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主题策划

F E A T U R E

24

猪业科学?

?SWINE?INDUSTRY?SCIENCE 2010年?第12期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

甘振磊,汤德元*,李春燕,王 彬,张晓杰,王 凤,刘志杰(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

病[1],该病以猪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群都

有易感性,但对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危害更大,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2]。本病自1971年在英国首先报道了PEDV 的发生,相继在比利时、

德国、瑞士、日本等许多国家报道了本病的发生[3],我国在1976年首次报道PED 的发生[4]。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不断的有PED 的发生,该病在我国

资助项目:贵州省贵阳市2005年畜牧科技专项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05)筑科农字第4-11号]

*通讯作者:汤德元(1964-),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病原分子生物学和中西兽医结合的教学科研工作。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

水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征。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但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非常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该病于1971年在英国首次暴发,主要引起架子猪和育肥猪群急性腹泻,当时不明其病因。后来在1977年证实,比利时和英国发生的是PED ,并在比利时分离到该病毒。20世纪80年代,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呈地方性流行。直到2007年,在泰国仍有PEDV的发生,蔓延全国。尽管研制出了抗PEDV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但由于近几年PED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流行特点、病毒基因流行变异特点、传染流行特点、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流行现状

主题策划

F E A T U R E

25

?2010年?第12期 SWINE?INDUSTRY?SCIENCE 猪业科学

2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生,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目前,PED 已成为我国养猪业重要的腹泻病之一。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五次报告将PED 列为冠状病毒属的可能成员,1995年第6次报告将其列为冠状病毒属的正式成员。该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流行现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非常的相似,但又与TGE 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文章主要针对PED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及流行病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研究猪腹泻病等的流行特点及现状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变化较大,主要取决于猪场猪的免疫力及地方流行特点。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猪呈水样腹泻,黄色或灰黄色,粪便带有恶臭气味,体温基本正常,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l ~2?℃。在易感猪群中,各种年龄的猪群都会被感染,有时发病率高达100%。由于拉水样粪便,导致严重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而引起的死亡率为50%,但有时高达90%,症状的轻重程度随年龄的大小而有所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5]。

l 周龄内的新生仔猪常于腹泻2~4?d 内因脱水而死亡,濒死前体温下降倒地而死,病死率可达50%,但有时高达90%。哺乳仔猪和育肥猪还表现为呕吐、腹泻、精神沉郁,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低等特征,尤其在育肥后期,大多猪群在7~10?d 康复,死亡率只有1%~3%。通过口进行人工感染的初生猪发生PED,潜伏期为24~36?h ;而育肥猪2?d 以上。自然感染主要通过粪便——口的传播途径而感染,感染时间稍微长一些,随感染毒株的毒力和猪的敏感程度不同,潜伏期长短不一,哺乳仔猪8~36?h,中猪和育肥猪1~3?d 或可能潜伏时间较长。成年母猪常呈现沉郁和厌食症状,持续腹泻

4~7?d,逐渐恢复正常。一些成年猪可能只表现沉郁、厌食和呕吐,一般经4~5?d 即可好转,成年母猪发病率为15%~90%,如果没有其他疾病继发感染且护理得当,猪很少发生死亡。感染PEDV 的猪只在腹泻初期或在腹泻出现以前,会发生急性死亡。而应激性高的猪死亡率会更高。

PED 常以暴发性腹泻的形式发生在非免疫断奶仔猪(I 型)或各种年龄的猪(II 型),该病的临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十分相似,但程度较TGE 轻,在同窝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比TGE 慢得多。近几年来,在日本和韩国均有新生仔猪急性PED 的暴发并出现高的致死率。在欧洲一些猪场,断奶猪和成年猪经常发生严重的腹泻,而哺乳仔猪,尤其是无母源抗体的哺乳仔猪不发生或仅发生轻微腹泻,发病率很低,对于这种现象至今仍未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2 病毒基因流行变异特点

PEDV 基因组为线形单股正链RNA 病毒,基因组核酸具有感染性。基因组长为27?000~33?000个核苷酸(nt),已测定的PEDV?CV777株基因组大小为28?033?bp。PEDV 基因组靠近3′端5?kb 区域内有5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种结构蛋白:S 蛋白(spike?protein),sM 蛋白(small?membrane?protein),M 蛋白(membrane?protein)和N 蛋白(nucleoportein)

