式,重建社会科学的基础。”22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并不能完全赞同,“把综合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说‘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是有待于包括到现代综合进化论中去的生物学的一些最新分支’还是有些过分了。”23但是,这并不是说从生物学一些最普遍的规律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人类毕竟是自然界的产物,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生存和繁衍下来,其特征(包括文化及社会行为特征)必然具有某种适应意义。在我们看来,社会科学适当地借鉴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有益的,社会生物学家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从支配自然界的某些最一般规律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强调生物因素对文化发展以及人类行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文化人类学者仅仅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的不足,其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化的进化机制,以及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下面我们将详细阐释社会生物学的文化进化理论。

-------------------------------------------------------------

1.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黄应贵、郑美能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2.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3.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4.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页。5.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2页。

6.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3页。

7.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6页。8.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施惟达、胡华生译,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5页。9.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10.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韩建军、商戈令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1 1页。

11.杨善民、韩锋著:《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12.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5页。

13.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14.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黄应贵、郑美能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 35页。

15.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黄应贵、郑美能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 37页。

16.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黄应贵、郑美能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 39页。

17.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0页。

18.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1页。

19.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4页。

20.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9页。

21.Wilson, E. O., Sociobiology (The Abridged Edition), The Belknap of Harvard Univ ersity Press, Massachusetts, 1980, pp. 4.

22.Wilson, E. O., Sociobiology (The Abridged Edition), The Belknap of Harvard Univ ersity Press, Massachusetts, 1980, pp. 4.

23.卢启文:《现代综合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74页。

二、社会生物学文化进化理论阐释

(一)社会生物学的前期理论

在社会生物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主要是运用社会生物学的某些一般性原理来解释、说明人类的行为。这个一般性原理是:动物的进化不仅是结构的进化,而且也包括行为方面的进化,一切进化过程的主角都是复制基因,生物机体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有机体的个体仅仅是基因的运载工具,是在最小可能的生化扰动范围内保存和传播基因的那种精巧装置的组成部分。”1换言之,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从低等的动物行为演化而来的,进化的机理就是基因的自然选择。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人类的社会行为深刻地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基因和文化的两极之间,社会生物学家与其说注重两者的相互作用,不如说更倾向于遗传力量的先决作用。

我们以社会生物学对人类利他行为的研究为例,分析它的前期理论。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进化的原因在于自私基因的进化稳定策略。具体而言,他们认为人类的利他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条件”的利他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近亲亲属之间,它不受社会奖惩所激励,利他冲动是非理性的,施与者不图回报,也没有做出任何不自觉的举动期待回报。另一类是“有条件”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是有目的的,利他者帮助别人只是期望自己将来能得到回报。“无条件”的利他行为通过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不断进化。亲缘选择理论是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Hamilton)于1963年提出的,他认为“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即直系家庭成员中,利他者只为自己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因为受惠者与施惠者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基因,牺牲自己是为了在世代中增加牺牲者的基因遗传份额。这种近亲利他行为有利于自然选择保存这些相同的基因并使其得以进化。”2社会生物学家用亲缘关系指数来表示两个亲属之间具有的共同基因的概率。从理论上来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指数为1/2,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指数同样为1/2,同卵孪生兄弟(或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指数为1,祖父母与孙子、孙女之间的亲缘关系指数为1/4,亲缘关系越远具有相同基因的概率就越小。近亲之间的利他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近亲具有相同基因的比例大。亲缘选择理论有助于解释近亲个体之间利他行为的进化。为了说明非近亲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也就是“有条件”的利他行为,社会生物学家提出了互惠利他理论。这种理论

的提出,得益于博弈论工具尤其是囚徒困境分析方法。囚徒困境博弈源自关于两个合伙犯罪者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囚犯A和囚犯B)被抓入监牢,他们被隔离开来审讯,并被分别告知:如果他们两个人在审判过程中均保持沉默而绝不供认自己所犯罪行的事实,官方则会因为证据不足无法判他们重罪,他们都会因为较小的罪刑而只被判处3年的监禁;如果他们其中一方背叛同伙将他们的犯罪事实招认出来,那么,供认犯罪事实的一方将因为有功而获得自由,另一方则被判处10年的监禁;如果两个人都招认了犯罪事实,则会被判处5年的监禁。也就是说,可能出现四种结果:

结果一:囚犯A和囚犯B都合作(保持沉默),官方判处他们3年的监禁

结果二:囚犯A和囚犯B都背叛(招供事实),官方判处他们5年的监禁

结果三:囚犯A合作(保持沉默),囚犯B背叛(招供事实),囚犯A被判处10年的监禁,囚犯B获得自由

结果四:囚犯A背叛(招供事实),囚犯B合作(保持沉默),囚犯A获得自由,囚犯B

被判处10年的监禁

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囚犯A的刑期,第二个数字表示的是囚犯B的刑期

(注:囚徒困境有两个条件决定:⑴指令条件:对手合作自己背叛结果最好,对手背叛自己合作结果最差,双方合作比双方背叛结果要好。⑵反剥削条件:对双方合作的奖励比对背叛的诱惑和对傻瓜的欺骗的平均效果好)

