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appa-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and Quantum-Gravity Uncertainty Relations

kappa-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and Quantum-Gravity Uncertainty Relations

kappa-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and Quantum-Gravity Uncertainty Relations
kappa-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and Quantum-Gravity Uncertainty Relations

a r X i v :h e p -t h /9706031v 1 4 J u n 1997OUTP-97-24P

hep-th/9706031

κ-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AND QUANTUM-GRAVITY UNCERTAINTY RELATIONS

Giovanni Amelino-Camelia 1,Jerzy Lukierski 2and Anatol Nowicki 3

1Theoretical Physics,University of Oxford,1Keble Road,Oxford OX13NP,UK 2Dept.of Mathematical Sciences,Science Laboratories,University of Durham,South Road,Durham DH13LE,UK 3Institute of Physics,Pedagogical University,pl.S l owia′n ski 6,65-029Zielona G′o ra,Poland Abstract We describe the deformed covariant phase sp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o-called κ-deformation of D =4relativistic symmetries,with quantum “time”coordinate and Heisenberg algebra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double construction.The associated modi?ed uncertainty relations are analyzed,and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these rel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independent estimates of quantum-gravity limitations on the measurability of space-time distances.1.Introduction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interest (see,e.g.,[1-10])in the possibility that classical ideas about space-time structure might fail to describe physics below some minimal length l min .In general relativity the metric is a dynamical quantity,determined by the presence of matter and energy.Inserting in the classical Einstein equations the quantum-mechanical indeterminacy of energy the response of space-time implies that below the Planck length l min ?10?33cm the classical concept of space-time is not applicable.In string theories,the appearance of minimal distances follows from the analysis of string collisions at Planckian energies,which are foun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modi?ed uncertainty relation (see [2])

?x ≥ˉ

h ˉh αG.

(1.2)

It is quite plausible that at very short distances some sort of quantization of space-time coordinates could provide an algebraic abstraction of this or similar measurability bounds.Similar ideas have been discussed since the late1940s(see,e.g.,[11,12]) but new possibilities appeared quite 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quantum groups and quantum deformations of Lie algebras(see,e.g.,[13-17]).The notion of quantum group as a Hopf algebra permits to consider deformed symmetries; in fact,the Hopf algebra axioms provide simultaneously an algebraic generalization of the de?nition of Lie group as well as of Lie algebra.The phase space containing the coordinate and momentum sectors can be described in the quantum-deformed case by the Heisenberg double construction(see,e.g.,[18,19]).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nition of the Heisenberg double is the duality relation between quantum Lie groups and quantum Lie algebras,which generalizes the Fourier transform relation between the ordinary coordinate and momentum spaces.

The standard form of covariant fourdimensional Heisenberg commutation relations, describing quantum-mechanical covariant phase space looks as follows:

[xμ,pν]=iˉh gμν,gμν=diag(?1,1,1,1).(1.3) Our aim here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hase space commutation rela-tions(1.3)following from the so-called quantumκ-deformations[20-23]of relativistic symmetries.By using the algebraic scheme of Heisenberg doubles,we introduce the κ-deformation of covariant phase space relations1,and comment on some desirable features of such a deformation.In particular,we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deformation for the measurability of space-time distances,and,generalizing the results reported recently in[10],we?nd overall consistency with earlier heuristic analyses of measurability bounds in quantum gravity.These?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ovariantκ-deformed phase space give an e?ective description(at scales below the Planck scale)of certain quantum-gravity or string-theory e?ects[10].

2Quantum Deformations of D=4relativistic phase space

The space-time coordinates xμ(μ=0,1,2,3)can be identi?ed with the translation sector of the Poincar′e group,and the fourmomenta pμ(μ=0,1,2,3)are given by the translation generators of the Poincar′e algebra.In considering quantum deformations of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as describing the modi?cation of space-time structure one is lead to the study of the possible quantum Poincar′e groups.The classi?cation of quantum deformations of D=4Poincar′e groups in the framework of Hopf algebras was given by Podle′s and Woronowicz([26];see also[27])and provides the most general class of noncommutative space-time coordinates?xνallowed by the quantum-group formalism. One obtains the following algebraic relations(we put h=c=1)

(R?1)μνρτ(?xρ?xτ+1

κ2

Cμν)=0,(2.1)

where

?the matrix R satis?es the relation R2=1and describes the allowed class of quantum Lorentz groups;

?Tμνρ,Cμνare numerical dimensionless tensors,satisfying suitable conditions[26].

?κdescribes the fundamental mass parameter

If we assume that the quantum deformation does not a?ect the nonrelativistic kinemat-ics,i.e.we preserve the nonrelativistic O(3)rotations classical,the only consistent class of noncommuting space-time coordinates is described by the relations of theκ-deformed Minkowski space(see[28,23]),obtained from(2.1)by putting R=τ(classical Lorentz symmetry)whereτis a?ip operator(τ(a?b)=b?a),Tρμν=δμ0δνρ?δν0δμρand Cμν=0,i.e.(i=1,2,3)

[?x0,?x i]=

i

κc??p k(2.3b) and the antipode and counit is given by

S(?pμ)=??pμ?(?pμ)=0,(2.4) where the fundamental constant c(light velocity)is inserted in(2.3b).

Using the duality relations with second fundamental constantˉh(Planck’s constant)

?xμ,?pν =?iˉh gμνgμν=(?1,1,1,1)(2.5) we obtain the noncommutativeκ-deformed con?guration space Xκas a Hopf algebra with the following algebra and coalgebra structure

[?x0,?x k]=

iˉh

κc ?p k,[?x0,?p0]=?iˉh.

(2.9)

The set of relations(2.2a)–(2.4)and(2.9)describes theκ-deformed relativistic quantum phase space.

From these relations follow the modi?ed covariant Heisenberg uncertainty relations. Introducing the dispersion of the observable a in quantum mechanical sense by

?(a)=

2| c |where c=[a,b](2.11) We obtainκ-deformed uncertainty relations

?(?t)?(?x k)≥

ˉh

2

2

ˉhδkl,(2.12b)

?(?E)?(?t)≥

1

2κc2| ?p k |=1

c| p k |.(2.12d)

where lκ=ˉh

2

?ijk M jk,N i=M i0)

[M i,P j]=i?ijk P k[M i,P0]=0

[N i,P j]=?iδij κcκc)+1κc P i P j,

[N i,P0]=iP i,

(2.13b)

where the translation generators Pμshould be identi?ed with theκ-relativistic phase space coordinates?pμ.

