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试论文: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

测试论文: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

测试论文: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
测试论文: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

测试论文: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

【中文摘要】随着软件应用的流行及其复杂度的增加,保证软件质量也变的越来越有难度。这就需要测试人员寻找很多测试方法和技术,用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慢慢的这些方法系统化成专门的软件测试技术,并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展现其不可或缺的优点,成为软件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软件功能繁多,测试工作量难以负荷的情况下,想要提高产出的同时又保证质量,自动化测试成为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自动化测试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为主观疏忽与问题,一方面加快测

试速度,使测试人员可以短期内进行频繁的测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

产品的质量和进度,加大企业的产出与投入比,提高收益。Web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一个分支,有其独有的特点。Web应用的并发性很高,同一时刻可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在点击该网页;Web应用的容错性要很高,因为用户多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提高了,这时就要求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都要经得起考验;Web页面的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兼容对不同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基于Web的以上特点,Web测试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本文在介绍Web测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拓展,不仅对互联网测试特点,测试方法,测...

【英文摘要】With the popularity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the plexity increase,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hese require testers to find a lot of

tes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resolve issues of product quality. These methods have slowly evolved into specialized software system testing technology, then thrived rapidly and became essential and integral part of the software life cycle.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oo many functions in the software and too heavy test works, autom...

【关键词】测试 Web自动化测试 Ruby Watir

【英文关键词】test Web automated testing Ruby Watir

【目录】Web自动化测试研究与Watir框架开发摘要

4-5Abstract5-6第1章引言10-18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1.2 技术现状

11-16 1.2.1 软件测试11 1.2.2 自动化测试

11-15 1.2.3 web测试15-16 1.3 研究内容

16 1.4 论文的结构16-18第2章 WEB测试研究

18-26 2.1 WEB测试内容18-19 2.2 常用的WEB测试方法19-21 2.2.1 冒烟测试19-20 2.2.2 随机测试

20 2.2.3 回归测试20-21 2.3 WEB项目流程及测试

21-25 2.3.1 需求分析阶段21-22 2.3.2 启动阶段

22 2.3.3 计划阶段22-23 2.3.4 编码阶段

23 2.3.5 测试阶段23-25 2.4 本章小结25-26

第3章 WATIR相关技术26-35 3.1 RUBY26-28 3.1.1 Ruby由来26 3.1.2 Ruby特点26-28 3.1.3 Ruby使用

现状28 3.2 RUBYGEMS28-29 3.2.1 RubyGems安装与简介29 3.3 GEM包的制作方法29-31 3.4 GEM的常用命令31 3.5 NETBEANS31-32 3.5.1 Netbeans简介

31-32 3.5.2 NetBeans与Ruby32 3.6 浏览器插件IE DEVELOPER TOOLBAR32-33 3.7 断言机制33 3.8 本章小结33-35第4章 WATIR35-43 4.1 WATIR及其优势35-36 4.1.1 Watir简介35 4.1.2 Watir优势

35-36 4.2 WATIR的主要特性36 4.3 WATIR对WEB页面元素处理方法36-41 4.3.1 HTML控件对应的Watir方法

36-38 4.3.2 IE创建、访问38 4.3.3 标签lable和lables38 4.3.4 链接link & links38-39 4.3.5 按钮button及buttons39 4.3.6 图片image及

images39 4.3.7 文本框textfields和

textfield39-40 4.3.8 单选框radio和

radios40 4.3.9 复选框checkbox与

checkboxs40 4.3.10 下拉框selectlist与

selectlists40 4.3.11 表格table和

tables40-41 4.4 WATIR的不足41 4.5 本章小结

41-43第5章系统设计与实现43-61 5.1 环境搭建43-44 5.2 数据驱动模块实现44-46 5.2.1 需求分析44 5.2.2 Win32ole44 5.2.3 实现方案

44-45 5.2.4 具体实现45-46 5.3 关键字驱动

46-49 5.3.1 需求分析46-47 5.3.2 模块实现思想

47 5.3.3 模块实现47-49 5.4 数据库访问

49-56 5.4.1 需求分析49 5.4.2 实现方案与整体架构49-50 5.4.3 具体实现50-56 5.5 测试结果管理与输出56-58 5.5.1 需求分析56-57 5.5.2

ruby.logger57 5.5.3 实现方案57 5.5.4 具体实现57-58 5.6 本章小结58-61第6章测试结果

61-73 6.1 数据驱动61-63 6.2 关键字驱动

63-68 6.3 数据库访问68-70 6.4 测试结果的管理与输出70-72 6.5 本章小结72-73第7章总结与展望73-74致谢74-75参考文献75-7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研项目78