那么,这两个人将如何行为呢?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他的最佳选择总是背叛。为什么呢?以囚犯A为例分析,囚犯A作为一个理性而自私的人,他会在心里这样考虑:如果我的同伙囚犯B“沉默”,那么对于我最有利的是“招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免受惩罚而逃之夭夭;如果囚犯B“招供”,那么对于我最有利的行为仍是“招供”,虽然我会因此遭到互相背叛的惩罚,但是如果我保持沉默,就会付出更为悲惨的代价。结论是,无论囚犯B怎样做,我的最佳选择总是背叛。同理,对于囚犯B,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结果是他们都会背叛,尽管他们都明白,如果两人合作会比两人都背叛的结果要好。在这种单局性的囚徒困境博弈中,虽然相互合作比相互背叛好,但对于每一个博弈者而言,通过背叛却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行为自私的有机体应当比利他主义者做得更好。但是当博弈次数增加时,情况发生改变,人们都要对其他人可能的行为方式做出评估,并希望彼此能在相互合作的行为中获得益处,在这种情况下,自私策略不再是最佳策略,合作就可以进化出来。不像单局博弈只有两种可能的策略,合作或背叛。叠演博弈提供了足够的策略领域,如全合作策略、全背叛策略、交替策略(随机地选择合作或背叛,但采取合作和背叛的机会各占一半的次数)、一报还一报策略(第一次采取合作行为,然后采取对方上一次的做法),两

报还一报策略(第一次合作,然后如果对方连续两次背叛它就背叛一次,在其他情况下都采取合作)等等。但是是否存在一个最好的策略呢?1979年,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设计了一个竞赛,征集最佳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报还一报策略获得了成功,该策略首先采取合作,如果别的竞争对手也采取合作,那么双方就继续合作,并都能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相反,如果别的对手采取欺诈行为,那么一报还一报策略也将以牙还牙报复,这样既能够战胜对手又不至于因为受骗而受到太大的损失。除非一报还一报策略在一开始就遇见巨大数量的背叛性策略,否则,它就会逐步传播出来,并获得支配地位。这就是“进化意义上的稳定策略”。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有条件”的利他行为就是以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但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合作行为作为进化过程的起点,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认为亲缘选择提供了这样的起点。另外还必须具有察觉骗子的辨别机制,他们认为,我们所拥有的各种感觉,如感激、同情、信任、义愤、罪疚感、复仇感等就是进化过程赋予我们的分辨能力,而且我们的道德观念、法律体系等都可以被追溯到互惠利他的进化史。

社会生物学关于利他行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他们把人类的利他行为仅仅局限于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两方面,认为仁慈、合作等利他行为只不过是自私基因的一种表现,忽视了文化进化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虽然社会生物学家并不否认文化进化的存在和作用,并且承认人类的进化是沿着遗传的二元路径——文化路径和生物学路径进行的。但是在他们看来,基因给文化套上了缰绳,“文化进化所形成的社会环境最终还是会被纳入生物自然选择的路径”3,文化是在基因允许的有限范围内适度发展,“遗传的决定作用,使得文化进化进一步演进的路径变得狭窄”4。也就是说,文化进化存在着一个极限,一旦逾越了这一极限,生物进化便会把文化进化重新拉回去。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社会生物学家否认文化进化的自主性,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基因决定论的观点。正是因此,社会生物学的理论招致了许多学者的反对,并在国外引起了两次大的争论。威尔逊本人逐渐意识到了过强的生物决定论带来的问题,于是在80年代,他与查理斯.鲁姆斯登(Charles Lumsden)等学者合作,连续出版了若干部著作,修改补充了原来的许多观点。其中《基因、精神和文化》与《普罗米修斯之火:对人类精神起源的沉思》这两本书尤其重要,在书中他们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观点,强调了人类发展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力图探明基因和文化两者的相互关系。

(二)社会生物学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观

在后期,社会生物学的中心议题已经转变为探寻遗传进化和文化进化的关系问题了。为了说明“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性质和特点,威尔逊设想出两种实际并不存在的物种:一种是艾地龙人(eidylon),他们全部的思想和行为都预先在大脑中被设计安排好了,他们用来综合句子的单词都是先天固定的。尽管艾地龙人在教授和学习文化的每个细节,但这一切都是由遗传上预先决定的,这是一种纯粹的遗传传递模式。另一种是赞尼德林人(xenidr in),这个物种具有真正的白板式大脑,其精神完全是他们历史的产物,所有的文化可能性都向赞尼德林人敞开了大门。赞尼德林人的基因仅仅指导着他们身体和大脑的构造,但并不指导他们的行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文化传递模式。那么,人类是更接近艾地龙人还是更接近赞尼德林人呢?威尔逊认为,人类的文化传递模式介乎两者之间,是“基因——文化”传递。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制约和指导;另一方面,文化发明的压力又影响着基因的生存。在他看来,“基因和文化由一条具有伸缩性而又不可断掉的纽带连结在一起。随着文化的汹涌向前——通过来自外部的发明、新思想和新人工产品的引入——它在某

种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制约和指导。与此同时,文化发明的压力,也影响着基因的生存,最终改变着遗传纽带的强度和扭力。”5那么,是什么起着遗传纽带的作用呢?威尔逊认为,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epigenetic rules)将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紧密联结起来。

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是理解“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关键。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基因用特殊的规则武装了人类的精神,使得人类的大脑不同于赞尼德林人白板式的大脑,人类的文化发展要受到基因的制约。“人类的基因影响着人类精神的形成方式——接受哪些刺激,忽略哪些刺激,如何处理信息,最容易唤起的回忆种类,最易于激起的情绪反应,诸如此类的精神活动方式。造成这种效应的那些过程,称之为预成规则。这些规则植根于人类生物学的特殊性之中,并且影响着文化的形成之路。”6预成规则主要在两个层次上作用,“初级的预成规则是一种自动的过程,它的作用是自始至终过滤和编码感觉器官获得的刺激,并感受来自大脑的刺激。在整个过程中,仅在很小的程度上受到以前经验的影响。次级预成规则对大量信息的整合进行调节。”7它通过选择部分感觉、记忆和多彩的情感,导致内心选取一定的文化基因(meme)而舍弃另一些文化基因(meme),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基因→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文化。(“meme”意指文化的基本单位,此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提出。威尔逊继承了道金斯的观点,认为“meme”就是语义记忆中的节点,与大脑的活动相关联。“meme”在国内有译为谜米、拟子、文化基因的,本文认为译为文化基因比较合适,但鉴于尚无统一译法,所以仍然沿用“meme”原文)。

