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界治理视域下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的主体性质探析

跨界治理视域下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的主体性质探析

摘要:在公私合作制下,公私部门的主体属性划分直接关系到双方的权责配置与合作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实践历程,实质是私人部门边界不断拓展、公私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跨界治理视角看,公私合作制蕴含的私人部门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边界,突破城市政府的行政边界,政府部门间监管职能整合的内在逻辑,为公私部门的属性划分提供了理论启示。中西方文化对公私性质的认知差异表明:确定公权边界,明确经济主体的责任属性是判定公私部门的基本准则。基于这一准则,公共部门包括与城市公用事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行政部门,以及依法取得政府授权、代表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国有企业,私人部门则涵盖各种形态、甚至是国有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上述结论的政策蕴意在于,政府要以包容的姿态接纳各种形态社会资本,并辅之以有效监管,才能真正推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公私合作制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主体性质;跨界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4-0061-07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导向”的发展政策,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增至2014年的54.77%,年均增长率超过1%。显然,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提升城市公用产品的供给与保障水平。据测算,如果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政府债务控制在60%以内,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缺口就达20万亿元[1]。可以预见,传统由政府单一主导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将难以适应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替代传统模式的可行方案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禀赋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制度安排,即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应运而生。

然而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时髦概念,学者们对于ppp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的认知却存在较大差异。林德尔(1999)认为,由于鼓励私人投资是公私合作制的典型形式,因此公私合作的提法只不过是政府推行私有化的文字游戏而已[2]。萨瓦斯对此持认同态度,他认为公私合作实质是私有化的同义语,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达更易被社会公众接受[3]。而布斯和沃尔特却提出,ppp是改善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治理工具,对于公共治理而言,ppp是介于公共治理和市场治理之间的“第三条道路”[4]。上述争论的实质在于对合作本质的不同理解。从ppp的概念构成来看,合作是这一概念的客体,哲学意义上的客体仅是人类认识的客观对象,概念主体的本质属性及相互关系才是决定概念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因此只有明确ppp的主体性质,才能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度理解与实际运用。

迄今为止,公私合作制的应用范围已由最初的城市供排水与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管道燃气、轨道交通等传统城市公用事业领域,逐步扩展到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甚至公共安全领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与实践相比,有关公私合作主体性质却尚未明晰,例如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将本地政府所属的融资平台和控股国企排除在社会资本之外,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则并无此规定。这种认知差异不仅阻碍了相关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也对ppp实践的开展造成干扰甚至误导。从契约角度看,公私部门的合理划分不仅有助于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而且为公私部门合理分配风险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更高层次与广泛意义上,合理界定“公”“私”边界与范围不仅是为城市化发展“立法”,对于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和协作具有重要影响[5],而且对于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6]。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在分析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跨界治理为分析视角,对公私合作制中公私部门划分的标准及其主体性质进

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私人部门边界拓展与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公私合作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具体形式和提法存在差异,但各阶段都经历了私人部门的边界不断扩展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尝试吸引境外资本投资的bot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的是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政企高度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公用事业领域不存在“公”与“私”的区分。1988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首次将私营企业定义为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同时规定了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范围,但城市公用事业并未包括在内。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传统体制下城市公用事业的“历史欠账”问题愈发凸显。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以“建设―运营―转让”(build-operation-transfer,bot)的方式引入境外资本等非公有资本,以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产品供给的财政负担。此后,原国家外经贸委于1994年下达了《以bot 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年,原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三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构成了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最早的制度依据。随后,各地以bot形式兴建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早期的bot实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政府以固定投资回报率吸引外资的方式,使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大的市场风险甚至损失。如1996年沈阳市政府与中法水务就第八水厂股权转让进行谈判,双方约定了18%的固定回报率。为履行对中法水务的固定回报承诺,沈阳市自来水公司被迫以高出其自来水售价的价格从合资公司购买水源,这成为日后沈阳水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7]。此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风险,国务院于1998年下发《关于加强外汇外债管理开展外汇外债检查的通知》,对地方政府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的项目进行清理与修正。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下发《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通过修订合同条款、收购外方股权、将外商投资转化为中方外债、按照法定程序终止合营合同等形式进一步纠正固定投资回报项目,至此这一波以境外资本为主的bot项目投资风潮逐渐平息。(二)第二阶段:鼓励国内私人资本参与的特许经营阶段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重新启动。2002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标志着城市公用事业全面放开。该政策规定城市公用事业不仅要向境外资本开放,同时也对国内私人投资者开放,鼓励私人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城市公用事业招投标成为该政策的亮点所在。在此基础上,2004年原建设部制定《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将特许经营作为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主要形式。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ppp项目不断涌现,如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运营采取了ppp模式,实现了政府与开发商双赢的格局。