Theκ-deformed mass Casimir takes the form

Cκ2=1

κc?(2κsinh

P0

κc )=| P|?|

P|2

κ2

)(2.15)

and in particular the velocity formula for masslessκ-deformed quanta looks as follows

(E=cP0)

V i=c ?P0

1+| P|| P|

(2.16a)

or

V=| V|=

c

κc =c?|

P|

κ2

)(2.16b)

This three-momentum-dependent(i.e.energy-dependent)“speed of light”is a com-pletely novel phenomenon that arises in the formalism here considered.Interestingly,it has the same functional form(upon appropriate identi?cation betweenκand the string scale)as the energy-dependent speed of light recently discussed[9]in the non-critical (“Liouville”)string literature.Both in theκ-Poincar′e and in the string theory contexts the deviation from ordinary physics,while very signi?cant at the conceptual level,is rather marginal from the phenomenological viewpoint.For example,for photons of en-ergies of order1GeV the Eq.(2.16b)entails a minuscule10?19c corre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ordinary scenario with constant speed of light.As discussed in greater detail in [9],at least whenκis identi?ed with the Planck scale,the Eq.(2.16b)is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As manifest in the relations(2.12a)-(2.12d), theκ-modi?cations of the covariant Heisenberg commutations relations are of quantum mechanical nature,i.e.proportional to the Planck constantˉh.This suggests that the κ-deformation(together with its exotic energy-dependent speed of light)can be related with the quantum corrections to the classical dynamics of space-time.

3Measurement process and covariantκ-deformed phase space

Recently one of the present authors has presented(see[8])heuristic quantum-gravity arguments(based on combining quantum mechanics with general relativity)indicating that the measurability of distances may be bound by a quantity that grows with the time required by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as needed for the decoherence mechanism discussed in[4].Speci?cally,by observing that gravitational e?ects prevent one from relying on the availability of classical ag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since the limit of in?nite mass leads to inconsisten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horizons), the following bound is found for the measurability of a distance L[8]:

min[?L]~l p s~l p s,(3.1)

where l p is the Planck length,s is a length scale characterizing the spatial extension of the devices(e.g.,clocks)used in the measurement,T is the time needed to complete the procedure of measuring L,and on the right-hand-side we used the fact that typically T~L.Further analyses of this type of measurability bound have relied again on the gravitational e?ects associated to macroscopic devices or on the study of the light probes exchang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in particular,the dynamics of the light probes was shown to lead to a measurability bound of type(3.1)in the framework of Liouville noncritical string theories with the target time identi?ed with the Liouville mode[9].

In this section we analyz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istance L between two bodies as it results from a plausible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certainty relations(2.12a)-(2.12d).Like the related studies[4,8,9]we consider the procedure of measurement of distances set out by Wigner[29,30],which relies on the exchange of a light probe/signal between the bodies.The distance is therefore measured as L=c T/2,where T is the time spent by the probe to go from one body to the other and return.In general the quantum mechanical nature of the probe introduces uncertainti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L,and in particular one?nds that2

?L≥?x+c?t+T?v(3.2) where?x and?t are the uncertainties on the space-time position3of the probe at time T,while?v is the uncertainty on the velocity of the probe.

The analysis of these uncertainties within ordinary quantum mechanics would be trivial since?x,?t and?v are not correlated in that framework.Theκdeformation induces such correlations.In particular,concern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x and?t we observe that(2.12a)implies(interpreting the x on the right-hand-side of(1.3)as the distance travelled by the probe)

?t≥

ˉh L

κ~

ˉh

2κc?x +

ˉh T

4

ˉh L

ˉh L

2Of course there are other contributions to?L(e.g.,coming from the quantum mechanical nature of the other devices used in the experiment[8]);however,since they obviously contribute additively to the total uncertainty in the measurement of L,these uncertainties could only make stronger the bound derived in the following.

3As implicit in the terminology here adopted,the Wigner measurement procedure is essentially one-dimensional,and the only relevant spatial coordinate is the one along the axis passing through the bodies whose distance is being measured.

the position of the clock,and the velocity of the clock a?ect the measurement of L according to

[?L]clock~?x clock+v clock?t clock+T?v clock.(3.7) Again theκdeformation induces correlations between?x clock,?t clock,?v clock;in fact, using theκ-deformed uncertainty relations(2.12a)-(2.12d)(and considering an ideal non-relativistic clock with p=Mv)one?nds that

?v clock≥ˉh|v clock|

2κc2?t clock

.(3.9) Therefore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quantum-mechanical uncertainty in the kine-matics of the clock satis?es

[?L]clock≥ˉh v clock T2κc2?t

clock

(3.10) For a given v clock one?nds

min[?L]clock~v clock

κc2

=v clock c T,(3.11)

whereas,of course,in ordinary quantum mechanics is min[?L]clock=0.However, Eq.(3.11)does not lead to a genuine measurability bound,since the observer would naturally prepare the system with v clock=0.

It appears therefore that the covariantκ-deformation of phase space leads to a measurability bound in agreement with some of the heuristic quantum-gravity mea-surement analyses,and that this bound emerges from the nature of the kinematics of the light probe,whereas the kinematics of macroscopic devices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bound.

4Closing Remarks

The covariantκ-deformed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here considered,and the associated covariantκ-deformation of the Heisenberg algebra(2.9),has several appealing proper-ties as a candidate for the high-energy modi?cation of classical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As a dimensionful deformation it is relevant only to the description of processes charac-terized by energies of orderκor higher.In addition,in an appropriate sense,it provides a rather moderate(at least in comparison with some of its alternatives)deformation of classical relativistic symmetries,which in particular re?ects the reasonable expectation that,if any of the space-time coordinates is to be special,the special coordinate should be time.(Interestingly this intuition appears to be also realized in certain approaches to string theory,see e.g.[32].)

In conclusion,the fact that we have provided some evidence that the bounds on the measurability of dist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uncertainty relations characterizing theκ-deformed covariant Heisenberg algebra(2.2a)-(2.2b)and(2.9)are consistent with independent analyses of such measurability bounds in quantum gravity suggests that the κ-deformation might provide an e?ective description at ultra-short distances(perhaps just above the Planck length)of certain quantum-gravity e?ects.

References

1.C.A.Mead,Phys.Rev.135B,849(1964)

2.G.Veneziano,Europhys.Lett.2(1986)199;D.J.Gross and P.F.Mende,Nucl.

Phys.B303(1988)407;D.Amati,M.Ciafaloni,G.Veneziano,Phys.Lett.B216 (1989)41;K.Konishi,G.Pa?uti,P.Provero,Phys.Lett.B234(1990)276.

3.See,e.g.,T.Padmanabhan,Class.Quantum Grav.4(1987)L107;M.Maggiore,

Phys.Lett.B304(1993)65;S.Doplicher,K.Fredenhagen,and J.E.Roberts,Phys.