Web UI 自动化测试技术选型分析

Web UI 自动化测试技术选型分析 事实上对于UI 自动化测试来说,许多所谓框架之间并没有太多差别,也从来不是影响整套测试用例是否健壮的关键性因素。相比之下,如何提高测试用例稳定性以及出现错误时debug 的便捷性才是让UI 自动化测试方案落地的重要细节。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讨论技术选型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技术选型包含哪些部分。 通常UI 自动化测试的技术方案分为控制(控制客户端)、执行(运行通过特定API 编写的测试用例)、结果上报这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各类框架往往喜欢在执行和结果上报两个部分提供差异化的API 来提高开发效率,但这很难对我们开头提到的两个重要细节起到本质上的帮助。随着Web技术的不断演进,Web UI 自动化测试中的控制部分也终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这一部分正是解决用例稳定性、提升debug 能力的核心所在。 接下来就对比一下目前可选的几种控制方案的优缺点。 selenium + webdriver selenium 的方案最为传统,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浏览器控制方法。selenium 通常需要和webdriver 配合使用,selenium 通过webdriver 控制浏览器,再对上层执行层暴露API 或sdk。同时selenium 也提供standalone server的方案,允许执行层通过调用标准restful API 控制浏览器,在这种模式下对执行层的编程语言和运行时都没有任何限制,这也是selenium 生态繁荣的重要原因。 优点 selenium 的API 封装遵循W3C 提供的webdriver 标准,因此selenium 对各大主流浏览器的支持都不错,如果测试场景对浏览器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多种浏览器中执行测试用例,selenium 仍是首选。同时由于selenium 已经发展多年,各种解决方

最新web测试方案模板资料

盐田港国际资讯公司 软件测试方案 盐田港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 概述 (3)

2. 适用对象和范围 (3) 3. 术语、名词定义 (3) 3.1. 系统测试 (3) 32 功能测试 (3) 33 接口测试 (4) 34 压力测试 (4) 3.5. 性能测试 (4) 36 安全测试 (4) 3.7. 可靠性测试 (4) 4.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5) 4.1. 测试参考文档 (5) 4.2. 测试提交文档 (5) 5. 测试资源 (5) 5.1. 人力资源 (5) 5.2. 测试阶段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测试环境 (6) 5.4. 测试工具 (6) 6. 确认测试 (6) 6.1. 新增或修改内容验证 (6) 6.2. 用户反馈问题确认 (7) 7. 通过测试的标准 (7) 8. 测试策略 (7) 8.1. 功能测试 (7) 8.2. 用户界面测试 (8) 界面规范性测试 (8) 兼容性测试 (9) 8.3. 性能测试 (9) 8.4. 压力测试 (10) 8.5. 容量测试 (10) 8.6.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11) 1. 概述 为了提高检测出错误的几率,使测试能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 须要编制测试相关文件。而标准化的测试文件就如同一种通用的参照体系,可

达到便于交流的目的。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作为对测试过程完备性的对照检查表,故采用这些文件将会提高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能见度,极大地提高 测试工作的可管理性。 2. 适用对象和范围 主要针对对象为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 3. 术语、名词定义 3.1.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规格作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需求规格不相 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它将通过确认测试的软件,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起来,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测试。 32功能测试 黑盒测试是基于系统需求规格,在不知道系统或组件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通常又将黑盒测试叫做:基于规格的测试、输入输出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基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主要是验证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原定功能的检验、是否有冗余功能、遗漏功能。 3.3. 接口测试 程序员对各个模块进行系统联调的测试,包含程序内接口和程序外接口测试。这个测试,在单元测试阶段进行了一部分工作,而大部分都是在集成测试阶段完成的。由开发人员进行。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 1测试目的 此处阐述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包括必要性分析与扩展性描述。 性能测试最主要的目的是检验当前系统所处的性能水平,验证其性能是否能满足未来应用的需求,并进一步找出系统设计上的瓶颈,以期改善系统性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2测试范围 此处主要描述本次性能测试的技术及业务背景,以及性能测试的特点。 编写此方案的目的是为云应用产品提供web性能测试的方法,因此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策略、测试指标与测试执行等。 2.1测试背景 以云采业务为例,要满足用户在互联网集中采购的要求,实际业务中通过云采平台询报价、下单的频率较高,因此云采平台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并能够支撑业务并发的压力。 例如:支撑100家企业用户的集中访问,以及业务处理要求。 2.2性能度量指标 响应时间(TTLB) 即“time to last byte”,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标准:

事务能力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 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一次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并发用户数 同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在线用户数量。 吞吐率(Throughput) 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客户端请求数量,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吞吐率=吞吐量/传输时间 资源利用率 这里主要指CPU利用率(CPU utilization),内存占用率。 3测试内容 此处对性能测试整体计划进行描述,包括测试内容以及关注的性能指标。Web性能测试内容包含: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前端连接测试。 3.1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为了测量Web系统在某一负载级别上的性能,以保证Web系统在需求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负载级别可以是某个时刻同时访问Web系统的用户数量,也可以是在线数据处理的数量。例如:Web应用系统能允许多少个用户同时在线?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会出现什么现象?Web应用系统能否处理大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需求分析章节样章

