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下时评(四)

高一下时评(四)

高一下时评(四)
高一下时评(四)

高一下学期时评材料(四) 2016.5

一万个让别人体谅自己的理由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曹林2016-05-13 08:18

被一条很小的新闻感动了。

前几天的上海地铁8号线列车上,一对看上去60岁左右的爷爷奶奶带着自己的孙女上了车,小女孩上车就表现得很不舒服,贴着冰宝贴应该是发热了。然后可能是恶心了就想吐,爷爷就把外套脱下来给她吐在里面。看到这一幕的乘客十分感动,将爷爷用外套接孩子呕吐物的照片传到网上,也感动了很多网友。那个乘客说,小女孩也很懂事,最后下车时和爷爷说不要抱,要自己走。

半是感动,半是惭愧——惭愧是因为我可能做不到这种文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可能会急于去照顾孩子,而不会太多顾及吐到地上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少不便。我会为自己这样做找到很多理由,孩子生病,应该体贴,老人带孩子,应该体贴,孩子吐地上了,其他乘客和工作人员应该都能体谅和理解。看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不仅是孩子,大人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吐在地上,让公共场所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可这个爷爷没这么做,他也许可以找到一万个让别人体谅自己的理由,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容忍孩子吐在地铁上。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想到去体谅别人,体谅对其他乘客形成的干扰和造成的不舒服,体谅地铁工作人员清扫的不便,体谅公共环境的卫生,选择了用自己外套接呕吐物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人的影响。这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公民教育方式,教育她区分公域私域,传递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良善文化。

这就是一种文明,如果说这种情况下乘客们宽容和体贴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文明,那么,家长没有利用别人的宽容、而是在细节上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这是另一种可贵的文明。这样互相体贴和包容,在给别人造成影响时不那么理直气壮,不利用和消费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在礼让和谦让中形成彼此尊重的文化,从而成为一种城市文明。

从图片上看得出来,那个爷爷是带着可能会影响其他乘客的歉意这么做的。谨小慎微地考虑到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不便,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太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了,什么事都考虑着自己的方便,觉得自己不容易,什么事都希望别人体谅自己。当大家都这么想时,很容易引发冲突。比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引发的冲突:老人说,我年纪这么大了,在公交车上站着,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不给我让座啊——而年轻人会说,下班高峰,我们辛苦工作了一天,累得不行,你们怎么不体谅下年轻人,为什么非赶上这时候来挤公交车。都考虑自己,缺乏彼此的体贴,结果就是充满戾气的撕。

即使从常情来看,别人应该包容你给别人带来的影响,也不能那么心安理得和理直气壮,应该带着一种感恩和歉意,并努力最小限度地影响他人。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小孩子在飞机上想上厕所尿尿,大人来不及带着去上厕所,就在座位上把尿。甚至还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大人让孩子蹲在地铁上大便。至于在公共场所随便让孩子裤子一脱就尿的,就更多了。似乎能为这么做找到很多理由,也会为让别人包容这种行为找到很多个理由——脱口而出的理由是,小孩子嘛。其实,别人也能找很多个不包容这

种行为的理由。你期待别人包容,向别人课加某种容忍的义务,可别人并不接受,于是,冲突在所难免。

我们习惯张口就说“这点小事至于么”——可这完全是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私视角。一句话说得很好,你往别人胸口插一刀,然后你说别人敏感,别人把刀插回来,你却说别人“这点小事至于么”。

我们生活中多数冲突,其实都不是界限清晰的是非之争,而是权利模糊地带——你觉得别人应该宽容你,应该让着你,可是别人觉得没有这个义务。所以,很多事情上应该少一些“别人应该让着你”的傲骄思维,带着谦让和尊重之心。不要觉得别人天然就应该体谅你,你体谅别人了吗?体谅别人的体谅,不利用和强迫别人的体谅,互相包容,然后才有和谐和文明。

跟评

@筱月:其实我觉得,人们需要将心比心。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给上了年纪的人让座,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上了年纪,坐在公交车上,也会有人主动给他们让个座。

@豆腐小僧:爸是建筑工地工人,每次下班他都不坐公交车,他说身上脏,都是水泥灰,平时也不去银行人工服务,不是自卑,而是不想受那种眼神和不屑。

@王中献:你有一万个让别人体谅自己的理由,别人也许有一万零一条不能原谅你的理由!做人要多换位思考!

方言“神曲”走红:喝下这碗正能量的“鸡汤”

新华社郑州5月13日专电(记者双瑞)随着一档以传承方言文化为口号的电视节目的热播,乡音土语再受关注。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方言正走向衰落相反,近几年社交平台上不断涌起“玩转”方言的热潮。其中,多首接地气的方言“神曲”轮番爆红,网友称“被正能量洗脑也甘愿”。

“听话听音儿,求河南人办事得听他说几个‘中’。要是半晌不吭气,最后冒出一个‘中’字,这事儿就成了,要是你话音刚落他就一连串‘中、中、中’地满口答应,那基本就不中了。”因创作河南方言歌曲一炮而红的史不凡这套方言理论,也是他对作品受追捧的私人注解。

在史不凡看来,方言自带亲切属性,有些话必须用乡音土语说,才能表达出独有的韵味和情感。2013年,他的业余试水之作《我是不是恁哥》甫一亮相就传遍街头巷尾,网上点击量一举突破千万,被奉为方言“神曲”。由于歌中刻画那位逢人称兄道弟、看似仗义实则无用的小人物毛子哥太过深入人心,史不凡的本名少有人提及,“毛子哥”倒成了他行走江湖的名号。

此后,内容各异的河南方言音乐作品接连出炉,部分歌曲因地道的方言说唱,一度成为河南人聚会闲谈的必备节目甚至老乡相认的接头密码。在其他省市,用方言创作的歌曲也不断走红,如湖北方言作品《武汉拐子哥》、主打南京方言的《啪啪歌》、

主打青岛方言的《挖蛤蜊》,以及陕西方言演绎、歌词达5000余字的《陕西木有啥》等,曾分别被当地人戏称为“洗脑神曲”。

“这些歌通俗易懂,用词地道,节奏感也强,听几遍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史不凡称,传唱度高也是方言影响力的一种表现。事实上,生活中已很少使用方言,甚至对部分方言词汇十分陌生的青少年,也对充满幽默感的方言歌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河南洛阳一名小学生熟练掌握好几首方言歌曲,在同学中很受追捧。

有意思的是,在诙谐、接地气的外表下,这些走红的方言歌曲往往还包裹着正能量。

《武汉拐子哥》以湖北道情腔起头,用武汉方言说唱,表现的是武汉地铁3号线开通等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啪啪歌》展现的是南京本地生活特色和热情包容的精神,《陕西木有啥》堪称对陕西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而郑州市交管部门的《白搁这儿乱了》本身就属公益宣传,借鉴方言“神曲”的创作风格,用方言幽默欢快地阐释酒驾的危害,在朋友圈“传疯了”。

“来,干了这碗鸡汤!”在郑州从事医务工作的80后白杨说,方言跟音乐结合有一种奇特的喜感,平时工作任务重,听上几遍就心情大好,“就算传播正能量也毫无说教色彩,不知不觉就被洗脑了。”

不久前,史不凡遭遇了一场小小的虚惊。在他的公众号后台,一堆调侃性的评论中,突兀地出现了郑州市某区级法院的留言,说有事找他,并留了电话。拨出号码前,史不凡惴惴不安,使劲琢磨自己是不是惹了什么麻烦。弄明白原委后,他哭笑不得。

“毛子哥”火了以后,史不凡被郑州消防聘为宣传形象大使,创作了一系列消防安全主题的作品。那个法院的院长看了,又喜欢又羡慕,想请他吃顿饭,也给法院支支招儿。由于没有联系方式,这位忠实粉丝就跑到公众号去留言了。

“不要觉得方言土,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很惊人的。”得知在美国等地都有自己的粉丝群,史不凡觉得自己沾了方言的光。他5岁学说相声,师从名家李金斗,说学逗唱功底深厚,这为歌曲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支持,而方言这种形式为作品传播提供了情感上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不时传出方言式微的说法。事实上,方言的魅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注意。一方面,在主流舆论场方言并未缺席。例如,方言在电影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疯狂的石头》、《不是闹着玩的》等以方言为主的电影颇受好评。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等民间舆论场,方言等级测试、方言配音演绎经典剧作等趣味十足的内容隔三差五出现,方言造字等自发性活动也多次成为焦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古文字专家齐航福认为,各类方言作品的流行,表面上是因娱乐性,背后是母语文化根基的力量。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各个族群的情感和文化记忆,充满趣味的方言作品,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不失为一种保护和传承。

地震小英雄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8年了。8年前,林浩是汶川农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因地震中救人的事迹被授予“地震小英雄”称号。成名之后,针对林浩的批评逐渐多了起来,其中一种声音就是成名后不务学业。现在,林浩是四川某艺术学院附中的高一学生。(《广州日报》5月11日)

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林浩正是其中一个。被授予英雄称号后,林浩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到了首都北京,他还走进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会场,成为全场唯一一个举国旗的儿童。随着人生命运轨迹的改变,林浩也迎来了争议,被舆论批评成名后不务学业接拍影视作品,利用名气迁居上海等。

以“高大全”的标准衡量,有几年林浩确实没有表现出很多人“希望的样子”,甚至一些行为还让人失望。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可能完全按照公众理想的轨道前行。如果把林浩当成一个平常孩子,就能发现他的很多选择再正常不过了,他的许多行为习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身边的许多孩子,不正是这样吗?