Lett.B331(1994)39;L.J.Garay,Int.J.Mod.Phys.A10(1995)145;A.Kempf,

G.Mangano,and R.B.Mann,Phys.Rev.D52(1995)1108.

4.F.Karolyhazy,Il Nuovo Cimento A42(1966)390;L.Diosi,B.Lukacs,Phys.Lett.

A142(1989)331;Y.J.Ng and H.Van Dam,Mod.Phys.Lett.A9(1994)335;

A10(1995)2801.

5.T.Yoneya,Mod.Phys.Lett.A4,1587(1989);Phys.Rev.Lett.78,1219(1997).

6.M.Maggiore,Phys.Lett.B304,65(1993);Comm.Math.Phys.172,187(1995)

7.S.Dopplicher,K.Fredenhagen,J.E.Roberts,Phys.Lett.B331,39(1994)

8.G.Amelino-Camelia,Mod.Phys.Lett.A9,3415(1994);A11,1411(1996)

9.G.Amelino-Camelia,J.Ellis,N.E.Mavromatos and V.D.Nanopoulos,Int.Journ.

Mod.Phys.A12,607(1997)

10.G.Amelino-Camelia,Phys.Lett.B392,283(1997)

11.H.Snyder,Phys.Rev.71,38(19947);72,69(1947)

12.V.G.Kadyshevski,R.M.Mir-Kasimov,V.B.Skachkov,Nuovo Cim.55A,233

(1968)

13.V.Drinfeld,Proc.of ICM-86,Berkeley1986,ed.AMS,Rhode Island,p.798(1987)

14.S.L.Woronowicz,Comm.Math.Phys.111,613(1987)

15.L.D.Faddeev,N.Yu.Reshetikhin and L.A.Takhtajan,Leningrad Math.Journ.1,

193(1990)

16.V.Chari and A.Presley,“A Guide to Quantum Groups”,Cambridge Univ.Press,

1994

17.S.Majid,“Foundations of Quantum Groups”,Cambridge Univ.Press.1995

18.A.Yu.Alekseev,L.D.Faddeev,Comm.Math.Phys.141,413(1991)

19.M.A.Semenov-Tian-Shansky,Contemp.Math.178,219(1994)

20.J.Lukierski,A.Nowicki,H.Ruegg and V.N.Tolstoy,Phys.Lett.B264,331(1991)

21.J.Lukierski,A.Nowicki and H.Ruegg,Phys.Lett.B293,334(1992)

22.S.Majid and H.Ruegg,Phys.Lett.B334,348(1994)

23.J.Lukierski,H.Ruegg and W.J.Zakrzewski,Ann.of Phys.243,90(1995)

24.J.Lukierski,A.Nowicki,“Heisenberg Double Description ofκ-Poincar′e Algebra

andκ-deformed Phase Space”,to be published in XXI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f Group-Theoretic Methods,Goslar,July1996;to be published by Heron Press, So?a;q-alg9702003

25.A.Nowicki,“κ-Deformed Space-Time Uncertainty Relations”,to be published in

the proc.of IX-th Max Born Symposium,Karpacz,September1996,to be pub-lished by PWN,Warsaw;q-alg9702004

26.P.Podle′s,S.L.Woronowicz,Comm.Math.Phys.178,61(1996)

27.P.Podle′s,q-alg9511018,Comm.Math.Phys.,in press

28.S.Zakrzewski,J.Phys.A27,2075(1994)

29.E.P.Wigner,Rev.Mod.Phys.29,41(1957)

30.H.Salecker,E.P.Wigner,Phys.Rev.109,571(1958)

31.G.Domokos and S.Kovesi-Domokos,Journ.Phys.G20,1989(1994)

32.J.Ellis,N.E.Mavromatos,and D.V.Nanopoulos,Phys.Lett.B293(1992)37;

Mod.Phys.Lett.A10(1995)425.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题,企事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一个较重要的环节,是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和个人信息的一项基本资料的保留,也是信息保密及防止资料外泄的重要手段,实现文档管理的电子化是现在的发展要求。企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纸质手工处理时效率低下和文件易丢失的问题,使得资料保留更完整查询更方便快捷。由此本课题进行企事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之后,系统选择以动态网页技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工具等为开发工具,在此基础上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系统模式,实现数据库的连接并完成企事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各单位的需求。 经过详细设计后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的功能模块:目录管理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文件检索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完成了用户信息管理及查询等方面的基本功能,更有效的提高系统处理的效率以适应人员的工作需求。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对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社会在发展。一切都应该进步否则都将会逐步被淘汰,只有不断完善不断进取才可以更好适应于社会,生存与社会,发展于社会,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字:信息化、文档管理系统、、B/S系统模式 目录 8 8 9 9 2 5 5 5 6 7 8

