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一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一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一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课程论文参考题

1.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

2. 中国政府扶持、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对策思考

3.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分析

4.中国非营利组织特征分析

5.我国的事业单位与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差别与联系

6.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7.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

8.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理论依据

9.国内外个案分析:如胡曼丽、付广荣、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

10.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

11.国外非营利组织兴起的制度文化基础

12.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的绩效评价制度

13.政府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14.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制度及其启示

15.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评析

16.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自律与他律

17.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的措施

18.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改革突破点

19.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取向

20.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经验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农村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与相关政策研究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事业运营机制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的融资问题研究

第一讲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政府是这些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政府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全部的公共服务与产品,除政府之外还必须有许多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其中。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第一部门)、营利组织(第二部门)的各种非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总称,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其发展已成为具有世界共性的社会演变趋势之一。本章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含义、作用、现状、

管理制度、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

本章学习要点: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

第一节非政府公共组织概述

一、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含义

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第一部门)、营利组织(第二部门)的各种非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总称,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非政府公共组织通常也被称为非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第三域、慈善部门、独立部门、志愿部门、免税部门等。非政府公共组织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不是为了积聚私人财富而成立的组织,这是它能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依据。它与企业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它不能为了组织营利而损害公共利益,并且所得利润不能用于分红,只能用于发展和扩大符合组织目标的公益项

目。为了鼓励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经营收益免税的做法,而且一些国家还将此载入了法律。

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的, 它是指处理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部门。传统的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惟一提供者,其实政府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全部的公共物品,除政府之外还必须有许多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其中。

早在19世纪中叶,欧洲就出现了慈善组织,通过开展救济活动向穷人提供政府提供不了的公共物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存在着各种民间结社,如先秦时的“会党”,东汉的政治结社组织“朋党”,宋代的民间互助性、慈善性组织“合会”、“义仓”、“义社”、“善会”,元明清时期的秘密宗教、会社组织“罗教”、“大成教”、“洪帮”、“青帮”等等,它们从事多种民间公益活动。①

目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除了包括民间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外,还包括国家公办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是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文化馆(所)、体育馆等。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我国已登记注册的县以上社会团体达12.9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达8.2万家。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特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

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资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单位。①

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的事业单位在概念和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相当于中国民间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中国的非营利组织除了包括民间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外,还包括国家公办的事业单位。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尤其是非政府公共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迅猛发展,更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社会原因:主要是指人们自组织与自愿结社的传统,社会的自治传统,人们保护自我权利的意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基本上是人们的自觉行动,是以人们的自治精神为基础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之所以能在西方社会盛行,与这些国家的社会自治分不开。政府职能向非政府公共组织转移,也是与社会自治分不开的。

经济原因: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迅速发展通常被认为是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一种反应。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使个人群体集中资源,以满足他们共同需求的但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的公共物品,而且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非政府公共组织又可以克服政府垄断机制的内在局限性。非政府公共组织

弥补了市场缺陷与政府缺陷。

特定的时代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利国家政策在西方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几乎成了“医治”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一时期,福利国家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模式,到了70年代,这一政策使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开支日益庞大,损害了私人投资。人们对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有限的,而非政府公共组织有其优越性。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将发展志愿团体作为削弱政府社会支出战略的核心内容。非政府公共组织兴起的一个显著结果是政府职能的弱化。政府职能的弱化是政府权力的转移过程,政府将部分职能转移到非政府公共组织。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逐渐地将一部分公共物品的提供权转移给社会。一度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物品,如政府办的大学、医院以及一些文化艺术机构,逐渐转移给了非政府公共组织。

三、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

关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学者莱斯特·萨拉蒙(Lester·Salamon)教授的概括比较全面。他认为,非政府公共组织具有以下7个基本属性:①

①组织性,指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

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②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受其支配;

③非营利性,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

④自治性,指有独立的决策与行使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⑤志愿性,指成员的参加特别是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组织活动中有一定比例的志愿者参加;

⑥非政治性,指不是政党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

⑦非宗教性,指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传教、礼拜等宗教活动。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大体上也具有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所概括的上述7个基本属性,比如非营利性、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但严格来看,在组织性和志愿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把组织性归结为“合法性”,即合法社会组织,这就在外延上把我国没有进行合法注册的大量社会组织排除在外。同时,他所强调的志愿性在我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上都很难体现出来,我国的绝大多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都不使用志愿人员。②

