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2007-05-10 08:50:00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上海) 黑马推荐

□执笔:大连北部资产王醒叶晓彤谭玉华岳阳

编者的话:

2006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刚刚落下帷幕,本报和大连北部资产联合策划的《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评价报告》就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从2003年至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已连续刊出了7期,本次是第8期。期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熊牛大转变,经历了对市场有着无比深刻影响的股权分置改革,见证了价值投资理念种子在中国的发芽和生根。

采用专业财务分析软件,对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进行专业运算和分析,使我们广大投资者能够借助专业力量,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对此,我们采用“BBA财务分析方法”和“禾银上市公司分析评价系统”,全面系统地对上市公司总体情况、分属行业、重点个股进行了财务分析评价,结合宏观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数据,对2007年中国A股市场投资价值和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

与此同时,我们已连续几年推出的年度和半年度BBA成长50和BBA价值50等排行榜,供投资者参考,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场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观点摘要

◎从总体上看,上市公司回报股东能力在增强。每股收益从2005年0.22元提高到20 06年的0.27元,增长22.73%;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05年0.36元提高到2006年的0.42元,增长16.67%。每股资本公积基本保持在1元左右。

◎实践证明,BBA禾银行业分析系统的分析具有前瞻性,适用于对行业的预期判断。以下行业将于2007年仍保持强劲:金属冶炼、商业贸易、重工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金融业。

◎在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增长能力、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分析、结构分析等方面,沪深300(行情论坛)上市公司要明显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

◎2006年末,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综合分数为60.28,较上年同期提高51.55%,上市公司成长速度大大加快。

2006———中国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量暴增,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2006年度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增加了97.49%,增加额为116,264.0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了3,380.34亿元,占总资产增加额的2.9%。

2006———中国A股上市公司收入明显增加,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8.92%,增加了11,754.37亿元,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2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10.6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达74.55%。说明2006年上市公司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6———中国A股上市公司

两极分化进一步拉大

由BBA系统统计得出,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20%的上市公司,创造了3546.6亿元的净利润,占2006年实现盈利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8.8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97.78%。

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出处:大连北部资产作者:王醒,叶晓彤,谭玉华,岳阳时间:2007-5-10 0:00:00

□上证风云榜总策划: 上海证券报

大连北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执笔:大连北部资产王醒叶晓彤谭玉华岳阳

编者的话:

2006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刚刚落下帷幕,本报和大连北部资产联合策划的《2006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评价报告》就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从2003年至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已连续刊出了7期,本次是第8期?期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熊牛大转变,经历了对市场有着无比深刻影响的股权分置改革,见证了价值投资理念种子在中国的发芽和生根?

采用专业财务分析软件,对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进行专业运算和分析,使我们广大投资者能够借助专业力量,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对此,我们采用“BBA财务分析方法”和“禾银上市公司分析评价系统”,全面系统地对

上市公司总体情况?分属行业?重点个股进行了财务分析评价,结合宏观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数据,对2007年中国A股市场投资价值和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

与此同时,我们已连续几年推出的年度和半年度BBA成长50和BBA价值50等排行榜,供投资者参考,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场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观点摘要

◎从总体上看,上市公司回报股东能力在增强?每股收益从2005年0.22元提高到2006年的0.27元,增长22.73%;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05年0.36元提高到2006年的0.42元,增长16.67%?每股资本公积基本保持在1元左右?

◎实践证明,BBA禾银行业分析系统的分析具有前瞻性,适用于对行业的预期判断?以下行业将于2007年仍保持强劲:金属冶炼?商业贸易?重工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金融业? ◎在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增长能力?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分析?结构分析等方面,沪深

300上市公司要明显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

◎2006年末,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综合分数为60.28,较上年同期提高51.55%,上市公司成长速度大大加快?

2006

---中国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量暴增,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2006年度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增加了97.49%,增加额为116,264.0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

增加了3,380.34亿元,占总资产增加额的2.9%?

