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思想的体现

内容摘要:

“忠义”思想在我国古代向来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美德之一,甚至是臧否人物、评价是非的道德标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尽管题材各异,但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却有着相同与相近之处,如章回体的结构,大致相同的成书过程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两部小说中在“忠义”思想成了它们共有的思想内容之一,在社会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思想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正确、深入地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文化精髓。

关键字:“忠义”《水浒传》《三国演义》

明代二位小说大家创作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描写了盛大的战争场面与场景,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对人物心里刻画的入木三分。作为古代正统思想之一的“忠义”思想在两本书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一忠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忠的观念也有不少描述,这里略举几例进行分析。

诸葛亮,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无限智慧与经纶之策,草船借箭,南平孟获,巧摆八卦图,智用空城计,直至死了还以木偶吓退司马懿,为了刘备,鞠躬尽瘁,可谓死而不已。沮授,袁绍谋士,为曹操所擒,不屈被杀,至死神色不变。令曹操也叹息错杀了忠义之士,让人厚礼殡殓建坟,并在墓碑上题写:“忠烈沮君之墓”。于禁,曹操手下的将领。关公攻取樊城时,他受命前往救援,兵败被擒,变节投降。后来虽然获救,但魏主曹仁鄙视其为人,预先让人在墙上绘制他变节投敌的图画,令其又羞又恼,气愤成病而死。此外,作者还对军阀进行了入骨三分的刻画,他们常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拯救天下:孙权是为了成就“桓、文之事”,曹操是为了完成“力扶社稷的大业”,等等。其实,他们的最终目的,说穿了都是想统一天下,尊王称帝,唯自己(或自己的子孙)独尊,以地位与权力来要求天下人向其臣服,效忠于自己个人,实质上,无论是效忠于人还是为人所效忠,他们都不自觉地体现了忠。

从诸葛亮、沮授、曹仁、孙权等人身上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观念中,叛臣逆子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们头脑里忠的内涵主要是指忠于封建统治者个人。在某个统治集团内部,忠可能的确比义更能有效地巩固其个人统治,而且这个观念也深为哪个时期的人们所津津乐道,并被当作了一种道德准绳。说白了,即对于封建统治者(汉朝)的忠,比如刘备自诩为汉室之后,曹操至死不称帝等等。

《水浒传》人物头脑里忠的内涵可分为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一方面,梁山义军虽然成份复杂,但毫无疑问,反对奸臣、贪官污吏及地主恶霸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之一。身处社会底层的阮氏兄弟、张横、张顺兄弟自不必说,就是武松、鲁达、杨志等原有一定职业与身份的人,也都因不满于地主恶霸、贪官污吏的鱼肉百姓和作恶腐败走上了反抗道路,甚至连林冲这样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也因奸臣高俅所迫而被逼上梁山。宋江自己就曾明确地阐述过梁山义军行动的出发点是因为“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不满滥官污吏,陷害天下百姓”。也就是说梁山好汉们主观上希望通过反对奸臣、贪官污吏与地主恶霸的行动来证明对自己国家的忠。然而实质上他们已经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客观上对当朝统治政权形成了巨大冲击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梁山好汉们的忠还表现为对封建统治者个人――大宋天子与宋江的忠.一,对宋江之忠.首先来看在作者笔下被描述得极具反抗性的李逵,小说最后一回写他得知被宋江骗喝毒药之后,一反平时本色,只是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伺哥哥,死了也只是