,位于sM 基因上游的ORF,命名为0RF3,编码一个未知功能且具有多态性的产物[6]。

在欧洲和其他很多地区的血清学调查证明,PEDV 毒株只有1种血清型,尚无迹象表明存在不同的PED 血清型。但是,随着PEDV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发生的广泛流行,在长期流行的过程中,病毒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区的环境差异,会随所处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

变异。陈建飞等[7]选取了CH/S 分离株、JS-2004-2分离株、LJB/03分离株、CV777分离株和Chinju99分离株5种国内外的毒株进行对PEDV 的N 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研究显示,在对N 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时,发现CH/S 分离株与JS-2004-2分离株和LJB/03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CV777分离株和Chinju99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如图1)。这表明PEDV 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则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的PEDV。还有人把不同地区的PEDV 毒株对S 基因、M 基因和sM 基因的同源性都做了比较,发现不同地区的病毒毒株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地区相距越远和环境差

异较大的地方毒株差异越大。

图1 CH/S 分离株与PEDV 参考株N 蛋

白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在研究不同毒株的这4种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时,杨敏等[8]用DX 株与JS-2004-2株、Chouju 株、Chinju99、Brl/87株、CV777株、CH/S 株、等许多毒株的各基因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显示,S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在92.9%~98.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在91.3%~98.1%之间,同源性不是很高;N 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5.4%~98.5%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7%~98.4%之间,同源性很高;M 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7.9%~99.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2%~99.6%之间,同源性十分高,显示了M 基因非常保守;sM 基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的同源性平均98.3%,氨基酸同源性几乎为100%,同源性也非常高。说明4种基因中,变异可能性较大的是S 基因(如图2)。另外,研究还发现,亚洲株与欧洲株的差异比

主题策划

F E A T U R E

26

猪业科学?

?SWINE?INDUSTRY?SCIENCE 2010年?第12期较明显,有些毒株的某些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

3?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流行特点

3.1 传染源

猪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PEDV 主要通过被感染猪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口途径自然感染。发病猪和健康猪直接接触即可传播病毒,污染周围环境、运输车辆、饲养员的衣服和鞋、用具等而散播传染。这些都可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间接接触的传染源。由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都较易感,发病率高达100%,这些猪群会持续性带毒。但有的猪群死亡率不高,特别是4~5周龄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很低,1周后可自行停息。但这些猪群会持续带毒,不断地排出带有PEDV 的粪便,污染墙壁、水槽、垫料,甚至污染饲料,被其他的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食入了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可能造成感染。另外,有些检验不合格的宰猪场在对猪产品进行检验时,由于检验员态度不认真,而导致发病猪肉产品上市,特别是猪大肠等肉制品在清洗过程中,污水到处排放,污染附近的水源,感染周围的饲养场,这些都是重要的传染源。

3.2 传播途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粪便——口方式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有人报道该病还可以经呼吸道传染,并可经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病毒。这就说明可能PEDV 在同圈猪群或邻圈猪群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的途径来传染健康猪的。PEDV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饲喂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途径而进行水平传播。PEDV 感染家猪后会迅速传播流行。其中,引起猪场暴发PED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直接接触是由于发病猪和带

毒猪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易感猪和发病猪经常相互撕咬,经口直接接触后极易发生感染。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的饲养模式都是以自繁自养为原则,若有1头猪发生该病,可造成整个猪场发病,发病母猪就会感染哺乳仔猪,年龄较大的哺乳仔猪若康复后,可长期带毒,在猪场中的大多数猪会不断的传播给下一代,这就可能在猪与猪之间、猪与周围污染的环境之间、圈与圈之间甚至猪舍与猪舍之间造成传播,最后导致整个猪场持续不断的发生PED。间接接触是发病猪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病毒,排出的粪便到处污染周围的环境、墙壁、料槽、垫料等,在同窝内进行恶性传播。在饲养条件差的乡村地区,饲养设备非常简陋、污物排放缺乏管理,被污染的废弃物很容易被其他家猪食入,增加了感染的几率。此外,场外的人员、可能接触过病猪的饲养员或兽医师、外来的运输车辆等都可能携带着病毒到处流动而感染健康猪群。另外,购买了曾被感染过PEDV 地区的猪或呈地方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区的猪只,经4~5?d 内,常常先有一头猪发病,后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其他的健康猪,最后造成整个猪场发生流行性腹泻病。这些都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健康猪食入了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检验不合格的猪肉制品等,很容易感染PEDV。很多地区喜欢把人吃不完的残羹用来喂猪,特别是未经煮熟的猪大肠去饲喂猪,虽然清洗比较干净,但病毒一般都在肠上皮细胞中,如果未经煮熟,病毒就很难保证被灭活,加上PEDV 不感染人,这样很容易被

