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热点范文

申论热点范文

申论热点范文
申论热点范文

申论热点范文:和谐劳动关系助推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同时呈现出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易发多发的新态势。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标准表述】和谐劳动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劳动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广大企业和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才能既保持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谐稳定,从而为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能够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到劳动光荣、劳动体面,依法享有相应的地位和权利,又能够保障广大企业经营者充分施展才华、创新创业,使企业健康发展。这对于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用工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利益机制发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加深和扩大,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有增多并深化的趋势,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制建设的不完备,法律法规的滞后,又使得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表现劳资纠纷大幅度上升。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依法化解劳动关系中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和准确判断我国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才能既看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稳定这个主流,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满信心,又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解决。要始终坚持通过法律和制度来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动建立完善以工会法、劳动法为基础,有关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把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调处全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

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与职工群众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要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三方机制建设,政府部门应承担主导责任,工会和企业组织应发挥好代表、维护和引导劳动关系主体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

总之,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工作的目标要求。要从不同类型的企业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遵循的总的共同要求与具体的具有差异性的措施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

申论热点范文:正确看待农村养老

【背景链接】

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怎样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事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情。目前农村养老、农村医疗都缺乏必要的保障,能够妥善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解读】

根据现实情况,邱老师认为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农村养老问题。

第一,我国农村历来实行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形式。但是,随着我国正在发生的急剧社会和经济变革,家庭养老正在受到来自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子女的减少,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流动人口增加以及价值观念变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日趋弱化,我们要加强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型。

第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是老年人的最佳养老模式,因此,要巩固和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机制。就老人而言,居住在家里有诸多好处,其一,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保持之前的生活节奏;其二,老年人可以通过照料后辈,参加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等,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心理上的认同感。政府应该促使家庭养老由传统的道德约束转变成法律、制度的约束,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第三,对家庭养老的事宜制定相关制度和奖惩措施。其一,对善待老人的家庭,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自觉性。其二,依法打击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的恶劣行为,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和典型案例的教育作用。其三,对部分由于子女残疾、失业等原因而无力赡养老人的家庭,当地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在就业、救济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第四,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措施。根据我国农村当前的现实,应该逐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并在推进的过程中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例如:在条件好的农村可以低标准起步,坚持个人缴费为主、国家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方法,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在条件差的农村,政府要调整财政分配格局,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申论热点范文:城镇化的征途

【题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请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3.语言流畅,字数1200左右。

【范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健经济发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当前要重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改善其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创造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

育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们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点评】

本文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总论点,经过总述后,提出了三个对策分论点,在布局上先总后分。然后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重论明了应取之策,属于策论文。

文章首段首先明确了当前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上来,使文章的立足点足以贯览全局,具有一定高度。在对策的提出上,首先总体而论,从宏观上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统筹和规划等措施,接下来几段分别从加强投入、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措施的步骤详尽,考虑全面,可操作性强。文尾亮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令人深思的同时顺势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的发展目标,严密扣题的同时,使文章收笔圆满。

总体上看,文章结构完整,脉络层次清晰,语言较为流畅。

申论热点范文:基层医生流失

【背景链接】

近几年来,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由于医务人才比较匮乏,导致这些地区群众“看病难”的矛盾仍然突出。据估算,我国每年培养数十万名医学生,只有约10万人穿上白大褂,不少在职医生也在转行,基层医生流失严重。

【标准表述】

现在,相当多的病人愿意到大医院看病,这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的人员缺乏和质量不到位,功能不完善。现在国家投入主要花在大城市大医院和中小城市的大医院,而基层的医疗机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事实上,老百姓一个普通的感冒,本来完全可以在基层解决,但实际又不能够在基层解决,这是医患双方的问题。

[原因]