项目亏损公司净利润大于6000万元净利润大于1亿元

2005年度 232家 427家 292家

2006年度 168家 547家 387家

同比增加 -64 120 95

2006

---中国A股上市公司收入明显增加,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8.92%,增加了11,754.37亿元,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2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10.6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达74.55%?说明2006年上市公司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6

---中国A股上市公司

两极分化进一步拉大

由BBA系统统计得出,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20%的上市公司,创造了3546.6亿元的净利润,占2006年实现盈利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8.8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97.78%?

历年BBA成长50上市公司表现一览

利用财务基本面选股,不是在一年半载中就可以看出比较优势,需要长期来检验,本栏目历年推出的BBA50成长股本来也不是用于短期投机炒作的?下面将近几年在本栏目多次推出过的股票拿出来进行总结?最早从2003年开始,期间共推出近170只股票,其中有很多是连续推出介绍的?下面把连续出现3次以上或近一年连续推出两次的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统计出来,读者可自行体会?

序号名称代码初次推荐时间开盘价收盘价

1 沪东重机 600150 041

2 5.55 97.01

2 驰宏锌锗 600497 0512 4.49 71.20

3 苏宁电器 00202

4 0412 2.5

5 38.80

4 烟台万华 600309 0406 3.86 42.26

5 新安股份 60059

6 0406 3.64 35.79

6 山西汾酒 600809 0412 4.34 33.78

7 盐湖钾肥 000792 0412 6.68 38.60

8 东方电机 600875 0412 9.07 52.45

9 东方锅炉 600786 0406 8.99 51.43

10 宝钛股份 600456 0512 7.06 39.00

11 武钢股份 600005 0406 2.19 11.27

12 中远航运 600428 0406 4.54 22.00

13 神火股份 000933 0412 4.92 23.91

14 赣粤高速 600269 0406 3.55 14.75

15 上海能源 600508 0406 4.06 16.84

16 云天化 600096 0406 6.42 25.30

17 航天电器 002025 0412 7.91 28.30

18 中海发展 600026 0406 5.94 20.98

19 兰花科创 600123 0406 8.13 28.15

20 四川美丰 000731 0406 5.18 17.51

21 金牛能源 000937 0406 4.69 14.65

22 国阳新能 600348 0412 9.64 24.12

23 深赤湾A 000022 0406 11.24 26.12

续上表:

序号名称代码最高价最低价涨幅(%) 高低比(%)

1 沪东重机 600150 102.51 5.4

2 1647.9

3 1791.33

2 驰宏锌锗 600497 85.15 4.49 1476.27 1796.44

3 苏宁电器 00202

4 41.50 2.44 1414.44 1600.82

4 烟台万华 600309 44.10 3.80 1001.96 1060.53

5 新安股份 60059

6 39.98 3.14 896.10 1173.25

6 山西汾酒 600809 47.50 3.96 675.48 1099.49

7 盐湖钾肥 000792 39.18 6.18 469.99 533.98

8 东方电机 600875 57.50 6.54 468.50 779.20

9 东方锅炉 600786 55.60 7.18 467.22 674.37

10 宝钛股份 600456 48.00 6.93 446.52 592.64

11 武钢股份 600005 11.89 2.15 413.67 453.02

12 中远航运 600428 22.60 4.51 381.93 401.11

13 神火股份 000933 25.93 3.58 376.77 624.30

14 赣粤高速 600269 14.83 3.25 319.15 356.31

15 上海能源 600508 17.21 3.36 312.95 412.20

16 云天化 600096 26.00 5.72 292.43 354.55

17 航天电器 002025 35.10 6.20 252.12 466.13

18 中海发展 600026 21.00 4.17 250.25 403.60

19 兰花科创 600123 29.78 5.29 247.40 462.95

20 四川美丰 000731 17.80 4.00 236.99 345.00

21 金牛能源 000937 15.30 4.15 213.50 268.67

22 国阳新能 600348 26.35 5.56 147.84 373.92

23 深赤湾A 000022 28.49 9.61 132.36 196.46

注:个股行情统计以复权价从推荐后开始,按涨幅排序?高低比指统计期间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百分比?