5.1.2性能测试需求提取 复习了一些常见的理论概念后,我们开始性能测试需求的提取。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测试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得到确切的性能指标,而导致测试无法正常开展。性能测试需求提取一般的流程如图5- 1所示。 图5- 1性能测试需求提取流程 分析提取指标 在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中,会给出系统的功能、界面与性能的要求。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都会给出明确的性能指标,比如单位时间内访问量要达到多少、业务响应时间不超过多少、业务成功率不低于多少、硬件资源耗用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这些指标都会以可量化的数据进行说明。如果,实际项目并没有这些正规的文档时,项目经理部署测试任务给测试组长时,一般就会说明是否要对项目的哪些业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以及测试的要求是什么的。最麻烦的就是项目经理或者客户要求给出一个测试部门认为可以的数据,这样非常难做的。可是“甲方”往往都是提要求的,“乙方”只能“无条件”接受! 表5- 1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性能要求 表5- 1给出的指标非常明确,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只需收集用户登录模块的响应时间、登录成功率、并发数、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的数据,然后与表5- 1的指标进行比较即可,通过的,就认为达到了客户要求的性能,未达到就分析原因,并给出测试报告及解决建议。 大多数是没有明确的需求,需要我们自己根据各种资料、使用各种方法去采集测试指标。以OA系统为例,假设《OA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并未指明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求,需要测试工程师自己分析被测系统及采集性能衡量指标。 分析OA系统的结构,所有功能中仅有考勤模块可能是被测系统最终用户经常使用的业务点,那么我们的重点应该在放在该模块上。一般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确定性能测试点: 第一、用户常用的功能。常用的功能一旦性能无法满足,比如登录功能,从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到显示成功登录信息,花了5分钟,这样的速度是 人无法忍受的。而对于用户不常用的,比如年度报表汇总功能,三个季度甚 至是一年才使用,等个10分钟也是正常的,这些是跟用户的主观感受相关 的,得根据实际情况区分。

基于Selenium+Python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

一、什么是Selenium? Selenium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跨平台、跨浏览器的端到端的web自动化解决方案。Selenium主要包括三部分:Selenium IDE、Selenium WebDriver 和Selenium Grid。 ? Selenium IDE:Firefox的一个扩展,它可以进行录制回放,并把录制的操作以多种语言(例如java、python等)的形式导出成测试用例。 ? ? Selenium WebDriver:提供Web自动化所需的API,主要用作浏览器控制、页面元素选择和调试。不同的浏览器需要不同的WebDriver。 ? ? Selenium Grid:提供了在不同机器的不同浏览器上运行selenium测试的能力。 ?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Python结合Selenium WebDriver库搭建web自动化测试框架。 二、自动化测试框架 一个典型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一般包括用例管理模块、自动化执行控制器、报表生成模块和log模块,这些模块相辅相成。

接下来介绍各模块的逻辑单元: 1、用例管理模块 用例管理模块包括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单元,这些单元又会涉及到用例书写模式,测试数据库的管理、可复用库等。 2、自动化控制器 控制器是自动化用例执行的组织模块,主要是负责以什么方法执行我们的测试用例. 3、报表生成模块 主要负责执行用例后的生成报告,一般以HTML格式居多,信息主要是用例执行情况。另外还可以配置发送邮件功能。 4、log模块 主要用来记录用例执行情况,以便于高效的调查用例失败信息以及追踪用例执行情况。 三、自动化框架的设计和实现 1、需求分析