例如,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色彩词汇的创造就受到人类基因的限制。他们认为自然界并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色彩形式,可见光只是一些连续变化的波长,并不含有固定的色彩。人类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视觉,只是因为视网膜中具有感光能力的视锥细胞和大脑中与之相联系的神经细胞的作用。一开始,光能被分别含有蓝色、绿色和红色三种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所吸收,这三种视锥色素的化学成分是氨基酸,形状是一种卷曲的链,受X染色体上DNA的控制,这种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引起色盲。随后,由光能激发的分子反应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视网膜中心细胞形成的光神经。在这里,光波经过重新组合使信号分布在两个轴。大脑把一个轴解释为绿色到红色,将另一个轴解释为蓝色到黄色。一个视网膜中心细胞可能输入红色视锥就激活,输入绿色就抑制。输入了多少电信号,就等于告诉大脑视网膜接受了多少红色或绿色。这些由众多视锥和中介中心细胞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要通过视交叉神经,传送到丘脑中的侧膝核,最后才到达大脑背侧的初级视觉皮层中的细胞中。在几毫秒之内,视觉信息便很快传至大脑的不同部位,大脑如何做出反应依赖于输入的其他信息以及所储存的一些信息。这就是说,人类对颜色的感觉是遗传进化而来的,正是因为人类的感觉系统和大脑将连续变化的波长分解为相互独立的色谱,人类才创造了有关色彩的文化。色彩术语并不是随机形成的,从进行简单色彩分类的社会到对色彩进行复杂分类的社会,基本的色彩术语按照一种原则,以层系的方式组合:

只有两种基本色彩术语的语言区分出黑色和白色

只有三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的词

只有四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和绿色或黄色的词

只有五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和黄色的词

只有六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的词

只有七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褐色的词

只有八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褐色和紫色的词

只有九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褐色、紫色和粉色的词

只有十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褐色、紫色、粉色和橙色的词

只有十一种色彩术语的语言有了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褐色、紫色、粉色、橙色和灰色的词8

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以一定的方式来看不同的波长,并把世界分解成不同的单位,将这些单位标上不同的词,我们便得到了按照一定的规则累积起来的十一种基本色彩单位。换言之,色彩命名并不是完全任意和相对的,它反映了我们的眼睛和视觉系统的进化结果,正是这个进化结果使得我们有效地利用周围世界的各种信息。

文化也通过预成规则对基因施加影响。人类的精神发育大大复杂于艾地龙人的遗传定式,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某些预成规则——就是说某些精神发育的方式,或者说最易于精神发育的途径——会使得个人适应于文化的选择。遗传了这些预成规则的人要比那些缺乏或是略微具备这些规则的人生存得更好,也能繁衍更多的后代。这样,许多世代之后,更为成功的预成规则就会伴随着指令这种规则的基因,在群体中传播开来。文化环境作为一种进化上的选择压力,通过对行为和心灵的选择,从群体水平上选择和改变着基因,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基因←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文化。

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获得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完整图景:

⑴基因限定了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每个人携带的基因不同,指导其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也不同。

⑵初级预成规则调节感觉的接收和心理发育,次级预成规则推进和疏通文化的获得。

⑶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决策和发明,文化不断地被更新和创造。

⑷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某些人具备的预成规则要使他们比那些缺乏或是略微具备这些规则的人生存和繁殖得更好。

⑸许多代之后,成功的预成规则就会伴随着指令这种规则的基因,在群体中传播开来。

可以说,与前期的理论相比,社会生物学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强调文化对基因的反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此理论仍旧把文化进化放在从属的地位上,认为生

物进化始终主导和支配着文化进化。为了克服生物决定论的局限,在20世纪末,以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meme——基因共同进化”理论,他们把meme看作是和基因相等价的复制因子,认为基因指导着生物的进化,meme指导着文化的进化,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三)社会生物学的“meme——基因共同进化”观

1.meme范畴的来源及其涵义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9为了读上去与ge ne一词相似,道金斯去掉希腊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的词头mi,把它变为meme,这样的改变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跟英文的“记忆”(memory)一词有关,或是联想到法文的“同样”或“自己”(meme)一词。”10在道金斯提出meme概念之后不久,许多学者如苏珊.布莱克摩尔,理查德.布罗迪(Richard Brodie),阿伦.林治(Aaron Lynch)便秉承道金斯的观点,积极撰文阐明meme的含义和规律,并尝试建立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著名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也很赞同meme的观点,他在《意识的阐释》、《达尔文的危险观念》中应用meme理论阐释心灵进化的机制。现今meme一词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中。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11

根据道金斯等学者对meme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meme的涵义:mem e是复制因子;模仿是meme的主要传递方式。

道金斯认为,“任何一个事物要构成一种复制因子必须具备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特征。”12meme具备这三个特征吗?在道金斯看来,meme完全具备这三个特征。meme具有遗传性——meme传播的过程就是meme遗传的过程。如某种宗教信仰传播时,宗教信仰作为meme,不断地在信仰者身上遗传;meme具有变异性——meme的传递过程并非都是完善的,如人们在转述一个事件时,或许会添加一些细节,或许会删减一些内容;meme具有选择性——meme 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meme更易于被传递,另一些meme则从来得不到传播。如我们学唱歌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歌曲比较容易记忆,并能很快传播,有些歌曲则很少被传唱。m eme具有遗传、变异和选择这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复制因子。

在提出“meme是一种复制因子”的观点之后,道金斯还进一步阐释了meme传递的机制。他认为模仿是meme传递的主要方式。以“思想meme”为例,当一个人听到或读到某个好的想法后,他把这个想法传给他的朋友,接着他的朋友又把这个想法传递给其他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想法从一个人的脑中传到另一个人的脑中,并不断地被复制传递。不仅是“思想meme”,其他类型的meme也是通过模仿这一方式传递自身的。