四、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分类

关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分类标准,大体上可分为单一标准和多元标准两种类型。单一标准,即强调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活动领域将非政府公共组织分类为环境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权非政府公共组织、妇女非政府公共组织等,这在国际上是较为流行的分类方法。多元标准,则强调按两个以上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把活动领域和活动范

②王名:中国的非政府部门(上),中国行政管理2001,5:32—36

围分别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根据这样一个坐标系将非政府公共组织分类为全国性的环境非政府公共组织、地方性的环境非政府公共组织等等。

目前较为权威和有代表性的分类体系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并采用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国际分类体系,在这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非政府公共组织都被划分到12个大类26个小类之中,其依据的主要标准包括:活动领域、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对象或受益者等。

对我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其分类体系有以下几种:按照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资源来源和使用来划分,可以分为资源筹集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如基金会、公共筹款组织;资源使用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如各种服务机构。这两类组织如果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各自发挥自己之所长,推动对方成长。中国目前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中,资源使用类组织往往缺乏营运资金,而资源筹集类组织往往自行上项目、自行使用资金。资源筹集类组织由于不可能有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过大的组织机构,导致项目选择成功率不高,一些成功的项目又规模小、效率低;资源使用类组织由于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去筹款,也影响了营运效果和营运效率。

按照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性质和任务来划分,可以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其中社会团体又可分为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四个大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活动范围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级别分为全国性社团和地方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

文化馆(所)、体育设施等。

按照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慈善类组织和互助类组织。互助类组织是为特定的组织成员服务的有限性公益组织,例如由一定范围的成员组成的各种协会。而慈善类组织属于非限定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它没有属于本团体的私利,其组织目标就是为社会绝大多数人服务的。

按照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政府关系的远近来划分,可以分为政府支配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独立的非政府公共组织。考虑到中国在转型期的特殊历史背景,绝大多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产生都与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有关,可以将它们分类为自上而下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和自下而上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前者主要是指那些由政府扶植成立并直接或间接受到政府各种特殊的资助、支持以及控制或支配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它们开展活动和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既得到来自政府的种种特殊照顾,又受到来自政府的支配和控制,它们主要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等,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获得的;后者主要是指那些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并自主开展活动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它们一般得不到来自政府的各种特殊照顾,相应地也没有受到多少政府的控制或支配,和一般市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资源,包括资金、信息、志愿者等等,主要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渠道获得的,其中一部分来自普通民众,一部分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资助机构。

第二节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与局限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面临众多难以避免并且越来越尖

锐的社会问题,人门逐步认识到,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非政府公共组织不仅可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具有许多独特的社会作用与政治作用,而且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担负着一些特殊的职能,当然,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有人把国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概括为聚、立、推、三个方面:③

聚:是指非政府公共组织不仅能集聚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人员,而且它还能发挥利益聚合的政治功能,把人民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多元利益表达出来,同时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积聚影响政府的力量。欧美国家的很多非政府公共组织,如美国的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等,就一直作为利益集团在进行活动。

立:是指非政府公共组织通过自身的行动支持社会的多元格局,维护人们的多元利益,培养民众的民主作风,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同时树立良好的社会公益道德,弘扬以人为本的社会正义,保障普通百姓的基本人权。

推:是指非政府公共组织能够推动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那些因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遗留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它们调整议程和改变优先次序,从而使问题得到及时③林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

有效的解决,比如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数以万计的环保组织。

下面,我们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与局限性具体归纳为:

一、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社会作用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作用是指它的社会服务、社会沟通、社会评价、社会裁断、社会调节、社会协调代理和倡导社会文明功能。

(一)社会服务功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社会服务,它主要为社会成员提供两种服务, 即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中介服务是将需要者和提供帮助者联结起来, 如各级工会组织提供的就业咨询及指导服务,将希望就业者与用人单位联结起来。直接服务就是为有服务需求的人士提供直接的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及普通居民提供的各项服务。

(二)社会沟通功能:非政府公共组织通过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使社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整合,从而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一方面向政府反映企业、社会的意见、建议,供政府制定政策、法律时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协助政府做好宣传、指导、监督工作,使其更好地实施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社会评价功能:在市场经济中,需要具有专业知识、

