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

学分认定知识材料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F1:高豌豆F1:Aa

↓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AABB×aabb

↓↓

F1:黄圆F1:AaBb ↓自交↓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

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

四、基础习题

1、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

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 / 8

B、1 / 16

C、3 / 16

D、3 / 8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性

B、全部黑色

C、三黑一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

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4、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1、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恒定有重要意义。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

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红眼基因a—白眼基因X、Y——果蝇的性染色体)

P:红眼(雌)×白眼(雄)P:X A X A ×X a Y

F1:红眼F1 :X A X a×X A Y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白眼(雄)F2: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

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 a正常基因:X A

2、患者: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正常: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X A X a(携带者)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二、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X A正常基因:X a

2、患者: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X A X a

正常: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大于男性

(2)连续遗传现象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三、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四、性别类型:

XY型:XX雌性XY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

XW型:ZZ雄性ZW雌性————鸟类、蚕、蛾蝶类

五、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4、

(三)在完成(一)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基础习题:

如图6所示的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的一个时

期。

(1)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第_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____时期。

(2)细胞内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它们是_ _________。

(3)细胞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它们是____________。

(4)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习题:

1、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拟核

4、赫尔希和蔡斯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表明了:( D )

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B、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D、遗传物质是DNA

5、结合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答:1、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3、具有储存遗传物质的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

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糖核苷、碱基组成,由于碱基有四种,所以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

8、为了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科学家在实验中是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得到纯净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观察它们的转化作用。

第二节DNA 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

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习题:

1右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

字写出图中的名称。、

1、2、

3、4、

5、6、

7、8、

9、10、

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

3、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沃森和克立克提出来的。

4、DNA分子具有的4种碱基分别是、、、,两条链上的碱基是通过键连接在一起。

5、DNA的碱基配对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一定与配对,一定与配对,这样的配对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同时能解释A、T、C、G的关系,也能解释DNA的过程。

附:一些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的数学公式:

●A=T;G=C;

●(A+G)/(T+C)=1 ;(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

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

也是a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

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第三节DNA的复制

知识点: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

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习题:

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和等条件。DNA分子的、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知识点:1、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能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b、结构相对稳定c、储存遗传信息d、能够控制性状。

3、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习题:

1、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有 1 个DNA分子,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又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2、DNA中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DNA 中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同一生物

DNA分子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第四章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知识点:

转录

定义:在cell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场所:细胞核

模板:DNA的一条链

信息的传递方向:DNA———mRNA

原料:含A、U、C、G的4种核糖核苷酸

产物:信使RNA

翻译

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AA,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AA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场所:细胞质(核糖体)

条件:A TP、酶、原料(AA)、模板(mRNA)

信息传递方向:mRNA到蛋白质。

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AA。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mRNA线形tRNA三叶草型rRNA线型

翻译位点: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一种tRNA携带相应的AA进入相应的位点)

习题: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 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的碱基顺序是TGCCTAGAA ;如果以这条DN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mRNA碱基顺讯应该是UGCCUAGAA在这段mRAN中包含了3个密码子.。需要3个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这些氨基栓酸的种类依次是半胱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转录过程是

1DNA双链解开

2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Mrna

3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知识点: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 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

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基因;基因与其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性状。

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其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

习题:

1、“中心法则”最先是由克里克命名,指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其过程是:。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也受环境因素

的影响。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知识点:

1、镰刀型贫血症的原因

DNA的碱基对发生变化———mR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AA改变———蛋白质改变———性状改变

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有害性e、不定向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5、基因重组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6、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7、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8、应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具体见第6章第一节)

习题:

新基因的产生的途径是基因突变;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知识点:结构变异

1、染色体变异个别增减

数目变异

成倍增减

2、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Eg:雌果蝇的一个卵细胞(配子)。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3、二倍体

