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肺鳞癌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建立

人肺鳞癌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建立

人肺鳞癌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建立
人肺鳞癌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建立

人肺鳞癌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建立

作者:李萃[摘要]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肺鳞癌组织及其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1)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人肺鳞癌组织和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将同一癌组织和肺炎性假瘤组织分别进行了3次双向凝胶电泳,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569 78和1487 64,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1454 37和1370 43,匹配率达92.7%和92.1%;同一癌组织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IEF 方向的偏差是(0.733 0.101)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0.925 0.207)mm。(2)比较分析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匹配的点数为1142 51,对23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人肺鳞癌组织与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了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肺癌蛋白质组数据库,而且能为人肺鳞癌发病机制研究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线索。

[关键词]人肺鳞癌;肺炎性假瘤;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MS;蛋白质组Establishing and analyzing differential proteomic expression profiles from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and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s

LI Cui,DUAN Chaojun,XIAO Zhiqiang,et al.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oteomics of Ministry of Health,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differential proteomic expression analysis of high resolution and reproducibilit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profiles from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and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s.Methods The proteome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and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using a series of methods,including immobilized pH gradient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ilver staining,ImageMaster 2DE analysis software,peptide mass fingerprint based on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and database searching.Results (1) The good 2DE pattern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and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 including resolution and reproducibility were obtained.After staining,the 2DE image analysis by ImageMaster 2DE software had detected average of 1569 78 and 1487 64 spots,1454 37 and 1370 43 spots were matched individually.The average matching rate were 92.7% and 92.1%.There had a good reproducibility of spot position in the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maps,with average deviation in IEF direction of (0.733 0.101)mm,while in SDSPAGE direction it was (0.925 0.207)mm.(2) The map of the tumor tissues was compared with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s,1142 51 spots were matched.Twentythree proteins were analyzed,some of which have the relationship of oncogenes,and others were the regulation proteins,which adjust the cell cycle and

signal transduction.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we constructed high resolution and reproducibilit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profiles from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and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issue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 spots,which will be taken advantage to establishing the differential proteomic expression profil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roteome may be useful to further study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Key words]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mmobilized pH gradient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MALDITOFMS; proteome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按其组织学分类一般可分为以下4种: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其中以鳞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肺癌例数的30%~50%。在我国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肺鳞癌的发病率近数十年来成倍增长,临床统计已占肺癌总数的50%~70%[1]。目前在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面,已从基因和转录水平进行了许多成功的研究。然而基因的功能活性主要靠蛋白质来实现,若能直接从蛋白质整体水平入手来研究肺癌,将能更加全面、真实地揭示肺癌的癌变过程。随着对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出现及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已识别鉴定出一些肿瘤标志物并用于临床诊断,但是肺鳞癌蛋白质组研究突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在我国发病率高的肺鳞癌开展蛋白质组研究。

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已应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人肺鳞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总蛋白质,并对其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由于炎性假瘤在临床上与肺癌极易混淆,因而本研究拟建立人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再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对部分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以期为人肺鳞癌与炎性假瘤的早期鉴别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线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组织标本7例人肺鳞癌组织及7例炎性假瘤取自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的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诊断确诊。

1.1.2 试剂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试剂盒为Pierce公司产品;硫脲、二硫苏糖醇(DTT)、碘乙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标准蛋白质、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胰蛋白酶(TPCKTrypsin)、铁氰化钾[K3Fe(CN)6]、三氟乙酸(TFA)、基质-氰基-4-羟基肉桂酸(CCA)、氯化钙(CaCl2)均为Sigma公司产品;固相pH梯度干胶条(IPG strip pH 3~10L,24cm)、IPG缓冲液(pH 3~10L)、两性电解质(pharmalyte,pH 3~10)、覆盖液、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蛋白银染试剂盒、尿素、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均为Amershan Pharmacia公司产品;甘氨酸、Tris、CHAPS、SDS、DNA酶、RNA酶均为Promega公司产品;硫代硫酸钠(Na2S2O3)、碳酸氢铵(NH4HCO3)为国产分析纯;乙腈为国产色谱纯。

1.1.3 仪器IPGphor等电聚焦仪、Ettan DALT twelve system、ImageMaste 2D Elite 4.01凝胶图像分析软件、Imagescanner扫描仪、Labscan扫描控制和分析前处理软件(Pharmacia公司产品);SaVant冷冻浓缩机(美国);Applied Biosystem V oyagerDETM STR BiospectrometryTM workstation System 4307 MALDITOFMS质谱仪(ABI公司);Elx800自动酶标仪(BioTek Instrumets,Inc)。

1.2 方法

1.2.1 组织标本的处理取术后新鲜的肺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无菌状态下将组织分别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以去除血液,并尽可能剪去多余的其他组织。处理后的样品立即用于蛋白质的抽提或置于-80℃保存。

1.2.2 组织总蛋白质的制备30~80mg组织样品于液氮下充分研磨至粉末状,置于400ml

裂解液(7mol/L urea,2mol/L thiourea,2% NP-40,1% Triton X-100,100mmol/L DTT,5mmol/L PMSF,4% CHAPS,0.5mmol/L EDTA,40mmol/L Tris,2% pharmalyte,1mg/ml DNaseⅠ,0.25mg/ml RNase A)中,充分旋涡混匀,置于37℃孵育箱孵育1h,取出后再充分旋涡,4℃,15000r/min离心30min[2],吸取上清液即为组织的总蛋白质,用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1.2.3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1)第一向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PGDALT主要按以往的方法进行[2]。将已定量总体积为450ml的组织总蛋白质抽提物与水化液加入24cm IPG 持胶槽,放置好IPG干胶条,pH 3~10L(240mm 3mm 0.5mm)后,于IPG phor等电聚焦仪上水化和聚焦在20℃自动进行,总电压时间积为69920Vh,其中于30V低电压水化14h,然后经过500V 1h、1000V 1h,最后稳定在8000V下进行等电聚焦。(2)平衡:等电聚焦结束后,迅速取出一向的IPG胶条先后置于10ml平衡液A(50mmol/L TrisHCL pH 6.8,6mol/L urea,30%甘油,1% SDS,0.2% DTT)和10ml平衡液B(50mmol/L TrisHCL pH 6.8,6mol/L urea,30%甘油,1%SDS,3%碘乙酰胺,痕量溴酚蓝)中分别平衡15min。(3)第二向垂直板SDSPAGE电泳:将平衡后的胶条移至1mm厚的12.5%均匀分离胶的上端,用0.5%琼脂糖封胶,15℃循环水冷却,先设置恒功率2.5W/块胶进行电泳30min,再改用恒功率17W/块胶进行电泳,当溴酚蓝离胶最底端约5mm处停止电泳。