与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允许国内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产品供给,并且私人部门投资范围也由新建项目扩展至存量项目的改扩建。随着城市公用事业收费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改革方案被逐渐提上议程,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内容不断丰富,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但在实践中,特许经营的形式仍以bot融资模式为主,逐步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公共产品价格上涨过快、普遍服务难以保障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问题,原建设部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要求各地在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同时,规范市场准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加强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强化安

全监管与成本监管。尽管如此,由于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缺乏权威性的法律依据,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依然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此后,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国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其中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该计划重点投资的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逐渐进入调整期。

(三)第三阶段:推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实践推进阶段

为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以来,城镇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位置不断凸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政府更是将城镇化定位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新引擎[8]。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改革也多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目标,随后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改进公共服务的具体形式,即“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这是中国第一次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升至国家层面。此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次明确了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政策导向。2014年4月,国务院确定了首批80个基础设施建设公私合作项目[9]。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等制度规范密集出台,标志着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已由政策引导转向实践推动阶段。

由上述分析可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公私合作的形式由最初的bot,逐步发展到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公私合作,都需要构建包括法律、规范、标准等在内的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降低多方跨界合作的社会成本,并为各方参与公私合作提供稳定的预期[10]。而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明确公私双方的主体性质,以此作为权力配置和责任分配的基本依据。尤其是2014年以来,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推动下,公私合作制正逐步成为缓解地方城市公用事业融资困境,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手段。在新一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改革进程中,更有必要明确公私合作的主体性质,以合理界定公私部门的行为边界,构建明确且完善的公私合作制度,防止部分城市政府将ppp作为迅速套现、缓解债务负担的政策手段。这对于改善中国公共服务治理方式,推动城市公用事业和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公私合作制的治理边界及其属性分析

由于具有自然垄断性、公益性和外部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供气、集中供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被普遍认为是政府公共治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传统城市公用事业采取了由政府公共部门垄断供给与统一管理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虽有利于集中经营,发挥城市公用事业的规模经济性,却存在低效与激励扭曲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组织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型,于是市场机制被逐渐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市场供给模式虽能提高城市公用事业的运行效率,但经营者的短视行为却可能危及公共利益,造成普遍服务缺失。实践证明,政府或市场单一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11]。在这种情况下,公私部门之间协力合作,共同参与包括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管理在内的治理过程,能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2]。因此从城市公用事业的治理角度而言,公私合作制本质上是一种融合了政府公共治理与市场机制的跨界治理模式(图1)。

由图1所示,在跨界治理框架下,公私合作制中的边界具有三重内涵:一是围绕城市公用事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进行跨公私边界的合作治理;二是基于政府公共治理职能,不

同政府部门打破部门界限共同参与城市公用事业治理;三是随着城市边界的拓展与融合,不同地方政府跨地理边界进行合作。相应地,公私合作制的治理属性也应分为三个方面: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对“公”与“私”的内涵及其关系认知存在诸多差异,最为突出的有两点:其一,在对待公私关系的价值理念上,“崇公抑私”几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公私价值目标的和谐与统一。其次,在公私边界及其范围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公与私的规范性表达,无论“公”还是“私”,都没有较为明确的划分标准;而西方文明既强调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也认可私人利益的合理性。这一点对判断公私合作制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分的划分标准与主体性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明确公权边界是确定公共部门的基本依据