(1)概念:指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举例:人、水稻

4、多倍体

(1)概念: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亲组合 重组合

体现在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 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精母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4372知识讲解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子一代 F2表示子二代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 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 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DD,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 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 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 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 卵细胞的形 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 显性遗传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

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必修2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理解)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 1 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 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 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 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3、(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 ②解释: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注意:杂交和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可以验证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4、 5、 型的概念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6、(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 2.遗传学中的概念分析

3.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用正确的实验材料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

于杂交)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6.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F1:黄圆 F1: YyRr ↓自交↓自交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 ×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变化情况 精原细 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 胞 细胞图像 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数/条444242 DNA分子数/ 个 4→88844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讲义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花的结构 雌蕊结构 双受精 果实和种子形成与结构

生物必修2 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杂交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书P7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异花传粉): 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取粉→授粉→套袋(防干扰)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DD × 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并且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 3 :1 )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 黄圆 × 绿皱 P : YYRR × yyrr ↓ ↓ F 1: 黄圆 F 1: YyRr ↓自交 ↓自交 F 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 2:Y —R – yyR -- Y -- rr yyrr 9 : 3 : 3 :1 9 : 3 : 3 :1 在F 2 代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YYRR 1/16 YYRr 2/16 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纯隐(yyrr )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Y_rr ) 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分必背

必修2 2016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一些符号:亲本:“P”杂交:“×”父本:“♂”母本:“♀”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 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在F2 代中: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 2 复习知识点大 全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第1、2节 一、相对性状 等。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A A 的个体) 显性纯合子(如 a 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 (关系:基因型+环境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附:测交:让 因: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 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 花授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 究(从简单到复杂) 说 ------- 演绎法 :假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 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后代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 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 对(称联会),形成四分 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不 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 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 ......... 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1 页(共12 页)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隐性遗传因子性状分离自交杂合子显性遗传因子 控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 表现一,孟德尔简介杂交实验(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P(亲本) F1(子一代) 高茎DD X 高茎Dd 矮茎dd 互交 正交反交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 高茎DD :高茎Dd :矮茎dd 1 : 2 :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 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测交( F1) Dd X dd F1 是否产生两种比例为1:1 的配子 高1 : 1 矮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杂交实验( 三,杂交实验(二) 1. 黄圆YYRR X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9 : 3 : 3 : 1 亲组合重组合绿皱yyrr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 年发表②1900 年再发现③1909 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第2 页(共12 页)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1. 后代性状分离比说明3 1 1 2. n 对基因杂交F1 形成配子数F1 配子可能的结合数F2 的基因型数F2 的表现型数F2 的表型分离比 : 1 : 1 : 0 杂合子X 杂合子杂合子X 隐性纯合子纯合子X 纯合子;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1 2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一些符号:亲本:“P”杂交:“×”父本:“♂”母本:“♀”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同个字母的大小写关系)。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自交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花未成熟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传粉→再套袋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出现特定的分离比要求群体数量足够大)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doc

生物必修 2 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 (meiosis) 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 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 (包括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 2 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 2 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 4 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不 同过程 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点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1 个卵细胞 +3 个 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必考基础知识点全面总结教学文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1)内因:DNA自我复制过程中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2)外因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r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2.类型: 缺失: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断位置颠倒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 2 5 1 4 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2 2 3 3 4 1(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 (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概念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的,体细胞内含有两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 胞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个 染色体组的个体 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 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 体 染色体 组 2个3个或3个以上1至多个 来源受精卵受精卵配子 自然成 因 正常有性生殖 未减数的配子受精;合子染 色体数目加倍 单性生殖(孤雌生殖或 孤雄生殖)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生物学之前,最好先回忆知识,或者根据课上记录的知识点,回忆当天学的内容、主要教材、做的实验等。然后再复习课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二(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 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 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

验证2、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 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Y 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

2020年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

【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 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①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间期或减数第一次*间期 b.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 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 的过程.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生物的变异】 (1)基因突变 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的特点: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