人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猪食入后也会导致PEDV 的感染。

3.3 易感动物

而在欧洲,PEDV 引起的腹泻主要集中于架子猪、育肥猪及青年种猪。在我国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育肥猪都是极易感染PEDV 的猪群,发病率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1周龄的哺乳仔猪持续腹泻3~4?d 后因脱水而死,死亡率平均在50%,有时高达90%。年龄较大的哺乳仔猪持续呕吐、腹泻1周后逐渐康复,但对PEDV 仍较敏感。这些易感猪群会被PEDV 单一感染或与TGEV 混合感染。另外,K.?Jung 等[9]还报道先天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型的仔猪如果出生后再感染PEDV 会产生较长的临床进程和更为严重的组织病变。但目前尚未报道有其他动物感染PEDV。

4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猪群都高度易感,发病率极高,但死亡率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猪群有所差异。该病首先暴发于英国,后因防治效果差,不断传播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经食物传播,病毒在猪群之间、邻舍之间而发生循环传播,使得难以根除本病。PED 在世界范围内呈广泛的流行,引起了高度重视。

PEDV 是30多年前发现的一种猪传染病,1976年冬至1977年比利时几个种猪场观察到了各种年龄的猪都能发生的急性腹泻,病原却不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此同时,英国也观察到类似的猪腹泻病,1977年证实,比利时和英国发生的是猪流行性腹泻,并在比利时分离到该病毒。在我国,1982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分离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丘北县在1980年l2

月下旬,首

图2 PEDV?S 基因核苷酸进化树

主题策划

F E A T U R E

27

?2010年?第12期 SWINE?INDUSTRY?SCIENCE 猪业科学

次出现此病流行,延续到1983年3月停止。2001年1月再次发生此病流行,2001年全县9个乡107个自然村,发病3789头,发病率3.52%,死亡127头,死亡率0.12%。最近几年也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流行性腹泻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和比利时被发现。在1976年,暴发了与TGE 相似的急性腹泻,但当时已确诊不是TGEV 引起的,Wood 把这次暴发的腹泻称为腹泻Ⅱ型。后来,Pensaert 等[10]发现一种类冠状病毒的病原与Ⅱ型腹泻暴发有关。实验表明Ⅰ型和Ⅱ型腹泻的发生是由相同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故把这种腹泻称为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我国,有许多省份和地区先后分离到了TGE 和PED 病毒抗原,这两种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十分的相似,但它们的免疫学和血清学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其中,PED 是独立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80年代初,国内当时在许多省份和地区也发生了猪流行性急性腹泻病,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季,夏季也有发生的报道。我国多在12月至次年2月寒冬季节发生流行。与TGE 不同,PED 传播较慢,常在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死亡率不高,有一定的自限性,经1个月左右流行可自行停息。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PEDV 的检测做了大量的血清学试验,其中包括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后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都分离到了PEDV。目前该病毒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包括以前没有该病报道的美洲国家,但程度较轻。在过去的30年间,PEDV 在亚洲猪场中的感染非常严重,其死亡率也很高。在韩国,自1992年1月到1993年12月,在兽医研究所诊治的71例病毒性肠道病例中,PED 占56.3%。此病常年发生,寒冷季节尤为盛行,发病区域遍及全国。发

病仔猪中,约90%为10日龄以下的仔猪。1996年在日本以自繁自养为主的猪场PED 呈流行性暴发,引起初生仔猪腹泻,其病死率很高。从1993年9月至1994年6月间,日本在一次PED 的暴发中仔猪死亡数超过300?000头,大量仔猪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哺乳仔猪病死率30%~80%。在我国PEDV 的感染也很严重,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另外的2种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2007年下半年,泰国暴发了猪流行性腹泻病,先在部分地区暴发,后蔓延全国,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采集了来自8个省份的33个样本进行RT-PCR 分离鉴定显示,与中国的JS-2004-2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达到了96.5%~99.7%[11]。由此可见,PEDV 直到近几年来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地广泛传播。