2.meme理论的核心内涵

(1)进化的规则系统与文化进化

以复制因子为核心,meme理论家把文化的传播看作是meme复制和选择的结果,“有关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其全部要点就在于将meme视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复制因子。这就意味着,是meme的选择在驱动着观念的进化,而观念的进化必须有利于meme的自我复制,而不是有利于基因的自我复制。这是将meme理论与先前有关文化进化的理论区别开来的一个巨大的差异。”13meme理论反对基因决定论的观点,它以进化的规则系统为框架,试图把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都包容于同一个形式的选择理论之中。其实,早在meme理论形成之前,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Campbell)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有机进化以及文化进化之所以彼此类似,“是因为它们都是演化的系统,而对于所有的演化系统而言,都存在着复制单元的盲目变异和对其中某些变异的选择性保持以及对另一些变异的选择性淘汰。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对于文化积累的这种类比,并不是从有机进化本身推演而来的,而是从进化的一般模式推演而来的。”14从这个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进化强调的是复制因子的选择过程,如下图所示:

进化的规则系统作为一般规律是与运行于其上的物质基础相脱离的。同一规则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物质材料上运行,当规则系统运行于其上的物质材料为生物体时,基因作为复制因子推动着生物进化过程;当规则系统运行于文化心理领域时,meme作为新的复制因子驱动着文化的进化。还需说明的是,进化的规则系统是没有目的的,秩序并不是外在力量驱使的结果,其进步性也不是指向某一目标物,而完全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产生依赖于复制因子的自我复制能力以及盲目的自然选择作用。无论是文化世界的多样性还是生物世界的多样性都是复制因子被选择的结果,超越于meme进化和基因进化之上的进化系统为两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解释框架。

(2)文化的进化是以复制因子meme的利益为准则驱动的过程

如果进化过程是从复制因子相互竞争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复制因子便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在meme理论家看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文化进化看作是人类利益趋向的结果,me me作为一种复制因子的根本就在于它们“绝不可能是以有利于物种、有利于个体、有利于基因,或有利于任何其它事物的方式而存在并起作用,它们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原则就是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15。这并不是说meme具有意向,meme理论家认为进化过程是盲目的,mem e只是漫无目的地进行着自我复制,说“为了meme的利益”只是一种便捷的表达,只是为了表示文化的进化是meme选择的过程:有些meme被淘汰了,有些meme保存下来,进化的秩序显现出来。那么哪些meme能够存留呢?meme理论家认为主要决定于两点因素:〈1〉与人类模仿的限度有关。由于meme复制自身的机制是通过人类的模仿能力实现的,那么人类便充当了meme的选择环境:人类的感知系统使得某些meme显得比另一些meme更加突出;注意的机制又使得某些meme更易于进入有限的信息加工系统;记忆的内部机制决定了某些

meme更易于被记住,另一些meme则永远被淘汰。〈2〉meme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meme的选择。meme理论家认为可以用三个指标——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来衡量,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值较高的meme才是成功的复制因子。另外如果meme相互结合成meme复合体时其传播的能力也将远远大于meme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换言之,meme和环境共同决定了选择过程,正是在这一层面上,meme理论家把文化进化理解为是以meme的利益为准则进行的过程。

(3)文化进化与生物进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文化进化与生物进化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复杂的,meme理论家认为自从meme诞生之后,人类的进化就始终伴随着两者的相互作用,如人类大脑容量的增加,语言的进化以及利他行为的产生都是meme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meme理论家认为meme和基因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基因—meme相互作用,meme—meme相互作用。基因—基因相互作用是全部生物学的基础和研究对象,基因—meme相互作用是其核心内容,mem e—meme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的实质内容。具体来讲,“基因与基因之间可以发生竞争关系、互利关系,或因互惠互利而发生合作关系(所有这些关系的形成,都不是出于某种预见或意愿,而取决于它们被拷贝的成功与否)。”16基因和meme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一些,粗略地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基因驱动meme进化的情况,另一类是meme驱动基因进化的情况。在基因处于支配地位驱动meme进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在meme处于支配地位驱动基因进化的情况下,一切进化则倾向于对meme有利而不是对基因有利。meme和meme的相互作用类似于基因和基因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合作。

3.meme理论的具体阐释

(1)meme理论的宗教进化观

道金斯认为meme和基因一样,并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会以适当的方式相互组合成meme复合体。以天主教为例,它包含着如下一些meme: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观念;耶稣基督是上帝之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获得新生,现在(而且永远)能够听到我们的祈祷;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只要虔诚地忏悔,就能够拯救罪孽深重的灵魂;不遵守上帝教诲的人将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如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等。这些meme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能够在人们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情感冲动和各种奇异的体验,他们还为人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着神秘的解释,而且它们先在人们心目中引起各种恐惧感,然后又提供一种承诺来降低或消除这种恐惧感。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特征,各种各样的宗教meme结合在一起,它们利用各种策略鼓励人们信仰宗教,从而像病毒一样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感染”着人群,传播着自己,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meme复合体——宗教文化。