第1章引言 1.1概述 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的,由此在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得管理更繁冗,更沉重。应运而生的企事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公司内部人员和文档资料进行的信息管理,它可以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查询,也可以对文档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添加、删除、附加等等。文档管理信息化避免了以往手工录入的种种弊端,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节省了工作的时间和管理人员的劳力。而且它通过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减少了数据处理的诸多错误,保证了系统管理的统一性,也增加了保密性。另外,文档信息是公司进行其它管理的前提,所以说内部文档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文档管理的信息化不仅可以很好的避免以往的信息处理的弊端,还可以拓宽出更多的功能应用,比如说文件的权限设置,在系统中可以对重要的文件进行安全设置保证它的访问权限,增强文件的安全性。企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在现在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也是未来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是进行一切行为的根本。 1.2课题背景 文档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对于工作的日常运行来说是很重要的。然而现在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档管理仍停留在基于纸介质的手工处理阶段,手工处理文档有许多缺点,比如说文档堆积多、重复劳动的工作多、分类管理困难、查询困难、利用率低、纸张浪费严重等问题,同时,另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纸介质的文档,保存的时候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保存期限很受限制,而且纸质文档对森林的破坏也是较严重的。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文档管理的电子化是一项比较基本和典型的要求。企事业文档管理的电子化,有助于文档的长期保存、方便使用者的查询、也节省纸张开支。此外,电子文档的集中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也可对数据库的管理进行权限的设置,这就有助于保障文档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针对这个方面国外发展相对较迅速,国外很多国家地方已配备了十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且由许多国外开发的带有图形化界面的文档管理信息系统,以其高质量和高安全性一直享有相当好的口碑,但是这一类软件结构复杂,由于语言的障碍等诸多原因,不便于我们某些企业的迅速掌握,其次我们也可能很难接受相对高昂的价格,所以我们应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软件产品,为管理做好强大的支撑平台。现在,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企事业内部文档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概念正逐渐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向文档管理信息化管理更进了一步。 在当前信息产业的强烈影响下企业的发展都在发生着变化,主要一个方面就发生在管理信息系统上。企业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使现在的企业不得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虽说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型的税务MIS系统,但是多数是基于C/S结构开发的。针对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第三种形式——SPAC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第三种形式——SPAC (文章来源:《新理财(相关:证券财经)》) 范棣博士,现任招商迪辰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迪辰(亚洲)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科技(美国上市公司CTGLF)董事局主席、中国药业(美国上市公司CPICF)董事局主席、DC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曾任招商局集团财务总监、执行董事,香港友联银行副总经理,招商银行总行高级顾问,美国Interlink公司总裁,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顾问,美国1990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所副主任,《金融研究》主编。 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财务总监的企业价值 资本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财务总监来说,他的工作主要涉及三个领域:负债、现金流与资本管理。但是资本这一项从来不是中国企业家或者财务总监关心的问题。所以在讲第三种上市形式前,我想先谈谈中国财务总监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资本战略。 企业的资本战略是指:如何安全地扩充企业资本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资本效益。我很少看到一本书中讲一个企业的资本战略,但是对企业来说,如何制定资本战略,如何极大地发挥资本的效率,确实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很难取得资本。因此,懂得如何在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财务总监对企业具有战略价值。一个好的财务总监的价值可能远远胜过一个工厂。 顺便我也想谈一下我对财务总监的认识。财务总监首先不是总会计师。一个财务总监管的不仅仅是报表、损益表,而重要的是管资本,因此懂资本才能做好财务总监。因为企业发展靠得是资本,充分发挥资本效益是财务总监的重要任务。但是财务总监不是董事长。董事长的任务是制定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一旦战略确定下来后,50%的工作是财务总监的事,就是怎么筹集资本,怎么充分发挥资本效用。 为什么要更多地关注国际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什么要关注国际资本市场?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国内资本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更多地是为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服务的。对于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对很多企业来说,研究国内市场似乎不太现实。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体制还没有建立在真正的市场竞争基础之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虽然银行做了很大的改革,我认为这个改革是有缺陷的。银行必须是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有机部分,而不是分裂的。如果一个银行完全采用或者过多地采用西方的管理技术或经营手段,而体制不变,或变得很少,会造成看起来好象是风险低了,从报表上看某几年不良资产率显著下降,实际上体制的风险会积累下来。因此,在中国的银行体制真正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之前,负债经营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存在着双重风险:体制与财务上的风险。 第三个原因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我相信企业的发展是有周期的。假定说到2010年人民币资产会有回调的阶段,人民币资产持续升值与未来可能的资产泡沫将形成一个掉期获利的大周期,在这个周期中,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相对便宜。 基于这三点原因,我认为我国企业应该更关注国际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一般形式

公司内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需 求 分 析 说 明 书 2015.10.9 一、人事管理系统部分 1、系统人员类型

公司的人员类型有以下几种:普通员工、部门经理、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和人事助 2、系统基本功能图解 2.1 基本机构图 2.2用例图解

3、功能详情 3.3.1 登录页面 需要登录的人员,对于不同的身份,他们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当用户输入ID和密码时,查询数据库,如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则进入相应的员工信息页面,若不正确,则提示用户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仍显示当前页面 3.3.2 查询员工资料 该模块主要查看自己/同事的资料,以更好促进公司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可以修改自己的部分信息。 主要功能包括:

●查询自己的详细信息:员工ID、员工姓名、电子邮件、所在部门名称(不是部门ID)、经理、 分机和自我介绍等 ●修改自己的自我介绍 ●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查询、搜索其他同事的相关信息 3.3.3 员工资料管理 人事部门负责维护员工的基本资料。当员工第一天来公司报道时,人事部门将员工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子邮件及所属部门等)录入到数据中,并打印一份报道单给员工,上门列出了该员工的登录ID、公司邮件的地址、该员工的部门名称以及该员工的同部门同事列表。 主要功能包括: ●添加/修改/删除员工 ●按任意条件搜索员工(支持模糊查询) ●打印员工报道单 上传/修改员工的照片。 3.3.4请假模块 请假申请: 员工根据工龄享受年假。如果员工是本年度才加入公司的,则需根据报到日期按公司规章制度计算假期期数。员工请假不可以超过规定的请假小时数。员工可以通过本模块提交/查看/取消申请。 主要功能包括: ●显示员工本人年假总小时数、已使用小时数、当前可用小时数 ●用日历的方式显示可请假的日期,并突出显示国定节假日 查看员工本人某段时期内的请假记录、申请、批准状态等。 请假审核: 该模块只允许经理访问。经理可以查看下属的请假记录,批准/否决其中申请。

SPAC公司专业指南丨文银国际

SPAC上市壳公司专业指南丨文银国际 SPAC专业指南丨文银国际 SPAC又名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它是一家现金空壳公司,利用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资金,用于合并或收购运营公司。近年来,SPAC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2007年,美国所有首次公开募股中有22%是由SPAC发行的,总计超过120亿美元的募集资金。 虽然。SPAC在2008年迄今为止在IPO市场筹集的资本比例下降到12%,但SPAC仍然是在公共市场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SPAC首次公开招股与传统的股权IPO存在显着差异,SPAC 经理,承销商和财务顾问存在独特的利益冲突和激励机制。 背景与讨论 SPAC是没有任何收入或经营历史的公司,SPAC使用SPAC投资者的资金来收购或合并运营公司。SPAC可以作为空白支票公司运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没有特定商业计划或目的的公司,或者已经表明其商业计划是与一家身份不明的公司或公司进行SPAC收购,并且正在发布““交易法”规则3a51-1中定义的“便士股票”。 如果SPAC符合空白支票公司的定义,则需要遵守1933年“证券法”中的419规则,该规则要求投资者的资金在托管时进行,并在执行后提交有效的后期修正案。收购协议,如果在初始登记声明生效之日起18个月内没有进行收购,则归还托管资金。 但是,大多数SPAC不需要遵守419规则,因为它们的结构使得它们可以依赖“便士股票”定义中的例外,或者它们符合上市公司的其他例外情况。 在传统的IPO中,招股说明书侧重于有关发行人及其过往表现的历史事实。在宣布初始价格区间后,承销商推销此产品。向公众提供股票的价格应反映股票的需求和发行人未来业绩的估计。承销商对发行人进行重大而彻底的尽职调查,并根据“证券法”第11节对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承担责任。 相比之下,SPAC证券以单价提供,通常为每单位10美元。SPAC不会“预先确定”可能的收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完整版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方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设计方案简介 本设计方案是为内部管理程序开发而编写的,它包括了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模块设计,模块的具体流程设计,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者研究的问题,需要的资料与硬件,数据表的定义等。但它没有包含关于编码的更多主题。例如编码的约定,注解的格式等。尽管这些问题对于实现这个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是设计方案它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整个设计方案的大致目录如下: 一.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第2页-第20页) 1.项目开发背景(第2页) 2.项目可行性研究(第2页-第6页) 3.系统的大致模块划分(第6页-第18页) 3.1 市场部(第6页-第17页) 3.1.1 系统登陆模块(第8页) 3.1.2 系统设置模块(第8页) 3.1.3 事件添加模块(第8页-第9页) 3.1.4 事件查找编辑(第9页-第11页) 3.1.5 事件参数设置(第11页) 3.1.6 事件跟踪模块(第11页-第13页) 3.1.7 人事基本管理(第13页) 3.1.8 部门参数设置(第14页) 3.1.9 资料票据管理(第14页-第15页) 3.1.10 业务收入统计(第15页) 3.1.11 工资参数设置(第15页) 3.1.12 员工工资管理(第15页-第16页) 3.1.13 数据加密备份模块(第16页) 3.1.14 数据库管理模块(第16页-第17页) 3.2 网管部(第17页) 3.3 制作部(第17页-第18页) 4.数据流图(第19页-第20页) 4.1 市场部业务数据流图(第19页) 4.2 市场部工资数据流图(第20页) 二.内部管理系统所需资料(第21页) 三.内部管理系统所需硬件(第22页) 四.数据库设计(第23页-第25页) 1.上层数据库设计(第23页) 2.市场部数据库设计(第24页-第25页) 五.项目工作量估算(第26页) 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