其一,基层人才短缺。按照国家计划,到2015年要为城乡基层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目前只有7.8万,且大部分是转岗培养的。据调查,每千人拥有的乡镇卫生院编制人数或者村卫生院人数在西部地区指数大概是0.91和0.95,全国是1.18,中部地区达到了1.12。以千人为单位,不论农村人口拥有的乡卫生院的数量、还是每千人农村人口拥有的村医的数量,西部地区卫生人员的短缺情况都非常严重。其中,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带来的不信任感是很多医科毕业生“弃医”的重要原因。

其二,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严重失调。有不少村医只达到中专学历,其余的都是非医学专业出身,基层卫生机构不仅仅是人才短缺,功能不完善,医疗人员学历低、医疗质量差等,加剧了老百姓看病难。

其三,定向生不愿下基层。学医学习时间长、学业压力大、培养学生国家投入大,医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尤其艰辛。真正成为一名医生之后,工作超负荷,劳动超强度,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谈恋爱,这是我国医生们的普遍现状。与医生工作强度形成反差的是其正常收入并不算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更少。定向生们最关心的就是将来到了基层能够拿多少钱、有没有编制、将来的晋升能否解决。这是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但正是因为对编制、待遇、晋升等问题的不确定,导致他们到基层就业的方向十分不放心。

[措施]

因此,我们建议:

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好相关政策,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国家应鼓励医科类高校本科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实行发达地区城市医生到欠发达地区挂职就医制度;合理确定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比例,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使公共财政投入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合理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能力的建设。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培养适宜人才,留住合格人才,使更多的病人在基层医院解决一般疾病。

此外,还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因为医术是个人术,因为他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所以医学不仅仅是你有一个技术的问题。一个医生虽然有了技术,但若没有一个好的医德,没有责任心,没有对病人最起码的尊重和爱,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如何让学医的学生更富有仁爱之心,有良好的医德,去服务于基层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公平与个税改革

【热点关键词】

个税改革收入分配税收制度社会公平贫富差距

【热点背景】

2011年6月3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起征点的修改真是一波三折。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个人所得税法》(草案)后,全国共获得创纪录的23万多条社会意见,其中有将近85%的意见反对将3000元作为个税起征点。“3000元个税起征点过低,我认为政府应当果断重新研究,至少调到5000元以上。”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国家一个经济政策出台,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尽管民意汹涌,但是在6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审议稿中,起征点还是维持了3000元。为此,有人无奈地说,“哪怕将起征点象征性地上调至3500元,也算是给民意一个交代”。当最后结果出来后,起征点则戏剧性地调整到了3500元。

围绕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国内的媒体和知识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虽然最牵动心弦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但是公共舆论对个税的讨论却远不止于此,而是在更多地讨论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从而让个税能够真正起到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为此,不少人提出了以CPI指数来调节起征点,也有人提出以家庭替代个人为计税单位,还有的提出要让抵扣制度更加广泛、更能体现实际的生活负担……

【考点分析】

一、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1、贫富差距拉大,收支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不利于拉动消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造成分配模式与实际脱节。

3、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差距大。

4、劳动收入占初次分配比重小,助长投机取巧心理。

5、税收调节机制和设计不合理,监管上存在漏洞,逃税漏税、非法收入现象严重。

6、中低收入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

二、社会公平的现实意义

1、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2、增加社会消费总量,活跃市场,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3、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发展。

4、使人们安居乐业,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个税改革的举措

1、制定完善的个税法律法规。建立个人报税制度,实行高额累进制的收入所得税税率,个税按家庭来征收,凡是在本国有经济利益的个体,不分国籍均要求申报个人所得税。

2、巩固税收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地位。个税根据个人收入情况逐步提高税率,重视家庭其他成员尤其儿童的数量情况,把高收入者作为个税主体。

3、健全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设立专门的评估、收取和实施机构。适当降低个税税率,按收入地来源征税;明确和完善个税征收范围;提供一些税务回扣(或称特殊减免)项目。