专门设施的机构对生产、消费产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非政府公共组织能承担这种评价的职能。

(四)社会裁断功能:社会需要没有行政级别、不受地域限制、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的公平独立裁断的组织,非政府公共组织能承担起这种裁断职能。

(五)社会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市场不是抽象的,它必须有物化的场所,又必须有作为支持市场体系的组织机构起具体的调节作用。目前有许多非政府公共组织按市场规则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社会协调、代理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利益格局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纷繁的经济、社会事务有时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代理,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非政府公共组织就承担起社会协调、代理功能。

(七)倡导社会文明职能:面对市场原则带来的“金钱至上”风气,面对政府科层体制造成的人际关系疏远, 非政府公共组织所倡导的关心人类、坚守人道主义精神及它所推崇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价值观,具有提高公民素质、倡导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

关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政府改革顾问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认为,

非政府公共组织擅长于完成某些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时,非政府公共组织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任务是:产生微利或无利润的任务,需要对他人同情和承担义务的任务,需要复杂方法才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对顾客和委托人有完全信任的任务,需要志愿人员劳动的任务,需要亲自动手和对人关心的任务(如日托、咨询、为病残者服务等)。

非政府公共组织之所以适宜于完成强调道德法则、要求负有责任的这类任务,是因为它们的组织目标有别于企业,它们能够定位为完成一种使命、发展公益事业;它们的产生有别于政府,它们的经费不是来源于公共财政(纳税人所交的税收),其行为不必受制于全体纳税公民。一个机构在经营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学校或日托中心时,它必须常常执行一些特定的行为法则(例如收容所的人不得服用酒精和毒品),政府要做到这一点常常会感到困难,因为政府把任何特定的一套价值观强加给其公民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私人赢利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也有困难,因为这要使它们付出减少利润的代价(例如如果它们开除付钱读书的学生)。④

另外,非政府公共组织还有如下特殊优势: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目的及其相对小规模的运作,它们对地方环境更适应、更敏感,更乐于倾听穷人的心声,并因此能更好地与穷人一起工作,促进他们的自立;非政府公共组织依靠的是其成员的热情和责任心,比起政府组织来说,它们的管理费用更低、所付薪水也更低,它们能在较低的成本下经营;它们发挥着中间人或催化剂的作用,成为沟通个人、政府、社会的桥梁。⑤

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两类,即传统

④[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328

途径与现代途径。传统途径是指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宗教名义、以地方具有名望的组织的名义,或直接布施或为乡里造桥修路,这种途径的种类与作用相当有限。现代途径是指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契约外包、特许权、辅助制、购买券、志愿服务、自助服务等形式提供各种服务,这种途径的作用更广泛、影响更深入。⑥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

非政府公共组织不仅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承担部分政府职能,而且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以下基本政治功能:

(一)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政府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传统和个人魅力。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宗教世俗化的普及、统治者个人魅力的非继承性,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发生了变化,传统和个人魅力的合法性资源让位给法理型统治,法理型统治的合法性资源是由一系列法律制度构成的,而法律制度之所以能成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民众对规范自己的制度的认同。所以,现代政府的合法性资源既不是靠传统也不是靠个人魅力来提供,更不是靠政府自己来提

供,而是来自于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政府的合法性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宣布,而只能由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赋予。“政府合法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只能由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社会提供,“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之一。

(二)政府权力的监督者

现代政府统治的基础是人民的同意,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人民就有责任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在民主政府里,除了需要政府体制内的权力制衡机制外,还需要体制外的强大权力制约,这种体制外的力量就是授权给人民。然而单个的个人是没有力量与政府抗衡的,个人只有结成有机的整体即社会组织,才有可能抵制来自政府的强权,才能实现制约政府的目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为人们的自由结社提供了自我组织的空间,这些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起民众的公共意识,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使民众免遭少数统治者的控制而实现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制约政府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

(三)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民主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政府和市场来培育,而是在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自由结社、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民主

性、自治性等特点,民主已融入非政府公共组织成员的日常生活中。正如一些学者所言,美国的民主得益于“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自觉的自治原则。⑦(四)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

