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传的解读详尽分析

左传的解读详尽分析

《左转》详尽分析

《左传》既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经典散文著作。《左传》作者在记载历史之时,自觉地将“人”这个社会历史的主体作为叙写的对象,将众多的历史人物具体形象地再现于他的史著之中,从而使《左传》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著作,并在此后的文学史上发生了深巨的影响。它长于叙事,亦善于写人,通常将人物放在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中,展示人物的个性,智慧和才干。在《左传》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是不幸的,42岁的那年,还被谗言所迫,如浮萍一样,漂泊于列国之间;重耳又是极为幸运的,19年的流亡,使他经受了磨练,交结了众多贤良之士,才使得他最终称霸一方。

领袖人物的成长需要环境的锻炼,需要一批有识之士的辅助,重耳的成功,固然与狐偃、赵衰的辅佐密不可分,但这期间出现的一批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她们与重耳的人生事业息息相关。事实上,重耳的流亡如果没有这些女子参与期间,历史就会改写。

一,忠贞无私的季隗

重耳出逃之后,为了保住性命,便逃到了他的母国——狄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跟着他一起出逃的有他的舅父狐偃,以及亲信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等人。后来,狄人攻打咎如(狄族的别种),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重耳,重耳娶季隗,把叔隗配给了赵衰。婚后季隗生了两个儿子,叔隗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晋灵公时代著名的上卿赵盾。

由上于季隗的出现,给失魂落魄的重耳带来了温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气。季隗不但在生活上、爱情满足了重耳的要求,而且对重耳忠贞不二。重耳奔狄,只是为了以近易通,姑且休足而已,而季隗无微不在狄国至的体贴,抚慰了重耳心灵的创伤。重耳与随从在狄生活了12年,后由于晋惠公继位,惧怕重耳返国,便派人刺杀重耳。为寻求大国的帮助,重耳决定去狄及齐,这夫妻离别的场面颇为感人,《左传》中写道: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这段话很短。重耳要走了,他舍不得妻子。但这一走,不知能否再来。他的内心是很矛盾,季隗是狄人之女,在婚姻上没有像中原人那样有严格的约束,非得从一而终,丈夫走了,她是完全可以改嫁的。因此,他跟她约定,等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不来再改嫁。这好象是夫妻恩爱,不忍分离,实质上是重耳自私自利的表现。据《史记》记载,重耳亡国时已43岁,在狄12年,离狄时当为55岁,再等上25年,已经80岁了,而季隗这时只有25岁,要作长期守活寡的准备,这对她来说是颇为严酷的。再者,重耳奔齐,还可再娶,季隗在狄,要忍受长期的分离之苦,这实在是个严重的考验。而此时的季隗,真是百感交集,满腹辛酸,自己国家破亡,由一个尊贵的公主而沦为阶下囚,被迫嫁给年长自己许多,又在外流亡寄人篱下的重耳。本欲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可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耳又要远走他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间。对重耳依恋不舍,但为了顾全大

局又必须理智地让重耳继续流亡,去寻求大国的帮助,回国夺取政权。于是,季隗的回答就像开玩笑似的:“我已经25岁了,再等25年才改嫁,也快进棺材了,请让我等你吧。”从这话中,我们听到的是面对突发事变的无奈,对丈夫的顺从和对不可预见的未来的抉择,这艰难的抉择反映了季隗识大体、顾大局和对感情的忠贞不渝。表面上轻松幽默,细细品味则意味无穷。既然我已下决心不再改嫁,立志等你,你就不要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去完成复国大业,一个弱女子尚能在异国他乡苦等你二十五年,难道一个男子汉就没有勇气去建立大业吗?她的勇气和信心对重耳来讲,真是莫大的鼓舞。季隗话语不多,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善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崇高献身精神,为了成就男人事业不惜放弃自己应得的幸福。假如季隗目光短浅,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幸福着想,采用各种手段阻止重耳离开狄国,默默无闻地度过他的一生,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了。可见季隗对帮助重耳将来登上霸主的宝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正是季隗无私地奉献和牺牲才换得了重耳后来的成功。

二,果断英勇的齐姜

离开狄国之后,重耳一行人来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桓公的厚待。《左传》记载:(重耳流亡)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告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与安,实败名。”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重耳是因“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惜诸侯”,且当时管仲已死,“预得贤佑”而逃往齐国的,所以受到了礼遇。齐桓公不仅用丰厚的待遇礼纳重耳,还将公室女齐姜许配给重耳做夫人。这与落魄到向农人乞讨得到土块相比,真是天上人间。于是,重耳恋色怀安,再也不愿过那种落魄流亡的日子,甘愿老死在齐国。到齐国的第二年,桓公死,竖刁为乱,齐孝公立,但这并未激起他回归的愿望。重耳留齐五年,并无归心,随从大臣眼见得齐桓公之后,齐国不可复振,准备另去他国,别作良图,于是相聚在一片桑林中,谋划了挟持重耳去投宋国的方案。不料,他们的方案被十几个正在桑林为蚕采叶的齐姜的侍女听去了,这些侍女回去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齐姜,齐姜为了保密,乃将采叶之人幽至一室,晚上全部杀之,以灭其口,又说服重耳起行,重耳此时迷恋齐姜,志气已堕,并无归心。倘若是平庸的女子,丈夫愿意留在身边,那是求之不得的事,而齐姜却表现出果敢大义的英雄气质,敦促他起程,指出“怀与安,实败名”,激励他去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美名。

可当时的重耳已胸无大志,所以也就不赞成离开齐国,因为那时的他毕竟年过六旬,不愿再奔波了。齐姜为了促成丈夫的事业,不得不与子犯密谋,将重耳灌醉,送出了齐国。齐姜确实是一位有主见、有魄力的女性,她不因为自己生于齐国而把重耳留在本地,而是千方百计让他继续走上创业的道路,把重耳的事业和政治生命看得比幸福的家庭生活更重要。

三,远见卓识的羁之妻

重耳离齐去宋时途径曹国,曹共公本不愿接纳,但听说重耳具有骈肋体形,即肋骨连成一片,于是将其引入城中安排洗澡,而曹共公和他的侍臣们拥入浴室,观看嬉笑,惟独大臣僖负羁的妻子却意识到此事的严重后果,《左传》中写道: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二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如若不是大臣僖负羁的妻子的一番劝说,重耳在曹国境遇只不过是一条丧家犬,一个笑柄而已。是羁之妻,让重耳在曹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维护了这位雄心勃勃的霸主的尊严,不得不佩服这女子的远见卓识。

季隗,为了成就重耳的事业不惜放弃了自己应得的幸福;齐姜,唤醒了胸无大志的重耳,使其再次踏上创业的道路;羁之妻,使重耳免遭耻辱,得到了曹国人礼遇。这些女子在晋文公重耳争霸的道路上无不都是一个个的传奇,正是这群女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使晋文公重耳的政治志向、道德行为,治国方略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使之经过19年流亡生活的砺练,一举成为显赫春秋的一代霸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