与一般性商品不同,城市公用事业所提供的自来水、管道燃气等产品并非服务于特定的消费群体,而是以全体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因此,在使用和服务过程中必须保证全体公民都能以可承受的价格消费,具有明显的公用和公益特征。这意味着经营城市公用事业的公共企业应面向所有现实或潜在的消费者,以普遍接受、无歧视的价格提供公用产品,承担普遍服务职责。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实施公私合作制后,公共部门须让渡部分权力给私人部门,这标志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但私人部门的进入并没有改变城市公用事业的公益性特征,政府公共部门依然承担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职责。在公私合作中,如果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或在服务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从公私合作制的主体构成看,确定了公共利益的实施主体,也就明确了公共部门的实体范围。公共利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中所体现出的整体利益。维护公共利益要以国家公权力为根本保障。公权力来源于人类生活的共同需要,是某一共同体全体成员共同权力的集中体现。由于社会成员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公权力一般由政府公共部门代表社会成员行使,以处理全体成员共同生活中的矛盾与争端,防止社会碎片化进而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因此公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坚实后盾。公权力一般由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确定,同时就其实施主体和运行边界做出规定。从这个层面而言,公权力的执行主体承担着国家责任和行政义务。

在行业技术分工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治理与监管既在组织、人事、财务等方面受到同级城市政府的管辖,又在业务上接受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由此形成纵横交错公权运行与制衡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运营、管理、监督等决策权既被横向分割于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在同一个行业体系内,又受到自上而下决策机制的影响。这一运行体系使得城市公用事业的公权执行主体不仅包括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管道燃气、集中供热、城市轨道交通等与城市公用行业直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也包括物价管理、国土开发、环境保护、改革发展等间接相关的行政部门。因此在广泛意义上,公私合作制中公共部门的实体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公用事业的治理与监管部门,也应包括其他相关的行政部门。

(三)私人部门的认定应坚持“功能观”

受传统文化和制度禀赋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私人部门”性质的理解以公有制经济为参照,大致包括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等经济实体。从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来的政策文件看,境外资本、民间资本、民营资本等也都被纳入过“私人部门”范畴。但是无论是学术界的理解还是政策文件中的提法均难以反映“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如民间资本一般是指非政府实体拥有的资本,这显然是一个从所有权视角定义的概念。而民营资本是与国营或者官营相对的经营层次上的概念,而且在实体范围上,民营资本不仅包括全部私有制经济,也包括除官营或国营以外的其他公有制经济成分,如合作社经济、乡镇集体经济等,因此民营资本并非完全属于所有制范畴[17]。由于涵盖的资本形式与实体范围存

在差异,在公私合作制中,“私人部门”的不同称谓可能在投资范围、进入门槛、定价机制等方面会受到政策约束。

“私人部门”的主体性质不仅在观念上存在不同认知,在实践中,不少公私合作典型案例中的“私人部门”,也与按“所有制”理解的主体性质存在背离之处。以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为例,为了缓解资金瓶颈,北京市地铁四号线的建设和运营采用了公私合作模式,并由代表政府出资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投资方香港地铁公司(港铁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创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京港地铁公司。合资公司于2005年2月7日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特许经营协议》,双方约定合作投资、建设和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这也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公私合营的项目。但从ppp公司的股权构成来看,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代表政府出资的公共部门,持股比例仅为2%,而港铁公司和首创集团各持股49%(图2),处于控股地位。如果按所有制划分标准,合资公司显然应属于“民营企业”。但从“私人部门”的所有制性质看,港铁公司的前身是由香港政府全资拥有的地下铁路公司,后虽于2006年出售了23%的股权,但控股方依然是香港城市政府,而首创集团更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从这一角度出发,合资公司似乎又属于“国有企业”。在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相似的案列也较为常见。这说明以所有制性质界定“私人部门”的标准自相矛盾。