目前在欧洲一些国家,由PEDV 引起的流行性腹泻在育肥猪和繁殖猪以及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最为常见,而在哺乳仔猪受到影响较小。很可能由于PED 呈地方流行性和母源抗体对哺乳仔猪产生了保护作用。同时,很多国家对PEDV 的诊断学、病毒学和流行特点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如荷兰对PEDV 引起的急性腹泻的繁殖和育肥猪进行研究发现,育肥猪发病最早,并很快扩散到不同猪舍的母猪、哺乳仔猪、后备母猪和断奶仔猪。其中,育肥猪和怀孕母猪腹泻最严重,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症状较轻,甚至有的无腹泻症状,本病最初发生后至少在一年半时间内呈地方流行性,造成6~10周龄猪和新引

进的成年母猪持续性腹泻。在西班牙,15个猪场有7个发生急性的流行性水样腹泻。其中,有一个猪场部分母猪呈现顽固性腹泻,被确诊为PED。1992-1993年,该国作了PED 的血清学调查,被调查的5098头母猪中1513头为抗体阳性,798个繁殖猪场中阳性猪占55.9%,其中有20多头母猪症状最为严重。1993年9月,有学者选择多种来源的断奶仔猪并将其分成10组,饲养于同一幢育肥猪舍,进行纵向研究,结果没有发现血清转阳。1994年2月,又分组饲养了7组猪,发现进舍后4周就有血清转阳,第1周出现腹泻,粪样中检出PEDV。

如今虽然PED 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传播,但亚洲与欧洲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别,研究调查显示,在欧洲PED 引起仔猪的死亡率较低而在亚洲PED 引起仔猪的死亡率较高。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率已被证实在大多数主要猪生产国有广泛的传播,但美洲调查或诊断研究表明没有明显PED 在该地区呈地方流行性的发生。在2005年-2007年间,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猪的几种腹泻病进行了RT-PCR 检测的结果显示,我国的养猪业因病毒感染而导致腹泻的主要病毒有PEDV、猪轮状病毒(PORV)和TGE?3种,其中,PED 病例占46%、PORV 病例占8%、TGE 病例占15%,而受到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占31%。从而可以看出,PED 的感染在我国猪病毒学腹泻病中占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对PEDV 的

流行病学的流行特点及其现状的研究

图3 A)?严重腹泻、脱水的哺乳仔猪。B)伴有充血的严重卡他性肠炎。C)肠乳

糜管(箭头所示)说明了正常仔猪小肠绒毛的吸收能力。D)肠乳糜管的消失说明

了感染仔猪小肠绒毛的吸收障碍综合征。

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对PEDV在亚洲及欧洲等世界很多大国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做了大量的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调查。目前,虽然美洲一些国家没有明显的呈地方性暴发PED,但防范措施不容忽视。随着对PEDV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信人们对PEDV也会更加了解,并能在PEDV的流行过程中,不断的掌握该病毒的流行特征,积累知识和总结经验,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够对该病的流行特点及流行规律有更深的了解,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参考文献:

[1]?Pensaert?M?B,Debouck?P.A.new?coronavirus-like?particle?

associated?with?diarrhea?in?swine[J].Arch?Virol,1978,58(3):243-247.

[2]?Timoney?J.F,Gillespie?J.?H,Scott?F.W,et?al.1988.?

Mie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s?of?Domestic?Animals.Comstock?Publishing?Associates,Ithaca?pp.897-898.

[3]?Takahashi?K,Okada?K,Ohshima?K.1983.An?Outbreak?

of?Swine?Diarrhea?of?a?New-type?Associated?with?Coronavirus-tike?Particles?in?Japan.?Vet?Sci,?45:829-832. [4]?蔡宝祥主编.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2:213-214.

[5]?殷震,刘景华主编.动物病毒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681-688.

[6]?F.A.?Murphy,E.P.J.?Gibbs,M.?C?.?Horzinek,M.J.?