在大量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民主参政实践中提高公民参政素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非政府公共组织活动有利于培养公民正确的参政观念。公民参政必须拥有正确的参政观念,他必须懂得主动参政是他自己的事情,并自觉参与到民主建设中去,否则,即使民主制度再完美,也不过是一件美丽但不能御寒的外衣罢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活动能培养公民正确的参政观念,能改变公民参政的冷漠态度,培养积极热情的参政态度。其次,非政府公共组织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的技能,引导公民理智地进行参政实践。在非政府公共组织活动中,公民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问题拥有自主权,公民将行使公民权利与维护自己利益联系起来,而有利益支撑的参政行为,是能够长久、稳定、持续、有节制的,相反,则极易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政治参与冷漠,要么政治参与狂热,这两者都不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素质。

三、非政府公共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拥有的独特功能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政府在宏观层次上管理社会、规范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高度自律并制约政府的新型格局。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已经参与到各种体制变革中,拥有以下独特功能:

(一)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在不断转变,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客观上需要非政府公共组织来承担,非政府公共组织首先承担了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经济、社会职能。同时,许多新的公共事务出现,部分不宜由政府来承担的事务也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承担起来,这大大减轻了政府转变职能的压力。

(二) 培育和规范市场。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非常完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不发达、不完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非政府公共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支持体系,不隶属于按条、块划分的政府行政机构,能够以公平、公正、客观为活动准则,能够在培育统一的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在市场准入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成为市场主体、市场准人的管理者,提供注册资本的验证、资格及有关法律文件的公证、见证等中介服务业务,证实和保证市场主体资格的真实性。各类咨询、代理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可以为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提供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在市场竞争方面,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提高市场主体的辨别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如行业协会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可以避免同行业之间不必要、不正当的竞争;专利、商标、版权、税务、记账等代理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不仅可以减轻市场主体的繁杂事务,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主体避免责任风险(如纳税问题);评估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真实反映市场主体的资产价值,可以为政府或消费者制止、预防暴利行为提供依据。在市场交易秩序方面,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房地产交易所及拍卖行等非政府公共组织,能为市场主体提供交易场所,拟定交易规则,监督交易行为,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有序进行,便于政府通过这些中介机构对交易活动实施监管。在调解市场纠纷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公证处等非政府公共组织,通过验证公证,可以预防纠纷的发生;各类仲裁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律师事务所可以使所发生的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公正的解决;各类协会通过行业或职业自律,有利于本行业间纠纷的预防和解决。

(三)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随着政府部门职能的转换,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公共组织来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加强企业与政府间的纵向联系。企

业经营、管理、决策,不能再听命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是求助于咨询、评估等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产供销的联络、人财物的供给,也不能再以政府为依托,而是求助于交易、经纪、拍卖、职业介绍等非政府公共组织。

(四)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社会自律越发显得重要。建立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目的,就是使社会与政府相对分离,并通过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整合作用,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在全能政府下,社会秩序的形成几乎完全来自政府的他律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秩序除了政府的规范作用之外,主要靠社会自律来形成。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其建立之初,承接了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但这些职能从本质上是来自社会对秩序的需求,只不过在集权体制下可能是政府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应该是非政府公共组织的。⑧