从法学功能分类视角看,一项活动是否通过法律法规授权,由政府或公共部门依法执行,是判断经济活动公私性质的根本标准[18]。根据这一标准,政府公共部门作为公私合作制的发起方,其行为基础是法律授权的公权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因此属于公共部门范畴。响应公私合作制的“私人部门”须按合同或协议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商事主体,其参与公私合作的基本动力仍然是以盈利为主。因此界定“私人部门”中“私”的根本标准是判断经济主体承担的责任属性,凡是承担“私”性任务,以盈利为目的参与公私合作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应属于“私人部门”范畴。实际上,在近期中国官方的有关表述中,有关ppp中“私人部门”的称谓已开始出现变化,如财政部在《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已明确将ppp等同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标志着公私部门的所有制边界正被逐渐打破,“私人部门”的称谓正逐渐被内涵更广泛的“社会资本”代替。可以预见,公私合作制中“私人部门”的选择范围将更加广泛,除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等公有资本外,一切愿意参与、有能力参与的境外资本、民营资本都将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运营、维护和管理,最终形成多元治理格局。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公私合作制中国有企业的主体性质,须按其承担任务的属性分类判别。一类是依法取得政府有关部门授权,负责制定公私合作的规则程序、筛选私方伙伴、明确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与定价机制的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在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职责,因此属于公共部门范畴。另一类国有企业则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虽客观上有效弥补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并为城市公用事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商事行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其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根本动力。换言之,投资城市公用事业项目只是此类国有企业的或然选择,故而应将其划归私人部门范畴。

五、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经历了30余年高速增长的过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成为政府公共治理面临的重大议题。为探寻替代传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逐步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历经bot 模式、特许经营和多元治理的阶段,私人部门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受传统文化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无论是政策文件还是实践发展中,有关公私合作制中的主体性质始终未能明确,

对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的推进造成干扰甚至误导。将公私合作制置于跨界治理的框架下,不仅有助于明确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建设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对于重塑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跨界治理视角看,公私合作制的关键在于政府公共部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各种类型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构筑相互合作的关系网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这就要求在公私合作制推进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约束公权力的权威性法律,推动政府公共部门从传统的“裁决者”向“推动者”转变,同时通过监管体制、投融资体制、定价机制等体制机制的变革,将大量私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纳入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以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步降低私人资本尤其是国内民营资本的进入门槛,进一步明确私人部门投资的领域,让社会资本成为推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推行公私合作制并非是简单的民营化或市场化过程,也不是所有的城市公用事业行业都不加区分地由社会资本经营,而应该根据城市公用事业具体行业或环节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建立公私合作制。尤其是针对城市供水、管道燃气、集中供热等具有固定物理传输网络的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在国有企业具备控制力的前提下,可允许私人部门适度进入,以产生“鲶鱼效应”,激活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但为了防止私人部门短期行为损害公共利益,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制,对城市公用事业实行有效监管。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2-08-16 18:03:05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二00八年北京峰会”上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达二十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连玉明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也必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十大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大关,住房和就业成为城市两大难点。到二0二五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百分之六十六,城市人口达到九点一五亿。 二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二十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成为大城市痼疾。 三是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四是流动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二0二五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三点五亿,其中流动人口将超过二点四亿。 五是现代服务业主导城市经济,中国城市将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战略转型。 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七是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城市民主化进程加快。 八是临空产业及空航新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0二0年中国民航

机场将达到二百四十四个,将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区域机场群。 九是环保和生态将成为宜居城市的首选。城市宜居还必须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三大难题。 十是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多种安全威胁增多,城市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和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而艰巨。 连玉明强调,未来三十年不仅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特别是当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来源:城市规划网)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1)

古代城市的形成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居住的形式由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到固定的居民点,其间经历了数十万年的岁月。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地区进入氏族社会。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开始聚族而居,形成固定的居民点——村落。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位置: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 2、规模: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房屋建造方式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 两种:木骨泥墙房屋和干栏式桩上建筑。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起源: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作为刚开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说来是些城堡。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

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 美国着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中。”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我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精神文化+战争+夯筑技术) 1、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 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两 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 3、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 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形成评判标准】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当前中国城镇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通常而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 1.人口流量大,尤其是常住人口流量和回流量大,因为城市人口量大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2.交通便利,轨道交通设施完善,能够快速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 3.教育资源良好,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劳动力量保障。 4.经济增长速度快,有潜在的经济发展前景。 5.人均本外币存款相对比较高,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和城市建设。 二、目前,我国最有发展前景也将重点发展的10座城市分别为:南京、重庆、成都、天津、厦门、苏州、武汉、杭州、合肥、郑州。 南京,简称“宁”,中国四大古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中心。在江苏省内,南京的GDP增长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时已经赶超无锡,加之周围的资源集聚(如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其影响力已经扩展、辐射到周围的省份和地区。 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拥有高等院校五十多所,远远高于杭州。此外,南京的人均本外币存款相对比较高,达32万