SPAC——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

https://www.doczj.com/doc/7215118896.html, SPAC: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 SPAC(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rporation即特别并购上市)去年开始在美国流行,该模式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目前大概有几十家公司已经或正在通过SPAC方式上市。国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融资的有北京奥瑞金种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7215118896.html,)。 业内人士预计,SPAC将成为继IPO(首次公开发行)、借壳上市和APO(在借壳上市同时实现私募融资)之后,国内中小企业海外融资的第三个选择。 SPAC实际上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但其不同在于不需要买一个上市的壳,而是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资产,设立这个公司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然后以信托管理形式发普通股、优先股与期权给市场投资者,并使其满足上市最低要求后立即上市。 此外,还必须满足:在18个月内,这个现金公司要并购已经选定的公司或资产,股票才能上市交易;如果18个月内不能完成并购,则信托基金取消。 具体地说,如果有特别目的的收购,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在成立空头支票公司前,企业首先必须和投资者谈好,要收购的是什么项目,当投资者有兴趣之后,才可以做SPAC。 第二,要符合美国证券条例的规定。SPAC的实质是空头支票公司,必须遵循美国1933年改革后的《419条例》对空头支票公司的详细规定,例如净资本必须达到500万美元以上,至少有1500万普通股和100万优先股,发行股票价格不低于每股5美元等。 要想完成一宗SPAC交易,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如何能够找到一家让海外投资者满意的国内企业。壳公司的领导团队非常关键,因为在正式交易之前要凭借这个团队路演、获得投行认可才能达到融资的目的。否则,最后所有的费用都只能由国内要上市公司自己承担了。

SPAC上市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7215118896.html, SPAC上市是什么? 提到赴美上市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纳斯达克上市,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上市途径SPAC上市。SPAC是英文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简称。 SPAC由具有行业经验的投资、投行专业团队组成的壳公司(具有上市地位),旨在合并特定行业(通常为高科技、高成长行业)中经营不错的公司。 SPAC表着与传统买壳在美国上市全然不同的运作模式和融资效果。SPAC融资方式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体,并优化各个金融产品的特征,集中于一个金融产品,完成企业融资之日的。 特别并购上市(SPAC即: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早些年开始在美国流行,该模式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目前大概有几十家公司已经或正在通过SPAC方式上市。国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融资的有北京奥瑞金种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7215118896.html, )。 业内人士预计,SPAC将成为继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发行)、借壳上市和APO (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 ,在借壳上市同时实现私募融资)之后,国内中小企业海外融资的第三个选择。 特别并购上市的操作 怎样才能利用SPAC这种形式进行上市? SPAC实际上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但其不同在于不需要买一个上市的壳,而是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资产,设立这个公司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然后以信托管理形式发普通股、优先股与期权给市场投资者,并使其满足上市最低要求后立即上市。此外,还必须满足:在18~24个月内,这个现金公司要并购已经选定的公司或资产,股票才能上市交易;如果18~24个月内不能完成并购,则信托基金取消。 具体地说,如果有特别目的的收购,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在成立空头支票公司前,企业首先必须和投资者谈好,要收购的是什么项目,当投资者有兴趣之后,才可以做SPAC. 第二,要符合美国证券条例的规定。SPAC的实质是空头支票公司,必须遵循美国1933年改革后的《419 条例》对空头支票公司的详细规定,例如净资本必须达到500 万美元以上,至少有1500万普通股和100 万优先股,发行股票价格不低于每股5 美元等。 “要想完成一宗SPAC交易,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如何能够找到一家让海外投资者满意的国内企业。”壳公司的领导团队非常关键,因为在正式交易之前要凭借这个团队路演、获得投行认可才能达到融资的目的。否则,最后所有的费用都只能由国内要上市公司自己承担了。