四、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的局限性

目前,非政府公共组织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但它的深入发展,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一)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这主要表现在非营利活动所需的开支与非政府公共组织能募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萨拉蒙称之为慈善不足。人们通常以为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民间捐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私人志愿捐款只占资源总量的不到1/5;在瑞典,非政府公共组织近2/3的经费来自政府,而荷兰则高达90%。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63—1993年这三十年间,私人捐款呈逐年递减的趋势,1963年私人捐款占非政府公共组织开支的53.5%,1974年占34.7%,1984年占30.6%,而到了1993年已经下降到不足24%。⑨仅靠这些私人捐款是根本无法支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活动开销的,那么,这些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庞大经费开支来源于何处呢?在很多国家,政府是这些组织的最大经费供给者。在美国,1980年,联邦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直接资助高达410亿美元,相当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总收入的35 %。此外,州及州以下政府还资助了80—100亿美元。同时,随着非政府公共组织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许多工作人员不再是志愿者而是职业受薪者,他们惰性很强,发展成为类似政府的官僚人员。另外,志愿失灵还表现在其他三个方面: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即人们志愿活动的对象往往是特定的社会群体,组织的能力也有强有弱,难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平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掌握组织经济命脉的人有很大的发言权,富人偏好的服务往往得到优先考虑;慈善组织的业余性,志愿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培训,从而影响了其活动的效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府与公共管理)【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府与公共管理 4.1 复习笔记 一、政府角色 1.政府角色论的历史考察 (1)政府角色论的主要流派 ①自由主义的政府论 a.自由主义政府论产生于l8世纪后期,提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来管理社会,强调“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其代表作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b.影响:自由主义政府论直接催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其影响十分深远,但其观点过分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轻视甚至是仇视政府对社会的干预与管理,因而有失偏颇。 ②民族主义政府论 a.民族主义政府论,又称现实主义政府论,其主要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民族主义政府论与自由主义政府论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强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共同利益远大于个人利益,因而政府必须着眼于国家的整体利益来管理和发展社会。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亦即国家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影响:当代许多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民族主义政府论的思想,从而发展出“全能政府”模式和“行政扩张”的理论。 ③凯恩斯主义政府论 a.凯恩斯主义政府论,鼓励并推崇政府应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政府应当更积极主动地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来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b.影响: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不断盛行,“干预型政府”逐渐取代了“保守型政府”而成为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 ④福利国家政府论 a.福利国家政府论将政府角色定位于承担并提供大量的社会福利并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使公众能够对社会福利产生远景期望,借以缓解和消除社会危机。 b.影响:这一时期的政府大量推行高福利政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由于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导致政府的规模与权力不断扩张。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高福利国家都面临税金不足和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陷入困境。以英美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此进行反思,发起了新一轮的“私有化”运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政府论的模式,当今世界仅有丹麦、瑞士等少数国家仍然坚持实行高福利政策。 ⑤新自由主义政府论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包括以密尔顿·费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以罗伯特·蒙德尔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罗纳德·科斯和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等理论。它们通过分析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政府失败的原

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摘要:面临我国强大的公民社会领域的崛起和公民自治意识的觉醒,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阻碍了民主化发展的进程。迫切需要科学的非政府组织理论指导,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发展差异,积极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理论体系,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民的自治意识逐渐觉醒,民主化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各种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并广泛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试图通过政治参与影响公共决策过程,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公众参与力量,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民主作用难以发挥,不利于我国的民主建设。通过比较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差异中看到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不足,我们应积极吸收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验教训,指导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1、比较中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上社会组织参与联合国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已经申请到了联合国理事会的咨商地位,它们不仅对联合国决议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全球事物的各个方面都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扮演着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无法替代的拾遗补缺和社会监督的双重职能。当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追求和平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无法摆脱世界的整体的和平和发展,而全球所有新生事物的演变发展无不会在开放的中国有所反映。社会组织问题也不例外。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集权政治体系提出重大的挑战。通过比较中西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的不足之处,积极借鉴国外有关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指导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进程。 2、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差异 2.1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公民自治思想由来已久,早期韦伯、洛克、托克维尔、黑格尔等关于国家与社会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都奠定了公民社会发展和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基督教提倡的人文关怀和献身精神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在理论思想的指引,基层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股第三方力量,代表广泛的基层民众的利益,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西方的公民社会不断成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福利国家危机,凸显政府对公共需求的软弱无力,政府失灵的影响不断扩大,迫切需要除市场力量外的社会力量的帮助,弥补不足,公民社会有了更大空间的发展,资产阶级造就了颇具规模的

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公共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公共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数字,几乎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符号。但是数据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目前,对数据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大量的数据、海量的数据。如何理解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呢?其实就是政府公共管理开始运用数据来进行管理,利用数据库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抓取,接着对其进行分析管理,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有规模大、类型多样、时效高速等几个特点。采用数字管理模式,海量数据会不断增长,政府采集的数据来源渠道和种类也比较多样化,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这样以数据作为依托,可以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 (二)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意义 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福利。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政府自身而言,在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完全可以用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政府公共管理的行为,以此作为参考,设立可行的预警机制,转变传统思维,面对挑战,改革创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让数据资源得到共享,令信息的传达更便捷更畅通,从而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政府外部而言,能够把政府的相关信息反映给公众,使信息更加透明,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公众不仅可以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还可以随时查看政府的执行情况,加大了监督政府的力度,能够不断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浅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2)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3) 二、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3) (一)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科学制定发展蓝图 (4) 三、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弊端 (4) (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对网络时代的多维挑战 (5) (二)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新平台 (6) 四、如何改进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弊端 (6)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 有之义 (7)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需要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 (7)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还需要所有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政府公 务员等成为学习型个体和创新型干部,并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7) 参考文献 (8)

