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502班学生姓名:谢佳敏

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本文将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探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内涵表现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无功利,是指人类的文学活动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额鉴赏判断了。”1这一“审美无功利说”承认了美感的无功利性,而否定了它的功利性。而王国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就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论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以载道”的旧文艺工具论,还是对于同时期梁启超等人服务于政治改良的新文艺工具沦,王国维均表示了不屑。他提出美之性质在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2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中国古代

的“虚静”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虚”是摒弃一切杂念,“静”是指停止的,没有声音,“虚静”就是虚空宁静,进入一种无功利的创作境界。刘禹锡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就是说当创作者进入犹如佛门禅定的离欲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作者可以捕捉到生动的景象,然后用文词表现出来。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在某个时刻,进入了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传达出“静穆淡远”的美感,这就是无功利的境界。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定文学是无功利的,那就片面抹杀了文学同社会经济、

政治、道德的关系。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还存在着某种功利性。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就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孔子是这种文学风教论传统的开创者之一,其《论语·阳货》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强调《诗经》的风教作用。而《礼记》也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诗”的创作,本身是无功利的,但是却间接的承担起了“教化”的任务,因此带上了功利的色彩。这种“风化论”在后代也进一步演化出“文以载道”等相关理论。同样的,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乐用一体”。“诗人的目的在于既给人利益又使人愉悦,或把快乐与实用融为一体。”

功利论在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方面,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是片面突出教育或者别的因素而扼杀了快乐因素的话,文学的特性也就可能失去了。比如明清的八股文,只是有利于公正选才的考试文体,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学术、思想方面的价值。封建统治者是为了禁锢思想,利于统治,应试者是为了考取功名,创作是纯粹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其内容空疏,只一味精通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这样的创作,是不可取的。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文学是功利的,或者非功利的,因为任何非功利的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功利性,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是从目的层面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学既是形象的又具有理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作家以感性经验为基础,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形象的生成、运动、组合和创造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俄国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现实世界中,看到某一事物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他当然还没有在理论上解释这种事实的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两,他就热心而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同类的事实和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3因此,文学创作最綦本的和最初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形象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也说过“从来不是从观念,而永远是从形象出发。”

形象是文学本身的存在方式,是依靠直觉呈现出整体性世界。但文学只靠形象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表面上看来形象与理性无关,它并不需要概念化地判断、推理。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有理性因素的介入。具体来讲,构思主题、收集素材、选择对象、安排情节、寻找结构、推敲语言,都围绕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把握。而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同样也是建立在其对纷纭世相的判断把握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使用语言来呈现形象,选取形象来表情达意,本身就是理性的某种展现方式。4如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所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思与境偕”,就是说文艺的思维方式是和具体的事件、物象联系在一起的,化思维为景象,化情思为景物,寓思于景,用各种“象”来说理,作者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思想见解像口号似的喊出来,而要在不知不觉的描写中让这些思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这就要求诗人把理性的意图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又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先侧重于“形”,写丑石的丑,后侧重于“质”,写丑石的美。先具体而后抽象,先弥散、简朴而后凝集、深邃。作者写在众人眼中一无是处的“丑石”,在天文学家来后,变成了一块“美石”,设置了一个跌宕的突转,用昔日之丑来反衬今日之美,从而提炼出“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哲理性认识。这正是作者通过理性构思所设计的,若没有先前多方面铺垫它的“丑”,又如何起到后面出人意料的作用呢?当然除了对于情节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进行构思需要理性,对主题的开掘与评价也需要理性。其一,从人才学的角度看,文章中的丑石应该说象征着作者所要赞颂的一种人,一种思想。看到这块丑石,我们就会联想起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却默默无闻,至今尚未被“伯乐”发现的人们,就会联想起那些曾蒙受不白之冤,却仍自强不息忍辱负重跟命运拼搏,为国为民立功的人们。其二,“美”与“丑”,这是一对观念形态的孪生兄弟。在天文学家的心目中,“它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是一定条件下物极必反的科学哲理在丑石问题上的反映。文章中的丑石,它被埋没时的“平凡”与被发现时的“伟大”,就存在着相对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这就是“伟大”出于“平凡",“平凡”之中包孕“伟大”的哲理。这篇散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品味而深切地领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所以,文学中形象与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在形象中蕴含理性,正是审美形象的一个特征。

