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51、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7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0、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心理学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是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3、系统性原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看待事物内部关联的观点。

4、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是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6、实验法:是在特设的心理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要力求控制一切条件的心理实验。

7、问卷法:调查法的一种形式,包括面谈,家访,访问教师与同学,了解档案、作品分析等等。

8、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

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

来。

9、接受学习:指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10、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

11、最近发展区:个体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

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

12、发展性教学:是依据学习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学习最大限度的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主张。

13、知识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14、技能的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和

操作技能。技能学习不仅包括动作的认识问题,还包括动作的

实际执行问题。

15、行为规范的学习: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

16、试误:是一个盲目尝试并不断减少错误的渐进过程。

17、顿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的状态一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也是知觉重组。

18、强化:是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

19、潜伏学习: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的一种学习。

20、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

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21、身心发展:是指个体的发展即个体生理与心理的生长与变化。

22、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23、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

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

部推动力量。

24、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

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

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压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成倒U 型。

27、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其特性的观念。

28、概念学习: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既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

29、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

30、技能: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操作活动方式。

31、认知技能:(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也可以称作认知操作方式。

32、动作技能:它是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

33、过度学习:是指对学习的材料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之后,再继续学习,增加学习的次数,达到熟记不忘的程度。

34、上位学习:由于新概念在概括和统摄程度上高于原有的概念,这种学习称上位学习。

35、定势:(反应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

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36、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

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

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37、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提出,他认为两种学习“只有当机能具有相同要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

38、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

生的一种影响。

39、经验泛化说:是机能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P149 案例:水下击靶

40、关系转化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强调顿悟,苛勒的“小鸡啄米实验”

41、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

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先行

组织者。

42、认知结构变量:每一个学生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

43、知识的应用: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44、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即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

45、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性)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46、群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47、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来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

48、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

49、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中处于相对丧失个性状态的现象。

50、集体: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

聚力的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最高的有效性。

51、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的标准。

52、内聚力:指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留在群体内的力量;也指

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它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53、心理气氛: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人们的心

境、情绪体验、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待活动的态度以及对

周围事物的态度等。

54、士气:指群体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

55、个性: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56、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

57、气质:心理学上把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称

为气质。

58、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59、能力:是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60、心理卫生: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消极方面指防止和治疗心理病症,积极方

面则指要引导和保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61、焦虑:是一种对应付环境无把握、又对不可知的未来感到威胁时的恐惧、忧虑、烦躁不安的情绪紊乱状态。

62、失助感:是一种被动消极、无能为力、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体验。

63、挫折耐受性: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

64、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给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以合理的理由,以掩盖其不能被接受的东西。

65、投射: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自己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

或态度等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说是别人有这种恶念或恶习,以减轻

自己的内疚和不安。

66、反向作用:指内心的冲动或欲望以其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欲盖弥彰

67、升华: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把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再现出来时,称为“升华”。

68、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指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采用治疗者与被治

疗者之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矫治被治疗者的心理,以改善病人

的非适应性行为,并促进人格的成熟,最终能以比较有效的方式

来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和适应生活。

68、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用来

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

68、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69、教师的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

70、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或应成为什么样的角色的想法和期望。

71、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72、角色认识: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

73、问题教学: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

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

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74、态度定势: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

75、.创造性:是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76、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

77、群集: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

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

78、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79、个性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

80、创造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把已有的各种知识、信息,借

助于想象与联想,通过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进行更新组合与综

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的活动。

81、元认知: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评价及其对认知过程的调控。

8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83、问题解决:是指通过思维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8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用以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85、.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辐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

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

条理的思维方式。

86、代沟:就是指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沟通困难的一种社会现象。

87、社会助长作用:这种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88、班级群体:一具教学班的学生构成的学生群体。

89、性别差异心理:指由于性别差异而造成的不同心理表现和心理特点。

90、非特殊成分的迁移(普通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91、自我强化: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并借助于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进而进行自我奖励或自我批评。

92、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93、考试焦虑:是由整个考试情境引起的特殊神经紧张和情绪焦虑状态,其主要特征是由于考试的压力而感到的担忧和不安。

94、功能固着

95、脑力激励法

96、规则考试大编辑

1.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3.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洛扎洛夫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使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4.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

5.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该学派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1.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3.泰勒模式: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曾提出过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分别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起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根据这四个问题,泰勒论证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的课程编制模式。