[摘要]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以政府为主,导致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责任扩大,以行政手段实施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分的局面必须改变。现阶段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应该再以政府为主,而应该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包括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与民众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起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只承担有限责任。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承担职责

浅论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对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 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不是也不可能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公共管理也必然只能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目标。 二、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目前,北京市大兴区街景一片新气象:地铁的建成及通行、座座高楼的矗立、大街的拓宽与改造无不需要政府的指示与协调。在公共管理中,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是可以支配公共管理的事物,并且本着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实现的。如若没有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整理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 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 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 管理包 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 式是不 同的:(1分)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 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 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 0世纪7 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 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 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 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 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 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 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 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2019尔雅答案

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1 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 ?A、发放口罩 ?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 ?C、公布疫情 ?D、招募医师 2 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 ?A、政府 ?B、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公益机构 3

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 1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 ?A、柯南道尔 ?B、帕金森 ?C、亚当斯密 ?D、曼昆 2 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ABCD ?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 ?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3 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4 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1 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C ?A、社会团体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基金会 2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B ?A、免税组织

?B、基金会 ?C、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3 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 ?A、组织志愿性 ?B、服务志愿性 ?C、有偿服务性 ?D、活动志愿性 4 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 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 1

公共管理学的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3: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4: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5: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6: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7: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8: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

非政府组织概论--简答题

1、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重点是什么?P33 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在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 2) 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发挥社会自身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 放松对市场的限制,扩大准入的领域。 4) 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2、请简述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特征?P112 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般说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1) 各民主党派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爱国、民主是其重要的特征。 2) 各民主党派都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阶级性、阶层性也是其具有的共同特征。 3) 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各民主党派表现出与中国共产党的荣辱与共的特征。 3、行业自律组织设立的条件是什么?P192 1) 合法性。组建行业自律组织首先要符合我国的宪法、法律以及社团登记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 2) 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无论是设立行业协会还是商会,必须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定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3) 非盈利性。行业协会和商会都属于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因此坚持非营利性准则就成为其设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4、社团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203 民政部门在管理社团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1)草拟社团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承担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日常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3)协调业务主管部门与社团之间的关系。 4)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团的档案管理和统计。 5、政府转变工作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58 1) 树立政府工作方式的新理念。树立有限责任政府的新观念;树立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新理念;树立政府管理同样要讲究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的新理念。 2) 改变传统的政府审批方式。这些审批制度的改革,不仅对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会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有望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建设这一长期制约我国政府管理的难题。 3) 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是衡量一个政府管理水平高低、管理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工作方式的直接体现。 4) 变“依权力行政”为“依法行政”。依权利行政和依法行政,是区分人治和法制的重要标志,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 6、简述塞拉蒙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的界定?P65