元,GDP的增速也远远超过杭州、合肥等城市。因此,可以说南京的发展潜力相当大。 重庆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在直辖之前,本属四川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那时的重庆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后因为经济的发展,于1997年6月被划为直辖市,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城市。 近几年,重庆的GDP增速迅猛,2016年,重庆的GDP增速为10.6%,位居全国前列。重庆的常住人口达三千多万,拥有普遍的高等院校六十多所;重庆的金融、投资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本币外存款总额高。 成都,简称“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之称。2005年-2015年,成都的常住人口在10年间增长了两百多万,这座城市拥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近八万人次,充分突显了其坚实的科研力量。 此外,这所城市的外币存款人均达二十万以上,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相接近。与此同时,成都是一个网红城市,其旅游业发达,每年接待的游客上千万,大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苏州,古称“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19.51亿元,居地级市首位。 杭州,简称杭,自秦朝新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吴越国和南宋都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风景优美而被称为“人间天堂”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有下划线的都城要求掌握简单示意图) 第一章 1 画图并说明原始居民点的布局特点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 中国建筑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巢居(中国建筑穿斗结构的主要起源 )、处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主要凭惜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巢居”。这种居住方式既可避免猛兽的侵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实质上它是远古猿人“住在树上”的直系发展。 半穴居、地面建筑,其 中穴居和巢居持续的时间最长,是另两种形式的原型。 2.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第二章 1. 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城门、道路、城市等级等方面内容,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观念及影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等级——明确了全国城市网络规模的等级、大小和道路的宽度。 建筑布局——规定了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堂后寝”,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外朝内庭”一致。 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建造形制——“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井田方格网规划方法—— 2.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 .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和关系 邑与都——邑为居民点,奴隶主驻地;凡邑有宗庙、先君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邑与市——并非所有邑都有市 城与国——同义 城与廓——古文献“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3.商、周的都城及代表城市名称 第三章 1.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楚郢都、鲁城、郑韩故城、淹城的布局特征。 燕下都 特征: ?着眼城防,将平时建设与战时防御要求紧密结合; ?改变通行的以外廓充作经济活动综合区的规划方式,按照军事需求,以整个外廓为城防区。 ?利用河道加固城防,利用河道作为分区规划的分界标志,为城市提供水源和航运之便。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195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6年间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受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1949年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调整城市区域布局政策,工业和城市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1978年下降到47.9%,1985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47%。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突出,也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城市发展迅速,至2004年东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1%。21世纪初,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加速,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18.3%。 2.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到1965年的44.9%,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由25.5%下降为15.6%。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大城市服务业功能萎缩,人口相对减少,到1978年其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7.