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版本编号:

汉阴县观音河水库

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汉阴县观音河水库安全监测管理站

编制日期:2013年4月

审查单位:

审查日期: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监管部门:

备案日期:

预案有效期:

汉阴县观音河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切实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证水库大坝安全,最大限度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观音河水库工程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编制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突出可操作性的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力求协调一致的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观音河水库遭遇突发公共事件导致水库溃坝或其它重大险情时的应对处置工作。

1.5 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造成水库大坝突发事件的,可能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及社会安全事件类。根据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见附表1:

2、水库大坝概况

2.1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观音河水库基本情况

观音河水库位于汉阴县观音河镇八庙村龟湾,距县城10公里。1958年动工,由汉阴、石泉、宁陕1.3万人,至1962年4月修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供水、发电、养鱼等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其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放水闸、输水涵洞、溢洪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34.2米,坝顶高程466.8米,坝顶长256米,宽6米。总库容1552万立方米,滞洪库容232万立方米。水库上游集水面积80平方公里。多年年均调蓄水量2338万立方米。运行四十余年已淤积352万m3,死库容14.8万m3,调节库容1011万m3。

水库配套工程设施主要有灌溉工程、电站工程、养鱼场、供水工程、引青济观补水工程

灌溉工程主要分布于月河两岸。灌溉面积1.96万亩,总干渠长5.2公里,自观音峡出口分东、南、西三条干渠。东干渠沿月河北部至洞河口以西长19.6公里。南干渠穿过月河沿月河南部长20.5公里;西干渠从观音峡出口至黎园河东岸长6.8公里。灌溉面积涉及原八庙等8个乡(镇)24个村,4个国营农、林、水产场(站)的农田林果、蔬菜、渔业等。

电站工程为1973年至1999年先后建成坝后、观音峡和杨家坝三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为1020kw。多年平均发电量300余万度。

配有坝后和高家岭渔种场2座,鱼池养殖水面100亩。向本县和周边邻县提供种鱼。

供水工程为1998年建成观音峡水厂,日向县城供水5000立方,

保障县城月河北岸4万余人人饮。

引青济观补水工程为1993年建成引青济观隧洞,总长1182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年均引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

观音河水库还担负下游县城、五里集镇13万民众、316国道、高速公路、阳安铁路、五里机场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0年来水库为汉阴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已达到设计年限,但工程依旧能发挥巨大效益

2.1.2水库上下游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观音河水库所属河流为观音河,全流域为观音河镇人民政府管辖,观音河镇镇府位于水库大坝上游10公里处水田村,全镇辖7个村65个村民小组,10460人,总面积87.8平方公里,当地以传统种植业和养值业为主。全镇共有大小溪流20余条,总长300多公里汇到观音河。全镇除观音河水库外,有小(二)型水库两座,总蓄水量18.8万方。

水库下游为汉阴县城,沿县城月河至汉江沿线分布有汉阴县管辖的城关、涧池、蒲西、双乳等四个镇。汉滨区管辖的梅子铺、恒口、大同、五里、建民等五个镇。共涉及人口13.6万人,涉及新发展的多家工厂企业,有316国道、十天高速公路、阳安铁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过境。

2.2工程和水文概况

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

本流域属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气候区,受秦岭、巴山地形差

异及地貌结构的制约,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较多,无霜期长,热量充足,光照适中。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5.1℃。流域又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当地地形影响,多东南风,风速为 1.4~1.7m/s。

流域内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分配基本一致,各月分配很不均匀,经观音河水库监测站技术人员对建库40多年实测资料计算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2.9mm,观音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539万m3,多年平均径流流量0.805m3/s;青泥河多年平均引水量为946.4万m3,入库多年平均引水流量为0.3m3/s。观音河水位站1975-2011年37年以来:年最大降雨量为1314.6mm,出现在1983年。月最大降雨量为438mm,出现在1984年9月。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67.6mm,出现在1992年8月12日。最大3小时降雨量为95mm,出现在1992年8月12日。最大6小时降雨量为97.7mm,出现在1992年8月12日。最大12小时降雨量为108.5mm,出现在1998年8月14日。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175.1mm,出现在1998年8月14日。