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再看看曾反对过宋江招安政策的吴用,他最后竟然也自尽于宋江墓前。由此可见其他一般好汉对宋江的忠何其之深。二,对宋天子之忠。首先体现在宋江身上,他最怕担了不忠不孝之名,初见徐宁、呼延灼、卢俊义等人时都不忘表白自己替天行道,没有异心,要专待朝廷招安。后来当他刚一执掌梁山政权,就立即将原聚义厅名称改为忠义堂,正式为了昭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不二。再看好汉们,招安前,如前所述他们就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斗争来表达对朝廷的忠。接受招安后,他们开始名正言顺的“报答赵官家”,他们追随宋江攻大辽、平田虎、伐王庆、擒方腊,成了统治阶级的一支别动队。然而,他们越显其忠,那些和他们过去一样身份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当地百姓就越受其苦,他们对自己过去所属阶级的危害也就越大。并且他们自己也大多数没能有什么好下场:或战死疆场、或被皇帝的爪牙设计毒害。他们被朝廷当成了可供驱使的工具,效忠程度越深,也就越来越快地降低了他们在宋天子眼中的价值,距离自己的最终被消灭也就越来越接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当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抱定“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念头,至死不悟,如宋江、卢俊义等。诚然,这个忠和《三国演义》一样,对团结各路好汉与凝集义军力量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义

《三国演义》中的刘蜀集团,最初由刘、关、张桃园结义起家,此后虽未曾在本集团中再施行具体的结义行为,但“义”笼罩着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整个刘蜀集团。

征讨黄巾军时,刘备28岁,为“贩展织席为业”的无名人氏,后结义关张,因灭黄巾有功而任安喜县尉,从此开始其政治生涯。此后几十年里,他辗转南北,四处奔走,赤壁大战后,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三分天下,建安24年进位汉中王,建安26年拥戴为蜀王。刘备从赤手空拳到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其靠的是什么?简单的说,主要是因为“义”。

以义揽才,以义待才,是刘备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刘备与关张素不相识,但因三人皆“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义气相投,结成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之后刘备辗转南北,虽无立足之地,但却“北海救孔融”、“三让徐州”、“携民渡江”、“不夺刘表”等,仁德有加,义名远播,致使天下人才渐渐向他汇聚,赵云、徐庶、诸葛亮、庞统、张松、法正、魏延、黄忠、严颜、马超等许多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要人物,他们最终走向刘备集团,无不因为一“义”字。

刘备的政治理想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如果说“上报国家”体现其忠义,那么“下安黎庶”则体现其“民本”思想。刘备深深懂得这一道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乃天下人之天下”,“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故其处处以此为行动的指南,大获民心,为刘备集团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奠定了人民基础。

作为政治家的刘备深谙“义”这一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其事业前期一直打着“伸大义于天下”的旗号,处处宣扬“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广揽人才,大获民心,并以此为武器攻城略地,从人才、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为本集团发展壮大准备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义的“大义”性质充分发挥,居于主导地位。

《水浒传》中的宋江原是郓城小吏,之所以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其主要原因不在疏财,而是他以义揽才,以义待才,尊重不同的人才,从而打动了天下英雄。

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不管地位高低,无有不纳。宋江之遇武松、李逵就是明证。宋江上梁山后,仍很重视人才工作,一是注意将散居各处的英雄好汉收入梁山大寨,二是注意将朝廷将才降服为梁山所用。在三打祝家庄、破高唐州、打青州、闹西岳过程中,宋江都注重将各路好汉悉数招罗到自己帐下。在组织的自卫战争中,他也很注意人才工作。只要朝廷将帅有一技之长,他都要降服为己所用,前收呼延灼、韩滔、彭玘、凌振,后收关胜、宣赞、郝思文等等。由于宋江的爱才,朝廷的征剿坏事变成了为山寨输送

人才的好事。

不仅仅是宋江尊重人才,其他英雄也是“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张青夫妇在孟州道开了一个酒店,死于他们店中的人难以计数。但张青不坏三种人:云游僧道、流配犯人、江湖行院妓女。“不坏”前两种人的原因就是“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第四十四回,邓飞、孟康在饮马川占山为王,将被陷害刺配沙门岛的裴宣救下,因裴宣“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智勇足备”,所以邓飞兄弟让裴宣做了一寨之主。这里既有朦胧的阶级意识的萌芽,又含有对人才的爱惜之情,完全符合“义”的要求。“义”因此具有举贤荐能、团结人心的重要作用。