32 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我国首届MPA学员,笔者在系统接受MPA教育和对公共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笔者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行 政改革的启示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摘要: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几十年来,我国行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的改革则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他们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其主要思想为:(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二、我国政府行政改革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 1、行政改革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 我国政府在干预选择失当,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345 行 政 管 理 INTELLIGENCE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徐晓晨 摘 要: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权威性危机和管理危机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矛盾不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在面对社会普遍怀疑时必须认真扮演其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角色,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满足中国民主与法治要求,推动中国地方治理方式改革,完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加深政府对自己角色重要性的理解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关键词:公共管理 社会转型 政府职能转换 公权力 一、政府公共管理发展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西方学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权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历经几次经济危机的实践考验,从最初的自由放任管理阶段到后来的福利国家与政府的全面干预阶段,再到现当代的新古典主义与新公共管理阶段。其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政府自身的管理,它构成政府公共管理的内域;对外是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它构成政府公共管理的外域。本文所探讨的仅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外域。外域方面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其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和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一)西方学界定义的三大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1、里格斯行政模式三分法:来自于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说,将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划分为融合模型、衍射模型、和棱柱模型。 2、韦伯-威尔逊模式:威尔逊提出了建立专门行政管理学的构想以及政治和行政二分的理论原则,将行政管理作为专门的技术领域来看待。 3、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则包括效率驱动模式、小型化和分权模式、追求卓越模式和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二)中国政府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模式 1、苏南模式:又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通常是指费孝通提出的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2、珠江模式: 指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 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国实践中形成的这几种模式,虽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仍旧存在着整个中国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通病:如官治金融、官员寻租、官商勾结等等现象。 二、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在地方上的代表,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占据强势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保证自身权力的平稳运行,时刻牢记自身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居中地位,不能运用行政权力过度干涉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协调中央和地方利益,规范社会秩序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来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类: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政企分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应从微观领域转变为宏观公共管理。在公共管理活动中,通过政府公权力来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模糊等深层次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同时,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可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区分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权、财权和事权,改变国有资产条块分割、经营责任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规范社会秩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掌握国家公权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处于强势主导地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地方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运用自身权力和地位,从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地方百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三、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在公共管理定位中的问题 (一)政府自利化 部分地区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未能正视自身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居 中公益位置,经常不当使用自身权利,在管理中找寻制度空隙从而实现谋求部门机构自身利益。而在大部分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部门自身私利是相对立的,政府部门理应自觉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当政府部门过度谋求自身利益时,地方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引发不满。破坏了政府公权力的权威和地方政府政权的合法性地位。 (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执行者和地方利益捍卫者,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可以通过自身公权力的实施来协调中央政策和地方利益之间的矛盾,推动地方利益的扩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指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以运用自身管理者的地位,换句话说,必须注意自身公共服务者的地位,预防市场出现排斥、歧视外来企业和资金或者过度保护地方企业的不良现象,推动地方市场自由健康地发展。 (三)政府行政效率低下,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 地方政府机构部门间未曾发现团队协同合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公共管理活动的实施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工作,而地方政府由于各方利益错综复杂,部门间利益存在对立情况,加之同级政府部门中缺少一个核心领导部门,这就造成了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部门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争夺利益瓜分或者互相推诿责任,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严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公共管理水平低。 参考文献: [1] 金太军:《论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承担》,《行政论坛》,2008.1。 [2] 李雪梅:《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公共管理学考试重点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的知识要点 何谓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异同?私部门管理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吗?为什么?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管理本质上属于国家活动,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它的主体是政府,其权威的行使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 私人管理虽然也有权威,但其权威是经济的权威或市场的权威,取决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府部门虽然较重视层级节制的权威,但仍常常处于各种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其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而私人部门的管理则具有相对充分的自主权。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公共管理:政府有责任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所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私人管理:私部门提供的是私人物品。;私人的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他们经济利润。 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公共管理严格受法的支配,由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具体执行法律内容无异于实现公共利益,因此为实现政府的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作用。 对于私领域的管理,其更多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自己的意思而为之。 政府与市场 ①垄断与市场 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而公共部门只有一家,缺乏竞争力。 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而私部门提供的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可以衡量。 ③自由与依赖 消费者购买私人产品时可自由选择,而公民对于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④利润与支持 私部门大多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应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而非单一的考虑。 私部门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影响面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所以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作为管理活动,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私部门的管理,的确有很多相同之处:都需要政策管理,包括制定目标规划、实施方案、执行与评估问题;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如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等。 私部门的管理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去,但的有所选择地去运用。从现实来看,公共

《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教程》复习资料

《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教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公共服务是21世纪和的核心理念 2.公共治理要紧是以为基础,以为保证,对社会关系进行约束,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3.公共服务以为基础,强调政府的,强调的权益。 4.我国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是高度合一的集中治理模式,它导致社会缺乏的能力,最终阻碍到社会的和谐、健康进展。 5.公共治理的核心和本质确实是政府。 6. 行政是一种治理活动,是的治理,它治理的对象是 和机构内部事务,而其中更庞杂的是。 7.公共事务分为和。 8. 在社会转型时期,将相伴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治理主体。 9. 是我国公共治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治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10.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行政治理改革,全然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改革。 11. 治理方法是与的统一。 12.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治理方法是与的结合。 13.我国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确定为:和。 14.公共行政组织受制于法治原则第一是的要求和表达。 15.公共行政组织应受制于与相统一的法治原则。 16.以为基础的法律得到社会的普遍遵循,这还只是法治原则一个形式层面的价值要求。 17.公共行政组织必须由制定的法律予以授权和限制,其活动