4、合理量化、调整个税制度。所得税因个人收入多少缴纳的比例不等,收入越多缴税比例越高,且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每年都调整,个税起征点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变化。个人收入税包括工资税和收入税两部分。

申论范文示例:改善环境促发展

【范文示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改变以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政绩观。

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把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二是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等。三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理论背景】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却留下许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

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水污染会使渔业生产率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会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我们必须从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负责的高度,唤起对保护资源环境的高度自觉和警醒;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而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一段话简评】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申论热点范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背景链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承担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因而,公共服务本身就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分配,是国家调控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稳定和秩序、提升全体国民福利水平的一种制度化手段和机制。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必须以均等为原则。

“十二五”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标准表述】

[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不仅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质量不断上升,越来越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加上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仅供给总量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而且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分配不均等。可以说,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等,这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服务的比重仍然偏低。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总量不足,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而且分配和享用不均等,在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措施]

我们认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抓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第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突出体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一是突出体现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均等,二是突出体现在城市中的城镇户籍居民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的两大问题。

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第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就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社会管理引导公众参与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加之信息传播速度惊人发展,容易引发社会突发性群体事件,这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为此,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

社会管理,很多人理解为是政府的事,与公众无关。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社会管理事关社会每一个人,只从政府角度考虑是片面的,脱离群众的,注定是失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近年来,“把社会管理还给社会(组织)”的呼声日高,社会组织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公众通过网络发出了自己的呼声和要求。如2011年国家制定个税起征点的标准在征求意见时共收到8.2万网民的237684条意见和181封群众来信,创近几年国家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数量之最。因此,社会管理需要、也必须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形成政府与公众上下联动,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推进社会管理,必须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管理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在社区或者公共场所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以广播或者宣传册的形式向公众做好宣传,广而告之。

推进社会管理,要形成良好的制度机制。政府应该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相应的平台和制度,以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为了避免行政机关内部“会诊”、民意渠道不畅通、规章执行陷入困境的局面,广州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市政府所有的规章在制定过程中都要求公众参与。不论参与者是否在广州市居住,是否为广州市民,都有权利参与到广州市的规章制定中,提出意见和发表观点。这一规定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还为全国其他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推进社会管理,需要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参与社会管理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和精神。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培养公众的这种文化和精神,培育公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改变公众对社会的冷漠、埋怨心态,让参与社会管理成为公众的生活习惯甚至生活方式。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社会管理事关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群策群力才能把社会管理好,从而使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申论热点范文: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传统文化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应该接受治疗,不应受到刑事处罚。汪的代理律师则认为当初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中存有瑕疵,并继续为其作无罪辩护。9个月前,汪某“机场刺母”一度引发了社会从“孝道”、“责任”层面对其一致谴责,不过,时至今日,这位涉案当事者本人并没有就自己的行为从道德角度主动回应大众,他依然在苦苦辩护,认为自己不该受到刑事惩罚。

“机场刺母”发生在2011年3月31日。当晚旅日留学生汪某回上海后,因学费问题与母亲产生争议,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了数刀,这一幕令周围人都震惊不已,汪某随即被警方带走。

刺母案发生七个月后,2011年10月下旬,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司法鉴定出具的报告显示,汪某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检方认为其作案时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汪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而汪某的辩护人则认为事发时汪某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其做无罪辩护。最终法院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汪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材料二

2011年10月24日早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公务员廖某,与59岁的父亲发生冲突,其父的衣服被廖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更是被廖某咬得鲜血直流。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随后的调查更是显示,在4个多月时间里,廖某曾7次暴殴亲娘,骂母亲是猪,“咋不撞车死掉”?不过,与机场刺母中的汪某面对社会指责却“默不作声”不同的是,咬父事件发生两天后,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一直逃避的廖某幡然醒悟并最终站出来承认了错误,事情以一家人和解收场。

为此,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还专程给当地报社写信说,这件事引起了他个人的一些深层次思考。“从小处讲是一起家庭纠纷,当事者缺乏道德修养,违背伦理,行为失范。而从大处讲,可看作是当前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伦理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材料三