在《水浒传》中,“义”是与辅国安民联系在一起的,“忠义”以“辅国安民”为基础。作者明确提示梁山好汉的造反行动因于权奸乱国。《水浒传》着力描写的正是梁山好汉反权奸反贪官污吏的斗争。诸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雪夜上梁山、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破高唐州、打青州等重大行动,其攻击的大都是高俅等奸臣以及为他们所纵容的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梁山好汉们的所有行为集中于一点,那就是不能容忍黑暗现实,为正义而战。梁山大军在“义“的大旗下,迅速壮大,攻城打县,所向披靡。

宋江大义凛然,放弃小我,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在经历了宋江招安路线的严重挫伤之后,梁山队伍没有出现内部分裂,仍然是一个坚强团结的集体。征田虎、打王庆、剿方腊,战绩赫赫,英雄好汉纷纷效命沙场,在一步步走向悲剧结局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哪位好汉分离出来,另拉义旗。

在书中,宋江用过人的“义”作纽带,维系另外107个好汉的团结实现的。梁山的誓词中就明确地写道:“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三、结语

“忠义”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始终是最重要的文化观念之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都歌颂了“忠义”思想,使之成了它们共有的思想内容之一。正是这种“忠义”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每个人物身上的可歌可泣的一面。这也正是这两本名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参考书目:

《三国志通俗演义》明罗贯中著

《水浒传》明罗贯中施耐庵著

《品三国》易中天著

《品水浒》吴樾著

《水浒文化新解》杨子华著

《解读〈水浒传〉》鲁迅胡适著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 一、外貌描写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íxiū)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二、主要情节 1、井阳冈打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梁山好汉武松在回清河县探望哥哥的途中,在阳谷县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出去一大害,被称为打虎英雄,被知县推举为步兵都头。 2、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3、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4、大闹飞云浦【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武松在孟州因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在荒僻之地飞云浦因公人受师傅蒋门神指示要害武松,武松立于桥头假意观望,两名提刀的公人刚要从背后下手,却被武松一脚一个踢入河中。另两个公人扭头就跑,武松扭断木枷,冲过去将二人擒住。原来,这几个人就是蒋门神的手下,此次武松受诬,完全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武松闻言大怒,将四人斩杀后,折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5、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就给引荐到张都监处。张公给武松敬爱有加,武松誓愿报效其。一天夜里武松听闻张家有贼人,便前去拿贼,不想是套。反给诬陷成贼,受到二次流放。途经飞云浦,遭人暗算,均不敌武松,反给问出是蒋门神等的奸计。遂武松杀回张都监家,直杀到后花园鸳鸯楼,男女老少一个不留。杀完,逃出城去,投奔张青。 6、除恶蜈蚣岭【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离开了那十字坡后,到了蜈蚣岭,见着一座坟庵有道人勾搭妇人。他见不得要杀那道人。他敲门不成又用石子打,有道童走出来喝他,武松杀了道童。道人大怒,跳出来与他缠斗。两个斗了十数合,那道人被武松卖个破绽,让道人砍来;却被武松一戒刀砍了头。武松让庵里的妇人出来,问她个缘故。原来那妇人竟是被掳来的,妇人为谢他,请吃了些肉酒。武松毁了尸,就走了。 三、性格形象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和杀死王婆后去了官府自首)、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吴用: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武松:“行者”血刃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逵:“黑旋风”真假逵、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斗浪里白条,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志:“青面兽”志卖刀、押送生辰纲,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人物绰号归类 一是比为动物的:玉麒麟卢俊义,白花蛇春,插翅虎雷横,锦豹子林,入云龙公胜,鼓上叉时迁,白日鼠白胜,金毛犬段景住; 二是反映体貌的: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端,白面郎君天寿,青面兽志,赤发鬼唐,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一丈青扈三娘,摸着天杜迁,青眼虎云,矮脚虎王英,金眼彪施恩; 三是表示性格的: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拼命三郎石秀,活阎岁阮小七,母大虫雇大嫂,母夜叉二娘,浪子燕青; 四是体现职业的: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箫让,行者武松,菜园子青; 五是提示兵器的:大刀关胜,没羽箭清,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六是标明特长的:混江龙俊,浪里白条顺,神行太保戴宗,神算子敬,轰天雷凌振; 七是直接赞扬的: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滔; 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小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立。 中考集萃 名著考查一向是中考命题的一大难点:考细了,毕竟是课外阅读篇目,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一 东汉末年,朝败,各地黄巾军蜂起。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曹经过多年征战,逐渐统一了北方。曹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赤壁一战,曹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从此拉开帷幕。不久以后,孙权杀了刘备义弟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二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黄巾军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