全年降水集中于4—10月,而暴雨多在6—9月,主要为锋面雨、雷暴雨两种,锋面雨时长面广,强度均匀,雷暴雨时短面小,雨量集中且强度大。

流域内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多集中在6-9月,10月受淋雨的影响已有洪水发生,洪水特性主要有桃花汛、夏汛和秋汛,夏汛比重最大。由于流域内的特点流域内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洪水多集中在7-9月,10月受梅雨的影响有洪水发生,洪水特性主要有桃花汛、夏汛和秋汛,夏汛比重最大。

2.2.2水库大坝情况

(1)工程特性表见附表2

(2)水库工程情况描述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放水塔、放水涵洞)、排沙泄空洞四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452m高程以上为加固后的塑性砼防渗心墙,深14m,厚0.4m),坝顶高程466.833m,防浪墙顶高程468.00m,坝基高程432.633m,最大坝高34.2m。坝顶长256m,顶宽6m,2003年7月已对坝顶段路面进行了硬化,坝顶为砼路面。

大坝背坡排水棱体为干砌石排水棱体,铺设过滤层土工布,排水棱体长198m,戗台以下坝背坡为W型导渗盲沟,纵横排水沟总长912m。

溢洪道为侧槽开敞式溢洪道,设于右岸,堰顶高程463.333m,堰型为折线实用堰,顶宽2.6m。溢洪道全长440m,其堰底高程随堰长而降低。其中:侧堰长238m,泄水槽长202m。溢洪道底板和侧墙采用钢筋砼衬砌。溢洪道断面为梯形,底宽3~10.57m,经除险加固处理后,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最大泄洪流量517m3/s。

放水涵洞放水塔由进口引水渠、放水塔(含钢制拦污栅、平板闸门、启闭机)和坝内涵洞双层压力钢管组成。设计流量2.3m3/s,最大放水流量2.5m3/s。塔前引水渠长10m,为M7.5浆砌石基础,砌石

面C20 钢筋砼,槽型断面,渠首为平顶堰。放水塔在原滚筒闸位臵上建造,放水塔分为闸墩和塔身两部分,闸墩基础高程440.78m,为矩型断面 4.9m x 4.2m,高 5.9m,闸墩顶高程446.68m,塔身高20.12m,(闸墩、塔身总高26.02m),全封闭园形结构,C25钢筋砼衬砌,内径3m,塔壁厚0.3m,内设平板钢闸门(1.5m×0.8m),闸门底板高程442m,引水渠堰顶高程444.4m。进水口设拦污栅一道,塔顶启闭机平台高程466.80m,安装有卷扬式启闭机一台(QPQ-12.5t,功率7.5kw)。启闭机平台以上建造有仿古式六角重檐假双层凉亭(亭高7.9m)。设有矩型断面桁架钢桥与排沙泄空洞进口放水塔连接,桥长12.02m ,宽1.2m。

排砂泄空洞由进口引水渠、放水塔、压力隧洞、工作闸室、明(涵)渠、挑流、护坦组成。设计泄洪流量23m3/s。塔高26.30m,断面为全封闭圆形结构,C25 钢筋砼衬砌,内径3.5m,塔臂厚0.4m,内设平板钢闸门(1.91×2.06m),进水口与闸底高程为441.5m,塔顶启闭机平台高程466.80m,安装有卷扬式启闭机一台(QPQ-25t,功率7.5kw)。启闭机平台以上建造为仿古式主角檐真双层凉亭(亭高11.8m)。设有矩型断面桁架钢桥浆砌石桥台相连接,桥长16m、宽1.2m。

压力隧洞全长342.5m,圆型断面,C25双层钢筋砼衬砌,内径1.8m,比降1/150,衬砌厚度最小为0.3m,全洞进行了回填灌浆,局部固结灌浆。洞出口工作闸室长9m,宽4.5m,均为C25 钢筋砼结构,内设1.5m x1.5m弧型钢闸门一扇,闸底高程为439.72m,安装有摇摆