传统观念里,英雄似乎不能有一点儿瑕疵,要终其一生闪耀光芒,身上不能有一点儿缺点。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革新自己的英雄观。作家伏契克有句名言概括得好:“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至于后来的路,完全是英雄自己的选择,外人干涉不得,也干涉不了。

世上有两种英雄,一种英雄“不仅比普通人有勇气,而且能把五分钟勇气无限期地延长”,他们用一生的时光证明了自己永不褪色;还有一种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他们一瞬间光芒四射,而在以后时光里,可能想活得轻松一点,甚至可能想放弃英雄的重担。所谓“功不抵过,过不抵功”,何况,后一种英雄的人生选择,只是相对世俗化一点,与“过”并不沾边。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抛弃模式化的英雄观。成名之后,林浩确实有过迷茫,他自己承认,“比如2008年到2010年,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对这样的迷茫,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别说是一个孩子,即便是成年人,盛名之下,面对鲜花掌声,就能平静如水,不会飘飘然吗?

从报道看,林浩的许多行为还称不上离经叛道。林浩现为四川某艺术学院附中高一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看来成绩还不错。即便他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不是说成为英雄,就一定要学习好,就一定要成为全能型的超人。据林浩介绍,现在的理想是“做一名演员”,而几年前“想去学建筑设计”。这样的理想位移,也很正常,成为一名好演员,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地震小英雄”林浩也不例外。我们只要记住8年前的感动,只要他的选择没有给当初的英雄行为抹黑,具体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应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你是否还记得,八年前的那场大地震

又到了“5·12汶川地震”的纪念日了,岁月匆匆,这场给中华民族带来创痛的灾难,一晃已过去了8年。各地纪念地震的活动仍会进行,不过关于这场地震的讨论,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沉寂下来。

人们对于过去的历史,难免会有些遗忘,毕竟这个世界日新月异,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然而有些事,即便不再成为热点,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应被人遗忘,汶川地震便是如此。8年前,那场世所罕见的特大地震,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还有国内外众多的救援队伍、志愿团体、媒体记者,共同展开救援工作,灾难没有压垮我们,反而让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磨砺了民族性格。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的叙述可以是壮怀激烈的英雄史诗,也可以是低吟浅唱。任何人都抹不去灾难亲历者的创伤记忆,那些曾经的梦魇不时纠缠在他们心间,或深或浅。于是,灾后的心理康复与家园的重建,成为妥善救助受灾群众的难题。政府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来自20个省级行政区的基建队伍对灾区进行了对口援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一块砖,一片瓦,都凝聚着这些基建队员的心血,很多人将援建地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新家园很快拔地而起。

但是,在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上,我们做得还不够到位。震后大量涌入灾区的志愿者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心理咨询有时候成为受灾群众的负担,在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上,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地震的记忆虽然苦涩,但经过历史的沉淀,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关键在于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去认识这场灾难。在德国作家格拉斯看来,记忆是刚直而真诚的,它不容许有任何的粉饰。我们对这场灾难的认识,应是基于历史事实的真诚,这种真诚既不否定成就,又不掩盖问题,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反思。8年来,我们目睹了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的奇迹,也思考着地震所暴露的隐患,如房屋的抗震能力弱、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低、慈善款项的漏洞、民众对地震预防知识的缺乏等,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尽管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有些则仍未改观,如若置之不顾,则仍有可能重蹈覆辙。

魏则西式小人物“成名”是时代隐伤

都知道,这是个“素人”也能迅速变“网红”的时代,但爆红的代价是速朽。但有些人的迅速“成名”,却注定让人无法转过身后就忘却,只会触“名”伤怀、倍感痛心:短短十来天里,魏则西、陈仲伟、雷洋三个原本朴素无常的名字,接踵刷屏了网络,被安插在“××事件(案)”的标签里然后被印在舆论广场的碑柱上。

作为个体的他们,原本并不自带“主角体质”,很少与公共事件沾边:就在不久前,他们身份标签或许还是“学生”“医生”等。可一场厄运,却让他们的命运迎来拐点,哦,不是,是“终点”——将他们归并在了“逝者”名单里,而他们的死,也成了被导入舆论视线的引线。

死于非命,向来比寿终而殁更能触动公众的悲悯神经。可让他们的悲剧摁下公众情绪按钮的,与其说是死于非命本身,不如说是悲剧背后的时代况味,这也是其能引发舆论共振的缘由所在:魏则西最直接的死因虽是不治之症,可将他推向绝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乱行医、大医院科室承包乱象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误导;陈仲伟死于20年前为其植过烤瓷牙的病人,背后却连着“医患矛盾”一地鸡毛的争论;雷洋则跟“涉嫖娼死亡”的词眼捆绑。

我们形容某个人寻常,常会说“他在电视剧出现不会超过三集”,可魏则西等“路人甲”们“成名”了,却是以再不会出现在他们亲人身边为代价的。这何其沉重?布迪厄曾揭示个人苦难的社会性:“个人遭遇的苦难,看似主观层面的紧张或冲突,但反映的往往是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魏则西们的遭际,亦是如此。

正因他们之前的平常和之后遭遇劫难的不确定性,所以其悲剧才会极具代入感;也因为这些悲剧在个案性之外,更是安全事故频发时代某些社会性问题在个体身上的投射,就如孙志刚、佘祥林等事件一样,所以他们才会成为标志性符号,并引发无限关注。

作为被标志性事件带入宏观社会语境的微观个体,这些小人物“成名”,往往比成功人士的“上头条”,更能成为时代的印记。当年孙志刚事件后,有人说,孙志刚用生命改写了一部法律;唐慧上访事件,则推动了劳教的废除。这些事件都是个案,但是,个案的背后却勾连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权益。在悲剧发生后,有了法治进步、制度补缺,或者,以此让整个社会审慎生命和尊严的价值,如此方是避免挥霍反思机会的不二方式。

任何社会和时代,都免不了会出现悲剧,但小人物们的“成名”,应像反思页面上跳出来的“弹窗”那样,它链接的标志性事件,也不啻为对我们恒久的提醒:要汲取教训,将这些事件作为推动法治趋善的坐标,以规避悲剧重蹈,以免下一个“魏则西”的出现。

人民日报评校园饭局:不能迷信烟酒是友谊的润滑剂人民日报5月11日消息,聚餐、喝酒,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社交生活的一部分。近日,一个面向460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聚会频率达每周两次以上,近四成聚会社交的开销占生活费比例超过30%,竟有人1个月有20多个饭局。

班级聚、舍友聚、社团聚、老乡聚、获奖聚,甚至连领到贫困助学金也要聚……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请还是会去,一是想多认识人,二是担心被人说另类。流风所及,确实容易风行草偃。而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聚餐社交本身就是负担。偶然、适度的应酬与交际,在所难免;了解一些基本礼仪,避免毕业后进入职场闹笑话,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成为现象、文化,则就该警惕、须改变了。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已不是象牙塔。

大学校园的饭桌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上应酬文化的折射。而这样的饭局交往、酒桌社交,也只是大学校园风尚的一个折射。此前,关于大学学生会选举、社

团争夺资源乱象的报道,也让人心惊。客观上,大学生已经成熟,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但在思想还未成熟、价值还未定型之时,他们也容易被社会风气所影响,认为“世俗化”“庸俗化”就是“灵光”,就是“能混社会”,视之为“主流”、以之为“上进”,反倒让青春沾染上沉沉暮气。

大学生仍是时代的骄子,仍是走在时代风尚前列的人群。正因此,更可以用健康向上的社交方式,来涤荡“吃喝酱缸”的熏陶渐染,建构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的社交文化。

不用迷信“烟熏酒醉才是友谊的润滑剂”,青春有自己的打开方式:对于热衷于此的校园“官油子”,应该敬而远之;对于这套游戏规则的浸染,可以更多地说“不”。

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社团,其实都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社交生活。在大学里,有趣、有营养的交际其实很多:周末学术沙龙、咖啡馆创业交流会、线下读书会、校园外语角、各种社团活动,甚至操场草坪上的吉他歌会、自行车骑行、团队户外爬山……这些才应该成为大学社交生活的美好回忆,而不是一个个夜晚的沉醉不起。

青春,有更值得期待的东西。年轻人终究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新来的年轻人”可以给一个单位注入活力,带来新的文化、新的风气。这样的年轻人多了,健康向上的文化就能不断引入社会,社会才会为之一新。如果还没入社会就被饭桌捆得死死的、被酒精泡得透透的,变成“小酒鬼”“交际花”,端起酒杯一套一套的、做起事来一愣一愣的,我们又如何寄希望于青春令社会更加昂扬?