1.2.4 银染均按蛋白质银染试剂盒的操作手册进行。

1.2.5 凝胶图像分析凝胶通过Imagescanner扫描仪以及LabScan扫描软件进行扫描获取图像,利用ImageMaster 2D Elite 4.01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强度校正、点检测、背景消减、匹配、1D校正、建立平均凝胶等分析。斑点位置的重复性按Gorbett[3]的方法进行计算。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和Excel上进行。

1.2.6 制备质谱样品切取差异蛋白质点,对银染蛋白质用100mmol/L Na2S2O3和30mmol/L K3Fe(CN)6(1∶1)进行脱色,然后用100mmol/L NH4HCO3,10mmol/L DTT于57℃还原1h,再在暗处用100mmol/L NH4HCO3,55mmol/L碘乙酰胺烷基化30min,冻干后加入TPCKTrypsin(0.1g/L)37℃酶解24h,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用Millipore公司ZIPTIPTMC18微柱进行脱盐后与CCA基质液混合,轻微旋涡后均匀点样2ml于不锈钢点样板上,空气中自然风干待分析[2]。

1.2.7 质谱分析将制备好的点样板置于Applied Biosystems Voyager System 4307 MALDITOFMS仪上进行分析,采用反射模式,正离子谱测定,离子源加速电压为20000V,反射电压比为1∶12,N2激光波长337nm,脉冲宽度为3ns,离子延迟提取100 nsec,真空度4 10-7Torr,质谱信号单次扫描累加50次,质谱使用胰蛋白酶自动降解离子峰作为内部标准校正,获得了肽质量指纹图。

1.2.8 数据库查询通过因特网在ExPASY的中国镜像站点CBI的PeptIdent软件中进行搜寻。搜寻参数如下:肽质量指纹图中的肽片段质量选择在800~4000Da范围,表观等电点的误差范围为0.5pH,表观分子量的误差范围为20%,半胱氨酸为脲甲基半胱氨酸(carbamidomethylCys),每个肽允许有1个不完全裂解位点,最少匹配肽片段数为4,物种来源选择人类,离子选择[M+H]+和Average,另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2 结果

2.1 人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对来自同一标本的总蛋白质进行3次重复性的检测,发现3次双向电泳图谱非常相似,采用Imagescanner扫描仪扫描获取图像,然后通过ImageMaster 2D Elite 4.01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点分析,获得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569 78和1487 64。经过背景消减后,将其中的一块胶定为参考胶,进行3块胶间的蛋白质点的匹配,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1454 37和1370 43,匹配率分别达92.7%和92.1%。再任意选取同一癌组织

的3块胶中相互匹配且分辨清晰的50个蛋白质点,选择位置偏中间的一个点为原点,以参考胶为参考位置,测量出其他两块胶对应点在第一向等电聚焦及第二向SDSPAGE方向上位置的偏差,发现3块胶的蛋白质点在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是(0.733 0.101)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0.925 0.207)mm,因此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人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见图1)。将两者匹配分析,平均匹配点数为1142 51。

对7例肺鳞癌组织及7例肺炎性假瘤组织分别同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发现7例癌组织的银染图谱较相似,利用ImageMaster 2D Elite 4.01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匹配,从而建立了7块胶的平均凝胶图,点检测共有蛋白质点1896个。用相同的方法对7例肺炎性假瘤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软件分析,亦建立起其平均凝胶图,点检测共有蛋白质点1834个。建立的平均凝胶用于下一步差异表达分析。

图1 人肺鳞癌组织及其肺炎性假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略)

(A:人肺鳞癌组织;B:肺炎性假瘤组织;+:鉴定的差异蛋白质点)

2.2 差异蛋白质点的MALDITOFMS肽质指纹分析通过软件分析肺鳞癌和肺炎性假瘤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选取了至少在4对组织均有相同变化的差异点共23个(其中14个点在癌组织中高表达,9个点在炎性假瘤中高表达),通过胶内原位酶解,进行MALDITOFMS 肽质量指纹图的测定,并以酶自动降解峰(m/z=199

3.9772 Da)进行校正,图2为蛋白质点T5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搜索数据库后发现其为鸟嘌呤结合蛋白-亚单位样蛋白。利用Expasy 中的PeptIdent查询软件搜索SWISSPROT以及Trembl数据库,并结合双向凝胶电泳相应蛋白质点的表观等电点、分子量、匹配片段的多少以及氨基酸序列的覆盖率进行蛋白质鉴定,共鉴定出23个差异蛋白质,包括有核内转录因子、G蛋白、生长因子、胞浆内激酶等,它们均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等有关,对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2 肺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质点T5的肽质指纹图(略)

3 讨论

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建立机体组织或细胞的蛋白质组2DPAGE参考图谱和数据库;另一个方面是通过比较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如疾病状态或疾病不同发展阶段)蛋白质组分在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加工以及亚细胞定位等方面的改变情况,从而发现和鉴定出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群),深入了解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将极大地促进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已对人肺鳞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癌旁支气管上皮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了分析,鉴定了68个与肺鳞癌相关的蛋白质。由于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难以得到十分纯净的上皮,故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采用了TCA沉淀法以去除黏多糖等成分。因此为了对比性好,同样对癌组织亦进行了蛋白质的沉淀,考虑到这样会丢失掉较多的蛋白质(其中很有可能有一些与癌变密切相关的蛋白)而不利于分子标志物的筛选;而且肺癌及肺炎性假瘤在临床手术前常难以区分而造成误诊。故本研究应用肺炎性假瘤作为对照,建立了人肺鳞癌组织及肺炎性假瘤的双向凝胶电泳的差异图谱,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以期为人肺鳞癌发病机制研究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线索。