后院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骑校尉曹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因不齿曹所为而离开。 曹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曹、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曹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瓒被赵云所救。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 此时,长安城里,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关系,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人物情节对照表

《三国演义》一类人物情节对照表

《水浒传》一类人物情节对照表 人物1:花和尚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 人物2:豹子头林冲 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梁山泊落草——水寨大并火 人物3:智多星吴用 说三阮撞筹——智取生辰纲——梁山泊举戴宗——双掌连环计——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倒挂——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布四斗五方旗——智取文安县 人物4:及时雨宋江 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夜看小鳌山——揭阳岭逢李俊——会神行太保——浔阳楼吟反诗——智取无为军——遇九天玄女——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闹西岳华山——兵打北京城——雪天擒索超——赏马步三军——夜打曾头市——义释双枪将——弃粮擒壮士——排九宫八卦阵——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全伙受诏安——奉诏破大辽——兵打蓟州城——夜渡益津关——大战独鹿山——大战幽州——梦受玄女法——破阵成功——智取润州城——大战毗陵郡——苏州大会垓——宁海军吊孝——智取宁海军——大战乌龙岭——智取清溪洞——衣锦还乡——神聚蓼儿洼 人物5:行者武松 景阳冈打虎——供人头设祭——十字坡遇张青——威振安平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人物6:黑旋风李逵 斗浪里白条——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斧劈罗真人——探穴救柴进——元夜闹东京——巧捉鬼——双献头——寿张乔坐衙——扯诏骂钦差 人物7:玉麒麟卢俊义 活捉史文恭——大战玉田县——兵陷青石峪——分兵宣州道——分兵歙州道——大战昱岭关 人物8:浪子燕青 放冷箭救主——双献头——智扑擎天柱——月夜遇道君——秋林渡射雁 人物9:小旋风柴进 门招天下客——横海郡留宾——失陷高唐州——簪花入禁院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名著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名著复习题 (一)《西游记》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八戒为何取名叫“八戒”? 答:原因是:要他不吃五荤三戒。 3、写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所遇到的任意两难:火焰山受阻、车迟国斗法。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到人参果”的是:孙悟空。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先后经历了:81难,最后一难是:归途师徒落水。 6、《西游记》中尼最喜欢的人物和理由是:孙悟空(勇敢机智、有反抗精神、武艺高强)或沙僧(老实憨厚、忠心耿耿、吃苦耐劳)或白骨精(阴险狡诈) 7、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大闹天宫。 8、孙悟空独自去学艺,那么他的师傅是谁?教了他什么本领? 答:师傅是:菩提师祖。本领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 (二)《水浒传》 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 答:男将:“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 女将:“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3、《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4、“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5、《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6、《水浒传》中写出林冲性格中忍辱含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声场。 7、《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 宋江、卢俊义。 8、《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 9、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10、在《水浒传》中刻画具有惊世骇俗之美、又心狠手辣的人是:潘金莲。 11、“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智取的地点是:黄泥岗。 12、《水浒传》中有梁山108将,其中最能体现出被逼上梁山的人是:“豹子头”林冲。 13、《水浒传》中被称为“神机军师”的:朱武。故事是:朱武打破六花阵。 14、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水浒传》中李鬼假冒李逵这一故事情节。这里的“李鬼”是指:假货。 (三)《红楼梦》 1、《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2、《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3、《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性格最泼辣的是王熙凤。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100字第一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最著名的四大长篇巨著之一,是一部历史小说:反映时期为东汉末年,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司马氏统一中国。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不但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愿望。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是三国演义创作的一个特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100字第二篇 《三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如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等,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后来,农民起义的将领们把《三