改变风气,而不被风气肆意地改变。其实,“无聚餐、不社交”,并不只是一些大学生的习气。马克思有句名言: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才是“人、关系与连接”的社交本质——以真诚、理解、健康、信任与热情作为核心理念,塑造并输出更健康、更向上的社交文化,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同样关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再快的新媒体也要给真相一点时间

雷洋死了。他死在了被警方带回公安机关审查的过程中,被警方控制的理由是涉嫌嫖娼。

这恐怕是这两天社交平台上最热闹的话题——“人大硕士”“涉嫌嫖娼”“孩子刚出生”,这些因素无疑让故事更具话题性。在许多中国人民大学校友群里,围绕雷洋死因的讨论彻夜不休。然而,除了北京昌平区警方的官方回应,经历几夜风雨,有助于解答人们疑问的报道依然稀缺。猜测、质疑、阴谋论,在许多讨论中频繁出现。呼唤正义的口号在指间传播,传播真相的陈述却缺失。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发生了什么”,远比“为什么发生”要快得多,人们附加的情绪容易让传播脱离正常轨道。雷洋事件发生后,有人指出不该突出其身份和家庭背景,而应集中追究死因本身。这一观点固然没有错误,但不得不承认的尴尬是:假如雷洋不是人大硕士,假如雷洋不是一个刚做爸爸的年轻北漂精英,其遭遇被公众所

关注的范围和速度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情绪带动了对真相的追问,但情绪也可能带偏人们对事实的理解。

要解答雷洋到底为什么死,技术上不困难。不管他有没有嫖娼,有没有被冤枉,警方应当有执法记录。依据常识和执法规范看,现场的警察也不是一个。其次,通过法医,雷洋的医学死因也可以有确切结论。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走司法程序的时间往往比人们所期待的要长得多,在这种事实的空窗期,种种猜测才会肆意发酵。

雷洋的死亡不应该是一件离奇的事情。除非上面提到的几个环节被人为隐瞒或篡改,否则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仅凭新媒体上的沙盘推演,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人们更应当期待的是详实客观的新闻报道以及具有公信力的官方信息。对前者,应当追求核心信息来源的突破,不止步于外围采访;对后者,鉴于现在该事件所激起的强烈社会反响,更高级别的公安机关和负有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理应站出来说话。

遗憾的是,在许多新媒体事件传播的初期,新闻当事人常常是缺席者。比如,在前段时间发生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中,因为当事女生有限地接受采访,而其他目击者一时不知所踪,所以坊间出现了一种对新闻反转的忧虑。而因为雷洋的家属仍然处于巨大的悲痛中,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暂时没有接触媒体,警方成为了最核心的当事人,因而,他们的回应备受关注,甚至被骂也就很正常。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真相的渴求,权力机关应当转变思维,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但是,人们也应当理解权力机关表态所应有的慎重。在人们等待真相的时间里,可能要经历公安机关对办案民警行为是否妥当的调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督促,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监督,以及当地党政机关对事件的关切。这些部门内部的互相制约,能够让真相变得更加清晰,但是也注定其表态要比新媒体传播慢一拍。

2013年,加拿大华裔学生蓝可儿在美国一家酒店死亡,美国警方在4个月后才给出最终结论,其间经历了几乎是全球媒体的轮番拷问。即便如此,调查结果公开后,仍然有许多人不相信警方的结论。很多案件被传播后,经常有人给出一个自己乐意相信的故事版本,或者在权威消息来临之前给出一个自己的预设版本。在这种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权力机关既不能做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也不能在没有调查清楚时就轻易说话。

真相需要时间,需要理性监督基础上的守候,新媒体再快,也需要等一等真相。

雷洋案,是谁给真相下了咒?

魏则西刚走,一个叫雷洋的年轻人又走了。和魏则西一样,雷洋也是带着母校的标签出场的。尽管29岁的雷洋,已经毕业多年,人们还是第一时间知道了他是人大的硕士。更进一步,人们还知晓了他就业的单位,初为人父,曾经在知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喜欢踢球,身体健康,出事那天是结婚纪念日,夫妻关系很好等等信息。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想的,反正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去嫖娼的。同时,我也觉得雷洋是青年才俊,他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反过来,这种同情,也促使我觉得害死他的那些莫名势力,

是极其可恶的。接下来的事情也仿佛在验证我的这种感觉,大量帖子和文章,已经发出了控诉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忧虑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也无法获得安全感。

尽管,在这巨大的愤怒和忧虑中,所有人都不得不追问一个前提:真相是什么?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以为是个常识,大家都应该懂:要追寻真相,就尽量不要自带预设。因为预设意味着价值判断,从而可能影响人们客观中立地认清事实真相。我知道“价值中立”是空中楼阁,但要逼近事实,尽量克服和反省自身偏见,总应该是追寻真相时应有的姿态吧?老实说,人大硕士、青年才俊、初为人父,这些标签能唤起同情、顺带滋生出无名怒火,但未必能帮助接近真相,反而可能因此失焦,模糊了事情本来的面目。

当然,我也知道,坚持这样的常识,确实有点装外宾的意思。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没有这些标签引发的戏剧化冲突,就不太可能引起舆论的关注,而没有舆论的关注,单凭个人的呼吁,是很难倒逼公权力公布真相的。写评论时,我经常被人告诫这样一个道理:真相未明时,最好闭嘴。我知道这告诫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它都是对的。可问题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从来就没按照教科书走啊,如果我们都闭嘴、无法形成舆论压力,真相最终能乖乖地浮出水面吗?恐怕没有人敢打包票。所以,在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社会里,总会看到一种悖谬的现象:在索求真相时,人们只能以模糊真相的方式去追寻真相,说起来几多无奈。

获得真相,这应该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可在今天,人们却不得不时刻像一只羽毛竖立的公鸡,以一种对立的、不信任的姿态去向公权力索求真相。真相有时比我们想象得还魔幻,但大多数时候,是充满了平庸和琐碎的,还有一些可能与个人价值预设相悖的细节。但面对公权力时的这种紧张状态,无疑会助长理智的惰性,常常让人们不愿意承认平庸而琐碎的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幻想出来的大戏。我不懂什么叫塔西佗陷阱,我只知道,事情的结果经常会变成这样:即使真相最终由公权力公布了,这个真相也可能变得无足轻重。大家就是不信,说什么也不信。人们沉浸在愤怒、叹息和自怜的情绪中,生活于互不信任的泥沼里,像被施了诅咒一样。

说到底,打破这种魔咒,责任还在公权力身上,在于它公正的执法,并严格按照程序第一时间把真相通知家属,而且通知的速度要快,要走在舆论之前。为应对舆论追问的“信息发布”,再快,速度也已经慢了半拍。不信任的氛围一旦形成,所谓的真相就很难再获得认可。具体到雷洋这次事件,如果警方早一点接听家属不断打进来的电话,通知家属,并告知最为详细的信息,事情或许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

警方在舆论刚刚兴起之时,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做了回应。只是人们认为,信息公布失之于简单,无法让人信服。不过老实说,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信息过于简单,就算警方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更为详细的信息,甚至发布了视频,只要这些信息是舆论倒逼的结果,人们还是可能不会相信。今天凌晨,警方公布了更为详细的信息,再次重申了雷洋嫖娼和突发死亡的事实,但能否彻底消除疑虑和深藏于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却还很难说。

最后想再啰嗦几句。雷洋事件,无论最终真相如何,对他的妻子以及刚刚出生的孩子而言,都是极其残酷的。这个事件里头涉及到嫖娼这种非常敏感的事,雷洋的家人可能会面临他的离世之外的另外一份压力。但无论是追逐真相也好,追寻正义也罢,

都应该考虑到这层基本的人性关怀,尽可能尊重雷洋家人的感受,给他们以安慰。不要冷嘲热讽,更不要道德绑架。我看到最近一次采访中,雷洋的妻子说“不考虑丈夫是否嫖了娼,只在意警方执法是否合法”。底下的评论,已经有大量的冷嘲热讽,让人感觉很不安。

除了远方也要了解脚下的土地

作为文化爱好者,我痛感近年来乡土文化的严重流失。在当前很多地方的课堂上,却完全没有乡土文化的内容。孩子们的知识,都来自远方,对于自己脚下的土地一无所知。不了解家乡,怎么能热爱家乡,又何谈热爱祖国呢?不了解家乡,不了解自己,人们有多少前行的自信和力量呢?

从云南丽江拉市海到湘西,再到四川阿坝州的羌区、藏区,我受了丰富多彩文化的强烈感召,也体会到这些文化面临湮没的无奈和痛楚。在家庭仪式缺失和社会教化日渐薄弱的情况下,课堂是最能保证传承乡土文化的平台。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或正在编写乡土教材,但是缺乏对自己区域文化内涵的全方位理解,因而面对丰富繁多的文化资源无从选择。很多乡土教材做成了死板的乡土文化知识汇编,或是对几种本地基本技艺或者本地土特产的介绍。这种建立在知识或技能学习的基础上编出的教材,还不能叫做真正的乡土教材。

对“根”的追求和保护一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2002年,我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去支教,一位校长给我讲了当地这样一个习俗:小伙子若看好了哪个姑娘,去求婚时,必须在女方家长面前背出自己七代以上祖辈的谱系,说明你是个来历清楚的人,他的求婚才有可能被接受。我去的时候,据说那边的小伙子基本人人都能连唱带念地讲出自己七代以上长辈的姓名和身份,甚至有人能唱念出二十多代祖先的名讳和身份。十多年过去了,那边的小伙子们不知还记得他们的祖先否?