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正常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各种基因或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如一些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有关的蛋白质过表达而导致增殖失控、凋亡受阻以及侵袭与转移等,使细胞在整个调控网络上表现出与正常细胞的许多区别,最终引起肿瘤的发生。由此可见,许多蛋白的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这一过程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的23个差异蛋白质中包括核内转录因子、G蛋白、生长因子、胞浆内激酶等,它们均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等有关,对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均起着重要的作

用。其中有一些蛋白质与我们以往鉴定出的在人肺鳞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癌旁支气管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肺鳞癌相关蛋白质相同,如原癌基因cJun、上游结合因子(upstream binding factor,UBF)、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质亚单位样蛋白、Rho相关的GTP结合蛋白RhoQ、mdm2、XEDAR(Xlinked ectodysplasinA2 receptor)等[2,4~8]。这进一步提示这些差异蛋白质在肺鳞癌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肺鳞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总之,我们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一些肺鳞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但要确认这些蛋白质是否为肺鳞癌相关的蛋白质,还需深入研究这些差异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肺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Pakin DM,Pisani P,Feriar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C A Cancer J Qin,1999,49:33-64.

2 Li C,Xiao ZQ,Chen ZC,et al.Proteome analysis of human lung squamous carcinoma.Proteomics,2006,6(2):547-558.

3 Gorbett JM,Dunn MJ,Posch A,et al.Posotional reproducibility of protein spots in tw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using immobilized pH gradients isoelectric focusing in the first dimension:an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Electrophoresis,1994,15:1205-1211.

4 Dhandapani KM,Hadman M,De Sevilla L,et al.Astrocyte protection of neurons: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via a cJunAP-1 protective pathway.J Biol Chem,2003,278(44):43329-43339.

5 Sinha SK,Zachariah S,Quinones HI,et al.Role of TRAF3 and-

6 in the activation of the NFkappa B and JNK pathways by Xlinked ectodermal dysplasia receptor.J Biol Chem,2002,277(47):44953-44961.

6 Leveillard T,Wasylyk B.The MDM2 Cterminal region binds to TAFII250 and is required for MDM2 regulation of the cyclin a promoter.J Biol Chem,1997,(272):30651-30661.

7 Roberts RB,Min L,Washington MK,et al.Importa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in establishment of adenomas and maintenance of carcinomas during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2,99(3):1521-1526.

8 Lin Q,Fuji RN,Yang W,et al.RhoGDI is required for Cdc 42mediated cellular transformation.Curr Biol,2003,13(17):1469-1479.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215766585.html, 20801865

同部位肺炎性假瘤与肺癌CT鉴别诊断

同部位肺炎性假瘤与肺癌CT鉴别诊断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 [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同部位肺炎性假瘤和肺癌CT影像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相同部位的68例肺炎性假瘤和68例肺癌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结果: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炎性假瘤与肺癌分别为10对和58对病例。中央型肺癌均有“癌头尾”征,中央型肺炎性假瘤段以上支气管通畅,无阻塞性肺炎征象。周围型肺癌呈“膨胀形态”征,周围型肺炎性假瘤呈“收缩形态”征,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根据肺炎性假瘤和肺癌各自有的CT形态和征象,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鉴别诊断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y CT:The Same Site of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and Lung Cancer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CT characteristic of pulmonary pseudotumors and lung cancers in the same sites,and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n their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s The CT data of 68 patients of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s and 68 patients of lung cancers were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Results All the pulmonary pseudotumors and lung

2019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20210210085157)

2019 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篇一: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在临床中较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之少见。淋巴结处的肿大,用有触之有硬物样东西,可以波动,巴血管瘤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那么,淋巴血管瘤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成都长峰血管瘤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1、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这是淋巴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 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2、单纯性淋巴血管瘤:表现为群集、深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 单个水疱大小在1~ 3mn,—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

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 3、囊性淋巴血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 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 篇二: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近年来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为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 长臂的q11q22 上。

2019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病谱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层含义,即病因学的多源性;发生或发病学的异质性;病种或表现型的多样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异因同效的相似性。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学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泡炎,其病理异质性变化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 (NSIP/fibrosis)。此分类是由Katzenstein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双侧性间质性肺炎 (B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分类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的新分类。Liebow原分类(1970年)中的BIP现已公认即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BOOP)。LIP与免疫缺陷有关,GIP与硬金属有关,已不属于IPF分类范畴。Katzenstein在新分类中指出DIP命名不当而应采用RBILD。UIP属IPF 的原型,多见于老年人,激素疗效不佳,而RBILD和NSIP患者年龄较低,对糖皮质激素有疗效反应,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发病阶段 IL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假设ILD的演变过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和结局阶段。 启动阶段 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进展阶段 一旦暴露和接触了最初的致病因子,则产生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肺泡炎,这是ILD发病的中心环节,肺泡炎的性质决定着肺损伤的类型、修复程度及纤维化形成等。炎性及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释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直接损伤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释放蛋白酶等直接损伤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同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已发现的包括单核因子(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