三、文学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

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它要通过情感的共鸣让“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尚书》提出“诗言志”,认为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六朝时钟嵘《诗品序》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乐舞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方式,是因为情之所至,所以“形诸舞咏”的。陆机在《文赋》里也提出了“诗缘情”的观点,主张诗是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样式。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提出“诗是强烈感情地自然流露。”他的朋友,诗人科尔立志也认为:“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共有的。”他们都认为诗是作家、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倾吐和表达。

同时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无疑也包含着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认识不仅意味着客观理智的反映,更力图透过客观现实存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真相。比如茅盾的《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

文学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文学的认识多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巴尔扎克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认识,是通过对法国社会各色人物命运的描摹,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形象世界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由此可见,通过形象的世界,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了一起。

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

如此看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集中地体现为,在无功利、形象、情感的世界中隐含着功利、理性和认识。换句话说,就是文学具有审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审美的属性要求文学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显示出某种独立品格;而意识形态属性又主张文学始终属于社会现实。于是在文学中就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背反:它始终既是审美现象,又是社会现实,这看似矛盾的两者成为文学无法割裂的一体两面。具体看来,在这双重的属性中,审美属性总是直接和突出

的,而社会属性总是问接和隐蔽的,文学正是在对审美品格的追求中间接暗示了它的意识形态意蕴,离开了审美性,也就没有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然而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审美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叠加,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某种具体存在方式。许多看起来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归根到底是在对现实的限度和生活的可能进行质询。

参考书目: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9页

2:《文学与形式》赵宪章,南帆,方克强,汪正龙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 第13页

3: 《黑暗的王国》杜勃罗留波夫

4:《文艺美学新编》寇鹏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第113页

5:《文学理论与鉴赏》郭久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08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主要是就文学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制制度来说的,同时,从另一方面讲,也是就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来说的,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他艺术等。 由于意识形态一词总是涉及人们所说,所写,所信仰的东西,因而与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种种社会关系形成了复杂的联系。论析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必须从○1文学与话语○2文学与社会○3文学与反映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文学与话语 在讲这一标题之前,有必要把话语、语言、言语、文本辨析一下。 语言: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相应的语音、词汇系统和语法体系,它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性部分。它超越和支配着言语,而又在言语中获得自己的具体存在。 言语:是指在具体日常情境中进行的个体语言活动。 语言和言语虽然相互依存,但决不能混为一谈,这种关系,就像象棋游戏中的那一套下棋规则同一盘盘具体棋局的关系一样。每一盘棋局必须遵守规则;规则超越棋局却又只能在每盘棋局中获得自己的具体形式。 话语: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行动为或活动,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这个概念里面有五个关键词要注意 A、说话人(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作家) B、受话人(接受者,读者) C、本文(text 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构成物,它是作家创作的产品,其自身具有召唤结构,具有潜在多释的可能性,但其意义和价值并未实现。 D、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之间通过本文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 E、语境,就是使用评议的环境,是话说人和受话人的语话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例如,宋代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见书,语境:本诗写于作者每一次辞去宰相职务后南归时他看到了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表达了要再接再厉,再度回朝执政,继续推行