乡土教材是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身边世界。我编的教材中,内容包括地域和历史,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如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语言,自然的发展与变化等。它带着孩子睁眼看家乡,从而了解“我”——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里来,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变化等等。

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还发展出自己的各种能力,诸如观察、选择、沟通、决策、表达。课文呈现的那些生活小故事,强调日常生活体现出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我们的历史的关系;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我认为,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文化精神,这些关系就是乡土文化。

例如,在民居课中,强调民居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比如,湘西的吊脚楼,是由于当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自然环境,人们不得不在河岸或山脚下的坡地上,用当地盛产的木材搭建起房子。而羌区的碉楼,则是因为羌人居住在高半山上,风大寒冷,还有部族之间的征战和野兽的侵袭,所以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

石头和黄泥做建筑材料,建成挡风御寒,还有防御功能的碉楼。民居的智慧显而易见,这就是教材的叙事逻辑。

接受教育是一个发现自我和选择方向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善的人。家乡文化能让受教育者更好地发现自我,并拥有自信的选择和自强的能力。

穿短裙的是女生,走光的是北大

北京大学又上头条了,这所百年学府只要有些微的风吹草动,都能吸引无限的舆论火力,而这次则是因为女同学的裙底风波,近日有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反映,学校强制修了体育课的女生为校运会进行跳操表演,并且统一发放的裙裤过短,容易走光。

强制听讲座、强制参加活动,同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大学校园里发生,来自山东的网友“猫和老鼠”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这多大的事情啊,我们学校的活动通知每个礼拜都有,哪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是靠强行凑出的人数”,只不过这是发生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也是借着这个话题,网友们才又开始讨论一下这一届的年轻人,以及,早就被官僚化了的大学校园。

浙江网友“安家在月球”就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一点团队荣誉感都没有,“学校运动会要求学生参加很正常,有一定约束也正常,不然你有事我有事,都不参加集训,到运动会上拖别人后腿,丢失的是年级集体荣誉,这么点破事也上网嚷嚷,还有什么不嚷嚷的吗?”

70后看不上80后,80后又看不起90后,90后又鄙视00后,年龄的鄙视链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们这一届年轻人不行。这条鄙视链也在河北网友“打捆人生”的跟帖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学校统一组织点活动,就被扣上强迫的帽子,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还要点组织性、纪律性不?举报人不是怕走光,是骨子里的懒散,不愿意接受训练,不愿意被一丁点约束!”

不过小编可是要提醒,这种以“过来人”口吻的发言,可是很容易引起反感滴,这不,湖南网友“再见丶阿修”立马反击,他并不认为这是学生的傲娇和牢骚,“当一个人说不参与的时候,可能是那个人有问题,但是,当多数人都不愿意参加的时候,就说明这个活动有问题了”。河北网友“天青色等烟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也为这个观点提供论据,“我也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不就是为了讲排场才把大家拉出去,还要花很多的时间训练,简直是劳民伤财”。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学生懒散,而在于活动本身对学生而言,是否有其参加的意义和兴趣,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行政一级一级压下来的任务,学生们怎么能不反感?江苏南京网友“cnpeter艾特126点com”也回忆起了自己学生生涯受到的“压迫”,“记得20几年前就是各种跳操各种评比,大热天的每个学校都花很大的精力训练,现在,这种陋习仍在继续,什么时候教育体系能多一点实用主义,多一点精力在如何搞好教育上面,总提素质教育,可领导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素质吗?”

锻炼身体和彰显活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哪怕是花钱办个健身卡也有人愿意,但强制参加运动会跳操的本意,到底是倡导学生锻炼身体,还是为了在校领导面前制造出

整齐划一的大场面呢?河南网友“平常吾心”也认为,“跳操就显示爱运动?有浮浅之嫌。要移风易俗,要创新,只要是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家还是会积极参与的。”联系最近风靡校园的彩色跑和荧光夜跑活动,同样是运动,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低自现。

在高校的行政化取向日益严重的当下,以学分为胁迫而学生强制参加的思维背后,所体现的便是蔓延到高校的官僚逻辑,广东深圳网友老猫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不在于跳什么舞,发不发裤子, 而在于学校想当然的实施自以为是的政策, 没有把尊重和理解学生落到实处, 家长作风官僚作风明显,当然中国的大学由官员做主的情况下, 还剩下多少自由精神,值得怀疑”。

大学本该是人才的培养地,但在行政化的指挥棒下,大学的精神沾染上了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学术成就无人问津,官僚规则肆意横行,八卦噱头漫天追逐,湖南长沙网友“雨滴”就发出了无奈的哀叹,“北大明明可以靠学问岀名,可最近都是些什么新闻啊,北大不但需要给这些女生发打底裤,还要给自己穿上遮羞裤”。

别让鸡汤营销文耗尽朋友圈仅剩的温存

每天打开微信朋友圈,你总能看到一些微信好友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文和养生帖,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被转发的文章背后,暗藏着虚假广告的“转发”产业链: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转发一次1到5分钱;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的灰色收入。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甚至就是一场骗局。(5月9日《新京报》)

你永远不知道,一篇矫情的鸡汤文内中,藏着怎样的恶意与祸心?耸动的叙事文风,夹带着粗鄙的垃圾营销,已经一再败坏朋友圈文章的声名。在种种表面乱象背后,当然是苦心经营的灰色生意,是盘根错节的产业链条。“流量变现”的老套逻辑,嫁接到微信端口的庞大生态之中,很容易就衍生出一套全新的推销把戏。而当这一切,借助于“众包分发”进行狂轰滥炸,注定让人不胜其烦、防不胜防。

内容分发平台与虚假广告投放者,这两者所结成的利益同盟,势必是灾难性的。自始至终,这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陷阱:首先,写作者刻意迎合受众的认知偏见、猎奇心理或焦虑情绪,投其所好炮制各式鸡汤文和养生贴;然后,转发平台动用人数众多的注册会员参与转发任务,从而将上述营销文推到“强连接”的社交网络扩散。熟人渗透,加之情境渲染,使得朋友圈的营销文章极具隐秘性和煽动力。

鸡汤文、养生贴中的虚假广告大行其道,不仅是源于流量变现的急迫尝试,更折射了“人际资源货币化”的悲哀现实。不少人为了赚取微不足道的“分成”,不惜罔顾亲朋情义与道德良知,不负责任地转发、散播各型各款的营销文章。却殊不知,其在无意之间,已然成为一场骗局的推波助澜者。时至今日,病变的微信朋友圈,或已沦为充斥着算计与出卖、施害与互害的逐利场。

由单纯的通讯工具、社交平台,演变为事实上的内容介质和广告载体,微信这一路走来可谓命途多舛。不得不说,相较于微信端口所产生的巨大流量,相较于那无比可观的消费潜力与市场商机,其所搭建的内部管理框架、其所遭遇的公共监管压力还

远远不够。也正是这种“能力与责任不匹配”的状态,给虚假广告留下了极大的可乘之机。现实情况是,那些在正规平台无法投放的广告,在微信朋友圈里居然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满。

该如何准确界定朋友圈广告?该如何为之设计一套匹配的监管办法?这些都是全新的命题,却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如若不然,当“营销文”产业链一路狂奔,当所有的鸡汤文都被怀疑是否真诚,当微信好友都变成需要提防的对象,谁还会留恋朋友圈最后一丝的温存。

不要指望“生人亲吻”提高社会信任度

社会信任感是测试社会约束机制和道德发展水平的“试金石”,不是有了信任感之后才提升了社会发展水平,而是社会发展水平首先提高,人与人的信任感才会随之增强。

5月7日下午,长沙西湖公园,来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组织了一场亲吻陌生人的活动。从3月底开始,他们便在QQ交流群内发布信息,有近200人报名,但“线下”真正亲吻的日子,却因人员迟迟未到而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完成亲吻的也不足10对。这群学生将活动的意义归结为“表达信任”。(《潇湘晨报》5月8日)

人与人的不信任感是当下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组织这次活动,并将意义归为“表达信任”,似乎是对症下药,但之所以导致舆论哗然,关键原因在于活动采用“亲吻”的方式——中国文化传统较为内敛保守,同样的行为,西方可能仅仅用来表达友好,中国则通常表示男女朋友之间的亲昵。

开展公益活动,应该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而非刻意照搬西方。而且,即便是欧美个别国家的亲吻礼,也多是见于熟人之间。这次活动则完全属于陌生人之间的亲吻,有的甚至连一面之缘都算不上。而要达到“表达信任”的效果,显然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础,这样零基础地亲吻来表达信任感,必然流产。

费孝通曾提出的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核心,血亲、姻亲、朋友、熟人……按离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信任则始终在熟人圈子里依次递减,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度是最低的,因此很难指望一场声势浩大的亲吻活动来增强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

活动本身所设置的门槛也值得商榷:打着“增进信任”旗号,却堂而皇之拒绝颜值过低的人参加,最终会伤害一些“颜值低”的人,不仅无助于表达信任感,反而会增加了社会冷漠,加剧了人与人的疏离,最终与学生宣称的“表达信任”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亲吻虽不是接吻,参与者的健康程度主办方是否清楚,这些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靠接吻表达和增强信任感的逻辑本身就有问题。社会信任感是测试社会约束机制和道德发展水平的“试金石”,不是有了信任感之后才提升了社会发展水平,而是社会发展水平首先提高,人与人的信任感才会随之增强。个体的付出和积极的回馈是社会信任感的基石,但关键还是大环境的塑造,只有法律规范和社会制约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大众才能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反之,法律和道德不能免于自身受到伤害,

大众就会产生各种担忧和不信任感,无论举办多少“亲吻陌生人增加信任感”的活动,社会戾气都不会有消散的趋势。换言之,所谓的不信任感,终究是出于个体保护的需求。

一味强调个体的主观力量,企图单方面让个人表达对陌生人的信任感,而不从主观源头上下功夫,不积极营造正确的安全的环境,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便是信任感时有增强,很快也会反弹。

动车上拒让座,何错之有?