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上山下乡人员返城,特大城市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所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到1985年达到39.3%。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与农村连接紧密的小城市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1%上升到1985年的17.0%。但是由于贯彻限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方针,到1998年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6.6%。21世纪以来,国家对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放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1998~2004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3和2.9个百分点。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旧中国城市多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或殖民半殖民地经济中心,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寄生性和消费性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生产,国家对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海等特大城市过剩的消费服务功能被转移到内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加强了生产性建设,城市工业生产加强。1950年代后期,城市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城市的生产性功能进一步被强调,消费功能被进一步削弱或取缔,城市工业也进一步重工业化,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各城市之间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纷纷建立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达到自我供给、自我平衡,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趋同。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作用日益扩大,城市经济也逐渐由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官报 邸报定本制度《读开元杂报》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P18特点P19第四段商品性(报纸开始成为商品宋代) 3京报 清代(明代中叶开始产生我过民间报房办的报纸P21 P38 京报的内容 辕门抄,京门抄的概念P40 为什么说京报是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发行,内容P38 近代 1 外国人办报 A 鸦片战争以前 代表报刊 境外《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3条原则P45 境内《东西洋考》〈新闻纸略论> 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转文 -<天下新闻>------印刷 2外文报纸 第一家<蜜蜂华报> <广州记录报> <中国丛报> <各国消息>------第一个石印 这一时期报刊的性质 B 鸦片战争以后 1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遐尔贯珍> P53 <万国公报> 2商人资本家半的中文报刊申报,,上海新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所办副刊<消闲报> 3外文报刊P51得臣报,士蔑西报, 耔剌报, 字林西报----旧中国影响最大 天津<时报> eg: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论述) 答:1过程(鸦片战争前后) 2 性质(两个方面) 中国人办报 上海<隳hui报> <西国近事汇编> P77 1873年8月<昭文新报> P76 <述报> ---印刷 (重点)香港<循环日报>王韬 三个第一--------政论著称,报刊政论家,政论文集 写作原则及其意义 维新派办报: <万国公报>---à<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创办时间 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各个代表报,创办时间,创办人 <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P109—110 <大公报>,<京话日报>,<时报>,<东方杂志> 需注意: 1时务文体 2 梁启超的板报活动极其新闻思想,舆论观(对他这个人物要能够串起来),可分为两个时期: 戊戌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未来潜力最大的十座城市 南宁上榜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但现在也有许多二线乃至三线的城市正在迎头赶上,合理的规划、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政策红利使得这些城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有眼光,可以去这些城市谋求发展,未来一定不错。 十【沈阳】东北经济中心城市,工业基础十分雄厚,本身条件就不错,加上离港口也不远,又占有东北亚中心的地理优势,未来重新起飞并不遥远。 九【郑州】郑州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位于中部,交通便利,而且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增长强劲,物流制造业的首选地之一。短暂40于年的现代建成史,速度可以与任何一个城市比拟。 八【长沙】位于中部腹地,京广沪昆两条高铁交互让这座城市成为高铁核心城市之一,而且还具有水路交通优势,机械工程、动漫、娱乐产业发达,中部未来的龙头之一。 七【合肥】近几年城市的骨骼一直在做大,教育资源优势明显,制造业正在迎头赶上。位于中部和华东之间,是华东的交通枢纽之一,而且安徽本身资源不错,人才众多,未来可期。 六【南宁】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也十分雄厚。南宁是中国和东盟交流的桥头堡,以前交通是其软肋,但现在高铁打通后,成为进入东南亚的要冲。一位香港学者曾提出,南宁将会成为国际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南宁绿地中央广场开盘热销现场精装预约,167-228㎡精装豪宅产品即将亮相