(2)meme理论的伦理进化观

在人类文化中,伦理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着,宗教典礼、社会规范中都体现着不同的伦理道德。由于伦理涉及利他主义和个人主义,我们便以利他主义研究为例,探讨meme理论的伦理进化观。

meme理论家认为利他行为一般是指“那些不利于执行该行为的行为主体本身而有利于其他生物的行为”。17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行使利他行为,那么就意味着他为了别人的利益在时间、精力、资源等方面有所付出。布莱克摩尔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互合作行为,人类普遍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正义感,人类都是利他主义者。我们知道,早期社会生物学家曾从自私基因的角度把利他行为解释为亲缘选择和互惠合作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人类社会存在着大量的“纯粹”的利他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发生在非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而且行为执行者并没有期待着某种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用上述两种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行的。meme理论家认为应该从meme的角度分析利他行为,在他们看来,利他行为最初起源于一些遗传基因,一旦利他行为产生之后,便通过两种途径传播自身:它既可以通过meme的方式传播也可以在meme的驱动下通过基因的方式传播。

meme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一个人是利他主义的,那么他就会受到别人的喜爱,别人也愿意和他在一起,并愿意模仿他,他便成为一个meme源,能够将他所拥有的meme(既包括利他主义meme本身,也包括其他类型的meme)传播开来;利他主义者具有生存的优越性,是最好的婚配对象,他通过遗传的途径把其所带有的基因(既包括利他基因,也包括其他基因)传递下去。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meme理论存在着四条基本假设:第一条假定也是最根本的假定:人们普遍地倾向于对他们所喜爱的人加以拷贝,喜欢会导致模仿。第二条假定:利他行为使得执行利他行为的人更为受人喜爱。由这两个假定出发,可以得出推论:人们倾向于模仿利他行为的执行者。需要补充说明的是,meme理论不仅假定利他主义者因为受人喜爱而被人模仿,它认为人们模仿利他主义者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第三条假设:对利他主义者的模仿构成一种交互意义上的回报。这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其中有一个交互性原则在起作用。所谓交互性原则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所接受的任何善意都感到有一种加以回报的义务。如果对于自己所接受的善意不回报的话,便会产生一种负债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实践交互利他行为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meme理论家认为,人们接受了利他行为施予者的善意,会感觉有一种回报的义务,其中一种回报的方式便是接受利他主义者的meme。也就是说,由于交互意义上的一种回报,人们拷贝利他主义者。第四条假定:人们倾向于与利他主义者婚配。也正是因此,利他基因才有更多的机会得以遗传。

(3)meme理论的科学进化观

meme理论家认为,各种科学假设是各种不同的meme,“科学的发展可以被看成是不同的理论假设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假设得以生存下来,而另一些假设则被淘汰。”18他们认为已经有许多理论都试图从这样的视角解释科学的进化过程,如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猜测证伪理论。布莱克摩尔认为,波普尔虽然没有利用复制因子的概念,但其理论却暗含着复制因子相互竞争的观点。她还认为,在“三个世界”理论中,波普尔也利用了达尔文主义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在波普尔看来,“第一世界是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第二世界是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等,简称世界2。第三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世界,简称世界3”。19波普尔认为世界3虽然是由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一旦理论存在了,它们便开始获得它们自身的生命”20,它的内容可以通过一种下行的因果关系对其他两个世界产生影响。例如,科学问题、假设以及理论等可以通过世界2进入世界1。那么,观念是如何改变物理世界的呢?布莱克摩尔认为波普尔已经涉及到了模仿的作用。如在解释艺术观念的传播时,波普尔说,“通过创造一件新的艺术作品,一个雕塑家可以对其他雕塑家产生鼓励作用,促使他们模仿他的作品或是创造出类似的作品来”。21即某一雕塑家头脑中的观念(世界3)可以通过影响其他雕塑家的经验(世界2)导致新的雕塑作品(世界3)的问世。在meme理论家看来,“所有这些事情的发生——不管是在科学中还是在艺术中——都是选择性模仿。情绪、感觉、理智的斗争、主观经验等,所有这些都是复杂的meme系统之不同组成部分,它们决定着某些行为被人模仿,而另一些行为则否。正是因为模仿才使得观念在模仿者身上又一次构成模仿对象,从而使得观念‘获得了它们自身的生命’。”22通过这种方式,meme理论为科学观念的进化机制提供了说明。

(4)meme理论的语言进化观

meme理论认为语言的进化是“meme——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进化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语言产生的原因在于传播meme。meme理论认为解答语言起源之谜的关键在于理解语言的功能。在meme理论家看来,语言的获得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代价,不能仅仅从基因利益的角度来说明。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增强meme的多产性、保真度和长寿性,在于促进meme的传播:声音可以远距离传播,并且不受面对面交流信息的限制,与身体姿势、手势语等信号手段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复制品,传播更多的信息;语言的数字化(即以离散的单词构成)又保证和加强了拷贝的保真度;语言还通过将各个声音的意义加以组织结构化,并利用书写技术的发明增强了长寿性;此外语法的产生也是提高meme 复制品多产性和长寿性的新途径。总而言之,语言增强了meme的多产性、保真度和长寿性。在meme理论家看来,正是因为语言能够更好地传播meme,才最终被自然选择所青睐。

其次,语言进化的动力是meme的自然选择。meme理论家认为,语言数字化、结构化等过程并不是某种有意识的预见或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果,完全是meme选择的作用。因为一旦语词产生出来,竞争便相伴而生,只有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指标上表现值都很高的语词,才是最成功的语言被选择下来。语言这一复杂的系统正是在这种盲目的选择压力下不断进化出来的。

最后,meme选择使得基因向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方向进化。meme理论家认为,人们都倾向于模仿那些拥有最好语言的人,这些拥有最好语言的人具有更强的生存优越性,拥有更多的机会把他们善于拷贝声音(语词)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结构方面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通过这

种方式,大脑以及发音器官向着越来越善于发出声音的方向发展。meme的选择改变了基因的选择环境,meme使基因朝向有利于提高它们自身的方向进化。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看到,“meme——基因共同进化”理论是对“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大胆突破,它引入meme作为文化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单位,把文化进化从生物进化中独立出来,强调了文化的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假设能否成立还是有疑问的,也许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会给予我们答案。

-------------------------------------------------------------

1.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新的综合》,阳河清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2.刘鹤玲:《生命与工具》,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2年,第43~44页。

3.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人性》,方展画、周丹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 2页。

4.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人性》,方展画、周丹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 0页。

5.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查理斯.拉姆斯登:《普罗米修斯之火:对人类精神起源的沉思》,李昆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83页。

6.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查理斯.拉姆斯登:《普罗米修斯之火:对人类精神起源的沉思》,李昆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27页。

7.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14~215页。

8.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论契合》,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31页。

9.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10.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王兵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3页。

11.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12.Robert Aurger, Darwinizing Culture: the status of memetics as a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0, pp. 25.