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区别 来源:北京总院肺病中医诊疗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7215766585.html,/ 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区别。肺纤维化的科学叫法为肺间质纤维化,因为 叫法与间质性肺炎很相像,因此常常被患者所误解,将两者混淆。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疾病,特征以及治疗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患者来说,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分,也是很重要的。 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区别 而其外部症状虽然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但是从其内部的病理分析变化就大有区别了。 间质性肺炎: 隐藏性强的慢性疾病,最初反应在肺和肺泡壁内表现为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炎,最后炎症将蔓延到邻近的间质部分和血管,最终产生间质性纤维化,导致瘢痕产生和肺组织破坏,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表现。而其不但有如此症状反应,还与其他同类疾病有许多类似症状,因此极容易混淆。 肺间质纤维化: 复杂的致病因素激发各种细胞活素、组胺、蛋白酶、氧化剂等形成免疫复合物与肺泡巨嗜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共同聚集于肺间质,形成肺间质炎症,致使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过量的胶原蛋白沉积,产生疤痕和肺组织的破坏,终成肺间质纤维化。 由此可见,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炎的其中一种阶段或者叫结果,属于间质性肺炎的范畴。由于间质性肺炎的持续影响,致使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过量的胶原蛋白沉积,产生疤痕和肺组织的破坏,最终形成肺间质纤维化。也就是说间质性肺炎不过是形成肺纤维化的一个基础,并不能和肺间质纤维化相同并论。 当间质性肺炎患者被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时,通常会怀疑其可逆性,而往往放弃治疗努力。其实早期大部分是肺泡炎和部分纤维化并存,其肺泡炎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当肺部出现损害之后尽早进行规范的治疗,争取可逆部份和时间,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完全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因此患者不要放弃希望,到正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肺炎性假瘤的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7215766585.html,/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肺炎性假瘤的方法 怎么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肺炎性假瘤 一、鉴别 肺炎性假瘤在诊断上很难与肺癌、肺结核瘤、错构瘤等相鉴别,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1、肺癌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是与肺癌相鉴别,这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方法及手术切除的范围。从病史上看,炎性假瘤患者年龄一般较轻,多无长期吸烟史,全身情况多无明显变化,可有一过性发热史,无持续的痰中带血,无肺外症状;从影像学上看,炎性假瘤一般位于肺的周边,呈孤立肿块影,也可呈多发病灶,大小不等,肿块密度多均匀,可有钙化、空洞,但这种情况少见;大部分病例肿块周围可见斑点状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不能肯定肿块就是癌,肺癌的肿块多呈分叶状,边缘毛糙不光滑,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密度更低,这可能与肿瘤组织生长较活跃有关,可伴胸腔积液,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多。肺亲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对于判定肿块性质有一定帮助,阴性可大致排除肿瘤,但阳性病人确定肿瘤要谨慎,大约有10%的病人可出现假阳性。通过以上几点,可大致判定肿块的性质。 与肺癌的鉴别点是: (1)假瘤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肺癌症状明显,且逐渐加重; (2)假瘤的瘤体增长缓慢或无增长,而肺癌的肿块倍增时间短、发展快; (3)CT扫描可见假瘤内单个或多个小空洞,甚至呈蜂房样透亮。肺癌的空洞一般说来呈偏心性厚壁空洞,空洞内有癌结节,很少在一个癌灶内呈蜂房样低密度影; (4)假瘤在痰的检查、支气管镜活检中查不到癌细胞。 二、结核球 与结核球的鉴别点是:结核球易发生在肺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密度均匀,可有钙化,病灶周围可有卫星灶。肺癌易发生在上叶前段,瘤体呈分叶、脐凹、短毛刺等征像有利于与假瘤鉴别。 本病还需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恶性肿瘤、肺良性肿瘤及胸膜间皮瘤等占位病变鉴别。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https://www.doczj.com/doc/7215766585.html,/fyxjl/jb/

草莓状血管瘤的鉴别

专家教您如何识别草莓状血管瘤 很多非专业的专家对于血管瘤的病例经手很少,因此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认为所有的草莓状血管瘤均可自行消退,不用早期治疗。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是商丘五院专家对草莓状血管瘤的事实真相的解答: 血管瘤主任医师邓娟指出: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的肿瘤,一般在婴儿的出生不久就发现的。草莓状血管瘤不像其他血管瘤,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以逐渐的消退不见。大部分是不会消失的,并且发展速度快,严重的就会引发各种后遗症。所以发现宝宝身上有异常的时候,类似于草莓状血管瘤,学会如何去鉴别。 草莓状血管瘤症状有什么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症状一、颜色: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症状都表现为红色。 症状二、是否突出皮肤:鲜红斑痣症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红色不突出皮肤,而草莓状血管瘤症状要突出正常皮肤,其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慢慢变厚。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的区别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鲜红斑痣是往皮下增厚,而草莓状血管瘤是在皮肤表面增厚。 症状三、发病时间:鲜红斑痣症状是孩子生下来就可以发现,而草莓状血管瘤症状一部分在孩子生下来就可以发现,一部分可在生下来后一直到几个月内才表现出来了大小不等红点、然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红点融合在一起。 症状四、病损表面形状:鲜红斑痣皮肤表面光滑,而草莓状血管瘤皮肤表面不平整,像草莓表面凹凸不平,或者呈块状突起。 【专家讲解】草莓状血管瘤危害是什么? 1、很大一部分草莓状血管瘤生长在面部,但是由于一部分草莓状血管瘤具有自发消退的特点,而很多非专业的医生对于血管瘤的病例经手很少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草莓状血管瘤严重吗这个问题认识不够,认为所有的草莓状血管瘤均可自行消退,因此不用早期治疗,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部分草莓状血管瘤不仅不会自行消退,而且会持续发展,严重者毁损容貌,引起瘤体所在部位的功能障碍,或者在血管瘤发生损伤时出血不止,甚至继发感染,经久不愈。 2、因此,对位于眼、鼻腔、外耳道、口腔等部位的草莓状血管瘤,若肿瘤生长迅速,将严重影响小儿的外貌、功能和发育,并对患儿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此应积极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及早

浅表血管瘤介绍

浅表血管瘤介绍 一提起血管瘤,大家心里会有些发憷,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可具体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相信大家的认识还是不多的,浅表血管瘤表现在我们的皮肤上,是比较明显的,一般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人们都会发现,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什么是浅表血管瘤。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畸形、瘤样增生而形成。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中如: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细胞瘤等为恶性肿瘤,约占5%左右。血管瘤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占75%,即先天胎生性,是由于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异常增生而形成,出生时有;继多发生数在婴儿期出现,病因尚不清楚。血管瘤可发生人体各部位,如颜面、四肢、胸腹等体表及脑、肝、胸、腹腔等部位。血管瘤危害:出血、感染、溃疡及压迫、破坏组织器官功能形态,可影响容貌及人体生长发育。 1.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

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2.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对浅表血管瘤的一些详细介绍,这种疾病对我们的伤害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治疗的时候如果选择手术的