使用SELENIUM进行复杂的WEB自动化测试

使用分层的Selenium框架进行复杂Web应用的自动测试 软件工程师,IBM 王晨,是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的软件工程师。从事IBM Systems Director开发测试工作。对自动测试、Web2.0和Open Source等相关领域感兴趣。 简介:在复杂Web应用程序的自动测试中,会产生大量冗余的测试脚本,同时,由于测试场景复杂多变,测试用例的灵活管理与调用是不可回避的需求。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将开源Web自动测试框架Selenium从逻辑上进行了分层,从而提高了测试脚本的复用性与可维护性。通过本文的实例讲解,您将了解该项技巧的原理与关键实现。 发布日期:2010年2月22日 级别:中级 Selenium概述 Selenium是一种Web应用的自动测试工具,通过模拟用户对Web页面的各种操作,可以精确重现软件测试人员编写的Test Cases步骤。Selenium包含三个工具:Selenium-IDE,Selenium-RC以及Selenium-Core。其中,Selenium-Core是驱动Selenium工作的核心部分,作为一个用JavaScript编写的测试引擎,它可以操作Web页面上的各种元素,诸如:点击按钮、输入文本框,以及断言Web页面上存在某些文本与Web元素等。 Selenium-IDE是一个Firefox插件,能够录制回放用户在Firefox中的行为,并把所记录的Selenese(Selenium Commands)转化为 Java/C#/Python/Ruby等语言,在Selenium-RC中修改复用。对于较为复杂的Test Cases,Selenium-IDE的功能有限,往往用它录制大致的步骤,再转化为测试人员熟悉的编程语言,在此基础上完善,形成更为强大且灵活的Selenium-RC Test Cases。 Selenium-RC(Selenium Remote Control)在Web浏览器与需要测试的Web 应用间架设代理服务器(Selenium Server),使得JavaScript引擎与被测Web应用同源,绕开同源策略的限制(Same Origin Policy),进而取得对Web页面进行各种操作的权限。 开发环境配置

WEB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 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 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试验证; 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 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 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 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 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 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 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 6. 网络性能测试 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 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 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

python_webdriver_自动化测试实战

python webdriver 项目实战

第5章测试模型与测试脚本优化 第一节、测试模型介绍 线性测试 通过录制或编写脚本,一个脚本完成用户一套完整的操作,通过对脚本的回放来进行自动化测试。这是早期进行自动化测试的一种形式;我们在上一章中练习使用webdriver API 所编写的脚本也是这种形式。 脚本一 脚本二

通过上面的两个脚本,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它的问题: 一个用例对应一个脚本,假如界面发生变化,用户名的属性发生改变,不得不需要对每一个脚本进行修改,测试用例形成一种规模,我们可能将大量的工作用于脚本的维护,从而失去自动化的意义。 这种模式下数据和脚本是混在一起的,如果数据发生变也也需要对脚本进行修改。 这种模式下脚本的可重复使用率很低。 模块化与库 我们会清晰的发现在上面的脚本中,其实有不少容是重复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改进。 login.py quit.py 测试用例:

注意,上面代码并非完整代码,不能运行。 通过上面的代码发现,我们可以把脚本中相同的部分独立出来,形成模块或库;当脚本需要进行调用。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提高了开发效率,不用重复的编写相同的脚本;另一方面提高了代码的复用。 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应该是自动化的一个进步;从它的本意来讲,数据的改变(更新)驱动自动化的执行,从而引起结果改变。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概念和想法。 其实,我们能做到的是下面的形式。 d:\abc\data.txt

图4.x #coding=utf-8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import os,time source = open("D:\\abc\\data.txt", "r") values = source.readlines() source.close() #执行循环 for serch in values: driver = webdriver.Firefox() driver.get(".xxxx.")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kw").send_keys(serch) ..... 不管我们读取的是txt 文件,还是csv、excel 文件的之类,又或者是数组、字典函数。我们实现了数据与脚本的分离,换句话说,我们实现了参数化。我们仍一千条数据,通过脚本的执行,可以返回一千条结果出来。 同样的脚本执行不同的数据从而得到了不同的结构。是不是增强的脚本的复用性呢! 其实,这对开发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对于当初QTP 自动化工具来说确是一个买点,因为它面对的大多是不懂开发的测试。

性能测试方案

web项目性能测试方案 任务: 测试JBOSS环境下UBSS项目的性能 目标:测试缴费部分(前台缴费,IC卡充值)在并发数从50-100递增的性能指标,不要求对结果进行分析 步骤: 1.搭建测试环境,要求与真实环境大概一致(关注在现有license情况下,UBSS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数) 2.准备数据脚本(SQL和存储过程) 3.准备测试脚本(Vuser scrīpts,scenario) 4.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范围 针对UBSS项目,抽取对系统影响最大、最为典型的业务交易,构建场景,以此评判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实际性能表现 a.用户前台缴费 b.标准用户IC卡充值 测试内容 1.基准测试 概念:检查每个业务的基准响应时间(系统整体空闲,无额外进程运行并占用系统资源)方法:单用户运行业务多次,获取该业务的平均响应时间 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操作间隔循环间隔 1-1 前台缴费 1 100 3 3 1-2 IC卡充值 1 100 3 3 2.单个交易负载测试 概念:设定负载序列,并发用户数为X{20,30,50,....},收集系统单个交易在不同负载级别的性能表现 方法:设置并发用户数等于X,关键步骤处设置并发点,每个用户运行N个iteration,获取平均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用户登陆方式:每2秒登陆2个 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操作间隔循环间隔 2-1 前台缴费 5 50 3 3 2-2 前台缴费10 50 3 3 2-3 前台缴费15 50 3 3 注:响应时间超过30S 2-4 前台缴费20 50 3 3 注:阻塞,不进行测试 2-5 IC卡充值 5 50 3 3 2-6 IC卡充值10 50 3 3 2-7 IC卡充值15 50 3 3 2-8 IC卡充值20 50 3 3 3.组合交易负载测试 概念:多个交易组合在一起,设定负载序列,并发数为X{20,30,50,....},收集系统在不同负载级别的性能表现 方法:设置并发总数,各用户数按比例分配,每个用户运行N分钟,获取平均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总数比例持续时间操作间隔循环间隔

