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2.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可能是活泼金属元素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3.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4.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熔点:Br2>Cl2>F2B.氧化性:Cl2>Br2>I2

C.酸性:HClO4>HBrO4>HIO4D.稳定性:HI>HBr>HCl>HF

5.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图的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6.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种碘53125I治疗肿瘤.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

7.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5周期第IA族B.第4周期第IA族

C.第3周期第IA族D.第3周期第IA族

8.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HX B.H2X C.XH3D.XH4

﹣10m D.0.80×10﹣10m

10.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12.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电负性:X>Y>Z

D.非金属性:X>Y>Z

13.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2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1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3﹣>D﹣>B+>A2+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15.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1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制催化剂的材料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18.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 B .

C

.D

二、填空题(共40分)

19.(12分)如表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2.5倍,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三种元素符号:、、

(2)B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3)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20.(16分)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B和CB2,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CB有毒,CB2可用于灭火;D+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试判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A,B,C,D.

(2)A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CB2的电子式为.

(3)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收集满CB2气体,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塞塞紧,当打开胶塞

迅速倒入浓的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后,立即塞紧胶塞振荡,可观察到,原因是.

2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⑩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

)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是该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5)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6)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物质名称是,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据此来分析.注意第三列镧系、锕系,长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

【解答】解:A、3号和6号元素之间相差很多个族,即12号的镁和6号的C在周期表中不相邻,故A错误;

B、5号和15号元素的原子不在同一主族,故B错误;

C、1号和11号中间还有3号元素,故C错误;

D、O、Cl、Ne、Kr的位置关系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序数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可能是活泼金属元素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确定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利用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该题相关知识.

【解答】解: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则:

A.Z为S元素,属于非金属性元素,故A错误;

B.X为He元素,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故B错误;

C.Y为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C正确;

D.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周期表的整体把握,注意短周期中一些元素的特殊性.

3.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

【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依据钠、钾性质推测钫的性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所以钫是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氢氧化钠为强碱,所以氢氧化钫碱性强于氢氧化钠,故B正确;

C.钠、钾与氧气反应都生成多种氧化物,钫金属性强于钠、钾,所以氧化产物为多种,故C错误;

D.钠、钾与水剧烈反应,钫性质强于钠、钾,所以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熔点:Br2>Cl2>F2B.氧化性:Cl2>Br2>I2

C.酸性:HClO4>HBrO4>HIO4D.稳定性:HI>HBr>HCl>HF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分子晶体的熔点取决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然后比较;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解答】解:A.F2、Cl2、Br2都是分子晶体,其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其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则熔沸点从低到高顺序是F2、Cl2、Br2,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顺序为:Cl2>Br2>I2,故B正确;

C.Cl、Br、I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已知非金属性:F>Cl>Br>I,且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有稳定性:HF>HCl>HBr>HI,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

5.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图的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考点】原子构成.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B、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A、从图示知①、②、③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且都等于1,可知①②③代表的微粒分别为11H、12H、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①②③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11H、12H、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质量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原子构成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6.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种碘53125I治疗肿瘤.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原子53125I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原子53125I中质子数为5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是53;该原子中质量数为125,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125﹣53=72,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72﹣53=19.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难度不大,明确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7.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5周期第IA族B.第4周期第IA族

C.第3周期第IA族D.第3周期第IA族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出该同位素镤﹣239的质子数,再计算出A元素的质子数,根据质子数确定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物质.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数.

【解答】解:同位素镤﹣239的质子数为239﹣148=91,

所以A元素的质子数为91﹣54=37.

37﹣2﹣8﹣8﹣18=1

所以A位于第5周期第IA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位构性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核的构成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难度不大.

8.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HX B.H2X C.XH3D.XH4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元素的最高正价,则可知最低负价,进而判断氢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则X的最高正价为+4价,说明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最低化合价为﹣4价,形成的氢化物为XH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二者绝对值之和为8.