13.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15.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16.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17.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5页。

18.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49页。

19.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曾聪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5页。

20.Popper, K. R. and Eccles, J. C., The Self and its Brain: An Argument for Intera ctionism, Springer, Berlin, 1977, pp. 40.

21.Popper, K. R. and Eccles, J. C., The Self and its Brain: An Argument for Intera ctionism, Springer, Berlin, 1977, pp. 39.

22.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三、社会生物学文化进化理论模式评价

由于文化现象的复杂,以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始终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建立一种统一的理论。社会科学相对自然科学还不很成熟,其理论比较含糊且更具争议性。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期望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化、操作化和结构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生物学家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深入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对于说明社会科学的许多课题,对于建立一种“统一的人的科学”,是很有意义的。虽然到目前为止,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的时机还不很成熟,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生物学的理论构想和推理是弥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鸿沟的一个积极尝试。我们很赞赏社会生物学家的勇气,他们“为我们做出了一次通过自然科学解释原本不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些问题的尝试,从而为解决长久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其实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社会生物学家为我们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他们提出了多少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社会生物学理论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两方面一分为二地评价社会生物学理论。

(一)社会生物学理论的积极意义

1.社会生物学理论的理论价值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并试图通过研究人类精神发育的预成规则,把握基因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生物学家把遗传进化和文化进化这两个过程通过精神发育连接起来,试图确切描述从基因到精神发育规则到文化再回到基因的进化过程,在探索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面,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有利于我们竖立更为科学的统一的世界观,进一步打破物质和意识,以及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或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

2.社会生物学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生物学在力图用现代科学在生命领域的全部知识去探讨人类文化这一最错综复杂的现象时,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是颇具特色的。社会生物学家应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范式,从生物学出发,运用各种自然科学方法(如建构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观察试验等)研究文化现象,他们主张“把理论建构彻底付诸经验,反对直觉和无从证明的抽象思辨”,2并主张把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然和社会作为整体来把握,试图架设一座由自然科学通往社会科学的桥梁,填补这两大文化领域之间的鸿沟,既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和特征,也符合现实对人类文明提出的要求。“它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借鉴、渗透上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其独到之处还不在于方法的简单转移,而在于首先着眼于两门知识内在统一性的探究和揭示。”3

3.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社会生物学理论是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产物。社会生物学家不仅综合了各门学科如群体进化论、现代遗传学和动物生态学等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探索基因、行为和文化三种因素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具体机制,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对人类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美学爱好、生活方式等等做出解释。他们积累的大量经验材料和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化这一复杂现象、进一步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进一步理解人类的自然本质以及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4.社会生物学理论的认识论意义

社会生物学理论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在当今时代,虽然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飞速发展,但是人类自身控制能力却变得相对迟滞,这一巨大反差往往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紧张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就已经表明,人类越是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对自身行为的自觉就越是显得重要和紧迫。威尔逊及其同事们建立的社会生物学,正是在人类盲目性造成的种种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命运,而人类自身却深深沉迷于工业文明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他们对人类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报以热情和负责的关注,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行为依据进行理性的研究和反思,从进化论的视角强调了人的局限的一面,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景观保护

文化景观保护 【背景链接】 文化景观保护区是指过去人类各种文化和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地。 “文化景观”自20世纪90年代作为遗产界专有名词,开始成为研究热点。2010年4月10在无锡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以“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为主题,使文化景观保护理念再次受到各界关注。2010年7月,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别,纳入国家资源的普查范围。 2010年8月1日,江郎山申遗成功,浙江首个世遗。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郎乡境内。江郎山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青龙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11.86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AAAA级景区。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长久以来,人类文明创造了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遗产,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化历程。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功能性,分为城市、乡村、山水、遗址、宗教、民俗、产业和军事等8大类型,为人类文明世代传承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当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四大挑战: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来自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来自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来自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因此,积极倡导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更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文化景观保护内容的界定模糊。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与文物保护单位区别不清;文化景观的法律保护不够。文化景观具有多样性,其保护内容已难以确定,法律保护更难。 二是文化景观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如下两个方面:在文化景观主管部门交叉。文化景观兼具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的双重特点,部分文化景观可能与建设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行政部门的保护对象重合或者交叉,由于文化景观的行政主管部门尚不明确,适用现行法律可能会发生法律冲突。文化景观机构设置重叠。 三是文化景观利用低效。尽管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各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在保护理念、开发建设、社会变迁、生态环境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从合作原则角度简要分析《老友记》中乔伊的性格特征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用户名,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The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Langua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2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演说词 3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分析 4 乔治·奥威尔《》中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分析 5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6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 7 从功能目的论看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 8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9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0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1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2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13 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 14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 15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16 Memory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17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1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19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 20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21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 22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23 托尼莫里森《宠儿》中保罗D的形象解析 24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25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26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英语广告双关 27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28 《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 29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30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1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32 论英语谚语翻译 3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4 从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看麦康伯的死亡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5篇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 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导 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1)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这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 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 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 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 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 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 美学思想的体现。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 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 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 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 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 生了奇妙的效果。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回到思想的本源: 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 赵敦华 2006年12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序 “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口号。对现象学而言,“事物本身”即显现于意识的对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着在意识之中追寻事物的本源。这本无不当之处,但一些主要的现象学家把“意识”等同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没有看到,人的意识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闭在个人意识的领域,而要向人类的思想世界开放。因此,我把现象学口号修改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说的“本源”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根本”和“起源”两层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构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内涵,又是思想的载体,文本在历史中流传,出现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们理解、欣赏和批判。文本既是个人主体的显现,又是历史和公众的客观对象,我们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对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不断地解读经典,讨论经典,传播经典。 文本虽然重要,但不是世界的一切,文本的起源在文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现实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性和人所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是历史中的个人创造文本的永无止境和永不枯竭的源泉。“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回归到人性的起源和发展的那个进化过程,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思想世界的“原点”,从那里开始追寻文化传统之根和自我意识之源。 这本名为“回到思想的本源”的文集,纪录了我最近几年的研究心得。进入21世纪以来,我的研究领域有所改变。我过去专注于西方哲学的历史文本研究,最近转向了达尔文主义的发生学研究,更多地关注西方思想界关于人性、文化和精神、意识的起源问题的讨论。受到这方面讨论的启发,我想把以前哲学家争论不休的宗教、道德和哲学的起源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这是我所做的“推本溯源”工作。 这几年来,受中国哲学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朋友们的影响,我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兴趣,做了一些研究。我试图用达尔文主义的发生学观点,重新解释中国文明的起源;用中西比较哲学的方法,重新理解先秦经典。这方面的工作可谓“返本开新”。 我深感多少年来,我们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有太多太深的误解,现在迫切需要做“正本清源”的工作。“正本”就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清源”就是要在西方哲学史的文本中,追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来源。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有不当和冒犯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现代的中国哲学的命运,可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20世纪初期,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中国本土思想激烈地分化和变革,各派哲学蜂起,纷争不已。50年代之后,最后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了。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体两翼”格局,逐渐分成各自为主的三大块,以邻为壑,互不往来。现在很多人认识到分开的弊病,哲学界人心思合,大谈“中西马的对话和融合”。有感于此,我的一个朋友做了一副对联,曰“打通中西马,吹破古今牛”。这是在嘲笑空喊口号而不潜心钻研学问的浮躁学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城市规划文化视野