式启闭机一台(QPQ-25t,7.5kw)。明涵长50m,宽1.5m,比降6/100,矩型泄槽、侧墙、底板为钢筋重力式砼,顶板为预制钢筋砼。挑流段长7.5m,鼻坎反弧半径为9.98m,挑角28。26、01“C25钢筋砼结构。护坦长12m,底板厚1m,侧墙厚0.5m均为C25钢筋砼结构。

(3)大坝施工质量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坝体填筑及坝基处理情况: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原为六十年代人挑肩抗修筑而成,填筑质量差,后大坝由于自然沉陷,两次加坝至原设计高程。由于填筑质量差,内坝坡由于滑坡,后进行了抛石压脚处理。并多次出现大坝外背坡渗水,经在460高程以上打砼防渗心墙,渗水才得以基本消失。

(4)多年运行情况以及超过正常高水位的运行和历时情况

经过多年运行,水库近年来虽然出现超过正常蓄水位以上情况,特别在2005年10月1日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为463.80m,超过正常蓄水高程0.47m.但未出现水库大坝及其它水工建筑物异常现象。

(5)工程运行管理条件

1、水库管理体制情况

①管理机构:2006年汉阴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汉阴县观音河水库安全监测管理站》(汉编发{2006}5号),同意成立汉阴县观音河水库安全监测管理站,为隶属县水利局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8名,内部实行一人多岗。主要职责是负责水库的水工建筑物的日常维修养护、机械设备运行、工程安全监测、水库下游

应急信息传第、确保水库下游重要基础防洪设施安全;负责汉阴城区人畜饮水水源安全和水源地保护。

②管理人员观音河水库现有管理人员七人,其中水利类中专以上学历5名。设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4名。

(2)运行管理经费落实情况

近3年来每年由县财政拨入管理人员经费为39.5万元。维修养护经费由县财政和县水利局拨入或调剂。

(3)规章制度建立

管理站结合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相关要求,制定了水雨情观测管理制度,应急值班制度,工程观测检查巡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调度运行管理制度,水源保护管理制度,闸门操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2水库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2013年4月10日,安康应急抗旱总指挥部在安康日报上公示了观音河水库应急政府现任人是汉阴县政府副县长、主管部门责任人是县防办主任。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是观音河水库安全监测管理站站长。管理站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站长任组长,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法规宣传,重点部位和岗位的安全措施、事故报告都做了规定。

3水库及库区管理情况

水库进行了确权划界工作,明确了库区校核洪水位5米以下、大坝、溢洪道以二边分水岭为界、大坝下游100米以内为水库保护

范围。保护范围内未发现有打井、采石、挖沙、取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管理单位制定了水法规宣传牌和安全警示牌。不定期对库区群众进行水法规宣传。

2001年12月20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主要内容有大坝防渗加固、放水涵洞改造,溢洪道加固、新增排砂泄洪洞,西山滑坡处理,管理站房改造。共投资1480.7万元。

(6)水库运行及洪水调度方案

水库编制了年度度汛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库汛期调度计划、兴利调度计划

汛期调度计划:

根据观音河水库抗洪能力计算结果,确定的汛限水位以及2007年县水利局汉水字…2007?40号文件关于明确调度权的通知,制定如下洪水调度方案:

①当水位低于462.5m时,且上游来水小于2.5m3/s,由观音河水库安全监测管理站负责调度执行,报县应急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②当水位超过462.5m时,且上游来水大于2.5m3/s,有上涨趋势时,由县应急指挥部调度,打开泄洪洞,泄流至462.5m水位以下。

③当水位超过溢洪道顶463.333高程时,上游来水非常大,发生超标准洪水,又要考虑下游防洪安全时,泄洪洞及放水设施全部打开放水,溢洪道自由泄流。由县应急指挥部根据下游河道流量,及重点防御的城镇、公路、铁路、机场等情况,实行错锋、错时调度,尽最大可能减少月河、汉江泄流压力,降低损失,从而提出调度方

案,报市应急指挥部批准执行。同时向下游报警,紧急做好抢险准备。

兴利调度计划:

观音河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因此,在搞好汛期控制运用,合理调度,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拦洪、蓄水,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在实际调度运行中,首先确保防洪安全,保障城镇居民用水。严格控制整个调节率,连续最大降幅不超过15米,日降幅不超过0.3米,以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根据估算的2013年各月来水量、用水量及水量损失进行调节计算,“调节用水量计算成果表”见表3

根据度汛和兴利计划成果,绘制“二O一三年水库调度图”见附图07。

2.3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在大坝址和库尾分别设有1个雨量站和水位站,用于水情和雨情监测。没有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不做洪水预报和调度。

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大坝安全监测项目有沉陷和位移观测、外坝坡布臵4排钢筋砼桩,内坝坡布臵1排。每排设有5个观测桩。观测桩为钢筋砼结构,桩顶设有十字钢板。基准点、和校核点布臵于两侧基岩上同,布臵合理。

(2)大坝巡视检查情况

水库有工程观测检查巡查制度,和工程观测管理制度。在汛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观测。特别是在高水位和恶工况下进行加密观测,在非汛期适当减少观测频次。

(3)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情况

管理站进行了观测资料汇编整理,并按水库除险加固前后两个阶段装订成册,编制内容有:水库概况、建库以来年降雨量和最大日降雨量频率计算,建库以来年径流、年最大洪峰频率计算和引水情况,大坝表面变形、西山滑坡观测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水库目前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2008年发现的水库背水坡460.0——462.0高程发生裂缝,长150m,宽7cm;西山滑坡体2009年实施浅层抗滑桩处理后,2010——2011年又因连续暴雨C4号桩又发生位移。

2.3.3闸门监控系统

水库两部检修闸门和1部工作闸门均没有设自动监控系统。

2.4历次病险及处臵情况

2.4.1发生过的危及大坝安全的工程病险及处理

(1)重大险情概况

水库自建成以后,一直带病运行,期间曾出现多次险情,主要有:

①、1960年—1974年10多年间曾发生过两次大幅度不均匀沉陷,累计最大沉陷2.3m。

②、1974年、1976年、1998年、2000年大坝背坡先后四次发

生大面积渗水,最大渗水面积达2518m2。

③、1982年6月,内坝坡发生滑坡,最大缝长108m,缝宽23.2cm,上缘垂直错距42cm。

④、2008年5〃12地震后,大坝外坝坡460~462m高程发生裂缝,缝长150m,宽7cm。

⑤、西山滑坡属“古老滑坡体”,水库建成后也曾多次滑坡,主要有: 1983年—1984年,西山滑坡累计错缝1.6m,汉药公路下陷1.2m。经处理后1989年又产生滑坡,滑坡面积为4492.5m2,至2002年底,测得其观测桩C3最大水平位移为1750mm,最大沉降量为255mm。经除险加固后,2005年又产生滑坡,面积为6400m2,2008年观测桩C4最大水平位移510mm,C3最大沉降量为104mm。2009年春季进行浅层处理后,据观测仍在缓慢滑动。

(2)抢险方案和过程

险情发生后,管理部门及主管单位都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一边加强观测,一边拟定抢险方案,报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准,争取资金,极早将险情处理。

(3)险情处理方案及施工情况、目前状况。

①1983年5月至1985年3月对大坝迎水坡滑坡进行了抛石压脚处理。投资54万元

②1986年对西山滑坡进行了一期削坡减载处理。投资120万元

③2000年7月大坝背水坡出现大面积渗水,大坝出现险情,一

省水利厅专家来水库指导排险,炸开溢洪道进口降低水位,采用在坝中间铺设聚脂薄膜防渗。国家投资40万元。

④后经水利部大坝鉴定中心,鉴定为“三类坝”。水库在2001年纳入国家首批除险加固国债项目计划,核定投资1480.7万元,进行大坝防渗、改建放水塔、增建排沙泄洪洞、加固溢洪道,整修西山滑坡排水沟,增设安全监测设施,改造库区设施等7个单项,经公开招标,于2001年底开工,2003年底完竣。