5月3日,在从达州到成都东的D5185次动车上,一女子带年迈母亲去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提出挤一挤,被拒。后来,一名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了自己的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委屈地哭了,反问“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关于到底要不要让座这个事,讨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之前人们只是倡议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那动车上呢?

在老人女儿的眼里,年轻人就该给老年人让座。但问题是老人的女儿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造成老人站着的并不是人家女大学生,而恰恰是他们自己。老人身体不好,还要长途奔波去成都看病,作为子女就应该提前未雨绸缪,替老人打点好一切。节日期间人流多买不到直达票,那缓一两天出行行吗?老人体力不支,找列车长商量一下去餐车、休息室坐坐行吗?实在不行,提前预备个小马扎总可以吧?规避自身的问题,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女大学生身上,挥起道德的大棒批评年轻人,不妥。

站在女大学生的角度,人家何错之有?现代契约社会,小小的火车票就是一纸合同,这张合同上清晰地写明了乘车时间、往返区间以及座号。女大学生手握“合同”上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天经地义。事实上,动车与公共汽车不同,动车车票对应的是更为清晰的座号,动车上到底该不该让座,套用甄嬛娘娘一句台词,“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而老人子女的说法,显然是在用道德去绑架人家的私德。

老人们的子女,或者说很多总是要求别人道德高尚的人,显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要求他人。与法律是为全社会立规矩不同,道德管辖的领域属于自己内心。无论是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还是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强调的都是道德自律。说实话,用完美近乎神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讲道德,最容易收获失望的情绪与伪君子。

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现代社会,我们还是多讲契约精神,少用道德去要求别人。如果非要讲道德,那不妨多用道德去要求自己,而不是去忙着给别人立规矩。

动车上拒让座,错了吗?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青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5月4日《华西都市报》)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没有主动让座,甚至没有被动让座,结果座位权利被道德绑架所凌辱。于是带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失德?

动车让座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第一,女儿没买到坐票,也是挺无奈的一件事。不过,动车不像城市的普通公交,有时坐着需要三五个小时还不止。这个时候,如果“让座”成风,估计道德成本就会高到吓死人。第二,坐动车不像坐公交,用网友的话说,既然没有座位,“那你能不能买一等座?能不能买商务座?实在不行,可以坐迟一点有位置的那趟撒”。当然,再不济,有特殊情况,还有列车员可以寻求帮助,是不是非要挤乘客的“座位权”呢?

这些问题,其实不过是一个问题:道德行为,不是膜拜的“神龛”,应该是力所能及的温暖。几站路,让一让,又何妨?但几小时的路程,高价买的车票,也要逼着被人“让”,这就过了“力所能及”之槛,让座这种小小的美德行为,就成了成本高昂的“义举”。凡人可以效仿小善,英雄才会“大义凛然”。说起来同样是让座,但动车上的让座,显然不是人人可以轻易借鉴的“小善”那么简单。

动车上应该让座吗?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这些年,为了提倡“让座”,大家都是蛮拼的:上世纪的时候基本是道德说教,再不行就小喇叭广播;十多年前,发现了谴责的力量,鼓动着大爷大妈们“扇耳光”、“坐大腿”式强行索座;再然后,地方部门尝试以地方立法的姿态,罗列出“请”或“罚”的各种强制手段,于是让座这件事,似乎从“主动让”成了“必须让”。但其实,好像也没有任何一种调查或逻辑能证明,这些年在“让座”上的努力,果真就多大程度推进了让座美德的蔚然成风。

拒绝和老人挤着坐动车被指责,这是道德泛化之祸。有人担心,拒绝让座,会让公德斯文扫地,会让社会风化粗鄙不堪。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动车拒让座事件后的网络调查中:一方面是九成人支持女孩的拒绝行为,另一方面是五成左右的人愿意主动或被动让座。看起来,这是很分裂的一件事,但实际上,恰恰是民意理性的彰显:在价值认同层面,民意褒扬了让座的美德行为;但在权利尊重层面,拒绝让座同样不是丑事一桩。

动车上拒让座,谈不上什么错,更犯不着之责。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能让就让,不让也请待之谦和。

单身不狗,世界潮流

前几天看到一家知名的媒体,用了一个整版“特写”了春节前夕几个女孩通过网络众筹在北京地铁登“反逼婚广告”一事。那广告就登在东直门地铁站,里头有一句:

“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语言看似平和,但逼迫与反逼迫,却明明透露出来浓浓的火药味。

到了大家认为该脱单的年纪,却还保持单身,就会开始频繁地接收到各种“关心”,不断有人问:为什么还单身呢?爸妈的“关心”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基本都是出自真心。但这种“关心”大多数时候确实很烦人,它逼着人家必须说出一个、哪怕胡诌一个理由,否则,总感觉对不起这份关心。因为矮且丑咯,或者宅和腐,又或穷和忙,这些理由随便说一个都成。

反正很多时候,人们根本没想听理由,只是想找个机会面带和善地说:小伙子(姑娘)摸摸头,要加油哦。除非你说:我是喜欢单身所以单身。他们才会改变面部表情:一个白眼飘过,附赠一张呵呵脸。

单身人士找什么理由都行,只要自嘲装可怜,别人一般都没多大意见。可如果他们向别人热情洋溢地说,单身也可以快活和幸福,一般人是打死也不信的,而且会觉得这是玩世不恭的挑衅,是无可救药的自甘堕落,是没什么文化还装第欧根尼。

因为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人们都相信单身必成“狗”,是躲在边角偷看人家谈情说爱的人,是辛酸地期盼春天孤身搭火车的人,是喜欢单面熟煎蛋独自吃食堂的人。总之,就算有人说什么“快乐的单身汉”,他最快乐的事,也只能是找到另外一半。

有一种文化,叫做单身恐惧,真实而强劲有力。中国的老人家觉得这不是开玩笑:到了年纪还不结婚生孩子,应该被判刑。成家然后立业,天道自然。外国人,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单身的人和野兽无异。据说上帝创造世界,每天创造完,他总会说“这很好”。唯独创造亚当时,画风就变了,上帝说这是他第一件不完美的作品,因为“他不该孤单一个人”,需要一个夏娃。在我们的文化中,单身不会快乐、也不健康,而且还很可耻,是一种莫名的不安和危险。还记得《1984》吗?那个世界,一个人待着是一种罪。这不是虚构,我们这个世界最严厉的惩罚,正是放逐和孤立,监牢中对付最顽固的犯人,使用的最残忍的手段,就是小黑屋中单独隔离。

当然,万事不绝对,正确无永恒。数一数哲学教科书上最耀眼的哲学家,有一大半都是单身汉,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斯坦……不过,帕斯卡尔曾经暗恋过一位贵族少女;尼采号称要拿鞭子抽女人,但他追了好几个都没追上;叔本华就是酸葡萄本尊,明明活得像坟墓硬说孤独更有味。好吧,事实上,哲学家未必是人生赢家,他们单身也未必是因为喜欢单身。

要证明“单身不狗”,求助古怪的哲学家看来不行。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科学的统计数据:今天在美国,50%以上的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不包括那些自愿或不自愿住集体宿舍的)。独居人口占了美国人口的28%,仅次于无子女夫妻家庭,是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已经超过核心家庭人数。这组数据说明,独自生活,已经成了现代人主流的生活模式。更不用提,美国50%以上的婚姻都以离婚告终这一事实了。人多未必力量大,也许单身的人过得并不快乐,或者是出于被迫无奈?还真不是这样。有数据证明,单身人士社交活跃度远远超过已婚人士,他们更频繁地出现在酒吧、社团、广场和参与公共生活。单身未必孤独,不爱的两个人硬凑一块,才最

孤独;众人未必快乐,集体狂欢背后,恰有可能是落寞。独身成主流,只因人们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除了美国,在瑞典、日本,以及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它已经是未来的趋势。令人遗憾的是,单身人士尽管在人数上逐渐成主流,却经常遭遇莫名歧视。更糟心的是,对单身人士的歧视,远不止体现在言语和心理上,在住房、道路设计,社会养老等方面都有体现。有些医疗保险、工作津贴,只有拿结婚证才能领取。这不奇怪,因为现代社会,是围绕核心家庭,围绕更能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家庭形式而设计的。

宝宝心里苦,只是宝宝不说。别以为单身这事跟你没关。任何人都会有单身的日子,任何婚姻都有可能走向单身的一天。老年人尤其老年妇女最有可能单身,因为妻子普遍比丈夫长寿,妇女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甚至二十年,都可能保持单身。也别说什么“单身狗”就是一无关痛痒的自嘲玩笑、不用那么玻璃心。

对歧视的玻璃心和敏感度,折射的正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尊重单身这种生活方式,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的质量,而不仅仅追求“曾经活过”。

女幼师主动选择流产不应该被推崇

台州经济开发区某幼儿园的一位女幼师因为担忧自己怀孕请产假,班上学生不能适应新老师,所以主动选择了流产。学生家长知情后,心里既内疚又有难以述说的感动,遂联系当地记者要求登报感谢这位年轻的幼师。(4月30日《钱江晚报》)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别人无权干涉,但笔者仍不赞同女幼师的放弃与当地媒体的立场。试想一下,如果各家媒体都大肆宣扬这位幼师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在大众的印象中将“主动流产”与“师德模范”挂上了钩,那么自此之后其他幼师再次意外怀孕,腹中的胎儿又该何去何从?