城市规划文化视野 ———以昆明市为例 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兼得湖光山色,四季如春。“世博会”不仅是昆明展示风采的一次机会,更是走向辉煌的一个起点,城市规划应以此为契机,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自然的多样性都系于一脉。把昆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三位一体的大都市。 1 把握历史文脉,延续历史剖面,展现历史文化景观,营造文化环境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规划如何展现昆明的历史进程,主要有两方面考虑。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关键在于展示其发展过程,根据历史发生学原则,将重要历史时期的景观有机结合,使人们感受到文脉的延续与跳动[1]。其次,景观与意象结合。景观是有形的,把名胜古迹恢复重建,仅是初步,关键在于游人要形成昆明城市文化意象,尤其是有别于其它城市的,赋予了独特个性的文化意象,通过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构建复合文化心理场,达到心物相通乃至感应共鸣的理想境界。 城市“轴线”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点睛之笔,正义路是昆明历史文脉的最好演绎,以五华山为制高点,从马市口到三市街,向南延伸,每一处名胜古迹代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北向南依次有: (1)拜云亭: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彩云见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昆明滇池之上,高原辽阔,水天一色,彩云缤纷,美不胜收。是世界云彩种类最多和变幻最为神奇的地方。(2)武侯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云南发展经济,使各族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社会进步,从而安定边疆。 (3)天开云瑞坊(已毁):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坊额题为“天开云瑞”(南面),“地靖坤维”(北面)。“天开”一词,出自宋大理国时期段智祥年号。“云瑞”则象征吉祥,意在国泰民安,吉祥安静。 (4)忠爱坊(已毁):曾与金马碧鸡坊排列成品字形,又称品字三牌坊。是为了纪念元代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在云南执政期间的功德,对君尽忠,施民以爱而修建的。 (5)金马碧鸡坊:源于西汉金马与碧鸡的传说,同时对应昆明东西金马山、碧鸡山。加上高原日月交辉,汇聚于此,成为昆明的标志。 (6)东西二寺塔:唐代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所建,13级密檐砖塔。顶部四角金鸡各一,风吹鸡鸣,妙不可言。 (7)近日楼与正义门(已毁):中轴线南端。明代所筑昆明砖城南门。分内外两层,外层“丽正门”,内层“尚明门”,有“尊尚大明”之意。清代改名“近日门”,后为纪念护国运动,又改为“正义门”。这条轴线文化脉络完整而清晰,而且,大城市中轴线多重牌坊排列,与北面的圆通山、蛇山构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是昆明特有的景观。 中轴线的形成与明清昆明城浑然一体。明清昆明的龟形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仿生学”原则,把城市看作生命的活体,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在规划时,不仅应考虑忠爱坊、天开云瑞坊的恢复重建,在不能重建的景点和古城墙的端点设立标志物,配以图片及说明,再加上城区其它古迹(如文庙、古幢公园、圆通寺、护国门等),点、线、面结合,形成强烈的文化环境氛围。 2 历史与现实结合,寻求共生之路 历史文脉塑造了城市之魂,而经济建设又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处理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时,把“共生”作为基本理念。着眼于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共同点,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中的共存,共同构筑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2]。 “共生理念”在实施中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功能区职能如何协调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古迹大都分布于老城区,但同时又是商业区,或者政治中心,甚至还有工业区,集中了城市的主要功能,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矛盾突出。二是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化建筑的和谐共