中国A股上市公司

2006年度净利润排名前五十甲

(单位:亿元)

序号名称净利润

1 600028 中国石化 506.64

2 601398 工商银行 487.19

3 601988 中国银行 418.92

4 600019 宝钢股份 130.10

5 601628 中国人寿 96.01

6 600036 招商银行 71.08

7 000898 鞍钢股份 68.45

8 601318 中国平安 59.86

9 600011 华能国际 55.50

10 600362 江西铜业 46.09

11 601006 大秦铁路 43.71

12 600005 武钢股份 38.97

13 600016 民生银行 38.32

14 601166 兴业银行 37.98

15 600050 中国联通 36.45

16 600900 长江电力 36.19

17 600000 浦发银行 33.53

18 601111 中国国航 31.91

19 600018 上港集团 29.63

20 000039 中集集团 27.72

21 600026 中海发展 27.61

22 601991 大唐发电 27.07

23 000825 太钢不锈 24.24

24 600030 中信证券 23.71

25 600808 马钢股份 22.77

26 000002 万科A 21.55

27 600642 申能股份 18.11

28 600188 兖州煤业 17.49

29 000761 本钢板材 16.51

30 600320 振华港机 16.02

31 600009 上海机场 15.13

32 600519 贵州茅台 15.04

33 600015 华夏银行 14.57

34 000709 唐钢股份 14.29

35 600585 海螺水泥 14.28

36 600104 上海汽车 14.25

37 000001 S深发展A 13.03

38 000878 云南铜业 12.05

39 000858 五粮液 11.70

40 000060 中金岭南 11.35

41 600377 宁沪高速 11.28

42 600027 华电国际 11.22

43 000932 华菱管线 10.68

44 600205 S山东铝 10.40

45 600497 驰宏锌锗 10.36

46 600795 国电电力 10.01

47 000983 西山煤电 9.74

48 600350 山东高速 8.98

49 600001 邯郸钢铁 8.95

50 600022 济南钢铁 8.72 一)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A股公司的年报和中报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这种形式;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如:1999的年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这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未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未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未净资产,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公式为:(略)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略)

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即债务人)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即债务人)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足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十利息支出,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为:(略)

考虑到其计算指标的会计数据是以应计制原则确认的,总资产报酬率并非一种收现的报酬,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往往更注重现金回报的情况,也可以把计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进,其计算公式为:(略)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按此思路改进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一营业利润÷成本费用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笔者曾选择1998年年报和1999年中报两期A股公司会计报告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现金流入滞后盈利确认的约占样本总量的67%,约有一半的公司滞后量超过盈利量确认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

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选用。

1.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公式是: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该指标平均值为3.24%。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实现的账面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反映企业从投资活动中获取的现金收益与账面投资收益的关系。其公式是: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

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刮润的实现程度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该指标平均值为84.12%。

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其公式是: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该指标平均值是2.22%。

大家网教授

威望

0 点

经验

42167 点

积分

56438

精华

帖子

14264

发表于2010-5-6 08:36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超级

分享

上市公司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否,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健

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上年1243家上市公司的审计

意见及其涉及事项(重点是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

项)来看,上市公司在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

在执行审计准则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

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总体分析

(一)年度报告审计意见类型及相对比例

2002年已披露年报的1243家上市公司中,财务报告被出

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共1077家,占全部已披露年报公司

数量的86.64%;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指带解释性说明

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及带解释性说明的保留意见、否定意

见和无法表示意见中的任一种,以下简称“非标意见”)的共166

家,占全部已披露年报公司数量的13.36%,其中无保留带解

释性说明的审计意见102家,占8.21%,保留意见46家,占

3.70%,无法表示意见18家,占1.37%。

(二)年度报告审计意见类型在年度间的变动分析

1998年以来,年度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

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但“非标意见”占总体的相对比例一直在下

降。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非标意见”公司占全部公司的比

例连续两年保持在15%以下,低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1998

年以来“非标意见”公司比例的变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审计意见类型在年度间的变动情况统计表