4.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5.学生申诉制度: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学模式:以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4.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5.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的测验

1.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们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3.课程论: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理论,从内容上看包括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和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这两个层面。

4.班级: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为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正是传递这些经验的需要促使人类产生了教育。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的语言意识的发展又为教育产生提供了条件。所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

3.范例教学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创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并不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或者事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结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能力。

4.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5.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等人。该学说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目的就上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所以,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研究教育要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培养人格的主要途径则是陶冶和唤醒。

32.儿童个体发展: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又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

1.教育目的: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学制: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简称,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规格产生新要求的推动下形成的。学制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前者形成学校体系的阶段性,后者形成学校体系的类型。

3.智育: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5.非指导性教学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等态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1.教育学:在我国“教育学”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即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一种教材的名称。

2.学生主体性: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发挥主体性,对外界刺激作出选择性反应,外界刺激才能转化为主体自身认识结构的一部分。

3.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和完整结合。二是指克服人发展中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

4.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5.教育国家化: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教育向世俗化的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称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性事业。欧美各国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中,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一趋势,就被称为教育国家化。

1.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者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3.教学模式:以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5.学校事故: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学校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

5.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与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3.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5.法律责任:广义上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狭义上就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后者。

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5.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其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

1.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3.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一种课程设计理论经常会全面地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各个范畴。

5.教师申诉制度: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发现学习:这是美国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该方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其弱点是时间花费较多,且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1.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无须注意努力的注意。

2.社会刻板效应:人们对某些人或某一类人形成固定而概括的看法,在社会认知中人们的性别、年龄、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等都能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人们会将这种刻板印象强加于相应人群中的某一个体。

3.思维:以人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4.智商:智力测验的报告分数,包括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5.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稳定的外部动力特征。

6.压力: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压力是一个过程。

7.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日节律: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30

2.效度: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3.从众: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4.编码:记忆过程首先将外界输入的信息主动地进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即形成客观物理刺激的心理表征。80

5.纵向研究法: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一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察、记录。以期得到连续的心理发展规律。

1.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所测定的行为和理活动,作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影响的指标。控制变量:其它任何影响因素,环境、被试、实验条件。17

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4

3.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用两次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

4.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

5.挫折:目的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265

.学习: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行为习惯、态度、人格的特质的形成。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98

2.思维:以人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105

3.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5.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85

3.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79

4.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60

5.心理健康:高效、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基本心理活动内容完整、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251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3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72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1.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性失眠。

3.功能固着: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或常用功能认识它。

4.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5.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或缺乏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6.中年危机: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7.现场实验法: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韦伯定律:在一个剌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剌激变化量与原有剌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4.投射法: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

5.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当一个人对自己作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负向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

1.意识流:机能主义学派的詹姆斯认为心理或意识是连续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2.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最重要依据。当我们看平面物体时,两眼的网像可以重合。而当我们看立体物体时,两眼所成网像不对应,不能重合,左眼看到物体的左半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半边多一点。而且距离越近,这两个网像差异越大。大脑把这种差异解释为深度或距离。

3.有意遗忘:人们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去回忆那些引起特别痛苦体验的事件,或者以某种方式有意地歪曲它们,使之不再出现,这种有意识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称为有意遗忘。

4.诱因:诱因是可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刺激,它可以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个体有某种需要。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6.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动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组成,指一般推理能力、记忆广度、抽象思维、信息加工速度等。主要负责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2.爬山法: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4.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1.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3.算法式: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4.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也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表现出可变性。

5.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1.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3.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行为或一组行为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4.包容需要:舒茨提出的人际交往需要三维理论中的需要之一。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5.成长动机:马斯洛提出的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中的一部分。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它的基础是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横断研究法: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观察其同一个行为的发展水平。

2.应激: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等,并伴有明显的激烈的处部表现。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的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它是感受性的衡量指标。45

4.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5.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叫适应。

3.演绎推理:从一般原理推导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112

4.个别智力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有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测量的智力测验。145

5.内在动机:个体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是个体深刻领会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之后,形成的活动内驱力。

3.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4.智力: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130

5.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1、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2、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3、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4、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5、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6、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7、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8、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9、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10、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11、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结构性知识:乔纳森划分的学习类型之一,指习得概念或命题的多样性而又相互关联的网络。