2008年又因5.12地震等原因引起滑坡,上级投资120万元对西山进行打抗滑桩处理。

2.4.2发生过的大洪水事件以及应对措施

(1)历次大洪水情况

①1965年夏,暴雨成灾。仅7月10—13日降雨就达430毫米,冲毁田地11147亩,死亡10人,倒塌房屋83间。

②1970年,山洪暴发。7月1日,淹没河田地16080亩,冲毁房屋189间。

③1979年7月14日晚至15日晨,暴雨骤降,山洪暴发。40个公社158个大队受灾,死15人,垮房956间,堰塘43口,拦河闸243处,渠道305条,河堤491处,损失粮食360多万公斤。

④1983年,7月30日至31日,持续暴雨,山洪暴发,48325人受灾。全县水毁河堤509段,公路路基122公里,桥涵764座,冲毁淹没农田41158亩,倒塌房屋3506间,死亡2人。2080人一时无家可归。

⑤2000年7月12—14日库区连降暴雨170.9mm,库水位猛升至463.48m,造成大坝背水坡渗水,渗水面积达2518平方米。省、市、县领导尤为重视,立即赶赴现场排险,果断决策开挖溢洪道侧堰,水库全开闸放水,同时在溢洪道末端采取松动爆破结合人工开挖泄水槽,降低库水位至461m,同时派请西安市水利设计院实施垂直铺塑防渗(铺塑长200.1m,膜底高程456.8m),险情得以缓解,渗水面积减少为248平方米。在泄水时,致使库内成鱼大量损失约20000公斤,冲毁农田近80余亩,冲毁便涵桥一座。

⑥、2003年8月29日至9月7日连续9天降雨335.6mm,库水位达463.68m。水库加强应急调度,适时加大排沙泄空洞泄洪量由7 m3/s加大为12 m3/s,总干放水2.5 m3/s。经检查大坝、背水坡、西山滑坡、两座放水塔、排沙泄空洞、溢洪道等工程无异常现象。灾情仅造成库内成鱼损失少许,冲毁水库下游农田50余亩。

⑦、2005年9月22日至10月3日连续11天降雨203.2mm,由于前期降雨造成土壤饱和,库水位上升较快,10月1日达历史最高水位463.8m。在该次洪水中县水利局抽调局技术专家进行应急力量补充,按预定的度汛计划,结合现有工程设施科学调度,放水涵洞全开闸放水,排沙泄空洞提前泄洪,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该次洪水冲毁水库下游农田250亩,成鱼损失10000公斤。

⑧水库排砂泄洪洞建成以后,在汛期每缝开闸泄流都要影响洞尾对岸的农田谷物。每年约造成谷物减产约1000公斤。并造成河堤垮塌。

观音河水库在遭遇以上洪水灾害时,均采取度汛安全措施,全开闸放水,降低水位,但放水设施全开闸放水仅 2.5 m3/s,溢洪道泄洪标准达不到要求,在遭遇洪水情况下,不能提前腾出库容主动迎汛,虽起到了一定的拦蓄洪水作用,但对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作用较小。

2.4.3地震及地质灾害情况

受六盘山、陇西两地震带影响,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水库主要建筑物大坝及西山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震损,造成西山滑坡排水沟裂缝和坝体裂缝。省市县三级领导及专家迅速组织了检查组先后来水库检查,经检查水库属次危险情水库。据上级要求,对水库做了震后应急处理,对大坝背水坡462.00高程的纵向裂缝进行了开挖,回填夯实处理,分别在大坝的两端浇筑限载桩4根,用于限载重型车辆。于2009年4月实施了西山浅层滑坡治理。

3突发事件分析

3.1工程安全现状分析

观音河水库枢纽工程在2000年10月18日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认为: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不安全及渗透不稳定。溢洪道右岸高边坡(西山滑坡体)的蠕动仍在发展,对溢洪道泄洪安全存在威胁;心墙在460m高程以上质量差,水库水位在460m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即出现大面积渗水,大坝渗流不稳定。同意“三类坝”分类意见。原存在病害隐患,经2001年12月~2004年4月动