论民乐现代演绎的审美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016720486.html, 论民乐现代演绎的审美内涵 作者:杨淙惠 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09期 [摘要]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乐器和层出不穷的器乐作品以其多彩特质,成为展现中华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当下民乐合奏呈现出音色交响化、表演形式化等多方位的发展趋势,孰是孰非,见仁见智。本文通过对传统民乐种类及特质的概述、姿态繁多的民乐新奏道路、传统民乐和新民乐、新民乐何以在新世纪绽放新花四个方面的探讨,来解读民乐新奏并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民乐新奏发展之路。 [关键词]传统民乐;新民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75-03 [收稿日期]2018-04-19 [作者简介]杨淙惠(1993—),女,山西太原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成都 61010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华夏文明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不仅维系着各个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恒久血脉,更是反映了中国历史每一个篇章的时代缩影与真实写照。无论是西周时期的“八音”分类法,还是近现代吹、拉、弹、打四类分法,无不沾染着悠远绵长的历史气息,挥动着各种优美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尽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族乐器层出不穷,器乐作品数不胜数,演奏形式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无外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多元化所致。当代出现的“民乐新奏”就是上述结合的产物。 一、传统模式下的民乐形态 中国民族器乐不仅有各种乐器的独奏,还有许多种合奏形式。无论是演奏场合,或是各种表现形式,都体现了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一)传统民乐的演奏形式 “丝竹乐”合奏形式有其表现优美、细腻、富于抒情的音乐情绪之长;“吹打乐”善于表现雄壮、热烈或欢快的音乐情绪;“弦索乐”以纯弦乐器组合则具有轻盈、柔美或活泼、流动的特色;“锣鼓乐”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不仅体现特色各异的节奏,且具有热烈红火、动人心魄的气氛。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曲”“浙东锣鼓”“潮州大锣鼓”“山西八大套”“弦索十三套”……既有其独特的乐器种类,又有突出地方特色的表现力,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器乐演奏形式。

[美学,艺术设计,内涵]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涉及美学、哲学、建筑学、工程学、设计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美学特征是其重要的艺术灵魂。可以说,美学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纲”,抓住纲,就能纲举目张。因此,系统地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同仁们一些启示。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人们创作出具有科学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美学内涵蕴藏在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空间之中。一个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适应人的行为需求、具有独特风格的空间特征和文化意蕴的和谐统一的空间艺术整体,可见环境艺术设计是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体。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我们在旅游时看到的许多风景,大部分是经过设计师在原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而得来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系统的艺术设计来增加场景空间的美感。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努力地使空间环境具有美的时代感是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人们运用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来愉悦身心、美化生活。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体现是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主要通过色彩、景物造型、特定的装饰等来体现环艺设计中的美感;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融合、相互排斥、相互混合或者相互反射,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引起人们的联想,使环境艺术设计达到有效、积极的心理审美反应。例如,绿色让人感觉清新,红色让人感觉热情,灰色让人感觉忧郁,橙色让人感觉明媚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增加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不同的装饰能够突出不同的景物特点,增强设计的表现力,不管哪一种形式都能够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不同的美学特征。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完整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表现具有完整性。“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环艺设计的重要核心理念就是环境整体意识的确立,通过整体意识的综合表现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诸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要求的美感是能突出各类空间的艺术特征,又能将其统一于环境艺术空间的整体之中。此处的“完整性”不但是指单个设计的完整性,还要求它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每个设计构成建筑组群,同时又是作为该组群的一部分而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总是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从美学的角度

森林的美学内涵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781-786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森林的美学内涵 吴枝培1,王长金2 (1.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2.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森林作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也对森林产生了崇敬心理,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从文化传承、生态意境、社会意义、文学及美学意象等视角,就森林自然美所蕴涵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森林既是人们欣赏自然美的主要对象,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要素,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证。参21 关键词:森林;森林美;内涵;意象;自然景观;森林文化;人居环境;比德 中图分类号:S7-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692(2008)06-0781-06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forest WU Zhi-pei1,WANG Chang-jin2 (1.Chinese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2.School of Humanity,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Abstract:As a very crucial element in hum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fores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human’s existence.People start to show their respect to the fore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exploitation and regard it as an aesthetic object.The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forest and its relevant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ecological environment,social significance,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imagery,evide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Ch,21ref.] Key words:forest;beauty of forest;connotation;imagery;natural landscape;forest civilization;environment of man’s residence;comparing the nature of one ratural object to a person’s moral 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文化和森林美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文化以人类自身的生存过程和生态环境为对象,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生态效应。森林美学隶属生态文化,是关于森林美的学说。森林是以林木为主,包括与其相互作用的林地、其他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因素的有机总体。这些森林自然物的形象和属性,是构成森林自然美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森林美的形象性及其思想的、社会的人文内涵和美感反映,有过精辟的表述,是中国丰富的森林文化中的瑰宝。 1森林与生活,森林美的文化传承 中国是古老的农耕民族,对森林的认识和利用是先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植物有100多种,仅在篇名中标出的木本科就有桃(《桃夭》《园有桃》)、棠(《甘棠》)、梅(《摽有梅》)、檀(《伐檀》)、刺榆(《山有枢》)、椒(《椒聊》)、赤棠(《唐风·杕杜》《小雅·杕杜》《有杕之杜》)、白榆(《东门之枌》)、杨(《东门之杨》)、棣(《常棣》)、桑(《隰桑》《桑柔》)、白桵(《域朴》)等等。 最能从植物生长及时序更替中体现先民生活规律的是《诗经·七月》。该诗讲的是农事与劳作生活, 收稿日期:2008-01-24;修回日期:2008-06-15 基金项目:浙江省林业厅重点资助项目(200703) 作者简介:吴枝培,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等研究。通信作者:王长金,教授,从事传统文化等研究。E-mail:zl-wcj@https://www.doczj.com/doc/7016720486.html,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1)文学概念的两种含义 文学概念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两种含义。 ①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此种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 ②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此种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 (2)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 ①在现代世界,通行的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②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答:(1)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