┏━━━━━━━━┳━━━┳━━━━┳━━━━┳━━

━━┳━━━━┓

┃┃1998 ┃1999┃2000┃

2001┃2002┃

┣━━━━━━━━╋━━━╋━━━━╋━━━━╋━━

━━╋━━━━┫

┃标准无保留意见┃726 ┃797 ┃957 ┃

1016 ┃1077 ┃

┣━━━━━━━━╋━━━╋━━━━╋━━━━╋━━

━━╋━━━━┫

┃非标意见┃149 ┃174 ┃166 ┃

┣━━━━━━━━╋━━━╋━━━━╋━━━━╋━━━━╋━━━━┫

┃公司数量合计┃875 ┃971 ┃1123 ┃1173 ┃1243 ┃

┣━━━━━━━━╋━━━╋━━━━╋━━━━╋━━━━╋━━━━┫

┃非标比例%┃17.03┃17.92 ┃14.78 ┃13.38 ┃13.36 ┃

┗━━━━━━━━┻━━━┻━━━━┻━━━━┻━━━━┻━━━━┛

我们认为,影响“非标意见”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册会计师的意见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认同度的逐渐增加,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更多地采纳了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另外,监管机构对注册会计师意见的重视,客观上促使公司倾向于接受注册会计师意见。例如,2001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特别是文件体现了尊重注册会计师专业意见的精神,直接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同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并接受调查联系起来,客观上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加重视和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以前双方“各执一词”,此后公司我行我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同时也给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造成一定压力,成为“非标意见”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自去年年底以来,及时制定或修订了有关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使注册会计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有法可依,以往可能属于模棱两可的问题,不再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部分上市公司由于重大资产重组,财务状况和业绩有所改善,导致审计意见类型大幅改观。

第三,新股发行审核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新上市公司的质量,客观上降低了“非标意见”的比例。如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2002年该所新上市公司占当年末所有上市公司比例为10.15%,而2001年这一比例为7%。新上市公司一般质量较好,财务压力较小,因此基本上没有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第四,融资审核标准的提高以及发行速度减慢,使得某些

上市公司在权衡成本和效率后,选择了放弃证券市场融资的计

度上得以抑制。

二、年度报告审计“非标意见”及其涉及事项

(一)“非标意见”的总体特点

1、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仍然占“非标意见”的绝大部分。

从2002年年报来看,财务报告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

见的公司共102家,占全部“非标意见”公司总数的61.45%,

同2001年基本持平。而从1998-2002年带解释性说明无保留

意见所占比例变动的情况看,近几年来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

一直是“非标意见”的主流,虽然1999年和2000年略有下降,

但一直在50%以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确是由于

大部分“非标意见”涉及事项未严重到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保

留甚至否定意见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少数注册会计师

迫于公司压力,以解释性说明代替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等

现象的存在。

2、2002年保留意见同2001年基本持平,但低于前几年

的平均水平。2002年保留意见(包括保留加解释说明意见)

的年报为46家,占非标审计意见总数的比例为27.71%,同

2001年的28.02%基本持平。从近三年来保留意见的公司占“非标意见”总数的比例来看,一直在30%左右,处于相对比较固定的水平。这说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分出了层次,问题公司相对固定;同时说明注册会计师执业日趋谨慎和理性,“14号编报规则”等有关规定发挥了良好作用。

3、无法表示意见比例较高,否定意见连续两年销声匿迹。

2002年年报中,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共18家,从数量和所占比例上同2001年基本持平,均处于近些年的较高水平,如表2所示。与2001年一样,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表2 1998-2002年无法表示意见公司数量和比例统计表

┏━━━━━━━━┳━━━┳━━━┳━━━┳━━━┳━━━┓

┃意见类型/年份┃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

┃无法表示意见┃13┃13┃14┃17┃

┣━━━━━━━━╋━━━╋━━━╋━━━╋━━━╋━━━┫

┃占非标公司比例%┃8.72┃7.47┃8.43┃10.83┃10.84┃

┗━━━━━━━━┻━━━┻━━━┻━━━┻━━━┻━━━┛

从信息使用者角度看,无法表示意见不便于投资者使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值得关注。否定意见是最为严厉的审计意见,发表否定意见的必要条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认为上述问题对公司造成了重大影响。而在实务中,上市公司往往对法规有明文规定且对公司生死攸关的问题,进行巧妙处理和规避。如果要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必须弄清该问题如何定性,对于那些问题公司,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如此,根据“14号编报规则”第7条规定,如上市公司拒绝就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的事项做出调整,或者调整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仍然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进而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后,立即对其股票实行停牌处理,并要求上市公司限期纠正。为避免麻烦,注册会计师和公司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将本应属于否定意见的报告,代之以无法发表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报告进行处理。