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及调理

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及调理 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疾病发作之后有很多的临床症状,但由于部分症状不明显,因此,常 常会被一些患者或患者家属所忽视,间质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细菌。其早期症状主要为咳嗽,很多患者不宜发现,治疗常被耽误,早期服用温肾清肺汤,3-7个疗程就可以治愈,并且症状完全消失。西医尚无有效方法治疗,如果病危,中医疗法也不见得有效。间质性肺炎现在十 分常见,因此给患者到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他,并且及早的发现它,才能做 出准确的诊断,以防病情加重。 1)时时有呼吸困难、干咳; 2)常因感冒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和显著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增快,但无喘。 3)有刺激性咳嗽,少数有发烧,咳血或胸痛。 4)诊断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无力、体重下降。 5)体检时,在肺里可听到声音,在并发肺原性及为心脏病时有肺动脉第二音,静脉曲张,肝肿大和下肢浮肿等。 间质性肺炎能治愈吗 间质性肺炎当然是可以治疗。间质性肺炎会持续发展,治疗是要控制并逆转肺泡炎,防 止其发展为不可逆的肺纤维化,现在还没有特效疗法。中药调理有一定疗效,与激素合用可 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增强疗效。尽早系统治疗可改善并可阻止其发展。一般来说有有中医 治疗、西医治疗、外治疗法。 西医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如出现继发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类型选择抗菌素;低氧血症 可给予低流量氧吸入。 外治疗法:为雾化吸入、针灸、足浴等,为了疏通经络,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早期肺纤维化,强调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喝间质康复汤,其中的有效成分 可直接作用于星状细胞,修复被破坏的肺间质细泡内胶原和基底膜,抑制造成纤维化的胶原 合成,阻断了肺纤维化进程,逆转肺纤维化,减少纤维化病灶。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汇总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温志红时间:2007-11-22 11:45: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的炎性假瘤患者进行胸部X 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肿块与胸膜紧贴或有粘连,粗长毛刺索条影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炎性假瘤的诊断、X线及CT检查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体层摄影;CT 对近5年来的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36例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2.3∶1;年龄19岁~67岁,平均年龄53.6岁,>40岁21例(72%)。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2例,咳浓痰9例,痰中带血9例,胸痛不适15例,无症状者5例。发现肺部肿块至手术切除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28例,占78%。病程长达2 a~6 a者8例。全部均有病理诊断,但大多数未作进一步分型。本组36例均摄有正侧位胸片,其中5例行体层摄片,25例行CT扫描。 2 结果 2.1 X线检查病灶均为单发、大小不等、形态不—。直径为1.5 cm~3.0 cm 12例,3.1 cm~6.0 cm 17例,6.1 cm~9.0 cm 7例。假瘤呈球型11例(左肺7例,右肺4例);团块型25例(左肺9例,右肺16例)。球形灶呈圆形、椭圆形、大小不等、边界清楚。4例呈分叶状边缘,其中l例形似多个瘤体融合呈“堆雪人”状,导致在正位胸片上呈分叶状。肿块位于纵隔旁、肺的周边者与胸膜有粘连。团块型肿块呈大片状、团块状、密度不均匀,肿块边缘模糊5例,有毛刺或索条影18例,19例胸膜增厚粘连。在正位胸片上出现2例空洞影,形成节段性支气管不张2例。 2.2 CT检查本组25例行CT扫描,在瘤体内形成空洞影9例,肿块周围炎性渗出灶8例,瘤体周边呈分叶状、锯齿样表现9例,粗长毛刺影13例,胸膜增厚、幕状粘连带13例,假瘤呈跨叶生长者2例(手术证实)。

肩膀血管瘤的症状是什么

血管瘤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很多患者对于血管瘤并不是很了解,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性疾病,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认识到肩膀血管瘤的症状是在治疗前非常重要的。下面请北京长峰血管瘤专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肩膀血管瘤的症状是什么。 肩膀血管瘤的症状是什么?详细的讲解如下: 肩膀草莓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是真皮及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凸起表面,呈暗红色,会继续扩大,在学龄前能逐渐停止生长,但是瘤体还是会留在患处难以消退。草莓状血管瘤通常为较小而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颜色鲜红或暗红,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通常新生儿皮肤的血管纵横交错,很发达,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表皮比较薄,仅1.2毫米(成人2.1毫米),所以皮肤一旦感染,容易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 肩膀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位置较深而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浅表肿瘤呈现蓝色或紫色。肿物扪之柔软,可被压缩,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 肩膀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类型血管瘤,两种或更多同时存在一起的良性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北京长峰医院温馨提示:希望广大患者不要再忽视血管瘤的存在,认真对待血管瘤的病情。其实血管瘤并不可怕,只要你选用科学的方法治疗,治愈血管瘤并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为了怕血管瘤患者走进误区,在此,推荐北京长峰医院 。 以上是北京长峰血管瘤专家的讲解,相信很多患者对于“肩膀血管瘤的症状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广大患者看了上述的讲解,能早日发现血管瘤的症状尽早的治疗。

间质性肺炎原来还会引起这么可怕的并发症

间质性肺炎原来还会引起这么可怕的并发症?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发病缓慢,潜伏时间久,但是危害性相当大。会从人体内部破坏,难以发现和治疗。到了患者身体素质、机能下降,就会迎来其的爆发阶段,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孔氏圣德堂温肾清肺汤专家告诉您间质性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恶性疾病:间质性肺炎患者和硬皮病患者患恶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患肺腺癌、肺泡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的可能性增加。 肺心病,甚至心力衰竭:间质性肺炎患者慢性缺氧、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常合并右心室肥厚和肺心病。左心衰也常见,与缺血性心脏疾病有关。 肺大疱、自发性气胸: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变薄易破裂并相互融合形成占位很大的肺大疱。在突然用力,如剧烈咳嗽、提重物或体育运动时压力突然增加,肺大疱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 间质性肺炎所能引起的疾病你了解了吗?得了间质性肺炎怎样才能治好? “温肾清肺疗法”,是一套科学、安全、系统、有效的新型中医疗法。该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阶梯式的治疗体系层层深入,同时兼顾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实现了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针对性治疗。通过整体调节肺、肾功能,实现控制肺纤维化,然后逐步消除间质性肺炎症状,逆转、消除肺纤维化达到康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肺纤维化治疗模式。 按疗程治疗后,能快速改善气急、气喘、呼吸困难等肺纤维化症状,使受损器官逐渐恢复正常,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局部病变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摆脱咳嗽、胸闷、气短、靠吸氧度日的生活。运动或下床活动后呼吸不再困难,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从大量的患者的治疗康复经验发现,经过温肾清肺疗法治疗后的肺纤维化症状在2天~1月内开始好转,肺功能测试半年后可恢复5~7成左右,X光胸片及CT检查对比发现,肺内小结节消失,大结节变小,纤维化程度减轻,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继续按疗程用药,2—3个疗程大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康复,即使危重期的肺纤维化患者也能够控制病情,逐步好转,这样的显著疗效在国际医疗领域也处于一流水平。