国演义》当作军事教科书来学习、运用。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100字第三篇 故事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之间的官渡之战,魏、蜀、吴之间的赤壁之战,吴蜀的陵彝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是出色的。在情节方面,"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以及"空城计"、"单刀会"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至于三国的人物方面,忠勇双全的关公、神机妙算的孔明、以及乱世奸雄曹操是《三国演义》之中描写的最成功的人物,还塑造了刘备、张飞、赵云、周瑜、司马懿、孙权等等一大批的个性人物。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概括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谢美20080340705 (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 “义”,在我国古代向来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美德之一,它常和“忠”、“仁”等传统美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臧否人物、评价是非的道德标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尽管题材各异,但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却有着相同与相近之处,如章回体的结构,大致相同的成书过程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两部小说都歌颂了“义”,使“义”成了它们共有的思想内容之一,在社会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所歌颂的“义”的作用、“义”和“忠”的关系、“义”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正确、深入地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文化精髓。 1 “义”的作用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皆以描写战争为主体,以集体行为为特征,“义”在集团、政团之间所发挥的作用有许多共同点。 《三国演义》中的刘蜀集团,最初由刘、关、张桃园结义起家,此后虽未曾在本集团中再施行具体的结义行为,但“义”笼罩着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整个刘蜀集团。 征讨黄巾军时,刘备28岁,为“贩展织席为业”的无名人氏,后结义关张,因灭黄巾有功而任安喜县尉,从此开始其政治生涯。此后几十年里,他辗转南北,四处奔走,赤壁大战后,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三分天下,建安24年进位汉中王,建安26年拥戴为蜀王。刘备从赤手空拳到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其靠的是什么?简单的说,主要是因为“义”。 以义揽才,以义待才,是刘备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刘备与关张素不相识,但因三人皆“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义气相投,结成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之后刘备辗转南北,虽无立足之地,但却“北海救孔融”、“三让徐州”、“携民渡江”、“不夺刘表”等,仁德有加,义名远播,致使天下人才渐渐向他汇聚,赵云、徐庶、诸葛亮、庞士元、张松、法正、魏延、黄忠、严颜、马超等许多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要人物,他们最终走向刘备集团,无不因为一“义”字。 刘备的政治理想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如果说“上报国家”体现其忠义,那么“下安黎庶”则体现其“民本”思想。刘备深深懂得这一道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乃天下人之天下”,“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故其处处以此为行动的指南,大获民心,为刘备集团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奠定了人民基础。 作为政治家的刘备深谙“义”这一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其事业前期一直打着“伸大义于天下”的旗号,处处宣扬“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广揽人才,大获民心,并以此为武器攻城略地,从人才、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为本集团发展壮大准备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义的“大义”性质充分发挥,居于主导地位。 《水浒传》中的宋江原是郓城小吏,之所以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其主要原因不在疏财,而是他以义揽才,以义待才,尊重不同的人才,从而打动了天下英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1]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比较成功的。林冲由“忍”到反抗,最终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忍辱负重造反上山率直粗犷玩弄权术敢作敢为 一、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最新版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资料(一):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最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 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透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另外,演义沿袭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拥明君、反暴君的共同愿望。 三国演义的主要资料(二):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构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三国演义主要资料。 曹操死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三国演义的主要资料(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述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的主要资料(四):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述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先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先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资料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着。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群众创造。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专题训练试题

三国演义专题训练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 1. 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 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 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 4. 关羽,字_____、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 ______马,_ __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5. 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6. 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  7. 曹操,字_________,小字____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____形象,为人 _______,惯用___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_______,他的字是 ________,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那次战役是___________。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