4、“非标意见”同公司业绩和经营质量间接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非标意见”的类型同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有很大相关性。例如,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在67家非标意见公司中,有43家在2002年发生了亏损,比例达到65.15%。9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中,8家在2002年发生亏损,其中有7家巨额亏损;2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公司中,16家在2002年发生亏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关注公司风险的意识和水平。在“非标意见”的67家公司中,sT(含*ST)类公司有31家,比例达到46.97%,值得注意的是,9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全部是sT(含*ST)类公司。

(二)“非标意见”主要涉及事项

1、带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涉及的主要事项。分析表明,注册会计师在无保留意见下重点对下列事项进行了解释性说

明:(1)有关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公司由于注册

保留意见。(2)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的关联事项。包括大

股东占用大额资金、上市公司与其他关联公司的交易事项、涉

及其他与大股东有关的重要事项,等等。(3)对公司经营业绩

有直接影响的事项。包括由于计提八项准备而对公司业绩有重

大影响的事项、其他原因导致对公司业绩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

及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直接影响的特殊关注事项,等等。(4)对

公司具体会计处理事项的关注,具体包括对资产的真实性、完

整性存疑、对公司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关注、涉及重大会计差

错追溯调整的事项,等等。(5)其他引起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

的事项,例如涉及重大法律诉讼事件或有关法律手续尚未办理

完结的事项,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合同,以及对公司上一年度

审计报告涉及事项的说明。

2、出具保留意见的主要原因。在2002年年报审计中,注

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主要原因有:(1)审计范围受到局部

限制,如因对控股子公司或参股公司的投资无法确认,而导致

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法确认的情况;由于对大股

东大额债权坏账计提合理性无法确认,导致无法估计这些欠款

能否收回的情况;公司巨额亏损,无法估计对公司持续经营能

力影响的情况;因存在担保、诉讼等或有事项,以及股权转让

等法律行为手续未办理完结,无法做出合理估计的情况,等等。

(2)因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

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

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的情形。(3)因受到司法部

门调查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的检查,检查结论

尚未明确而被保留意见。

3、无法表示意见的涉及事项。2002年年报中,财务报告

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都是财务风险很高、经

营业绩不佳的“高风险公司”,几乎全部是因为由于审计范围受

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

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而

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具体事项包括:(1)公司

计提巨额准备,导致财务危机,注册会计师无法确认。目前,

上市公司巨额资金被控股股东和关联公司占用,以及对外巨额

担保呈普遍化趋势,特别是公司之间互保现象的普遍化,导致

担保风险存在集中、连锁爆发的可能性。对外担保蕴藏的巨大

财务风险,使得注册会计师无法估计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报告

的影响,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会计处理的

一致性无法表示意见。(2)大额逾期借款及与其相关的诉讼,

巨额担保及由此引发的巨额连带责任风险。(3)因对控股子公

司或参股公司投资,而导致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

法确认。(4)由于公司存在账外交易使审计范围受限。(5)因

查,检查结论尚未明确。(6)公司上一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问题。

三、年度报告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反映出的相关问题

在对“非标意见”及其涉及事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

发现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两大类,即:(1)同会计准则、会计制

度相关的问题;(2)同独立审计准则及审计意见相关的问题。

(一)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关的问题

1、关联方欠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对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