13、乔纳森的学习分类:乔纳森等人根据教育研究和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将学习分为结构性知识、心理模型、情境性问题解决、延伸技能、自我知识、执行控制和动机形成等类别。

14、表现(performance):指学生外在的、可以观察的行为,如测验的得分、行为举止等。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变化反映出来,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衡量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

15、心理模型:指相互关联的言语或表象的命题集合,是人们作出推论和预测的深层知识基础。

16、智慧技能: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17、情境性问题解决: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结构不良问题。

18、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19、延伸技能:延伸技能是能用于超越给定信息进行推理的技能,包括进行类比,作出解释,得出推论,建构论据。

20、突触: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小的空隙被称为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重要结构。

21、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22、自我知识:指关于自我的知识或知道我们作为学习者“是什么人”的知识。自我知识包括学习方式、学习优缺点和知识水平的自我意识。

23、神经元: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三部分组成。

24、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25、执行控制策略:指以自我知识为基础的反省认知策略和理解监控。

26、动机形成:指学习的愿望,作出的努力和学习的坚持性。这三个方面被称为意动方面,是动机和意志的结合。

27、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28、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生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而对学习的一种分类。机械学习指学生不需要理解,只进行机械重复的学习;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9、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

30、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1.教导:解释之一:教导是培植人的一种社会运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接洽。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的运动,都是教导。狭义的教导,首要指学校教导,其含义是教导者根据必然社会(或阶级)的请求,有目标、有企图、有组织地对受教导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植成为必然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运动。解释之二:教导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转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运动,这是广义的教导;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导构成现代教导的首要情势,而学校教导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行的有目标、有企图、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运动。

2.教导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必然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导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导根基政策的总概括,是断定教导事业发展方向,领导全部教导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举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质教导,是教导者遵守必然社会的请求,有目标、有企图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必然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导。德育包孕政治教导、思想教导和道德品德教导三个方面。

4.课外运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导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行多种影响的正规教导运动。

5.教导科学:是以教导现象和教导规律为共同钻研对象的各门教导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导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1.教育原理

答案: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2.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3.师德答案: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课外活动

答案: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1.教育规律答案: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

2.人的身心进展答案:人的身心发展指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3.教育方针

答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4.社区教育

答案: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5.狭义的教育

答案: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过程。

3、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或标准,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

文件。

3、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4、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5、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3、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5、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4、陶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方法。

5、《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崐

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课程

答案: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在现代,课程的合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

3.教学答案: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4.课外活动

答案:指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1.教育目的答案: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2.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

2016年度考研《教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 释 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4、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1、再造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自我中心性: 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4、同伴关系: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5、遗传因素: 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 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 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 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 象的过程。 2、抽象逻辑思维: 指用 抽象的概念(词),根 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 来进行的思维。 3、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 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 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 的高级情感。 4、亲社会行为: 又叫积 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 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 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 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 向。 1、再造想象: 根据一定 的图形、图表、符号尤 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 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 的形象的过程。 2、气质: 指一个人所特 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 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 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 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 行的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 指对 客观的感知中,在自己 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 中进行的思维。 4、观察: 是一种有目 的、有计划、比较持久 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 高级形态。 5、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 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 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 种积极主动的形势。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 儿童与父母(养父母) 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 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4、遗传素质: 是指遗传 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 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特征。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 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 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 平状态之间的矛盾。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 儿童与父母(养父母) 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 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2、道德感: 是由自己或 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 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 的情感。 3、个性: 是指一个人全 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 者说是一定倾向性的各 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 特结合。 4、生理成熟: 是指身体 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 平,也称胜利发展。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 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 的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 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 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 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 性的统一。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 出现后,不是立即模 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 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 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 表象发展有关。 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 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 西仍然存在。在这之 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 失,他就不再找了,似 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 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 阶段的标志。 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 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 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 的心理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 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 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 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 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 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 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 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 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 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 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 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 在,所以又称“表象记 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 着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 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 进行的思维。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 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 物,是外部言语的内 化,是思维过程的依 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 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 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 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 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 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 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 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 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社会化: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发展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反映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 社会动机: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 相符行为:指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群体中一部分的行为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一致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从众,众从和顺从。 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 利他行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交互作用,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其表现形式有流行、暗示、舆论、流言等。