《吕氏春秋》中记载过一个故事,说鲁国有一条法律,鲁人在外若见同胞沦为奴隶,将其赎回则可获取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鲁人于诸侯却从不向国家索取金钱,然而,孔子不但没有赞扬他的行为,却叹息“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子贡赎人本应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因为子贡的错,就错在他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导致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

同理可知,这位幼师主动选择流产也正在无意地将道德的标准拔高,抑或是呼吁群众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都只会得到一个结果,就是让道德尴尬。尽管我们可以给予个体极大的自由,但我们不能让女幼师这种个别行为成为全行业所有从业者的付出标准。

笔者不赞同部分网友怀抱最大的恶意、用各种阴谋论去揣测这位幼师流产的背后原因,但联系近日以来“女老师扎堆生二孩闹教师荒”“学校强控教师怀孕”的新闻屡屡曝出,加上女教师本就面临的无形的“职业天花板”,让笔者不得不怀疑,当下的女教师是否已经无法掌握自己怀孕的选择权?

我们赞美无私的奉献,但却不推崇没有必要的牺牲。对自己腹中的孩子尚且不够重视,怎样才能有心去呵护他人的孩子。当前幼儿园和幼师要做的,应当是通过生命

教育让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深知生命的重要和美好,让他们受到爱的浸润,而不是放弃另一个宝贵生命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非得放下手机才算尽孝?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条大道理,但调查研究也得分是怎么做的。如果采集的样本本身就有失偏颇,调查者结论先行,那最后的发言也一定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所得到的结论也会给旁人带来误导。

2月14日,华商报报道,有人专门设置小型调查问卷,随机选取20名市民,看看他们春节期间怎样陪伴父母。20名参与调查的读者中,今年春节没有时间陪同父母的有2人,另外18人虽然如期回家,但放下手机全身心陪同父母的只有3人。一个“只有”,评价的导向已经跃然纸面。其实不止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各种大小长假,大概除了清明节,都会有这样“放下手机陪陪家人”的提醒。

自从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把手机和亲情对立起来就成了一个模式。似乎二者是水火不容、不可得兼的关系。但果真如此吗?特别是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曾受益于微信、QQ等通讯软件带来的便利。旧时代的“家书抵万金”、“相对如梦寐”,是因为那时候“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现在因为科技的进步,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以低廉的价格视频或者语音传递信息与情感。几十年前,年三十大家排着队到电报大楼打长途,边拜年边哽咽诚然场面感人,但那不是人们所期待的,重回那种场面也绝对不是幸福。时代发展了,技术进步了,就不要一味还沉浸在臆造出的“乡愁”或者“离恨”当中,快快乐乐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不是更好更高兴的事情吗?

而且,孝顺与否以在老人身边拿没拿起手机来论定,实在是太武断了。就像是春节期间,一张儿子在火车站长跪不起的图片感动了许多人,但从二老所在的淄博到儿子工作的北京其实并不远,交通也还算便利,为人子者四年没回家的原因外人不清楚,但由此判断他不孝或者因为照片就认定其是个大孝子,都是片面且不负责任的起哄。

过去有副对联,出处不可考,南怀瑾先生书中介绍为“古人云”,也有一说是“道光时甘谷生员张及泉先生撰写”,其文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究其含义,无非是让人们懂得“体谅”二字。古人尚且如此仁恕,今人何必苛责儿女怎样怎样就是孝顺,怎样怎样就是不孝呢?况且,很多爸爸妈妈也喜欢手机,巴不得儿女们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和出于孝顺的耐心,一点一点教会他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手机也好、网络也好,都是工具,将之妖魔化、无情化映射出来的,还是世道人心。

过节是喜庆热闹的日子,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冲突对立、三观正面碰撞的时候,所以才会有很多“逼婚”、“熊孩子”、“红包”的热议话题,也会有“上海姑娘一顿饭逃离男友江西农村家”的典型案例。面对这些看似无法调和的阶层之间的隔阂或者代际之间的鸿沟,围观者、评论者、社会的观察记录者该做的,是在不偏不倚的立场上增进双方的了解、理解,帮助他们沟通,而非去强化那些固有的、符号化的概念和教条主义的论定。

“给父母洗脚”已经够矫情了,就放过手机、平板和电脑吧。

余光中:带上乡愁回家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个栖息在闽南地区沉静安稳的小城,近日迎来了一个位阔别故土多年的老乡亲,老者虽已年迈,满头华发,可谈到故乡的片刻,眼里还是绽放出矍铄的光芒。他带着一腔悠悠长江水般流淌不尽的“乡愁”回到故乡,参加家乡人们为了纪念他光辉的文学人生而修建的文学馆,他就是“乡愁诗人”余光中。

“父亲出生在现今洋上存的一间古厝。当时的名字叫万杉郑。我回去看到古屋后面有一排共五棵荔枝树。因为时节不对我并没有吃到。可有人告诉我到了八月节的时候,荔枝可以收成四五百斤,当时大吃一惊,有一种很矛盾复杂的感情。到底是可惜自己没吃到荔枝,还是自豪于荔枝是产自我家的。因此便写了一首小诗《五株荔树》。”余老兴致勃勃地谈及自己最新的一首吟诵故土的诗作。这位写了一辈子诗歌的“乡愁诗人”几乎已经成为流荡和衔接两岸“怀乡文学”的符号和代言人,身居海外的游子绵密而细腻的乡关之思,在简练精粹的语句间升华到古朴厚重的境地。

“与《乡愁》相类似的诗我写了十几篇,另外有一篇叫《乡愁四韵》,罗大佑谱成了曲,在两岸的传播都很广。还有一首《民歌》,也是四段回环往复的格式。很多人说我创作旺盛,想来一跟长寿有关,还有就是台湾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吧。”台湾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渐步入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思潮因为政策的宽松也渐渐活跃和多元起来。一批外省作家通过对大陆生活的怀恋和追思来排解客居异乡生活的愁闷和忧郁,余光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台湾的政治环境再怎么紧张,都没有诉诸兵戎。这对创作者是莫大的幸运。”鉴于台湾舒适安稳的环境,余光中左手写诗,右手著文,故国之恋和去乡之忧都被灌注到厦门街的雨巷、无瓦的古屋、屋前深深浅浅的青苔痕迹里,这些承载老旧时光记忆的意象和情节,涌动着慕乡之思,牵扯着前尘往事,上善若水般,清凌凌扑面而来,激发起一代台湾民众渴望寻根问祖的强烈感情。

“能坚持写作到今天,最根本在于我对中文的孺慕。中文是我的母语,一方面出于对母亲的濡慕,一方面是对文化母亲的载体——中国故土的向往。”年近九旬的余老依然不能忘怀山川风物、乡土故人对自己文学生涯源头的培育与滋养。“现今台湾一千多万的投票主体,也就是新台湾人,他们追寻祖籍都会追到泉州、漳州,厦门,还是大的闽南文化圈。这点血缘上的同根同源不会改变。”余老自信满满。

对于现如今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文化信息的接受、文学发展走向近乎颠覆性的解构,余光中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很多人让我谈诗歌的命运问题,我想诗歌还是很多人在读、很多人在写。哪怕没有很多人读古典诗词,可是很多地方的民间歌谣、戏曲小调,甚至流行音乐的歌词,都算诗歌。你看我们报纸的很多标题往往就是古典诗词的格式。”

“我是东南西北人,祖籍永春,求学在厦门,生在南京,母乡在江南,成长的岁月在重庆,所以我就是个“中国人。”余光中的“余光”中,泛起了一丝泪花。

高一下学期政治重要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政治重要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政治重要知识清单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 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1)选举方式适用范围 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选举) 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选举,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等额选举:极少数情况使用 差额选举:各级人大代表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一个国家和地区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2)民主决策 ②重要性: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涉及到公共利益 ③重大意义:对决策者来说: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对公民来说: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和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管理--基层民主自治。 ①表现:在农村表现为村民自治,在城市表现为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又深刻的实践。