﹣10m D.0.80×10﹣10m

【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分析】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N、P是同一主族元素,P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

Si、P、S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P的原子序数大于Si的原子序数小于S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原子半径,

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1.10×10﹣10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掌握微粒半径比较规律、注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0.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不一定为强碱,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若H n XO m为强酸,如X为N 元素,则Y可能为O,为活泼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低价为﹣1价,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故C错误;

D.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若X为P,则R一定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可能位置.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电子层逐渐增多,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答】解:A、Li、Na、K属同一主族,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多,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推知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

C、Na与K比较,K更易失电子,还原性更强,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O与S同主族,O的非金属性强,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2.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电负性:X>Y>Z

D.非金属性:X>Y>Z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减弱.

【解答】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A.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X>Y>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则电负性:X>Y >Z,故C正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 >Y>Z,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3.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2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T、R都有﹣2价,处于ⅥA族,T只有﹣2价,则T为O 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L>Q,则L为Mg 元素、Q为Be元素,M有+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M的介于L、R之间,则M为Al元素.

A.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通常情况为液态;

B.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

C.氧化铝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带的电荷.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T、R都有﹣2价,处于ⅥA族,T只有﹣2价,则T 为O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L>Q,则L 为Mg元素、Q为Be元素,M有+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M的介于L、R 之间,则M为Al元素.

A.H2R为H2S,H2T为H2O,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H2O>H2S,故A错误;

B.金属性Mg>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故B错误;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

D.L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R2﹣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利用原子半径及化合价推断出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3﹣>D﹣>B+>A2+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2=b﹣1=c+3=d+1,且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2=b﹣1=c+3=d+1,且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

A.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a>b>d>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有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

B.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2=b﹣1=c+3=d+1,所以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

C.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2+,故C正确;D.A、B为同周期金属元素,A离子带的正电荷较多,故最外层电子数A>B,C、D为同周期非金属性元素,C离子所带负电荷较多,故最外层电子数C<D,C、D的族序数大于A、B,故最外层电子数D>C>A>B,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理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难度不大,注意由于是短周期元素,可以确定具体的元素.

15.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原子的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来解答.

【解答】解:A、因结构决定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与元素性质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

B、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

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故C正确;

D、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是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明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应熟悉常见的元素的性质来解答.

1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制催化剂的材料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解答】解:A.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A 错误;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大多属于过渡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C错误;

D.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布及元素常见的性质来解题.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考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根据化合物元素组成判断含有的化学键,从而判断选项正误.

【解答】解: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NO3等铵盐,故A错.

B: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故B对.

C:物质只要含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故C对.

D:双原子单质分子形成的共价健,由于原子相同得电子能力相等,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一定是非极性键,故D对.

故选A

【点评】注意:

1、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2、不是所有物质都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所以不含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18.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

C.D.

【考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分析】A.溴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B.两个氟离子应分别位于镁离子两侧;

C.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二者通过离子键结合成氯化钠;

D.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不能用等号.

【解答】解:A.溴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表示为:

,故A错误;

B.氟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表示为:

,故B错误;

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表示为:,故C正

确;

D.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表示为:

,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明确物质所含有化学键类型及电子式的书写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40分)

19.(12分)如表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2.5倍,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三种元素符号:P、O、Cl

(2)B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3)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酸性(填“酸”或“碱”)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图像图表题;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演绎推理法;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位于第二周期,A、C位于第三周期,设B的核外电子总数为x,B的核电荷数=质子数=x,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B的质量数为2x;则A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x+8﹣1,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8+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的2.5倍,则:x+(x+8﹣1)+(x+8+1)=2.5×2x,解得:x=8,则B为O元素、A为P元素、C为Cl元素,然后联系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根据图示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B位于第二周期,A、C位于第三周期,设B的核外电子总数为x,B的核电荷数=质子数=x,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B的质量数为2x;则A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x+8﹣1,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8+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

量数的2.5倍,则:x+(x+8﹣1)+(x+8+1)=2.5×2x,解得:x=8,则B为O元素、A为P元素、C为Cl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P元素,B为O元素,C为Cl元素,

故答案为:P、O、Cl;

(2)B为O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故答案为:二,ⅥA;

(3)C为Cl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Cl,其水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酸.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元素所对应的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20.(16分)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B和CB2,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CB有毒,CB2可用于灭火;D+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试判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A氢,B氧,C碳,D钠.

(2)A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CB2的电子式为.

(3)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收集满CB2气体,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塞塞紧,当打开胶塞

迅速倒入浓的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后,立即塞紧胶塞振荡,可观察到烧瓶内气球胀大,原因是CO2和NaOH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胀大.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则A为H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B为O元素;B、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B和CB2,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CB有毒,CB2可用于灭火,则C为碳元素;D+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D为Na,据此解答.