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3)文学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理解: (1)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3)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艺术作品中“以丑为美”的审美内涵

艺术作品中“以丑为美”的审美内涵 [摘要]:自从19世纪中期开始,艺术作品中丑的比重大幅增加,甚至出现了大量整体上都有丑意味的作品,人们称这些为丑艺术家创造的为丑艺术。从此,丑不用躲闪了,而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艺术中,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大有与美分庭抗礼之势。于是如何评价传统艺术对于丑的表现,如何看待丑陋艺术中的美的成分,成为了艺术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围绕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艺术作品以丑为美审美内涵 一、中西方丑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倾向于理想主义,自觉不自觉地排斥丑怪之美,忽视丑的积极意义;道家倾向于理性主义,认同丑的合理性,以一种超乎美丑对比之上的理性冷峻地看待现世中的美与丑。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以其哲学家的独到视角辨证地审视现世的美丑,以寓言的形式塑造出一个个经典的丑陋形象,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丑学理论。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最先确立丑意识、丑范畴的思想家。闻一多说“庄子是开辟以来最古怪最伟大的一个情种;若讲庄子是诗人,还不仅是泛泛的一个诗人”,并称赞他的作品是“一首绝妙的诗”。正是这种诗人性格与哲学家素质的完美结合使庄子领悟了美与丑的辩证统一。对丑怪之美的肯定正是庄子美学的独特之处。 在西方,现代派艺术家敏锐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丑恶的真实存在,为了唤醒沉迷于虚幻的现实世界之“美”的人们去认清这个世界的本真面目,他们创作出许多令人作呕的丑怪形象,并从中提炼出一套艺术家的丑学理论。在西方现代派的作品中,丑的形态最多样,丑的精神最彻底,丑的风格最极端,所表现的丑学思想也最深刻。[1]西方现代派不但使西方丑学得以确立,而且使西方感性学由以美为第一范畴转化为以丑为核心范畴。“丑学”这一概念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可谓西方感性心理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二、艺术作品中“以丑为美”的审美内涵 (一)社会现实中的丑是艺术家们挖掘灵感的源泉 虽然现实丑是能够被艺术美所接纳,但这不能排除二者之间的细小冲突,美是与真善相联系,体现人的本质才是离人而展现的形式,那美的特征也之一就是与真善相联系,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是艺术家劳动创造性的产物,那么艺术美也就是有美的特征,也就是有真善的内 [1]刘东.西方的丑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15.