最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拼写与完成句子练习题

Words and expressions Unit 1 1、She was really u_____ about the way her father treated her. 2、It was very stupid of you to i_____ your mother’s advice. 3、He made a good s_____ in last exam. 4、All the people are c_____ about the growth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5、She’s h_____ my book away somewhere. 6、My summer vocation was completely spoiled by a_____ of wet days . 7、The boy is c____ about skating. 8、It’s against n_____ for a mother to hurt her child. 9、He came here on p____ to discuss it with you. 10、How d______ you say so? 11、Design a_____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friends your classmates are. 12、I live all a____ but I don’t feel lonely. 13、I want your a_____ on this work. 14、It is a little difficult to c____ someone down when he or she is excited. 15、He was caught c_____ in the exam. 16、No matter what he says, don’t ____ him. 17、C_________ with other countries was difficult during the war. 18、He formed the h______ of getting up early. 19、Both of them are e_____ of China Daily. 20、List what a good friend should do and ____ the list with your partners.(分享) 21、They are _____ .(骗子). 22、He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ir_______(自尊心) 23、Arrange the exhibits_______ to size.(根据) 24、He’s_____ from loss of memory.(患有) 25、The politician is really in a dangerous______.(境遇). 26、Why don’t you ____your idea ____on paper?(写下) 27、He _________________his English study(有困难) 28、She ___________________a foreigner.(爱上) 29、____________to change the situation.(努力)

时评文写作思路

时评文写作思路 写作时评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充满激情就是时评的写作要如同天然气和石油的井喷一样,一冲九天,富于理性就是要以事实出发,理性对待,不能平空幻想。我们写文章,尤其是写时评类的文章,总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不吐不快的人、事、物、矛盾、问题、现象等等,没激情,无理性是写不出更写不好时评的。其实写作就是内心的释放,写时评更是如此,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还有除激情之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这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 时评类文章,在开端处必先引述新闻事件,这是写作的根源所在,立论所在。相当于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对时评而言,引述的事件应该有出处和来源。 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又如从中学生早恋现象引出论点“早恋,成功的绊脚石”。 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当然,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认真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围绕材料议论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为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叙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大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立志探索科学的奥秘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累累硕果。接着用探因分析法就是: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牛顿正是因为在这种“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这正是在举出事例之后,沿着牛顿为什么会成为科学家的思路,探究其根源,从而证明了“人要立志”这一论点。 此类分析法常常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处是,一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绝不会发生越扯越远的偏离题意现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离材料的中心”这个高考作文的考点;第三,增强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三、探源本质,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议论空间 从根本上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为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缘其事,析其理,可明得失,辨真伪。例: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在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经据典,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知识面,深挖根源,以及社会影响,对材料和观点进行拓展延伸,使观点深化。 四、联系现实,旗帜鲜明——以小见大,广泛涉猎 1 联系现实部分在全文中出现的位置 联系现实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间或后半部分;也可用于全篇。我们中学生写的议论文,也可以在全篇都联系现实中鲜活的事例,而不涉及历史,这种情况很少;多数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即在旁征博引古代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名人名句之后,又联系到当今社会中鲜活的事例;还有的仅仅在文章的结尾之前,联系当前现实情况或自己的实际情况,论证中心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时代感。 (1)部分联系现实,出现于文章的中间或后半部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09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现在经营餐饮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专门以白领女性为顾客的餐厅,考

高中政治高一下学期政治生活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下学期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适应时代发展,以高考为导向,本学期高一政治备课组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用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通过本学期《政治生活》的学习,公民的政治诉求会越来越多,公民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长远讲,中国在国际上承担的政治责任也越来越多,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培养国际政治素质。公民素质的培养是核心,教书先育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政治觉悟,不远离政治,不排斥政治。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高考动向的学习与研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二)健全集体备课,集体协作,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固定备课时间,明确每位老师职责,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加强批改,抓好落实,与各学科协同作战,做好培优工作,加强辅导;(五)引导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挖掘学生的潜能。 (六)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时评文写作指导

时评文写作指导 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一、文体常识介绍 (一)文体概念 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时评的基本特征: 1、从文体的本质属性上说,时评属于议论文。 2、时评是对一个或一类的新闻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3、时评大多都是一事一议,也可多事一议。可以多个角度,但必须一文一主题。 4、要有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文章主旨,还得鲜明而有理有据。 5、时评要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意准确性和说理性。二、写作要领 写好时评文,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准备好材料第二步,拟好一个标题

时评文的标题,要实在。或高度地概括评论的话题,或一针见血地点明议论的中心、提出作者的见解。常见的拟题方法有:提问法,把人们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为读者设置悬念。如《安排就业能不能“优先下一代”?》(《杂文报》第1797期,汪金友); 数字法,用数字突显出问题的严重性或复杂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二十六个百姓摊一个“仆人”》(2005年3月15日《新闻快报》,张琳等); 判断法,用一个表判断的短语点明中心论点,如《恶搞是对批评的滥用》(《人民日报》2006年12月6日,汪涌豪); 反问法,用反诘的语气将批驳的事实或要评论的问题提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格言能“震撼”贪官?》(《杂文报》第1797期,柏敏); 引用法,直接引用要批驳的观点,并给予否定,这样态度鲜明。如《不可盲目“先就业后择业”》(《中国教育报》6363期,柴葳)。 第三步,拟出写作提纲 时评文是议论文的一种,直接对时事进行议论,有很强的论辩色彩,因此要求逻辑严密。写作前拟好提纲,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保证。

湖北省黄州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 完成句子练 习

高一年级 完 成 句 子 练 习 2013年6月 湖北黄冈

(一) 1.Thanks, mum. Actually you_____________my papers. I can manage it myself. (sort) 谢谢,妈妈。实际上,您不必整理我的试卷,我自己可以做。 2.We________________our debt ahead of time, but my husband lost his job last year. (pay) 我们本来能提前还清债务的,但是我丈夫去年失业了。 3.My grandpa often E-mails us to say he wants us to live as_____________he has. (healthy) 我爷爷经常给我们发邮件,说他希望我们过和他一样的健康生活。 https://www.doczj.com/doc/7215195516.html,ing a washing machine means using ___________________as washing by hand. (much) 机洗时用的水量相当于手洗时的三倍多。 5.With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 sighed a relief and felt much relaxed. (settle) 问题解决了,他松了一口气,感到非常轻松。 6.I was just about to go to the airport w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ad left my passport in the living room. (occur) 我刚要出发去机场,这时我突然想起我把护照落在起居室了。 7.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m just now. After all, he meant to help by making more suggestions. (glare) 你刚才本不该对他怒目而视,毕竟他是想给我们提更多的建议。 8.The school is no longer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t was so poorly equipped. (used) 学校再也不是过去的样子了,那时装备太差。 9.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lp you, but I was too busy at that moment. (mean) 我原打算帮助你,但那阵子我太忙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as that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proud) 使学校骄傲的是90%以上的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了。 (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as that he ate something that had gone bad.(fall) 他生病的原因是他吃了变质的东西。 2.Not until he left his ho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ow important the family was for him.(begin) 他直到离开家时才开始知道家庭对他是多么重要。 3.My English teacher sugges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listen to english programmes half an hour before going to bed every day. (rule) 我的英语老师建议我养成每晚睡觉前听半个小时英语节目的习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r so long, I gave him a call instead.(hear) 一直没有收到他的来信,我只好给他打了个电话。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政治学知识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在我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在《政治生活》内容里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怎样建设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是让学生懂得瞭望国际政治,本书的编写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注定思想政治发明感想的引导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政治与生活得联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学校坚持以德育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已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但是第二个学期的《政治生活》对他们而言仍是一个新的起点,由于他们还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新鲜的事物又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带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羡慕的心情,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引导,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初中阶段,习惯了开卷考试,学生背诵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不喜欢背诵,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临时抱佛脚,自我学习能力差,缺少分析问题能力和意识,不利于高中教师的教学。高中教材相对与初中教材难度有较大的改变,有一定的深度,政治知识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形成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很难再去培养他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加重,这给老师组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情况必须要有充分的考虑,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学措施和要求:

最新“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 上传: 温珍玉更新时间:2020-3-1 23:11:59 【写作指导】 “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说理性。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的“明星代言”两道作文就属于“时评类”作文。这两道“时评类”作文题目的出现,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新京报》评论认为,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高考的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评这种文体的重视。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一个对社会并不关心的人,很难写出让人叫好的时评文章;《西安晚报》发表评论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就客观真实的社会现象,去进行判断分析,阐述特定的价值理念与文化思想。有利于检阅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到底培养了学生怎样的公民精神,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到这些年轻的中国公民是否心智成熟,在

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与责任使命;《燕赵都市报》更认为,高考作文题,之所以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说到底,就是这种“国考”本身,既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更应该是一种体现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品格的表征。这背后,其实就包含着最深刻的文化意味,那就是在拷问我们的教育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不会陷于过度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误区,是否能为这个时代培养出具有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公民。 “时评类”作文从本质上说,属于议论文体。在写法上应遵循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要有明确的观点、充分的论据、精炼的语言、合理的论证及严密的逻辑性。当然,由于“时评类”作文本身强烈的针对性、时效性,在谋篇立意时要确保“就事论事”,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写作,要切紧“蔡铭超高价拍下文物,事后又拒绝付款的行为”来阐述己见,不得延伸拓展,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在选用材料上,要求选用富于时代性、思想性的典型素材,凸显出其鲜明的时效特征,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的写作,就应围绕“明星代言”的相关的现象案例、前因后果来选材。在结构行文中,开头部分可以在简要介绍事件主体之后,即应用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的语言亮出自己观点。迅捷入题,耀人眼球,方能吸引读者,震撼人心。中间部分则应结合观点,剖析事件,开掘本质,辩证分析。如肯定蔡铭超的行为,文章中间部分就应联系蔡铭超行为的背景和意义作集中深透