古代文学史习题 人文科学系 09级对外汉语 余静容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多角度比较 一、从成书上 1.从成书时间上看,《三国演义》为元末清初,而《水浒传》创作时间待考证, 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书。 2.从成书过程上,《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着相同点,都是来 自积累而成,都有来自民间传说和话本小说的材料。而《三国演义》更多地依据历史记载,主要来自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罗贯中据史而演义,基本依据史书记述的历史事实加以文学性的演义。 二、从主题上 1.他们都是英雄传奇小说,但《三国演义》是贵族式英雄,而《水浒传》是平 民式英雄。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写了忠与奸的斗争相同点。表现形式不同, 《三国演义》是两个政治的斗争的,焦点在于百姓的态度,而《水浒传》则是朝廷和江湖之间的斗争,焦点是对君王的态度。 三、从结构上 1.《三国演义》有一个网状的结构,严密、紧凑、宏大、和谐的。经线是三 国的鼎立,纬线就是由兴到盛、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网状结构。或为霸之政,仁者之政,庸者之证的过程。 2.《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环环相扣,互相贯连,形成珠串式线形结 构。但是《水浒传》的结构并不是单一化的直线式结构,不同人物的传奇故事之间的连接除了勾联式之外,还有纵横交叉、包孕式等。而在人物传记的结构安排和布局上,实现了纵横曲直的情节结构。如,如王进受高俅的迫害,被迫逃出东京,远走华阴,引出了史进;而史进被逼,不得不出逃渭州寻师, 引出了鲁达;鲁达被逼,流落东京,又引出了林冲;林冲受高俅的陷害,被逼上梁山,为纳投名状,又引出了杨志。 四、从忠义上 1.在封建社会里,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统治着人们的,而“忠义”则作为了评 判人的是非的道德规范。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忠义”观得到了大力的宣扬,发挥的淋淋尽致。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颂扬忠义,且贯穿着全书,构成了小说的支柱力量。在这纷扰的斗争中,忠是他们的导航,义是他们的斗力。也是这一个个重情重义的英雄,为我们演义了两个不朽的长篇巨著。 2.而在忠义的作法上二者皆有不同的表现。

武松人物分析

武松分析 1.武松生平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自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武松从小习武且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2.《水浒传》中的刻画分析 在《水浒传》中,人物一出场的描写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然而,景阳冈打虎让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3.武松人物小评 对武松来说,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

心很强,善于为自己打小算盘。在阳谷知县抬举他时,脑袋转得快,武松那一瞬间想:当初宋江不也是在县里吗。都头也威风十足,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官场最锻炼人,武松和知县关系很好。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机警而细致,就是武松与李逵相比的可塑之处。 可惜,后路是没有的,后面的武松就急转直下了。离开了官场,直至上梁山,他成为一个纯粹的绿林好汉。但都头生活影响他一生,梁山的武松不再有故事了,因为他能力有限,在首领的安排下,他循规蹈矩,上阵刺杀。就是在宋江坚持让位卢俊义时,武松站出来说话,一方面是“见吴用以目示人”,另一方面也是对宋江过于信任所至,而非骁勇之态。《水浒传》结束时,对武松有这样的交代: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武松这样的选择,与梁山的丧失、众兄弟兵损将折的结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凉很有关联。 4.武松性格分析 在《水浒传》中,武松被塑造成“义”与“烈”的化身。藩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武松的嫂嫂,他见武松相貌堂堂,又有一身的好功夫,颇具男子气概,曾处处向武松献暧昧的动作,而武松毫不为之所动,并告诫嫂嫂几番。此处,也说明了武松对武大郎的“义”。 4.1冷静睿智 后来,番金莲耐不住寂寞,经邻居王婆的戳和,与暴发户西门庆勾搭成奸。武大郎捉奸在场,遭藩西二人陷害。武松出身行伍,他知要治藩西二人的罪,必须找出证据,他取来武大郎的骨殖,交与县官,以此证明武大郎是在哦人暗算而死的。无奈县官早已被西门庆卖通。这状虽未告成功,但也显露出武松并非鲁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由明代罗贯中著的我国最早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共120回,75万字。小说是作者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的。它是以东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叙述了魏、蜀、吴三国兴亡的故事。全书再现了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的现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作者善于把历史上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来。书中400多个人物。主要人物各具个性,成了不朽的典型。 它在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描写上独具匠心,表现了宏伟的构思,展示出了战争各方人物的智勇和风貌。书中尊刘仰曹的正统倾向十分明显,却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反应了人民保国安民、平息叛乱、统一天下的强烈愿望,语言和体裁的创新给后世文学创作很大影响。 后汉皇帝刘禅亡于晋泰始七年,魏主曹奂亡于太安元年,吴主孙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终。后人有古风一篇,以叙其事曰: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姓名:白鹏祥