我国传统美术造型中的审美内涵

我国传统美术造型中的审美内涵 我国传统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悠久的历史渊源,集文化、艺术、审美等功能于一体,是我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我国传统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而传统美术的各种价格功能,都通过其各种各样的美术造型来体现,本文将简单地介绍各种传统美术的造型特征,来分析美术造型的审美内涵。 标签:传统美术;美术造型;审美内涵 传统美术包含多种美术形式,传统绘画、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美术等都属于我国传统美术的范畴,传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造型艺术的多样化。与此同时,以中国传统儒道美学、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审美理念,使传统美术的各种造型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与精神内涵。 1.传统美术造型的基本特性 (1)传统美术造型的和谐性。我国传统美术造型以我国传统美术思想为基础,传统美学思想的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想。引用到美术造型创作中,必然具备和谐特性。美学思想注重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传统美术造型之间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美术造型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传统美术造型极具象征特性。我国传统美学思想,提倡在造型上的伦理与感化效果,强调其造型要满足审美情感需求,并且要求其中的关联要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传统的主管意识,因此,中国传统美术在造型方面往往都有着其特定的寓意。借助美术造型中的尺寸、色彩、纹饰、体量等各种造型形体来喻示某种观念或者精神,这种象征特性,使中国传统美术造型更显得刚健质朴,并充满活力。 (3)传统美术造型富有灵动性。我国的传统美术深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庄子·外物》云:“茎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茎;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种境界不仅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思想依据,同时也影响到文学、诗歌、书法等各个领域,追求“天人合一”,传统美术在造型方面,常常见到S形构图或者是造型范式,使得传统美术造型富有生命韵律,造型特征在规范中极具灵活与灵动特性。 2.传统美术造型的审美意蕴 (1)传统美术造型的完美体现。传统美术造型种类多种多样,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完美表现,从美术题材的选择、造型内涵的表达等各个方面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尽管我们1直强调文学是自本自根的,文学作品是自足的,它与社会、政治、历史甚至作者本人无关。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还在其它层面上使用文学这1概念。既便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看,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的命题也具有理论可行性。因为文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命运和人的存在,文学所体现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统1关系。这意味着文学作品将必然与人处身其中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文学作品本身也是构成这1社会现实的1部分,而现实社会总是在1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操纵下运转,文学作品自然也难以幸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毫不犹豫地将文学艺术纳入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范畴。①王1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②[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21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上层建筑体系中,文学艺术与政治、宗教、法律和哲学等构成1个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葛兰西认为文学艺术就是1种意识形态,他说:“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历史的范畴,是历史的事实。在阶级社会中,文化艺术问题始终同社会的劳动分工、阶级关系联系在1起,并且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它们做出反映,因此,文艺是上层建筑,是1定社会的精神生活,代表1个民族对生活和人的观念。”①在此基础上,他进而赋予文学艺术以政治功能,指出文艺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实质上就是1场“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卢卡契则通过他的特殊的“世界观”概念将艺术家与社会、文学与意识形态联系在1起。在《自由的艺术还是领导下的艺术》1文中,他对“文学艺术纯粹是1种宣传”和“为艺术而艺术”两种倾向都进行了批判,他首先承认艺术和艺术家有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有它的“活动场地”,也就是说,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在世界观上,在题材上,在表现方式及语言形式上都要受他们作品所从属社会的领导。具体1些说:他们出身的阶级或他们所服务的阶级的世界观,题材内容及形式的出发点对他们来说便是方向的指南。他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其他可行的方式。”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则有如拉康对无意识的语法的分析1样,意识形态在他眼中就是具有结构和功能色彩的对于人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表述的话语体系,而艺术作品在这里与意识形态达成共识:“艺术使我们看到的,因此也就是以‘看到’、‘觉察到’和‘感觉到’的形式(不是以认识的形式)所给予我们的,乃是它从中诞生出来、沉浸在其中、作为艺术与之分离开来并且暗指着的那种意识形态。”③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④这可谓是对形式主义者关于文本脱离意识形态而自足的观念的最直接的回应。①[意]葛兰西:

[三连,祖国,内涵]浅析朱良镇《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的“三连音”审美内涵

浅析朱良镇《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的“三连音”审美内涵 朱良镇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多数艺术作品大多旋律优美、大气,创作手法独特,加之主题鲜明、新颖,能紧紧跟随时代艺术的发展步伐,进而深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基于此,本文就以朱良镇先生艺术歌曲《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三连音”审美内涵深入剖析,通过对朱良镇先生歌曲创作手法、和声、曲式、钢琴伴奏织体等方面的特点对其艺术歌曲代表作的歌词特点进行概括,并借助朱良镇先生艺术歌曲《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三连音”审美内涵,给当前的艺术教学审美提供一个研究路向。 【关键词】朱良镇;《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三连音”审美内涵 朱良镇先生为中国艺术歌曲作出的巨大的贡献,在其众多艺术作品中《太阳的儿子》《冬雪》以及《归来的星光》堪称是朱良镇的代表精华。他的歌曲旋律清新、优美、大气;和声独特、新颖。为了体现艺术歌曲的内涵朱良镇先生在创作中对“三连音”的使用比较频繁,如《太阳的儿子》《祖国,我深深地爱你》等作品,就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对《祖国,我深深地爱你》的“三连音”审美内涵进行深入化研究,借此了解朱良镇先生艺术歌曲的表达艺术。 一、《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三连音”的节奏分析 对于当前的艺术歌曲而言,节奏是音乐歌曲诠释的重要手段。“三连音”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节奏型,所以它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的与众不同。朱良镇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歌曲创作人员,尤为注重节奏在歌曲中的表达。因此,朱良镇先生“三连音”的表达格外关注,正因如此,在朱良镇先生的艺术歌曲中经常能够看到“三连音”的影子。以当前《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为例,除去反复之外整个歌曲大致可分为四十个小节,其艺术节拍多数停滞在3/4、4/4、5/4之间。“三连音”正式由“3个时值相等的音符连成一组,根据专业人员的统计《祖国,我深深地爱你》这个曲有27处出现“三连音”。除此之外,若是只分析《祖国,我深深地爱你》中演唱部分的“三连音”也可以随处发现。虽然朱良镇先生在这首艺术歌曲中有大量“三连音”的续写,但是此曲的“三连音”的出现的位置极具特色。而一个乐句更是连续使用了四个“三连音”(具体如下图所示)。对朱良镇现身而言,三连音的应用不仅仅是对《祖国,我深深地爱你》的情感阐述,也有朱良镇先生对这首艺术歌曲的独特理解,他将自己对《祖国,我深深地爱你》的情感以三连音的方式,向听众传递,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创作思想的阐述。 二、朱良镇先生艺术歌曲的审美内涵 在《太阳的儿子》的创作历程、创作观念以及代表作的演唱中可以看出,朱良镇先生对艺术歌曲细节上的把握尤尤为关键,使其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在这首艺术歌曲中,其文本歌词“生长你年轻的太阳下,长在你丰饶的土地上,头顶着一轮理想,脚踏着一片希望,泪在你多情的目光里,汗在你宽阔的胸襟上,手捧着不熄不熄的光芒,亲吻着五谷的芬芳,我们是太阳的儿子”可以看出,朱良镇先生将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融入到《太阳的儿子》创作当中,在《太阳的儿子》这首艺术歌曲中,不仅是对太阳这个物体的感恩,更多的是表达作词者的爱国之情,通过“借物抒情”的创作手法,来诠释艺术情感,更能体现歌曲的艺术魅力,这一点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比如:袁伟的“艺术歌曲《两地曲》的艺术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03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节文学的含义 一、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所谓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主张此说者,如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云:“文学者,以有文字者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所谓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主张此说者,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 所谓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主张此说者,如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首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所谓三变,指王勃杨炯一变,张说苏廷一变,韩愈柳宗元一变.王杨所作是骈文,张苏秘作是制诰文,韩柳所作古文.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传奇、书札、游记、史论等散文. 从历史演变看,广义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4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专有的性质;狭义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折义文学概念从惯例角度接纳的难以确切归类的文学现象,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我们主张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吸纳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学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演讲术)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 如宋人蒋捷(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在度宗咸淳十年,即时1274年中进士.)的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作者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之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划得逼真逼肖,入木三分.其文字容量之大,表现手法之高,令人叹服. 三、文学的审美含义 所谓审美就是主体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的美的享受.审美对美的客体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多样性活动中的一项特殊活动,一般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欣赏活动及艺术欣赏活动,是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存活动、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精神享受活动.它是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美感的享受. 审美活动的特征是:超功利性、主体性与感性. 如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描写人生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阶段的“听雨”体验.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 1