草莓状血管瘤的症状与治疗

草莓状血管瘤的症状与治疗 草莓状血管瘤其症状表现为: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类似草莓而得名。 血管瘤在婴儿时往往看不到有病变,病变多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现,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有的患儿1岁~2岁左右停止生长,但概率较低。女性患儿是男性的3倍。因其形如草莓,故名草莓状血管瘤。除发生于皮肤外,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不侵犯骨组织。发生于皮肤或肌肉组织的血管瘤可损伤血管引起继发感染或溃疡。 对于草莓状血管瘤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核素90锶的方案治疗。核素治疗的原理是:核素90锶源能释放出0.53兆电子伏的β光线为带有负电,质量很少的电子流,其电子与浅层(1-4毫米)物质碰撞,可产生最大的电离作用,β光线作用于血管瘤内皮细胞产生电离从而使血管瘤吸收,血管瘤组织微血管逐渐乳化、凝固,收缩,增生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减低、停止,最后消失。90锶β光照射至皮下的有效深度仅3-4毫米,对瘤体有恰到好处的治疗作用,因血管瘤的内皮细胞对β光线有聚集作用,并充分吸收,所以对深部正常组织无任何损害,经数万例患儿临床实践证明,98.5%以上的草莓状血管瘤都能达到治疗无痛、无创伤、不吃药、不打针、愈后不复发,无疤痕,对小儿健康无任何不良影响。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所以90锶在欧美国家被称为:皮肤血管瘤的克星! 蔓状血管瘤的症状 蔓状血管瘤的症状大家都知道吗?如果还不了解的话,请看下文详细解说,相信你一定可以了解到你所不知道的问题。 蔓状血管瘤较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少见,约占血管瘤1.5%。它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常见于头面部和肢端(手指、足趾和手掌、足底),与四肢广泛性动静脉瘘有所不同。头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多见于颈部颊部。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下隐约可见纡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 触之可感到有振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局限于四肢末端的蔓状血管瘤,可在手指(足趾)或手掌(脚底)见到不规则的几个连接在一起的柔软肿块,皮肤可呈紫灰色,触之有振颤搏动感。压迫时可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可有疼痛,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有时蔓状血管瘤侵犯皮肤可发生局部溃疡,经常出血感染,溃疡长期不愈合。因为动脉短路,含有氧气及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液不经过蔓状血管瘤病变处表面皮肤微循环,直接流入静脉回到体循环中,蔓状血管瘤病变处皮肤得不到正常微循环供应营养物质,致使局部皮肤组织营养障碍,发生退化坏死,而产生溃疡出血,长期不愈合。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现在对蔓状血管瘤症状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血管瘤。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血管瘤疾病,请及时有效的就医,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疗。婴儿草莓状血管瘤该如何治疗? 杨教授特别指出,婴儿草莓状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表现为,红色、暗红色等异常颜色的增生状突起物,草莓状血管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美观的影响,另外草莓状血管瘤容易破溃出血,从而造成感染等并发症,给家长和患儿本身带来极大伤害。因此,家长朋友们一旦发现草莓状血管瘤症状,要早诊断、早治疗。部分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伴发,有的是先表现出来草莓状血管瘤的症状,不久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而有的先表现出来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慢慢的再发现草莓状血管瘤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1概况 肺解剖图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侵入后主要侵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由于无破坏性病变故能完全恢复。 2疾病描述 呼吸系统解剖图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这一病名的提出早在1975 年第18 届Aspen 肺科讨论会时使用了