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 2.研究结果中涉及研究者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 3.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撰写研究报告 1.题目。体现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 2.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 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 3.研究方法。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4.研究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图表形式把数据展示出来后,要结合典型事例做些 简要分析和说明,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5.结论建议。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应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 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表明研究者的观点 6.参考文献。研究报告最后,研究者应介绍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曾阅读过的参考 文献。 撰写要点 1.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2.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1859年德国的M·拉扎鲁斯和H·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2.1857年,德国学者A·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以社会心理、社会形态与社会生理的排列来解释社会的性质,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里学一词 3.1908年,罗斯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心理学导论》这两本教科书的出版,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了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早期孕育。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 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卢梭,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本性,然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2.初创阶段。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 世纪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该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也被称为“社会经验论阶段”。 代表人物:(三大直接理论)

文书学重点复习

文书学 题型: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题 五、应用题 名词解释: 文书学:是一门以文件和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科学。 文件:(狭义上说)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国家治理、政务处理活动中,表达、记载、传递统治阶级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文书工作:是指围绕文件的产生、传递、管理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命令:是具有发布权限的上级机关对下发布的带有强制性特征的指挥性公文。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分别有:公布令、行政令和嘉奖令。决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具有重要性和约束力的特点。分别有:知照性决定和指挥性决定。 决议: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压决策事项。特点是程序性和权威性。分别有:通过重要文件的决议和通过重要决策事项的决议。指示: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指示的特点包括指导性和灵活性。分为方针性指示、政策性指示和命令性指示。 意见: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具有多向性、指

导性、针对性和原则性的特点。依据发文形式可将意见分为呈转性意见和直发性意见;依据内容可将意见分为宏观指导性意见和具体实施性意见。 报告: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是一种陈述性文件。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陈述性和汇报性两个方面。按照内容可将报告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和建议报告;按照性质可将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 请示: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一种请求性的文件。其特点主要有:期复性和单一性。分为:请求指示和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指示的请示是指遇到疑难问题需请求的请示和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批准请示可根据请示内容的不同细分为以下几种:请求批示的请示。请求批示的请示、请求审核的请示、请求解决的请示和请求批转的请示。) 批复: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主要特点是被动性、针对性、指挥性。根据请示的种类,批复可分为指示性批复和审批性批复;根据主送机关范围不同,批复可分为转发型批复和增发性批复。 议案: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想统计人们代表大会或人们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主要特点有法定性和限定性。从内容上可分为法律案、预算案、任免案以及重大决议案。 通知: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知识、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其二者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共识: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它不单纯是心理学,还有探讨幼儿教育教学问题;它又不是单纯的教育学,而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来考察幼儿的学习与教育。 强化物概念: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榜样行为。 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程序教学内容。 支架式教学:是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再构建平台。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塑造: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消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纳金把这种技术称之为刺激控制。)替代学习: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 价值澄清:也称价值观辨析,是美国心理学者拉斯等人提出的一种人本主义教学方法。 他认为:儿童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去习惯化:是对熟悉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普遍型学习动机:是指幼儿对各项学习活动均有较强的内在学习动机; 偏重型学习动机:是指幼儿只对某一项或几项领域的学习有较强的动机,而对其他领域的学习缺乏强烈的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有的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的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幼儿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好奇:是指幼儿去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冲动。 兴趣:是指幼儿对某人、某物或某事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心向。 诱因:是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通常指环境刺激)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1.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2.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 3.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5.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6.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7.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8.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它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9.性别行为: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10.定向性注意: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11.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12.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3.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15.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 16.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17.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18.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19.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20.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21.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22.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23.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24.有意想象: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作想象。 25.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4、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1、再造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自我中心性: 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4、同伴关系: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5、遗传因素: 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抽象逻辑思维: 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3、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4、亲社会行为: 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1、再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图形、 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 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 象的过程。 2、气质: 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 个心理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彩, 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 指对客观的 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 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4、观察: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 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 觉的高级形态。 5、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 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势。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儿童与父 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 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4、遗传素质: 是指遗传的生物特 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尤 其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 征。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儿童心理 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 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 状态之间的矛盾。 1、亲子关系: 主要是指儿童与父 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 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2、道德感: 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 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 引起的情感。 3、个性: 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 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性 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 合。 4、生理成熟: 是指身体生长发育 的程度或水平,也称胜利发展。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 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 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 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 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 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 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 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 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 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 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 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 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 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 志。 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 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 困难的心理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 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 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 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 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 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 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 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 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直观形象性是其显着特点。 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 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 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 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 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 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 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 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 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 会化过程。 4.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 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 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 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 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 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 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 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 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 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概念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能动的反映 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执行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 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 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 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 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 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 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 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 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曩 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 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 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 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 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 期。 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 的动作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 立方向,坐爬动作利于它的发展。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 作用相联系。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食物的整体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 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 和间接的反映。 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 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 作。 挫折: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 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 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1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里活动。从内到外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 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 ?性格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 事物特征与联系的最基本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 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心理测量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通常用来确定被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个案法:

第二章生理部分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使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3、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p37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5、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6、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7、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9、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英,她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10、动力定型:指本来有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 反映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11、扩散: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脑皮层某一部分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发点,而向周围皮层蔓延传播, 使得周围部分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 12、集中: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从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拢的现象。 13、互相诱惑: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 14、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15、非条件抑制:是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文书学习题答案

《文书学》习题集 第一章文书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 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传递的需要,在一定载体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 2.公务文书简称为(公文)。 3.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变体)。 4.文件的本质属性是(现实执行性)。 5.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组织的代表人)。 6.从文件的来源上可将其分为收来文件和(本机关制成文件)。 7.机关之间文件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称为(行文关系)。 8.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 9.个人、家庭或宗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私人事务中形成和使用的信息记录称为(私人文书)。 10.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 11.档案是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文件(集合体)。 1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立卷归档工作)。 1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收集工作)。 14.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二、单选题 1.文件是档案的(A)。 A前身B归宿C变体D集合体 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D)。 A注办B注发C传递D立卷归档 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C)。 A整理B立卷C收集D鉴定 4.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是(A)。 A日记B报告C指示D请示 5.下列属于公务文书的是(D)。 A日记B手稿C遗嘱D请示 6.文件的本质属性是(C)。 A政治性B机密性C现实执行性 D 原始记录性 7.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和(B)。 A目的B手段C方法D措施

8.下列属于内部文件的是(C)。 A指示B决定C会议记录D请示9.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0.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3.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A)。A指示B报告C请示D函 14.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D)。A报告B请示C函D决定 15.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D)。A报告B请示C议案D决定 16.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A)。 A 指示B请示C议案D报告 17.下列属于专用文件的是(D)。 A计划B决定C简报D国书 18.下列属于通用文件的是(B)。 A计划B决定C简报D国书 19.下列属于事务文书的是(A)。 A计划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20.下列不属于事务文书的是(D)。 A计划B总结C简报D国书 21.下列不属于专用文件的是(B)。 A判决书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22.下列不属于外交文书的是(C)。 A照会B国书C鉴定证书D备忘录23.下列不属于司法文件的是(A)。 A国书B起诉书C判决书D公证书24.下列属于科技类文件的是(B)。 A经济合同B鉴定证书C国书D照会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有(ABC)。