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

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

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

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据此,很多上市公司理解为

对关联方欠款可采取特殊政策,不计提或少计提坏账准备。为

改变这种情况,财政部于2002年10月颁布财会[2002]18号文,

明确规定对关联公司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账款一样计提坏账

准备。从我国上市公司看,控股股东和关联公司占用上市公司

资金的情况较为普遍,并且大多由历史原因形成且还款困难,

若对此不计提相应准备,不利于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

况。18号文发布后,对上市公司正确计提关联方欠款坏账准

备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但仍有少数公司尚未完全纠正。

2、诉讼担保等预计负债会计处理的标准不一。根据财政

部财会[2002]年18号文的规定,对于实际损失与原预计负债的

差额,应当追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各项目,而财会[2003]年10

号文则对此依具体情况进行了区分,特别是对于当期已合理计

提预计负债的,其差额部分应当计入损失发生当期的损益。在

实际执行中,上市公司大多依据18号文进行了追溯调整。此

外,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根据当期情况对原有预计负债进行了追

溯调整。由于10号文发布时年报已披露过半,因此,其执行

情况不是十分整齐划一。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较为混乱,且对业绩影响重大。

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中,大部分“非标意见”涉及资产减值准

备的计提。应当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夯实公司资产、

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操作中,特别是在

计提标准的判断和计提方法的应用方面,仍然需要提供进一步

的操作指南。否则由于缺乏具体的计提指南,有可能导致上市

公司根据“具体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值准备是由公司根据自身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予以计

提,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对此进行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但是,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特别是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

计提通常涉及复杂的工程技术知识,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注册会

计师的专业范围,而利用专家的工作结果通常也不令人满意。

为此,在特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可以考虑要求上市公司

提供专门资质的机构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出具的价值认定

报告,据以作为提取有关减值准备的依据,以便解决注册会计

师专业局限性的问题。

(2)关于具体的计提方法和标准的应用。在年报审计意

见分析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具体的计提方法和标准应用

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企

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低于其

可收回金额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投

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

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在具体实务中,

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巨大。例如,有些公司根

据上述规定并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方法,预计了未来10年的

净利润,并选择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以折现值一并年末净资产

作为可收回金额,同长期投资账面价值比较,确定计提长期投

资减值准备;而若以年末账面净资产对应股权比例的部分作为

可收回金额,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利润影响差异很大。我们认

为,上市公司以预计未来净利润折现的方法确定可收回金额,

在其结果较采用账面值比较更为稳健的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

而上述方法对比的结果,以及考虑到目前巨额亏损的现实,似

乎采用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更为稳健。

(3)资产减值结合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在进行2002年年报审计意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

分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对特定会计报表项目的会计估计,对当期

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由于企业经营

活动内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些会计报表项目只能依

赖估计。当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由于取得了新的

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等情况下,可能需

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可见,对于变更会计估计的情形制度

中给出了相应的原则性规定。但是,至于更加详细的操作性细

则,例如会计主体是否可以根据自身判断确定会计估计变更的

理由、是否可以连续、反复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等,则没有做出

进一步的规定。这往往使得会计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会

计估计变更达到调节当期利润的目的。

在分析中发现,除正常情况外,特定上市公司变更会计估

虑大幅降低会计估计水平;二是出于保上市资格、避免特别处

理(ST)等方面的考虑大幅提高会计估计水平。对于部分业绩

较差的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以避

免退市或特别处理的做法较为普遍。由于缺乏具体的计提指

南,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根据“具体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4、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有待进一步规范。《企业

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

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同时,相关

指南中对什么是“控制”、什么是“重大影响”也做出了相应的解

释,但执行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主要是由于可操作性仍需进一

步加强。

(二)同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的问题

1、审计意见不明确、不规范,个别注册会计师仍存在以

解释性说明代替保留意见的情况。根据独立审计准则以及相关

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意见涉及事项,在可能的情况下

估计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从执行情况看,部分注

册会计师未能对相关事项加以判断,特别是在资产减值的核算

上,经常代以“无法判断”的字样。例如,对于部分上市公司大

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均以无法判断其合理性为

由,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此外,个别注册会计师倾向于大量罗

列财务指标,既不利于阅读又难以突出其发表意见的真实意

图。

2、对持续经营事项发表意见标准不一。根据独立审计准

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事项加

以密切关注,并根据是否存在重大疑虑、上市公司是否在财务

报告中加以披露而出具不同的意见。而实际执行中,除比较明

显的财务业绩严重恶化的1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外,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仅以解释性说明的方式提示上市公司的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只有少数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

见。

4、无法表示意见的使用急需规范。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

有关规定,无法表示意见原则上应当仅限于注册会计师无法判

断相关事项的性质及其影响,或审计范围受到客观条件严重限

制时采用。从年报情况看,注册会计师通常在罗列了上市公司

大量问题后,以“无法判断”为由,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告。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应认真区分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