Web自动化测试中的接口测试

Web自动化测试中的接口测试 1、背景 1.1 Web程序中的接口 1.1.1 典型的Web设计架构 web是实现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浏览器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应用,通常包括两部分:web服务器和web客户端。web客户端的应用有html,JavaScript,ajax,flash等;服务器端的应用非常丰富,比如java的servlet,jsp,ssh框架,.net的aspx,还包括其他脚本如php,python。 web服务器端的设计架构近年来一直比较流行的是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将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分层的目的在于降低代码见耦合,提高代码架构的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这三层架构的意义如下: 1)表现层(UI):用户界面,即用户可见的操作界面或者入口。 2)业务逻辑层(BLL):封装具有业务含义的操作函数。 3)数据访问层(DAL):封装对数据库或者其他存储介质的原子性操作。 1.1.2 Web接口的概念 web接口是服务器与客户端交互的方式,即浏览器或者其他客户端工具与web服务UI层交互的协议.常见的有两大类,一是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的HTTP协议的接口,另一类web?service接口如soap,rm i,rpc等协议。 HTTP接口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POST两种请求类型。具有无连接无状态的特征。HTTP请求例如GET?/images/logo.gif?HTTP/1.1,表示从/images目录下请求logo.gif这个文件。 1.2 WEB接口自动化 1.2.1 Web接口测试 web接口测试即站在web服务程序UI层之上自动化测试的一种手段,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测试web 服务程序业务逻辑的正确性。测试的重点是围绕web服务暴露的接口检查接口数据的正确性,这个过程是将web服务程序当做黑盒,通过自动化测试技术提高测试执行效率降低人工回归的成本。 1.2.2 什么要做接口测试 下图说明了基于HTTP接口的web应用的整体架构特征,按照这种架构设计开发项目,引发两个问题: 第一、系统级测试一定要等到web服务器程序和浏览器端的程序都开发完毕后才能进行吗?参考以下传统的RD与QA合作进行的项目流程,可以看到,QA在RD提测程序后才能真正进入到测试阶段,那么项目的发布周期自然受到这种串行下来的工作安排影响,是1+1的时间周期。

web端性能测试报告

Xxxx 性能测试报告 文档编号: 密级: 版本信息:Vxxxx 建立日期:2017-06 创建人:XXX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根据性能测试方案,给出结果和分析以及结论和建议。 测试方案预期读者: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项目相关人员。 1.2项目背景 1.3术语定义 虚拟用户:通过执行测试脚本模仿真实用户与被测试系统进行通信的进程或线程。 测试脚本:通过执行特定业务流程来模拟真实用户操作行为的脚本代码。 场景:通过组织若干类型、若干数量的虚拟用户来模拟真实生成环境中的负载场景。 集合点:用来确定某一步操作由多少虚拟用户同步执行(并发)。 事务:设置事务是为了明确某一个或多个业务或者某一个按钮操作的响应时间。 HPS:每秒点击数,一般情况下,与TPS成正比。 TPS:每秒事务数,是指每秒内,每个事务通过、失败以及停止的次数,可以确定系统在任何给定时刻的实际事务负载。 系统资源利用率:是指在对被测试系统执行性能测试时,系统部署的相关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等系统资源利用,比如CUP,内存,网络等。

2测试业务及性能需求 服务器配置如下: Web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dows7 旗舰版64位; 处理器:Intel(R) Xeon(R) CPUI5 -5200U@2.20GHz 2.20GHz 3场景设及计执行结果 3.1场景设计