Studdert,?Veterinary?Virology?(Academic?Press,?San?Diego,?USA,?1999)

[7] 陈建飞,冯力,时洪艳,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S株N蛋

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原核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

(11):177-181.

[8] 杨敏.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9] K.?Jung,J.?Kim,Y.?Ha,et?al.The?effects?of?

transplacental?porcine?circovirus?type?2?infection?on?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induced?enteritis?in?preweaning?piglets[J].Pigs?and?poultry,2007,issue?2,51-53.

[10] M.?Pensaert,Zhou?Yaling,J.?Ederveen,et.al.Archives?

of?Virology[M].New?York,1988,102(1-2):63-71.[11] Suphasawatt?Puranaveja,Pariwat?Poolperm,Preeda?

Lertwatcharasarakul,et.al.?Chinese-like?strain?of?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J].Emerg?Infect?Dis,2009,15(7):1112-1115.

图片摘自: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https://www.doczj.com/doc/7715728998.html,/eid?菾?Vol.?15,?No.?7,?July?2009

(收稿日期:2010-12-10)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刘宜存董联合 (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鹤壁45628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兴建,有些猪场硬件投资少,设备设施保暖性差,加之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控上存在漏洞,造成猪的流行性腹泻病频繁发生,甚至呈地区性流行。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该病主要影响猪的消化道,如果防控措施不力,容易继发感染呼吸道疾病、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蓝耳病等。造成死淘率上升、料肉比降低、出栏时间延迟,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毒特性及临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鉴别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病毒特性及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为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为类冠状病毒。两病毒在65℃条件下10分钟左右都可杀死;在阳光下6~8小时可灭活;在阴暗环境中7~10天具有感染力。用0.5%石炭酸,在37℃下处理30分钟可杀死。康复猪排毒可长达2月,甚至可长达109天。 本病多发于冬季,一般在12月至来年3月份,特别是春节前后,人员过节消毒意识淡薄,有些猪场保暖工作跟不上去,车间温度较低,饲养密度较大,员工进出频繁,温度低冬季消毒池结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本病基本上从后备母猪或从生长育肥猪开始发生,病毒多经发病猪的粪便排出,运输车辆、饲养员的鞋子或其他带病毒的动物,都可作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呈流行性,很快传播到所有猪群。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经口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15~30h,肥育猪为2天,自然感染可能稍长些。该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伴随呕吐。猪流行性腹泻病常以暴发性腹泻的形式发生在非免疫断奶仔猪(I型)或各种年龄的猪(Ⅱ型)。病猪表现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灰色。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尤其是繁殖种猪。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内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后2~4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级高牧医042 学号200401015227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姓名盛吉吉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王冬梅职称实验师 日期2009.5.2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设计)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盛吉吉 【摘要】本病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很强,以11月至第二年2月底发生较多,各类年龄都可感染。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几乎100%,断奶,育肥、种猪症状较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此病传播迅速,仅数日危及全群。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猪;肠道性传染病 1.发生与分布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似的疾病,在我国长期被误认为是TGE,1976—1977年,在比利时一些主场发生各种年龄的猪急性腹泻。1977年,伍德氏在英国报道类似疾病,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潘萨尔特氏在比利时,查西氏在英国发现此病,其后,在欧洲的捷克,西德等许多国家发生流行。我国在1964年前后开始发生冬季拉稀病,每年冬季11月份起发生流行,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流行面广,数省数县连续发生,不论猪大小,性别,品种,均可发生,但病因不明。国内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原,分离出几株病毒,如上海的“华株”,辽宁省的“辽株”,吉林省的“吉株”,福建省的“龙株”等,均认为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但抗原似乎有差异。在80年代,长春是高德荣氏等通过TGE的Miller株与4个地方毒株的免疫荧光交叉反应,兽医大学朱维正氏等通过吉株,华株与通化株的免疫荧光实验,均证实与猪流行性胃肠炎不同,直到1983年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比利时引进CVLA株免疫血清,证实华株为CVLA,才正式肯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倾向球形,直径95—190nm,外有嚢膜,嚢膜上有花瓣状突起,核酸型为RNA型。病毒只能在肠上皮组织培养物内生长。 3.流行病学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在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存在的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饲料用具,以散播传染。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理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流行现状 7 诊断 8 综合防治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参考文献 最近几年,因病毒性腹泻疫情流行,给我国养猪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2011年4月,因该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猪价一改之前一年多逐波下行的萎势,出人意料地快速飚升,使始于2010年初,经过近一年的财政紧缩,已于当年12月见顶回落的CPI再度扭头向上,紧缩的财政政策被逼再度紧缩。2011年7月,CPI上升6.5%,猪肉价格上涨56.7%,推动CPI上升1.46个百分点。 对于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虽然学者们至今仍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仍然是主要致病病原,有人指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发生了变异,还有研究指出是新的病毒博卡病毒或CUBO病毒[1]。