必须以促进和保证为其宗旨,政府必须对负责。 18. 公共行政组织关于防止行政权滥用、行政自我膨胀以及行政机关争权、越权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制约。 19. 的完善是实现法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的条件,是实现民主、保证人权、塑造责任政府的一个必要途径。 20. 是革命的首要咨询题,也是建设的首要咨询题。 21.“”的组织路线是正确领导的全然保证。 22.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这一原则要紧表达在三个方面:、、。 23. 、,在领导思想上的集中表达,确实是从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实际动身。 24. 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25. 给予政府组织的权力是公共政策权威性的要紧依据。 26. 是总的战略目标和总的原则。 27. 是政府为解决具体咨询题而给有关部门和个人规定的行动准则。 28.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猎取最佳为原则。 29.按照戴维.伊斯顿的观点,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关于的一种权威性分配活动。 30.以的全然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差不多立场,这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全然动身点、归宿和最终检验标准。 31.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和社会利益的调剂机制,还必须符合“”,促进社会公平。 32.公共政策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的需求,服从和服务于 的利益。 33.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行政人仅具有,因为人类的理性受到许多限制如,、多元价值限制、、成本限制、情形限制。 34.渐进主义模型理论的核心是“”理论。

《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指导2011.06

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2011.06 一、题型 1、多项选择:15题,每题2分,共30分; 2、简述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10分 二、考试形式:半开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简述题(每题6分,5题,共30分) 1、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重点是什么?P33 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在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 (2)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发挥社会自身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放松对市场的控制,扩大准入的领域。 (4)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2、请简述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特征。P112 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般说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1)各民主党派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多办阶级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因此,爱国民主是其重要特征。 (2)各民主党派都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阶级性、阶层性是其共同特征。 (3)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各民主党派表现在出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特征。 3、行业自律组织设立的条件是什么?(每点均需要展开说明)P190 (1)合法性;(2)要有一定的代表性;(3)非盈利性 4、社团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203 民政部门在管理社团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1)草拟社团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承担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日常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3)协调业务主管部门与社团之间的关系; (4)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团的档案管理和统计 5、政府转变工作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58 (1)树立政府工作方式的新理念;(2)改变传统的政府审批方式; (3)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4)变“依权力行政”为“依法行政”。 6、简述塞拉蒙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的界定。P65 答:(1)正规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6)公益性 7、商会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P198-200 (1)自律功能。商会是一定地区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因此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和行为规范,对参加商会的企业或个人实行集体的自我约束,就成为其首要的职责,也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浅谈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

摘要 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以政府为主,导致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官僚等级作风全面渗透,以行政手段实施公共管理并不符合大众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分的局面必须改变。现阶段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应该再以政府为主,而应该是政府放权,改变以往行政手法去对待公共利益,承担起公共管理的职责;理清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有责任有义务,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关键词:公共利益行政管理区别弊端责任作用的发挥

目录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内涵 (1)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1)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的探讨 (3) (一)这是由公共管理的社会历史性所决定的 (3) (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可分离的 (3) 四、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4) (一)官僚体制与公共管理 (4) (二)官僚制组织形式导致效率低下 (4) (三)政府不是绝对公平的 (4) 五、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责任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5) (一)让公众来参与评议政府 (5) (二)让政府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需要 (5) (三)让公众追究政府责任 (5) 参考文献 (7)

浅谈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以下方面的共识: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不是也不可能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公共管理也必然只能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目标。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说到公共管理不可避免的就要提到行政管理,因为公共管理往往会被披上政治的衣服,可以说在政府的各项管理中,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也是经常被混淆的。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内涵比行政管理的内涵更丰富,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无从谈起。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是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是国家公务员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行政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不仅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1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 (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 (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 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 (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 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 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政治经济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依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多门学科相融合。 (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 (5)更具现实性。 1.5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