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解析

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解析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声乐艺术中富有审美内涵的重要性,探讨声乐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内涵;重要性 作为整个艺术体系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内容,声乐艺术不仅可以缓解人们疲乏的心情,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充分了解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科学评价声乐艺术,成为展示个人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声乐艺术中富有审美内涵的重要性 (一)可以体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审美内涵可以体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需求,而且涉及很多的内容,但是不管在声乐创作方面还是在声乐教学方面,都需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审美内涵在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会决定着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1]。另外,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审美技巧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促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声乐艺术。因此,在声乐作品中,有效融入审美内涵,可以提高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声乐作品的整体效果。(二)可以传达出声乐艺术的情感。作为声乐艺术的具体体现,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传达情感的关键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审美内涵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声乐艺术的内在情感,让表演者与听众的思想、情感达到共鸣。而且,在声乐艺术的表演中,通过旋律、词曲等,充分发挥审美内涵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二、声乐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内涵 (一)声乐艺术中的音乐之美。声乐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和表现方式,给人声注入艺术生命,是音乐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声艺术化的歌唱。所以,由节奏、旋律、节拍、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流动音响是声乐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且声乐艺术的基本形态也完全借鉴了音乐的表演形式,从而形成独唱、合唱和重唱等类型[2]。因此,只有当人声与音乐相融合时,才能被称为“歌唱”。而作为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深刻地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他人的情感共鸣[3]。音调、音色和音律是声音的三大要素,音调的高低可以刺激到听众的听觉感官,引起听众的反响;音色可以凸显出表演者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而音律则反映出表演者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表现力可以体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例如,声乐作品《七月的草原》,整体上的音调较高,会给听众以大气磅礴、婉转清丽的感觉,令人联想到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象以及威武雄壮的草原英雄形象,并且作品通过花腔高音巧妙的音响处理,将生机盎然、美丽壮阔的草原七月美景展现在听众的面前。(二)声乐艺术中的曲词之美。曲词是声乐的第二大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体现出词作者文学功底的深浅,而且能够反映出词作者的艺术情操以及词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3]。作为一种经过加工的语言艺术,曲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语言简洁、词意隽永、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特点,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加意蕴深远、耐人寻味,更加适合吟诵咏唱。曲词通过文学语言的形式,开启了人们从感觉、知觉开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激活了大脑的形象思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领域。在内容方面,曲词

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教材精讲】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视频讲解] 4.1复习笔记 一、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1.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文学广义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2.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 (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一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 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的审美意识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可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当作实现现实功利目的的手段。第二,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态度去把握。但形象被置入文学时,必须依赖于作家分析时代、素材、主题及预测读者反应的理性力量。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武汉、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

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摘要: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它的美学特性是壮美与崇高,它的审美价值是教化和解脱。”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为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而中国悲剧产生于晚清以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思想也与西方审美思想有着差异性,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可相互对等并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的悲剧是产生于生于斯死于斯,千百年来祖辈传承下来的耳目濡染的人文传统,有着亘古不变的历史特性和不可取代的个性,人性的自我意识也受传统文化的侵染,所以中国传统悲剧审美思想需要西方审美思想体系的支持,西方审美思想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悲剧审美心理思想中获得启示与补充。总之,悲剧的美学意义都是对历史发展的超越与感悟,表现在对人的解放程度作为根本目的,激发人类在生活中的勇气与激情。在与现实得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或者创造价值。悲剧艺术能从人所遭受的痛苦与不幸中发现并提炼其蕴含的美,对悲剧个体在遭受不幸或者自我毁灭时所持的人生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与评价,其根本目的就是使人直面现实,提高素养,珍惜生活,使人成熟,使人向善,对很多事情都能放下,都能慈悲,以善眼望世界。 关键词:人生价值,勇气与激情,成熟,向善 1悲剧的社会道德内涵与个人价值