但据珠海市赛比奥(原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比奥)猪病诊断实验室对广东省内外几十个病毒性腹泻发病猪场的临床调查和病原学检测:2011年和2012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疫情,70%以上的猪场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在母猪免疫过来源正当的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种抗原,以下简称腹泻三联弱毒苗)的猪场,100%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或某些实验室制作的腹泻二联弱毒苗(仅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两种抗原)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效果均不够理想,或根本无效,但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免疫手段对该病作免疫预防,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1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犬胃肠炎病毒和人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寒冷冬季多发,我国多在12月到来年2月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在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小时~18小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明显,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同时患猪伴有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l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死亡,病死率约50%。断奶猪、育成猪发病率很高,几乎达100%,但症状较轻,表现精神沉郁,有时食欲不佳、腹泻,可持续4~7天,逐渐恢复正常。剖解尸体消瘦脱水,皮下干燥,胃肠弛缓、胃底粘膜潮红充血,胃内有多量黄白色的乳凝块。小肠病变具有特征性,通常肠管膨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透明,肠系膜充血及弥散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显微镜下或放大镜下或肉眼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显著萎缩。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上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传播速度也缓慢一些。 本病无特效药治疗。通常应用对症疗法,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促进康复。发病后可减少喂料,及时补水和补盐,口服补液盐的配方为1000毫升水中加20克葡萄糖、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预防机体脱水及酸中毒。注射肠毒一针灵,发病后要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性抗应激的多维和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立即封锁,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场区周边可遍撒生石灰,切断传染源。本病病原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可将其灭活。因此严格消毒猪舍、用具、及通道等对阻止本病的传播有较好效果。 冬季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保温工作,一般用保温灯比烧煤效果理想,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痢菌净全群预防。同时做好猪场的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猪舍干燥。 疫苗防疫每年冬天10月份-次年2月份母猪、种公猪全群接种肠毒特效一针灵,每头1头份,经产母猪产前一个月接种1头份/头,后备母猪产前40天和20天分别接种1头份/头。仔猪断奶后10天-15天接种一次。疫苗注射用后海穴注射效果比颈部肌肉注射好。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2019年第5期(总第210期)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刘琴琴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5-0043-0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于1976年~1977年首先发现于比利时和英国的一些种猪场,在各种年龄的猪群中爆发了急性腹泻。其病原经查明是一种不同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类冠状病毒(CVL)。在形态上很难与其他冠状病毒相区别,人工培养很难获得成功。据报道,在检验111次自然爆发的新生仔猪腹泻送检病料,其中48.6%是由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10%是由于轮状病毒,7.2%由CVL 所致,其余34.2%是由于细菌性病原体或未能定性的病原体所致。由此说明在新生仔猪腹泻病例的区别诊断中不能不考虑这种新病的存在。本病在欧洲很多国家均有报道(比、英、西德、捷、匈等)。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猪传染性胃肠炎,有很多即为本病。 1流行特点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和车辆、衣鞋、用具等而散播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流行主要发生于冬季,也能发生于夏季。尚无证据说明本病病原体在初次爆发流行后可长期继续存在于一个猪群中。 2症状 人工口服感染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小时,育肥猪为2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可能较长。 病猪表现呕吐,迅即岀现水泻。严重脱水和死亡常限于1周龄以下的新生仔猪和发生于腹泻后3~4天,仔猪病死率平均50%,出生后不久即感染的仔猪病死率还要高些。病猪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乳之后,腹泻粪便呈水样,灰黄色或灰色;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食。断奶猪、育肥猪和母猪常呈萎顿、厌食和持续约1周的腹泻,逐渐恢复正常,但少数恢复后仍生长发育不良。成年猪可能仅见呕吐和厌食等症状 肉眼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胀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显微镜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其绒毛与肠腺的比率从正常的7:1下降到约3:1。 3微生物学检查 类冠状病毒具有冠状病毒科其他病毒同样的形态特征。在粪便病料中所见的病毒粒子在形态上无法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区别。 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査病料中的本病毒 抗原是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最有实际应用价 值。病猪出现腹泻后6小时,荧光细胞的数量达 高峰,空肠和回肠占90%-100%,十二指肠占70%~80%。 此外,仔猪人工感染试验,也是较常用的方 法。最好选用2~3日龄经剖腹产、不喂初乳的仔 猪,喂以消毒牛乳。将病猪小肠组织及肠内容物 做成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2000单位和链霉素2000微克,在室温放置1小时,经口服接种仔猪 如果试验猪发病,再取其小肠组织作直接免疫荧 光法检查。 4 治疗 4.1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价 菌。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接种疫苗,可通过母乳 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 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_ 4.2白细胞干扰素2000-3000国际单位,每天二1~2次,皮下注射。临 4.3口服补液盐溶液100~200ml,一次口服。症4.4盐酸山萇蓉碱,仔猪5ml,大猪20ml,每天一资次,后海穴注射。料4.5应用抗生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防止继发细松菌性感染 4.6%蔘、白术、茯苓各50g,煨木香、薑香、炮 姜、炙甘草各30g。取汁加入白糖200g拌少量饲 料喂服。 4.7黄英50g、女贞子50g、板蓝根30g、陈皮 30g、山楂30g、党参50g、白术50g、茯苓30g、白头 翁30g、麦芽30g,以此比例混匀,研碎后以1%比 例添加到日粮中,或研碎后用水煎服,一方为40 头产房仔猪用量,每天一剂,连用5天。 5预防 5.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产房,尽量做到 全进全岀,做好消毒等细节工作。断奶仔猪也可 以通过感染来缩短该病持续的时间。当存在猪痢 疾或其他并发疾病时,治疗并发疾病可加速 PEDV的康复。 5.2加强饲养管理。随时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 水,并为所有被感染母猪所产的仔猪提供代乳 品,因为被感染的母猪会发生无乳症状。患病仔 猪可用葡萄糖(如甘氨酸电解质溶液)进行治疗。 5.3虽然猪用干扰素已用于减少体重损失,而且 也已发现混合单克隆抗体和卵黄抗体具有保护 作用,但该病没有特异性疗法。母猪注射疫苗,可 以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但有些猪场很难起 到理想的保护率。 5.4建议无害化处理仔猪、深埋、消毒。