见之间的差别,不能一概以无法表示意见代替否定意见,以符

合审计准则的要求。

四、若干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解释性说明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运用

如上所述,近五年来,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占全部“非标意见”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注册会计师大量运用解释性说明段揭示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如债权管理混乱、关联交易频繁以及对持续经营产生质疑等等。尽管审计准则明确规定了这一类型审计意见的适用范围,但值得注意的是,确有部分注册会计师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性质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可以出具保留意见的事项,简单代以解释性说明。另外,在有些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报告所反映的问题中,有的是注册会计师没有说明所涉事项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有的则是不知所云。一般而言,审计报告中提出的解释性说明问题,应是对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而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往往避重就轻、蜻蜓点水,只谈表面现象,对于深层次的、实质性的问题则关注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信息使用者。我们建议,在审计准则及相关指南中应当尽量细化出具审计意见方面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解释性说明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运用。

(二)尽快制定资产减值、会计估计等方面的操作指南

分析2002年“非标意见”公司的年报,可以发现进行巨额八项计提之风愈演愈烈。部分公司对关联方欠款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是作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决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调节利润提供了可能。因此,目前八项计提已被很多上市公司作为利润操纵的手段。

考虑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阶段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基础较差,众多规模不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准参差不齐等情况,为避免在上市公司实务操作中出现不规范的局面,建议尽快制定资产减值、会计估计等方面的操作指南,由有关部门根据各公司所属行业的不同,制定较为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指南,例如可考虑对不同账龄的应收款项规定不同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范围,并明确各类资产准备计提的范围,等等。

(三)加强与行业自律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沟通

尽管目前我国会计师行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注册会

计师的执业质量还亟待提高,但应该看到,注册会计师为我国

证券市场,乃至市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证券市场规

范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有制度

建设方面和执行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管机构同监管对象之间沟

通渠道不畅的原因。为此,有关方面应当加强同中国注册会计

师协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一方面,可以了解监管对象

真实的情况,及时发现监管盲点,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另

一方面,可以共同研究解决实务中遇到的诸如审计意见的形式

和内容的规范化问题,以及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所关注问

题的情形及其后续处理情况。否则,必将影响到监管工作的效

率和效果。因此,监管机构积极支持和理解行业协会的工作,

适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予以指导,特别是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纠正,使其对发现的公司问题尽早披露和揭示,防患于

未然,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分析报告(2008)

收藏本文至:

?报告编号:23514

?来源: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315730169.html,/

?名称: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分析报告(2008)

?关键词:信息服务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投资预测投资管理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报告页数:78页

?报告字数:

?报告图表:个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7日

?其他信息:信息服务行业

?订购电话:010-******** 010-********

?纸介价格:¥13300

?电子版价格:¥13800

?两种版本价格:¥14300

?

?Word 格式报告文档下载

?

?PDF 格式报告文档下载

?

报告目录【报告核心】

●规模和质量

●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投资价值

●成长性

●管理与战略

●公司形象与公益

●公司治理

【本报告研究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现金流入负债比

●存货同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率

●每股收益

●现金流动偿付率

●现金营运指数

●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率

●营业利润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

【报告目录】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

1.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财务报表相关理论

2.1.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内涵

2.1.2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对象和目的

2.1.3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和步骤

2.1.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类别

2.2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

2.2.1 偿债能力指标

2.2.2 盈利能力指标

2.2.3 营运能力指标

2.3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2.3.1 比率分析法

2.3.2 比较分析法

2.3.3 趋势分析法

3.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及方法

3.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3.1.1 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

3.1.2 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

3.1.3 供应商及客户

3.1.4 竞争对手

3.1.5 政府相关部门、税务部门

3.1.6 雇员和工会

3.1.7 中介机构

3.3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3.3.1 比较分析法

3.3.2 因素分析法

3.3.3 比率分析法

4.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4.1 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概况及财务数据

4.1.1 发展分析

4.1.2 财务数据

4.1.4 经营情况

4.2 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4.2.1 变现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2 资产管理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负债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盈利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5 综合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3 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三张报表的分析

4.4.1 利润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2 资产负债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4 现金流量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5.结论

5.1分析结果

5.2相关对策及建议

报告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