【解答】解: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则A为H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B为O元素;B、C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B和CB2,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CB有毒,CB2可用于灭火,则C为碳元素;D+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D为Na.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碳元素、D为钠元素,

故答案为:氢;氧;碳;钠;

(2)A最高价氧化物为H2O,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在烧瓶中收集满CO 2气体,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塞塞紧,当打开胶塞,迅速倒入浓的NaOH 溶液后,立即塞紧胶塞振荡,CO 2和NaOH 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2NaOH+CO 2═Na 2CO 3+H 2O ,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烧瓶内气球胀大;CO 2和NaOH 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2NaOH+CO 2═Na 2CO 3+H 2O ,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胀大.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⑩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Al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

(3 )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属于 离子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ClO 4 (填化学式)

(5)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26 .

(6)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物质名称是 氯气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 2+2Br ﹣=2Cl ﹣+Br 2 .

【专题】图像图表题;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演绎推理法;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C 、②为N 、③为F 、④为Na 、⑤为Al 、⑥为S 、⑦为Cl 、⑧为Ar 、⑨为K 、⑩为Br ,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气体元素Ar ;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3 )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钾,该化合物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4)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强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强;

(5)F为9号元素,Br为35号元素,据此答题;

(6)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所以氯气的活泼性强于溴,可以用氯气置换出溴化物的溶液中的溴.

【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F、④为Na、⑤为Al、⑥为S、⑦为Cl、⑧为Ar、⑨为K、⑩为Br,(1)表中化学性质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气体元素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Al;2Al+2NaOH+2H2O=2NaAlO2+3H2↑;

(3 )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钾,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所以是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离子;

(4)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强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强,氟没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表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

(5)F为9号元素,Br为35号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26,

故答案为:26;

(6)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所以氯气的活泼性强于溴,可以用氯气置换出溴化物的溶液中的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故答案为:氯气;Cl2+2Br﹣=2Cl﹣+Br2.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21 出题教师陈自钦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合理的是: A.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是SO2 B.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森林的乱砍滥伐 C.黄河水是由浊液、胶体、溶液组成的混合体系 D.工业上用硅制造光导纤维 2.以下有关氧化物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一定能和水反应B.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3.下列物质中,见光不易分解的是 A.HClO B.AgBr固体C.MgCl2D.浓HNO3 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B.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应加水液封 5.下列说法中(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正确的是 A.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11.2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 A C.0.5mol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 6.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是 A.Si B.S C.N D.Fe 7.下列选项的括号内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 ..的是 A﹒二氧化氮中混有NO(水) B﹒石英中混有石灰石〔盐酸〕 C﹒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浓硫酸) D﹒氨气中混有水蒸气(碱石灰)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氯化钡在溶液中反应:Ba2++SO42BaSO4↓ B.用Cl2将苦卤中的Br—氧化:Cl2+Br—=Cl—+Br2 C.小苏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化学(含答案)