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 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一、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哺乳仔猪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白痢、丙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红痢以及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较为常见,保育仔猪则以离乳引起的应激而致下痢以及寒冷、饲料等应激引起的拉稀较为多见。 1.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h后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以后同窝中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腥臭,严重的肛门松驰,排粪失禁,沾污尾、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和阴门呈红色,精神萎顿,吃奶减少或不吃,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剖检以肠道病变为主,可见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的内容物和气体。 2.仔猪白痢一般发生在730日龄以内的仔猪,以714日龄最常见也最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生。病猪突然发生腹泻,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病猪拱背,行动迟缓,被毛粗乱,肛门周围粘满粪便。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栏舍污秽、母猪乳汁不足或过浓稠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病程2-7d,如能积极治疗,合理饲养,一般死亡很少,大部分可自行康复。

3.仔猪红痢又叫出血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由丙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排红色粘液粪便为特征,发病快,病程短,常常是全窝发病全窝死亡,发病季节不明显。剖检病变主要为肠粘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淋巴肿胀。 4.断奶后腹泻常发生于断奶后4-10d,粪便为水样,严重者肛门失禁,有时边吃料边排粪。断奶应激、饲料变化、卫生不良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5.病毒性腹泻主要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粪便腥臭,混有气泡、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饲料。 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病死仔猪尸体明显脱水,剖检可见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底粘膜轻度充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 6.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一般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临床上仔猪腹泻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大多数为混合感染,根据仔猪发生腹泻的时间、粪便的性状,结合剖检的情况可作初步的诊断。怀疑寄生虫引起的可收集粪便作病原培养或作虫卵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