牛津英语高一上学期完成句子练习题及答案

完成句子 模块1 1. We are at ease with our class teacher. 2. We have some school activities after our class every day. 3. I went to bed half an hour later than usual last night. 4.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day, all students should attend assembly at school in China. 5. Our class teacher often tells us that the best way to earn respect from the school is to work hard and achieve high grades. 6. Our school is about the average size for Chinese middle school. 7. My English improved a lot as I used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8. He went to the pop concert for free last Saturday as much as possible. 9. We held a party and enjoyed the cakes I made at the end of last term. 10. You should not drop science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11. Students in Class Two usually play on the school field. 12. Simon was very lucky to experience this different way of life. 13. Our English teacher missed Chinese food a lot at lunchtime. 14. First of all, let him introduce himself to everyone. 15. Millie became interested in surfing the Internet. 16. We have many chances to learn about English high school. 17. 在刚过去的一学期里,我坐在名叫Max的男孩旁边。 I sat next to a boy whose name was Max in the past term. 18.每个班29个学生大概就是英国学校的一般规模。 Twenty-nine students in one class are about the average size for British schools. 29.刚开始时我发现英语家庭作业对我来说有点挑战性。 I found the English homework was a bit challenging for me at first. 30.上学期我很幸运能够体验到这样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I was very lucky to experience this different way of life last term. 31.去年暑假我们有一些机会了解美国和英国的中学生的情况。 We had some chances to learn about American and British high schools in the last summer vacation. 22.到体育馆最快怎么走? What is the quickest way to get to the gym? 23. 你可以在第二个路口向左拐。 You ca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24.经过科学实验室,然后一直走。 Walk past the science laboratory and go on. 25.饭厅在医疗中心与宿舍之间。 The canteen is between our dormitory and the medical center. 26.我与校长的约会要迟到了。 I’ll be late for my appointment with the headmaster. 27. That’s the book that I want to borrow. 28. It was the most touching story I had ever read.

高三时评文写作指导

高三“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时评类作文的概念及特点 时评是指针对社会与时政发表评论的一种特殊的议论文(面对的是真实的情境,召唤的是真实的判断)。 时评类作文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 (1)、时评类作文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 (2)、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时事是源,作文是水。缺少对时事的充分了解,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隔靴搔痒。 时评类作文的两大特点: 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是非对错,立场坚定。不要含糊其辞,摇摆不定;也不要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重点剖析,事件本身。不需要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即便举例子也要和事件本身密切相关)。 二、时评的主要特征: (1)说理性。 主要特征是“评”,就是评事,就事说理。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2)时效性。 要求能及时、随时、即时发表评论。 (3)针对性。 有的放矢,“缘事而发”,紧扣时代脉搏”。 (4)开放性 在命题上,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提炼观点的方式: 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从写作者的态度上划分为以下三类: (1)赞扬式。 对新闻中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2)批评式。 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 (3)建议式。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

2019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国家的基本知识 1、国家本质: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阶级统治工具) 2、国家属性:阶级性(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三、我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四、公民的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或被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言论、岀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一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童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一一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一一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③建守宪法和法律一一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一一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原则(三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平等地适用法律(合法权利受保护;违法受到制裁,反对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3、公民的政治生活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一一这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高一英语完成句子练习

高一英语完成句子练习。 1. __________ 3, 4 and 5 and you'll get 1 2. 把三、四、五相加,总数是十二。 2. The country __________________too many wars. 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3. He h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rrying through the whole plan. 他在整个计划的实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 She__________and said, "Glad to meet you." 她走过来说,"很高兴见到你。" 5. We will ________________ our time. 我们将好好利用我们的时间。 6. The sales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s product. 那个推销员说服了我们买他的产品。 7. The boss had _________________on his face. 老板脸上挂着高兴的神色。 8. The news ____________ that the king had died. 国王的死讯已经公布。 9. She ________________talk to her. 她鼓励他与她交谈。 10. She ________________my work. 她不看重我的工作。 11. He has_______________for a year. 他已经失业一年了。 12. They _____________come. 他们愿意来。 13. He went _____________ a doctor for his sick wife. 他去为他生病的妻子找医生。 14. Those two countries ________________for a long time. 那两个国家已交战很久了。 15. The machine has already _________________. 机器已被拆开 16. My advice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意见证明是错的。 17. Those tw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有共同之处。 18. The work is well done __________-.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工作做得不错。 19. The whole story ____________. 整个故事完全是虚构出来的。 20. Many old customs______________. 许多旧的风俗已不复存在。

高考时评文写作必备四部分

时评文写作必备四部分 必备四部分 1、分析材料,强化观点 2、由此及彼、例证分析 3、危害分析、结果预测 4、联系社会、提出做法 四部分可以有所侧重,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但是,一般都要兼顾四部分。 六段式套路 1、开篇用名言引入,简要概括新闻内容,得出观点。 2、对材料内容进一步解析,就事情本身,提出假想,强化观点。 3、由此及彼,举出类例,或阐释意义,或剖析危害。 4、排比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或者预测危害的严重性。 5、联系到国家或社会政策方面,顺势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跑远,可以回扣材料。 6、结尾:可以呼吁,可以梦想、可以照应。切忌数学证明题式的作结。 一般误区 1、强调和论证现象的存在,但是不做深入的探究,只是从为什么角度论证,没有思考现象背后的根源、危害,正面的观点就没有提出意义与价值;也没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提出有见地的做法。 2、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权衡欠佳:要么没有事例名言,通篇有说不完的道理;要么事例发散过宽,脱离中心意思。 3、语言和思维太过武断,不具有思辨性,不能有效说服阅卷老师。 4、时评文是要老师比较认真看才能看出思想的文章,每个人的思考角度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此类作文,特别要注意分段,不要一段太长,段与段之间一定要注意词语或亮点衔接,否则会让阅卷老师摸不着头脑。 优秀例文 1、别用鄙夷的恶意侵蚀善良 (标题强调危害)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最后一天,朋友圈被罗尔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攻陷了。人们铺天盖地地转发这篇文章,为一个陌生的患白血病的女孩祈福捐赠,然而不过几小时之后事件迅速反转,罗尔被指借女儿罗一笑的疾病营销,与新媒体公司合谋,自身拥有三套房产却恶意隐瞒,欺骗公众。跟风,质疑,跟风质疑,舆论场上一片混乱,众声喧哗,一腔热血变一地鸡毛。(陈述事实,得出观点) 当浪潮退去,更多的隐性问题浮现。朋友圈很多人都说再也不会转载类似求助文章了,不仅仅是因为受骗或者被利用,这次只是一个转发,于己无碍,但更痛苦的是来自其他朋友的冷漠围观和高傲嘲讽。各种秀优越感的人用爱心廉价、智商不够来打击转发的人才是更深层的问题。(从危害角度,就事论事,强化观点) 安妮特?贝尔说:“一个人如果相信他人的良好愿望,他就必然容易受到他人良好愿望的

高一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詹明珠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政治学知识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在我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在《政治生活》内容里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怎样建设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是让学生懂得瞭望国际政治,本书的编写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注定思想政治发明感想的引导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政治与生活得联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学校以国学立校,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校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虽然已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但是第二个学期的《政治生活》对他们而言仍是一个新的起点,由于他们还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新鲜的事物又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带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羡慕的心情,可塑性较大,

高一下完成句子

2014-2015 下学期高一年级英语期末复习提纲 完成句子 M3 Unit2 1.英语是由每个进入不列颠的人群所说语言中的规则和词汇构成的。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made up of th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hese people brought to Britain. 2. 古英语是由他们的语言组成的混合体。 Old English consisted of a mixture of their languages. 3.] 4.英语语言和人名都是以盎格鲁命名的。 Both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English people are named after the Angles. 5.他们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古英语融合在一起。 They brought with them their languages, which also mixed with Old English. 5. 然而,到14世纪后半叶,英国各阶层都使用了英语。 However, by the latter of the 14th century, English had come into widespread use among all classes in England. 6. 在这段期间,英语发音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Pronunciation also went through huge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 7.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变化过程还会持续,人们还会不断发明新的词汇和新的表达法。It is certain that this process will continue, and people will keep inventing new words and new ways of saying things. 8.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区别在于它不适用字母,而是用汉字表达思想,物体和行为。The Chinese language differs from western language in that, instead of alphabet, it uses characters which stand for ideas, objects or deed. 9. 并不是所有汉字都是由物体的图形演变而来的。 Not all characters were developed from drawings of objects. 10.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推行简化汉字,现在,简化字已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 In the 1950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troduce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now they have widespread use in Chinese’s mainland. ( 12. 整个系统不方便使用。 The whole system was not convenient for use. 13. 虽然学生们都觉得士兵的想法非常有趣,但这一方法太过复杂,并不实用。 While the student found the soldier’s idea interesting, the system was too difficult to be of practical us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