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

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材料四

近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考点分析】

一、孝观念淡化的原因分析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的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在山东曲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

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农村家庭的割裂,一家人分处几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一家人都难以团聚、朝夕相处,“孝文化”和“孝心”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二、弘扬孝文化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精华内容,对于和睦乡里,促进家庭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并身体力行,站在已有的文化高度上继续向前行走,才更能感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和使命。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而社会的和谐首先就在于家庭的和谐。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方面。挖掘孝传统,弘扬孝文化,以孝作为构建和谐家庭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弘扬孝文化的对策

1、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要。由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与教育水准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价值观也有很大变化;由于资产积累的加速与经济保障制度的充实,老年人的经济能力也已有较大改善。这些因素都使得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要充分了解老人的真实需要,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

2、倡导最为基本的孝行准则。父母对子女所希望的,除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外,更有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虽然孝的定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亦倡导践行现代最为基本的孝的行为准则。

3、利用节庆效应弘扬和传播孝文化。自古以来,中华传统节日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的诸多节庆都强调亲情,以家庭的归属和对祖先的缅怀为主,强调家族的重要性与家庭的温馨。因此,应借节庆之际,不断宣传和强化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庭亲情纽带,同时,还可大力推广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将敬老、爱老的思想与节日活动紧密结合。

4、在道德层面不断强调孝文化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等法律对此都有明文规定。比如,“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等等。对于不尊、不敬、不孝之徒应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5、文化研究机构、公共教育部门对孩子、公众持之以恒开展好经常性教育。

6、健全孝道公共评价与激励机制,厘清新社会条件下孝道的内涵与标准,让孝道更具操作性。

7、在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方面更关爱老人,发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宣传那些真心尽孝的道德楷模,长期保持宣传普及与舆论引导的作用。

重视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是全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法律的保护,道德的提升,社会的保障,孝道的倡行,舆论的监督,可以相信,新时期的老人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

四、对孝子工程的看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不孝”之举却屡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小孝子培养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实际效果恐怕未必尽如人意。

一方面,小孝子培养工程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条纽带,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儿童孝顺、感恩的孝德工程很有必要,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名“标准孝子”,而是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的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

第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素养,必将影响将来的人生轨迹。“孝为德之本”,教孩子孝敬父母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该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提倡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涉及到“孝心能否量化培养”、“应在什么阶段培养”以及“如何衡量孝心”等具体问题,却又需要更深层、更系统的的考量。

第一,孝道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用统一标准要求孝子,既不合实际,也背离科学,“孝”有许多统一的标志与行为指征,以一个“中华小孝子”的名号来涵盖孝道显然过于武断。

第二,孝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孝”乃发自内心,表于言行的一种品德,其多半得自于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说存在“培养”这种“方法”的话,也是一个漫长的示范与模拟的互

动过程,是长期教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因此,仅靠办学习班进行短期培养,是完全不够的。

第三,孝道的保持和增强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实际问题更是“孝子培养工程”所解决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孝道”呢?

首先,孝道的培养针对的是人们灵魂的锻造和升华,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得到引领。

其次,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体验时,才能体会父母付出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

总之,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孝子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方方面面一起行动,才能真正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出父母膝下知冷知热的儿女,才能真正找回“孝”文化。

申论热点范文:公共安全

【背景材料】

近年来,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城市安全是其中之一。太平盛世是百姓心中的理想境界。只有太平未必就是盛世,然而盛世必须是太平的。否则,即使“食有鱼”、“行有车”了,但说不定哪天这“鱼”或“车”就被一场突发事故给毁了,也难称真正的好日子。

政府要抓经济,然而城市公共安全也要抓,也要抓紧抓好。城市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如果说城市公共安全就是民生工程,那么人民群众对城市安全的满意度也正是检验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