高一新生 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60分 注意事项:1、答案填写在试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小题共21分) 1、我国在第35个“世界地球日”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 B.1摩尔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H 2SO 4 的摩尔质量为96g·mol-1 D.1molCO 2 的分子数为N A 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的是 A.纯碱、胆矾、硫酸钠 B.烧碱、纯碱、氢氧化铁胶体 C.干冰、冰、金刚石 D.氯化钙、氧化钙、硝酸钙 4、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A.H+、Na+、NO 3-、MnO 4 - B.Fe2+、Mg2+、Cl-、SO 4 2- C.Cu2+、NO 3-、K+、SO 4 2- D.H+、K+、NO 3 -、SO 4 2- 5、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烃 C.二氧化碳 D.甲烷 6、下列仪器: 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⑧干燥管,其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①③④⑧ B. ①②⑥ C. ①③⑤⑧ D. ③④⑦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D.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空共31分) 8、为了除去KCl 固体中少量的MgCl 2、MgSO 4,可选用Ba(OH)2、HCl(具有挥发性)和K 2CO 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A B C D E (1)操作Ⅰ是_____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_______(从以上五....种仪器中选择,下同 .........)操作Ⅱ是_______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________。 (2)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 Z___________,溶液①____________。 (3)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Ba(O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X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 ①SO 3+H 2O===H 2SO 4 ②Cl 2+H 2O===HCl+HClO 加过量X 操作Ⅰ 固体Z 溶液① 加入适量Y 加热煮沸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都含有碳元素 C.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D.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A.氢气 B.水煤气 C.天然气 D.液化气 3.石油主要成分不包括 A.烷烃 B.卤代烃 C.环烷烃 D.芳香烃4.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5.对乙烯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果实催熟 D.气体燃料6.键线式是所表示的物质是 A.丙烯 B.丙烷 C.丁烯 D.丁烷 7.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水的液体是 A.溴苯 B.四氯化碳 C.硝基苯 D.乙酸乙酯8.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有机物是 A.CH3CH3 B.CH2=CHCH2OH C.CH2OHCH2OH D.CH≡CH 9.甲醇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消除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1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D.胆矾11.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 1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以下溶液中,放置片刻后,与加热前相比,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3.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A.乙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14.与氢氧化铜、金属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乙二醇 B.乙醛 C.苯甲酸 D.乙酸乙酯15.在1。013×105Pa下,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沸点/℃ 正丁烷[CH3CH2CH2CH3] -0。5 正戊烷[CH3(CH2)3CH3] 36。1 异戊烷[CH3CH2CH(CH3)CH3] 27。8 新戊烷[CH3C(CH3)2CH3] 9。5 正己烷[CH3(CH2)4CH3] 69。0 A.在标准状况时,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Pa、20℃时,C5H12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Cu 64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B.C.D. 2.下列关于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碱都含氢元素B.酸都含氧元素 C.盐都含金属元素D.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 3.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和HCl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A.新制氯水中只含Cl 2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 2

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 L B.1mol H 2 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1 L0.5 mol·L-1的 MgCl 2 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0.5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 g的N 2 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 L 6.0.8 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8 B.16 C.64 D.16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通常大于100 nm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mol·L—1FeCl 3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得Fe(OH) 3 胶体 8.现有NaOH、 Na 2CO 3 、 Ba(OH) 2 三种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 A.稀盐酸 B.稀硫酸 C.BaCl 2溶液 D.Na 2 SO 4 溶液 9.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离子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SO 4 2-离子C.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u2+离子 D.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O 3 2-离子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 H 2SO 4 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 2 ↑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 反应:Ba2++SO 4 2-=BaSO 4 ↓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2H+=H 2 O+CO 2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 卷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届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Na:23Cl: Ca:40K:39 Ba:137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 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 和氢原子构成2、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 A.可燃性B.不稳定性C.挥发性D .还原性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B.干冰C.清新空气D.加碘食盐