这一名词。事隔10 年(1985)第28届Aspen 肺科讨论会再一次对ILD 做了研讨。对ILD 的研究近十余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分类的见解尚有不同的认识,特别是ILD 之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亦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纤维化肺泡炎)的分类争论较多,未能取得一致的见解。 ILD 是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群,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ILD 可呈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经过。急性期以损伤或炎症病变为主,慢性期以纤维化病变为主。肺实质指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肺间质是指肺泡间及终末支气管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及淋巴管组织。正常的肺间质主要包括两种成分: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细胞成分占肺间质的75%,其中30%~40%是间叶细胞;其余是炎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 间叶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周围细胞等。炎细胞及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约占90%)和淋巴细胞(约占10%)以及很少量的肥大细胞等。淋巴细胞中主要是T 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3/4), 肺 少量(7%~8%)是B 细胞,其余为非T 非B 无效的细胞(约占20%),这些炎性细胞,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可以产生许多化学介质或细胞因子,在肺的炎症病变的发病中起着主要作用。细胞外基质包括细胞外基质及结缔组织纤维成分。后者主要是胶原纤维(约占70%),其次是弹性纤维;前者主要是基底膜、其他一些糖蛋白、层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以及其他基质蛋白或糖蛋白等。相邻肺泡之间的空隙称间质膜,腔内有毛细血管及淋巴管分布。肺毛细血管壁表面有内皮细胞,其下为基底膜,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较为疏松,毗连处有宽窄不均的空隙,平均为4~5nm,一些液体和蛋白质颗粒可由此通过,进入间质腔内。毛细血管在间质腔内紧贴肺泡壁,其一侧为间质薄层腔,保证血液和气体有高的换气效率;另一侧为厚层腔,用来间质液贮存和血管-间质腔-肺泡之间的液体移动的调节。在间质腔内分布的淋巴终末端,可到达肺泡周围肺毛细血管网络空隙,吸引间质腔内的水分和蛋白质,维持间质腔的储水量,防止间质以至于肺泡水肿。当肺间质发生病变时,上述成分的数量和性质都会发生改变——炎症细胞的激活和参与、组织结构的破坏、成纤维细胞的增多、胶原纤维的沉积和修复等共同构成了ILD 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炎症的浸润和纤维的修复绝不仅限于间质,在肺泡、肺泡管、呼吸性和终末性细支气管气道内也可见到。 疾病病因 病因已明 ⑴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铍、煤、铝、锡、铁。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1T17:09:24.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元正洪 [导读] 考虑到该病诊断中的复杂性,临床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胸部穿刺病理活检,给予正规治疗后再进行 CT 定期复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元正洪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 671000) 【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的可靠性及其出现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本院在 2009 年 7月~ 2013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及转院随访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部假瘤病的患者24 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为肺癌的患者中有13例为误诊,误诊率为31.7%;误诊为肺结核球的病例有8例,误诊率为15.4%;误诊为转移瘤的有1例,误诊率为2.1%。总误诊率为15.6%。结论由本次研究总结,因为此种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显示与其他几种肺部疾病有相似性,导致容易误诊。对该病诊断中的复杂性,临床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胸部穿刺病理活检,给予正规治疗后再进行 CT 定期复查,总结确诊方案,以便于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关键词】CT诊断假瘤误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120-02 肺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内出现瘤样病变,这种瘤样变主要是炎性肉芽组织,临床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标志,一般为观察到肺内孤立的球形或不规则的团块影,容易误诊为肿瘤.但随着医学领域检查手段精密化,多层螺旋 CT 的临床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假瘤得以发现和确诊。尤需是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可通过螺旋扫描,任意采取不同的层厚,进行横断、冠状、矢状三维重建,使病变图像边缘锐利,在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上有独特优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及转院随访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为肺部假瘤病的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36.4810.12岁,没有临床症状者9例。这些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低热(3例),咯血(2例),咳嗽、咯痰(8例),胸痛(2例)。有基础肺部病史者11例,其中有慢支病史者8例,肺结核病史者3例,有类风湿病史者1例。 1.2检查方法[1]: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我院均采用64排螺旋 CT横断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有效扫描范围是肺尖到膈面区间内,对病变区行精密度达0.5mm薄层。其扫描所得CT片是肺部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1.3确诊途径: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了病理检查,由组织细胞的类型确诊其为非肿瘤病变。 1.4选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分析。 2.结果 CT表现,涉及本次研究的患者总共有141例,CT检查,病灶单发38例,多发2例,在右肺下叶背段的病灶小于3cm者18例,在3cm-5cm之间者16例,位于胸膜下30例,呈或方形状9例,基底与胸膜粘连者8例,伴胸膜增厚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者12例,呈团块状18例;边界光整11例,不光整29例,密度不均匀32例,密度均匀14例;病灶边缘有空泡征13例,支气管充气征这9例,空洞形成3例,有钙化2例。有晕圈样浸润影10例;靠近肺门肺纹理增粗且病变周边集中者23例,有胸腔积液8例,纵隔内淋巴结增生肿大者10例。CT检查为肺癌的患者中有13例为误诊,误诊率为31.7%;误诊为肺结核球的病例有8例,误诊率为15.4%;误诊为转移瘤的有1例,误诊率为2.1%。总误诊率为15.6%,详细数据见表1:表1 肺炎性假瘤误诊情况 3.讨论 肺炎性假瘤是指肺部炎症吸收不全,使炎性组织机化形成的肺内肿瘤样变影,并不是真正的肿瘤。此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些学者认为是肺部受细菌或病毒感染,残留的多种炎性成分,组成了肉芽肿病变,本质是肺部增生性炎症,是肺部感染性炎症转归的过程性表现,因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肉眼观察呈肿瘤状,所以称为肺炎性假瘤[2]。随着影像学检查的进步,肺炎性假瘤的确诊率有所提高,在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时其灵敏度提高明显。 在临床上为提高肺炎性假瘤诊断的正确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比较先进的检测方式,总结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和临床治疗手段,指导此病的确诊,正确认识和识别肺部炎性假瘤,其 CT 征象很重要。在此次研究中数据显示,虽然 CT 的检查总体的误诊率为15.6%,但是CT检测对该病的诊断还是有着独特的优势:(1)肺癌患者CT片,有些显示边缘表现为细毛刺,棘状突起,血管集束;在造影剂下结节影均匀增强,且增强值大于20Hu等特点。(2)结核,大部分沿支气管、血管弥漫性分布;“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较大的腺泡和小叶结节都是活动性表现等特点。(3)炎性假肿瘤,排除以上两种病变,外加CT片显示自肺门向外伸展,双侧广泛性分布,边缘规则,病变区显影不均匀。考虑到该病诊断中的复杂性,临床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胸部穿刺病理活检,给予正规治疗后再进行 CT 定期复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潘青华,邹新农,方向明.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与误诊原因[J].职业与健康,2011,27(5):582. [2]徐善福,陈键,解褰.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1例报告)[J].放射学实践,2007,22(10)B1042-1044.

骨血管瘤的原因

骨血管瘤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骨血管瘤的简介*二、骨血管瘤的原因*三、骨血管瘤的危害*四、骨血管瘤的高发人群*五、骨血管瘤的预防方法骨血管瘤的简介骨血管瘤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从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前者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状骨干骺部。临床表现为局部轻度不适或疼痛,重者可出现四肢、括约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骨血管瘤的原因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清,部分可能是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所致。骨血管瘤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从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前者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骨干骺部。 二、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由肿瘤样增生的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或静脉窦掺杂于骨小梁间组成的良性病损,其中一部分是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而另一部分是真正的良性肿瘤。 骨血管瘤有时与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时存在。

骨血管瘤的危害1、肢体严重畸形: 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病变畸形,生长在人体肢体的有些草莓状血管瘤会造成肢体畸形。 2、发育异常: 对于骨骼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骨血管瘤,骨血管瘤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 将其单独分离。容易造成骨骼畸形生长。 3、影响器官功能: 生长在一些人体器官部位的血管瘤,由于它们会破坏器官细胞组织,如果比较严重会引起器官畸形,影响器官功能,甚至使器官功能丧失以致危及生命。 4、遗传倾向: 虽然造成血管瘤的原因可能很多,而且还没能完全确定有哪些因素造成,但有很多学者都一致认为有些血管瘤具有遗传倾向,这就会使有些血管瘤患者把病患直接遗传给下一代,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骨血管瘤的高发人群40岁左右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骨血管瘤的预防方法1、忌经常熬夜,思虑过多。 2、忌过度饮酒,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下