【习题】

请结合背景材料,以“公共安全”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范文】

多措并举确保公共安全齐心协力推动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指出:“让人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政府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公共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人民乐享发展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政府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者,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调集资源、组织力量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保障公共安全建设中,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发挥好作用。

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硬件保障。近年来,我国生产、卫生、交通等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和保障不及时造成的,这就在无法控制的天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祸的因素,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牵涉面广、投资量大、收益小,因此,政府不但应在财政预算及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同时还应有效调集、调控社会资源,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事故防范的屏障。

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做好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竞争压力,或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都不到位,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适当扶持,增加投入。同时要求或帮助企业做好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

公共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健全、完善、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建设。政府既要强化自身公共安全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职能,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尊重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到对于群众和媒体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反馈、妥善处理。

公共安全建设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它由诸多方面组成,由多种力量维系,由多个体系保障,绝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达成。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将

公共安全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始终紧抓和重点建设的工作进行下去,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

申论热点范文:土地保护

【背景材料】

污染场地又称“棕地”。关于“棕地”的概念界定,在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案》中有所阐述。根据这项法律的规定,污染场地是一些不动产,这些不动产因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和危险物的污染而影响到它们的扩展、振兴和重新利用。

污染场地的影响是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污染可能不局限于场地本身。研究表明,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导致区域镉、汞、铅等重金属污染;沈阳30家搬迁企业场地中的重金属和石油类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在场地周围也检测出了重金属含量偏高的情况。“棕地”中的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后,可通过土壤、地下水等迁移、释放有毒物质,毒性可持续达上百年。

【习题】

土壤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一旦被污染将很难恢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丧失生产力。请你以“土地的保护与治理”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2.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让土地远离“毒品”

——议土地的保护与治理

随着我国“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作为万物生存之本的土地资源变得遍体鳞伤,持续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石油化工污染,过量农药化肥与地膜的使用,让本就稀缺的土地加速变质,成为众人望而却步的“毒地”。

“棕地”一词渐渐走近人们的视线,其显现慢、修复难、周期长、费用高等特点给我国土地利用敲响了警钟。“棕地”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循环。我国“棕地”治理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虽有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但是法律空缺、标准不完善、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加强土地的保护与治理,让土地远离“毒品”!

让土地远离“毒品”,需建立和完善专门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在“棕地”治理方面的法治欠缺,使得不少企业在污染后得以钻法律的空子,在给土壤造成巨大创伤后无关痛痒地离开,留下的烂摊子交由政府处理。因此,污染场地修复和再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将土地污染修复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细化所有利益相关方应承担的责任。尽快正式批准、发布和执行有关预防和治理土地污染的国家标准和技术准则体系。地方政府可依据当地污染影响的实际情况,发布和施行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加强污染场地管理。

让土地远离“毒品”,需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融资机制。美国的“超级基金”来源于以联邦环境保护署为主的污染场地管理模式;英国、德国、荷兰采取了基于风险管理的污染场地管理方法;而加拿大则将污染场地管理责任到省,联邦政府参与提供基金和技术援助以及制定联邦指导方针。因此,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基于我国国情的融资机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包括环境税费、清理补贴、贷款、抵押及市场许可证等经济和财政手段,对那些风险高亟需修复的场地展开修复行动。

让土地远离“毒品”,需设定合理的修复技术方案。“棕地”修复经费过于昂贵,因此在设计修复技术方案时,我们要基于污染场地对环境和周边人口构成的风险来决定。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场地的使用目的以及污染场地与人口中心的距离。在考虑到修复成果的前提下,根据土地受污染状况不同选择不同的修复技术。我国应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棕地”的实际出发,提高污染场地监测、评价和修复领域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水平,增加污染场地修复人才储备。

我国“棕地”治理道路任重而道远,《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重点对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开展治理与修复。相信经过综合及全面的治理,我国的土地一定可以远离“毒品”,恢复生机。

申论热点范文:以房养老

【背景链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