在项目毛胚房源持续热销的势头下,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南宁绿地中央广场海珀·璞晖精装产品即将面世。精装单位传承绿地高端产品海珀系的高贵血统,引入国际优秀的设计团队,采用高端家装装饰品牌,力求舒适与尊贵的完美呈现。纵观全国的绿地海珀产品,价格都大幅拉开同区域的其他住宅一倍以上,销售依然迅猛,普遍都成为市场的销冠。 五【宁波】从一个内河港口转变为国际性港口,与杭州联系紧密却又有自己的特点。外贸制造业,港口,化工是宁波的强项,民营企业也十分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未来更加美好。 四【重庆】最大的直辖市,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高速,位于长江上游,链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也是中新产业区落户重庆的重要原因,汽车、电子信息、制造、能源、金融产业都十分发达。 三【成都】西部的明星城市,号称第四城,。拥有使领馆数量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国际航线也十分发达,正在兴建第二机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正进入加速通道,带动成都进入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发展阶段。 二【西安】虽然传统上被归于西北,但实际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最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陆空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西咸新区,高科技产业、医药、新能源汽车、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光明。 一【武汉】传统上就是中国的核心都市之一,九省通衢的说法自古流传,地处中国人口腹地,干线陆路、水路纵横,水陆空交通中部无市能敌,是长沙郑州望尘莫及的。教育、工业、高科技产业都很发达,将成为中部最重要城市。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考研备考重难点全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四章)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1、《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于香港由陈少白主持创刊,兴中会第一个机关报,打破了改良派垄断阵地的局面。1902年与报黄牌广州《岭南报》展开笔战的第一次交锋。报馆既是革命宣传阵地,又是革命联络指挥机关。 2、《开智录》(横滨,1900),由郑贯公(号自立)任主编,冯懋龙(号自由)、冯斯栾(号自强)任撰述,人称“三自”,《译书汇编》(东京,1900)、《国民报》(1901,东京)、《游学编译》(东京,1902)、《浙江潮》(东京,1903,发表了鲁迅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等革命派海外报刊。 3、《苏报》和“苏报案” ①《苏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②1896年在上海由胡璋创办,内容低劣。1900年由陈范接办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③章士钊担任主笔后,连续发表十几篇富有革命色彩的评论文章,《苏报》成为资产阶级的言论机关报,因发表章太炎写的《革命军序》介绍著名革命家邹荣《革命军》,引起清政府注意;④1903年6月29日,《苏报》发表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蓄谋已久的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馆,逮捕章太炎等五人。⑤章太炎、邹荣被捕后,一场以洋人为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特殊审判上演,章太炎、邹荣被判永久监禁,章太炎、邹荣以法庭为讲坛,揭露清政府压制言论和卖国求荣的罪行。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最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荣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4《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章太炎。 (1)《民报》: ①它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最主要的机关报,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它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个高潮。②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办,主编有胡汉民、章太炎等;③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首先提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十六字纲领。④《民报》与保皇派刊物《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使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大论战: ①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激烈论战主要在《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历时两年,双方投入的报刊达几十种之多;②《民报》一创刊,就全力以赴宣传“三民主义”,主动向保皇派机关报《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公开批驳康梁的“君主立宪”主张; ③双方论战集中在三个方面:a、革命,还是改良?b、建立民主共和国,还是是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民报》由“以文章排满的骁将”章太炎为主帅,《新民丛报》的文章则出自“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之手,最后以改良派失败而告终。⑤经过大论战,保皇派一蹶不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3)章太炎: 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职业报人、学者;②1903年因“苏报案”在报界声名大振,后担任《民报》主编,充当“以文章排满的骁将”;③生性耿直,为争取新闻自由,求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10年10月上下半月VIP 会员免费更新下载】454份 5.2G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第14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1976—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教学重点之一。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了解新闻改革和进展情况。 重点和难点: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3、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媒体的发展。 4、中国进入WTO后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内容: 第一节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界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新闻界揭露批判了“四人帮”的种种罪行,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拨乱反正。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宣传报道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障碍,直接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行。 三、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 新闻界学习刘少奇对新闻工作的指示,恢复和发扬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媒介逐渐摒弃了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宣传模式,开始按新闻规律办事。批评报道得以恢复和加强;读者工作受到重视。 第二节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 一、加强经济报道,推进经济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新闻报道也随之发生了转移。新闻媒体报道推进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报道了大城市和大企业的改革举措,推进了经济改革。 二、新闻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主自由”,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新闻界对其进行了斗争,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三、新闻改革的起步及其经验教训 随着新闻数量的增加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新闻界学习江泽民和李瑞环对新闻界的讲话,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了新闻改革。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邓小平南巡讲话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加快和深化了经济改革。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受到了普遍重视;新闻界和海外的交住日益频繁。 二、新闻业务的改进和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 新闻界告别了铅与火,改为激光照排,联网编辑,新闻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 真题 1、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2.棱镜门事件 3.拟态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5.尼尔·波兹曼 6.观点的自由市场 7.蒙太奇 8.美国便士报运动 9.史量才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一、原始时代 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 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周礼.考工记》 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 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 《管子》; 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 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2)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建东西二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 规划特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2)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3)闾里制 意义:1、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2、从总的形制和布局与“面朝后市”相符3、在规划建设上,宫殿占地面积大4、闾里制5、人口规模增大6、为加强集权,管理贵族富豪,形成了城市带。 五、东汉洛阳 总体规划特点①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奠定了礼制基调。②南北轴线的出现③沿袭营国制度④旧城改建类型。 六、曹魏邺城 影响:1)功能分区明确,中轴线对称应用于城市。2)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呈上启下3)功能区分布灵活创新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观察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首先,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近200年来,城市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张,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熊熊燃烧中得以实现,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水源/地源热泵等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利用 其次,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成为“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 第三,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无线通信网 TD-LTE、智能交通及智能安全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四,知识型服务业将成为城市未来产业的主要形态。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发达国家已越过70%。未来的城市将形成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教育与研发服务、创意以及产品设计等相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第五,城市带、城市群(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快捷便利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将城市与城市有机地联接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圈),如日本东京城市圈、英国伦敦城市圈、德国鲁尔城市带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城市圈等。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省域范围内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规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六)国际合作继续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二、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