中国的自然景观

中国的自然景观 一、山地自然景观 1花岗岩名山 花岗岩的地支比较坚硬,在成岩过程中,岩浆冷凝收缩产生若干裂隙,叫做“节理”。 黄山安徽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 华山华山自古以险著称。 衡山衡山有“五岳独秀”之誉。 三清山江西三清山200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天平山位于苏州,以怪石、清泉、红枫取胜。还有范仲淹先祖祠墓。 莫干山浙江莫干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传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在此铸成雌雄双剑而得名。素以竹、云、泉三胜,绿、凉、清、静四优驰名。 2石灰岩景观 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因为被水溶蚀,形成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 漓江山水广西桂林至阳朔的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极秀美的岩溶风景 区,有“甲天下”之美誉。 云南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宜兴溶洞 3丹霞风光 丹霞风光主要特征是陡峻的红色砂岩峰群与碧水的组合。 武夷山风景区产“茶中之王”大红袍武夷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龙虎山 齐云山 4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山地景观 泰山1987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庐山1996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位于江西九江,屹立于长江南岸,东临鄱阳湖。九寨沟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位于四川 张家界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位于湖南 雁荡山位于浙江,有“地貌造型博物馆”之称 二、水自然景观 水体的六种(鉴赏角度)造景功能:形态、色彩、倒影、声音、味觉、组合功能。 1江河 a长江从发源到湖北宜昌为上游段,占2/3以上,有著名的三峡风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段,湖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段。 b黄河流经著名城市有兰州、银川、包头、延安、西安、郑州、太原、洛阳、济南等。c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既无统一的发源地,也无统一的河道。 d大运河一段洛阳——江都,疏浚了汴渠和邗沟,还新开挖通济渠 二段洛阳——涿郡(北京),开凿永济沟 三段京口——余杭(杭州)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运河。2湖泊 湖泊大致分为三类:a构造湖,成因一断裂形成,一般比较狭长。如滇池、洱海。 成因二盆地凹陷,一般面积较大。如青海湖、鄱阳湖。

怎样理解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怎样理解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具有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钱、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添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这种从酝酿到实施完毕的过程,莫不带有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之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而旅游者玩购娱,的结果以及从中可以看出的明显动向,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的体现了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除理论基础之外,旅游文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An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普通而独特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英译 《红楼梦》杨霍两译本建筑名比较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在广告中的体现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试从大卫.科波菲尔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乌托邦主题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形象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的差异

考试序列号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课程名称:世界旅游文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0901 学号: 3209000766 姓名:陈晓雯 任课教师:俎喜红 2012年04月18日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 本文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建筑、自然景观方面(具体是园林、自然山水风光)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世界上的园林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从宏观角度看,园林可以分为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和西方的几何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 而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公元前11 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从整体上来讲,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这样就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艺术风格。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

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两翼

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两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充分挖掘出旅游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投资管理者以经济目标为导向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挖掘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旅游景观标准化、文化内涵雷同化、景观组合程度低等问题,淡化了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造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丧失或者庸俗化。因此新时期旅游景观发展关键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主要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通过其厚重的人文、给力的美感两方面,谈其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意义。 标签:旅游景观;文化内涵;人文;美感;黄河石林 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旅游业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性,加强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充分挖掘出旅游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面对强大的市场经济的冲击,淡化了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造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丧失或者庸俗化。因此,新时期旅游景观发展关键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本文主要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通过其厚重的人文、给力的美感两方面,谈其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意义。 一、厚重的人文与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 积淀和蕴含的厚重人文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内在体现,是历史的承载,反映着历史的面貌、演变。无形的文化内涵能让旅游者在欣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启迪心智、诱发情思,促使人们体验愉悦,反思历史。 黄河石林所在的白银景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媪围古城、五佛寺、明长城等文物古迹,以及寿鹿山、长岭山、黑山峡峡谷、沿景泰—海原断裂带形成的地震遗迹等都是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依托。这些因素为黄河石林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作为1990年才进入大众视线范围的石林性景观,分布面积达50平方公里,“形成于距今210万年前下更新统五泉山组砾岩,是一处主要由新构造运动控制,雨洪冲蚀、重力崩塌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相比我国著名的由石灰岩溶蚀作用形成的云南石林,或者土林、丹霞地貌特征,黄河石林地貌特征明显不同,融合了上述地貌特点,有其自身独特性,除连片的石林地貌外,还有冲蚀凹槽和石芽、峰丛地貌、峰林地貌、窗棂地貌、河流地貌、风成地貌等,而且因为发现较晚,地质遗迹整体保存相对完整。黄河石林自20世纪90年代起,诸多国内地质、旅游专家多次考察,认为“黄河石林集中国地质地貌之大成,国内罕见,西北独有,堪称‘中华自然奇观’”。周围高达80—100米的完整陡崖,蜿蜒幽深的峡沟和连绵分布的岩壁,经过温差变化,热胀冷缩,冰冻融化,雨水溶蚀,风蚀等作用形成的石柱、石峰、石笋等风格独特、造型各异。有些山石拟人拟物,如“木兰远征”,好似我国古代的女将军花木

马克思与我们同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 一个伟大哲学家逝世之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在历史上不乏先例,但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持久、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思想资源为当代哲学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维的阐释角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 一 无论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是现时代,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实践者以及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影响,不仅是通过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而实现的,而且是通过其后继者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往往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不同解读而形成不同的理论倾向和思想流派、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哲学”,翻译的文本愈来

愈多,研究的范围愈来愈广。就研究主体和理论传统分属的国度和地区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路向: 第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以及一些既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属于西方马克思学的当代西方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股思潮,其基本特征是把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种学说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淡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性的同时,将其理论努力指向文化批判,主要思潮有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等。西方马克思学则立足文献考证,从事文本解读,强调要用严格的客观态度研究马克思的文献和思想,从而建立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吕贝尔、德国的费切尔、英国的麦克莱伦、美国的胡克等人。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在西方还有一批哲学家如罗素、海德格尔等人,根据不同的理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阐述,这些哲学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有启发意义。例如,海德格尔认识到“马克思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以及这一颠倒的深刻性、超前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并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断言:“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 第二种是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宣扬整个世界的客观性、可知性的世界观为主要内容,以斯大林《辩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