悲剧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道德意义也是众所周知的,悲剧中的人物不仅反应了社会道德的底线,也是做人的底线,《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它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不可置疑,它也是一部悲剧,而且是一部个人自我反省与社会伦理冲突的社会悲剧。主人公于连是法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下社会制度的牺牲品,他的精神是拿破仑时代的,而现实所处却是复辟时期,这种错位于是造成了他精神与物质的脱离,于连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品性。他强烈地渴望改变自身卑贱的命运,他突破封建时代的宗教信仰的束缚,勇猛地与封建专制时代抗衡,他崇奉的是拿破仑、卢梭等人的思想学说。正是这种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格格不入现代人的思想品性导致了于连的悲剧。于连在审判庭上慷慨陈词:“我没有这个荣幸属于你们的阶级,在你们眼里,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我决不请求你们的宽恕,我不抱任何幻想,死亡在等着我:它是公正的。” 于连的悲剧是一种“社会悲剧”,他的性格正是在这种社会的熔炉里扭曲变形的,他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他身体纤弱,为父兄所藐视,但他内心却是高傲、坚强、不肯服输,正是如此产生了悲剧。随着物欲膨胀而带来的人们精神危机是现代悲剧的重要特征。《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所展现的也就是作为物欲时代象征的金钱、地位、私欲、美

简析“言意之论”的审美内涵(一)

简析“言意之论”的审美内涵(一) 论文关键词:庄子;言意关系;东方美学 论文摘要:“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简称“言意之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代表者庄子,用寓言阐述“道在意外”。“意在言外”的道家哲学思想。这与中国其他美学学说,如“空白”说、“文外之旨’’说等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特征。文学是语言艺术,如何理解言意关系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审美要求。儒学重视人工修饰之美,注重言教,认为言是可以尽意的;道家则重视天工,提倡天然之美,认为言是不能尽意的,“妙理”是超乎言意之表的。庄子就是从道与物的神秘而又实际的关系出发,提出了“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命题。 一 《庄子·天道》云:“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世人珍视书本是因为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了一定的“意”,“意”固可贵,但“意”尚有“随”,即“意”从“道”来,而“道”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难以言传的神秘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为人所识,故世人只能“贵其非贵”。庄子还以“轮扁研轮”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借轮扁之口指出用语言文字写成的书籍,不过是一堆糟粕。“研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疾不徐,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研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轮扁的研轮技艺是精纯而神奇的,达到了得之心而应之以手的炉火纯青的境地,但他却‘旧不能言”,难以授之于子孙后代。因为这种靠“用志不分”、“真积力久”而达到的“妙造自然”的境界,具有只可意会的主观性,是有限的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同理,属于圣人心得的圣人之言的精粹,已随着圣人之逝去而不可复得,不可言传和接受,书之所载,惟其糟粕而已。 早些的老子也认为不仅语言不能表达“道”,理性思维亦难以把握它,“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亦正是此理。《庄子·秋子》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他承认语言的基本功能,即语言能表达事物的外在的与梗概的实际,“意”胜于言,可以达物之精细处。然而“意”与“言”一样也有其局限性,不能达至物之最高本质—“道”。因为“意之所随”、“不期精粗”的“道”是深不可测,难以言传意致、存乎言意之外的,只有如郭象所说的:“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道”在“意”外,“意”在言外,言不尽意,更难达“道”。庄子讲了厄丁解牛、轮扁研轮、梓庆削木为键、津人操舟、吕梁丈夫踏水、殉楼者承绸等一系列著名的技艺故事。后世言文学者,每斟酌其意趣,抱取其论旨,由是使其在文学理论上,遂有了不可磨灭的价值。但是庄子此指之所谓“言”者,主要是指技艺操作层面之“言”,与哲学思想认识论上之“意”之“道”,尚有一定距离。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哲人对于哲学范畴的划分尚乏准确和精细。这些也许正成为后来学者孜孜以求其间奥秘的动力之一。 庄子虽然也表达过和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相似的思想,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人为的艺术,而是认为人只要能在精神境界上进入任其自然与“道”合一的状态,那么他所创造的艺术也就与“天工”毫无差别了。轮扁之所以不能以己所得传之于其子,是因为这一境界只可由认识主体朦胧而自觉地体会,言传则不能穷尽。文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体验,与轮扁研轮正有着惊人的相似。客观世界是极其复杂且无限可变的多维世界,作家对它的体验也是丰富而繁杂、朦胧而模糊的,是感知、想像、情感、理解诸因素的有机融合。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相交融所产生的映象,只是在创作主体的潜意识里才能完美地存在并为其直觉所感知,如果上升到理性意识或要求充分地表达这种映象或体验,有限的语言是难以企及的。刘舞《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十分精辟地阐发了这一道理:“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