3.2测试结果 3.2.1“提交”事务情况汇总 3.2.2每秒点击量(hps) 1、CJ-TJ_001和CJ-TJ_004点击率在大概维持在13-15左右的点击率 2、CJ-TJ_003和CJ-TJ_004点击率在场景持续变发60或者80个用户时,hPS会有明显的下降

web自动化测试

web自动化测试 序:此只是简单的一个打酱油似的B/S架构的自动化测试调研,希望能对大家一点点启发,最好集大家之所成能给我一些建议和启发,万分感谢 一、目的 为了能够提高B/S架构的应用程序测试的测试效率。 二、应用范围 B/S架构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功能测试与验证测试。 三、工具选型与比较 3.1 主要应用工具介绍 主要应用的测试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1)QT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采用了关键词驱动(Keyword-Driven)测试的理念,关键字驱动或者称为关键词驱动(Keyword-Driven),是为了解决通过录制的方法来产生脚本的问题。就是先把所有需要的Web对象都添加到对象库中,然后在关键字视图中手动添加测试步骤. 2)RFT,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自动测试工具,它能够测试各种应用程序。可以应用其进行WEB对象的抓取。 3)Selenium,ThoughtWorks 专门为Web 应用而开发的自动化测试工具,适合进行功能测试、验收测试。 4)Watir ( Web Application Testing in Ruby) 是一个优秀的开源工具,用于开发基于Web 应用的自动化测试程序。它使用Ruby 脚本语言,提供了轻量级的自动化测试程序框架和丰富的开发库,有效地加速了自动化测试程序开发。 3.2、工具应用比较 1)、QTP采用关键词驱动和描述性编程的方法,其成熟度广,应用普及率较广,框架搭建较简单,但其价格昂贵,采用的是activex驱动模式,灵活性低,不易与自身平台进行结合。 2)、RFT可以支持WEB自动化测试,但仅仅是对其对象的获取,而且其还对C/S架构的APP支持,其灵活性低,价格昂贵,但其的自动化测试架构可以重用C/S类型的。自动化测试项目。 3)、selenium 优点:a)其原理即基于WEB内核机制。其直接运行在浏览器之上,所见即所得,就像真实用户所做的一样。Selenium 的核心,也称browser bot,是用JavaScript. 编写的。这使得测试脚本可以在受支持的浏览器中运行。 b)灵活性高,易整合到自己平台,其测试用例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撰写:test runner (HTML 文件)和driven(脚本语言编写),其语言包括Java, .NET, Perl, Python 和Ruby. 使用driven 脚本,测试有一部分在浏览器之外运行,而如果使用test runner 脚本的话,测试是完全在浏览器中运行的。 c)开源,且应用较广泛,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缺点:a)selenium不能简单的处理WEB上一些第三方插件,例如:当要从Web 上下载一些东西,自然此时就会弹出一个“下载框”,由于那个框框是Windows窗口,Selenium 是处理不了的,所以必须通过第三方的脚本处理。 b)selenium是轻量的测试框架,脚本所处理的测试用例构成简单,其实质就是通过HTTP协议,发送请求(request)来完成测试用例,所以很困难处理业务逻辑关系强的测试用例。

web性能测试计划

XXXX性能测试

目录 1.文档介绍 (3) 1.1 文档目的 (3) 1.2 参考文献 (3) 1.3编写目的 (3) 2.性能相关描述 (3) 2.1性能测试指标 (3) 2.2性能测试范围 (3) 2.3 名词术语约定 (4) 3 测试环境 (5) 3.1生产环境系统架构 (5) 3.2测试环境系统架构 (6) 3.3 生产环境软硬件配置 (6) 3.4 测试环境软硬件配置 (6) 3.5 负载机软硬件配置 (7) 4.需求分析 (7) 4.1业务模型 (7) 4.2 性能指标 (8) 5 测试策略 (8) 5.1测试执行策略 (9) 5.2 测试监控策略 (9) 6测试场景 (10) 7测试准备 (10) 7.1测试工具准备 (11) 7.2测试脚本及程序准备 (11) 7.3测试数据准备 (11) 7.4测试环境准备 (11) 8测试组织架构 (12) 9项目风险 (12)

1.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平台项目的性能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性能需求。 1.2 参考文献 1.3编写目的 从文档描述XXX发布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作为XXX发布系统性能测试的依据,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 1、明确测试范围、测试对象 2、明确测试目标 3、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 4、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5、指定测试工作的时间安排 6、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 7、确定测试需求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 2.性能相关描述 2.1性能测试指标 (1).基于XXX业务量的要求,评估XXX平台是否能满足性能要求 (2).进行配置测试,找到相对合理的测试 (3).对XXX进行定容定量,提供规划参考 (4).验证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系统的容错能力 (5).测试并找到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分析系统瓶颈 2.2性能测试范围 通过性能测试需求调研,分析用户使用行为.对系统的用户及业务数据量作了定量分析,性能测试将主要集中在表A-1中列出的业务过程. 表A-1 测试范围

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Web性能测试的部分概况一般来说,一个Web请求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发送请求 (2)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3)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 (4)web server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 1.事务(Transaction) 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we 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一般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2.请求响应时间 请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 (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 (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 (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 (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 3、事务响应时间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时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 4.并发用户数 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 另外一种并发是广义范围的并发。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对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有很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因此也属于并发的范畴。