摘要: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了使武松这一人物生动、自然、鲜活、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以“武松打虎”为切入点,首先为读者刻画了武松这样一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同时,又围绕武松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如武松十字坡遇张青,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进一步刻画了武松是个很有江湖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个对当时黑暗的邪恶势力和统治阶级无比仇恨的人,是个敢做敢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而且作者进行了巧妙的构思,把人物形象融入于一个个的具体事件当中,他们之间互相促进、紧密联系,一环紧扣一环,一环胜似一环,共同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仁有德的打虎英雄。武松这一形象对后人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武松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仁有德反抗精神

论文正文 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了使武松这一人物生动、自然、鲜活、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以“武松打虎”为切入点,首先为读者刻画了武松这样一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同时,又围绕武松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如武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进一步刻画了武松是个很有江湖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个对当时黑暗的邪恶势力和统治阶级无比仇恨的人,是个敢做敢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而且作者进行了巧妙的构思,把人物形象融入于一个个的具体事件当中,他们之间互相促进、紧密联系,一环紧扣一环,一环胜似一环,共同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仁有德的打虎英雄。武松这一形象对后人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武松是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不听人劝、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 虎,乃百兽之王也。它力大、残忍、凶猛、敏捷,非常人所能敌也。要想制服这样凶猛、残忍之极的猛兽,必须具有惊人的气力、非凡的武艺、超人的胆略才行。然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武松打虎”这一部分恰恰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如下: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 1 我国古代一脉相承的英雄观 说起英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器宇轩昂,顶天立地且有勇有谋的人,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的传统。之所以崇拜英雄,源于原始社会古人对天灾人祸的难以预见、对大自然神力的畏惧敬仰以及意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所引起的,他们急需有具备超人智慧、天生神力的神或半神来带领他们生存下去,因此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最原始的英雄崇拜思想,意图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来动员和激励集体学习和崇拜这一人物,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比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伏羲造八卦等,它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时代发展特定的产物和时代精神的人格体现,符合这一时期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我认为古人的英雄崇拜是英雄一词产生和发展的雏形。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英雄的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但英雄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直到西汉末年班彪《王命论》和方望《辞谢隗嚣书》才开始出现了“英雄”概念。但从史料看来,这时期的英雄仅在能力方面高人一等,其他与常人并无不同,社会地位也无高下之分,甚至连“英雄”二字的使用都极少出现,仅在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出现“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之语。英雄观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汉末三国时期,王粲(177—217)编著《英雄记》,刘劭(180—245)《人物志》专节讲述英雄,首次明确地给英雄下了定义。《英雄记》客观记录了曹操、袁绍、董卓等人的生平和事迹,对人物的善恶好坏同时记载在册。刘劭《人物志·英雄》中认为英雄须具备“聪、明、胆、力”四要素,即“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力能过人。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他认为英和雄是有区别的,有谋略且能决断的人为英;有胆略且武艺过人的为之雄。只有聪明胆力兼备之人,才可称之为英雄。并举了刘邦和项羽为例,首次给中国的英雄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而通过三国时代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我们也能了解英雄概念的发展确实与三国时代的人物有密切联系,比如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就当时各方诸侯是否为天下英雄展开讨论;诸葛亮《隆中对》称刘备“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等,可见英雄观念成形于三国时代并无大的争议。贺昌群先生在《英雄与名士》中指出:“英雄之名,起于灵帝时黄巾农民战争,郡太守与刺史制度已为宦官及其爪牙所败坏,地方政治紊乱不可收拾,军政大权落于州牧之手,凡能匡扶汉室,安定天下,文能经邦,武能拨乱的人,便可以称为英雄”。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在乱世三国,立志匡扶汉室的刘备、文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一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了北方。曹操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不久以后,孙权 杀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 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还是不久以后, 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二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黄巾军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后