高温 4、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的反应为 CO+H2,该反应属于 C+H2O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5、“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A.Cr2(SO4)3 B.Cr2O3 C.K2CrO4 D. CrCl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能将氯化钙、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苛性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D.碳酸钠溶 液8、最近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 反应: 点燃 X+3O2 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 9、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 10、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巳存放的部分药 品如下: A.③和①B.④和①C.①和②D.③和 ④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2、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 2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 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 2 O2(g) △H = +241.8kJ/mol H2(g)+ 1 2 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 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10.已知4NH3 + 5O 2 = 4NO + 6H2O,若反应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 v(NH3)=5v(O2) B.5 v(O2)=6 v(H2O) C.2 v(NH3)=3v(H2O) D.4 v(O2)=5v(NO)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 + 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下降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化学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39 Fe 56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烟火璀璨耀首都,火树银花庆国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联欢晚会上,最后的烟花表演用璀璨的焰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惊艳了无数国人。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 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水银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3.下列制备实验中的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Zn+H2SO4= ZnSO4+H2↑ B.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C.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D. CaCO3 +2HCl=CaCl2+H2O +CO2↑ 4.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A.被氧化,做氧化剂 B.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C.被还原,做氧化剂 D.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2020年高一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2020年高一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其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但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新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 75%酒精是混合物,其溶质只有乙醇(C2H5OH) B. 肥皂水的PH>7,对新冠状病毒有消杀作用,而洁厕剂的PH<7,对新冠状病毒没有消杀作用 C. 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有可能燃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D. 次氯酸消毒液是一种新兴的消毒产品,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有同等作用 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农业上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土地 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 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 ..的是() 4.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若将20 g A和30 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 g D. 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5.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6.“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 学科观点正确的是() A. 变化观:三种循环过程中物质种类本质上未发生变化 B. 微粒观:三种循环中,只有“水循环”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未改变 C. 平衡观:“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守恒观:“氧循环”和“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所有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7.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是() A. 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 B. 方法1中还可以将H2换为C或CO C. 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 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 8.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 —19,Na—23,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1.“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一些不法分子向鲜牛奶中混入了有机化工 原料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尿素CO(NH2)2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C3H6N6,制作成本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B.尿素是人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三聚氰胺属于烃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2.下列有机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B.聚乙炔C.乙稀D.甲笨 3.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物质中可能被采用的是 A.乙醇B.丙三醇C.甲醇D.聚氯乙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间二甲苯B.苯和甲苯 C.一氯甲烷和二氯乙烷D.苯酚和苯 5.某同学在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的时,取0.5mol/L CuSO4溶液和1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然后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乙醛太多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6.“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B.①④C.②⑥D.③⑤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一年级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 .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22286 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 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5、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在5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 v(O 2)=0,01mol/(Ls) B V (NO )= mol/(Ls) C V( H 2O)= mol/(Ls) D V(NH 3)= mol/(Ls) 6、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IIIA 族的 B 和Al 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B .IVA 族的 C 和Si 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 C .VA 族的N 和P 都能形成+5价的化合物 D .VIA 族的O 和S 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 .NaCl 和HNO 3 B .H 2O 和 NH 3 C .CaF 2和 CsCl D .CCl 4和H 2S 8、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CH 4、NH 3、H 2 B. OH -、F -、Ne C. H 3O +、NH 4+、Na + D. O 2-、F -、Mg 2+ 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10、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开学考试化学试卷03——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全国通用)

开学考试化学试卷03——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全国通用)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我国历史悠久,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B.在甲骨文上刻字 C.酿酒工艺D.用石块修长城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黄铜B.火碱C.石灰石D.纯净的空气 3.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B. C.D. 4.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B.

C. D. 6. 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7.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 3 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 B.X 的核内质子数为 8 C.Y 和X 化学性质相似D.Y 处于第二周期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铁B.木炭C.氢气D.硫 9. 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入足量的钙预防骨质疏松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工业用盐可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D.必需微量元素只能用药物补充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天然气用作燃料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 2 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 2 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的是( )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 (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C.Cl—Cl键的键能为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kJ·mol-1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 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 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1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针对我校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得分率及通过率 符合哈尔滨市试题题型和难度要求,试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具备较好的层次与区分度。 二、答题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 1、基础知识扎实,知识掌握准确 从统计结果看第1、2、6、10题得分率和高超过了90%,第3、4、5、7、8、9、13、14题得分率比较高,超过了80%。这些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试题将双基的考察置于问题情境中。试题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生成问题,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例如:第34题B到C 过程中气球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图示信息提炼出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信息的获取,再结合理化知识来解释A到B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意审题、思路清晰,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第31题第(1)增大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供给燃烧充足的氧气,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烟囱上安装净化过滤装置,建议有的同学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脱硫没技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第35提连接成一个五角星,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希望,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现了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第29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魔术中的奥秘,体现了学生具有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的结合能力,并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一个化学变化发生的实质过程。 4、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第36题:表格部分 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试卷中的第15题和37为计算题,第15题的难度不大,通过率为57%,第37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性,通过率为25.7%,体现了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的过程计算、综合司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答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

最新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试题卷 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30 分钟(选考部分) 满分:100 分(必考部分)50分(选考部分) 必考部分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 液 D.萃取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aOH的质量是40g B.1molCH4体积约为22.4L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D.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H 【答案】A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能通过半透膜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C 4.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D.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答案】A 5.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2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B 6.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D 7.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CO32-、NO3- B.Ag+、Na+、SO42-、Cl- C.OH-、HCO3-、Ca2+、Na+ D.Ba2+、Na+、OH-、SO42— 【答案】A 8.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答案】B 9.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 /mol D.32 g /mol 【答案】D 10.影响一定数量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质量 D、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