间质性肺纤维化最佳治疗方法

间质性肺纤维化最佳治疗方法 陈银魁生活中如果人们经常感到胸部有一些不适时,并且工作在木材(红杉尘、软木加工)、蔗糖加工、蘑菇养殖、就要到医院检查检查是不是得了间质性肺纤维化了,正是由于人们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症状的不了解,等到发现有这种病时,就可能已经严重了,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什么是间质性肺纤维化?什么是间质性肺纤维化最佳治疗方法? 北京总院肺病中医诊疗中心的专家如是说。 间质性肺病的症状体征 间质性肺病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虽然此疾病存在着急性期,但起病常隐袭,病程发展呈慢性经过,机体对其最初反应在肺和肺泡壁内表现为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炎,最后炎症将蔓延到邻近的间质部分和血管,最终产生间质性纤维化,导致瘢痕产生和肺组织破坏,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表现。这一组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类似的症状,X 线征象及肺功能检查特点。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体征:呼吸急促、发绀、双肺中下部可闻及Velcro 啰音(连续、高调的爆裂音)有杵状指趾,其中Velcro 啰音最具特征性。 分类:间质性肺病的分类未统一,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 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间质性肺炎在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我们所熟知的肺部疾病中,要说哪一种疾病在中晚期需要我们去特别的注意,那就是间质性肺炎,因为间质性肺炎在早期并不明显,一般都是在中晚期发作,往往可能将疾病往肺纤维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注意肺部发生纤维化,这时候疾病就很严重了。这种疾病一定不能拖延,积极治疗才是关键。 在治疗时的护理才是重中之重: 防寒保暖: 间质性肺炎的护理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各种感染。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加重病情。 居住环境: 间质性肺炎患者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什么是间质性肺纤维化最佳治疗方法 “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科学、规范、系统、安全、有效, 是治疗各类慢性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选择。该疗法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完美释意,即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而宜,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治疗方案,该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疗法。中药经络药罐(纳米提纯天然药材以拔罐疗法作用于经络腧穴直达病灶) →中药穴位熏蒸法(纯正地道药材加热高压熏蒸直达肺部) →穴位注射(国家严格保密处方的纯中药注射液注射穴位经络中长期控制病情的效果) →三穴五针(该疗法的核心与灵魂可培元固本) →穴位免疫激活(磁药贴敷增强机体免疫、刺络放血祛瘀生新给疾病一个出口) →中药汤剂(高原藏药现代高浓缩提取技术提炼出来特效汤药

什么是肺炎性假瘤

什么是肺炎性假瘤 *导读: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肺炎性假瘤及其治疗。…… 我今年62岁。 2001年11月我患了感冒,起初除了咽部痛无其他不适,所以只吃了些感冒药。但一连数天不好,还出现了咳嗽,痰里带有血。通过进一步检查,大夫诊断我患了“右肺中叶炎性假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咳嗽停止了。从发病到现在,每半年复查一次,每次结果均比上次有所好转。目前我还总感到胸痛,每天早晨醒来就满头大汗,还经常感冒。我想问问肺炎性假瘤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有没有好的办法治疗? (湖北马冰元) 马同志:您好! 根据您的病例简介,当地医院给您的诊断以及治疗,我并无异议。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肺内炎性增生性病变。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很可能是肺部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局限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国内有资料说炎性假瘤占肺内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第一或第二位。单凭X线片表现往往难与肺癌及肺内良性肿瘤鉴别。 炎性假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较多。约半数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等。一般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也有部分患者没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发现。肺炎性假瘤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但多位于肺的外周,可累及

胸膜,故引起胸痛。目前对该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也无助于诊断,对病灶较大、靠近胸膜的病例,可经胸壁针吸活检明确诊断。40岁以上的患者应注意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由于部分炎性假瘤可缓慢增大,常难与肺癌及其他肺部肿瘤相鉴别,且药物治疗不理想,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建议您:①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②因病灶累及胸膜,瘢痕收缩或炎性刺激可以引起胸痛,故局部可以给予理疗,以缓解症状;③可以服用一些扶正增强免疫力的中药,以缓解体虚多汗的症。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类型

大家可能都还不知道血管瘤是一种什么疾病,给人的感觉血管瘤就是孩子的胎记,没什么可担心的,等孩子长大了就会消退的,但就是家长朋友们的这些粗心大意,才造成了血管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瘤越来越严重,治疗起来越来越不好治疗。那么什么是血管瘤呢?下面请北京长峰医院专家汪主任为大家讲解有关血管瘤的常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希望通过汪主任的讲解大家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血管瘤的发病率: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国每年新生婴幼儿血管瘤患病已超过30万例,属于婴儿疾病高发病中的一种,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左右,小儿血管瘤发病率约为4-8% ,高居于婴幼儿皮肤病的第二位。 血管瘤概述: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比较多占75%,继发性25%左右。约80%左右 都属于先天性的,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的发病率占全身的60%,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尤其是口腔内的血管瘤,危害相当大,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人体部位畸形等,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瘤常见的五种血管瘤类型 第一种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在毛细血管瘤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又称为葡萄酒色斑,其颜色表现为淡红或暗红色,不高出周围的皮肤表面,鲜红斑痣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病变的范围将会逐渐的扩大,并且颜色还会不断的加深,终生不会自行消退。大多数是发生于患者的面部、颈部和头部等明显的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其次位于躯干和四肢等,同时还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以单侧并以右侧多见。鲜红斑痣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时,一般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可能出现增生的小节结,丛而导致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身心健康,因此患者最好在鲜红斑痣增生期前到正规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二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表现多在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现,因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时间。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也称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快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只会随着患者身体的生长而不限制的生长,在头面部影响美观,引起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在会引起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肌腱、其他组织器官等,海绵状血管瘤在四肢,引起患肢肿胀、畸形、甚至侵犯关节,引起功能障碍等后天残疾。一般建议尽到到正规血管瘤专科医院采取治疗。 第三种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约占血管瘤疾病的1.5%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成人的口唇部和肢体部位。是血管瘤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的症状是它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婴儿头皮下的蔓状血管路往往发展比较快,可侵犯破坏颅骨外板障静脉,并可与颅骨内静脉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