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

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 1绪论 1.1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迅速普及,为软件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基于Web 的应用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取代原来的单机版应用系统,成为当前和未来的软件系统开发和实施的主流。现在的Web应用系统结合了商业、数据库以及企业的运用,因此,对于Web应用系统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它必须具备高度的扩展性,合理的执行效率,以及全天候安全强固的执行环境。也就是说,现在Web应用系统必须能够安全及时地服务大量的客户端用户,又能够长时间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且由于interent的开放性和易访问性,在Web应用系统商业应用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用户对网站的期望很高,如果网站无法做到快速加载、正确显示信息、即时反应并提供直观的浏览与简易的交互功能,用户就有可能转换门庭,去别的网站。因此,Web应用的测试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Web应用系统具有分布、异构、并发和平台无关的特性,因而Web应用系统的测试要比普通程序的测试要复杂的多。 从功能测试角度看,与传统的应用软件相比,Web应用系统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Web应用系统的组成实体多种多样。就HTML文档而言,用不同语言编写的脚本,各式各样的样式表及组件使得Web应用系统难以理解和测试。 2.Web应用系统中有大量的导航链接,确保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准确地显示用户需要的内容是Web测试的重要方面。 3.Web应用系统通过会有大量的Cookie等技术来保存用户的状态信息,确保系统对这些状态信息的正确管理也是Web测试的重要挑战。 4.Web应用系统的客户端及操作系统的多样性导致的兼容性问题,要求对各个环境进行测试。 5.Web应用系统客户端内容及结构更新快,新功能的不断加入不仅要对新加入功能进行测试,而且还要对原有功能进行回归测试。

web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规范文档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VERSION 1.0 xxxx年x月

文档修订记录 文档信息

目录 1.测试目的 (1) 2.测试范围 (1) 2.1. 测试背景 (1) 2.2. 需要测试的特性 (1) 2.3. 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1) 3.准则 (1) 3.1. 启动准则 (1) 3.2. 结束准则 (1) 3.3. 暂停/再启动准则 (2) 4.模型 (2) 4.1. 业务模型 (2) 4.2. 业务指标 (2) 4.3. 测试模型 (2) 4.4. 测试指标 (2) 5.测试策略 (2) 5.1. 测试发起策略 (2) 5.2. 测试执行策略 (2) 5.3. 测试监控策略 (3) 6.测试内容 (3) 6.1. 基准测试 (3) 6.2. 单交易负载测试 (3) 6.3. 综合场景负载测试 (3) 6.4. 接口测试 (3) 6.5. 稳定性测试 (3) 7.测试实施准备 (3) 7.1. 测试环境准备 (3) 7.2. 测试工具准备 (3) 7.3. 测试挡板准备 (4) 7.4. 测试数据准备 (4) 7.5. 测试脚本准备 (4) 8.测试组织结构 (4)

9.测试环境及工具需求 (4) 9.1. 总体网络拓扑图 (4) 9.2. 测试环境机器配置表 (4) 9.3. 软件配置 (5) 10.测试输出 (5) 10.1. 过程性输出 (5) 10.2. 结果输出 (5) 11.测试计划 (5) 12.测试风险分析 (5)

1.测试目的 『阐述本次性能测试目的,对需求分析的目的进行扩展性描述』2.测试范围 2.1.测试背景 『阐述本次性能测试的技术及业务背景; 对于改进型项需阐述其改进的方法;』 2.2.需要测试的特性 『阐述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进行测试部分的特点』 2.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阐述本次性能测试不需要进行测试的部分』 3.准则 3.1.启动准则 『阐述测试执行前必备的入口条件』 3.2.结束准则 『阐述测试执行退出的条件』