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年龄特征-同一年龄段儿童共同具有的,与其他年龄段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 2、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决定这块白板上出现的画面。 3、比率智商-比内、西蒙提出智商的概念IQ,指儿童智力的相对发展水平,通过它可以方便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儿童进行比较,由于IQ是MA和CA之间的比率,所以称为比率智商。 4、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5、心理发展-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6、复演说-霍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历史发展的重演。 7、发生认识论-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间和空间、集合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问题,所以称为发生认识论。 8、格式-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识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9、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10、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易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11、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12、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客体永存。13、守恒-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14、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和语言来进行思维。15、自我中心-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16、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形成对世界的主观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我对事物的感知觉,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别开来。17、里比多-人与生俱来的性本能中携带的心理能量,它具有驱使个体行为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18、超我-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19、本我-储藏里比多的结构叫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更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20、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21、操作条件作用-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22、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23、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24、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5、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26、内化-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将社会文化转会化为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27、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的强化。28、工具-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能对事物的反应方式是间接的,儿童必须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可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29、组群效应-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30、序列研究-首先是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间隔一定时间后,对同一批被试进行一次或多次重复研究,从而构成纵向研究。31、ABAB设计-通过系统的引进和撤去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适用于个案研究。其中A为没有引入自变量时的基线水平,B为引进自变量以后的水平。32、跨文化研究-在一项研究中采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060108401247-01A0701-02114-金丰????????????????????????????????????????????????????????????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2 - 33、文化公平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在测验中较好的排除了文化因素,所以被认为是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34、隐性遗传-基因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的作用比隐性基因的作用更占主导地位。当一个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结合时,显性基因代表的症状能够表示出来,而隐性基因代表的症状则不能表示出来。很多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当两个隐性基因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个体发生该病症。35、伴性遗传-在XY染色体上,由于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很多,因此X染色体上有相当多的基因是不成对的,将这种由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称做伴性遗传。36、多基因遗传-除了眼睛颜色、色盲等特征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外,个体的绝大多数特征,如身高、智力和气质等特征往往都是有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这种遗传模式称为多基因遗传。37、异卵双生子-母体一次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卵子,如果这些卵子同时受精,那么就会形成双胞胎或多胞胎,这样的双生子称为异卵双生子。38、同卵双生子-一个受精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分数:2.00)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解析: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在下列选项中,“舌尖现象”属于( )。 (分数:2.00) 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 C.暂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 解析:解析:“舌尖现象”指明明知道却一时想不起来的现象,即暂时性遗忘、不完全遗忘。 4.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 (分数:2.00) A.应答性行为√ B.经典性条件的行为√ 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 D.操作性条件作用 解析:解析:考查巴甫洛夫对行为信号系统分类和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机体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性条件行为是S—R的联结,即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故答案为ABC。此题出题目的在于了解斯金纳、华生和巴甫洛夫对于行为及信号系统的分类,难点是容易漏选。 5.在下列语句中,可以用巴甫洛夫的理论来解释的是( )。 (分数:2.00)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望梅止渴√ C.小孩子怕打针,后来见到医生就害怕√ D.谈虎色变√ 解析:解析:选项A为泛化条件作用;选项B可用第一信号系统来解释;选项C为高级条件作用;选项D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四个选项都是经典的例证,必须牢记。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由于有了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其学习与动物具有了本质的区别。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类特有的。 6.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从而形成习惯,遵循( )。(分数:2.00) A.频因律√ B.近因律√ C.联系律 D.效果律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 2.1.公文的现行效用:又称现实执行效用或时效,是指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直接发挥实际效用。具体来说,是指公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机构和人员范围内,对机构或个人行文产生的约束力、强制执行力和其他强制性影响。 2.2.公文的历史效用:是指其对印证历史事实、反映历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是其转化为档案的内在依据。 2.3.正式通用公文:根据有关规定在各类社会组织共同使用的正式公文,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特点。 2.4.内部通用公文:简称内部文书,即在社会组织内部通用的公文,具有复杂性、内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5.专用公文:亦称专门文书,是某一业务系统、某一行业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该业务系统或该行业特定内容和体式的公务文书,使用范围具有极强的专门性和限制性。 2.6.纸质文书:以纸张为物质载体的文件。纸质文书是目前公文处理工作中使用最为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 2.7.感光介质文件:以感光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为物质载体的文件。 2.8.规范类文书:由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9.领导指导类文书:由各级领导、指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制发的用于颁布政令、部署工作、批复事项的文件。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 2.10.报请类文书:由被领导、指导机关向有关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建议、清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等。 2.11.知照类文书:面向社会或特定范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或在其内部范围内)为公布、通知有关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商洽事宜、交流信息而制发的文件。如通告、公告、通知、通报、公函等。 2.12.契约类文书:由双方或数方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而签订的作为工作依据或法律凭证的文件。如合同、协议书等。 2.13.会议文书:是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14.秘密级文件:又称秘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 2.15.特急件:内容至关重要且特别紧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2.16.定稿:又称原稿、底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缮印正本的依据。 2.17.正本: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 2.18。试行本:指发文机关认为规范类文书的内容尚不成熟,日后需根据实践的检验情况予以修订时,先行发布的试行文本,在试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19.暂行本:指发文机关未及制定供长期执行的内容完善的规范类文书时,暂且制发的文本,在暂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20.修订本:指对已发布生效的规范类文书,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改补充后再行发布的文本。 2.21.副本: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复份或复制本,代替正本和定稿供制作、抄送、传阅、参考和存档之用。 2.22.行政规范性文件(狭义):是指除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外,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公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