院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骑校尉曹操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操,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因不齿曹所为而离开。 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瓒被赵云所救。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 此时,长安城里,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

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水浒传》 1、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斗杀,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在水泊梁山火并。 2、《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他所使的武器是,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所害。 3、绰号豹子头的,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后雪夜上。 4、《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 5、《水浒传》的作者是,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6、鲁智深绰号,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在野猪林救。 7、《水浒传》中吴用绰号,与晁盖、公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 8、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1)(2)(3) 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上梁山——官逼民反(2)()打宋江——过后赔礼(3)()穿针——大眼对小眼 10“花和尚倒拔垂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 11、《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呼保义’一书‘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__________两位首领的称谓。 12、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全书的低潮部分是。 13、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 (2)、梁山泊落草,汴京城卖刀。 14、《水浒传》的作者,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是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 15、“醉打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1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17、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鬼”泛滥。鬼出自__________,在这里指代___________。 18、《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行者,花和尚,黑旋风。 19、《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善射的是小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 _____。 20、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 2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容。(填对四处即可)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门神,替(金眼彪)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⑵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不同点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不同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品。两部小说都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它们都强调英雄的忠义,但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却有很多不同。 《三国演义》注重个性突出的类型化人物塑造,突出夸张人物的某一性格,刘备是标准的“仁德”明君;诸葛亮是神乎其神的智者;曹操是残暴的乱世奸雄;关羽是忠义俱全的猛将··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和单一,整部小说自始至终的人物性格都没有太大改变,不仅如此,作者还用种种事实来加强人物的鲜明性格,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暗渡陈仓等事件,都巩固了诸葛亮聪明过人的形象,就连死后也要留下三个锦囊,助蜀军一臂之力。 而《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就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写英雄人物而不避讳写他们的缺点,而写缺点却又并不影响将他们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象,相反却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人物的思想性格不仅具有理想化、带有传奇色彩的一面,更有贴近生活、具有普通的平凡人品格的另一面。因此《水浒传》的英雄人物不是神而是人,读者感到亲切,容易接受。 《三国演义》善于在战争中描写人物性格,例如,在赤壁惨败这个特定情境中表现出了曹操奸诈的性格特征。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仓慌逃窜险些丧命,但他竟能够三次大笑,笑周瑜、孔明,无智谋,他以笑来稳定军心。但当他逃回到据点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危险,他又仰面大哭,哭谋士郭嘉已死了。哭郭嘉,是说其他军士无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卸掉了。“三笑一哭”这一情节把曹操的奸诈和权术刻画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同人物的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随着生活遭遇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如林冲、武松等人都是如此。林冲一出场,就是个能忍,甚至有些懦弱的人,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妻子被调戏、风雪山神庙等一系列事情使他不得不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就是人物性格随环境发展而变化的具体体现。 另外《三国演义》写人时多具体到写人物动作的描写,通过动作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而《水浒传》的写人多是参杂了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并对神态伴有详细介绍,通过心理和神态的描写将人物展现在纸面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灵活现。 总体来说,在对人物的描写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进步许多,但这两部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小觑的。我们要继续对这两部古典名著的研究,从古人的智慧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试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它们都强调英雄的忠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