企业内部通讯系统

开发背景和系统分析 视频001 前言 例001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 1.1 开发背景 ×××有限公司是一个中型的私营企业,企业内部的员工经常需要沟通和交流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频繁地使用电话会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另外,在实验室、档案室等需要安静气氛的环境中,使用电话沟通更不方便。为了便于职工之间的交流,或是工作信息的传递,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于是,该公司决定根据企业的内部结构,开发一个符合本企业工作流程的通信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内部即时通信结构,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交流更方便。 1.2 需求分析 通过与×××有限公司的沟通和需求分析,要求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 ??支持网络通信。 ??支持系统托盘和程序最小化功能,避免影响其他工作。 ??使用独立的本地数据库。 ??自动搜索和手动添加网络内的通信用户。 1.3 可行性分析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可行性分析的要求,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1.引言 ??编写目的 以文件的形式给企业的决策层提供项目实施的参考依据,其中包括项目存在的风险、项目需要的投资和能够收获的最大效益。 ??背景 ×××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的私有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公司决定开发企业内部通信系统。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必须提供网络通信功能,在通信过程中禁止使用聊天表情、文件传送等功能,避免资料外泄,或因发送错误而导致上级资料的丢失以及其他损失。最重要的是必须适应任何操作系统,也就是实现跨平台技术,因为企业内部的工作需要,工作环境中使用了多个操作系统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另外,系统不需要使用服务器中转和记录通信内容,可以独立完成通信任务,排除职工对领导监视工作进度等逆反心理。 ??目标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通信,提高企业通信能力,提高任务理解和执行能力,减少没有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资金损耗,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条件、假定和限制 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通信,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需要花费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为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必须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交付用户使用。 系统分析人员需要2天内到位,用户需要3天时间确认需求分析文档。去除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用户可能临时有事,占用4天时间确认需求分析。那么程序开发人员需要在1个月零19天的时间内进行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程序调试和网站部署工作。其间,还包括了员工每周的休息时间。 ??评价尺度 根据用户的要求,项目主要以企业通信功能为主,对于通信信息仅提供本次系统启动后的通信内容。由于职工人数过多,而公司在楼内公告板上的公告信息,难以及时通知每位职工,系统中公告功能要及时地通知所有员工最新的公告内容。 3.投资及效益分析 ??支出 根据系统的规模及项目的开发周期(两个月),公司决定投入4个人。为此,公司将直接支付3万元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在项目安装及调试阶段,用户培训、员工出差等费用支出需要1万元。在项目维护阶段预计需要投入2万元的资金。累计项目投入需要6万元资金。 ??收益 用户提供项目资金12万元。对于项目运行后进行的改动,采取协商的原则根据改动规模额外提供资金。因此从投资与收益的效益比上,公司可以获得6万元的利润。 项目完成后,会给公司提供资源储备,包括技术、经验的积累,其后再开发类似的项目时,可以极大地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4.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技术上不会存在问题,因此项目延期的可能性很小。在效益上公司投入4个人、2个月的时间获利6万元,效益比较可观。在公司今后发展上可以储备网站开发的经验和资源。因此认为该项目可以开发。 1.4 编写项目计划书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的项目开发计划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项目计划书如下。

SPAC上市发展及SPAC规则演变的历程丨文银国际

SPAC上市发展及SPAC规则演变的历程丨文银国际 2018年5月25日,纽交所第67任总裁Stacey Cunningham替前任总裁Thomas Farley。Stacey 她是该交易所226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领导人。 有消息灵通人士称,Thomas卸任后将一家SPAC壳公司的负责人,它由Daniel Loeb旗下的对冲基金Third Point LLC提供支持,将筹集4亿美元资金,寻求收购金融科技公司。 SPAC上市一直被华尔街投行普遍看好,但由对冲基金Third Point发起SPAC壳公司在业内还是首次。而纽交所总裁负责SPAC的运营更是首次,这和SPAC上市的发展历程及SPAC的规则演变密不可分。文银国际在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SPAC上市发展三阶段 近年来,SPAC上市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93年,SPAc由GNK证券公司推向美国资本市场,运用现金壳公司在二级市场募集资金。然后,再用反向并购优质企业。同时,GKN证券注册了SPAC商标。 1990年到1992年,GNK证券完成三件SPAC交易。1993年到1994年,市场上有13家SPAC 公司,其中有12家完成并购。1995年到2002年间,资本市场几乎没有SPAC公司交易。 第二阶段是2003年到2008年。这背后是私募基金(即PE)、对冲基金的快速发展,SPAC 进行IPO,其高额的获利额度,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青睐。由于一般的投资者无法参与一级市场的投资,转而寻留替代的投资管道SPAC,形成SPAC模式的需求兴起。SPAC使公开市场的投资者有获得一级市场高额投资回报的机会。因此,SPAC也有人将其看作可IPO的私募基金。 2007/2008年,美国资本市场SPAc的IPO数量达到巅峰,分别占IPO数量的31%、55%。随

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

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由一盘散沙、无序开发变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支撑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矿资源及生态资源等基础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需要更加注重处理集聚和分散、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需要更加注重国土安全,构建高效、协调和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基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形成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 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 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国家和地区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集聚是世界多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效应的地理现象。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当经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增长时,生产也随之日趋集中,那些距离大型市场较近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削弱市场竞争力,旨在降低区际生产与生活水平不平衡的政策很多,但效果往往不佳。在苏联,政府致力于区域的均衡发展,迫使生产向东部地区转移。致使列宁格勒、中部地区和中乌拉尔等老工业区的经济比例从65%缩减为32%。国家行为导致的空间效率低下很可能加速了苏联解体。 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往往能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在实现生产集中的同时,促进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趋同。 改革开放后,我国也有集中发展的趋势。沿海地区的发展既有战略与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向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动聚集的原因。 集中发展并非仅仅是向沿海地区或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大城市和城市群。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在大型综合交通走廊形成新的经济发展轴,在交通最为发达的区域形成新的城市群。应促进经济要素向发展轴和城市群集中。 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 我国国土空间很大,但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山地多、平原少,约60%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耕作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只能在有限的国土空间展开。

系统内部框架及数据字典

.系统内部框架及数据字典 1.1信息分类及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是围绕学校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而建立的,其中涉及的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业务过程信息、读者信息、费用信息和管理信息。其中业务过程信息是指完成业务所产生的过程控制信息,如借阅信息、书刊出入库信息等,都是局部信息;读者信息是指在读者整个在校期间需要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共享的信息,是基本信息;管理信息是由基本信息和业务过程信息加工得到的,如读者流动情况、书刊平均借阅天数、效率分析等,是派生信息。读者借阅活动和各类信息之间的关系 1.2贯穿系统的两条信息线 集成各局部系统的重要目标是确保整个系统不随着局部系统的改变而改变,不随着新系统的加入而发生大的变化。找出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内在联系,确立好各局部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贯穿整个图书馆信息系统有两条信息线:读者信息线和费用信息线。以此为框架来构造和集成整个系统。 证件信息包括读者主索引、借阅记录等等;费用信息包括在各个环节发生的各类费用及消耗成本等。 这两条信息线在系统中体现为具体的数据结构,它独立于各局部系统而存在。从整体的、发展的角度来构筑好这一基础框架是本系统数据结构的核心。 2.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及数据字典 2.1财务管理子系统 功能:负责全馆财务、物资采购及发放、安全保卫及卫生清洁等工作。其中财务管 流程: 数据

务 整 凭证 采购计划预算数据 会计凭证 财务调整 审 批准 / 不批准 需配置及初始化的表: 字段中文名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说明 业务号 TRAD_NO I 20 发生业务的统一编号 日期 TRAD_DATE D 业务发生的日期 收入 INCOME I 30 业务收入的金额 支出 OUTCOME I 30 业务的支出 凭证号 PROOF_NO C 10 本项业务涉及的凭证的编号 摘要 CHIEF_INTR C 50 业务内容的摘要 2.2书刊管理子系统 功能:组织和管理藏书。 组织和管理藏书:根据藏书的不同类型、内容、性质和使用价值进行合理的组织编目、科学的分类,根据借阅的需求拟更新藏书建议目录,负责馆藏剔旧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 主管部门