工实施进行了全面彻底的除险加固处理,已基本排除病害及不安全隐患。经过加固后的多次高水位运行,工程情况良好。

该水库经除险加固处理后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情况

①坝左坝肩背坡靠近山体454m高程处有渗水,清水,经原因分析,在高水位(463m)以上,属岸边绕坝渗透。已采用导渗透沟措施,渗沟用反滤层过滤,将渗水降至坝坡面以下。目前观测在左坝肩仍有一小股渗水,水质清。

②溢洪道0+238处底板砼出现裂缝。原因分析,该处位于库水最深处,水绕溢洪道底板渗水扬压力最大,上堵措施未到位,造成裂缝,采取钻孔排水措施。目前观测处于稳定中。

③观音河水库进库路滚子梁至溢洪道桥段是进入水库大坝的咽喉地段,此段道路由于在2011年8-11月期间,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溢洪道泄流次数多,泄流时间长,导致塌方严重。现已造成路面中间出现纵向裂缝,裂缝长约40m,宽约1-2cm,与底部溢洪道泄流口高差约41m,裂缝距道路内侧只有1.5m宽,目前裂缝还在继续发展,若遇强降雨,塌方情况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势必造成进库路通行中断,应急抢险车辆不能及时有效地进入水库,并阻碍水库的正常溢洪,抬高河床高程,严重影响水库的防洪安全。目前已将此情况向县水利局报告,拿出初步设计方案,待审批后资金到位进行实施,现已在此路段设立警示牌,加强观测。

④西山滑坡2009年春季进行浅层处理后,据观测仍在缓慢滑动。

3.1.1根据最近一次大坝安全鉴定结论,总结大坝存在的主要

工程隐患。

2008年在大坝背水坡462.00高程出现了纵向裂缝,虽进行了开挖回填夯实处理,然出现问题原因不明。仍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水库实际情况,鉴于西山滑坡在建库后,曾于1975年、1983—1984年、1989年、2005年多次滑动,2009年4月实施了观音河水库西山浅层滑坡治理,截止目前观测仍有缓慢滑动趋势,若遇大暴雨,仍有可能滑动,造成险情发生。西山滑坡后,首先会堵塞溢洪道,造成水库不能安全泄流。进而滑坡体会滑入库中,侵占库容,造成坝前水位抬高,导致洪水浸坝,造成溃坝危险,后果非常严重。

3.1.2除险加固方案和加固质量情况,竣工验收结论,目前工程存在的隐患:

2000年10月18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以坝(2001)501号文核定观音河水库为三类坝,除险加固工程于2001年12月20日开工,2004年4月25日竣工。并于2004年12月18日通过了由陕西省水利厅组织的观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验收结论以经2001年12月~2004年4月动工实施进行了全面彻底的除险加固处理,已基本排除病害及不安全隐患。经过加固后的多次高水位运行,工程情况良好。

该水库经除险加固处理后,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情况:大坝左坝肩背坡靠近山体454m高程处有渗水,清水,经原因分析,在高水位(463m)以上,属岸边绕坝渗透。已采用导渗透沟措施,渗沟用反滤层过滤,将渗水降至坝坡面以下。目前观测在左坝

肩仍有一小股渗水,水质清。

3.2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3.2.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可能及其大小。

自然灾害类事件指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坝、地震、地质灾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2.9mm,观音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539万m3,观音河水位站1975-2011年37年以来: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175.1mm,出现在1998年8月14日。雷暴雨时短面小,雨量集中且强度大。

流域内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多集中在6-9月,出现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232 m3/s,出现一次最大洪量为1000万m3,根据以上水文特点,判断流域内一定有出现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由于流域面积小,推断大小为Ⅲ级。

流域内由于地处六盘山、陇西两地震带,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故出现地震的可能性有为Ⅳ级。

流域内只有两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为10.8万方。出现水库溃堤的可能性有,为Ⅲ级。

2.2.3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可能及大小

根据水库目前工程现状,水库经2002年除险加固后,大坝运行正常。无重大险情发生。水库运行管理条件基本正常,水库溢洪道、放水塔、泄洪洞等放水设施功能正常。只有西山滑坡据观测表层还在继续滑动,根据水库实际情况,鉴于西山滑坡在建库后,曾于19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