网站性能测试方案

禾健网站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

性能测试方案 一.概述 本方案主要描述首页、注册、登录、后台订单查询,站内搜索等模块的性能参考指标及测试方法,以便于后台调试人员与程序员能从技术层面验证相关功能模块的负载能力,根据实际的性能监控数据考察系统最大的负载及相关指标情况,以便于对系统实施相关的调优工作,使其达到预期期望的压力和性能要求。 二.测试方法及相关参数算法 1.测试工具: LoadRunner是HP公司的工业级性能测试工具。它通过创建多个虚拟用户的方式,对录制的单用户脚本增加负载,来达到增加系统压力的测试目的。LoadRunner提供了Analysis 工具对压力运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测试脚本运行期间,系统响应事务的最小时间,平均时间和最大时间等性能信息,同时可监视各后台服务器的CPU占用率与内存使用情况。 2.测试并发用户数量计算公式(以首页的并发数举例说明) 并发数=业务量(pv量)/(时间段(小时单位)3600秒/每人每笔业务的处理时间)例如首页访问业务量期望在0:00-24:00这一时间段内达到5万的访问量。根据这样的业务量,首先统计出单用户单次访问首页时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可包括用户的思考时间,但统计性能结果时需排除),然后再进行计算。考虑到场景的运行时间如果是24个小时(8:00-22:00)的话,可能时间段过长,增加测试难度,这里采用二八原则进行业务量与业务时间段的重新规划,即为80%的业务量在20%的时间内完成。那么5万首页访问量的80%即为4万,而24个小时的20%即为4.8小时。故本次测试,如果性能满足4.8小时内完成4万的业务访问量,为测试通过。 利用LoadRunner录制访问首页的脚本,在Controller中不设置持续时间运行一次,然后在Analysis中统计出单用户单次访问首页所需要的时间。假设此时得到的响应时间为t 秒/次,则根据预期计算得出业务高峰大概出现在T小时内。那么单用户在T个小时内可访问首页的次数C=T*60分钟*60秒/t(秒/次),那么T个小时内PV_Count(页面访问量)大概需要Total_Vuser=PV_Count/C个Vuser来完成。此处的Total_Vuser即为测试时所用的并发数。 示例: 假设单用户单次访问首页,服务器的响应时间t=3秒/次,那么T(4.8小时)内单用户可访问4.8小时*60分钟*60秒/3(秒/次)=5760次,则初步估计的并发数Total_Vuser 为240万/5760次/人=416.67人,即大约为417个Vuser。而在实际使用中并发数不得超过200,则实际的并发数及运行时间如下:

Web自动化测试原理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Web UI自动化测试框架,比如WatiN, Selinimu,WebDriver,还有VS2010中的Coded UI等等. 这些框架都可以操作Web中的控件,模拟用户输入,点击等操作,实现Web自动化测试。其实这些工具的原理都一样,都是通过调用IE COM接口和HTML DOM 对IE浏览器以及WEB测试对象的操作。 本文介绍脱离这些自动化测试框架。直接使用.NET提供的shdocvm.dll库来操作IE浏览器,使用mshtml.dll库来操作IE中的HTML对象。 阅读目录 优点 通过直接操作IE COM来实现Web自动化,能让你在几分钟之内快速建立一个轻量型的自动化测试程序。大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也有助于你理解WatiN这些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运行原理. 添加引用 shdocvm.dll和mshtml.dll这两个库的COM组件名字和他们的dll名字不一样。所以比较难找。 shdocvm.dll 的COM 组件名字叫"Microsoft Internet Controls". 添加引用如下Add References->Com Tab-> Microsoft Internet Controls

mshtml.dll的COM组件名字叫"Microsoft.mshtml", 添加引用如下Add References-> .NET Tab->Microsoft.mshtml

添加完引用后,就可以引用命名空间了 using mshtml; using SHDocVw; 操作IE 通过shdocvm.dll中的InternetExplorer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比如Height,Width。我们能够操作IE,以便模拟一些用户的操作,比如调整浏览器的大小,刷新页面等。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rnetExplorer IE = new InternetExplorer(); IE.Visible = true;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XXXX性能测试方案书 1

2

1简介 (4) 1.1目的 (4) 1.2背景 (4) 1.3测试范围 (4) 1.4参考文档 (5) 2测试环境 (5) 2.1环境概述 (5) 2.2软硬件环境 (6) 2.3测试环境拓扑图 (6) 2.4测试工具 (8) 3测试需求 (8) 3.1性能测试需求 (8) 3.2测试内容 (8) 4测试约束 (9) 4.1测试启动条件 (9) 4.2测试结束条件 (9) 5测试方法 (9) 5.1测试方法描述 (9) 5.1.1基准测试 (10) 5.1.2并发测试 (11) 5.1.3系统容量和扩展性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稳定性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破坏性测试 (13) 6测试时间表 (14) 6.1测试轮次表 (14) 6.2测试进度表 (14) 7测试组织架构 (14) 8测试风险 (15) 9输入输出文档 (15) 3

1 简介 1.1 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描述测试项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测试条件和目标,测试策略和要求,分析可能的风险,提供相应的规避措施或应急对策,并确定测试整体进度的计划和人力资源安排等。 测试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交易系统业务功能及流程实现的正确性、可靠性、易用性,确保系统符合业务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且系统性能指标和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方案满足应用要求。通过测试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及缺陷,为系统调优提供依据;确定系统能处理的最大业务量,能够支持的最多用户数、并发数。 1.2 背景 1.3 测试范围 根据性能需求制定性能需求指标,利用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录制测试脚本、设计测试场景,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通过调优,使系统满足性能指标,并找出系统的最优配置、性能瓶颈、可扩展性、稳定性等。需要进行的测试包括: 1)基准测试 无负载情况下,对所有功能点分别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运行,取得各功能点平均响应时间作为分析衡量指标,用于初步诊断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 2)并发测试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