SPAC基金总结

SPAC基金模式总结 一、SPAC基金 SPAC基金,是美国金融界为投资者设计的一种基金产品,“SPAC”的全称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直译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它通常由经验丰富的私募基金 经理或者专业投资人发起设立,并以“空白支票公司(在成立之初只有现金,没有实际业务)”的形式存在。SPAC基金成立后,将在OTCBB市场以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进行首轮融资 并挂牌交易,用公募来的资金去收购有上市潜力的实体企业,并与之合并,进而达到纳斯 达克等更高级别证券市场的上市要求。 从基金投资这角度来讲,一旦并购成功并得以升级到纳斯达克等市盈率更高的证券市场,原始股东(主要包括SPAC的发起人、OTCBB市场的投资人以及被并购实体公司的原 始股东)便可以获得多倍的溢价收益。 从目标企业来讲,是IPO、APO之后更适合国内中小企业的海外融资方式。 二、SPAC基金的产生背景 私募投资者的出口往往是公募投资者的入口;私募投资者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来衡量回报;而公募投资者则是以%来衡量回报。回报的巨大落差必然会带来资本的流动和金融 工具的创新: (1)二级市场基金希望分享私募股权的高回报机会。 (2)二级市场基金必须投资一个股权可以流通的公司。 (3)私募股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流通。 SPAC方式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的特征,SPAC创造 了一个平台,创造了一家上市公司,当机构投资者或对冲基金等投向该上市公司(SPAC)时,由SPAC投资私募基金,从而获得二级市场基金能够参与、分享一级市场私募股权较高回报的机会。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1)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设计方案简介 本设计方案是为内部管理程序开发而编写的,它包括了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模块设计,模块的具体流程设计,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者研究的问题,需要的资料与硬件,数据表的定义等。但它没有包含关于编码的更多主题。例如编码的约定,注解的格式等。尽管这些问题对于实现这个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是设计方案它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整个设计方案的大致目录如下: 一.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第2页-第20页) 1.项目开发背景(第2页) 2.项目可行性研究(第2页-第6页) 3.系统的大致模块划分(第6页-第18页) 3.1 市场部(第6页-第17页) 3.1.1 系统登陆模块(第8页) 3.1.2 系统设置模块(第8页) 3.1.3 事件添加模块(第8页-第9页) 3.1.4 事件查找编辑(第9页-第11页) 3.1.5 事件参数设置(第11页)

3.1.6 事件跟踪模块(第11页-第13页) 3.1.7 人事基本管理(第13页) 3.1.8 部门参数设置(第14页) 3.1.9 资料票据管理(第14页-第15页) 3.1.10 业务收入统计(第15页) 3.1.11 工资参数设置(第15页) 3.1.12 员工工资管理(第15页-第16页) 3.1.13 数据加密备份模块(第16页) 3.1.14 数据库管理模块(第16页-第17页)3.2 网管部(第17页) 3.3 制作部(第17页-第18页) 4.数据流图(第19页-第20页) 4.1 市场部业务数据流图(第19页) 4.2 市场部工资数据流图(第20页) 二.内部管理系统所需资料(第21页)

外部结构与内在系统研究

外部结构与内在系统研究——以鲫鱼、蟾蜍、家兔为例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时间:

目录摘要与关键词 一、正文: 【1】、目的 【2】、材料 【3】、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二、参考文献

【摘要】 通过对鲫鱼、蟾蜍、家兔的结构观察,掌握不同种类生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了解鲫鱼、蟾蜍、家兔解剖方法; 熟悉鲫鱼、蟾蜍、家兔的内部结构; 比较鱼类、哺乳类、两栖类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不同点。 【关键词】 结构 系统 解剖 一、正文 【1】、实验目的: (一)、鲫鱼 1、观察鲫鱼的外形及内部各系统的结构特点; 2、初步掌握鱼类的解剖技术; 3、了解鱼类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二)、蟾蜍 1、通过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三)、兔 1、通过兔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哺乳动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学习小型哺乳动物解剖方法 【2】、实验材料及仪器 (一)、 1、实验材料:活鲫鱼 2、实验器材: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 (二) 1、实验材料:活蟾蜍 2、实验器材: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 (三) 1、实验材料:活兔 2、实验器材: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 【3】、实验方法: (一)鲫鱼 外形观察(如下图1)

(1) 取活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观察。鲫鱼外形呈纺锤形,左右侧扁,全身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分。 1、头部:口在端部,两侧无口须;有成对的鼻孔和眼;头两侧有鳃盖。 2、躯干:鲫鱼全身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均具有小孔,形成侧线,此行鳞片称为侧线鳞,主要起感知水流方向、速度、障碍物等作用。体具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不成对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开在腹部臀鳍之前。 内部解剖和观察(如下图2) 取活鲫鱼放在解剖盘里;使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第一剪)之后,再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第二剪),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第三剪),除去左侧体壁,即可观察。

一文读懂企业上市新宠SPAC

一文读懂企业上市新宠SPAC 也说美国资本市场新宠SPAC 创始人创办企业时,多会设定若干阶段性目标,企业上市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里程碑;快速成功的创业背后,多有市场化投资机构助力,而这些投资机构从和企业创始人洽谈投资的第一天起,就以企业上市作为主要的退出渠道。不论是作为发展里程碑或投资人退出渠道,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选项。 说到美国上市,美国证券市场上新近风行的、在全球最吸引话题的恐怕是SPAC方式上市了(此处之“新”,并非SPAC方式上市机制之“新”,该等机制已有几十年历史;其“新”在于,SPAC方式上市目前已有成为新风潮之势)。继2020年破记录的热度之后,2021年SPAC上市数量持续创下新高,截至2021年2月20日,已达到160件、融资额超过483亿美金[1],不到两个月的募资金额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的一半。根据FactSet Data及SPAC Insider统计,2020年美股传统上市共计246件,而SPAC上市达248件,SPAC上市融资额为830亿美金 [2],迅速接近当年以传统IPO上市的1000亿美金融资额 [3]。2020年美国SPAC的融资额已经超过了当年中国A 股IPO融资额(4719亿人民币)和港股IPO融资额(3977亿港元)。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在关注或者考虑以SPAC方式上市而不是通过传统上市方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何谓SPAC方式上市? 先说通常的上市。中国证券市场上典型的上市概念,通常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以及借壳上市。中国证券市场上不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而直接上市目前尚未成为实践;美国证券市场则有关于直接上市(Direct Public Offering, DPO)的明确规则及若干先例,例如我们曾参与上市的中概股中指控股有限公司(NASDAQ:CIH)。从上市公司的视角看,无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还是借壳上市(Reverse Takeover, RTO),其共同特点之一在于先有业务再有上市公司,即拥有运行了一定业绩期间业务的公司寻求成为上市公司。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借壳上市交易里,“壳”最初能成为上市公司也是因为“壳”本身具有持续运营的业务。 而SPAC方式上市的本质特点可以归纳为先有上市公司、再有业务。SPAC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并购公司)的简称,是一家由发起人(发起人多为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和人士)发起设立的、IPO前以及IPO之后一段时间没有商业运营、成立之初的唯一目的是通过

公司内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 明书 一、人事管理系统部分 1、系统人员类型 公司的人员类型有以下几种:普通员工、部门经理、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和人事助 理。权限定义如下表所示: 2、系统基本功能图解基本机构图 用例图解

3、功能详情 登录页面 需要登录的人员,对于不同的身份,他们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当用户输入ID和密码时, 查询数据库,如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则进入相应的员工信息页面,若不正确,则提示用户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仍显示当前页面 查询员工资料 该模块主要查看自己/同事的资料,以更好促进公司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可以修改自己的部分信息。 主要功能包括: 查询自己的详细信息:员工ID、员工姓名、电子邮件、所在部门名称(不是部门ID)、经理、分机和自我介绍等 修改自己的自我介绍 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查询、搜索其他同事的相关信息 员工资料管理 人事部门负责维护员工的基本资料。当员工第一天来公司报道时,人事部门将员工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子邮件及所属部门等)录入到数据中,并打印一份报道单给员工,上门列出了该员工的登录ID、公司邮件的地址、该员工的部门名称以及该员工的同部门同事列表。 主要功能包括: 添加/修改/删除员工按任意条件搜索员工(支持模糊查询) 打印员工报道单 上传/修改员工的照片。 请假模块 请假申请: 员工根据工龄享受年假。如果员工是本年度才加入公司的,则需根据报到日期按公司规章制度计算假期期数。员工请假不可以超过规定的请假小时数。员工可以通过本模块提交/查看/取消申请。 主要功能包括: 显示员工本人年假总小时数、已使用小时数、当前可用小时数 用日历的方式显示可请假的日期,并突出显示国定节假日 查看员工本人某段时期内的请假记录、申请、批准状态等。 请假审核: 该模块只允许经理访问。经理可以查看下属的请假记录,批准/否决其中申请。 主要功能包括: 显示经理下属名单 显示某段时间内所有/部分员工的请假记录汇总,包括年假总数、已使用小时数、当前可用小时数、请假理由 显示当前所有待批准的请假记录,可以在上面执行“批准/否决”操作 请假管理: 人事部可以查看公司所有员工的请假记录,同时可以设定国定假日。主要功能包括: 设定国定假日 按部门汇总某段时期内的请假记录。

SPAC实现融资上市

SPAC吸引对冲基金投资曲线实现融资上市 通过SPAC曲线投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一些海外共同基金与对冲基金已经尝到了甜头,实现不错的收益。 SPAC即“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以美国为例,SPAC公司管理人先募集到管理资金,随后在OTCBB(场外柜台交易系统)上市交易,成为一家“纯现金”公司,然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收购重组目标企业,从而达到合并上市的目的。SPAC 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目标是收购可上市公司,完成重组,即可转主板。 据了解,全球SPAC中前四名均为中国主题,股价涨幅一般在100%以上。 随着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火热,越来越多的资金涌进,高回报驱使一些大的对冲基金设立私募股权投资部门进军中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有足够的实力与耐心去直接投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对于共同基金而言,鲜有涉足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例子,于是通过SPAC这种形式的曲线投资便受到关注。 “对于在公开市场操作的共同基金与对冲基金来讲,无论从风险偏好,还是资产组合,都产生了投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需求,我们正是看到了这样的需求,许多对冲基金在寻找管理团队与进入中国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而对于SPAC对冲基金可以作为一个配置参与进来,相对于单独成立私募股权基金而言,通过SPAC的方式投资私募股权领域比较方便与快捷。”祥力资本高级副总裁盛总表示。 “国际上不像国内融资手段单一,各家机构可以通过具体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方式。”高能资本王晓滨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SPAC在美国资本市场存在多年,2003年推出的新条款对投资者的保护日趋严格,如包括在管理团队选定合并对象后需召开股东大会、只有80%以上的公众投资者批准才能进行合并等,随后,SPAC这种方式被逐渐认可。 去年底,赛伯中国资本(SABA China Acquisition)正是通过SPAC 模式在美国资本市场募集资金,首期已到位资金3575万美元,认购期权行使后会融资6750万美元,总额约1亿美元。“我们正是看到共同基金与对冲基金的需求,所以才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操作。”盛总表示,其所在的优势资本正是操作方。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的设计方案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的设 计方案 项目开发背景为了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效率,所以需要编制一套完整的用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使用,做到了公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技术方面: 整个系统属于一个规模比较大的MIS 系统。尽管其在组织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复杂性,繁琐性,不确定性,但是就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还是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 基本操作还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编辑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 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 2.经济方面: 由于系统对公司的正常运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必须要设置单独的服务器来运行这个系统。又考虑到所有计算机硬件软件都是存在出错可能的(具体到这个系统,由于其需要不间断 的运行,所以其出错的可能就会变得更大),因此整个系统应该考虑使用双机热备份技术。使 用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一个为主一个作备份,这样可以避免服务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又考虑到这个系统是为公司内部服务的,而且数据库设置和调试时候都必须要直接使用服务器, 所以应该将服务器设置在公司内部。纵观整个系统需要的硬件,我们认为整个项目的投资将可能 是比较巨大的。这方面,提请公司再作详细讨论。 3.法律方面: 整个系统由于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版权争议。在服务器软件方面,应该使用正版软件,因为整个系统尽管是开发给内部使用,但它毕竟很多部分还是要依靠Internet 的,一旦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 上,它的操作系统可能会被Microsoft 跟踪,如果不是正版软件,将不得不面临民事诉讼的风险。4.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数据库访问方式上的问题。和一般的MIS 系统不同,我们面临着更广泛范围内的数据库访问。这个范围已经不可能用局域网解决了,但一旦使用Internet 网,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现在将三种可能数据访问的方式列举如 下,并逐一作分析:a.使用纯单机版的数据库系统这是最简单的数据库访问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不涉及网络传输,所以无论在哪个部门,也不管其上网设施是如何的,总能采用这种方法的。 采用这种系统后,如果要实现数据同步,必须定期将数据库全部上传(注意:这里应该是上传整个数据库,因为采用这种方式操作的系统,它上传的时间间隔一般是比较大的,如果记录哪些记 录是更新的,在实际同步时候,将花费很多时间作整个更新记录的比对,在记录量增大时候,这 个检测的时间也会急剧增加,反而增加了处理时间),服务器在收到整个数据库后,在服务器端运行一个特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